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3 MB
  • 2021-11-01 发布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延庆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 4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延庆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5分)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历史事件是(  )‎ A.红军长征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战役的胜利 ‎2.(1.5分)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1.5分)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4.(1.5分)如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棉花 粮食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 B.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第45页(共45页)‎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5.(1.5分)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可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四厂”有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可见,“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 ‎6.(1.5分)1954年,《人民日报》特意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的事件是(  )‎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 C.“一五”计划的完成 ‎ D.土地改革的完成 ‎7.(1.5分)如图为1956年我国公私经济成分比重表。这表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 B.生产资料完全实现公有制 ‎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D.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 ‎8.(1.5分)如图漫画中的诗写道“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这幅漫画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个时期(  )‎ 第45页(共45页)‎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1.5分)下列最能概括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点的是(  )‎ 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 B.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严重的挫折 ‎ C.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突出 ‎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10.(1.5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11.(1.5分)如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的一份档案。分析这组数据,你认为小岗村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400元 A.新中国成立 ‎ B.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 ‎ 第45页(共45页)‎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2.(1.5分)如图为某同学访谈爷爷后的记录,根据访谈记录可以判断爷爷亲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 时间 爷爷的经历 ‎1949.10.1‎ 参加天安门庆典活动 ‎1952‎ 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参战 ‎1958‎ 复员回乡务农 ‎1984‎ 和家人承包土地种植苹果 A.①新中国成立 ②三大改造 ③土地改革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 B.①新中国成立 ②抗美援朝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①政协会议召开②抗美援朝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 D.①政协会议召开②三大改造②土地改革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1.5分)观察如图示意图并进行判断,描述正确的是(  )‎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第45页(共45页)‎ ‎14.(1.5分)下面是1978﹣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表(单位:亿元),其中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 ‎ 年份 ‎1978‎ ‎1980‎ ‎1990‎ ‎2000‎ GDP ‎3650.2‎ ‎4551.6‎ ‎18774.3‎ ‎997766.3‎ A.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 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C.中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15.(1.5分)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建立经济特区 B.“一国两制” ‎ C.建立特别行政区 D.建立直辖市 ‎16.(1.5分)《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中评价某人物“(他)奠定了中国变革的思想基础,并在他掌控的时间里主导了整场变革的节奏。这个小个子的四川人有着惊人的坚忍和洞察一切的政治决断力”。其评价的人物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刘少奇 ‎17.(1.5分)如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1987年,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B.祖国的和平统一 ‎ 第45页(共45页)‎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D.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8.(1.5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19.(1.5分)从2020年5月1日开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成为了每个人生活中必做的一件事。此项举措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哪一方面(  )‎ A.创新 B.共享 C.绿色 D.开放 ‎20.(1.5分)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如图所示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21.(1.5分)某同学在学习一个历史专题时,设计了如图的知识结构图。据此判断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 第45页(共45页)‎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2.(1.5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3.(1.5分)如图反映的主题是(  )‎ A.祖国统一 B.鹰击长空 C.科技强军 D.和谐发展 ‎24.(1.5分)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 B.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 D.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5.(1.5分)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应当是(  )‎ 第45页(共45页)‎ 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 ‎ C.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D.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26.(1.5分)如图两幅图片表明当今中国(  )‎ A.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C.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外交活动 ‎ D.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27.(1.5分)疫情当头,钟南山院士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为国人努力撑起一把保护伞,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下列人物中与钟南山属于同一领域有作为的人物是(  )‎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杨利伟 ‎28.