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50 K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3.
14.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南京的见闻一句也没有写?(2 分)
____因为南京的见闻与本文的中心思想关系不大,故一笔带过。
15.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插叙的语句。(2 分)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对往事的自责,对父亲的思念。
2、 体会加粗字的作用?
(1) 甚是仔细:“甚”是很的意思,写出父亲嘱咐茶房仔细认真的程度。
(2) 颇踌躇了一会:“颇”是很的意思,写出父亲犹豫考虑的样子,这
两个词写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14.“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两个加点字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5.文中两个“踌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连用两个“终于”反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文段是“背影”一文感人至深的地方,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之所以如此,是
因为( )
A.作者以平实质朴的语言,细腻传神地描述了父亲的“背影”
7. 第一个"再三"写出父亲托茶房送"我"的不放心,表达对儿子的关心.
第二个"再三"写出"我"体贴父亲的思想感情.
8. 父亲还是不放心 父亲爱子情深
八年级语文背影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朱自清,字佩弦,我国著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2 分)
2.给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狼 jí(籍) tuí唐(颓) 琐屑( ) 晶莹( )
3."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感情也有所不同。请把感情写在横线上:
(4 分)
⑴开篇点题"背影",是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⑵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出现"背影"是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
⑶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是表达依恋的感情。
⑷在泪光中再次出现"背影"是表达思念的感情。
4.作者几次流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答。(3 分)
⑴不禁籁籁地流下眼泪:看到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惨淡而伤心地流泪。
⑵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儿子清楚地看到父亲竟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工作,理解了
父亲对自己的那颗仁爱之心,流下感动之泪。
⑶在晶莹的泪光中:接到父亲的信后,想着父亲现在的情形,表达了对父亲的担忧和深
深的思念。
5.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 分)
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⑵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
"太聪明"和"太不懂事"都能表达作者自责的感情,但前者是讽刺性自责,后者是一般自责,
前者更准确生动。
6.本文开头借点题点出背影,中间叙事描写背影,收笔处借回忆照应背影,因此可以说背影是全文的 线
索,在结构上起了贯穿全文的作用。(2 分);
7.本文多次写背影,哪些是写眼中的背影?哪些是写心中的背影?(3 分)第一次、第四次是心中
的背影,第二次、第三次是写眼中的背影。
8.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2 分)
⑴看到后,心里感到悲伤。( 触目伤怀 ) ⑵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祸不单
行 )
⑶感情聚积在心里得不到发泄。(情郁于中 ) ⑷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迂 )
9.简答:(2 分).
文章写父子二人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没有介绍南京见闻?因为南京的见闻与本
文主题无关。(意近即可)
10.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⑴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
再三、终于:说明父亲反复嘱咐已是很周到,但最后还是不放心,表现父亲对儿子深切
的无微不至的关爱。
⑵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
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拣定、嘱我、又嘱托:父亲细心地亲自为"我"选座位,担心"我",反复叮嘱,表现父亲对
儿子关爱、照顾无微不至,体现父亲对儿子深深的挚爱。
11.按要求填空:(3 分)
⑴"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混入"这个词用得好,因为_准确,
一是写出了人多,二是写出父亲的平常,没有特别之处。
⑵"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往日"在文中是指赋闲之前。
⑶"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的意思是死,请再写出五个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
牺牲、见马克思、一命呜呼、驾鹤西去、逝世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近几年,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
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之中,自然在发之于外;家庭琐屑
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
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
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
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2 、解释句中的词。(4 分)
①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怀:心)(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②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中:心里)
