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南江县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试卷(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填写在答卷相应位置)
1.同学们每个星期一都举行升旗仪式,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A.开国大典B.第一届政协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2.每年的3月28日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 历史原因,西藏解放直到1951年才实现,其解放方式是
A.和平解放B.武力攻克C一国两制D.和亲会盟
3.下列对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由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B.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宪法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人物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雷锋——“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B.王进喜——“两弹元勋”
C.邓稼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焦裕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5.“文革”中他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党籍,1980年中共 十一届五中全会恢复他的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件冤案得以平反。上文 中的他是指
A.刘少奇B.邓小平C.周恩来D.彭德怀
6. 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实行包千到户,当年就获得粮食丰收。当 时农民中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反映出此时我国
A.农业合作社有利于解放生产力B.农村改革中出现急躁冒进倾向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D.国家允许土地所有制进行变革
7. 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国有企业改革B.增强企业活力 C.扩大企业自主权D.实行按劳分配
8.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
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设立经济特区
9.“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中的“春天”的含义是
A.改革开放B.科教兴国C.“文革”结束D.包产到户
10. 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 ()的成员。
A.上海合作组织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D.联合国
11.如图的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1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A.国家富强B.民族振兴C.人民幸福D.世界和平
13.王丽同学在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一课时,对党中央提出 的“四个全面”很感兴趣,她认为这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下列属于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③全面深化改革
④全面依法治国⑤全面从严治党⑥全面推动经济建设
A.①④⑤⑥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④⑥
14.“一国两制”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是在
A.西藏B.台湾C.澳门D.香港
15.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A.主权归属不同B.外交政策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D.经济政策不同
16.海峡两岸领导人自1949年以来的首次会面指的是习近平会见
A.汪道涵B.辜振甫C.马英九D.连战
17. 1992年,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B.连战访问中国大陆
C.“九二共识”的达成.D.实现“三通”
18.“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是一家。”这句歌词主 要表明的是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B.我国各民族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C.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有自己的特色D.我国是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9.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 港正式交付海军,随着山东号航母的正式入列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步入 双航母时代。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
A.东海舰队B.南海舰队C.北海舰队D.华东军区海军
20.国庆70周年阅兵中,首次亮相的东风—41核导弹方队,成为这次阅兵的焦点,也彰显了我国最先进最具有威慑力的大国长剑的重要地位。我国战略导弹部队于2015年由最初的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A.装甲兵B.防化兵C.火箭军D.通信兵
21. 2008年1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中国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 30多年前中日两国外交出现转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田中角荣访华B.安倍晋三访华 C.尼克松访华D.福田康夫访华
22.下图说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国外交()
A.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重点加强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
C.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拒绝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23.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2019年9月 29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是
A.袁隆平B.邓稼先 C.焦裕禄D.杨利伟
24.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与屠呦呦有 关的研究成果是
A.原子弹B.人造地球卫星C.籼型杂交水稻D.青蒿素
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出现新变化,下列关于人们衣、食、住、行、用中的几组关键词中,符合这一新变化的一组是
A.时装展、绿色食品、家居精装修B.自行车、家用电脑、移动电话
C.移动电话、绿色食品、布票买布D.土坯茅草房、时装展、粮票买米
二、材料解析题(50分)
26.材料一: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清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材料三:2012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 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 件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4分)
(2)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第二种梦想,此次改革开始的时间是?土地改革之后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土地改革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5分)
(3)材料二指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哪场战争?指挥中华好儿女打败美国野心狠的司令员是谁?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试举两个英雄人物的名字?(5分)
(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做些什么?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想法。(2分)
27.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0世纪50年 代,周恩来总理提出哪一方针从而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3分)
材料二:如图
(2) 1971年10月25日,图片1人物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图片2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4分)
(4)综合以上材料和图片,概括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倡导的发展理念。(2分)
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这一制度的实行,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
(5)材料三中“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这一制度实施 的政治前提是什么?(4分)
2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 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这一计划开始和完成的时间分别是?请列举出这一计划中在交通领域的成就(至少2例)(6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上的什么事 件?该事件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与建设具有怎样的进步意义?(4分)
材料三:公社的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材料三反映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的哪一严重失误?(2分)
材料四:这一伟大战略决策,解决了中国从1953年以来没有解决好的工作中心 转移问题,从根本上实现了中共在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摘编自彭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
(4)材料四中的伟大战略决策是在哪场会议中提出来的?其“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该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体?(5分)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 到怎样的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