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 MB
- 2021-10-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JK
版 八年级
上
第
1
节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1
.一切奇妙的现象,其发生都是有原因的,
__________
就是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和规律。
________
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夯实基础逐点练
科学探究
观察
2
.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的
____________
;二是物理学揭开了物质的
____________
。
夯实基础逐点练
各种运动
微观结构
3
.走进实验室的目的是让大家认识
____________
,初步了解
________________
,为今后设计实验、选择器材打下基础。
夯实基础逐点练
各种仪器
仪器的使用规则
4
.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
________
、不同的
________
和不同的
______________
,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
夯实基础逐点练
规格
精度
使用方法
5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量筒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B
.体积的测量用托盘天平
C
.长度的测量用电流表
D
.时间的测量用停表
夯实基础逐点练
D
夯实基础逐点练
6
.物理实验室中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是
(
)
C
7
.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环节:提出问题,
__________
,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论证,
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夯实基础逐点练
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评估
交流与合作
8
.一天晚上,小明正在学习,突然,电灯熄灭了,小明想:电灯为什么熄灭?可能是灯丝断了。这个过程中,“电灯为什么熄灭?”属于科学探究的
__________
环节,“可能是灯丝断了”属于科学探究的
___________
环节。
夯实基础逐点练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9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D
.评估
夯实基础逐点练
C
10
.在学习物理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B
.要善于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C
.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D
.发现实验数据差距较大时,应进行修改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实验时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交流与合作能起到互补的作用,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最终才可能得出结论;发现实验数据差距较大时,不应进行修改,而应当认真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找出原因后,再进行实验。
【
答案
】
D
11
.关于家庭实验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建立家庭实验室后,我们在家里就可以像科学家那样进行实验探究了
B
.生活中的易拉罐、气球等都可以成为家庭实验中的材料
C
.家庭实验室可以配置简单的测量器材和装置
D
.家庭实验室必须配置专业的实验仪器和装置,不然无法完成实验探究
夯实基础逐点练
D
12
.在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猜想与假设就是科学幻想
B
.得出结论,探究就完成了
C
.交流与合作可以贯穿整个探究过程
D
.七个环节应齐全
C
夯实基础逐点练
13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对某一物理量的测量,需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对测量仪器选择的方法是
(
)
A
.任何测量仪器都可以
B
.根据需要选择仪器
C
.选用规格较大的仪器
D
.选用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答案
】
B
【
点拨
】
根据测量目的选择所需要的测量仪器,故
A
错误;实验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故
B
正确;根据实验所测量的物理量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仪器,并不一定选择规格较大的仪器,故
C
错误;根据测量要求,选择仪器的精密度,并不是精密度越高的仪器越好,故
D
错误。
整合方法提升练
14
.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
A
.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
B
.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很多。
C
.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
D
.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
.傍晚他们又来到海边,仔细感觉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整合方法提升练
F
.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G
.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
(
放
)
热的本领不一样。
H
.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降低的温度值。
I
.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
(
放
)
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整合方法提升练
短文的叙述中,
(1)
属于体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属于猜想与假设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
4)
属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的是
____________
。
(5)
属于结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整合方法提升练
A
、
B
、
E
C
、
F
D
、
G
H
I
15
.阅读下面的短文后填空。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探究培优拓展练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个故事写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下列空格:
探究培优拓展练
(1)
两小儿在探索自然时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
。
(2)
他们在探索自然现象时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
。
(3)
他们对孔子的态度说明两小儿
________________
。
探究培优拓展练
对比法
实事求是
不迷信权威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
300
多年,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从高空落下的物体,重的要比轻的落得快”。近
2 000
年来,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话都深信不疑。
探究培优拓展练
16
世纪末,伽利略对这位学者的话产生了怀疑。有不少人嘲笑伽利略的无知与轻狂,伽利略便下决心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的实验。伽利略登上斜塔,一手拿着一个
4.536 kg
的铁球,一手拿着一个
0.453 6 kg
的铁球,喊了一声:“请各位注意!”两手一松,两球同时落下,扑通一声,两球同时着地了。实验的结果使原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人目瞪口呆!