③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惟:只是)
13、写出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2 分)
光景:. 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家里的境况、状况、情景
这小姑娘大约八九岁光景。表示估计、上下
颓唐: 哪知老境如此颓唐!衰颓败落
经过一场大病,他看起来非常颓唐。精神委靡
14、根据父亲感情的变化,本段可以分为两层,用"||"在文段中划出。(2 分)他待我渐
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
15、父亲信中的话,照应了文段中"哪知老境如此颓唐"这一句。(2 分)
16、"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
一句中所写的是作者第三次流泪,这是因为.看了父亲的信后又勾起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
这一句所写的背影是(虚写)(实写 虚写 既是实写又是虚写 既不是实写又
不是虚写)。(2 分)
17、文段所体现的感情可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这一句话集中体现出来。
(1 分)
18.这一段对背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 分)
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一方面起到了照应开头的作用,另一方面继续加深背影的形象。
19.这是文章的第三部分,请概括这部分的意思。(2 分)
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怀念父亲之情。
一. 到南京时……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 填空:略
2. 文中画线句(“其实我那时……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没什么要紧”和“不要紧”的字面意思似乎相同,但联系全文看,它们涉及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我”
说“没什么要紧”的是指我自己上火车(父亲不用送我)没什么要紧;父亲说“不
要紧”是指自己的事暂时缓一缓,不要紧。
3. 这两段文字记叙的内容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和 自己当时对父亲行为的指
出这段文字的记叙要素。(4 分)
①时间:___到南京后第二日上午到下午________
②地点:____南京旅馆到车站__
③主要人物:____父亲 __
④事件: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
5.“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此句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本来的意思是什么?
答:一是悔恨当时没有体会到父亲的深情;二是对父亲的深切思念。
反语, 那时自己真是愚蠢。(或太聪明了)
6.摘出文中插叙的句子:其实我那年……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7.“他再三嘱咐茶房”和“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中两个“再三”的含义分别是:前者
是表达对儿子的关心;后者写出我体贴父亲的思想感情。
8.“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中两个加点字的含义分别是:①甚:很、十分
②颇:很 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9.文中两个“踌躇”说明了父亲还是不放心 ,又连用两个“终于”反映了父亲一
片爱子深情
10.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为什么南京的见闻一句也没有写?
答:因为南京的见闻与本文的中心关系不大,所以只是一笔带过。
二.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我的眼泪又来了。
1. 文段选自《背影》,作者是朱自清,文体属于叙事散文;这段文字中,
人物是__我和父亲__;
这段文字真切感人,原因在于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父亲的背影(人物在特定环境
下的特征)并写出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2.根据大意,为文中四个括号里空缺的词语,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纵 探 移 斜 B.探 攀 缩 倾 C.屈 扶 探 伏 D.侧 扒 提 扭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靖找出来并略举一例说明之.
答: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例:心理:“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4.文中记叙了父亲的三句话,在表达上起的作用是(D)
A.衬托 B.画龙点睛 C.渲染气势 D 表达父亲的爱子之情
5.这段文字中,人物是__独自留在这里。父亲,我 浦口车站的车厢内外 父亲为我
不定期铁道买橘子 “我”感动得流泪
D。儿子不忍心离开家庭,不愿回校读书。
7.找出本段中一个叙述和抒情完善结合的句子,并指出其在文中的作用。
答:“他肥胖的……流下来了。”这个句子使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了文中父
子之间的深挚感情,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8.“我的眼泪又来了”是与“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相照应。这泪水前者是伤别_
之泪,后者是_感动之泪。
9.“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一句表现了父子之间相互体贴和照顾
父亲不肯的原因是(D)
A.怕“我”年轻买橘子要吃亏,关心爱护子女;
B。怕行礼丢失,老人谨慎的性格和爱子之情;
C.父亲老境颓唐,想到父子今日东奔西走,不知何时相见,以买橘作留念。
D.和“临行密密缝”一样,蕴至爱之情于不言之中。
10.对父亲把橘子给我之后,“心里很轻松似的”的正确分析是(C)
A.很艰难,装出很轻松的样子安慰儿子。 B。和确很轻松,因为几个橘子并不重。
C.为儿子做了一件事,心里觉得很轻松。 D。用轻松的样子表示自己对儿子的关心。
11.找出文中表示父亲去买橘子时行动艰难的一个形容词是_蹒跚。
12.以下几个小标题中,最能概括这段内容的是(D )
A.父子情深 B。慈父背影 C。车上惜别 D。买橘送别
13.文段对父亲的背影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样描写的好处是(D)
A.突出了父亲肥胖,行动不便的特点。 B。说明父亲老境颓唐,生活清苦。
C.表现儿子对父亲又爱又怜的感情。 D。反映父亲的爱子深情,有力地突出了文章
的中心思想。
14.“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中“似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用第一人称写别人的心理活动时,不能作直接描写。用“似
和”表明是在推测别人的心理活动。
15.“找”字用得十分传神,它表现了作者对父亲依依不舍的感情。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②“看
