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 MB
- 2021-10-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十三章
轴对称
13.3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重点)
2.经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能初步运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难点)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
定义及相关概念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
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A
CB
腰腰
底边
顶
角
底角底角
讲授新课
剪一剪: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的红线对折,并
剪去阴影部分(一个直角三角形),再把得到的直
角三角形展开,得到的三角形ABC有什么特点?
互动探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A
B
C
AB=AC
等腰三角形
折一折:△ABC 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
是什么?
A
C
D
B
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找一找: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
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A
C B D
AB与AC
BD与CD
AD与AD
∠B 与∠C
∠BAD 与∠CAD
∠ADB 与∠ADC
A
B C
已知:△ABC中,AB=AC,
求证:∠B=C.
思考:如何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猜想: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如何证明两个
角相等呢?
可以运用全等三
角形的性质“对
应角相等”来证
已知: 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 ∠B= ∠C.
A
B CD
证明: 作底边的中线AD,
则BD=CD.
AB=AC ( 已知 ),
BD=CD ( 已作 ),
AD=AD (公共边),
∴ △BAD≌ △CAD (SSS).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在△BAD和△CAD中
方法一:作底边上的中线
还有其他的
证法吗?
已知: 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 ∠B= ∠C.
A
B CD
证明: 作顶角的平分线AD,
则∠BAD=∠CAD.
AB=AC ( 已知 ),
∠BAD=∠CAD ( 已作 ),
AD=AD (公共边),
∴ △BAD ≌ △CAD (SAS).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方法二:作顶角的平分线
在△BAD和△CAD中
想一想:由△BAD≌ △CAD,除了可以得到∠B= ∠C之外,你
还可以得到那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解:∵△BAD≌ △CAD,由全等三角形的
性质易得BD=CD,∠ADB=∠ADC,
∠BAD=∠CAD.
又∵ ∠ADB+∠ADC=180°,
∴ ∠ADB=∠ADC= 90° ,
即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顶
角∠BAC的角平分线、底边BC上的高线 .
A
B CD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A
CB
如图,在△ABC中,
∵AB=AC(已知),
∴∠B=∠C(等边对等角).
证明后的结论,以后可以直接运用.
总结归纳
性质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
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A
CB D
1 2
∵AB=AC, ∠1=∠2(已知),
∴BD=CD,AD⊥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AB=AC, BD=CD (已知),
∴∠1=∠2,AD⊥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AB=AC, AD⊥BC(已知),
∴BD=CD, ∠1=∠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综上可得:如图,在△ABC中,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一定是锐角.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可能是锐角或者直角、
钝角都可以.
3.钝角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一定垂直底边.
5.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一定平分顶角.
(X)
(X)
(X)
(X)
(√)
(√)
A
B C
D
例1 如图,在△ABC中 ,AB=AC,点D在AC上,
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典例精析
分析:(1)找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
(2)指出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A=∠ABD,∠C=∠BDC=∠ABC;
△ABC, △ABD, △BCD.
A
B C
D
x
⌒
2x⌒ 2x ⌒
⌒
2x
(3)观察∠BDC与∠A、∠ABD的关
系,∠ABC、∠C呢?
∠BDC= ∠A+ ∠ABD=2 ∠A=2 ∠ABD,
∠ABC= ∠BDC=2 ∠A,
∠C= ∠BDC=2 ∠A.
(4)设∠A=x°,请把△ ABC的内
角和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
∵ ∠A+ ∠ABC+ ∠C=180 °,∴ x+2x+2x=180 °,
A
B C
D
解:∵AB=AC,BD=BC=AD,
∴∠ABC=∠C=∠BDC, ∠A=∠ABD.
设∠A=x,则∠BDC= ∠A+ ∠ABD=2x,
从而∠ABC= ∠C= ∠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 ,
解得x=36 ° ,在△ABC中,
∠A=36°,∠ABC=∠C=72°.
x
⌒
2x
⌒
2x ⌒
⌒
2x
在含多个等腰三角形的图形中求角时,常常利用方程
思想,通过内角、外角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求解.
