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2.48 KB
- 2021-11-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各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煤气燃烧
C.风力发电 D.葡萄酿酒
2. 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合理的是( )
A.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垃圾中的有些金属、塑料可以循环利用,因此要分类回收垃圾
C.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D.植树造林有利于环境改善,绿色地球从我做起
3.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植韭菜为防止生虫用剧毒农药
B.用工业浓碱溶液漂洗鸡爪
C.食用发霉的大米制成的米粉、米线
D.青少年不能通过喝碳酸饮料代替水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药品放入原瓶
B.将 pH 试纸伸入碳酸钾溶液中测 pH 值
C.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以朝向自己和他人
5. 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篝火晚会将木柴架空使燃烧充分
B.电器着火时可以用水浇灭
C.高楼火灾用高压水枪灭火
D.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防止大火蔓延
6. 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 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
B.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C.④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 价
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7. 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
A.Fe2O3 B.H2SO4 C.Ca(OH)2 D.CO2
8. 同种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O2、H2O和H2O2三种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 )
A.−2、0、−1 B.0、−2、−1 C.0、−1、−2 D.−1、0、−2
9.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同时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C.热胀冷缩是因为能量改变引起分子间隔改变
D.NaOH 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 Na+、OH−
10.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铝和盐酸反应生成 AlCl3 和 H2,则金属铁和盐酸反应生成 FeCl3 和 H2
D.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NH3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 2:3
C.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无色液体 X 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稀硫酸、石蕊试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 X 是下列选项中的( )
加入的物质
氢氧化钡溶液
稀硫酸
石蕊试液
现象
有白色沉淀
有气泡冒出
变成蓝色
A.Na2SO4 溶液 B.NaOH 溶液 C.Na2CO3 溶液 D.稀盐酸
将一定量的 Zn 粉和 Cu 粉加入一定量 AgNO3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有关滤液和滤渣的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 Zn2+,可能含有 Cu2+
B.所得滤渣质量一定大于加入的 Zn 粉和 Cu 粉质量
C.如果滤渣中有 Zn,则滤液可能为蓝色
D.如果滤液中含有 Ag+,则滤渣一定为纯净物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NaOH 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 BaCl2 溶液、过滤
B
CuSO4 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HCl 气体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NaCl 固体
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A.A B.B C.C D.D
将13.7g 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然后向此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17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2NaHCO3△Na2CO3+H2O+CO2↑)
A.2.3g B.4.6g C.6.9g D.9.2g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
化学与物质密不可分。
从氮气、氧气、氢氧化铁、氢氧化钠、硝酸钾、碳酸、氧化钙、氯化钡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②一种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
③一种常温下易分解的酸________④一种难溶性的碱________
⑤一种复合肥________
阿司匹林从 19 世纪末诞生到现在,已经有 100 多年的历史,在这 100 多年间,药物学,特别是西药合成学和机理学飞速发展,各种新型药物百花齐放、各显神通,但阿司匹林这个老牌经典药物在更新换代的大潮中屹立不倒,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
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为乙酰水杨酸(化学式为 C9H8O4)。请回答:
①乙酰水杨酸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有机物”“氧化物”之一)。
②1 个乙酰水杨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③乙酰水杨酸分子中,氧、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④乙酰水杨酸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⑤乙酰水杨酸中,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019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同时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太阳能燃料电池是一种零排放、无污染的新能源。
①如右图所示,汽车外壳大多使用钢或者铝合金,汽车轮胎使用的是合成橡胶,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 是________(填“钢”、“铝合金”、“合成橡胶”之一)。
②在铜的催化作用下由F2和足量的NH3反应可得到三氟化氮(NF3)和NH4F,三氟化氮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有广泛应用。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氯化钠和碳酸钠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我们也经常把它们配成溶液来使用。 图 1 是氯化钠与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②t2∘C时,将 20g 碳酸钠固体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③t2∘C时,取一支小试管,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剩余,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 2 所示。然后取硝酸铵固体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发现小试管底部固体明显增加,请解释原因________。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实验。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用上述方法制取氧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到右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③关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A”“B”“C”“D”之一)。
A.装入药品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排水法收集 O2 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C.做铁丝燃烧的实验前,需要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细沙
D.实验结束后回收二氧化锰,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与反应前相比没有变化
(2)某赤铁矿的试样(主要含 Fe2O3,杂质不和 CO 反应),用一氧化碳气体(含水蒸气)测定试样中氧化铁的质量,所选仪器按“混合气体→A1→D→C→A2”的顺序连接(A1、A2 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反应前 C 中溶液 100g,反应后 C 中溶液变为 106.6g。
①试样中含有 Fe2O3________g。
②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方案设计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你的具体改进方案是:________。
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 A 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 CaCO3、MgSO4、NH4Cl、Cu 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 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 E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实验过程①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混合沉淀 C 中至少含有________种物质。
(4)混合物A 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用无色溶液 D 进行再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取少量溶液 D 于试管中,________。
4 月 23 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 70 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附近海空域举行,中国海军劈波斩浪,穿云破雾。“辽宁”号航空母舰也接受了检阅,航母的飞行甲板,既能承受舰载机起降时产生的强烈冲击和摩擦,也能承受舰载机的尾流喷射,还能抵抗潮湿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侵蚀。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建造航母飞行甲板用到了钛合金,需要大量的金属钛,钛因其密度小,熔点高、耐 腐蚀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TiO2+4HF+2X,其中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接触而锈蚀。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3)合金的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材料是( )(填字母序号)。
A.铁合金 B.铝合金 C.铜合金
向7g钛锌合金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金属钛不与稀盐酸反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是________。
(2)合金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_g。
(3)当加入稀盐酸 120g 时,过滤,求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答案】
C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A、铁钉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是化学变化;
B、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C、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葡萄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2.
