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0 M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基础·运用(共 15 分)
学校举办“北京榜样”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的关于“探索北京榜样时代价值及形成发展”的材料。
。北京有 3000 年建 ② 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厚重,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提供(gòng) 潜(qián)移默化
B. 提供(gòng) 潜(qiǎn)移默化
C. 提供(gōng) 潜(qiǎn)移默化
D. 提供(gōng) 潜(qián)移默化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源 ②成 B. ①缘 ②成 C.①源 ②城 D. ①缘 ②城
(3)“仁爱”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提出的,这一思想是记录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的著作《 ① 》的核心思想。(1分)
(4)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甲】平凡中包含大爱,细微处体现大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它的深厚内
涵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
【乙】北京榜样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平凡中包含大爱,细
微处体现大善
【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北京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倡导“仁
爱”的北京榜样
(5)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为“北京榜样”写了一幅对联,在横线处将对联
补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上联:勇立潮头 ① 新时代 ②
下联: ③ 彰显 ④ 情怀
北京榜样 ① 自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新时代发
展进步的历史见证。40 年来,北京经济跨跃式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北京榜样,正是在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他们都
是勇立改革发展潮头的先进模范人物,是鲜活的时代群像。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5)小题(共 8 分)
为北京榜样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倡导“仁爱”是中国的优秀文化
传统。“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理念为北京形成尊老爱幼、乐于
助人的文化氛围,提供了良好风尚条件,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北京榜样群
体,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崇德向善,深植于北京百姓的心灵,重仁爱、
讲友善,重情义、讲互助,重礼仪、讲孝敬,重诚信、讲承诺,重奉献、讲
公益,重群体、讲谦让,重开拓、讲拼搏,重自强、讲勤奋,化为日常践履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实际行动,在北京榜样看似平
常的细微举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019-2020学年(五四学制)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综合考试测试卷(一)
A. ①见证 ②脚步 ③倡导仁爱 ④老北京
B. ①见证 ②步伐 ③倡导仁爱 ④北京城
C. ①实践 ②脚步 ③仁爱大义 ④老北京
D. ①实践 ②步伐 ③仁爱大义 ④北京城
2.2019 年,“北京榜样”共推选产生周榜人物 131 名、月榜人物 60 名、特别
奖团体 3个,覆盖了各个群体、各行各业,市民为北京榜样点赞超过 2亿人次。
全市新增“扶贫之星”、“政务服务之星”等品牌,北京榜样子品牌已达到 14
个。 “北京榜样”群体的崇高精神引导着更多人弘扬和践行助人为乐、见义
勇为、敬业奉献、自强不息等中华传统美德,也带动了北京市民参与首都建设
的巨大热情。不论是“礼让斑马线”,还是“蓝天行动”“背街小巷整治”等社
会服务工作,在榜样人物的带动和感召下,广大群众都积极参与,形成“蒲公
英效应”,推动形成首都新风貌。结合上面文段文段,你认为“蒲公英效应”
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1分)
3.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北京榜样”先进事迹。其表达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
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环保奶奶”贺玉凤在妫水河边捡垃圾,已经坚持了 30年。缓缓流淌的
妫水河,碧绿如茵的芳草地,静静地记录着贺玉凤清洁环境的身影。
B. “彩虹探长”陈旭被调到重案队,专门侦破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飞身
拦车、抓捕持枪匪徒……每一幕场景都惊心动魄。
C. 年过花甲的梁萍每天穿着制服,斜挎背包,满脸微笑,做着“巡、访、
做、报、记、刷”的小巷管理工作,她是小巷管家团队的领头羊,一直走
在前面,带动大家做得更好。
D. 2018年 6月 15日上午,城铁 13号线柳芳站附近有人持刀抢劫。张少康、
蔡文岁、周凡凡和众多市民,追击歹徒、英勇夺刀、接力救伤,场面惨不
忍睹。
4.学校开展了“探索北京榜样精神内涵”的书法比赛。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书
法作品。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A.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结体均衡,彰显出儒道追求的严谨方正。
B.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展现出“厚德”与“自强”的巨大力
量。
C.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称,笔画齐整,端庄中表现了士的广阔胸怀和坚定
意志。
D.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行云流水般展现出英雄人物的壮志豪
情。
5.阅读下面文字,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是一座多元包容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和谐