探究培优拓展练
(1)
阅读后你最深的一点感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根据你的感受,你认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
探究培优拓展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解:不能迷信权威,对前人的知识应该批判地吸收。佩服伽利略敢于质疑伟人的胆量和勇气,学习物理更应该重视观察和实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JK
版 八年级
上
第
2
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1
.
【
中考
•
泰安
】
估测以下长度,其中最接近
3 m
的是
(
)
A
.教室的高度
B
.课桌的高度
C
.物理课本的宽度
D
.中学生的身高
夯实基础逐点练
A
2
.
【
中考
•
常州
】
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
A
.
5 cm B
.
5.0 cmC
.
5.00 cm D
.
5.000 cm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刻度尺分度值为
1 cm
;左图示数为
167.0 cm
,右图示数为
172.0 cm
,故长高了
172.0 cm
-
167.0 cm
=
5.0 cm
。
【
答案
】
B
3
.
【
中考
•
宜宾
】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________(
填“
A
”
或“
B
”)
,该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cm
。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读数的结果应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其中
0.05 cm
是估计值。
B
2.75
4
.
【
中考
•
益阳
】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______
;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__cm
。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
度值为
1 mm
;木块左端与
1.00 cm
刻度线对齐,右端
与
3.70 cm
刻度线对齐,则木块的长度
L
=
3.70 cm
-
1.00 cm
=
2.70 cm
。
1 mm
2.70
5
.两位同学分别利用厚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的长,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
,不正确操作的错误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夯实基础逐点练
乙
利用厚刻度尺测量时,没有让刻度
线紧贴被测的长度
夯实基础逐点练
6
.下列工具不能用来计时的是
(
)
C
7
.
【
中考
•
山西
】
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
1 min
跳动的次数约为
(
)
A
.
20
次
B
.
40
次
C
.
70
次
D
.
140
次
夯实基础逐点练
C
8
.
【
中考
•
江西
】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的钟表,其分度值为
________
,显示的时刻为
15 h______min______s
。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由题图可知,表盘上有
60
个小格,秒针转一圈为
1 min
,故其分度值为
1 s
;分针在第
9
格和第
10
格之间,故其示数为
9 min
;秒针正对第
25
格,故其示数为
25 s
。
【
答案
】
1 s
;
9
;
25
9
.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
B
.误差就是错误
C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D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消除误差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方法规律
】
利用
排除法
解答。误差不同于错误,故
B
错误;测量一定存在误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故
C
、
D
错误。
【
答案
】
A
10
.下列做法不能减小测量误差的是
(
)
A
.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
B
.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
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D
.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方法。
【
答案
】
D
11
.
【
中考
•
广东
】
图中停表的读数是
________s
。
夯实基础逐点练
【
点拨
】
由题图可知,小盘记录的时间为
5 min
,大盘记录的时间为
35 s
,故停表的示数为
335 s
。
335
12
.某种冠状病毒的直径为
120 nm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
A
.
120 nm
=
120 nm×10
-
9
m
=
1.2×10
-
7
m
B
.
120 nm
=
120×10
-
10
m
=
1.2×10
-
8
m
C
.
120 nm
=
120×10
-
2
μm
=
1.2 μm
D
.
120 nm
=
120×10
-
9
m
=
1.2×10
-
7
m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点拨
】
①数字不变,②乘进率,③单位变换,是单位换算的方法。示例如下: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答案
】
D
13
.
【
中考
•
扬州
】
如图是一种神奇的“纳米纸”,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纸的厚度约为
3×10
-
8
m
,合
________nm
。
整合方法提升练
30
【
点拨
】
3×10
-
8
m
=
3×10
-
8
×
10
9
nm
=
30 nm
。
14
.
【2019•
江西
】
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
________(
填“甲”或“乙”
)
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__ cm
。
整合方法提升练
乙
2.80
【
点拨
】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cm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使用乙刻度尺测量更精确。
15
.
