• 132.00 KB
  • 2021-10-27 发布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案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虽然编者认为它是一篇地理著作,但我认为古人竟然能用这样优美的文笔对祖国的河山如此讴歌,真让我叹为观止。‎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文人共有的人文品格吧。谢灵运这样,陶弘景也这样,苏轼也这样,更不用说陶渊明、郦道元这些人了。郦道元在三峡中着重写了三峡雄奇壮丽的山和秀美可人的水。那山,连绵而高峻,挺拔而秀丽,仿佛是鬼斧神工雕琢出来的一样。你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你看,那水,能漫上山陵,能看见倒影,寂静而清幽。它奔放,它清幽,它凄婉。在郦道元的眼中,山仿佛成了容载万物的容器,让那高峡容括所有水的美,水仿佛也有了灵性,“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    在讲课过程中,我将自己朗读文章的感受与学生交流,谈三峡的美,谈我到过三峡后的感受,但当我让学生谈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的时候,学生只能感受到文章皮毛,只能说出文章写了三峡的四季,写了三峡的山山水水,却不能深刻体味作者对三峡的赞美。‎ ‎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学生没有到三峡的缘故吧。如果他能到三峡看一看,感受肯定就不一样了吧!‎ ‎    当然,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比如课文里有赵州桥,有卢沟桥,有故宫博物院,有苏州园林,有钱塘江大潮,有西湖,学生不可能都去过,甚至我都没有全去过。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们学习课文并不代表我们一定熟悉课文的材料。读书与实践是两回事,但是,如果学生长大,能有机会见识那些胜景,他又对这些景物有深刻的认知,感受应该不同吧。‎ ‎    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向来都是注重在识记,记住作者,记住文学尝试,记住字词翻译,记住文章的中心,记住文句的分析,记住一些“为什么”和“答案”。其实,我认为,光靠记忆,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会慢慢消失,而文言文的衰老,何尝不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    所以我尝试着让学生来给三峡进行描述,写些导游词,做些绘画,加入些诗词,做点朗诵。但矛盾又出现了,学生根本就做不聊,他们写不出导游词,也画不了画,更不能在画上添加自作诗词,当然朗诵可以进行,可只有别人的,什么时候才能成自己的呢?‎ ‎ ‎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究竟是自得还是孤独?‎ 关于《答谢中书书》一文,陶弘景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旨趣,教参及其他许多媒体资料的解读基本上是一致的: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也表达了归隐林泉的志趣。然而,这却并不能说服我。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我看到两处与前一种观点有不同的理解:一处就是来自QQYWF空间,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最后,作者发出慨叹:从谢灵运后,又有谁能欣赏如此美景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还有多少呢?一片黯然之情,悄然流露。”另外一处就是来自百度文库“答谢中书书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简介”,说法与上面的相同。我想这两种说法也许是同一来源。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后者,但是,后者却相当于是孤本,不足为据。今天权且把我的说法写在这里,诚恳与同仁们探讨。 ‎ 也许,从文本表面来看,这是陶弘景写给谢徵的回信,谢徵是陶弘景的好朋友,“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理所当然陶弘景是把谢徵当做知音来谈论这次所见山水的。可问题的关键是,谢徵真的是陶弘景心神想合志同道合的朋友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陶弘景与谢徵的生平情况。‎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生于江东名门。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三十六岁梁代齐而立,隐居句曲山(茅山)华阳洞。有《陶隐居集》,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他先写了一首诗,后画了一幅画作为回答。诗为《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陶隐居集》)。画的内容是:纸上画了两头牛。一头散放水草之间,自由自在;一头锁着金笼头,被人用牛绳牵着,并用牛鞭驱赶。梁武帝看了诗和画,领会他的用意,就不再强迫他出来做官了。但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谘问",故当时人称之"山中宰相"。 ‎ 谢徵(公元500~536年),字元度,陈郡阳夏人,南北朝宋人。初为安西安成王法曹,迁豫章王记室,兼中书舍人。后迁乎北谘议参军,兼鸿胪卿,舍人如故。中大通六年(公元534年)出为北中郎,豫章王长史,南兰陵太守。 ‎ 由上面对两人生平的简介,至少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陶弘景与谢徵年岁相差极大。谢徵出生的那一年,陶弘景已经是44岁的中年人了,而谢徵与陶弘景即使是忘年交,那么最低限度也至少要15岁之后吧?那是陶弘景都已经是59岁的人了。试想,一个60岁的老者和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各自的生命体验都不一样,心灵相通的程度又会有多深呢?遗憾的是,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已经不可考,据资料显示,这书信无头无尾,应当是残简,提示是写于晚年。因此,我们推断:即使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陶弘景已经七八十岁,谢徵则已经是二三十岁。可是,我想,一个垂垂老者的心境,与一个二三十岁的青年的心境,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 何况,由上面的资料还可以看出,谢徵濡染官场,而陶弘景则志在林泉,谢徵深受皇帝的赏识,没有官场失意的苦闷,而陶弘景则因为朝代更迭看透了官场的争斗与黑暗,所以他们除了年龄上的差异外,其人生观也应当有一定的差距的,要说他们志同道合,情趣相投,则似乎有些勉强。“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似乎也应当商榷。 ‎ 此外,如果说,陶弘景把谢徵看作可以息息相通的朋友,可以共谈山水,能够“与山水之奇”的人,结尾的时候就不应当只凭吊谢灵运而只字不提及谢徵吧?而且,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诸君是否也包括了谢徵呢?否则的话,结尾似乎就可以改为“自康乐以来,(非谢君)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由此看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只是陶弘景的一种愿望而已。别人的“共”谈,反衬出自己无人可谈的孤独,想与人共谈,忙忙人海,却无人可谈。由“实是欲界之仙都”到“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情感变化,与柳宗元在《小时潭记》中的情感是类似的,短暂的欢乐后是沉积的苦闷。“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则是自内心的一声长叹!正如王绩在《野望》中的一个句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都是通过怀念凭吊古人来表明自己在现实中无友的孤独。试想,自康乐以来,一百年间的时间,该有多少芸芸众生来来往往,可是,竟然没有能够欣赏山水奇妙的人!他们都在忙什么呢?政局动荡,人心浮动。他们在“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 ,在为名利奔走,在为私欲忙碌,或水深火热,或尔虞我诈,或觊觎权势。因此,陶弘景不得不慨叹:“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综上,陶弘景的心中并非是自得之情,虽然有个人能够欣赏山水的孤高,但是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的旷世孤独吧?‎ 渡荆门送别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渡荆门送别》。‎ ‎  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学习古诗 ‎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   1学生自由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意。