宜居的首善之区。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您是否和我一样,能感受到一
股子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精气神【甲】这就是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座城市的具体呈现,是“北京榜样”所代表的首都市民
的优秀品质。“北京榜样,就在我们身旁,没有勋章也一样闪亮,没有光环
也温暖四方……”每当我听到《北京榜样》这首歌曲,都非常感慨和自豪。
“北京榜样”是首都市民的优秀代表,他们是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创新时代
的领跑者、和谐社会的维护者【乙】也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A.【甲】句号 【乙】 顿号 B.【甲】句号 【乙】逗号
C.【甲】问号 【乙】 逗号 D.【甲】问号 【乙】顿号
二、古诗文阅读(共 17分)
(一)默写(共 4分)
6.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
7.千百年来,中华大地诞生了无数风流人物。有的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
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有的坚守道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更有的舍生取义,零丁洋畔“人生自古谁无死? ① ”的铮铮誓言犹在
耳畔……他们都称得上是“富贵不能淫, ②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2分)
8.明月是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日本友人在捐赠中国的抗击疫情的物资上
写下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表达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
的深情厚谊。请你也写出一句借助明月这个意象表达情感的诗句:
__________。(1分)
(二)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 9-11 题。(共 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
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
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这首诗由狂风破屋写起,继而写看到群童抱茅的焦灼、无奈之情。接着,作
者由秋雨中自家生活的 ① 转而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 ② 的 “大爱”情怀。(2分)
10.这首诗第一节是怎样的描绘风雨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
绘?(2分)
答:______________
11.“风”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除本诗外,请你再写出一句含有“风”的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4 题(共 8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不染. 一尘不染. 层林渐染. 耳濡目染.
B.可远观. 察言观.色 坐马观.花 叹为观.止
C.中通外直. 理直.气壮 心直.口快 勇往直.前
D.鲜.有闻 鲜.为人知 屡见不鲜. 寡廉鲜.耻
1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
一项是( )(2分)
【甲】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翻译: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花。
理解:唐朝人大多喜欢牡丹花是因为这个朝代的人喜欢追名逐利。
【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翻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理解:在作者眼里,莲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隐者,更不像牡丹那样富贵媚
人。莲花是出于污浊现实而洁身自好的君子。
14.上文借莲花赞美了君子的品格。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君
子的品格在蘧瑗和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链接材料一】
周卫蘧瑗,字伯玉。灵公与夫人南子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南子
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南子曰:“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
敬也。君子不以冥冥堕行。伯玉,贤大夫也,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
礼。”公使问之,果伯玉也。夫忠臣孝子,不以昭昭伸节,不以冥冥堕行。盖
其礼根于心,形诸外,悉出于至性至情,而非矫揉造作为之也。
【链接材料一】
密
封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
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②。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
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
③
出涕,曰:“国亡
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释】
①弘范:张弘范,汉族人,元初大将,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曾击败南宋将
领文天祥与张世杰,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②张世杰: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
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为宋末三杰。③泫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答: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5分)
15.北宋苏轼在《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一诗中写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
读深思子自知。”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读过的书要反复读,熟读深思就会
明白很多道理,有更多的收获。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阅读经历,请结合所