【答案】
A
【考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解析】
A、根据没有化学,也会产生环境问题解答;B、根据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进行解答;C、根据绿色化学的理念回答;D、根据空气净化措施回答。
【解答】
A、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也会产生环境问题,如噪音污染等,故不合理;
B、垃圾分类回收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防止环境污染,故合理;
C、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符合绿色化学理念,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的弯路,故合理;
D、绿色植物能净化,因此绿色地球从我做起,故合理。
3.
【答案】
D
【考点】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
A、根据剧毒农药对人体伤害较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判断。
C、根据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农药和化肥,会污染农产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剧毒农药对人体伤害较大,故错误。
B、氢氧化钠是强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虽然泡发鸡爪能使其鲜亮,但对人体有害,故用氢氧化钠溶液漂洗的鸡爪不属于安全食品。故错误。
C、霉变的大米、米线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故用生霉的大米、米线不属于安全食品,故错误。
D、碳酸饮料的成分大部分都含有磷酸,这种磷酸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骨骼,常喝碳酸饮料骨骼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故正确;
4.
【答案】
D
【考点】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溶液酸碱度或酸碱性的测定
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
A、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可以朝向自己和他人,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
【答案】
B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
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A、篝火晚会时,通常把木柴架空燃烧,是因为这样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旺,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C、高楼火灾用高压水枪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D、森林着火时开辟隔离带,以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6.
【答案】
D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
A、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
B、根据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分析;
C、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D、根据微粒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分析。
【解答】
A、由粒子的结 构示意图可知,①②③④共有三种质子数,表示的是三种不同元素,故A错误;
B、在②中,质子数是11大于电子数是10,表示的是阳离子,故B错误;
C、④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失去,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 价,故C错误;
D、①③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
7.
【答案】
B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氧化铁不能和碱、金属氧化物反应,硫酸能和碱、金属氧化物反应,碱不能和碱、金属氧化物反应,二氧化碳能和碱反应,不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解答】
A、氧化铁不能和碱反应,也不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B、硫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氢氧化钙不能和碱、金属氧化物反应;
D、二氧化碳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不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8.
【答案】
B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氧气属于单质,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氢元素显+1价,设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0,则x=−2价;
氢元素显+1价,设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y=0,则y=−1价。
9.
【答案】
B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但不能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故选项解释错误。
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D、NaOH 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 Na+、OH−,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10.
【答案】
A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金属的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多种元素可以组成化合物,也可以组成混合物;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
A、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一定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空气中含有氮元素、氧元素、氢元素等元素,空气不是化合物,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金属铁和盐酸反应生成 FeCl2和 H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但是碳酸钠溶液是盐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答案】
A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反应类型的判定
【解析】
A、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
C、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D、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解答】
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NH3,故A正确;
B、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可知,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故C错误。
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误。
【答案】
C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题意,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稀硫酸、石蕊试液,分别有白色沉淀、有气泡冒出、变成蓝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Na2SO4 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B、NaOH 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C、Na2CO3 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正确。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答案】
C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将一定量的 Zn 粉和 Cu 粉加入一定量 AgNO3 溶液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铜后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A、滤液中一定含有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硝酸锌,因此滤液中含有Zn2+,当铜和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中含有铜离子,因此可能含有Cu2+,该选项说法合理;
B、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铜后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后滤渣质量增大,该选项说法合理;
C、如果滤渣中有 Zn,说明硝酸银不足,即铜没有和硝酸银反应,则滤液中不含有硝酸铜,滤液一定不是蓝色,该选项说法不合理;
D、如果滤液中含有 Ag+,则锌、铜完全反应,滤渣是银,银纯净物,该选项说法合理。
【答案】
D
【考点】
物质净化与除杂的综合应用
酸的化学性质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A、Na2SO4能与适量的 BaCl2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H2SO4和CuSO4 溶液均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2CO3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答案】
B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钠元素一直在固体中,所以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最后得到的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求氯化钠的质量进而求算钠元素的质量,既可以根据化学式计算,也可以根据关系式法直接计算。
【解答】
由于开始钠元素一直在固体中,而加入氯化钙后钠元素进入了得到的不饱和溶液,所以钠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设钠元素的质量为x
可得关系式为
