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4.42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鱼我所欲也
《孟子》
孟子
孟子,名____,战国时期著名
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_
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孔子的思
想,被称为“_______”。
在政治上,他提倡_______,提出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
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在人性问
题上,孟子主张______论,认为
人生而具有恻隐自信、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
这些“善性”丧失,就能在道德
方面具备“仁义礼智”的品质。
轲
儒家
亚圣
仁政
性善
孟子的主张
¡ 1、“仁政”,认为“民贵君轻”。
¡ 2、他认为人性是善的,是“性善论”者。
¡ 3、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
礼、智。
¡ 4、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
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孟子的名言
¡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5、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
注意停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
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
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
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⒈通假字
⑴故患有所不辟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⑶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⑸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
前。
“与”通“欤”,语气
词。
“得”通“德”,感
激。
“辩”通
“辨”,辨别。
“辟”通“避”,躲
避。
鱼我所欲也
⒉一词多义
为
为宫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得
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介词,为了。
动词,做。
得到。
通“德”,感激。
此、这。
这是。
通“欤”,语气词。
给予。
鱼我所欲也
⒊虚词
之
呼尔而与之
为宫室之美
而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代词,他。
助词,的。
表转折,却、但。
表并列。
表比较,比。
表对象,对。
鱼我所欲也
4.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⒈鱼我所欲也。
⒉二者不可得兼。
⒊故不为苟得。
⒋是亦不可以已乎。
想要
兼得,同时得到
苟且偷生
停止、放弃
5.古今异义
¡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古义:
¡ 今义: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
¡ 今义:
¡ 3、则凡可以得生者 古义:
¡ 何不用也 今义:
这种
判断动词
好处
增加
可以;用来
能愿动词
以“鱼”喻“生”,以“熊掌”喻
“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
“舍生取义”的主张。
第一层 ——
引出主题
第二层—— 正面论述
从生、死的角度提出为了正义决不能
贪生怕死、屈辱人格,而要无所畏惧,义
无反顾。分析了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的原
因。进一步强调了“义”的价值和作用。
比喻论证
第三层——
反面论述
正反对比
从反面论证“义”的价值和作用:
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凡是可以
苟且偷生的无耻手段都做得出来。有
的人不为生死所限制,有所为有所不
为。
第四层 ------因为人都有向善向义之
心,只是一般人不能坚持,而贤者没
有丧失罢了。
提出主张——舍生取义
正面分析舍生取义的原因
反面论证“义”的价值
和作用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第
一
部
分
“义”重于生命,
应舍生取义。
理论论证:
苏武把气节看的比
生命还重
屈原宁死不与统治
者同流合污
不择手段
求生
不择手段
避患
所欲有甚于
生者
所恶有甚于
死者
正
面
反
面
舍
生
取
义
所欲莫甚
于生
所恶莫甚
于死
所欲甚于生
所恶甚于死
有不用
有不为
非独贤者 人皆有 贤者能勿丧
为义可
以舍生
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
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做出不
同的选择?
守义不辱
存有本心
见利忘义
失去本心
“是心”直译为这种思想,那么这种
思想到底指的是什么思想?
舍生取义 羞恶之心 义
人虽饥饿,仍将“义”看得重于生命,
甚至宁死不食。
以不辨礼义接受万钟为例,指出为物欲
所蔽是丧失了羞耻之心,对自己没有好
处。
第
二
部
分
举出实例,进一步论证
“义”重于生命,并得
出中心,指出不应该为
物欲所惑。
第四五六段—— 举例论证
点明中心
举例说明物欲、生命、正义
三者的关系:
正义>生命
正义>物欲 正义>一切
中心:人应保持本性,舍生取义;不
顾礼义,只求私欲的可耻的。
物欲、生命、礼义三者之关系
万钟诚可贵,
生命价更高;
若为礼义故,
二者皆可抛。
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死——有甚于死——有所不避
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
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
正面
反面
对
比
论
证
由是避患→不为 →有甚于死者
由是则生→不用 (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
非独—皆有—勿丧 (人之初,性本善)
一箪食、一豆羹—弗受,不屑—义存在
万钟—— 受 ——义丧失
举
例
论
证
(正面举例)
(反面举例)
对
比
论
证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深入浅出
逻辑严密
气势充沛
主题鲜明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
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
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
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
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
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
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
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
义”的中心论点。
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
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
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
敬的施舍,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
文第2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
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来解
释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
哪一句?
富贵不能淫。
高官厚禄诱惑不了。
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
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
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
义的人。
鱼我所欲也
分析下列各句中的“义”的不同,并
说出你读过这些“义”的感受。
¡ 孟子:义我所欲也
¡ 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 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
¡ 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
A.忠君报国的“忠义”。B.与生俱来的一种
本心“羞恶之心”。C.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坚
贞不渝的信念。D.士为知已者死的“仗义”。
(B)
(D)
(A)
(C)
相关文档
-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课件2 回2021-11-0144页
-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 社戏教2021-11-0128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敬业与乐业 (18)_2021-11-0135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悼念玛丽·居里 (2021-11-016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致女儿的信 (6)_2021-11-0131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悼念玛丽·居里 (2021-11-0112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三颗枸杞豆 (7)_2021-11-0110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孟子两章 得道多2021-11-0120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隆中对 (9)_鲁教2021-11-0158页
-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我的母亲 (12)_鲁2021-11-0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