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②母亲周到细
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 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答:第一处:“母亲喜欢花……”。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②母亲为儿子放弃
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
体到了哪步田地。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
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答: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5.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答: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②从词义看,
“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6.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
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答: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
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答: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②“秋天”是“我”
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 课文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又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2.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爸爸爱花、毕业典礼。
3. 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为“我”的成长起到了引路的作用
4. 全文插叙了哪几件事?用简洁语言概括。①父亲叮嘱②赖学被打③父亲爱花
5. 全文以“花”开头,又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
前呼后应。“花”在文中有象征意义:花儿开得旺,爸爸身体健康;花儿落了,爸爸离开人
世。
6. 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和深深的眷念之情。
1.文段写花实际是为了写爸爸,花的衰落,花的凋谢,暗示了爸爸的生命是不可换回的。
请把这句话找出来。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了,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2.文段中哪些地方直接刻画了爸爸的花儿落了?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了,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石榴树下大盆底
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
3.文段中有一处用了省略号,分析其作用是什么?表示话还没说完。
4.文段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
“我”急于回家见到爸爸,告诉他这一天的情况和自己的收获。
5.文中描写弟妹们顽皮天真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侧面烘托我的懂事、我的长大。
6.从文段中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7.文段中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我”已经从老高所说的噩耗中清醒过来,显得“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已经意识到在爸爸离世之后,自己要担负起家庭的很大一部分责任,知道“这里就数
我大了。”
你一定会听见的·综合能力测试
1、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
⑴雪花飘荡在路边一 zhƒn( )孤灯的面颊( )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
rŽng( )化了……
⑵你学着听奶奶摇篮的声音,妈妈冲奶粉的声音,爸爸打 p…ntŒ( )的声音。
⑶小狗忙着 k‡n( )骨着,小金鱼用尾巴拨( )水。
2、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⑴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 (吹过 经过 掠过)柳梢,当清风 (掠过
拂过 经过)明月,当狂风 (扑过 打过 扫过)巨浪,当台风 (穿过 横
越 跨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⑵你当然知道,声音就是物体 (振动 震动 晃动)时与空气相 (击荡 激荡
振荡)所发出的声响,而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1.盏;jiá;融 2.chōng;喷嚏 3.噗;qǐng;sàn
4.啃;gǔ;bō
当________吹过柳梢,当________拂过明月,当________扑过巨浪,当________横越山岭,
你总听到写什么吧!(寒风 台风 清风 大风 微风 狂风 轻风)
三、微风;清风;狂风;台风
3、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
么?”试回答,这一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4、文章题目是“你一定会听见的”,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⑴“一定会”是什么意思?⑴劝勉和鼓励读者用心去倾听社会的声音和聆听自然的声响。
⑵“听见的”又是指什么?⑵指的是社会和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5、排出下列句子的正确顺序。
⑴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
不扣的木头人吗?
⑵可是对一个不用心又没兴趣去听的人来说呢?
⑶鸟啼虫鸣,只是一种“声音”,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只不过是几种乐器的组合。
⑷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地跟着鼓掌,大家批评的时候,他也跟着摇头。
⑸久而久之,就成了“没有感觉”的人。
⑹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⑵⑸⑷⑶⑹⑴
6、下列句子没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
A、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
折不扣的木头人吗?
B、这些随时在你身边发出的响声,你怎么会听不见呢?