‎ ‎   2放录音,营造气氛。‎ ‎   3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 又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  明确: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衡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   4 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  明确:'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   5 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请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明确:“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教师补充: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的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   6 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  明确:不是,是告别故乡。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会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 ‎   7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明确:抒发了思乡深情。‎ ‎  8通过合作学习,研究探讨:‎ ‎  (1)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送别”有几种理解?‎ ‎  课本提示中说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教参》中则提到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到底哪种理解更合适?‎ ‎  这首诗的确写的是送别,不过是送李白者仍在舟中,而诗人李白已经上岸了。诗人与朋友在长江千里舟中相伴来到荆门,现在李白离舟上岸,在告别的时候说“可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因为李白自己不能再相送,就寄托意于江水,只有它能代为送客,江水滔滔,朋友继续推舟前进,自己上岸,更代为舟中朋友感到寂寞,以后,只有故乡江水依然相送,凭这寄托彼此的乡情友谊。至于课本提示和《教参》的理解,当然也有它的道理。‎ ‎   9小结 ‎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诗中并无送友的离情别绪。当时,年轻的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的壮志,展望前程,自不免心情激动,祖国壮丽的山河,更增添了生活的光彩。全诗一气直下,如大江奔流,格调轻快,意境高远,想像瑰丽。中间两联,尤以颔联为佳,气象博大,气势飞腾。“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色,反映了诗人的开阔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历来被称为不朽的佳句。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这种奇想,言尽意远,韵致清扬。‎ ‎  (三)齐读,背诵这首诗。‎ ‎  (四)结束课程。‎ 古诗词教学要回归传统吟诵——以《使至塞上》为例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不小,古诗词教学自然就成了重头戏。然而当下的古诗词教学无非就是创设情境,读读译译赏赏背背了事,乏有美感,学生兴趣不浓,教师思路打不开,在这种情况下,古诗词教学很有必要回归传统吟诵。‎ 金盾出版社《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吟诵”:“吟咏;朗诵。如吟诵诗歌。”事实上,真正的吟诵是吟咏,包含着吟唱诗歌。“吟”的总体特征是拖长腔,即“歌永言”,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沉潜诗歌,理解诗意,进入诗境的目的。‎ 刚刚结束的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课例《使至塞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执教者在诗教吟诵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来自章丘的刘霞老师着一身黑色稍宽松的类似唐装的衣服,袖口是一圈红边儿,黑色的秀发自然地飘在脑后,戴一副近视眼镜,朴素中透着智慧,灵秀中有天然的温情,即使不说话也显得儒雅光鲜,她不愠不火,恍如宋代的才女李清照;她秀外慧中,又如勤奋不倦的祝英台,一定是读过那么多的书籍,尤其是唐诗宋词,才落得即使“粗缯大布裹生涯”也一样“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人无法不心生一种莫名的敬畏与尊重与爱戴来,真是“惟贤与德,能服于人”。而刘老师的这身衣服正好与所讲课题王维的名诗《使至塞上》相关,仿佛正要引领我们穿越千年的时空,走进那个诞生了无数杰出俊彦的盛唐时代一般。‎ 关键是她这节能够回归传统语文教学的课,让我们当时即刻想化为课堂上的一员,和她一起去学诗,一起去读诗。‎ 我以为,这首仅有四十个字的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并不好讲,倘若没有平时的积淀,没有深刻的挖掘,也一定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即使你有孙悟空一般变化多端的组织课堂的本领,效果也一定不好。可是刘霞老师起始阶段谈到自己对诗歌,对于王维的认识与体验的导语竟是那样的入情入心,便一下子让我肃然起敬刮目相看了,刘霞老师的导语大致是这样的(也可能是这段话早就写好了):‎ ‎“我昨晚很晚也睡不着,起来重读王维,重读王维的这首诗,它使我的心沉静下来------我们最美好的阅读是从诗开始的,阅读一首首唐诗宋词,我们在尘世中漂浮着的心便慢慢的静下来,生命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徜徉,和他一起看大漠孤烟,听汩汩清泉,赏明明如月------”‎ 富有诗意的导入创设了优美的教学情境,虽然多是自身事先感受的发挥,然而却极能引领学生从情感上亲近唐诗,走进王维,初步了解王维,这是很有必要的,这就为整节课的学习创设了极富诗情画意的氛围。‎ 其实绝不容质疑,这段话她一定写得出来,因为她有深厚的诗歌阅读的底子,后来刘霞老师的表现印证了这一点。‎ 这个导入稍微有点长。更精彩的设计还在后面。‎ 刘老师情境导入后的课堂主体部分的设计基本上分为四个部分:“《使至塞上》寻迹——《使至塞上》寻情——拓展延伸——整体升华。”板书而为精练的八个字:左侧竖排:起承转合;右侧竖排:取景入情,一如其人,多了些内涵,少了些花里胡哨。相信这都是刘老师别具匠心的设计,惟其如此,更能表现处她过人的才力与才情。‎ ‎“《使至塞上》寻迹”部分,教师先让学生关注题目中的“至”,然后找出诗中所涉及到的地名,旨在很巧妙地从整体上把握全诗的内容,这个设计透漏着智慧,可谓巧妙。‎ 过渡部分教师让学生说出这是一次“ 的边疆之行”,主要侧重于初步理解作者的心情,结合“征蓬”、“归雁”可以看出并不是欢欣鼓舞,而是别有一种情绪在心头的。‎ 如果一节语文课尤其是古诗词教学课没有朗读该是多么枯燥无味啊,而如果有了朗读却读不出情味儿,读不出诗歌的节奏与音韵之美,不能通过音声传达出诗歌的情感,也是一件令人极为遗憾的事情。于是多才的刘霞老师一反平时课堂上泛泛朗读的积习,而改为中国古老传统“吟诵”诗歌,于是这就变为了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生动,不断使课堂上充满了赞赏的、会意的掌声。刘老师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传统朗读回忆,旨在唤醒学生。屏幕上打出了寿镜吾先生读书入情、入境的一段话:“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笸箩,颠倒淋漓咦,千杯未醉呵------”启示学生要真正沉下心来,进入文本的意境之中,才能读好。‎ 第二步:平仄朗读指导,旨在体验音韵。教师首先强调关于“平声之美”,平声有绵延之感,含强调之意。平声即现代汉语中的一二声,仄声即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接着教师点拨“入声之奇”,入声字短促有力,含顿挫之意。并且教师教给学生一首古诗词朗读技法歌诀“‎ 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学生对这种方法很感兴趣,学习的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 第三步:示范朗读引路,旨在提供读法。教师很巧妙地在平声字上面标注了小短横“—”,在仄声字上面标注了小竖线“│”,在屏幕上打出来:‎ ‎——││—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教师结合自己平时吟诵诗歌的体验给学生做了个示范,虽然读法稍有夸张,可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教的生趣一下子就创设出来了,这首本来很美却也极难懂的诗歌到了刘霞老师那里一下子就变得活泛了,真丰富她就是创作这首五言律诗的诗人一样,不能不让人钦佩,教室里一下子响起了掌声,这掌声不是教师邀来或要来的,而是学生真心实意地发自内心的赞美的掌声。