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29 KB
  • 2021-10-27 发布

2018-2019学年河北保定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河北保定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 ‎ ‎1. 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 A.‎12‎,‎8‎,‎5‎ B.‎30‎,‎40‎,‎50‎ C.‎9‎,‎13‎,‎15‎ D.‎1‎‎6‎,‎1‎‎8‎,‎‎1‎‎10‎ ‎ ‎ ‎2. 在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有( ) ‎−‎‎(−5‎‎)‎‎2‎、‎36‎、‎1‎‎7‎、‎0‎、‎−π、‎3‎‎11‎、‎3.1415‎、‎1‎‎5‎、‎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 ‎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20‎‎=2‎‎10‎ B.‎(−3‎‎)‎‎2‎‎=−3‎ C.‎4‎‎−‎2‎=‎‎2‎ D.‎‎2‎‎⋅‎3‎=‎‎6‎ ‎ ‎ ‎4.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12‎ B.‎7+‎‎7‎ C.‎12‎或‎7+‎‎7‎ D.以上都不对 ‎ ‎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9‎的算术平方根是‎3‎ B.‎16‎的平方根是‎±2‎ C.‎27‎的立方根为‎±3‎ D.立方根等于‎1‎的数是‎1‎ ‎ ‎ ‎ ‎6. ‎4‎‎14‎、‎226‎、‎15‎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 A.‎4‎14‎<15<‎‎226‎ B.‎226‎‎<15<4‎‎14‎ C.‎4‎14‎<‎226‎<15‎ D.‎‎226‎‎<4‎14‎<15‎ ‎ ‎ ‎7. 下列函数中,一次函数为( ) ‎ A.y=‎x‎3‎ B.y=−2x+1‎ C.y=‎‎2‎x D.‎y=2x‎2‎+1‎ ‎ ‎ ‎8. 在Rt△ABC中,‎∠C=‎‎90‎‎∘‎,AC=3‎.将其绕B点顺时针旋转一周,则分别以BA,BC为半径的圆形成一圆环.该圆环的面积为(        ) ‎ A.π B.‎3π C.‎6π D.‎‎9π ‎ ‎ ‎9. 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        ) ‎ A.‎(2,0)‎ B.‎(0,−2)‎ C.‎(4,0)‎ D.‎‎(0,−4)‎ ‎ ‎ ‎10. 已知一次函数y=‎3‎‎2‎x+a与y=−‎1‎‎2‎x+b的图象都经过点A(−2, 0)‎,且与y轴分别交于B,C两点,那么‎△ABC的面积是‎(‎        ‎)‎ ‎ A.‎2‎ B.‎3‎ C.‎4‎ D.‎‎5‎ ‎ ‎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11. 如图: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是‎50cm,‎30cm,‎10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上有一只壁虎,它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请你想一想,这只壁虎从A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最短路线的长是多少(        ) ‎ A.‎13cm B.‎40cm C.‎130cm D.‎‎169cm ‎ ‎ ‎12. 正比例函数y=kx(k≠0)‎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y=kx−k的图象大致是( ) ‎ A. B. C. D.‎ ‎ ‎ ‎13. 已知函数y=‎(m+1)‎xm‎2‎‎−3‎是正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则m的值是( ) ‎ A.‎2‎ B.‎−2‎ C.‎±2‎ D.‎‎1‎‎2‎ ‎ ‎ ‎14. 对于任意的正数m、n定义运算‎※‎为:m※n=‎m‎−n(m≥n),‎m‎+n(mb)‎.例如:化简‎7+4‎‎3‎解:首先把‎7+4‎‎3‎化为‎7+2‎‎12‎,这里m=7‎,n=12‎;由于‎4+3=7‎,‎4×3=12‎,即‎(‎4‎‎)‎‎2‎+(‎3‎‎)‎‎2‎=7‎  ‎4‎‎⋅‎3‎=‎‎12‎,‎∴‎7+4‎‎3‎=‎7+2‎‎12‎=‎(‎4‎+‎‎3‎‎)‎‎2‎=2+‎‎3‎. 