C、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扑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D、久而久之,就成了“没有感觉”的人。
二、同步解读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
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你听过 80 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那一天,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
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顷刻间,它们全逃散了!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
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如果你问,这都是想像的声音吧?我怎么听不出来呢?那么我再说清楚一点: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扑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
听到些什么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狗忙着啃骨头,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金丝雀在窗沿唱歌,当两只老猫在墙
头吵架,三只芦花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7、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列举了大自然中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8、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
9、选文第⑷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排比、比喻、拟人
10、选文第⑴⑵⑶段的内容与第⑸⑹⑺段内容有什么区别?前者是描写一些细微的想象的声
音,后者是平常可以听到的声音
11、所选文段开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采用问句的形式开头。提请读者注意,使文章
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一)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 3~6 题。
可是对一个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来说呢?久而久之,就成了“没有感觉”的人。当大家说“好”
的时候,他盲目地跟着鼓掌,大家批评的时候,他也跟着摇头。鸟啼虫鸣,只是一种“声音”,即使美
妙的音乐,也只不过是几种乐器的组合。想想看,如果一个“( )”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 ),
必然也是一个“( )”的人了。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
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 )的木头人吗?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
听一听雨点打在玻璃窗上的声音。
听一首喜爱的音乐,把它编成一个故事。
录下自己或家人、朋友的一首歌或一段话,仔细听一听。
你开始微笑,轻轻地笑,大声地笑,这时候,你一定会听见的,这个世界,也跟着你欢笑。
3.第一自然段空缺的四处词语,依次应填入的一项是( C )
A.视而不见 无动于衷 充耳不闻 不折不扣
B.充耳不闻 不折不扣 视而不见 无动于衷
C.充耳不闻 无动于衷 视而不见 不折不扣
D.视而不见 不哲不扣 充耳不闻 无动于衷
4.第一段的结构关系是____总—分—总 _。
5.结尾段的含义是什么?
.你笑,情绪就好,感觉世界就美好。善听,将使自己成为一个生活积极的人
6.听一听雨点打在玻璃窗上的声音,把感觉写出来。
山中访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湛蓝( ) 玄奥( ) 清澈( ) 犬吠( )
2.文题为“山中访友”,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作者要拜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等一些自然界的朋友。
3.本文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请从课文中选出一两句加以说明。
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
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
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等等
4.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为了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
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
5.文章第五段这样写道:“你好,山泉姐姐!……你好,溪流妹妹!……你好,白云大
嫂!……你好,瀑布大哥!……你好,悬崖爷爷!……”请模仿这种句式续写两个句子,
意思和上文相同。.你要保证它像乘客一样不把脚放在座位上。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7.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得体的话。
下雨天,一个妇女带着她的宠物上了公共汽车。那条小狗又湿又脏,妇女对售票员说:“我
愿意替狗付钱,希望你允许它像其他乘客一样有一个座位。”售票员回答说:“可以,不
过 。”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栀( )子 唱和( ) 犬吠( ) chán( )心
zhàn ( )蓝 qiáo cuì( )( )
zhī hè fèi 禅 湛 憔悴
二、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玄秘深奥 ( )
2、道德高,名望重。 ( )
3、很感兴趣地谈论。 ( )
4、由衰老恢复青春。 ( )
1.玄奥 2.德高望重 3.津津乐道 4.返老还童
三、填空。
1、本文体裁为 散文 ,虽题为《山中访友》,所访的却非平常的朋友,而是在山中
所见的景物 ,文章通篇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充满了童真童趣。
2、本文以 “我”的活动 为线索展开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大自然 的感情。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①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 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
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
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 向远山远水。
②你好,山泉姐姐!你 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 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
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
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你好呀,悬崖
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 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
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 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喂,云雀弟弟,叽叽喳喳些什么?我知道你们是些纯
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乐道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动词。.打 衔 捧 吟 漾 携
2、选文依次写了 .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对自
然界景物的喜爱 的感情。
3、两段选文都采用了 想像 的写作方法,但其描写的内容却有所不同,第一段只写了一种景物
——树林 ,第二段 写了许多景物 。
4、选文采用了哪三种修辞手法?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① 拟人 ② 比喻 ③ 排比
二、 基础训练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栀.子( zhī ) (2)唱和.( hè ) (3)禅.心( chán )
(4)凝.视( níng ) (5)掠过( lüè ) (6)犬吠.( fèi )
(7)清澈.( chè ) (8)湛.蓝( zhàn )
2.