(1.5分)“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说明(  )‎ A.开发“两弹一星”的目的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 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使我国跻身于强国行列 ‎ C.“两弹一星”消耗了国家大量的资源 ‎ 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 ‎29.(1.5分)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艘飞船所载的航天员是(  )‎ A.杨利伟 B.王亚平 C.翟志刚 D.景海鹏 第45页(共45页)‎ ‎30.(1.5分)网课、网购、远程办公……在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 B.信息技术影响生产生活教育方式 ‎ C.人们生活过度依靠网络技术 ‎ D.技术革命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育 二、材料分析题(共55分)‎ ‎31.(15分)某班同学准备举办“镜头中的新中国”图片展,以下是收集的部分历史图片,请你和他们一起布置展览。‎ 材料一:‎ ‎(1)展览的第一篇章是“艰苦创业”,第二篇章是“曲折探索”。以上图片中适合放入“艰苦创业”的是   、   (写序号);适合放入“曲折探索”的是   、   (写序号)。‎ 材料二:新中国建设楷模的照片 ‎(2)请你从以上图片从中选一位人物(示例人物不可选),仿照示例介绍其事迹。‎ 第45页(共45页)‎ 示例:邓稼先。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奋斗数十年,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 材料三:以下是同学为展览的第三篇章收集的照片。‎ ‎(3)观察照片并结合所学,说出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深圳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展览的第四篇章是“世纪跨越”,你认为反应哪些历史内容的照片适合放入这一篇章,请至少说出两件反应我国建设成果的历史事件。‎ 材料四:展览的最后,同学们放出了以下照片:‎ ‎(5)请你概括出这一篇章的主题。你能从图片中感受到哪些精神?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为这一主题都做了什么事?‎ ‎32.(15分)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探究历史。‎ 材料一:《复兴之路》解说词: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 ‎(1)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创新制度。‎ 材料二:1978年﹣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第45页(共45页)‎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形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3)我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这一构想的涵义是什么?‎ 材料四:某学习小组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搜集了如下资料:‎ ‎①‎ ‎1980年,兴办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②‎ ‎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③‎ ‎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④‎ ‎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⑤‎ ‎2007年,我国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分别增长了51%和60%‎ ‎⑥‎ ‎2014年,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⑦‎ ‎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达1.17亿人次 ‎⑧‎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以上资料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以提炼出多个主题。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第45页(共45页)‎ 资料序号 提炼的主题 ‎②、⑧‎ 主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 ‎   、   ‎ 主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⑤、⑦‎ 主题三:   ‎ ‎   、   ‎ 主题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材料五:新中国主要的外交活动图片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代表团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合作。‎ ‎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中国在上海举办APEC会议,即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 ‎④中国在北京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会各方形成了270多项合作成果,推动了一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 ‎(5)材料五中,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填写序号)。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这一时期的外交,在交往内容、方式上有什么发展变化?‎ ‎33.(15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历经沧桑巨变,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航天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 材料一:‎ 第45页(共45页)‎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2)请指出图1、图2人物分别在哪一领域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 材料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第45页(共45页)‎ 材料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技的力量。‎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34.(10分)长安街被称为“神州第一街”,是国家形象的象征。某历史社团开展了长安街考察活动。‎ ‎【图文研究】‎ 材料一:明清时,长安街东起东单,西至西单,全长3.7公里,中间被一个T形宫廷广场阻断,不许百姓通行。广场东西两侧是中央官署(见图),东侧为吏部、户部等文官机构,西侧为五军都督府、锦衣卫(明代)、刑部等(清代)。‎ ‎(1)指出图中长安街的位置。(写序号)依据材料一,说出明清时期长安街及两侧建筑布局所反映的特点。‎ 材料二:1901年后,东长安街至南城墙的区域(《明清长安街略图》中④处)为外国人专用,中国人不能在界内居住。1912年,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的封闭格局被打破。东西长安街终于得以贯通,天安门广场也开始对外开放。‎ ‎﹣﹣摘编自郑光中等《天安门广场长安街规划思考》‎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说出《明清长安街略图》中④处不许中国人居住的原因。说出与打破长安街封闭格局相关的历史事件。‎ ‎【实地考察】‎ 材料三:考察笔记1‎ 第45页(共45页)‎ ‎★长安街变迁示意图 ‎★建国以来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修建的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单位:座)‎ 时期 行政 文化 服务 商业 金融 科研 ‎1950〜1977 年 ‎5‎ ‎4‎ ‎6‎ ‎0‎ ‎0‎ ‎0‎ ‎1978〜2017 年 ‎7‎ ‎7‎ ‎5‎ ‎13‎ ‎6‎ ‎1‎ ‎(3)依据材料三,说出1978年前后长安街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成果运用】‎ 材料四:考察笔记2﹣﹣长安街沿线重要建筑(部分)‎ 国家大剧院:举办歌剧、话剧、音乐会、舞蹈、戏曲等演出,其中包括国际戏剧季、国际 钢琴系列等 人民大会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此召开 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故宫博物院: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筑群,收藏的文物数量达180余万件(套)‎ 国家博物馆:收藏140余万件藏品,其中有近6000件国家一级文物 建国饭店: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1982年,在东长安街开业 中央商务区(CBD):区域内集中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国际金融机构252家。同 第45页(共45页)‎ 时,通过展览馆、会展中心等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展览 ‎(4)北京“四个中心”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依据材料四,说出长安街与其中一个中心的关系。(史实恰当,逻辑清晰)‎ 示例:国家博物馆藏品数量多,质量精,承载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源,体现了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深厚底蕴。