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39 KB
  • 2021-11-01 发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培优能力提升卷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2.(2019·江西抚州临川月考)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夷务”到“洋务”、从“淫巧”到“长技”、从“臣民”到“国民”的历程。下列主张体现了由“臣民”到“国民”转变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 C.“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D.“民族、民权、民生”‎ ‎3.(2019·山东潍坊安丘期末)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4.(日照中考改编)“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歌谣反映了( )‎ A.太平天国时期推翻清朝统治的目标 B.戊戌变法时期实现变法图强的愿望 ‎ C.辛亥革命时期民族主义的革命纲领 D.五四时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要求 ‎5.(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是( )‎ A.标志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结束了清朝260多年的统治 ‎ C.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D.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6.(2018·信阳质检)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7.列宁把中国的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它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这场革命的高潮是( )‎ A.三民主义的提出 B.同盟会的建立 ‎ C.武昌起义爆发 D.清朝宣统皇帝下诏退位 ‎8.“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的主力军是( )‎ A.同盟会会员 B.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 C.留学海外的归国人员 D.工人和农民 ‎9.“辛亥革命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国 ‎ 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10.辛亥革命前,“进化”“民权”“自由”“平等”等词语,虽然为大多数爱国者、革命家所反复宣扬,但并没有得到晚清社会的普遍认同。辛亥革命后,“进化”“科学”“革命”“民主”等词语不仅广为流传,而且深入人心。这表明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 B.扩大了人民的政治权 C.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11.历史学家陈旭麓说:“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2.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3.袁世凯为笼络康有为,召他主持清史馆。康有为辞道:“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因此不可赴任。”以下各项分析,最准确的是( )‎ A.康有为具备优秀史学家品质 B.康有为反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 C.康有为惧怕袁世凯的权威 D.康有为不能原谅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14.历史在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而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5.在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3个多月时间里,临时政府颁布了39条除旧布新的法令。孙中山对此颇为乐观,确信“帝王思想”将会“不谋而绝迹于天下”。这反映出孙中山( )‎ A.认为民族主义目标已经完成 B.未能看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图谋 C.对中国的国情认识尚不充分 D.认为三民主义理论指导革命成功 ‎16.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从1911年10月政党活动公开后,仅到1913年底,号称党、会、团、社的新兴团体共达682个,其中基本具备政党性质的团体就有312个。这反映出( )‎ A.中国出现政党政治局面 B.辛亥革命推动民主进程 ‎ C.中国政局陷入混乱状态 D.政党决定中国政治走向 ‎17.“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单独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材料评价的是( )‎ A.护国战争 B.二次革命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8.(2019·山东潍坊安丘期末)“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把袁世凯称为“民贼”,是因为袁世凯( )‎ ‎①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②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 ‎③复辟帝制 ④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20.导致20世纪初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根源是( )‎ ‎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③袁世凯死后群龙无首 ④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0分)(苏州中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 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 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民国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2分)‎ ‎22.(18分)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又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 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国外因 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4分)‎ ‎(3)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 义?(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2分)‎ ‎23.(12分)2019年是辛亥革命108周年和中国共产党诞生98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协进会的演说》(1912年9月)‎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1)说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分)‎ ‎(2)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2分)‎ 材料二 2010年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3)如果当时你是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为什么?(4分)‎ 材料三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4)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的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4分)‎ ‎【第三单元 能力提升卷】答案 ‎1.A【提示】:B、D两项体现的是民族主义,即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C项体现的是民生主义。民权主义强调用革命手段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本题选A。〕‎ ‎2.D【提示】:根据题干信息“主张体现了由臣民’到国民’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臣民”转变为“国民”,反映的是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事件辛亥革命,而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选项D符合题意。‎ ‎3.B【提示】: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选B ‎4.C【提示】: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从题干中的“剪掉辫子反朝廷”“中国岂是鞑子的”等信息可知,当时反清的斗争日益高涨,这符合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内涵,故C项正确。‎ ‎5.D【提示】: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具有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故此题选D ‎6.B【提示】: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把孙中山等人视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把清政府看作合法的、正统的;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仇视变成支持,其原因主要是对清政府失去信心。故选B ‎7.C ‎8.B【提示】:由题干中的“武昌首义”“民主共和”等可以联系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9.B【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材料中的“帝王”“人主、天子、君父”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关,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帝王“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10.C【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主要考查分析能力。材料说明“进化”“民权”“自由”“平等”等思想从没有被普遍认同到广为流传,而且深人人心,可以看出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11.B【提示】:由材料中的“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判断是辛亥革命。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故选B ‎12.D 13.D ‎14.C【提示】:由材料中的“(辛亥革命)骨子里是依旧的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等关键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故选C ‎15.C【提示】:由题干中的“确信‘帝王思想将会不谋而绝迹于天下”,并结合袁世凯称帝的史实可知,孙中山对国情认识不足,故选C ‎16.B【提示】:政党活动是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故选B ‎17.A ‎18.A【提示】: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复辟帝制,因而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把袁世凯称为“民贼”。“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B 20.D ‎21.(1)主要因素:君主专制(专制政体)。具体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或立宪法、开国会)。‎ ‎(2)目的: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或创立民国、建立民国政府)。特点:把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结合起来(民族和民权相结合或认为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3)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救亡图存(或民族复兴)。‎ ‎22.(1)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民主共和制)。国外因素:欧美共和制的影响(或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2)不足:不关注民生。主张:民生主义。‎ ‎(3)目标:创立民国。主义:民权主义。‎ ‎(4)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或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5)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进步的愿望(或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愿望)。‎ ‎23.(1)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民族统一(或“五族共和”)、民族平等;有利于化解民族矛盾、团结各民族进行革命。‎ ‎(2)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解放的主张。‎ ‎(3)答案一:武汉;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或革命首先在此成功)。‎ 答案二: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或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其失败促使先进中国 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