读名著的具体内容,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 23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6-18题。(共 7 分)
【材料一】
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
十分重视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总结黄土高
原生态治理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经过 70 多年 ① 的治理,黄河保护
与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黄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成,防洪、行洪
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干支流骨干水库、河防工程、蓄滞洪区工程为主
体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以及防洪非工程措施,保障了
黄淮海平原 12万平方千米防洪保护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例如上游建成的龙
羊峡和刘家峡水库,对保障兰州市的防洪安全和减轻宁蒙平原河道的凌汛威胁
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游的宁蒙河段、中游禹门口至三门峡大坝河段、沁河下游、
渭河下游和其他支流修建的大量堤防、护岸工程,在保障两岸地区防洪安全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为黄河安澜进行了不屈不挠的
斗争。处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曾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
让黄河陷入“一碗水,半碗沙”的无奈之境。现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防治
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 2010年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2.56万平方千
米,建成 9万多座淤地坝和大量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年均减少入黄泥沙 4亿吨
左右。这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促
进了相关地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了解,由于水
土流失防治成效的取得,从 1983年到现在,黄河流域川掌沟地区的土地利用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考
号
密
封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率提升近 5倍,粮食产量增长近 5倍,农民人均收入更是大幅增加。逐渐铺展
的绿色,不断跃升的数字,真真切切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图 1黄土高原入黄泥沙量统计 图 2黄土高原(武山县)农民人均收入统计
【材料三】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质量得到了提升,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流域内大中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污水处理率有所提高且水质有所提升;水
生态保护力度加大,黄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河流生态系统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加强流域地表水资源保护,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实
施节水、跨流域调水和其他替代水源措施,控制地下水的开采。2020年还将
逐步退还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完善地下水监测体
系,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同时加强了流域水质生态的 ② ,提升了黄河流
域的水资源质量,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例如现已建立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
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完善了涉水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了流域管理和公共服
务水平。水沙监测与预测预报体系也已初步建立,还建设了“数字黄河”“模
型黄河”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支撑能力。
16.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①呕心沥血 ②科技支撑和综合管理能力
B.①呕心沥血 ②综合管理和科技支撑能力
C.①处心积虑 ②综合管理和科技支撑能力
D.①处心积虑 ②科技支撑和综合管理能力
17.阅读【材料二】中的图 1和图 2,结合这则材料所说明的主要内容,你得
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
18.依据上述三则材料,我国治理黄河取得的成效可以概括为 ① 、
② 、 ③ 。(3分)
(二)阅读《带着风声的花》,完成 19-22 题。(共 10 分)
带着风声的花
刘成章
①山丹丹是我们陕北一种极好看的野花。我越长大就越感到惊异,惊异于
在我们陕北那么穷苦荒凉的土地上,居然能生出如此高雅如此绮丽如此奢华的
花!
②有一年炎热的夏天,我们几个七八岁的娃娃,终于大着胆子结伴上山了。
山上放眼看去好壮阔呀!虽然山上山下不足十里的路程,但我们好像到了另一
个世界。一片一片的云,一湾一湾的水,糜谷风带着沁人肺腑的清香,哧溜溜
地吹过重重山梁,我们的衣裳和头发也被吹得就像活了。我们在欢笑打闹中爬
上跳下。跑了好久,到了一道不长庄稼的荒草坡,那儿烈日照不上,我们就坐
下乘阴凉。忽然,我们中的一个娃娃大声喊叫:山丹丹!应着喊声,我们一双
双眼睛倏忽一亮。啊,真的是山丹丹!在不远处的畔上,好红好红!我们就一
起跑过去,看了又看。我们还一齐趴在那里,伸出各自的小黑爪子,拱成一个
花盆儿,而山丹丹就像栽到里边了,在花盆里迎风迎雨,快乐地生长和开花。
③后来,有个同伴提议:咱们把这山丹丹挖回去栽上。我们都觉得这是个
好主意,就捡了几块小石头当工具,把它连根儿挖了出来。我们第一次见到它
的根,它的根就像一疙瘩大蒜头。回家后,我们就把它栽到村前的一个石崖下
了,并且浇了不少水。我们都心想,这下,山丹丹真的能在那儿迎风迎雨,快
乐地生长和开花了。
④但在我幼时的那些日子、那个石崖下,隔了几天再去看时,我们栽下的
山丹丹早已枯死了。山丹丹虽然死了,我们的心却不死。以后好多天,我们都
会上山去挖山丹丹,挖来就栽,以至于一些大人都说,你们这几个小鬼真有恒
心啊!这当然是赞美的话。也有人看见我们就说,咳!这些娃娃哈,真是喝了
迷魂汤啦!