‎ 材料五:《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中提到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轴”:“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东西向延伸……向西延伸至首钢地区、永定河水系、西山山脉,向东延伸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运河、潮白河水系。”‎ ‎(5)依据以上北京市总体规划,长安街在延伸过程中如何进一步体现国家形象,提出你的建议。‎ 第45页(共45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延庆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1.5分)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历史事件是(  )‎ A.红军长征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战役的胜利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主人。‎ ‎【解答】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的胜利;标着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1.5分)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解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故选:A。‎ 第45页(共45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及《共同纲领》。‎ ‎3.(1.5分)下列连环画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内容。识记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题干中“上甘岭、黄继光、邱少云”等信息可知这指的是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他在一次战斗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邱少云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另一位战斗英雄,他在一次战斗潜伏中,为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识记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 ‎4.(1.5分)如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棉花 粮食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 B.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第45页(共45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解答】据“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可知,这些变化说明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 ‎5.(1.5分)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可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四厂”有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可见,“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 ‎【分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知道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解答】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都是重工业。可见,“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6.(1.5分)1954年,《人民日报》特意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是“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的事件是(  )‎ 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 第45页(共45页)‎ C.“一五”计划的完成 ‎ D.土地改革的完成 ‎【分析】本题以1954年《人民日报》特意发表了一篇社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 ‎【解答】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 ‎7.(1.5分)如图为1956年我国公私经济成分比重表。这表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 B.生产资料完全实现公有制 ‎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D.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表信息的解读。‎ ‎【解答】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A。‎ ‎【点评】注意掌握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8.(1.5分)如图漫画中的诗写道“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这幅漫画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个时期(  )‎ 第45页(共45页)‎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1958年中国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解答】画中诗文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这幅图片反映的是出现的浮夸风问题。1958年中国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导致浮夸风盛行。‎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大跃进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掌握大跃进运动的过程和危害。‎ ‎9.(1.5分)下列最能概括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点的是(  )‎ 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 B.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严重的挫折 ‎ C.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突出 ‎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分析】本题考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解答】1956年~1966年间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并召开中共八大取得重大成果,确定了正确方向,但随后开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属于严重失误,这个时段的历史特征为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全面反映了1956年﹣﹣196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故选:D。‎ 第45页(共45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阶段特征。‎ ‎10.(1.5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解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意义。‎ ‎11.(1.5分)如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的一份档案。分析这组数据,你认为小岗村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400元 A.新中国成立 ‎ B.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 ‎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分析】本题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解答】‎ 第45页(共45页)‎ 根据题干给出的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的一份档案。分析这组数据,可知小岗村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2.(1.5分)如图为某同学访谈爷爷后的记录,根据访谈记录可以判断爷爷亲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 时间 爷爷的经历 ‎1949.10.1‎ 参加天安门庆典活动 ‎1952‎ 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参战 ‎1958‎ 复员回乡务农 ‎1984‎ 和家人承包土地种植苹果 A.①新中国成立 ②三大改造 ③土地改革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 B.①新中国成立 ②抗美援朝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①政协会议召开②抗美援朝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 D.