Na−−−−−−−−NaCl
23 58.5
x 117g×10%
2358.5=x117g×10%
x=4.6g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
【答案】
N2,CaO,H2CO3,Fe(OH)3,KNO3
【考点】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解析】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
②生石灰,也就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做干燥剂,故填;CaO(1)③碳酸是一种易分解的酸;故填:H2CO3。
④提供的物质中,氢氧化铁是一种难溶性碱;故填:Fe(OH)3(2)⑤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其化学式为:KNO3;故填:KNO3。
【答案】
有机物,21,1:2,27:16,氢
【考点】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
根据乙酰水杨酸的组成、化学式的意义分析、计算、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
①乙酰水杨酸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②1 个乙酰水杨酸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数是:9+8+2=21。
③乙酰水杨酸分子中,氧、氢原子的个数比为:4:8=1:2。
④乙酰水杨酸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9):(16×4)=27:16。
⑤乙酰水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9):(1×8):(16×4)=27:2:16,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
合成橡胶,3F2+4NH3CuNF3+3NH4F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
①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②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
②在铜的催化作用下由 F2 和足量的 NH3 反应可得到三氟化氮(NF3)和 NH4F,故填:3F2+4NH3CuNF3+3NH4F。
【答案】
大于,68.3,硝酸铵溶于水后,烧杯内溶液温度降低;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变小,析出固体,所以小试管底部固体增多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②t2∘C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36.6g,所以将20g碳酸钠固体放入50g水中,碳酸钠只能溶解18.3g,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50g+18.3g=68.3g;
③t2∘C时,取一支小试管,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有少量固体剩余,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 2 所示。然后取硝酸铵固体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发现小试管底部固体明显增加,原因是:硝酸铵溶于水后,烧杯内溶液温度降低;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变小,析出固体,所以小试管底部固体增多。
【答案】
B
8,在A2的后面加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考点】
常见制取气体的选取方法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选取方法
【解析】
(1)①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收集氧气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③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催化剂的特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2)①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②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①反应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O2↑;
②要收集干燥的氧气,要用浓硫酸做干燥剂,用排空气法收集,故顺序为:BAF;
③A.为了防止装置漏气,装入药品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A正确;
B.用排水法收集 O2 时,要等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故B错误;
C.做铁丝燃烧的实验前,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底部炸裂,需要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细沙,故C正确;
D.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故D正确。故选B;
①反应前 C 中溶液 100g,反应后 C 中溶液变为 106.6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6.6g−100g=6.6g
设生成6.6g二氧化碳需要Fe2O3的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160 132
x 6.6g
160132=x6.6g x=8g。
②为了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进入空气污染环境,应在在 A2 的后面加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故答案为:(1)①2H2O2 MnO22H2O+O2↑;
②BAF;
③B;(1)①8;
②在 A2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的后面加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答案】
CO2
NaOH+NH4Cl=NaCl+H2O+NH3↑
2
MgSO4,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含有MgSO4;若无沉淀生成,则不含MgSO4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的综合应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根据铵根离子和碱混合研磨会生成氨气,氨气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钙和酸反应会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铜不会与酸反应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
气体 E 的化学式为CO2;
实验过程①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aOH+NH4Cl=NaCl+H2O+NH3↑;
混合沉淀C中至少含有碳酸钙和铜2种物质;
混合物A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MgSO4,要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可用无色溶液D进行再实验,补充完整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取少量溶液D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含有MgSO4;若无沉淀生成,则不含MgSO4。
【答案】
SO3
水、氧气
C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2)根据金属的锈蚀条件与防锈措施来分析;
(3)根据金属材料的应用来分析。
【解答】
根据TiF4+2H2SO4△TiO2+4HF+2X,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反应物中有1个钛原子,4个氟原子,4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4个氢原子,4个氟原子,1个钛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SO3;故填:SO3;
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水、氧气接触而锈蚀;故填:水、氧气;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的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故填:C。
故答案为:(1)SO3;(2)水和氧气;(3)C。
【答案】
有气体产生或固体逐渐溶解
6.5
10.8%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根据固体的减少量为反应的锌的质量,结合锌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解答】
由于钛锌合金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金属钛不与稀盐酸反应,而锌和盐酸反应,所以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是 有气体产生或固体逐渐溶解。
金属钛不与稀盐酸反应,而锌和盐酸反应,所以固体的减少量即为合金中锌的质量,所以锌的质量为7g−0.5g=6.5g。
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x,氯化锌的质量为 y
Zn+2HCl=ZnCl2+H2↑
65 136 2
6.5g y x
656.5g=136y=2x
x=0.2g
y=13.6g
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3.6g6.5g+120g−0.2g×100%≈10.8%。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相关文档
- 黄金十份卷备战2020中考物理模拟试2021-11-0614页
- 2020年河南省鼎城大联考中考数学模2021-11-0621页
- 考点03 生态系统-备战2020年中考生2021-11-0616页
- 四川省达州市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2021-11-0661页
- 新课标2020中考生物复习第三单元生2021-11-065页
- 山西专版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实2021-11-069页
- 湖南省益阳市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夺2021-11-0637页
-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精讲精练:第112021-11-0613页
-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4 光现象2021-11-064页
- 2020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2021-11-0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