⑤我们挖了栽,栽了死,死了再挖,再栽再死再挖。但我们终未能栽活一
棵!这下我们灰心了。那时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有两句歌谣:我是小八路,生来
爱自由。我们便认为山丹丹就像小八路,是最爱自由的花儿,只能让它生长在
山野里,挖到家里是根本无法养活的。
⑥上大学以后,每逢暑假回到陕北,我感到最幸运的事,就是能看到山丹
丹。而暑假之时,山丹丹也正好刚刚开放,朵朵新鲜眩目。啊,你看这边的山
沟里,好像地心的一滴岩浆溅出来了!你看那边的背洼上,好像仙女的一点胭
脂落下来了!啊,好红好红的花,又有绿叶衬着;红有红的鲜嫩,绿有绿的脆
甜。我曾看见一只山羊走近它,但山羊并没有啃它吃它,我想山羊一定是不忍
吃或舍不得吃,山羊虽然没读过大学中文系,但它从小看窗花、听民歌,在陕
北这浓郁的民间文化环境中,它一定也学会了一些审美。
⑦有一年在我乘车去榆林的路上,司机有事下车了,我坐在车里等着。不
意间看见一个正在行走的农村婆姨猛然停了下来,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那儿
是一棵开得红亮的山丹丹。我看见那婆姨站定仔细地观赏起来,而在观赏的过
程中,她就像得到了一种神启,或者得到了一种提醒:女人就是要俊要美!尽
管她的穿着打扮可谓漂亮整洁,她还是捋了捋头发,又把衣襟再往好里拽了拽,
然后才又迈步上路。这山丹丹,给了陕北人多少爱美的情愫!
⑧犹记得二十余年前,我还相当年轻,在黄河畔上遇到过一个奇人,他对
山丹丹具有特殊的感知能力。不管是坐在汽车中还是走在山路上,只要附近有
一朵山丹丹,他就好像长了三只眼或四只眼,马上会看见它。假如他的眼睛忽
略了,山丹丹别异的花香,他的鼻子也会闻到。有时候,即使山丹丹正在杂草
间悄悄打苞,他居然也能发现,他的心好像能感应到山丹丹打苞时的稀有频率。
我有次和他交谈,他说,山丹丹不避阴暗,不嫌低微,总是和杂草们混生在一
起,往往越是苦焦的穷乡僻壤,越有它的身影。在往昔那漫漫的长夜里,它就
像一杆红旗突然飘扬在高高的永宁山上!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它,我们陕北这
块灾难频仍的土地,怎么能够撑持下来?
⑨他又说,请问你这个作家,你对山丹丹有什么独特的感受?
⑩我常想,一般的花儿,模样大体都是婉约的、娴静的、秀气的。而山丹
丹其状大异,它们虽然不失花的温柔,却又好像带着一股刚健的风声。你看它
们的六片花瓣都向后反卷着,像一只只飞着的、双翅并拢的鸟儿,或者朝前射
去,或者向下俯冲,力量遒劲,气势凌厉,直逼人心!它们以凝聚在花瓣上的
勇气汗气血气昭示人们,明白无误地昭示:最美丽的姿态,是奋飞起来!
(本文有删改)
19.阅读文章①到⑦段,请简要概括作者围绕山丹丹花讲述的几件事以及
从中表现出来的山丹丹花所具有的特点。(3 分)
答:______________
20.本文情感真挚、深沉,文中第②段、第⑥段两处划线语句都是对山丹
丹花的描写,请任选其中一处,作简要赏析。(3 分)
答:______________
2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题目——“带着风声的花”的含义。(2
分)
答:______________
22.阅读⑧-⑩段,就其内容或写法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你阅
读本文有怎样的帮助。(2分)
答: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25题。(共 6 分)
①“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纵观五千年发展史,中华民族
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生与死的严酷考验,却能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而
愈加坚强,归根结底在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由此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伟大民族精神常常体现为一种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秋瑾曾说:“金瓯
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国家兴盛、民族存续所系就是中华儿女最大
的公义所在。晚清时期,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千万英杰勇敢地承担起拯
救民族危亡的责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满腔热血投
身革命,英勇就义。他们用生命诠释大义,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牺牲精神。
③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在无数艰难险阻、惊涛骇浪面前,中华文明没有
中绝,而且成为世界各大古文明中唯一绵延至今的文明,正是因为深植于中国
人骨子里敢于斗争的豪迈气度。长征路上,若没有大无畏的斗争精神,红军将
士怎能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征服冰山雪岭、穿越沼泽草地,击退上百万敌
人的围追堵截?新中国成立之初,若没有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人民志愿军怎
能克敌制胜,打出中国人的志气和威风?改革开放之初,如果没有敢闯敢试的
斗争精神,建设者怎能突破传统、闯过险阻,开创经济繁荣的新局面?正因为
有这种敢于斗争的豪迈气概,才能有如今的万象更新,岁月静好。
④毛泽东曾借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表明自己对于生死的态度: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抗疫期间,武汉
密
封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虽身患渐冻症,却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抗疫一线,与病
毒赛跑。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危难之时起身逆行,所有人都默默藏起“小
家”的困难,为了“大家”的安康奔赴前线。他们以壮烈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我
将无我”的价值原则,向世界展现出中国人民所具有的精神风范。这种追求大
我、顾全大局的精神境界,同样也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⑤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命运经受大挫折、前进遇
到大考验时,持续锻造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图景,而这种精神图景就是我们伟大
的民族精神。因此,只有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才能让我们在风雨中砥砺前行。