①政协会议召开②三大改造②土地改革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本题以某同学访谈爷爷后的记录为切入点,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1949.10.1“参加天安门庆典活动”可知,这反映的是新中的成立,由“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参战”可知,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由1958年“复员回乡务农”可知,这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由1984年“和家人承包土地种植苹果”可知,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故选:B。‎ ‎【点评】注意识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及其意义。‎ ‎13.(1.5分)观察如图示意图并进行判断,描述正确的是(  )‎ 第45页(共45页)‎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分析】本题以“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解答】根据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9﹣1994年,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递增,并且是大幅度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注意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作答。‎ ‎14.(1.5分)下面是1978﹣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表(单位:亿元),其中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 ‎ 年份 ‎1978‎ ‎1980‎ ‎1990‎ ‎2000‎ GDP ‎3650.2‎ ‎4551.6‎ ‎18774.3‎ ‎997766.3‎ A.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 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C.中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第45页(共45页)‎ ‎【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题的关键是“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 ‎【解答】从表中可知,1978﹣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快,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15.(1.5分)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建立经济特区 B.“一国两制” ‎ C.建立特别行政区 D.建立直辖市 ‎【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先后设立的经济特区。识记我国先后设立的经济特区名称。‎ ‎【解答】题干材料给出了深圳和海南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关史实,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国家先后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我国先后设立的经济特区。‎ ‎16.(1.5分)《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中评价某人物“(他)奠定了中国变革的思想基础,并在他掌控的时间里主导了整场变革的节奏。这个小个子的四川人有着惊人的坚忍和洞察一切的政治决断力”。其评价的人物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刘少奇 ‎【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识记“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以及意义。‎ ‎【解答】据“(他)奠定了中国变革的思想基础,并在他掌控的时间里主导了整场变革的节奏。这个小个子的四川人有着惊人的坚忍和洞察一切的政治决断力”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表明他具有惊人的坚忍和洞察一切的政治决断力。‎ 第45页(共45页)‎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关内容。‎ ‎17.(1.5分)如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1987年,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年,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B.祖国的和平统一 ‎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D.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史实。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答】据“1987年,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故复习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在1987年的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92年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所以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史实。‎ ‎18.(1.5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第45页(共45页)‎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梦。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解答】“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梦的实质是人民的梦,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史实。‎ ‎19.(1.5分)从2020年5月1日开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成为了每个人生活中必做的一件事。此项举措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哪一方面(  )‎ A.创新 B.共享 C.绿色 D.开放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发展理念。结合新发展理念的内容理解。‎ ‎【解答】题干中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实施垃圾分类,体现了绿色的发展理念,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干中的举措意义,对应正确题肢,完成解答。‎ ‎20.(1.5分)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如图所示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 第45页(共45页)‎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解答】上述素材反映的是我国实行民族友好、民族团结的政策,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注意从图片中提取关键信息。‎ ‎21.(1.5分)某同学在学习一个历史专题时,设计了如图的知识结构图。据此判断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影响。‎ ‎【解答】据所学可知,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使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这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第45页(共45页)‎ ‎22.(1.5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分析】该题考查台湾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故选:B。‎ ‎【点评】识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 ‎23.(1.5分)如图反映的主题是(  )‎ A.祖国统一 B.鹰击长空 C.科技强军 D.和谐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军队建设的现代化,关键是对图片的解读。‎ ‎【解答】据图中的核潜艇、“辽宁舰”舰载飞机、歼﹣20战机和地空导弹可知,这些武器装备都是我国在军队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体现了科技强军。ABD三项与图片无关。‎ 故选:C。‎ ‎【点评】注意对图片的解读,掌握我国军队建设的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24.(1.5分)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 第45页(共45页)‎ B.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 D.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解答】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自主决定本国的内政外交,决定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事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行,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相关史实。