由上述例题的方法化简: ‎ ‎(1)‎‎13−2‎‎42‎ ‎ ‎ ‎(2)‎‎7−‎‎40‎ ‎ ‎ ‎(3)‎‎2+‎‎3‎ ‎ ‎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 如图,直线y=kx+6‎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E、F,点E的坐标为‎(−8,0)‎,点A的坐标为‎(−6,0)‎,点P(x,y)‎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 ‎ ‎(1)‎求k的值;‎ ‎ ‎ ‎(2)‎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写出‎△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 ‎ ‎(3)‎探究,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求P的坐标)时,‎△OPA的面积是‎△OEF的面积的三分之二?‎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8-2019学年河北保定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勾股数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别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 ‎【解答】‎ 解:判断是否为勾股数,必须根据勾股数是正整数,同时还需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 A,∵ ‎5‎‎2‎‎+‎8‎‎2‎≠‎‎12‎‎2‎,∴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30‎‎2‎‎+‎40‎‎2‎=‎‎50‎‎2‎,∴ 此选项符合题意; C,∵ ‎9‎‎2‎‎+‎13‎‎2‎≠‎‎15‎‎2‎,∴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1‎‎6‎‎)‎‎2‎+(‎1‎‎8‎‎)‎‎2‎≠(‎‎1‎‎10‎‎)‎‎2‎,∴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答案】‎ C ‎【考点】‎ 无理数的判定 ‎【解析】‎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解答】‎ 解:‎−π、‎3‎‎11‎、‎1‎‎5‎是无理数, 故选:C.‎ ‎3.‎ ‎【答案】‎ D ‎【考点】‎ 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算 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解析】‎ 结合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 A‎、‎20‎‎=2‎5‎≠2‎‎10‎,本选项错误; B、‎(−3‎‎)‎‎2‎‎=3≠−3‎,本选项错误; C、‎4‎‎−‎2‎≠‎‎2‎,本选项错误; D、‎2‎‎×‎3‎=‎‎6‎,本选项正确. 故选D.‎ ‎4.‎ ‎【答案】‎ C ‎【考点】‎ 勾股定理 ‎【解析】‎ 先设Rt△ABC的第三边长为x,由于‎4‎是直角边还是斜边不能确定,故应分‎4‎是斜边或x为斜边两种情况讨论.‎ ‎【解答】‎ 解:设Rt△ABC的第三边长为x, ①当‎4‎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时,x为斜边, 由勾股定理得,x‎=‎‎5‎,此时这个三角形的周长‎=‎‎3+4+5‎‎=‎‎12‎; ②当‎4‎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时,x为直角边, 由勾股定理得,x=‎‎7‎,此时这个三角形的周长‎=‎‎3+4+‎7‎=7+‎‎7‎. 故选C. ‎ ‎5.‎ ‎【答案】‎ C ‎【考点】‎ 立方根的实际应用 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 ‎【解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求出每个的值,再判断即可.