归纳
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
求∠B和∠C的度数.
解:∵AB=AD=DC
∴ ∠B= ∠ADB,∠C= ∠DAC
设 ∠C=x,则 ∠DAC=x,
∠B= ∠ADB= ∠C+ ∠DAC=2x,
在△ABC中,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
2x+x+26°+x=180°,
解得x=38.5°.
∴ ∠C= x=38.5°, ∠B=2x=77°.
针对训练:
例2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
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
A.65°或50° B.80°或40°
C.65°或80° D.50°或80°
解析:当50°的角是底角时,三角形的底角就是
50°;当50°的角是顶角时,两底角相等,根据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易得底角是65°.故选A.
A
方法总结: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已知
一个内角,则这个角可能是底角也可能是顶角,
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例3 已知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
(1)如图①,若AD=AE,求证:BD=CE;
(2)如图②,若BD=CE,F为DE的中点,求证:
AF⊥BC.
典例精析
图②图①
证明:(1)如图①,过A作
AG⊥BC于G.
∵AB=AC,AD=AE,
∴BG=CG,DG=EG,
∴BG-DG=CG-EG,
∴BD=CE;
(2)∵BD=CE,F为DE的中点,
∴BD+DF=CE+EF,
∴BF=CF.
∵AB=AC,∴AF⊥BC.
图②
图①
G
方法总结:在等腰三角形有关计算或证明中,
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其顶角平分线、底边上
的高、底边上的中线是常见的辅助线.
当堂练习
2.如图,在△ABC中,AB=AC,过点A作AD∥BC,若
∠1=70°,则∠BAC的大小为( )
A.40° B.30° C.70° D.50°
A
1.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则另两个角分别是( )
A.30°,60° B.45°,45°
C.45°,90° D.20°,70°
B
3.(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
外两个角为____ __;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36°,它的另外
两个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20°,它的另外
两个角为_ ___ __.
75°, 30°
72°,72°或36°,108°
30°,30°
4.在△ABC中, 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
所在的直线相交得的锐角为50°,则底角的大小为
___________.A
B C
A
B C
70°或20°
注意:当题目未给定三角形的形状时,一般需分锐
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5.如图,在△ABC中,AB = AC,D是BC边上的中点,
∠B = 30°,求 ∠BAD 和 ∠ADC的度数.
A
B CD
解:∵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
∴ ∠C= ∠ B=30°,
∠BAD = ∠ DAC,
∠ADC = 90°.
∴∠ BAC =180° - 30°-30°
= 120°.
1
2BAD BAC ∴ = 60°.
6.如图,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BD、CE为底
角的平分线,且∠DBC=∠F,求证:EC∥DF.
∴∠DBC=∠ECB.
∵∠DBC=∠F,∴∠ECB=∠F,
∴EC∥DF.
证明:∵△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
∴∠ABC=∠ACB.
又∵BD、CE为底角的平分线,
∴ 1 1
2 2DBC ABC ECB ACB , ,
7.A、B是4×4网格中的格点,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
长为1,请在图中标出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
三角形的所有格点C的位置.
A
B
分别以A、B、C为顶角
顶点来分类讨论!
8个
这样分类
就不会漏
啦!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拓展提升:
课堂小结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注意是指同一个三角形中
注意是指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
的高和中线才有这一性质.而腰
上高和中线与底角的平分线不具
有这一性质.
相关文档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2021-10-2725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变色龙》 (18)_2021-10-2741页
- 2020-2021上人教版数学八年级期末2021-10-274页
- 2020秋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2021-10-2728页
- 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3因2021-10-2719页
-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课件18.12021-10-2733页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1章 数的2021-10-2715页
-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案第112021-10-273页
- 八年级下数学课件:19-2-1 正比例函2021-10-2717页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教材2021-10-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