2.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写出其句中的意思,并任选两个词语造句。
(1)德 望 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
(2)你们 乐道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
(3)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 老还童。( )
(4)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 难兄弟。( )
1)德高望重,道德高尚,有很高的声誉。(2)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3)返老还童,由衰老而回转到青春。(4)患难兄弟,共同经历困难和危险的处境。
3.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填写句子。
(1)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了个满怀。早晨,好清爽!心里的感觉好清爽!
(1) ,就与 和 撞了个满怀。 ,好 !心里的感觉好 !
(2)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
(2) 的 ,你在 了?你 吗?
4.课文感知,想象延伸。
(1)“山中的众朋友”指什么?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作者之所以将“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白云”、“瀑布”……
这些自然景物看成是自己的“山中朋友”,将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是
为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
吗?”这段文字中,对古桥,作者在叙述时人称有无变化?如果有,这种变化有什么作用?
有变化,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则如面对面的倾诉,更为亲切自然,
更利于抒发强烈的情感,表现作者和“老桥”的亲密。
(3)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株树”,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爸爸的花儿落了》练习题(基础知识)
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
掸( )子 咻( )咻 玉簪( ) 骊( )歌 花圃( )
衣襟( ) 掸( )子 蒲( )公英 廊檐( ) 挪( )窝儿
2.你能根据拼音填写出相应的汉字吗?
肿 zhànɡ( ) 叮 zhǔ( ) 恐 jù( ) 催 cù( ) biàn( )子
懒 duò( ) ténɡ( )鞭 chǐ( )笑 抽 tì( )
3.试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挪窝儿:
②咻咻:
③骊歌:
4.在书写有误的汉字下面画上横线,并在括号内订正。
(1)静默 藤条 雨蓬 遮盖 ( )
(2)寄款 辨论 抽搭 茉莉 ( )
(3)肿胀 白暑 灌水 蹲下 ( )
(4)赖惰 踢拖 包袱 石榴 ( )
5.结合语境,解释下面这段话中加横线的词语。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
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骊歌: 徘徊:
知交: 零落:
6.在下列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汉字。
带 戴 缘 原
(1)( )在我衣袖上的三道杠,( )给我无尽的遐想,它让我记起了第一次( )上红领巾,老师( )着我们宣誓的情
景。
(2)不知( )起于什么时候,也不知道出于什么( )因,班上的男孩们爱上了写小说,而( )先爱踢足球则似乎与
他们( )分已尽,再也不见踪影。
7.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 一组是( )
A.衣襟(jīn) 肿胀(zhànɡ) B.低哑(yā) 叮嘱(zhǔ)
C.花圃(pǔ) 挪窝儿(nuó) D.麻渣(zhā) 玉簪(zān)
8.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扎辨子 喉咙 摘花 伤痕 B.遮盖 撩起来 廓檐 茉莉
C.捆扎 抽屉 捏紧 钞票 D.赖惰 耍懒 骊歌 垂落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是( )
A.我第一次出远门,妈妈再三叮嘱要小心。 B.她独自徘徊在校门外。
C.毕业典礼会上低年级同学们为欢送我们唱起了骊歌。 D.这里的气氛很恐惧。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句是( )
A.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本文选自她的小说《烛心》。
B.“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是爸爸在鼓励女儿,时时盼望着孩子长大的肺腑之言。
C.本文写法上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采用了插叙手法。
D.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语义双关。
11.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含义为: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结尾:“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你认为这句话有什么含
13.请写出一两句体现亲情的诗句来。
1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个片断:长大的感觉。
思路指导:成长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每个人都从成长中走过来,但每个人的经历并不相同。在长大的过程中,
我们会遇到欢乐,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把你的欢乐或问题写出来,注意写出你的独特经验。
参考答案:
1.dǎn xiū zān lí pǔ jīn dǎn pú yán nuó
2.胀 嘱 惧 促 辫 惰 藤 耻 屉
3.①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这里指起床。②模拟鞭子从空中抡过发出的声响。③告别的歌。
4.(1)蓬-篷 (2)辨-辩 (3)暑-薯 (4)赖-懒
5.骊歌:告别的歌。 徘徊:比喻犹豫不决。 知交:知已的朋友。 零落:指朋友各奔东西,散布在各地。
6.(1)戴 带 戴 带 (2)缘 原 原 缘
7.B(yǎ) 8.C(A 辫 B 廊 D 懒→赖) 9.D 10.A
11.实指夹竹桃的败落 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12.是说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1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新版初中语文第一册阅读与练习(附答案)
新版初中语文第一册阅读与练习(华师出版)第一单元(附答案)
2.背影
一、文学常识
《背影》的作者是_____,他是_____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有诗文集_______,散文集