‎ ‎【解答】‎ 解:A,‎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16‎的平方根是‎±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27‎的立方根是‎3‎,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立方根等于‎1‎的数是‎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答案】‎ A ‎【考点】‎ 实数大小比较 ‎【解析】‎ 把第一个数根号外的数移到根号内,第‎3‎个数用根式表示出来,然后比较被开方数,被开方数大的数,它本身就大.‎ ‎【解答】‎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解:∵ ‎4‎14‎=‎‎224‎, ‎15=‎‎225‎, ‎224<225<226‎, ∴ ‎4‎14‎<15<‎‎226‎. 故选A.‎ ‎7.‎ ‎【答案】‎ B ‎【考点】‎ 一次函数的定义 ‎【解析】‎ 根据形如y=kx+b(k≠0‎,k、b是常数)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解:A、不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错误; B、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正确; C、不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错误; D、不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8.‎ ‎【答案】‎ D ‎【考点】‎ 勾股定理 圆的有关概念 ‎【解析】‎ 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答】‎ 解:圆环的面积‎=π⋅‎AB‎2‎‎−π⋅‎BC‎2‎‎=π(‎AB‎2‎-BC‎2‎‎)‎,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2‎=AB‎2‎-BC‎2‎, 所以圆环的面积是π⋅‎AC‎2‎‎=9π. 故选D.‎ ‎9.‎ ‎【答案】‎ A ‎【考点】‎ 点的坐标 ‎【解析】‎ 本小题考察学生对于点的坐标以及对坐标轴的认知.‎ ‎【解答】‎ 解:由题意知,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则点的纵坐标为‎0‎, 可得m+1=0‎,即m=−1‎, ‎∴‎m+3=−1+3=2‎. ‎∴‎点的横坐标为‎2‎. 故选A.‎ ‎10.‎ ‎【答案】‎ C ‎【考点】‎ 两直线相交非垂直问题 ‎【解析】‎ 可先根据点A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的值,即求出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进而求出它们与y轴的交点,即B,C的坐标.那么三角形ABC中,底边的长应该是B,C纵坐标差的绝对值,高就应该是A点横坐标的绝对值,因此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解答】‎ 解:把点A(−2, 0)‎代入y=‎3‎‎2‎x+a, 得:a=3‎, ∴ 点B(0, 3)‎. 把点A(−2, 0)‎代入y=−‎1‎‎2‎x+b, 得:b=−1‎, ∴ 点C(0, −1)‎. ∴ BC=|3−(−1)|=4‎, ∴ S‎△ABC‎=‎1‎‎2‎×2×4=4‎. 故选C.‎ ‎11.‎ ‎【答案】‎ C ‎【考点】‎ 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 此类题目只需要将其展开便可直观的得出解题思路.将台阶展开得到的是一个矩形,蚂蚁要从B点到A点的最短距离,便是矩形的对角线,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出答案.‎ ‎【解答】‎ 解:将台阶展开,如图, 因为BC=30×3+10×3=120‎,AC=50‎, 所以AB‎2‎=AC‎2‎+BC‎2‎=16900‎, 所以AB=130cm, 所以壁虎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130cm. 故选C.‎ ‎12.‎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答案】‎ B ‎【考点】‎ 一次函数的图象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 直接利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k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一次函数经过的象限.