‎ ‎25.(1.5分)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应当是(  )‎ 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 ‎ C.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D.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解答】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都属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45页(共45页)‎ ‎【点评】准确识别图片信息,把握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作答此题的关键。‎ ‎26.(1.5分)如图两幅图片表明当今中国(  )‎ A.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C.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外交活动 ‎ D.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成就,关键是对图片的解读。‎ ‎【解答】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都有中国的参与,我国在中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我国的外交成就。‎ ‎27.(1.5分)疫情当头,钟南山院士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为国人努力撑起一把保护伞,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下列人物中与钟南山属于同一领域有作为的人物是(  )‎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杨利伟 ‎【分析】本题考查了屠呦呦。她为人类治疗和控制这一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解答】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钟南山在中国医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科学家屠呦呦与钟南山同属医学领域。‎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屠呦呦的主要贡献。‎ 第45页(共45页)‎ ‎28.(1.5分)“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说明(  )‎ A.开发“两弹一星”的目的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 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使我国跻身于强国行列 ‎ C.“两弹一星”消耗了国家大量的资源 ‎ 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 ‎【解答】据题干材料“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题干信息不是针对开发“两弹一星”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题干信息也不是针对开发的意义,B不符合题意,题干信息不是用来说明“两弹一星”消耗了国家大量的资源的,因而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我国“两弹一星”精神。‎ ‎29.(1.5分)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艘飞船所载的航天员是(  )‎ A.杨利伟 B.王亚平 C.翟志刚 D.景海鹏 ‎【分析】本题考查了杨利伟。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解答】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业性跨越。这艘飞船所载的航天员是杨利伟。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故选:A。‎ 第45页(共45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杨利伟的相关事迹。‎ ‎30.(1.5分)网课、网购、远程办公……在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 B.信息技术影响生产生活教育方式 ‎ C.人们生活过度依靠网络技术 ‎ D.技术革命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育 ‎【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影响。结合信息技术的影响分析。‎ ‎【解答】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这说明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教育方式,网络时代的到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改革开放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共55分)‎ ‎31.(15分)某班同学准备举办“镜头中的新中国”图片展,以下是收集的部分历史图片,请你和他们一起布置展览。‎ 材料一:‎ ‎(1)展览的第一篇章是“艰苦创业”,第二篇章是“曲折探索”。以上图片中适合放入“艰苦创业”的是 ① 、 ④ (写序号);适合放入“曲折探索”的是 ② 、 ③ (写序号)。‎ 第45页(共45页)‎ 材料二:新中国建设楷模的照片 ‎(2)请你从以上图片从中选一位人物(示例人物不可选),仿照示例介绍其事迹。‎ 示例:邓稼先。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奋斗数十年,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 材料三:以下是同学为展览的第三篇章收集的照片。‎ ‎(3)观察照片并结合所学,说出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深圳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展览的第四篇章是“世纪跨越”,你认为反应哪些历史内容的照片适合放入这一篇章,请至少说出两件反应我国建设成果的历史事件。‎ 材料四:展览的最后,同学们放出了以下照片:‎ ‎(5)请你概括出这一篇章的主题。你能从图片中感受到哪些精神?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为这一主题都做了什么事?‎ ‎【分析】(1)本题考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也有失误,但总的来说成功是主要的。‎ 第45页(共45页)‎ ‎(2)本题考查我国的模范人物。各行业模范人物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奉行了巨大的贡献。‎ ‎(3)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的发展。‎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①、④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一五计划使我国在贫穷落后的情况下开始工业化,故可以归入“艰苦创业”;②、③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大跃进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故归入“曲折探索”。‎ ‎(2)王进喜,中国石油工人,为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铁人;邓稼先,中国核物理学家,为中国原子弹和导弹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焦裕禄,兰考县委书记,为治理兰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被誉为党的好干部。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党的好战士。‎ ‎(3)比较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深圳由落后的小城镇发展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国外企业和个人进行投资活动;在进出口和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实施“一代一路”建设;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5)这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抗击新新冠肺炎疫情的内容,故主题体现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内容即可。如:团结协作,共抗疫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应该做的是做好自我防护,不聚会,讲卫生等。‎ 故答案为:‎ ‎(1)以上图片中适合放入“艰苦创业”的是①、④;适合放入“曲折探索”的是②、③。‎ ‎(2)王进喜。他是一名石油工人,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带领工人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当井喷现象发生时,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被誉为“铁人”。‎ 焦裕禄。他是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在艰苦的条件下带队治理兰考三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雷锋。他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在平凡的工作中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助人为乐,被人民称为“解放军的好战士”。