______、_____。
二、文段阅读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了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
无绝入之路!”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义。
(1)差()使:_____(2)狼藉(): ____ (3)奔丧():_
2.为什么说“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3.我为什么“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怎样的感情?
4.当时父亲的处境如何?
5.父亲讲的那句话表现了什么?
(二) ①我说道:“爸爸,你走吧。”(2)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③我看
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④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路,须跳下去又爬上去。⑤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⑤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⑦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
棉施,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⑧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⑨他用双
手采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
⑩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11)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12)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13)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14)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
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15)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16)过一会说:“A___”我望着他走出
去。(17)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B__”(18)等他的背影混入未来往往的入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1.本段共有四处涉及到父亲的背影,它们的句子序号依次为_____
2.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回答问题。
父亲的体形特征是___;穿戴的服饰是____;走路时的身形特点是____;表现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有___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一句应该放在文中的___处;请解释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
4.“进去吧,里边没人。”一句应该放在文中的___处;请解释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
5.对第(15)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扑扑在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上,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
心的自然流露.
C.泥土表明当时车站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的满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说自己
并不累。
D.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只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朱橘子而感到内心的满足,是父
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6.本段结尾一句中的“又”字可以省略摔吗?为什么?
答:____
附: 参考答案
2.背影
一、朱自清现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踪迹》《背影》《欧游杂记》 二、(-)1.(l)chai1 旧社会在机关里做
事叫“当差”,课文中指“职务”。(2)ji2 乱七八糟的样子。
(3)sang1 在外得到直系尊亲去世的消息,急忙赶回去料理丧事。
2.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3.看到因为父亲失业而满院狼藉、家境衰败,又想到祖母的去世,所以流下眼泪。这是悲哀的感情。
4.家庭和工作都发生不幸的事,处境困难。
5.安慰儿子,怕儿子太伤感,表现了父亲爱子之情。
(二)l.(7)(8) ( 9)(18) 2.肥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缩、倾 3A 希望尽早得到儿
子的平安家信,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牵挂。4B 里面没人看护行李,怕儿子的行李丢失,怕给儿子的旅途造成不便,体
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5.D6 不可以。因为“又”字照应了第 9 句的流泪,这里用“又”表示是“再一次”的意思。
相关文档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讲2021-10-2710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词曲五首 山坡2021-10-2722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天净沙 秋思》 2021-10-2718页
- (新人教版)(江西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21-10-2713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词五首 渔家傲 秋2021-10-2718页
- 人教版语文八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021-10-274页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诗2021-10-2712页
- 2020-2021学年江苏扬州八年级上语2021-10-276页
-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一滴水经过丽2021-10-2741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陈涉世家 (1)_鲁2021-10-27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