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9.60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项(十一)
中和反应及探究
第
7
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考点突破
1.
中和反应的实质
:
。
2.
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以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为例
)
判断依据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一
借助
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
(
用酸中和碱为例
)
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
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
,
并不断搅拌或振荡
;
当溶液恰好由
色变为
色时
,
恰好完全中和
实验中若将稀盐酸倒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
也出现相同现象
,
但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
原因是
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红
无
盐酸过量时也出现相同现象
(续表)
判断依据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二
借助其他物质与酸碱反应的现象来证明酸或碱不存在
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
:①(
碱完全反应
)
向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
观察到
,
说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②(
酸完全反应
)
向混合溶液中加碳酸钠或活泼金属
(Fe
、
Zn),
观察到
,
也说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没有蓝色沉淀生成
没有气泡生成
(续表)
判断依据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三
借助反应中溶液
pH
变化
(
用碱中和酸为例
)
先测出稀盐酸溶液的
pH;
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并不断搅拌
,
同时测定溶液
pH;
须保证溶液的
pH
7,
才能证明中和反应发生
若向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
,
测定溶液的
pH=8,
不能得出酸碱发生反应的结论
,
原因
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H=8
时
,
溶液仍然显碱性
,
碱性减弱有可能是碱被稀释引起的
(续表)
判断依据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四
借助中和反应放热
先测量起始溶液的温度
,
然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
若溶液的温度
,
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反应。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
先升高后降低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3.
溶液
pH
变化及所得溶液成分判断
(
以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为例
)
(1)
酸滴入碱中
(2)
碱滴入酸中
点
pH
溶质成分
坐标图
点
pH
溶质成分
坐标图
A
点
______
______________
A
点
______
_____________
B
点
______
_______________
B
点
______
_____________
C
点
______
______________
C
点
______
_____________
D
点
______
______________
D
点
______
______________
7
NaOH
>7
NaOH
、
NaCl
=7
NaCl
<7
NaCl
、
HCl
<7
HCl
<7
NaCl
、
HCl
=7
NaCl
>7
NaOH
、
NaCl
4.
中和反应后成分的检验
(1)
以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为例
反应后溶液成分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属于
(
填物质类别
)
。
反应后物质成分可能为
:①
(
恰好反应
);②
(
酸过量
);③
(
碱过量
);
④NaCl
、
NaOH
和
HCl,
此情况不合理的原因是
。
NaCl
盐
NaCl
NaCl
、
HCl
NaOH
、
NaCl
NaOH
与
HCl
能反应
,
不共存
(2)
稀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时
,
酸是否过量的检验方法
方法
现象及相关化学方程式
结论
①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______________
恰好完全反应
②
用
pH
试纸检测
__________
恰好完全反应
③
加入较活泼金属
(
如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过量
④
加入碳酸盐
(
如碳酸钙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过量
溶液呈紫色
pH
为
7
产生大量气泡
,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
产生大量气泡
;
CaCO
3
+2HCl CaCl
2
+H
2
O+CO
2
↑
Fe+2HCl FeCl
2
+H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