23.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在第①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答:______________
24.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甲】第②段列举秋瑾和谭嗣同的事例,论述伟大民族精神体现为义无反顾的
牺牲精神。
【乙】第③段用反问构成排比,有力论证了斗争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
重要作用。
【丙】第④段由名言引出作者观点,继而从个人和集体的角度阐释“我将无我”的
价值原则。
25.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请你从下面的诗句中任选其
一,结合诗句的内容和上面的文字,简要说说诗句中体现出怎样的民族精神。
(2分)
①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答:______________
五、写作(40 分)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将“__________如此美丽”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也许,面对生存的威胁,人类终将放下分歧,共同迎接挑战;也
许,面对环境的变化,物种间终将打破壁垒,建立起新的平衡;也许,面对
宇宙危机,智慧生命终将穿越界限,彼此能和谐相处……作为未来人类中的
一员,你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又会怎样抉择?请你发挥想象,以“我们终于
握手言和”为开头,自拟题目,写一个故事。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 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考
号
密
封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扫描全能王 创建
2019-2020学年(五四学制)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综合考试测试卷(二)
扫描全能王 创建
扫描全能王 创建
扫描全能王 创建
扫描全能王 创建
扫描全能王 创建
扫描全能王 创建
参考答案
扫描全能王 创建
扫描全能王 创建
2019-2020学年(五四学制)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综合考试测试卷(三)
1
2020.7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基础·运用(共 18 分)
阅读下面是关于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文字,完成 1-3 题。(共 6 分)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 5000 多年华夏文明的结晶。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
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 ① (跃/越)古今……当前中医药学秉承着“传承
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传承不泥古,坚持让国 ② (粹
/萃)传承不走样,不因炮.制之繁而减省人力。创新不离宗,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
新中守正。 。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
再到现代青蒿素的诞生……只有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才能揭开覆在中医药宝藏上的
神秘面纱,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国际化进程,造福全人类。
1. 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泥(ní) 炮(pào) B.泥(nì) 炮(pào)
C.泥(ní) 炮(páo) D.泥(nì) 炮(páo)
2. 结合语境,在①②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①跃 ②粹 B.①跃 ②萃
C.①越 ②粹 D.①越 ②萃
3. 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中医药的发展史本就是一部继承史 B.中医药的发展史本就是一部创新史
C.中医药的创新史本就是一部继承史
D.中医药的创新史本就是一部发展史
4. 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创作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
很多植物,实际上也是防病治病经常用到的中草药。以诗家的眼光看,《诗经》吟咏
植物,或比或兴,或显或隐,意旨深微【甲】从医家的观点看,《诗经》中的这些植
物,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本草起源及药物功用的珍贵史料。如蒹葭就是芦苇,在孙思邈
的《千金要方》里把苇茎做成“苇茎汤”,既能清透肺胃【乙】又能生津除烦。《诗
经》中这些植物,不仅给中华传统文化带了无限诗意,还给病痛中的人们带来了福
音,更给本草研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旁证。
A.【甲】逗号 【乙】顿号 B.【甲】分号 【乙】顿号
C.【甲】逗号 【乙】逗号 D.【甲】分号 【乙】逗号
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完成 5-7 题。(共 6 分)
2019-2020学年(五四学制)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综合考试测试卷(四)
2
【甲】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颜真卿《祭侄文稿》
5. 对两幅作品字体的识别,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甲】楷书 【乙】行书 B. 【甲】楷书 【乙】草书
C. 【甲】行书 【乙】行书 D. 【甲】行书 【乙】草书
6.下面是某同学欣赏作品后写下的一段感言。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项是(2分)
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王羲之酒后即
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 ,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
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 。颜真卿的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义不从贼,全家