‎ ‎(3)深圳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 第45页(共45页)‎ 原因: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国外企业和个人进行投资活动;在进出口和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只要是21世纪取得的建设成果即可。例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实施“一代一路”建设;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5)团结协作,共抗疫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应该做的是做好自我防护,不聚会,讲卫生等。‎ ‎【点评】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建设模范人物、大跃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内容,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2.(15分)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探究历史。‎ 材料一:《复兴之路》解说词: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 ‎(1)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创新制度。‎ 材料二:1978年﹣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形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3)我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这一构想的涵义是什么?‎ 第45页(共45页)‎ 材料四:某学习小组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搜集了如下资料:‎ ‎①‎ ‎1980年,兴办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②‎ ‎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③‎ ‎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④‎ ‎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⑤‎ ‎2007年,我国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分别增长了51%和60%‎ ‎⑥‎ ‎2014年,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⑦‎ ‎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达1.17亿人次 ‎⑧‎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以上资料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以提炼出多个主题。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资料序号 提炼的主题 ‎②、⑧‎ 主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 ‎ ① 、 ③ ‎ 主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⑤、⑦‎ 主题三: 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变化 ‎ ‎ ④ 、 ⑥ ‎ 主题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材料五:新中国主要的外交活动图片 第45页(共45页)‎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中国代表团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合作。‎ ‎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中国在上海举办APEC会议,即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一次大规模,高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 ‎④中国在北京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会各方形成了270多项合作成果,推动了一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 ‎(5)材料五中,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③④ (填写序号)。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这一时期的外交,在交往内容、方式上有什么发展变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化的特点及形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涵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及这一时期的外交在交往内容、方式上的发展变化的相关史实。‎ ‎【解答】(1)据材料一“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创新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据材料二“1978年﹣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快速上升、持续提高等。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以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获得解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等,从而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快速上升、持续提高。‎ ‎(3)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据材料四“1980年,兴办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可知,①、③‎ 第45页(共45页)‎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据“2007年,我国人均禽蛋和禽肉消费量在过去10年里分别增长了51%和60%”“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达1.17亿人次”可知,⑤、⑦体现了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变化。据“2001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2014年,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可知,④、⑥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5)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材料五中①发生在1955年,②发生在1971年,③发生在2001年,④发生在2017年,故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有③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局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这一时期的外交,在交往内容方面,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外交;在交往方式方面,开展多层次的多边外交。‎ 故答案为:‎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特点: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快速上升、持续提高等。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等。‎ ‎(3)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 资料序号 提炼的主题 ‎②、⑧‎ 主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 ‎①、③‎ 主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⑤、⑦‎ 主题三: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变化 ‎④、⑥‎ 主题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5)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③④;交往内容:全方位、立体化的外交;交往方式:开展多层次的多边外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化的特点及形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涵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及这一时期的外交在交往内容、方式上的发展变化的相关史实。‎ 第45页(共45页)‎ ‎33.(15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历经沧桑巨变,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航天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两弹一星”是指什么?