‎ ‎【解答】‎ ‎∵ 正比例函数y=kx(k≠0)‎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k>0‎, ∴ y=kx−k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13.‎ ‎【答案】‎ B ‎【考点】‎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解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得出m‎2‎‎−3‎=‎1‎,m+1<0‎,进而得出即可.‎ ‎【解答】‎ ‎∵ 函数y=‎(m+1)‎xm‎2‎‎−3‎是正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 ∴ m‎2‎‎−3‎=‎1‎,m+1<0‎, 解得:m=‎±2‎, 则m的值是‎−2‎.‎ ‎14.‎ ‎【答案】‎ B ‎【考点】‎ 定义新符号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 根据题目所给的运算法则进行求解.‎ ‎【解答】‎ 解:∵ ‎3>2‎, ∴ ‎3※2=‎3‎−‎‎2‎. ∵ ‎8<12‎, ∴ ‎8※12=‎8‎+‎‎12‎‎=2×(‎2‎+‎3‎)‎, ∴ ‎(3※2)×(8※12)‎‎=(‎3‎−‎2‎)×2×(‎2‎+‎3‎)=2‎. 故选B.‎ ‎15.‎ ‎【答案】‎ D ‎【考点】‎ 勾股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 首先连接AD,由‎△ABC中,AB=AC=13‎,BC=10‎,D为BC中点,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证得:AD⊥BC,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然后利用面积法来求DE的长.‎ ‎【解答】‎ 解:连接AD, ∵ ‎△ABC中,AB=AC=13‎,BC=10‎,D为BC中点, ∴ AD⊥BC,BD=‎1‎‎2‎BC=5‎, ∴ AD=AB‎2‎−BD‎2‎=12‎, 又∵ DE⊥AB, ∴ ‎1‎‎2‎BD⋅AD=‎1‎‎2‎AB⋅ED, ∴ ED=BD⋅ADAB=‎5×12‎‎13‎=‎‎60‎‎13‎, 故选D.‎ ‎16.‎ ‎【答案】‎ A ‎【考点】‎ 规律型:点的坐标 ‎【解析】‎ 设第n次跳动至点An,根据部分点An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4n‎(−n−1, 2n)‎,A‎4n+1‎‎(−n−1, 2n+1)‎,A‎4n+2‎‎(n+1, 2n+1)‎,A‎4n+3‎‎(n+1, 2n+2)‎(n为自然数)”,依此规律结合‎2015=503×4+3‎即可得出点A‎2015‎的坐标.‎ ‎【解答】‎ 解:设第n次跳动至点An, 观察,发现:A(−1, 0)‎,A‎1‎‎(−1, 1)‎,A‎2‎‎(1, 1)‎,A‎3‎‎(1, 2)‎,A‎4‎‎(−2, 2)‎,A‎5‎‎(−2, 3)‎,A‎6‎‎(2, 3)‎,A‎7‎‎(2, 4)‎,A‎8‎‎(−3, 4)‎,A‎9‎‎(−3, 5)‎,…, ∴ A‎4n‎(−n−1, 2n)‎,A‎4n+1‎‎(−n−1, 2n+1)‎,A‎4n+2‎‎(n+1, 2n+1)‎,A‎4n+3‎‎(n+1, 2n+2)‎(n为自然数). ∵ ‎2015=503×4+3‎, ∴ A‎2015‎‎(503+1, 503×2+2)‎,即‎(504, 1008)‎. 故选A.‎ 二、填空题 ‎【答案】‎ ‎0,−6‎ ‎【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已知点的平移以及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问题,向右平移‎2‎个单位,横坐标加‎2‎,纵坐标不变,向下平移‎3‎个单位,纵坐标减‎3‎,横坐标不变,由此可得x+2=2‎y−3=3‎,求得P‎0,6‎,其对称点P‎​‎‎′‎坐标为‎0,−6‎.‎ ‎【解答】‎ 解:设P点坐标为x,y, 那么向右移动‎2‎个单位后的坐标为x+2,y, 再向下移动‎3‎个单位后的坐标为x+2,y−3‎, 根据题意:x+2=2‎,y−3=3‎, ‎∴x=0‎,y=6‎, 即P点坐标为‎0,6‎, P关于x轴对称点P‎​‎‎′‎的坐标‎0,−6‎.‎ 故答案为:‎0,−6‎.‎ ‎【答案】‎ ‎−‎‎1‎‎4‎‎,‎‎49‎‎16‎ ‎【考点】‎ 平方根 ‎【解析】‎ 根据正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两平方根相加等于‎0‎求出a值,再求出一个平方根,平方就可以得到这个正数.