惨遭杀害。颜真卿 ,写下《祭侄文稿》,其字笔画粗重,字字独立,痛切之
情读之可感。
A. 变幻莫测 别具一格 义正词严 B.变幻莫测 别有用心 义愤填膺
C. 变化多端 别有用心 义正词严 D. 变化多端 别具一格 义愤填膺
7. 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知识如沙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B. 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C. 茫茫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制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D. 打水归来,姑娘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8. 为下面语段空缺处选择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
晃动着,闪烁着, ,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精彩。
A. 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B. 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C. 像一抹五彩的云霞 D. 像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溪
9. 阅读下面关于汉字书法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段文字的总说句。(2 分)
___________。一是点画的美。古人曾经形容“点”如“高峰坠石”,“横”
如“千里阵云”,让人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二是用墨的美。书法用墨讲究枯、湿、
浓、淡、轻、重,这让书法作品有了节奏与韵律的变化。三是结构的美。汉字笔画
之间的穿插、组合、伸缩、呼应,千变万化,给书法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答:
二、古诗文阅读(共 16 分)
(一)默写。(共 4 分)
10.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1 分)
3
11. 《鱼我所欲也》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能同时得到
时,愿“ ”。(1 分)
12. 说到《诗经》,你能想到其中连续的两句诗是: , 。(2 分)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 13-14 题。(共 5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3. 这首诗是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中所作。首联用“ ”和“ ”
两个词语,道出了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的无限辛酸和悲凉。颔联借用“闻笛赋”和
“烂柯人”两个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 的感慨。(3分)
14. 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与本诗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
前头万木春”,都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请你结合诗句内
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表达这种人生态度的。(2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5-17 题。(共 7 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
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
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
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
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15. 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名.之者谁/有仙则名.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逆旅 晦明.变化/明.察秋毫
C.野芳.发而幽香/芳.草鲜美 觥筹交错./错.综复杂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患无名人硕师与游. 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
16. 翻译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甲】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4
翻译: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
理解:寥寥数语写出山间秋季风光,展现了自然山水美景。
【乙】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理解:山中早晚和四季景色各异,游人能从中不同景致中感受到游览的快乐。
【丙】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翻译:酒宴中尽兴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理解:酒宴中喝酒尽兴的原因主要在于宴会席间射箭、下棋、饮酒、会友等活动。
17.“与民同乐”的思想最早出自孟子之言。在宋代,帝王与官僚士大夫之间形成了
“与民同乐”的政治理念。结合下面三则链接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不同材料
中“与民同乐”的理念具体表现在哪里。(3 分)
【链接材料一】
凡栋宇树艺前所未备者,一从新意,罔有漏缺。又治长堤,凿门西南隅,以便
游者。于是园池之胜,益倍畴昔①,总而名之曰“众春园”。庶乎良辰佳节,太守
得与吏民同一日之适,游览其间,以通乎圣时无事之乐,此其意也。
(节选自韩琦《定州众春园记》)
【链接材料二】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守,亲射虎,看孙郎。
(节选自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链接材料三】
正月十五日元宵……横列三门,上有大牌曰宣和与民同乐。宣德楼上皆垂黄縁
帘,中一位乃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两朵楼各挂灯