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2)请指出图1、图2人物分别在哪一领域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 第45页(共45页)‎ 材料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材料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技的力量。‎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分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历经沧桑巨变,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航天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切入点,以五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两弹一星以及精神、袁隆平和屠呦呦、我国科技成就以及原因,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1)仔细观察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2)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人物袁隆平在农业科学领域取得了成就、图2人物屠呦呦在医药学领域取得了成就。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际农学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72年,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在青蒿中成功提取到一种无色晶体,并将其命名为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她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究精神;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知难而进的献身精神。‎ ‎(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重视科技。‎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勤于思考,善于用脑等。‎ 故答案为:‎ 第45页(共45页)‎ ‎(1)“两弹一星”: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历史意义: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图1:农业科学领域;籼型杂交水稻。图2:医药学领域;青蒿素。精神:持之以恒的科学探究精神;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知难而进的献身精神。‎ ‎(3)原因: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重视科技。‎ ‎(4)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勤于思考,善于用脑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两弹一星以及精神、袁隆平和屠呦呦、我国科技成就以及原因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34.(10分)长安街被称为“神州第一街”,是国家形象的象征。某历史社团开展了长安街考察活动。‎ ‎【图文研究】‎ 材料一:明清时,长安街东起东单,西至西单,全长3.7公里,中间被一个T形宫廷广场阻断,不许百姓通行。广场东西两侧是中央官署(见图),东侧为吏部、户部等文官机构,西侧为五军都督府、锦衣卫(明代)、刑部等(清代)。‎ ‎(1)指出图中长安街的位置。(写序号)依据材料一,说出明清时期长安街及两侧建筑布局所反映的特点。‎ 材料二:1901年后,东长安街至南城墙的区域(《明清长安街略图》中④处)为外国人专用,中国人不能在界内居住。1912年,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的封闭格局被打破。东西长安街终于得以贯通,天安门广场也开始对外开放。‎ ‎﹣﹣摘编自郑光中等《天安门广场长安街规划思考》‎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说出《明清长安街略图》中④‎ 第45页(共45页)‎ 处不许中国人居住的原因。说出与打破长安街封闭格局相关的历史事件。‎ ‎【实地考察】‎ 材料三:考察笔记1‎ ‎★长安街变迁示意图 ‎★建国以来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修建的建筑物的主要功能(单位:座)‎ 时期 行政 文化 服务 商业 金融 科研 ‎1950〜1977 年 ‎5‎ ‎4‎ ‎6‎ ‎0‎ ‎0‎ ‎0‎ ‎1978〜2017 年 ‎7‎ ‎7‎ ‎5‎ ‎13‎ ‎6‎ ‎1‎ ‎(3)依据材料三,说出1978年前后长安街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成果运用】‎ 材料四:考察笔记2﹣﹣长安街沿线重要建筑(部分)‎ 国家大剧院:举办歌剧、话剧、音乐会、舞蹈、戏曲等演出,其中包括国际戏剧季、国际 钢琴系列等 人民大会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此召开 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故宫博物院: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建筑群,收藏的文物数量达180余万件(套)‎ 第45页(共45页)‎ 国家博物馆:收藏140余万件藏品,其中有近6000件国家一级文物 建国饭店: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1982年,在东长安街开业 中央商务区(CBD):区域内集中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国际金融机构252家。同 时,通过展览馆、会展中心等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展览 ‎(4)北京“四个中心”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依据材料四,说出长安街与其中一个中心的关系。(史实恰当,逻辑清晰)‎ 示例:国家博物馆藏品数量多,质量精,承载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源,体现了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深厚底蕴。‎ 材料五:《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中提到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轴”:“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东西向延伸……向西延伸至首钢地区、永定河水系、西山山脉,向东延伸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运河、潮白河水系。”‎ ‎(5)依据以上北京市总体规划,长安街在延伸过程中如何进一步体现国家形象,提出你的建议。‎ ‎【分析】本题考查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改革开放,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明清时,长安街东起东单,西至西单,全长3.7公里,中间被一个T形宫廷广场阻断,不许百姓通行”可知,图中长安街的位置是②.据材料一可知,明清时期长安街及两侧建筑布局所反映的特点是政治职能突出,体现了皇权至上等。‎ ‎(2)据材料二“1901年后,东长安街至南城墙的区域(《明清长安街略图》中④处)为外国人专用,中国人不能在界内居住。1912年,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的封闭格局被打破。东西长安街终于得以贯通,天安门广场也开始对外开放”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长安街略图》中④处不许中国人居住的原因是《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与打破长安街封闭格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 ‎(3)据材料三可知,1978年前后长安街发生的变化是向东西方向延长,沿线建筑物的数量和功能增多等;结合所学可知,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等。‎ ‎(4)据材料四可知,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会的地方,天安门广场是开国大典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地方,体现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深厚底蕴。‎ 第45页(共45页)‎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长安街在延伸过程中要保护延长线的文化古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体现国家形象。‎ 故答案为:‎ ‎(1)②;政治职能突出,体现了皇权至上等。‎ ‎(2)《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亥革命。‎ ‎(3)向东西方向延长,沿线建筑物的数量和功能增多等;改革开放,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等。‎ ‎(4)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会的地方,天安门广场是开国大典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地方,体现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深厚底蕴。‎ ‎(5)保护延长线的文化古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改革开放,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7/21 8:24:33;用户:五峰中学;邮箱:wfzx88@xyh.com;学号:36725791‎ 第45页(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