【
中考
•
广东
】
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___cm
,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___________ cm
。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点拨
】
题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cm
;铅笔左侧与
2.0 cm
对齐,右侧在
6 cm
和
7 cm
之间,估读为
6.7 cm
,所以铅笔的长度为
6.7 cm
-
2.0 cm
=
4.7 cm
。题图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铅笔左侧与
2.00 cm
对齐,右侧在
6.70 cm
处,所以铅笔的长度为
6.70 cm
-
2.00 cm
=
4.70 cm
。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答案
】
4.7
;
4.70
16
.
【
中考
•
安徽
】
小明利用分度值为
1 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35 cm
、
2.36 cm
、
2.3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
A
.
2.36 cm B
.
2.357 cm
C
.
2.35 cm D
.
2.4 cm
整合方法提升练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答案
】
A
17
.
【
中考
•
遂宁
】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
4
次测量,结果如下:
12.34 cm
、
12.36 cm
、
12.35 cm
、
12.75 cm
,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
A
.
12.45 cm
B
.
12.34 cm
C
.
12.35 cm
D
.
12.36 cm
整合方法提升练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答案
】
C
18
.
【2018•
桂林
】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为
_______ cm
;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
5.170 cm
,此记录结果是
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
的。
探究培优拓展练
【
点拨
】
图中刻度尺的量程为
0
~
10 cm
,分度值为
1 mm
,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应估读到
0.01 cm
,故记录结果
5.170 cm
是错误的,应记为
5.17 cm
。
【
答案
】
0
~
10
;不正确
探究培优拓展练
19
.小明用刻度尺测得小军身高
17.56 dm
,这个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
________dm
,估计值是
________dm
,若改用“
cm”
作为单位,该同学的身高为
________ cm
。
探究培优拓展练
17.5
0.06
175.6
20
.
【
中考
•
常州
】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的趣味游戏活动中,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
倍”这一常识,小明可推测出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
A
.
1.65 m
B
.
1.75 m
C
.
1.85 m D
.
1.95 m
探究培优拓展练
【
点拨
】
“犯罪嫌疑人”脚印的长度为
25.10 cm
,“犯罪嫌疑人”身高约为
25.10 cm×7
=
175.70 cm≈1.76 m
,
B
项最接近。
【
答案
】
B
探究培优拓展练
21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戴的电子手表,其显示的时刻是
______________
。
探究培优拓展练
10
:
09
:
36
22
.如图所示的电子停表,左起第一个数字表示的时间单位是
______
,第
2
、
3
个数字表示的时间单位是
_____
,第
4
、
5
个数字表示的时间单位是
________
;如果其显示的数字为“
0
:
00
:
1288”
,显示的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培优拓展练
时
分
秒
12
秒
88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JK
版 八年级
上
第
3
节 活动:降落伞比赛
1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下列猜想不可能的是
(
)
A
.降落伞的面积
B
.降落伞的颜色
C
.降落伞的形状
D
.降落伞的伞绳
夯实基础逐点练
B
2
.在设计实验时,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______________
。
夯实基础逐点练
控制变量法
3
.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丽将活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了记录,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1)
活动中利用的测量工具有天平、
________
、停表。
(2)
分析数据
1
、
2
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
________
有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
方法规律
】
本题利用
控制变量法
解答。
1
、
2
两次数据显示降落伞的面积分别为
0.5 m
2
和
1 m
2
,而其他因素均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分别为
3.67 s
和
5.83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刻度尺
面积
(3)
分析数据
2
、
3
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
________
有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
方法规律
】
本题利用
控制变量法
解答。
2
、
3
两次数据显示降落伞总质量分别为
20 g
和
30 g
,而其他因素均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分别为
5.83 s
和
4.91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总质量有关。