‎ 第四步:学生朗读体验,旨在学以致用。教室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真仿如鲁迅学生读过书的“三味书屋”一样。读了几遍以后,教师让几名同学起来读一读,这次学生读得真是出乎所有听课者的预料,其中一名同学的朗读音韵谐美,停顿适中,已经沉浸在这首千古绝唱之中了,教室里再次发出欢快的掌声。‎ 第五步:逐联体会情感,旨在入情入境。教师在前两联让学生明确:本诗是作者情绪、情感的堆积,而着重把欣赏的重点放在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上。教师启发学生:“你读这两句时是否有视觉冲击?”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画简笔画:师生明确全诗是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合在一起来表现情感的。为了更好地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教师对比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涉及的九种景物,并适时吟唱这几句元曲,刘老师的吟唱再次将课堂推向高潮。在这种对比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明白了诗歌留给我们的那种极为壮观壮阔的景象,极令我们视野开阔,极易让人激动兴奋的情感,正如王国维评价本诗一样:“千古壮观”。‎ 第六步:师生吟唱诗歌,旨在回归传统。教师兴之所至,又吟唱了一遍《使至塞上》,然后学生开始朗读诗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有的同学选择了有感情朗读,有的选择了吟唱。我注意到吟唱诗歌的那名男生语感并不强,也许语文成绩不是很好,可是他能像教师一样唱诗,沉潜到诗意、诗境之中,只凭这种精神就很难能可贵了,这启发我们要相信学生有可以充分挖掘与调动所能产生的潜力,只是我们平时不敢放手或是包办惯了,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 拓展延伸阶段,师生共同赏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师生共同归纳理解到本诗亦取景入情,只是写景的色彩有所不同。‎ 整体升华阶段,教师又念了一段自己写的对于王维感悟深味的文字,并引用后人苏轼对他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和钱钟书先生对他的赞誉“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启发学生课外读一读王维。刘霞老师的发自心灵的文字再一次触动了我。‎ 没有心灵的沉静就不会有诗歌的诞生,没有心灵的吟诵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古诗词教学,甚望诗教回归传统吟诵。‎ 黄鹤楼 教案 ‎  教学目标:‎ ‎  1、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的意境。‎ ‎  2、理解诗歌的内容。‎ ‎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难点:‎ ‎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A.提问: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  湖北: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  江西: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  B.讲故事:传说李白登临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二.朗读:‎ ‎  师范读,生齐读.‎ ‎  强调注意节奏(音韵兼顾意义),及声调的抑扬、速度的急缓 ‎  (如:读“空”应低沉婉转,声音略为延长;“晴川”句可读得恬淡自然。)‎ ‎  三.师生探究:‎ ‎  A、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  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它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能出现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  生2:我也喜欢这一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  生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  生4:我喜欢“白云千载空悠悠”句。给人一种悠闲适意的感觉。‎ ‎  生5:不。这句我感觉到的不是悠闲,而好像是孤独寂寞。因为“空悠悠”显得空空荡荡,使人顿时心生惆怅。‎ ‎  生6:我喜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句。江上烟雾迷朦,真仿佛人间仙境。‎ ‎  生7:我读来烟波浩渺,却又联想到前途的迷茫,想诗人也因此而生离愁别绪吧。‎ ‎  师:(赞赏地)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解读这首诗,从各个角度品析了诗的韵味,意境。它确实通过描写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所见,表现诗人的思乡愁绪,这从最后一句可分明地看出。‎ ‎  刚才同学们争论“空”字的意味,很好。就是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有自己的见解。首联和颔联中都出现了“空”字,诗人登上此楼,发现仙人已去,只留下一座楼宇,天地间也只有漂渺无依的浮云,理解为“清廖孤寂”是不是更有道理些呢?(生点头)千年已逝,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在这种清廖孤寂中诗人自然生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之感!(生点头)。‎ ‎  (品味与争论使同学们觉得自已是课堂的主人。)‎ ‎  B.那么,你对这首诗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  生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句,写草木茂盛,景物分明,给人清新可人的感觉,为何下句却突然转写“愁”?‎ ‎  生9:头三句每句中都有“黄鹤”二字,好像显得重复罗嗦?‎ ‎  生10:诗人说“昔人已乘黄鹤去”,要是用“来”就好了,不就显得那地方很美吗?‎ ‎  生分组讨论,力求每人都能谈出自己的见解。每组推举一个作中心发言。‎ ‎  生11:连用“黄鹤”三字,我们组认为是在强调黄鹤楼的得名,还可引人想象鹤的翩然身姿,仔细品去,回味无穷呢!‎ ‎  生12:仙人骑鹤西去的传说让人神往,三个“黄鹤”不仅读来不觉累赘,反而不断强化了传说给人带来的飘逸之感,当然更有仙人骑鹤而去的无限怅惘……‎ ‎  生1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有同学认为宁静,舒畅,是没有将全诗统一起来读,诗人在登临黄鹤楼时,看“白云千载空悠悠”,心中就有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之感,那么再研究“晴川历历汉阳树”句,我们认为应看作是一种凄美。‎ ‎  生14:我们在研究这一句时,揣测作者是不是一种反衬——景美也掩不住人在旅途的深深孤寂?‎ ‎  师(感叹):是啊,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  生15:刚才有同学提出“诗人说‘昔人已乘黄鹤去’,要是用‘来’就好了,不就显得那地方很美吗?”这个问题,我们讨论的结果是:诗人写作此诗并不是为了表现黄鹤楼的美景,而是表现诗人的怅惘,思乡之情。‎ ‎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讨论的结果并不在于对错,同学们只要能谈出自己的见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了品味,解读,有自己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脱离诗意去信马由缰,而应在了解诗人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尽情去想象,去发挥。‎ ‎  (求异思维,摒除凡名家名篇就盲目崇拜的思想,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勇于质疑。)‎ ‎  四、拓展,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表达能力。‎ ‎  这首诗不仅写景,还充分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每一句都可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老师选择了其中的一句,根据诗意,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体会,写成一段小文,请同学们也模仿着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充分发挥想象,缀珠成文。‎ ‎  师示范:“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金碧辉煌的黄鹤楼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显得宏伟与壮丽。