‎ ‎【解答】‎ 解:根据题意,‎(a+2)+(3a−1)=0‎, 解得a=−‎‎1‎‎4‎, ∴ a+2=‎‎7‎‎4‎,‎(‎7‎‎4‎‎)‎‎2‎=‎‎49‎‎16‎, ∴ 这个正数是‎49‎‎16‎. 故答案为‎−‎‎1‎‎4‎;‎‎49‎‎16‎ ‎【答案】‎ ‎(32, 0)‎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 规律型:点的坐标 ‎【解析】‎ 在Rt△OA‎1‎B‎1‎中,由OA‎1‎=1‎、A‎1‎B‎1‎‎=‎3‎OA‎1‎=‎‎3‎,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OB‎1‎=2‎,进而可得出点A‎2‎的坐标为‎(2, 0)‎,同理,即可求出点A‎3‎、A‎4‎、A‎5‎、A‎6‎的坐标,此题得解.‎ ‎【解答】‎ 解:在Rt△OA‎1‎B‎1‎中,OA‎1‎=1‎,A‎1‎B‎1‎‎=‎3‎OA‎1‎=‎‎3‎, ∴ OB‎1‎=OA‎1‎‎2‎+‎A‎1‎B‎1‎‎2‎=2‎, ∴ 点A‎2‎的坐标为‎(2, 0)‎. 同理,可得出:点A‎3‎的坐标为‎(4, 0)‎,点A‎4‎的坐标为‎(8, 0)‎,点A‎5‎的坐标为‎(16, 0)‎,点A‎6‎的坐标为‎(32, 0)‎. 故答案为:‎(32, 0)‎.‎ 三、解答题 ‎【答案】‎ 解:‎(1)‎原式‎=4‎2‎×‎2‎−5‎ ‎=8−5‎ ‎‎=3.‎ ‎(2)‎原式‎=5−1−2‎ ‎=2‎.‎ ‎(3)‎原式‎=75+4−20‎3‎−5+7‎ ‎=81−20‎‎3‎. ‎ ‎(4)‎原式‎=4‎3‎×(12‎3‎−‎2‎−9‎3‎)‎ ‎=4‎3‎×(3‎3‎−‎2‎)‎ ‎=36−4‎‎6‎. ‎ ‎【考点】‎ 实数的运算 ‎【解析】‎ ‎(1)‎本小题考察学生们关于实数的运算.‎ ‎(2)‎本小题考察学生们关于实数的运算及二次根式的运算.‎ ‎(3)‎本小题考察学生们关于实数的运算,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 ‎(4)‎本小题考察学生们关于实数的运算及二次根式的化简.‎ ‎【解答】‎ 解:‎(1)‎原式‎=4‎2‎×‎2‎−5‎ ‎=8−5‎ ‎‎=3.‎ ‎(2)‎原式‎=5−1−2‎ ‎=2‎.‎ ‎(3)‎原式‎=75+4−20‎3‎−5+7‎ ‎=81−20‎‎3‎. ‎ ‎(4)‎原式‎=4‎3‎×(12‎3‎−‎2‎−9‎3‎)‎ ‎=4‎3‎×(3‎3‎−‎2‎)‎ ‎=36−4‎‎6‎. ‎ ‎【答案】‎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连接AC, ∵ ‎∠ABC=‎90‎‎∘‎,AB=‎4‎,BC=‎3‎, ∴ 根据勾股定理AC=‎3‎‎2‎‎+‎‎4‎‎2‎=5(cm)‎, 又∵ CD=‎12cm,AD=‎13cm, ∴ AC‎2‎+DC‎2‎=‎5‎‎2‎‎+‎‎12‎‎2‎=‎169‎, AD‎2‎=‎13‎‎2‎=‎169‎,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CD=‎90‎‎∘‎. ∴ 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S‎△ACD=‎1‎‎2‎×3×4+‎1‎‎2‎×5×12‎=‎36(cm‎2‎)‎. ‎ ‎【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 连接AC,得到直角三角形‎△ABC,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C,根据数据特点,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以得到‎△ACD也是直角三角形,这样四边形的面积就被分解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代入面积公式就可以求出答案.‎ ‎【解答】‎ 连接AC, ∵ ‎∠ABC=‎90‎‎∘‎,AB=‎4‎,BC=‎3‎, ∴ 根据勾股定理AC=‎3‎‎2‎‎+‎‎4‎‎2‎=5(cm)‎, 又∵ CD=‎12cm,AD=‎13cm, ∴ AC‎2‎+DC‎2‎=‎5‎‎2‎‎+‎‎12‎‎2‎=‎169‎, AD‎2‎=‎13‎‎2‎=‎169‎,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CD=‎90‎‎∘‎. ∴ 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S‎△ACD=‎1‎‎2‎×3×4+‎1‎‎2‎×5×12‎=‎36(cm‎2‎)‎. ‎ ‎【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作出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2)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3)由图可知,B‎1‎‎(2, 1)‎;‎ ‎(4)S‎△ABC‎=3×4−‎1‎‎2‎×2×4−‎1‎‎2‎×2×1−‎1‎‎2‎×2×3=12−4−1−3=4‎.