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椽烛,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万姓皆在
露台下观,乐人时引万姓山呼。
(节选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注:①[畴昔]往日
答:
三、名著阅读(4 分)
18.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它
涵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请你
从《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中任选一部名
著,结合具体人物和情节谈谈名著中所展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精神。(100 字左右)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9-20题。(共 6 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
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 ① 也是重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
以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
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
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5
【材料二】
中国古代建筑群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
立的小建筑 ② 。这些小而简的建筑。叫做“小品建筑”。例如,人们熟悉的天安门,九
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
河上石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还有一对称为华表的石柱子。正是这威
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整个建
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重要建筑群中作为大门或者作为标志的牌楼属于小品。而一般建
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
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态和
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
19.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①群体性 ②与之相对 B. ①单一性 ②与之相配
C. ①单一性 ②与之相对 D. ①群体性 ②与之相配
20.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材料二】的相关知识,判断这个建筑群中的
“皇极门”和“九龙壁”,是否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4分)
【链接材料】
北京紫禁城内的宁寿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准备在他退位后当太上皇时居住和使
用的。这是一组有相当规模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的布置很注意显示皇家气魄。主
建筑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与皇极殿相接。宁寿宫建筑群的入口是面向南的
皇极门,皇极门气宇轩昂。皇极门的南面,立着一座很长的影壁,影壁上有九条用琉
璃烧制的巨龙,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
答:
(二)阅读《永远的雪雕》,完成 21-23 题。(共 9 分)
永远的雪雕
余显斌
①哈巴雪山高耸着,罩着蒙蒙的雾气。雪花大如掌,从灰沉沉的天空一片片落下来,
落在身上,落在雪地上。向远处望去,白皑皑的雪色无边无际,一直蔓延向远方。一条曲
曲折折的路向高处蜿蜒着,盘旋着,被落雪遮盖了,隐隐约约的,如一条墨线画在宣纸上。
②雪地上滚动着一个黑点,走走停停走走停停的,就是他。
③他脸色灰白消瘦,衣服破烂,可是,衣领上红色的领章和帽子上的五角星却如火
苗,在雪地里一闪一闪的。
④他张大着嘴,脚步踉跄,呼吸十分艰难。
⑤他是收容队的队长,也掉队了。可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沿路走着,仍在沿
路寻找着倒下的战友,试图发现活着的战士。
⑥可是,没有。
⑦沿途冻死的战士很多,都被落雪覆盖着,成了一个个雪雕。他们的面貌,他们的表
情看不清楚了,可最后的姿势仍保持着:有的几个人靠在一起坐着,像要相互取暖;有的
一个人独坐着,抱着枪,望着远方;有的靠着岩石,和岩石成为了一个整体……他们都将
生命定格在最后一刻,定格在呼吸停止的那一刻。他们死时,始终都面朝着同一个方向,
朝着翻越雪山的方向,朝向部队前进的方向。
6
⑧每次见到这些停止呼吸的战友,面对着这些雪雕,他都会站住,静静地立在那儿,
面对他们,庄重地敬一个军礼。他已经十分疲惫了,可是,他觉得自己必须这样做,这样
做了,心里才好受一点儿。
⑨雪继续飞舞着,漫天漫地,如鹅毛如棉团,落在地上噗噗地响着。
⑩他在飞雪中继续走着,脚步越来越无力。他甚至怀疑,自己很可能不久也会倒下,
成为雪雕中的一个,和那些战友一样,成为哈巴雪山的一部分,永远地长眠在这儿,长眠
在异乡的土地上。
⑪雪山寂寂,没有人声。
⑫大部队已经走远了,收容队的其他同志,也在他的命令下走了。
⑬走上雪山不久,他的虐疾病又犯了,时冷时热的,浑身没有一点儿力气,脚步踩
在地上,如踩在棉团上一样。终于,他走不动了,坐在那儿,浑身瑟瑟颤抖着,将战士们
聚拢来,命令他们,带着伤员先走,别管自己。
⑭战友们不从,一个个红了眼眶,低着头,站在飞雪中。
⑮他生气了,告诉大家,前面还有掉队战友需要援助,耽搁不得,必须马上走,这
是任务,也是命令。
⑯战士们无奈,最终一个个流着泪走了,慢慢走成雪地的一溜黑点,走出他的视线,
走向蒙蒙的雾中。那一刻,他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⑰他舍不得离开他们,可是又不得不离开他们。在这样的雪山上,在这样滴水成冰
的环境中,战友们都已经耗尽体力,精疲力竭了,还要带着受伤的战士,就更不容易了,
他不能再连累他们。
⑱他稍微恢复了一点力气,就慢慢站起来,沿着战友们走过的脚印向前走去。他想,
只要有一口气在,自己就不能停下来,就必须一直走下去。
⑲走到一处山垭口的时候,他再次站住,面对着一尊雪雕,一个战士的雪雕。对方
的外貌和样子,同其他烈士的一样,也已经看不清了,被白雪覆盖了,盖上了厚厚一层。
可是,烈士的姿势仍很清楚,是坐着的,背靠着山岩,被冰雪已经焊在了岩石上,成为了
岩石的一部分。烈士左手抚在腿上,右手却高高地举起来,举在风雪中,直直的。右手的
拳头紧紧地攥着,在风雪中,也看得清清楚楚的。
⑳他想,烈士死前举起右手攥着拳头究竟想干什么? 是呼喊口号,是鼓励战友,
还是指示前进的方向?