登临此楼,仰望长空,一碧如洗,唯有白云千朵,悬浮于天地之间,没有一丝杂色,就是那样不沾烟火气地洁白,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悠悠地飘荡。胸中的一切仿佛都被荡涤而去,怎么不令人油然而生清寥孤寂之感。‎ ‎  生16:“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汉水平原黄鹤楼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在风的吹动下,那披着绿衣的生灵也会慢慢地跳起舞来,显得那样快乐活泼。再向黄鹤楼的东北角望一望,那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在那个美丽的鹦鹉洲上,鲜嫩的芳草长得极其茂盛,让人情不自禁想伸出手去抚摸,闻着它,似乎也正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芳香。‎ ‎  生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太阳渐渐向西方坠落,远处辛勤工作的人,已收好农具准备回家。想想自己,还在遥远的旅途之中,江上的雾气波涛,更使人感到路途的的迷茫,真不知何时才可走完这迷茫的路途啊。看看天,看看地,哪儿是我的家,我的家又在哪儿?天色渐渐暗下来了,心中的归思,怎一个愁字了得?‎ ‎  生1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小鸟归巢了,在和自己的家人团聚,那嘻嘻的笑声多么认人羡慕!日暮降临,一切都模糊起来,阴沉沉的天空中夹着一道道红霞,如长江之浪一涌而来,又如烈火在燃烧。不远的江面上,雾气渐浓,我不知不觉沉醉其中,突然心中又豁然而生思乡之念。美丽温柔的故乡在我眼前闪过,在我脑中停伫。我,想回家,回到那充满笑声的家,回到那能洗净我脑中胸中愁丝的家!‎ ‎  (片断写作,虽有些描写与诗的意境不十分相符,但只要能想象,并能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就要充分肯定。)‎ ‎  五、教后记 ‎  从各个角度品析了诗的韵味,意境。就是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有自己的见解,品味与争论使同学们觉得自已是课堂的主人。求异思维,摒除凡名家名篇就盲目崇拜的思想,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勇于质疑。发挥学生的想象,以读促写。对于描写优美的文章要给与肯定。‎ ‎  《黄鹤楼》教学原文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 钱塘湖春行 学案 ‎【学习目标】  ‎ ‎1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 ‎2 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 ‎【学习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 ‎【学习难点】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 ‎【学习方法】诵读—自学—讨论—探究。  ‎ ‎【学习流程】   ‎ ‎(一)预习检测  1 作者(     ),(   )代诗人,字( ),号( )。   ‎ ‎(二)课内探究  ‎ ‎1 读一读诗,想一想诗人凭什么说是钱塘湖,而非其他?‎ ‎ ‎ ‎2 诗人说“行”,你能找出依据吗?    ‎ ‎   ‎ ‎3 小组自由讨论,诗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写初春的西湖? ‎ ‎4 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 ‎ ‎      ‎ ‎5 作者在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      ‎ ‎(三)训练检测  ‎ ‎1 诗中点明春临西湖,交待作者游踪的诗句是: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请写出诗中的一组对偶句: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诗中描写春天草长莺飞、百花初绽的句子是: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诗中表明作者看不足、赏不够,乐而忘返的留恋之情句子是: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诗中描写初春景象的诗句是: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很多,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总结反思 ‎ ‎ 三峡 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原理。‎ 学习重点 写景中所阐发的哲理处 ‎ 一自主学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 ) 湍( ) 涧( ) 曦( )‎ ‎( ) 啸( ) 溯( ) 漱( )‎ 嶂( ) 襄( ) 奔( ) 属( )‎ ‎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 (朝代) 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 ,‎ ‎ , 。 , ,‎ ‎ , 。‎ ‎③故渔者歌曰:“ , 。”‎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③绝 多生怪柏( )( )‎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 )‎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⑧自三峡七百里中( )‎ ‎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 ‎5.解释下列词句:‎ ‎①重岩叠嶂: ‎ ‎②素湍绿潭: ‎ ‎③清荣峻茂: ‎ ‎④林寒涧肃: ‎ ‎⑤晴初霜旦: ‎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 ‎ ‎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 ‎ ‎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 ‎ ‎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 ‎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 ‎ ‎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 ‎ ‎1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 ‎ ‎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 ‎ ‎16.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 ‎ ‎ ‎ ‎《三峡》学案参考答案 一、1.quē tuān jiàn xī yǎn xiào sù shù zhànɡ xiānɡ bēn zhǔ ‎2.①水经注疏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奉节 郦道元 善长 北魏 地理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3.①真、实在 ②通“缺”,中断 ③极高的 山峰 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⑤飞奔的马 快 ⑥几 ⑦消失 ⑧从、在 ‎4.①如果 自从 ②有时 或者 ③即使 虽然 ‎5.①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 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③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④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⑤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 ⑥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⑦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二、(一)6.①毫无 ②峭壁 ③遮蔽 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7.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8.连和高 ‎9.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10.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二)11.①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 ②段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③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12.