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41 KB
  • 2021-11-06 发布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测试题及答案(二)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测试题及答案(二)‎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表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A)‎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的排名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在世界的排名 ‎1‎ ‎4‎ ‎2‎ ‎5‎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D.德国分裂为“东德”“西德”‎ ‎2.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A)‎ A.巴尔干 萨拉热窝事件 B.法国 攻占巴士底狱 C.奥匈帝国 萨拉热窝事件 D.美国 来克星顿的枪声 ‎3.无尽的轰炸使法国大量农田变得寸草不生,近百万只羊、无数头牛和约50万匹马被消耗;近100万栋建筑物及难以计数的铁路和公路、许多桥梁、大部分工厂等被破坏。上述材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的影响是 (D)‎ A.国际政治地位大幅度下降 B.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C.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 D.经济和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4.大型政论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进程。下列哪集短片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C)‎ ‎5.右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 (A)‎ A.苏维埃政权巩固 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C.农业集体化完成 D.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6.某同学在学习了《九国公约》的内容后,写下了如下体会:“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其中,“美国人得意”是因为《九国公约》 (A)‎ A.有利于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 B.使美国获得德国的大片海外殖民地 C.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D.有利于美国控制国际联盟 ‎7.下列关于对一战后形成的新国际秩序的评价,符合右图漫画寓意的是 (C)‎ A.解决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 B.抚平了战败国的创伤 C.暂时确立了战后的新秩序 ‎ D.有利于永久世界和平 ‎8.美国是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赢家,主要表现在(A)‎ ‎①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 ‎②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 ‎③确立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 ‎④在美国操纵下签订的《九国公约》为其在远东地区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补充,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但它没有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据此可排除含③的B、C、D三个选项。‎ ‎9.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 ‎ 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 D.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10.如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D)‎ A.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1.下面是苏联“一五”计划、“二五”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情况简表。它主要反映了苏联 ( D)‎ 时期 重工业 轻工业 农业 ‎“一五”计划时期 ‎143%‎ ‎90%‎ 负增长 ‎“二五”计划时期 ‎139%‎ ‎100%‎ ‎54%‎ A. 商品经济繁荣 B.工农业协调发展 ‎ C.国际地位提高 D.工业化成就突出 ‎【解析】根据题干中“两次‘五年计划’时期,苏联的工业快速增长,农业增长较慢”,1928-1937年,‎ 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了强大的工业国,可以推断出描述的是苏联工业化成就突出,故选D项;表格主要展示了两次“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并未体现商品经济繁荣,排除A项;表格主要展示了两次“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化的成就,“一五”计划期间农业负增长,工农业并未协调发展,排除B项;表格主要展示了两次“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并未体现国际地位提高,排除C项。‎ ‎12.如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苏联经济的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衡。两图意在抨击 (D)‎ A.农业集体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13.1922年,一个村庄的农民与当局发生冲突,杀死了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绝食5天,并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甘地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了 (C)‎ A.甘地的做法不适应印度的国情 B.甘地对非暴力思想的执着 C.印度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动摇性 D.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 ‎14.对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B)‎ ‎①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 ‎③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 ‎④“非暴力”的局限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1919年,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的大中学校学生、工人和政府机关的职员举行罢工,他们高呼‘打倒英国占领者’、‘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释放扎格鲁尔’等口号。”上述场景发生在 (D)‎ A.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 B.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C.埃及资产阶级革命中 D.埃及华夫脱运动中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战争教育了人们,人类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05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战略地区引发的局部冲突表 起止时间 主要国家 争夺地区 局部冲突 德、法等 摩洛哥危机(北非)‎ ‎1905—1911年 大西洋与地中海地区之间的咽喉要地 ‎1908—1909年 俄、奥匈、德等 巴尔干地区 波斯尼亚事件(巴尔干半岛)‎ ‎1912—1913年 俄、奥匈等 巴尔干地区 巴尔干战争(两次)‎ 材料二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前往萨拉热窝巡视,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射杀身亡。普林西普被捕审讯时,大胆地陈述了他的信念和动机:“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这起突发事件为由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3日,德国先后对俄国、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国宣战。日本在8月23日向德国宣战。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一方作战。世界性战争爆发。‎ 材料三 战后,德法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英国一直在国际事务中寻机打压法国;意大利身为战胜国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但因战争损失惨重,为强权的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志在远东、急于扩张的日本与在这一地区有重大利益的美国矛盾加剧等。这种种现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播下“火种”。‎ 材料四 2000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会议发表的宣言提出了和平、安全与裁军,‎ 以及发展与消除贫穷等目标,体现了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哪一战略地区争夺最为激烈?(2分)‎ 巴尔干地区。(2分)‎ ‎(2)结合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这起“突发事件”的看法。(2分)‎ 突发事件引发战争,威胁世界和平。(2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此次世界性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4分)‎ 战争加剧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2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2分)‎ ‎(4)根据材料四回答,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2分)‎ 和平与发展。(2分)‎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几乎所有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 于是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想法应运而生。‎ 材料二 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 材料三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什么“国际常设机构”?(1分)建立这一“国际常设机构”的目的是什么?(1分)‎ 国际联盟。(1分)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1分)‎ ‎(2)材料二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1分)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引发这场革命的原因。(1分)‎ 十月革命。(1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世界大战,引起人民不满。(1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1分)导致这一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这一新秩序的形成于哪两次国际会议有关?(2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帝国主义国家势力发展不平衡。(1分)巴黎和会(1分),华盛顿会议。(1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 ‎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给卷入战争的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引发了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考。(任答两点即可,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 ‎18.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后来苏联)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和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21年6月的一天,23岁的美国人阿曼德·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他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销售。这件事被列宁知道后,他热情邀请哈默前来克里姆林宫会面。列宁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刚刚制定出的新经济政策就是要求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的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们提供很好的机会。”‎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背景,(1分)并说明该政策“新”在何处。(2分)‎ 背景: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经济。‎ ‎(1分)“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分)‎ 材料二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行业)。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斯大林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斯大林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取得的成效。(2分)‎ 优先发展重工业。(1分)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2分)‎ 材料三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3)根据材料三分析罗曼·罗兰评价的是什么经济体制。(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体制包含哪些“消极的东西”。(1分)‎ 体制:斯大林模式。(1分)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效益低下等。(1分)‎ (4) 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列宁到斯大林,一直在调整苏联(俄)的建设政策,这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搞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平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