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50 KB
  • 2021-11-01 发布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备课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2.时间的测量  ‎ ‎3.误差 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其他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长度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如图所示。‎ ‎  ‎ ‎【例】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2厘米=32×1/100=‎0.32米                 B.32厘米=32厘米×1/‎100米=‎‎0.32米 7‎ C.32厘米=32×1/‎100米=‎0.32米               D.32厘米=32厘米×1/100=0.32厘米 答案:C ‎ 点拨:明白‎32 cm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2 cm表示有32个‎1 cm,32是倍数,不进行单位换算,把‎1 cm换算到目标单位:‎32 cm=32×‎1 cm=32×1/100 m=‎0.32 m。故选C。‎ 知识点2: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钢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观察:①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②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若零刻度线磨损时,不可再把它的零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任选一整数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线。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就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高。(如图所示)‎ ‎(2)放:①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②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即沿着被测长度;③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如图所示)‎ ‎ (3)看:视线不能歪斜,应与尺面垂直。(如图所示)‎ ‎(4)读: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计值)。‎ ‎(5)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3.学生活动1:用刻度尺测长度 先观察刻度尺,并记录分度值及量程。‎ 7‎ 让学生利用自带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次数 物理量   ‎ ‎1‎ ‎2‎ ‎3‎ 平均值 长度/cm 宽度/cm 测量结束后比较测量结果,为什么测量结果不相同呢?‎ 易错警示 不要误认为选用的刻度尺分度值越小,测量效果越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要测量的长度非常大,则需要选用量程较大的工具;若要测量的长度非常小或要求非常精确,则需要选用分度值较小、精密的工具。‎ 拓展延伸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方法 具体做法 图示 ‎1.累 积 法 即测多算少,如求金属丝的直径、测一张纸(或邮票)的厚度时就可采用此法。测金属丝直径的具体做法如图所示:将金属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测出金属丝线圈的累积长度L,再除以对应的匝数n,即可求得金属丝直径d=L/n;测一张邮票厚度时,可先测出多张相同邮票(如100张)的厚度,再除以张数,即可求出一张邮票的厚度 ‎ ‎ ‎2.棉 线 法 这种方法又叫“化曲为直”法,或叫“替代法”。如果待测的长度是无规则、弯曲的,并且在长度不是很长的情况下,直接测量无法测量,我们可采用化曲为直的方法 例如:测一条曲线的长度,如图,我们可以用一细棉线沿曲线贴放,然后拉直,再用刻度尺测出这一细棉线的长度,即为曲线的长度 ‎ ‎ ‎ ‎ ‎3.配 合 法 即用直尺和三角板配合使用测量长度,该方法对于测圆、球直径、圆锥高、人身高、硬币直径等较方便。如测圆锥高,如图所示 ‎                    ‎ 7‎ ‎4.滚 轮 法 待测的长度是无规则、弯曲的,并且在长度很长的情况下,直接测量无法测量,我们可采用以轮代尺的方法 例如:测环形跑道的长度、测两地的路程。如图所示,我们可以先测出一个轮的周长,再用轮在待测的路程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用轮的周长乘以圈数就是要测的长度了 ‎【例】 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答案:D ‎ 点拨: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A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错误;B图中的刻度尺没有放正,故错误;C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错误;D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而且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正确。选D。‎ 知识点3: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其换算关系是:1 h=60 min,1 min=60 s 工具 钟表、停表等 7‎ 测量 方法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测量时间常用的停表,其量程和分度值分别是:大圈一整圈是60   s,分度值是1 s;小圈一整圈是60 min,分度值是1 min ‎【例】 如图所示,观察停表。‎ ‎(1)填写下表。‎ ‎      区段 时间 刻度圈      ‎ ‎1整圈 ‎1大格 ‎1小格 大圈 小圈 ‎ (2)图中所示的时间是    。 ‎ 答案:(1)大圈:30 s;1 s;0.1 s;小圈:15 min;1 min (2)1 min 4 s或64 s 点拨:由图知,大圈1整圈是30 s,每大格是1 s,每大格又分为10小格,所以每小格是0.1 s;小圈1整圈是15 min,每大格是1 min。由图观察发现,小圈走了1格,即1 min,大圈指示4 s,所以指示时间为1 min 4 s或64 s。‎ 知识点4:误差 ‎1.误差的概念: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其中,物体的真实长度叫真实值。‎ 7‎ ‎2.误差产生的原因 ‎(1)测量仪器精密程度不够,或测量方法不够完善等原因会造成误差。‎ ‎(2)测量人读数时会造成误差。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用眼睛不可能估读得非常准。‎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测量误差 测量错误 产生原因 ‎①跟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有关 ‎②跟测量人读取估计值不同有关 ‎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②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 减小或避免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减小方法:①采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②运用合理的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 方法规律 在物理实验题中,常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如果只多次测量不求平均值,是为了使得到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如果多次测量且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例】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答案:A ‎ 点拨:解答本题要弄清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的不可避免性。A项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为了减小误差,符合题意;B项中,误差和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不符合题意;C和D项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1: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 ‎【例1】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7‎ 答案:C ‎ 点拨:A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读数为‎2.0 cm,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选项A不正确。B图中刻度尺倾斜了,没有放正,所以B图不正确。C图中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边缘,并放正重合;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读数为‎2.00 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C图正确。D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选项D不正确。故选C。‎ 考点2: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例2】 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纽扣的直径是    cm。 ‎ 答案:1;1.08~1.12‎ 点拨:对于圆形或球形的物体,测其直径常用如图所示的组合方法,两个三角板之间的长度就是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一个大格是‎1 cm,平均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小格所代表的刻度即分度值是‎0.1 cm,也就是‎1 mm。在读取数值时,一要注意起点若不是零刻度线,要减去起点刻度;二是要适当进行估读,只要合理均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