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3.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4.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6.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 三峡 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背诵并默写全文。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感受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2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1、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 ‎2、《水经》及《水经注》‎ ‎ 《水经》是我国古代比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郦道元为《水经》补订作注,名曰《水经注》,共40巻,它不但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 ‎ 《水经注》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二、朗读课文、把握节奏、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 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 )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 飞漱(shù)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乘(chéng)奔 御(yù)风 ‎2、指导学生朗读、划分句子停顿。 ‎ 第一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二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三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第四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自三峡七百里 略无阙处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自非 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 绝巘 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 林寒涧肃 属引凄异 ‎4、解释四字词语。‎ 略无阙处 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属引凄异 ‎ 哀转久绝 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5、课文翻译。(略)‎ 二、课文分析。‎ ‎1、阅读第一段,思考:‎ ‎①三峡多少里?两岸怎样?何时能见日月?(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七百里”表现三峡什么特点?(表现峡之长。)‎ ‎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表现什么特点?(表现山之连绵。)‎ ‎④第一段中表现山之高、峡之窄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一层:写三峡两岸的山。 ‎ 七百里———山长 略无阙处——山多 ‎ 重、叠、隐藏——山陡、高峻 自非——侧面写山高峻, 暗示江面狭窄 ‎→→→→铺垫→→夏水的迅猛 ‎2、阅读第二段,思考:‎ ‎①“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几句表现三峡水什么特点?(“夏水襄陵” 一句说明水位高、水势大;其余几句说明水情险、水流急。)‎ ‎②和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八个字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③只有“王命急宣”,才“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吗?别的船是否也这样快?(只有“王命”,而且是“急宣”,才会有航船。其余情况下 “沿溯阻绝”,根本没有船航行。)‎ ‎④采用衬托手法表现水流急速的一句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三峡夏天的水怎样?船只怎样?(夏水襄陵、朝发白帝,暮至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 ‎◎这一层写水,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先写最盛的夏水。‎ 襄陵、阻绝————凶险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迅疾(对比)‎ ‎3、阅读第三段,思考:‎ ‎①“清荣峻茂”指代的对象分别是什么?(水、树、山、草)‎ ‎②概括春冬之时峡水特点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③三峡春冬之时有哪些美景?(素湍碧潭 、回清倒影、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这一层急转之下,文气由上一层的紧张激烈变得轻松晓畅,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谰的山水画卷。‎ 俯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仰视:绝巘多生怪柏---飞漱其间 色彩:素湍、绿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 ‎4、阅读第四段,思考:‎ ‎①第四段写了哪个季节的景物?主要写了什么?(林寒涧肃、高猿长啸。)‎ ‎②概括:《三峡》怎样抓住特点描绘三峡的自然景观?(写山,突出山势连绵、山高峡窄。写水,分别写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水大、水急。春冬:水清、水静。秋天:林寒、涧肃)‎ ‎◎这一层和上一层欢快明朗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用渔歌作结,“泪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三峡秋景:悲寂、凄凉(对比)‎ 当地渔歌: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联想) ‎ 三、问题探究。‎ ‎1、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 ‎2、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 ‎(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 ‎3、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 ‎(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绝”、“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 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4、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渔者歌的主要意思是说三峡之中,巫峡最长,而巫峡两岸的猿声,只要听到“三声”,“泪水”就沾裳,“三声”极言鸣声之少,“沾裳”极言泪水之多,而泪水是从“悲”中来;“峡长”,于是猿声“哀转久绝”,越发增添了凄哀,这是歌者之心声,又是旅者的切身感受。)‎ ‎5、本文写作特点上既有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又有视角的变化,还做到了动静结合、声色俱备请从文中品评探究。‎ ‎(①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山“连”的特点,侧面烘托山高用“隐天蔽日”;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凄异、山谷空旷,既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渔者歌”以其凄凉写猿鸣。②视角变化:俯视:“素湍……倒影”;仰视:“绝……飞漱其间”③动静声色:飞 、回、倒、素、绿、清、 )‎ 四、总结课文。(略)‎ 五、课堂训练。‎ ㈠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 ‎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夜分 3、沿溯阻绝 4、哀转久绝 ‎ ‎ 5、 绝巘多生怪柏 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或王命急宣 8、飞漱其间 ‎ ‎ 9、至于夏水襄陵 10、属引凄异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㈡说出下列句子的大概意思。