总质量
(4)
分析数据
2
、
4
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
________
无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
方法规律
】
本题利用
控制变量法
解答。
2
、
4
两次数据显示降落伞的形状分别为圆形和正方形,而其他因素均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均为
5.83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形状无关。
形状
(5)
分析数据
5
、
6
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
____________
有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方法规律
】
本题利用
控制变量法
解答。
4
、
5
两次数据显示降落伞的伞绳长度分别为
1 m
和
1.5 m
,而其他因素均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均为
5.83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伞绳长度无关;
5
、
6
两次数据显示降落伞释放高度分别为
3 m
和
6 m
,而其他因素均相同时,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分别为
5.83 s
和
9.24 s
,所以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与降落伞释放高度有关。
【
答案
】
释放高度
(6)
实验中利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
(7)
根据表格还可知: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降落伞的
____________
无关。
夯实基础逐点练
控制变量法
伞绳长度
4
.在研究降落伞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需要学会正确选择、使用仪器,测量
_______
、
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等物理量。
夯实基础逐点练
时间
长度
伞面的面积
5
.正确使用仪器的一般步骤,首先要选择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合适的仪器;测量仪器使用前,一般应先将指针
________________
,然后进行测量和读数。
夯实基础逐点练
量程
分度值
调整到零刻度线
夯实基础逐点练
6
.有三把刻度尺,一把分度值为
1 dm
,一把分度值为
1 cm
,另一把分度值为
1 mm
,用它们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
(
)
A
.使用第一把尺最好
B
.使用第二把尺最好
C
.使用第三把尺最好
D
.无法判断使用哪把尺最好
【
点拨
】
选择测量工具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D
7
.小明在测伞布面积时进行了如下操作:把伞布放在方格纸上,在方格纸上描下它的轮廓,再数出轮廓所占的方格子数,注意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图中的每个小方格
的面积是
6.25 cm
2
,则伞布的
面积为
________
。
夯实基础逐点练
125 cm
2
8
.为了研究水吸收的热量是否与水的质量有关,某同学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在相同的煤气灶上做起了小实验。他先后做了
4
次对比实验,其中满足条件的是
(
)
夯实基础逐点练
A
.先后在锅内放入同质量的冰和水,记录烧开所用的不同时间
B
.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记录烧开所用的不同时间
C
.先后在锅内放入同质量的冷水和温水,记录烧开所用的不同时间
D
.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和煤油,记录烧开所用的不同时间
夯实基础逐点练
夯实基础逐点练
【
方法规律
】
根据
控制变量法
的要求,探究水吸收的热量是否与水的质量有关时,可以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记录烧开所用的不同时间。
【
答案
】
B
9
.两位同学各购买了一个弹力球,他俩想比较哪一个球的弹力好,应该
(
)
A
.让两个球从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比较反弹的高度
B
.把两个球向墙掷去,比较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C
.把两个球向地面掷去,比较反弹的高度
D
.让两个球从同一高处自由落下,比较反弹的高度
整合方法提升练
【
方法规律
】
让两个球从同一高处自由落下,比较反弹的高度,运用了
控制变量法
,高度又便于比较,可以简单地比较出两球的弹力,而让两个球从离地不同的高处自由落下时不能比较两球的弹力,故
A
不正确,
D
正确;把两个球向墙掷去或向地面掷去时,不容易控制两次力的大小一定,所以这两种方法不可取,故
B
、
C
不正确。
【
答案
】
D
整合方法提升练
10
.小明在探究影响影子大小的可能因素时,设计了这样的实验,保持橡皮到后面屏幕之间的距离不变,把手电筒打开后放在距离橡皮前不同的位置
(25 cm
处、
20 cm
处、
15 cm
处、
10 cm
处及
5 cm
处
)
,分别测量在屏幕上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整合方法提升练
整合方法提升练
(1)
此实验探究的是影子的大小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关系。
(2)
此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____________
法。
整合方法提升练
手电筒到橡皮的距离
控制变量
11
.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
)
A
.最小刻度是
1 mm
,长度是
20 cm
的学生用尺
B
.最小刻度是
1 cm
,长度是
15 m
的皮卷尺
C
.最小刻度是
1 mm
,长度是
4 m
的钢卷尺
D
.最小刻度是
0.1 mm
的游标卡尺
整合方法提升练
【
答案
】
C
【
点拨
】
了解量程和分度值既是为了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同时也是为了读数更符合要求。量程太小时,要将多次测量的结果相加,这样会增大误差;分度值太大时,测量不精确,误差可能太大,使玻璃在安装时不合适。
整合方法提升练
12
.我们进行降落伞比赛的过程中,需要测量一些长度,比如降落伞的伞绳长度和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东东同学的手中有游标卡尺、米尺、皮卷尺等测量工具,他应该选择什么尺来测量这些长度呢?
