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M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四单元
13 背影
◆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
学者。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均收
在《朱自清全集》里。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春
》《绿》等。
◆背景介绍
1917年冬,朱自清的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
被解职。朱自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
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本文写于1925年10月。1947年,朱自清自述:
“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
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
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主题解说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追忆了作者几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
景,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真挚深
沉的爱,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敬爱与思念之情。
◆结构图解
◆疑难探究
师:本文以“背影”为题,好在哪里?
生甲:“背影”是文章的线索,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
生乙:背影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凝聚着对儿子的爱,
是父子依依惜别时留给儿子最深的印象,体现了父亲的爱子深情,这就
是文章以“背影”为题的主要原因。
生丙:“背影”这种视角新颖独特,会引人想象其正面形象,开拓了想
象的空间。
◆写作借鉴
1.结构精巧、严谨。
本文采用双线结构法。一条是以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记事写
人的明线: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送行、北京读信,这四件事按时
间先后依次写来。
另一条是以“背影”为标志的作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暗线。如开头点
背影,望父买橘——写背影,父子分手——找背影,篇末再扣背影。“
背影”是贯串始终的一条内在的主线。
2.将人物特征放在特定环境下进行描写。
父亲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的背影,是在家境惨淡、失业
谋职、痛苦烦恼情况下还不辞辛劳送子上车时留下的背影,是在车站惜
别时刻,不怕年纪大、体肥胖、穿棉袍、路坎坷,为子买橘时出现的背
影。
zhù jiǎn xiè xiè
guà sù shì yū
搀 藉 赋 躇
蹒 莹 逛 颓
B
D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最强大的武器之一,航母一直被视
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B.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C.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
下水……等等成就,令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
D.老师想知道马春雨和苏翰林同学为什么不参加周六的秋游活动?
A
5.找出下面语段中的两个病句,并改正。
①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民主战士,对敌人从不留情面。②然而,通过
阅读《背影》,又让我们看到了他深情的一面。③或许,伟大的,都
如他般憎爱分明。④憎得彻底,爱得深沉。
(1)第____句是病句,应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句是病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然而,通过阅读《背影》,我们又看到了他深情的一面。
③ 或许,伟大的人物,都如他般憎爱分明。
6.(原创题)读了《背影》某同学对父爱有了新的认识,他想用一组
排比句来歌颂父爱,请你帮忙完成。
父爱,一座山,用自己的肩膀,让孩子站得更高,望得更远;父爱
,一片海,用自己的博大,使孩子迎风击浪,驶向彼岸;父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巴掌 用疼痛的记忆 使孩子不再迷失 勇往直前
(一)
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然后答题。
7.请为本段文字拟写一个四字小标题。
示例:望父买橘(或:买橘送别)
“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又写出父亲爬月台时的吃力;“缩”,
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写出父亲努力爬
上月台的样子。这些动词,写出了父亲行动的不便及买橘子的艰
难,表现出父亲的爱子之情。
9.选段中刻画父亲形象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从中你能读出什
么?
对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从中能够读出父亲买橘子时的艰难和父
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10.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你是怎么理解的?
第一次是被父亲不顾艰难给“我”买橘子而感动得流泪;第二次是和
父亲分别,因依恋和牵挂父亲而流泪。两次流泪既烘托出父亲的背影
感人至深,又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感激与牵挂,突出了父子情
深。
11.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为什么写
得这样详细?
示例: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着,然后作
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
烘托这个背影。这个背影,在全文中是重中之重,最能体现父亲对
儿子的爱,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二)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
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
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
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
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
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②“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看着
他。
③见我态度和缓,他一激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
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
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房子。我想,孩子
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
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说清楚。”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
完,然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
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
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
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
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
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
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⑥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
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
一种怯生生的神情。
⑦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
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
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的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
努力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
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
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
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原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
运送砖块、水泥方便,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
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
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
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
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
⑨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
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
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⑩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
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
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
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
能呢?不要乱想了。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
点活就行了。”
⑪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
”
12.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
①父亲终于实现了带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的愿望。②父亲感
到自己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一种城里人家的温暖。③父亲感到自
己的人格受到别人的尊重。④儿子为父亲感到自豪和骄傲,父亲感到
幸福。
13.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
起先“警惕”“一脸狐疑”(不信任),后来“恍然大悟”“点头答应
”(理解),最后感到“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感动)。
14.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
握了握父亲的手……”(文中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握手,写出了父子俩刚进“我”家里时那种拘谨、不安、扭捏的
心理,并表现父子相互间的鼓励与安慰;第二次握手表现了孩子为父亲
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2)“……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
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
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写出父亲为实现儿子的愿望而遭受别人怀疑、误解、拒绝的尴尬处境,
从中表现出当今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艰难生存状态。
15.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写出
两个方面即可)
示例:①他是一个既细心又富有爱心的父亲。例如他克服种种困难,
乞求城里人让孩子看自己在城里盖的房子。②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
责、有上进心的农民工。例如他对儿子说:“我负责砌墙,……必须做
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我的中级技工考试
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16.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⑪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
(50字以内)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
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的好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17.阅读道德模范曹于亚捐肾救父的壮举被拍成公益广告
《孝道》的相关材料,完成后面几个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拍摄一场曹于亚跪求医生,要将自己的一个肾捐给父亲的
戏时,张静初还是忍不住放声大哭,“当时我的心情很矛盾,一下子
想到了我的父亲,其实这是一个挺美好的事情,可是现实生活中我却
不可能像影片里一样挽救我父亲的生命”。(对应图二)
材料三:有人作诗赞扬曹于亚:惊悉病危急似焚,跪求捐肾报亲恩。
成功手术由衷喜,耽误课程补习勤。带父读书甘苦累,打工买药更艰
辛。梦圆大学成才路,全国德模光满身。
(1)请你用一句话分别概括材料一中图一、图三《孝道》的情节。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扮演曹于亚的张静初为什么会放声大哭?
自己不能像影片里一样挽救父亲的生命。
(3)有人认为曹于亚捐肾救父,只是她一家人的事,不应该被评为道德模
范。你怎样看?
曹于亚虽然诠释的只是一个女儿的爱与孝,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承几千
年的崇高美德;她以坚韧的言行和美好的心灵,有一种让人敬佩的美好
情感感染着众人。
小时候父亲背曹于亚过河。
长大后曹于亚成功捐肾救父。
18.【写作借鉴】本文在描写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中,运用了
“探身”“攀”“缩”“倾”等动词,真实地刻画出一个慈父的“背
影”,塑造了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
【片段仿写】请写一段描写父爱或母爱的文字。要求:使用一系列动词
。(100字左右)
【例文】一个下雨的深夜,我突然发起烧来。爸爸摸摸我的额头,不禁
皱起了眉头。望望窗外瓢泼的大雨,又看看躺在床上的我,他焦急地踱
来踱去。突然,他咬了咬牙,蹲到床边,让我紧紧趴在他的背上,然后
套上一件雨衣,一把抓过手电,冲进茫茫雨夜,在昏黄的手电光下,深
一脚浅一脚地向医院赶去。
相关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课件:苏州园2021-10-2732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课件:中国石2021-10-2717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课件:列夫`2021-10-2725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课件:与朱元2021-10-2626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课件:周亚夫2021-10-2620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课件:记承天2021-10-2620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课件:藤野先2021-10-2632页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10-255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10-2536页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10-25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