‎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④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㈢理解性背诵默写。‎ ‎1、表现山之连绵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表现山高峡窄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表现水位高、水势大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说明水情险、水流急的句子:沿溯阻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采用衬托手法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概括春冬之时峡水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使至塞上 教案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积累重要字词。流畅、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 ‎●过程与方法: ‎ ‎1.以读促悟,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2.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 ‎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朗读---鉴赏---感悟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由书法作品《使至塞上》导入。教师配乐朗读。‎ 二.作者介绍:‎ 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大屏展示)‎ 三.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一)解一解 ‎ 了解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 ‎ 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诗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 ‎ ‎ ‎(二)读一读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朗读:‎ ‎1. 教师范读 2.学生试读 4.学生个读 5.学生齐读 ‎ (三)释义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 属国: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征蓬: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 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 长河:黄河。‎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 ‎(四)品一品:‎ 把握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组探讨:‎ ‎ 1.本诗中哪些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 (孤寂、愤懑)‎ ‎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4.整首诗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五)悟一悟:‎ ‎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1.诗中有画 ‎2.炼字精妙 ‎3.诗的留白 ‎(大屏展示)‎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 ‎ ‎ 明确: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 ‎ 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在何处 ‎(大屏展示)‎ 构图美 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扩大 ‎ ‎ 线条美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 ‎ 色彩美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 ‎ 明确: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 ‎ 五,教师总结 ‎ ‎ ‎(大屏展示)‎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传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 ‎ ‎ 六、作业布置 ‎ ‎ 在周记本上把本诗改编成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并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在周基本上。‎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①,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②。全石以为底③,近岸,卷石底以出④,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⑤。‎ 潭中鱼可百许头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⑦不动,俶尔⑧远 逝,往来翕忽⑨。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⑩蛇行⑪,明灭可见⑫。其岸势犬牙差互⑬,不可知其源。悄怆幽邃⑭。以其境过清⑮,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⑯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参考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感到很快乐。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往下走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潭四周)青葱的树枝和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游鱼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一起娱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无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十分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小石潭的情况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随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与陈伯之书(节选)‎ 丘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 与朱元思书 教案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 ‎1、了解《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及背景。‎ ‎2、准确熟练的朗读课文,了解短文的大意。‎ ‎ 发展性目标 1、加强学生自主的解释、翻译文言字词的能力。‎ ‎2、理解文体,分析第一层。‎ ‎ 教材分析 《与朱元思书》是本册书中重要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篇幅短小,语句优美、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定为本课时教学重点。‎ ‎ 学情分析 学生有什么 我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较能主动背诵、解说。‎ ‎ 学生缺什么 我班学生缺少思维的主动性,不能在课前充分的明确自己理解问题的困难之所在;不能自主地整体把握课文。‎ 难点预估 整体把握与逐句翻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我把如何总体上感知一篇文言文的主体内容,定为教学难点。‎ 助学预案 课前指导朗读;寻找精美的有内涵的语句;‎ 课堂加强师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 第 一 课 时 ‎ 教 学活 动 具 体 内 容 设计意图 耗 时 估 算 ‎ 预 习设 计 1、熟读课文,归纳难读、难写的字词。‎ ‎2、结合有关资料,归纳作者常识。‎ ‎3、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1、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读通课文。