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8.45 KB
  • 2021-11-01 发布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5分)1949年9月,中国各方面的代表600余人齐聚北平热烈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这一场景应该出现在(  )‎ A.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 C.一届人大会议 D.中共八大 ‎2.(2.5分)英魂归故国,浩气满乾坤,2018年3月29日,2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在中华大地上安息。回首6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志愿军战士中,严守潜伏任务,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A.刘胡兰 B.董存瑞 C.黄继光 D.邱少云 ‎3.(2.5分)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话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4.(2.5分)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第27页(共27页)‎ ‎5.(2.5分)“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牌汽车跑中华,喷汽式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这首歌谣所歌颂的成果的取得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十年探索时期 ‎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6.(2.5分)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何时制定的(  )‎ 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 B.土地革命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改革开放时期 ‎7.(2.5分)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8.(2.5分)阅读下列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第27页(共27页)‎ ‎1956‎ ‎7%‎ ‎0.1%‎ ‎7.3%‎ ‎53.4%‎ ‎32.2%‎ A.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B.土地改革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三大改造 ‎9.(2.5分)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0.(2.5分)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1.(2.5分)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 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12.(2.5分)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13.(2.5分)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第27页(共27页)‎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14.(2.5分)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之所以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在这一年(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B.“文化大革命”结束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D.设立经济特区 ‎15.(2.5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的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 D.文化大革命 ‎16.(2.5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什么地方?(  )‎ A.城市 B.农村 C.沿海地区 D.国有企业 ‎17.(2.5分)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8.(2.5分)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第27页(共27页)‎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9.(2.5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B.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C.“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2.5分)以下对如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 A.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 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 C.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 ‎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第27页(共27页)‎ ‎21.(16分)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30万人,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无数的彩色火炮从会场四周发射。‎ ‎﹣﹣﹣新华社建社75周年纪念文丛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从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推断,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22.(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水泥厂在建国初期,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解放前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百分之九十。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来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百分之四十。‎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 第27页(共27页)‎ ‎(1)依据材料一,建国初期上海水泥厂面临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改革后上海水泥厂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济南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著名的国有企业,后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那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的审批权,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1984年,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股票300万元股票。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 ‎(2)依据材料二分析“天桥百货”是如何解决诸多困难的?概括“天桥百货”其在改革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两个企业都通过改革走出了困局,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改革”认识。‎ ‎23.(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4月25日,习总书记来到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 农业生产总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 397‎ ‎133.6‎ ‎1990年 ‎7 662.1‎ ‎686.3‎ ‎2000年 ‎24 915.8‎ ‎2 253.4‎ ‎2016年 ‎112 091.3‎ ‎12 363.4‎ ‎(1)材料一中“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促成了农村哪一政策的诞生?依据上面图表并分析,说明农村实行这一政策的作用?‎ 材料二:‎ 第27页(共27页)‎ 对外贸易(进出口)‎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381.4‎ ‎1154.4‎ ‎4722.9‎ ‎39600‎ 引进外资 ‎1984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70.5‎ ‎1028.9‎ ‎5935.6‎ ‎1262.7‎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一一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材料二中的变化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材料里第一扇“窗”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邓小平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在1976年,在随后的20年里,他先后共出现了9次,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于1978年、1985年两次成为《时代》年度人物,是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这在《时代》历史上也是少有的现象。‎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邓小平多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原因。‎ 第27页(共27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5分)1949年9月,中国各方面的代表600余人齐聚北平热烈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这一场景应该出现在(  )‎ A.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 C.一届人大会议 D.中共八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史实。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解答】为了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1949年9月,中国各方面的代表600余人齐聚北平热烈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这一场景应该出现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史实。‎ ‎2.(2.5分)英魂归故国,浩气满乾坤,2018年3月29日,2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在中华大地上安息。回首6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志愿军战士中,严守潜伏任务,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A.刘胡兰 B.董存瑞 C.黄继光 D.邱少云 第27页(共27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注意掌握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 ‎【解答】邱少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烧身,纹丝不动,壮烈牺牲。‎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 ‎3.(2.5分)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话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工业化。‎ ‎【解答】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以中国工业发展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理解能力。‎ ‎4.(2.5分)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 第27页(共27页)‎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分析】本题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 ‎【解答】观察“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可知,这表明当时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 ‎5.(2.5分)“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牌汽车跑中华,喷汽式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这首歌谣所歌颂的成果的取得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十年探索时期 ‎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解答】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故选:A。‎ ‎【点评】‎ 第27页(共27页)‎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6.(2.5分)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何时制定的(  )‎ 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 B.土地革命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改革开放时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答】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7.(2.5分)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分析】‎ 第27页(共27页)‎ 本题以“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为依托,考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 ‎【解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用赎买的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8.(2.5分)阅读下列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A.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B.土地改革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三大改造 ‎【分析】本题以“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 ‎【解答】观察“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可知,到1956年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国营经济占了主体,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三大改造。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的相关史实。‎ 第27页(共27页)‎ ‎9.(2.5分)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意义。‎ ‎【解答】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D.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三大改造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0.(2.5分)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主要以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为中心,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第27页(共27页)‎ ‎【解答】大炼钢铁运动出现在大跃进运动中。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主要以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为中心,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大炼钢铁运动的相关史实。‎ ‎11.(2.5分)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 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分析】本题考查了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解答】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模范人物的事迹及时代精神。‎ ‎12.(2.5分)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第27页(共27页)‎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了重大损失,拉大了我国和世界的差距。‎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难度中等.‎ ‎13.(2.5分)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解答】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4.