○21 带着疑惑不解,他慢慢地走过去,慢慢地伸手掰开烈士的手。烈士的掌心里,赫
然出现几个银角子,还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 。”
○22他的眼泪,这一会儿再也忍不住了,汹涌而出。
○23他拿了银角子,还有纸条,站在那儿,庄重地对着烈士行了一个礼,然后转身走了,
一直走向狂舞的飞雪中,走向蒙蒙的云雾中。
○24多年后,已经成为将军的他,每次交党费的时候,都是双份:一份是他的,一份是
一个叫刘山的。他说,他有双重身份,一个是他,一个是沅陵的刘山。
21.翻越哈巴雪山的过程中,“他”走走停停。请概括“他”一路停下的原因。(3 分)
答:
22.小说多处运用转折词“可是”,在看似矛盾的叙写中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请你选择其中一处,简要分析在推动情节发展或塑造人物形象中,这处转折所起的
作用。(3 分)
答:
23.依据上下文,在第○21 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3 分)
7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4-26 题。(共 7 分)
创新不言败
①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因素。创新作为探索性实践有可能成功,
也有可能失败。要想实现创新,必须要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②对于创新者而言,要正确地看待失败。在创新的过程中,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更
是一种考验。沉醉于成功的辉煌,往往可能停歇前进的步伐;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就不能
把握成功的机遇。当年,发明家爱迪生为了找到不易烧断的灯丝,进行了多次试验都没能
成功。当许多人为他的失败而叹息时,爱迪生却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又找到了一种不
符合要求的东西罢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爱迪生终于发明了电灯,用科技为人类带来了光
明。
③爱迪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失败与成功,总是相对的、辩证的。有大付出,才有大收
获;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成功的创新者懂得成败的辩证法,懂得“________________”
的深刻道理,在创新的过程中,一时一事的失败是常有的,只有不屈不挠,才能够走向胜
利。
④对于创新者而言,还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自强的品质。因为创新是艰难的,
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
⑤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王安石曾经说过,世上雄奇伟丽的
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在艰难险阻面前,
“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所以创新者应当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
气。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⑥创新是创业者的追求,自信自强是创新者的选择。自信,才能鼓起从头再来的勇
气;自强,才能激发上下求索的潜能。自信不是自负,自信者有自知之明,懂得扬长避短,
不会一味蛮干;自强不是逞强,自强者有清醒的头脑,善于审时度势,不达目的不罢休。
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希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创新,呼唤创新。
24.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述“创新不言败”的?(2 分)
答:
25.根据上下文,为第③段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2 分)
【甲】失败是成功之母
【乙】失败缘于忽视细处,成功始于重视小事
26.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3 分)
答:
五、写作(40 分)
2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其乐融融”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假如真的可以跨越时空,诸葛亮和傅雷相遇,陶渊明和鲁迅相逢,李白与
苏轼共饮,杜甫与范仲淹同行……那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请以“跨
越时空的 ”为题,补全题目,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 600- 800 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42Z)
说明: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三部分
得分
第一部分 (1-4题 21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8分)
(1)郦道元的 «三峡»中 “ , ”和 «与朱
(2)崔颢 «黄鹤楼»中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是:
, .
(3)王安石在 «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的诗句
是: , .
(4)范仲淹 «岳阳楼记»中的 “ , ”两句,
描写了鸟儿在湖面时飞时歇,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景象.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际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
再添 “中国符号”.二十四节气中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体现了汉语的
简约性和表意美.
“惊zhé ( )”,两个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
以暇想:在远方那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
( )
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 “革命”
意味的节气,天,豁然晴朗了
相关文档
- 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0631页
- 2013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数学试卷及2021-11-0618页
- 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2021-11-0612页
-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中考数学试卷含2021-11-0623页
- 2019年北京市大兴区北京亦庄中考数2021-11-0619页
- 2019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2021-11-0621页
- 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0629页
- 2019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0628页
- 2020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0610页
- 新部编版湖北省襄阳市2018年中考思2021-11-0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