‎ ‎2、有助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30分钟 ‎ 情景创 设   “天下西湖三十六,个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又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 激发兴趣,快速进入课文。 3分钟 活 动 一、文学常识积累 ‎ 要求:查找有关资料(如课文注解等其他语文资料),整理出你认为重要的与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写在下面空白处。‎ 提示: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本文选自《艺文类聚》,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二、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要求: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并注音后整理到下面空白处(要查字典)。‎ 教师提示:韵yùn 柯kē 飘piāo 荡 轩xuān 邈miǎo泠líng 嘤yīng 缥piǎo 碧 横héng柯kē 窥kui 鸢yuān 和hè 鸣 戾lì 天 急湍tuān 自行整理:‎ ‎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 ‎3、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富春江的山水美景。‎ 提示:描写时,要抓住文中主要描写句的大体意思,但绝不可照抄翻译,语言要简洁而生动。‎ ‎ ‎ ‎ ‎ ‎ ‎ ‎ ‎ 三、初读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 提示: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内容上,它属于游记(散文);从语言特点上看,属骈文。‎ 四、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 第二段:分两层,先写 “异水“部分,再写“奇山”部分,抒发个人感悟。‎ 练 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横柯( ) 轩( ) 缥( )碧 和( )鸣 戾( )天 急湍( )‎ ‎2、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③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口述作者所描绘的富春江“奇山异水”‎ 要求:立足课文,发挥想象,条理清晰,口齿清楚 10分钟 ‎ 课 堂小 结 优美的散文要诵读,要读出它的情感,要边读边展开无边的想象。 突出有感情的背诵 1分钟 ‎ 板书设 计 一、作家、作品 二、诵 读 ‎1、读准字音 ‎2、注意断句与重读音 三、结构 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奇山异水”;‎ 先写 “异水“部分 ‎ 第二段:‎ 再写“奇山”部分,抒发个人感悟。‎ ‎ 使本课时脉络清晰明白 ‎ 课后作 业 1、整理笔记(背诵名句、写准字音字形、重点句的断句、掌握重要的作家常识);‎ ‎2、抄写字词、拼音各3遍;抄写课文2遍 3、预习并完成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反思重建 ‎ 白马中学“优化学习过程”教学方案 初 二 年级 语 文 学科 主备人 端武明 年 月 日 课题 《 与朱元思书 》‎ 教学 目标 基础性标 1、诵读课文 ‎2、解译课文。‎ ‎ 发展性标 1、逐层分析课文内容。‎ ‎2、把握作者情感,准确理解作者的人生观。‎ 制 定 依 据 课标考纲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 教材分析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个中情感较为复杂、矛盾,因而我把体会写景手法,把握作者情感,准确理解作者的人生观,定为本课时教学重点。‎ ‎ 学情分析 学生有什么 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能较好的诵读课文,已初步了解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大部分学生能主准确的描述课文所绘景色。‎ ‎ 学生缺什么 学生对写景的妙处难以把握,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的人生处世态度不能准确的理解。‎ 难 点 预 估 学生缺少的是对写景手法的掌握和对作者人生观的理解,因此我把分析课文写景手法,理解情感,‎ 定为教学难点。‎ 助 学 预 案 依据讲学稿,设置有提示的分析性问题。‎ 课前加强师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时 第 二 课 时 教学 活动 具 体 内 容 设计意图 耗 时 估 算 预习 设计 1、背诵课文。‎ ‎2、结合文下注释,解译课文。‎ ‎3、完成讲学稿上的思考题。 1、可以帮助学生更 快的掌握课文。‎ ‎2、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0分钟 情景 创设 集体收集并背诵写富春江的诗句:‎ ‎①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②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苏东坡) ③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④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激发兴趣,快速进入课文。 3分钟 教 一、逐层解析课文。‎ ‎(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节)‎ ‎1、字词解释: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从,随着、跟从。‎ ‎2、语段翻译: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可见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篇,使结构清晰,脉络分明。‎ ‎4、请分别找出本段中写景、叙事、抒情的语句?‎ 提示:①写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尽兴观赏的情形。)‎ ‎③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 ‎5、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提示: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小结:写作者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水总的印象,概括的描述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是文章的总起部分。‎ ‎(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节)‎ ‎1、字词解释:①缥碧:青白色;②急湍:急流的水;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④甚箭:比;⑤若奔:像,飞奔的马;‎ ‎2、语段翻译: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3、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 提示:静态和动态;写了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富春江水“异”的特点。‎ ‎4、静态描写了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了水的哪个方面?(要找出对应的语句)‎ 提示:①静态:A,水色——水皆缥碧;B,水清——千丈见底 直视无碍(或用前四句即可表明水清)‎ ‎ ②动态: 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 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提示:没有,“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以深度写水清为间接描写。‎ ‎6、本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提示:比喻和夸张;生动形象的突出了水至清、至急的特点。‎ ‎7、《三峡》中的哪句描写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描写手法上有何区别? ‎ 提示: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本文直接描绘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若亲见;而《三峡》是间接描写,流速之快是经过计算流程和与他物作比较后才感知的 ‎(三)解析第二部分第二层(第三节)‎ ‎1、字词解释: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 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不穷:尽;无绝:停止;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犹昏: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可见:同“现”,显现,显露。