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78 KB
- 2021-11-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 新知探索 授课时间2011-5-11 序号30 主备人 审核
知识目标:掌握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导弹的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能力目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争攀科技高峰的崇高理想。 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
教学难点: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自主预习打基础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1、原子弹:______年____月____日,第一颗_________爆炸成功。影响: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也打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导弹:______年____月,我国设计的 _____________导弹试飞成功;______年____月,中近程地地导弹携带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爆炸,标志着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
3、卫星:______年,我国用________________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_____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一箭多星”技术和发射返回式卫星。)
4、______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____________”往返成功。
二、籼型杂交水稻:
_______经过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______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他又在实践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国际农学界誉为“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强能力:
1、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制造原子弹?原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使用是什么时候?
2、我国为什么要研制核武器?
3、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谁?结合其事迹,你能为农民朋友增产增收提点合理的建议吗?
4、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拓展延伸开视野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有哪些?
达标测评:
一. 单项选择:
1.下列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楷模的人物,其中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作出了贡献的是:
A.焦裕禄B.王进喜C.雷锋D.邓稼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袁隆平在国际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②华罗庚是把数学研究应用到生产实践的奠基人③钱学森为中国的火箭技术做出了杰出贡献④邓稼先是中国的“两弹元勋”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对袁隆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东方魔稻”的培育者② 200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 ③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被称为“两弹元勋”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
4.下列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陈芳允
5.要了解中国原子弹的研制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些人物的传记( )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峰
6.下列各项成就,属于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取得的有( )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④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一. 材料分析
材料一 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材料二 ……作为美国军事视察团的人员,我在原子弹爆炸后的第三周登上了一列开往广岛的火车,这一刻成了我一生中最可怕的时刻。尽管我经历过可怕的战争,可对我即将看到的一切仍然没有思想准备。这里空空如也:没有鸟儿,没有人,没有树,没有房子,没有生命。水泥墙上留下来的一个个人体的轮廓,就像照片底片被烙在了墙上一样,广岛就像一股烟似地眨眼间就消失了。
请回答:
(1)2011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多少周年?
(2)以“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为座右铭,且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谁?
(3)人民解放军中担任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什么?
(4)原子弹不仅能够将广岛夷为平地,也可能毁灭人类和地球,为什么中国还要研制它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 新知探索 授课时间2011-5-12 序号31 主备人 审核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对863计划有一个初步概括的了解,掌握四位老科学家建议的提出,邓小平的批示,《863计划纲要》的形成,计划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 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和如何正确面对上网两个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863计划的学习和了解在思想上认识到863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培养从小就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
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难点:如何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打基础
一863计划:
1、“863计划”:______年____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央写了一封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信,提出了发展高科技的建议,邓小平非常重视,并作出了重要批示,并形成了《863计划纲要》。 因为这都是在_____年____月作出的,所以被称为“863计划”。
2、863计划的内容: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增加了______________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二、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应用:
1、____世纪末,人类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_时代,以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世界。-------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以上是青少年。
2、影响:
合作探究提能力
1.什么是863计划?
2、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有何坏处?我们应如何利用网络技术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拓展延伸强素质
长大后你愿意献身于科学吗?发挥你的想象力,选择你感兴趣的高科技领域设计一项科研创意。
达标检测
1、我国为抢占科学技术前沿,发展高科技而制定的计划是( )
A、“ 863” 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
2、中国科技发展的“863计划”形成于()
A.1978年 B.1986年 C.1996年 D.2002年
3、《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0年后又增加了第八个领域是( )
A.国防技术 B.航天技术 C.海洋技术 D.信息技术
4、863计划是我国为发展高科技而制定的计划,这一计划的倡导者是( )
①邓稼先 ②王淦昌 ③王大衍 ④杨嘉墀 ⑤陈芳允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5、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6、中国古代就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通过( )变成了现实。
A、计算机网络 B、看书 C、看电视 D、看报
7、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其主要特征是( )
A.因特网 B.电子邮件 C.网络购物 D.电子图书
8、以下关于网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新闻,查询各种信息资料B、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上课、看病
C、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青少年要健康上网
二.材料分析
20世纪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到2004年,全球上网用户已达到8.1亿。我国的互联网发展也非常迅速,上网人数从1997年的62万急速上升为2005年初的1.11亿人,并且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
请回答:
(1)20世纪末,人类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3)你上网吗?是否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相关文档
-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9-2020学年2021-11-0112页
- 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 12 伟大的历史2021-11-017页
- 人教历史八下香港和澳门的回归2021-11-016页
- 2019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2021-11-0125页
- 八年级下历史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11-0130页
- 人教历史与社会八下面临挑战的中国2021-11-015页
- 八年级下历史课件《海峡两岸的交往2021-11-0127页
- 八年级下历史课件第9课对外开放最2021-11-0132页
- 人教版历史八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2021-11-0117页
- 2020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民族大2021-11-0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