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8.80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 m的是( A )
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
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B )
A.轻舟 B.万重山
C.坐在轻舟上的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中正确的是( D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C )
A.雪山在水中 B.手在屏幕上
形成的倒影 形成的手影
C.筷子在水 D.白天看到五颜
面“折断” 六色的花朵
5.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
8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 C )
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
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
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B.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
C.池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发生了折射
D.雨后初晴的夜晚,为了避免踩到积水,迎着月光走时应踩亮处
7.小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下列器材工作时运用上述成像规律的是( C )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平面镜
8.(多选)为使倒车更安全,车辆通常会配置倒车可视和倒车雷达。倒车时,可视系统自动接通车尾摄像头,将车后状况显示在液晶屏上(图甲);保险杠上的超声波探头(图乙)探测到障碍物进入危险距离时,蜂鸣器就开始鸣叫,提醒司机及时停车。关于摄像头和探头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C.探头相当于声呐
D.探头相当于喇叭
9.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 C )
8
A.在0~20 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 s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40 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4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D.在20~30 s内物体的速度为40 m/s
10.(多选)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 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D )
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
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小明戴的是近视眼镜
D.将蜡烛放在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1.(益阳中考)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2.60 cm。
12.(玉林中考)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围墙内说话,声音经过多次 反射 ,可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编钟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乐器,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 音调(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3.(巴中中考)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 m处,当他正对平面镜以1
8
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以镜中的像为参照物,小明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 s后小明到平面镜中像的距离是 6 m。
14.在学校运动会中,小聪和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3.05 s和13.13 s,则 小聪的短跑速度较大,在奔跑过程中,小明观察到观众在向后运动,这是选 自己 为参照物。
15.身高1.7 m的小勇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在镜中看到自己完整的像则他的像高是 1.7 m,镜中的像距离他 4 m,他低头又看到了地上自己的影子,他的影子是由于 光的直线传播 形成的。
16.清晨阳光与水面成30°照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 60° ;若太阳光垂直射到镜面,光在镜面上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180 度;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湖边小树的影子长度将 变短 (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17.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 OC 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 30 度,MM′上方是 空气 (选填“空气”或“玻璃”)。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黄冈中考)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 人脸 (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 缩小 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
19.★(达州中考)有一圆形跑道,跑道长120 m,甲、乙两同学沿跑道同时同地反向匀速跑步时,每隔20 s相遇一次,已知甲、乙速度之比为2∶3,如果甲、乙同学以原速度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跑步,每隔 100 s相遇一次。
选择、填空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答案
A
B
D
C
C
D
C
AC
C
A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得分:______
11. 1mm 2.60 12. 反射 音调 13. 运动 不变 6
14. 小聪 自己 15. 1.7 4 光的直线传播
8
16. 60° 180 变短 17. OC 30 空气
18. 人脸 缩小 19. 100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0.(贵阳中考)如图所示是一条光线从透明玻璃砖的一面垂直入射的光线,玻璃砖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请结合几何知识画出这条光线经玻璃砖从另外两个面射出的光路图。
题图 答图
21.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沿竖直方向射向平面镜,画出其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进一步画出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题图 答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22.(北部湾中考)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 加速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1.8 m/s,CD段的路程为 1.5 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 < (选填“>”“<”或“=”)vBC。
路程(m)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经过某点时的
8
(s)
(m/s)
速度(m/s)
sAB=0.3 m
tAB=0.5 s
vAB=0.6 m/s
vB=1.2 m/s
sBC=0.9 m
tBC=0.5 s
vBC=
vC=2.4 m/s
sCD=
tCD=0.5 s
vCD=3 m/s
vD=3.6 m/s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 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 4.8 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B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B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 (选填“>”“<”或“=”) v2。
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为验证物像的大小关系 。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 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10 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 。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A (填序号)。
24.★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 cm和30 cm两个凸透镜,
8
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 10 cm的凸透镜;
(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 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若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让凸透镜和自己的衣服发生了摩擦带了静电,将一小片碎纸片吸附到了凸透镜上面,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了一部分,此时光屏上 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五、计算题(共23分)
25.(6分)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汽车的前方有一座峭壁,司机鸣笛后8 s听到由峭壁反射回来的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峭壁之间的距离。(设当时气温为15 ℃)
解:由v=得,在t=8 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15 m/s×8 s=120 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 m/s×8 s=2 720 m,
设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峭壁为s,
则:2s=s2-s1,
s==1 300 m。
26.(8分)汽车在京昆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看到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其中“120”表示汽车在高速公路的最高行驶的速度为120 km/h。问:
(1)一辆旅游车以10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到成都需要多少小时?
(2)若一辆轿车以高速公路最高限速在京昆高速公路行驶了90 min,则轿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千米?
解:(1)标志牌处距离成都60 km,
8
因为v=,所以t===0.6 h。
(2)汽车在高速公路的最高行驶的速度
v′=120 km/h,90 min=1.5 h,
由v=得,轿车通过的路程:
s′=v′t′=120 km/h×1.5 h=180 km。
27.(9分)一列长为140 m的列车以72 km/h的速度穿过一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42 s。
(1)隧道的长为多少米?
(2)整个列车全部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3)在列车内,一位旅客以0.5 m/s的速度从车头走到车尾,一共需多少时间?
解:(1)已知v1=72 km/h=20 m/s,整个火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t1=42 s,由v=可得,
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s1=v1t1=20 m/s×42 s=840 m,
列车在这段时间里通过的路程s1=L隧道-L车,
则隧道的长为:
L隧道=s1+L车=840 m+140 m=980 m;
(2)整个列车全部通过隧道时,则列车通过的路程为:
s2=L隧道+L车=980 m+140 m=1 120 m,
由v=可得,整个列车全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为:
t2===56 s;
(3)在列车内,一位旅客以0.5 m/s的速度从车头走到车尾,通过的路程为L车=140 m,
需要的时间为:t′===280 s。
8
相关文档
- 人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课测2021-11-0114页
-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八年2021-11-0111页
- 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教学2021-11-016页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2021-11-0140页
- 山东省泰山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2021-11-018页
-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思维能力训练:2021-11-017页
- 2020年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 质量检2021-11-0110页
- 四川省龙泉驿区2019-2020学年度下2021-11-016页
-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1-11-018页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9-2020学年2021-11-0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