‎ ‎【考点】‎ 作图-轴对称变换 ‎【解析】‎ ‎(1)根据A点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 ‎(2)作出各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 ‎(3)根据点B‎1‎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其坐标即可;‎ ‎(4)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顶点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解答】‎ 解:(1)根据题意可作出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2)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3)由图可知,B‎1‎‎(2, 1)‎;‎ ‎(4)S‎△ABC‎=3×4−‎1‎‎2‎×2×4−‎1‎‎2‎×2×1−‎1‎‎2‎×2×3=12−4−1−3=4‎.‎ ‎【答案】‎ y=0.5x (x≤3000)‎‎,y=0.8x−900 (x>3000)‎,‎1660‎,‎‎1400‎ ‎【考点】‎ 一次函数的综合题 ‎【解析】‎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首先由股定求斜AC5‎然后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sinA=‎对边斜边,然后相线段的长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 解:在R△BC中,‎∠A=‎‎90‎‎∘‎,AB=‎,BC=4‎, ∴ inA=BCAC=‎‎4‎‎5‎. 故答是:‎4‎‎5‎.‎ ‎【答案】‎ ‎3‎‎,‎‎24‎ ‎2‎设函数解析式为Q=kt+b,根据图像可知b=36‎,将‎(3,6)‎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6=3k+36‎,即k=−10‎, 分析可知Q=−10t+36(0≤t≤3)‎.‎ ‎3‎油箱中的油是够用的. ∵ ‎200÷80=2.5‎(小时),需用油‎10×2.5=25L<30L, ∴ 油箱中的油是够用的.‎ ‎【考点】‎ 一次函数的应用 ‎【解析】‎ ‎(1)观察图中数据可知,行驶‎3‎小时后油箱剩油‎6L,加油加至‎30L;‎ ‎(2)先根据图中数据把每小时用油量求出来,即:‎(36−6)÷3=10L,再写出函数关系式;‎ ‎(3)先要求出从加油站到景点需行几小时,然后再求需用多少油,便知是否够用.‎ ‎【解答】‎ 解:‎1‎从图中可知汽车行驶‎3h后加油, 中途加油‎30−6=24L.‎ 故答案为:‎3‎;‎24‎.‎ ‎2‎设函数解析式为Q=kt+b,根据图像可知b=36‎,将‎(3,6)‎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6=3k+36‎,即k=−10‎, 分析可知Q=−10t+36(0≤t≤3)‎.‎ ‎3‎油箱中的油是够用的. ∵ ‎200÷80=2.5‎(小时),需用油‎10×2.5=25L<30L, ∴ 油箱中的油是够用的.‎ ‎【答案】‎ 解:‎(1)‎这里m=6,n=7‎,由于‎6+7=13,6×7=42‎, 即‎(‎6‎)‎‎2‎‎+‎(‎7‎)‎‎2‎=13‎,‎6‎‎×‎7‎=‎‎42‎ 原式=‎(‎6‎−‎7‎)‎‎2‎‎=‎7‎−‎‎6‎.‎ ‎(2)‎原式=‎7−2‎‎10‎ , 这里m=5,n=2‎, 由于‎2+5=7,2×5=10‎,即‎(‎2‎)‎‎2‎‎+‎(‎5‎)‎‎2‎=7‎,‎2‎‎×‎5‎=‎‎10‎, ∴ ‎7−‎‎40‎‎=‎7−2‎‎10‎=‎(‎5‎−‎2‎)‎‎2‎=‎5‎−‎‎2‎. ‎ ‎(3)‎‎2+‎‎3‎‎=‎‎2+2‎‎3‎‎4‎‎, 这里m=‎‎3‎‎2‎,n=‎‎1‎‎2‎, 由于‎3‎‎2‎‎+‎1‎‎2‎=2,,‎3‎‎2‎×‎1‎‎2‎=‎‎3‎‎4‎, 即‎3‎‎2‎‎2‎‎+‎1‎‎2‎‎2‎=2,‎3‎‎2‎×‎1‎‎2‎=‎‎3‎‎4‎, ∴ ‎2+‎‎3‎‎=‎‎2+2‎‎3‎‎4‎=‎(‎3‎‎2‎+‎1‎‎2‎)‎‎2‎‎=‎3‎‎2‎+‎1‎‎2‎=‎6‎‎2‎+‎‎2‎‎2‎. ‎ ‎【考点】‎ 二次根式的应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用,根据题意凑出相关的m,n,再化简二次根式即可.