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8 MB
  • 2021-11-06 发布

九年级化学下册 题2 溶解件 新版新人教版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题 2 溶解度 第 课时 海水晒盐和东坡盐槽的图片。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早期部落的形成、古代科技发明、环境变迁、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也密切相关。宋代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期间,听说海水晒盐之事,来此嬉水,不仅留下了 “ 东坡盐槽 ” ,还将品尝到的盐焗鸡、盐焗虾、盐焗蛋、盐焗鱼等特色盐焗系列美食推广和保存下来,至于赏盐赋诗,更是不在话下。 思路一 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盐) …… 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 思考 】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一种物质能否溶解在另一中物质里,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有关。那么,像食盐和蔗糖这样能够溶于水的物质,是不是可以无限量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实验 9—5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 在常温下,取大约 20 mL 水到入玻璃杯中,加入 5 g 食盐,搅拌,等食盐溶解后,再加 5 g ,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 15 mL 水,搅拌,观察现象。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5g 氯化钠 20mL 水 再加 5g 氯化钠 15mL 水 待溶解后 氯化钠溶液 操作 取装有 20mL 水的烧杯,加入 5g 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 5g 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 1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氯化钠晶体溶解 有未溶解的氯化钠晶体 剩余的氯化钠晶体继续溶解最后消失 物质溶解受溶剂的量的影响 氯化钠溶于水 操作 加入 5g 氯化钠, 搅拌 再加入 5g 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 15mL 水, 搅拌 现象 结论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结论 氯化钠晶体溶解 氯化钠晶体部分溶解 剩余的氯化钠晶体继续溶解最后消失 增加溶质的量,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实验 9—5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 增加溶剂的量,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思路二 实验9—6: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 在常温下,取大约 20mL 水到入玻璃杯中,加入 5g 硝酸钾,搅拌,等硝酸钾溶解后,再加 5g ,搅拌 …… 加了几次后,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才有剩余而不再溶解?然后加热,观察现象。再加 5g 硝酸钾,观察现象。等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20mL 水 5g 硝酸钾 5 g 硝酸钾 硝酸钾溶液 有固体剩余 5g 硝酸钾 冷 却 硝酸钾溶于水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 5g 硝酸钾晶体,搅拌 再加入 5g 硝酸钾晶体,搅拌 …… 加热 再加入 5g 硝酸钾晶体,搅拌 冷却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晶体溶解 晶体又溶解 有晶体析出 物质的溶解受温度的影响 加热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在一定 温度 下, 一定量的溶剂 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 温度 下, 一定量的溶剂 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 小结 】 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物质而言并非饱和 , 所以 , 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 , 硝酸钾能继续溶解。 活动 :如何证明你所配制的溶液是否饱和? 一般地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 1 、看在 一定温度下 ,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 2 、在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向溶液中加少量该溶液中的溶质,看是否溶解。 3 .“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确 ? 【 课堂练习 】 1 .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 2 .在一定温度下,向 100 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 3 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 103 克。此说法对否 ? 为什么 ? 取少量此蔗糖溶液 , 加入少量蔗糖 , 若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不饱和 ; 若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此说法不正确。因为在一定温度下 , 该食盐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食盐 , 溶液的质量仍为 100 克。 不正确。因为判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强调的是 : 加入同种溶质 , 观察是否溶解。 活动与探究: 取少量硝酸钾饱和溶液放于蒸发皿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观察现象。加热该溶液,观察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混合物的变化。 [ 总结 ] 在加热溶液的过程中,起初溶液温度升高,溶剂蒸发得比较少,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所以固体继续溶解;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溶剂不断蒸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所以又析出固体。 “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就能将饱和溶液与不饱溶液相互转化。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在实验 9—6 中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达到饱和时,硝酸钾再溶解了,加热后,硝酸钾又溶解了。同学们可以猜想: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冷却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问题:室温下, 10 g KNO 3 在 20 mL 水中溶液达到饱和,升高温度,杯底 KNO 3 固体继续溶解,且又溶解了 5 g KNO 3 ;冷却到室温, 20 mL 水溶解 KNO 3 的质量不超过 10 g ,此时多余的 KNO 3 会怎样? 讨论 [ 观察 ] 玻璃片上的白色斑迹。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升高温度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晶体析出 结论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 恒温蒸发溶剂 或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注意: 只有指明“ 在一定温度下 ”和“ 在一定量溶剂里 ”,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温馨提示 : “ 升温 ”和“ 降温 ”两种方法适合大多数固态溶质的溶液 , 对极少数固体 ( 如 : 氢氧化钙 ) 来说恰好相反 可以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氯化钠。利用海水晒盐就是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食盐晶体。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适宜采用降温结晶。 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特殊性的存在。例: Ca(OH) 2 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因此上述转化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 交流 [ 知识拓展 ]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 1 . 对于大多数固体 : 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2 . 对于 Ca (OH) 2 : 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加溶质 。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加溶剂 。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1.(2015· 上海中考节选 ) 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用硫酸铜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 完成下列填空 ( 用编号表示 ) 。 所得三个溶液中 : 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  解析 : 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A 中的硫酸铜会形成硫酸铜晶体 , 因此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B>C>A 。 A B>C>A 2. 某温度下 ,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4 g 氯化钠晶体 , 充分搅拌后 , 仍有部分晶体未溶 , 再加 10 g 水 , 固体全部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 加水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解析 : 加水前有未溶解的固体 , 肯定是饱和溶液 ; 加水后固体全部消失 , 可能是饱和溶液 , 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A 3. 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 , 保持不变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 B. 溶剂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解析 : 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 , 溶质的质量不变 , 溶剂的质量增加 , 溶液的质量增加。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 ,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发生改变。 A 解析 : 根据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 因此 , 可向溶液中加少量该溶质 , 不能继续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 保持温度不变 , 向溶液中加少量该溶质 , 不能继续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 4. 在一定的温度下 , 检验某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 最简单的方法是 ———————————————————————————— ———————————————————————————— 。 课题 2  溶解度 第 1 课时 一、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 : 在一定温度下 ,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 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 : 在一定温度下 , 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 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 在一定条件下 , 向该溶液中加入该溶质观察溶质是否继续溶解。 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一、教材作业 【 必做题 】 教材第 40 页练习与应用的 1 、 6 题。 【 选做题 】 教材第 40 页练习与应用的 7 、 8 题。 二、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