(2.5分)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之所以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在这一年(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B.“文化大革命”结束 ‎ 第27页(共27页)‎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D.设立经济特区 ‎【分析】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解答】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1978年之所以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在这一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15.(2.5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的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 D.文化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理解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解答】依据题干“政治大革命”可知,这是文化大革命深刻反思。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残。‎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第27页(共27页)‎ ‎16.(2.5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什么地方?(  )‎ A.城市 B.农村 C.沿海地区 D.国有企业 ‎【分析】本题主要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入手,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先后进行解答。‎ ‎【解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率先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即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取消人民公社化建立乡镇的政治改革,农村改革的实现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ACD三项改革晚于B项。‎ 故选:B。‎ ‎【点评】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内容及开展的步骤,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17.(2.5分)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 ‎【解答】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由题干中给出的“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股份制改革”等资料,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课题是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故选:C。‎ 第27页(共27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18.(2.5分)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分析】本题以四张图片为依托,考查“新时代”的含义。‎ ‎【解答】从图一购物票证到图二今日商品任意买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和物资短缺的产物。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资日益丰富,购物票退出历史舞台,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新时代”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19.(2.5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B.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第27页(共27页)‎ C.“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掌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髓。‎ ‎【解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着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九大最大的亮点,是对党的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相关史实。‎ ‎20.(2.5分)以下对如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 A.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 B.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 C.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 ‎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革命发展史。‎ 第27页(共27页)‎ ‎【解答】该图很明显是台阶状图形。显示了中国在一个一个台阶的上升。从辛亥革命时期被压迫被奴役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实现了独立,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A、B、D三项都不能全面概括该图的主题。‎ 故选:C。‎ ‎【点评】注意准确分析图片含义。‎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6分)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30万人,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无数的彩色火炮从会场四周发射。‎ ‎﹣﹣﹣新华社建社75周年纪念文丛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第27页(共27页)‎ ‎(3)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从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推断,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相关史实。重点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 ‎【解答】(1)据材料一“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30万人”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开始当家做主。‎ ‎(2)观察材料二图片可知,图一“西藏人民欢迎解放军”反映的是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图二“朝鲜战争作战双方签署停战协定”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图三“农民拔除地主的界碑”反映的是土地改革。‎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内和国际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对内,195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对外,1950年,进行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故从以上材料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可以推断,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故答案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人民当家做主(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图一:西藏和平解放;图二:抗美援朝;图三:土地改革。‎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点评】‎ 第27页(共27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相关史实。‎ ‎22.(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水泥厂在建国初期,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解放前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百分之九十。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来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百分之四十。‎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 ‎(1)依据材料一,建国初期上海水泥厂面临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改革后上海水泥厂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济南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著名的国有企业,后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那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的审批权,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1984年,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股票300万元股票。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人教版八年级课本 ‎(2)依据材料二分析“天桥百货”是如何解决诸多困难的?概括“天桥百货”其在改革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两个企业都通过改革走出了困局,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改革”认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国企改革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改革的重要性。‎ ‎【解答】(1)据材料一“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来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百分之四十。”可知,建国初期上海水泥厂面临的困难,是通过公私合营或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的。改革后上海水泥厂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产量提高,生产资料所有制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第27页(共27页)‎ ‎(2)据材料二“1984年,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可知,“天桥百货”进行股份制改革或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据“1984年,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股票300万元股票。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可知,“天桥百货”其在改革前后由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或实行股份制,由缺乏自主经营权变为有经营自主权,规模和效益提升。‎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两个企业都通过改革走出了困局,据材料一“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来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百分之四十。”和材料二“1984年,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股票300万元股票。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可知,只有改革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1)解决:公私合营或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变化: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产量大幅提高,生产资料所有制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2)解决:进行股份制改革或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变化: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或实行股份制,由缺乏自主经营权变为有经营自主权,规模和效益提升。‎ ‎(3)只有改革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改造、国企改革的相关史实。‎ ‎23.(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4月25日,习总书记来到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 农业生产总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第27页(共27页)‎ ‎1978年 ‎1 397‎ ‎133.6‎ ‎1990年 ‎7 662.1‎ ‎686.3‎ ‎2000年 ‎24 915.8‎ ‎2 253.4‎ ‎2016年 ‎112 091.3‎ ‎12 363.4‎ ‎(1)材料一中“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促成了农村哪一政策的诞生?依据上面图表并分析,说明农村实行这一政策的作用?‎ 材料二:‎ 对外贸易(进出口)‎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381.4‎ ‎1154.4‎ ‎4722.9‎ ‎39600‎ 引进外资 ‎1984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70.5‎ ‎1028.9‎ ‎5935.6‎ ‎1262.7‎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一一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材料二中的变化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材料里第一扇“窗”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邓小平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在1976年,在随后的20年里,他先后共出现了9次,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于1978年、1985年两次成为《时代》年度人物,是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这在《时代》历史上也是少有的现象。‎ 第27页(共27页)‎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邓小平多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设立的相关史实。‎ ‎【解答】(1)材料一中“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促成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诞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据材料一图表中的农业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2)据材料二中的“对外贸易(进出口)”“引进外资”的数据可知,材料二中的变化得益于对外开放的实施。据“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里第一扇“窗”指的是经济特区的设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决定在靠近港澳台地区的广东和福建率先实行试点,建立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来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共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汕头、厦门、珠海,其中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3)综合上述材料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我国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引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等等。这些都是邓小平多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原因。‎ 第27页(共27页)‎ 故答案为:‎ ‎(1)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生活得到改善。‎ ‎(2)政策:对外开放;窗:经济特区或深圳。‎ ‎(3)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引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的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设立的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19 7:41:30;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7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