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69 KB
  • 2021-11-01 发布

2020秋八年级物理上册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课时同步检测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一、单选题 ‎1. 科学家思考问题的一般过程涉及(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B.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C.分析与论证、评估 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答案】D ‎【解析】科学家思考问题,以及探究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过程.‎ 故ABC都要涉及.‎ 故选D.‎ 2. 小明在球场上打篮球,他发现篮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不同,于是他想:“篮球的反弹高度与什么有关系呢?”,一起玩耍的小飞说:“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下落的高度有关系。”于是他们让同一个篮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观察反弹的高度。“他们让同一个篮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观察反弹的高度”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答案】C ‎【解析】要研究篮球的反弹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需要在正确设计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内在的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他们让同一个篮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观察反弹的高度”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进行实验环节,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3. ‎1元硬币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这一说法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猜想 B. 实验 C. 观察 D. 评估 ‎【答案】A ‎【解析】‎ ‎“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仅仅局限于猜想与假设,所以选项A. C. D都不正确.故选A.‎ 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了解与运用能力.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要素.科学探究各个要素在整个思维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探究过程中侧重培养的能力也不同.‎ 2. 豆浆和油条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传统早餐.众所周知,热豆浆在夏天冷却得较慢,而冬天冷却得较快.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科学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A. 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季节、室温及其质量有什么关系?‎ B. 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 C. 液体冷却的时间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 D. 液体冷却的速度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 ‎【答案】D ‎【解析】‎ 冬季和夏季温度差别大,热豆浆在夏天冷却得较慢,在冬季冷却得较快,因此热豆浆在不同季节冷却速度与周围环境温度有关.故选D.‎ 3. 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 “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B. “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C.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的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D. “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决此题要结合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进行分析,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提出问题.‎ ‎【详解】此题现象是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 所以可以提出的问题是:“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故选A.‎ 4.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 8‎ 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A. 蝙蝠飞行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答案】D ‎【解析】‎ A、通过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故A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B、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实验可以研究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B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C、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的可以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C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本题并未涉及,故D选项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故选D.‎ ‎7.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A. 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 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 自动门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 D. 自动门能发射出超声波,靠近门的物体将超声波反射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玻璃板滑向门时,也会有声音的发生,但门并没有打开说明不是利用声控装置。B. 玻璃板也会辐射出红外线,但门没有打开说明不是探测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来实现自动开闭的。C. 若是自动门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经过玻璃会穿透过去,反射回来的是非常少的,但足球和人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是比较多的,因为红外线是不能穿透足球和人。自动门就可以探测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来实现自动开闭。D. 玻璃板也可以通过空气给自动门一个压力,但玻璃板滑向自动门时,自动门并没有打开说明不是利用空气压力来实现自动开闭的。故选C.‎ ‎8.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 8‎ 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答案】A ‎【解析】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颜色有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假设。‎ 故选A。‎ ‎9.下列科学家中,通过观察并运用归纳和数学分析的方法,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 B. 伽利略 C. 牛顿 D. 爱因斯坦​‎ ‎【答案】C ‎【解析】‎ ‎【详解】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力学、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发现了著名的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故选C.‎ 二、填空题 ‎10 .步入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所学的物理知识。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它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答案】力;电 ‎【解析】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11. 生活在自然之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与力、声、热、光、电等有关的现象.在自然科学中诞生的物理学就是要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观察思考:‎ a.夕阳西下 b.电闪雷鸣 c.湖光山色 8‎ d.火山爆发 e.搭弓射箭 f.演奏二胡 ‎(1)属于力的现象的有_______;(2)属于声的现象的有______;(3)属于光的现象的有_______.‎ ‎【答案】debdfabcd ‎【解析】(a)夕阳西下是光现象.(b)雷电,既有光的产生,又有声音的产生.(c)湖光山色,水面为平面镜,看到了山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火山喷发时,固态的岩石在高温下熔化为液态的岩浆,克服重力从火山口喷出;刚喷出的岩浆随之凝固成固态的岩石,这是一种热现象.同时,会产生明亮的火焰和高能次声波.(e)弯弓射箭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f)演奏二胡是声现象.故(1)属于力的现象的有de;(2)属于声的现象的有bdf;(3)属于光的现象的有abcd.‎ 11.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________、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答案】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 ‎【解析】[1][2]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三、实验探究题 ‎13. 一天饭后,小红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干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提出的问题:布的吸水能力与布的什么因素有关?‎ ‎⑵猜想与假设:布的吸水能力可能与布的种类有关.‎ ‎⑶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量的水.‎ ‎⑷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质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涤纶 麻木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8‎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⑸结论:________.‎ ‎⑹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选用________(选填“棉布”或“涤纶”)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答案】(4)等量;杯中所剩水量.(5)布的吸水能力与布的种类有关;(6)棉布 ‎【解析】‎ 试题分析:(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放到烧杯中湿透,然后把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杯中所剩水量,将现象记入表中;‎ ‎(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系,棉的吸水能力最好,涤纶的吸水能力最差,故可得结论: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6)因为棉质抹布的吸水能力最强,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较多,可采用棉质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以利于吸汗.‎ 四、综合题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何时更粘 初春的早晨,晓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妈妈在食用时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笑着对晓丽说:“这次的蜂蜜质量太好,太粘了!”晓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看来,不同的液体粘性的大小不同.可是以前也是在这里买的呀!难道真是如同妈妈所说的质量好吗?‎ 带着疑惑,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晓丽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 根据自己的猜想,晓丽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实验数据如下:‎ 8‎ 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它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 根据上述阅读材料,请你回答:‎ ‎(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降低,它的粘性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图象________来表示.‎ A B ‎ C D ‎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________转换成可以测量的________.‎ ‎(4)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它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目的是________ ‎ ‎(5)晓丽利用实验得出的结论,设计并制作了用来测量液体粘性大小的粘滞计,如下图所示,请你帮她的完善粘滞计工作原理:‎ 粘滞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粘性大小的仪器。其构造如图所示。将被测液体注入E中后,释放砝码。在________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根据________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粘性的大小。‎ ‎【答案】 (1). 变大 (2). B (3).粘性大小 (4). 流淌时间 (5). 寻找物之间的普遍规律 (6). 重力 (7). 圆柱体转动快慢 ‎【解析】‎ 8‎ ‎(1)由记录的数据可以观察出蜂蜜温度越高,流淌时间越短,即物体温度越升高,它的粘性变小,随着温度的降低,它的粘性变大;‎ ‎(2)随着物体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变小,所以符合的图象是B;‎ ‎(3)这里运用了转换法,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的大小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流淌时间;‎ ‎(4)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它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目的是寻找物之间的普遍规律;‎ ‎(5)粘滞计是用来测量液体粘性大小的仪器,其构造如图所示。将被测液体注入E中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根据圆柱体转动快慢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粘性的大小这里把液体粘性的大小转换成圆柱体的转速,当液体温度升高后,粘性变小,转速变快。‎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