‎ ‎【解答】‎ 解:‎(1)‎这里m=6,n=7‎,由于‎6+7=13,6×7=42‎, 即‎(‎6‎)‎‎2‎‎+‎(‎7‎)‎‎2‎=13‎,‎6‎‎×‎7‎=‎‎42‎ 原式=‎(‎6‎−‎7‎)‎‎2‎‎=‎7‎−‎‎6‎.‎ ‎(2)‎原式=‎7−2‎‎10‎ , 这里m=5,n=2‎, 由于‎2+5=7,2×5=10‎,即‎(‎2‎)‎‎2‎‎+‎(‎5‎)‎‎2‎=7‎,‎2‎‎×‎5‎=‎‎10‎, ∴ ‎7−‎‎40‎‎=‎7−2‎‎10‎=‎(‎5‎−‎2‎)‎‎2‎=‎5‎−‎‎2‎. ‎ ‎(3)‎‎2+‎‎3‎‎=‎‎2+2‎‎3‎‎4‎‎, 这里m=‎‎3‎‎2‎,n=‎‎1‎‎2‎, 由于‎3‎‎2‎‎+‎1‎‎2‎=2,,‎3‎‎2‎×‎1‎‎2‎=‎‎3‎‎4‎, 即‎3‎‎2‎‎2‎‎+‎1‎‎2‎‎2‎=2,‎3‎‎2‎×‎1‎‎2‎=‎‎3‎‎4‎, ∴ ‎2+‎‎3‎‎=‎‎2+2‎‎3‎‎4‎=‎(‎3‎‎2‎+‎1‎‎2‎)‎‎2‎‎=‎3‎‎2‎+‎1‎‎2‎=‎6‎‎2‎+‎‎2‎‎2‎. ‎ ‎【答案】‎ 解:‎(1)‎‎∵‎直线y=kx+6‎过点E(−8,0)‎,  ‎∴ 0=−8k+6‎,  ‎∴ k=‎‎3‎‎4‎.‎ ‎(2)‎‎∵‎点A的坐标为‎(−6,0)‎,  ‎∴ OA=6‎,   ‎∵‎点P(x,y)‎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 ‎∴ΔOPA的面积:S=‎1‎‎2‎×6×(‎3‎‎4‎x+6)=‎9‎‎4‎x+18‎.   ‎∵‎9‎‎4‎x+18>0,且x<0‎.   ‎∴ x∈(−8,0)‎ ‎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 ‎  ‎∴S=‎9‎‎4‎x+18‎ ,x∈(−8,0)‎. ‎ ‎(3)‎由函数关系式令x=0‎,得到y=6‎. ΔOEF的面积S=‎1‎‎2‎×8×6=24‎, 由ΔOPA的面积是ΔOEF的‎2‎‎3‎,得到ΔOPA的面积为S=24×‎2‎‎3‎=16‎. 令S=‎9‎‎4‎x+18=16‎,解得x=−‎‎8‎‎9‎. 当x=−‎‎8‎‎9‎时,y=‎3‎‎4‎×(−‎8‎‎9‎)+6=‎‎16‎‎3‎. 所以当点P的坐标为‎(−‎8‎‎9‎,‎16‎‎3‎)‎时,ΔOPA的面积为‎16‎. ‎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一次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的性质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 ‎(1)‎本题考查了根据已知点的坐标,求一次函数的系数值,只需要将已知点的坐标带入就能解得函数的系数值.‎ ‎(2)‎本题主要考察了从坐标系中通过动点P的运动,所得到的面积的变化用函数表达出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解析式,根据题意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根据(2)中得到的S与x的函数关系式,求出面积S.解出方程x的值,再代入直线的解析式求出y的值,即可得到动点P的坐标.‎ ‎【解答】‎ 解:‎(1)‎‎∵‎直线y=kx+6‎过点E(−8,0)‎,  ‎∴ 0=−8k+6‎,  ‎∴ k=‎‎3‎‎4‎.‎ ‎(2)‎‎∵‎点A的坐标为‎(−6,0)‎,  ‎∴ OA=6‎,   ‎∵‎点P(x,y)‎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  ‎∴ΔOPA的面积:S=‎1‎‎2‎×6×(‎3‎‎4‎x+6)=‎9‎‎4‎x+18‎.   ‎∵‎9‎‎4‎x+18>0,且x<0‎.   ‎∴ x∈(−8,0)‎   ‎∴S=‎9‎‎4‎x+18‎ ,x∈(−8,0)‎. ‎ ‎(3)‎由函数关系式令x=0‎,得到y=6‎. ΔOEF的面积S=‎1‎‎2‎×8×6=24‎, 由ΔOPA的面积是ΔOEF的‎2‎‎3‎,得到ΔOPA的面积为S=24×‎2‎‎3‎=16‎. 令S=‎9‎‎4‎x+18=16‎,解得x=−‎‎8‎‎9‎. 当x=−‎‎8‎‎9‎时,y=‎3‎‎4‎×(−‎8‎‎9‎)+6=‎‎16‎‎3‎. 所以当点P的坐标为‎(−‎8‎‎9‎,‎16‎‎3‎)‎时,ΔOPA的面积为‎16‎. ‎ 第21页 共22页 ◎ 第22页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