整合方法提升练
解:测降落伞的伞绳长度用米尺就可以,而测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则要用皮卷尺,因为皮卷尺的量程较大。
【
点拨
】
不同的测量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一般都不相同,根据被测长度的大小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测量仪器,是测量中最关键的一步。
整合方法提升练
13
.周末,小敏到乡下帮爷爷摘苹果,看见一只熟透的苹果掉下来。小敏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一:苹果的下落快慢是否与苹果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苹果的下落时间是否与下落高度有关?
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探究培优拓展练
(1)
小敏在探究“猜想一”时,应控制苹果的
___________
不变,让苹果的
________
改变,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长短。
探究培优拓展练
下落高度
【
方法规律
】
探究苹果下落的快慢与苹果质量的关系,根据
控制变量法
的要求,需要保持苹果下落的高度相同,改变苹果的质量,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长短。
质量
(2)
小敏在探究“猜想二”时,测量出同一个苹果在不
同高度下落时所对应的时间为
t
1
、
t
2
、
t
3
…
并绘出
h
-
t
图像如图所示。他结合数学上学过的
“二次函数”
知识
猜想:“物体下落的高度可能与下落
时
间
的平方成正比”。若要验证这一猜想,
应
如何
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
方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培优拓展练
探究培优拓展练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JK
版 八年级上
专训 测量
长度的特殊方法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
点拨
】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
,由图可知,线圈的总长度
L
=
15.15 cm
-
10.00 cm
=
5.15 cm
;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过程中,取的圈数越多,测量的误差越小。
【
答案
】
5.15(5.12
~
5.18
都可
)
;二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2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
D
=
________cm
。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
答案
】
1.85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
答案
】
B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4
.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
.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
.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
.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细丝线的长度即可
D
.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
点拨
】
橡皮筋受力会伸长,不受力又会恢复原长,导致测得的圆柱体周长不准确。
【
答案
】
D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5
.为了测量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的距离,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仔细地将白线与地图上北京到上海铁路线重合,用笔在白线上北京处标个记号
A
、上海处标个记号
B
,把线拉直,用
________
量出白线上
_______
间的距离即是要测的长度。
【
方法规律
】
题中测量利用的是
化曲为直法
。
刻度尺
AB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6
.学习了长度测量的知识后,小明和同学一起设法测量操场的周长。他们先用软尺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c
,然后让轮子沿着操场滚动一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为
n
,则操场的周长
l
=
________
。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cn
7
.如图表示的是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一种方法,先将圆规两脚分开,再用圆规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
n
,然后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l
,那么曲线的长度
L
=
_______
。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他们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5 mm
、
10 mm
,他们
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算都正确,
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那么,
________
的测量结果较准确。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
点拨
】
曲线的长度为
L
=
nl
;甲、乙两同学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5 mm
、
10 mm
,由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小,越接近两脚之间曲线的长度,所以甲同学的测量结果更准确一些。
【
答案
】
nl
;甲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8
.
【2019•
湘潭
】
图中纽扣的直径是
________cm
。
【
点拨
】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纽扣左侧与
2.00 cm
对齐,右侧与
3.15 cm
对齐,则纽扣的直径为
d
=
3.15 cm
-
2.00 cm
=
1.15 cm
。
1.15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9
.
【2019•
恩施
】
如图,圆锥体的高
h
为
________cm
。
【
点拨
】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
,圆锥体顶端三角板对应的刻度为
1.78 cm
,圆锥体底部对应的刻度为
5.00 cm
,则圆锥体的高为
h
=
5.00 cm
-
1.78 cm
=
3.22 cm
。
3.22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相关文档
- (通用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周2021-10-2623页
-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习2021-10-2619页
-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的2021-10-2613页
- 八年级上历史课件:第3课 太平天国运2021-10-2636页
- 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2021-10-2625页
- 八年级下数学课件:19-2-1 正比例函2021-10-2621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语文2021-10-2637页
- 八年级上历史课件《戊戌变法》 (2)2021-10-2630页
- 八年级上数学课件八年级上册数学课2021-10-261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五首 白雪歌送2021-10-26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