直指:向。‎ ‎2、语段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3、作者写奇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写 了哪几种景物? ‎ ‎ 明确:视觉:高山寒树、轩邈成峰;听觉: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转不穷、猿叫无绝四种。 ‎ ‎4、文中所描绘的是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吗?‎ ‎ 明确:这里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洁净”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或者是,以表面的繁杂来写单纯。‎ 分析:这里表面上喧闹、嘈杂,实际上,却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所有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之声,更不是风啸啸、马悲鸣,刀枪剑戟冲撞的厮杀之声! ‎ ‎5、可见作者写“奇山”用了怎样的手法?‎ 提示:衬托,如以动衬静(见第3题分析);以观者感受衬山势之奇,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 ‎6、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明确: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二、主题探求: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观?‎ 明确:作者在这封信中生动地描绘了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富春江上的秀丽景色,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既否定仕宦生活,又幻想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想过隐居生活的消极处世思想。‎ 三、写法探求:结构浑然一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形声兼备 ②虚实相间 ‎③动静互见 ④骈散相间 ‎ 练 习 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 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指示 )‎ ‎2、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D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 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鸣叫了千次也不停歇,猿啼叫了百次也不断绝。)‎ ‎3、填空题 ‎(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和“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 富春江两岸群山 之美。‎ ‎4、阅读理解 ‎(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 ‎(3)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 ‎(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5)文章第3段中在意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相呼应。) 10‎ 分 钟 ‎ 课 堂小 结 优美的散文写景必然要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一点心得,以便在将来的写作中运用。 给学生以写作的鼓励与渴望。 1‎ 分 钟 ‎ 板书设 计 一、分析第一节:总领 二、分析第二节:水——清;急 三、分析第三层:山—— 视觉: 衬 ‎ 听觉: ‎ 情感:热爱祖国山河 托 使本课时脉络清晰明白 ‎ 课后作 业 1、整理笔记(重点字词的解释、文章主旨);‎ ‎2、完成补充习题 反思重建 ‎ 与朱元思书 学案 ‎ ‎ 学习目标: ‎ ‎ 1、积累和掌握文言实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 2、反复诵读课文,感受和想象文章描绘的美景。 ‎ ‎ 3、 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 ‎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山水奇异的景色美。‎ ‎ 2、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 3、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学习过程  ‎ 一、读顺读懂课文,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风烟jù( )净 缥( )碧 急tuān( )甚箭 ‎ ‎ 经lún( )世务 负势竞( )上 泠泠( )作响 ‎ ‎ Kuī( )谷忘fǎn( ) 嘤嘤( )成韵 ‎ ‎ 鸢( )飞戾( )天 在zhòu( )犹昏 ‎ ‎ 互相轩( )邈( ) 横kē( )上bì( )‎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天山共色 ( ) 从流飘荡( ) 水皆缥碧( ) 急湍甚箭( ) 猛浪若奔 ( ) 负势竞上( ) ‎ 互相轩( )邈 ( ) 鸢飞戾( )天 ‎ 经纶世务( ) 窥谷忘反( ) 横柯( ) 上蔽 ‎3、 文学常识 ‎ 本文的作者_________ ,是 _______代_______家,字____ ,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 。‎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 ) 窥谷忘反( ) ‎ 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大意。‎ 1、 课文用哪八个字概括富春江山水? ‎ ‎ ‎ ‎2、 富春江的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 ‎ ‎ ‎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富春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 ‎ ‎2.作者写奇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写 了哪几种景物?各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 ‎3、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指导诵读 五、 归纳全文 ‎1、梳理重点词语、通假字。‎ ‎2、理解填空。‎ ‎ 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之美。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五、 课外延伸 ‎ 1、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 写“山”的:‎ ‎ 写“水”的:‎ ‎ 2、从写景的角度比较《与朱元思书》与《三峡》的异同。‎ ‎ ‎ 六、达标测试:‎ ‎1、考考你的记忆力!(你很棒的!)‎ ‎ 经lún_____世务 kuī_____谷忘fǎn_____ 横kē_____上bì____ ‎ ‎ 急tuān_____甚箭 在zhòu_____犹昏 风烟jù_____净 ‎2、梳理重点词语 天山共色 ( ) 从流飘荡( ) 水皆缥碧( ) ‎ 急湍甚箭( ) 猛浪若奔 ( ) 窥谷忘反( ) ‎ 互相轩( )邈 ( ) 鸢飞戾( )天 ‎ 经纶世务( ) 横柯( ) 上蔽 ‎3、翻译下列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4、根据课文填空。‎ ‎(1)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视无碍。‎ ‎(2)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成峰。‎ ‎5、课文理解 ‎ ①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 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②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山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文中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 ④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从听觉上写出富春江迷人景色的语句 ‎ ‎6、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 写“山”的:‎ ‎ 写“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