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3.50 KB
  • 2021-11-06 发布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南山管委会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南山管委会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 A. 西周 B. 秦朝 C. 唐朝 D. 清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维护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国家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故选A。‎ ‎2. 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A. 颁布“推恩令”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统一文字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题文中“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可以看出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答案选B。‎ ‎3.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  )‎ A. 长安 B. 洛阳 C. 应天 D. 燕京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 长安地处关中,迁都长安不便于统治,A项排除;494年,孝文帝为便于统治和学习中原汉族文化,将都城迁到洛阳,B项符合题意;应天是明朝朱元璋时期的都城,C项排除;燕京是宋朝时北京的名称,D 项排除;故选B。‎ ‎4.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 宋朝官员都是文人 B. 知人善任 C. 重文轻武 D. 分化事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文士”,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文轻武,文人治国的理念,C符合题意;宋代官员都是文人,不符合材料“虽有武臣,盖仅有也”,排除A;材料突出“文士”,与知人善任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分化事权,排除D。故选A。‎ ‎5.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 A. 民族政权的并存和民族大融合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D. 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明清时期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B符合题意;民族政权的并存和民族大融合指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A不符合题意;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是宋元时期,不是明清时期,C不符合题意;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是隋唐时期,不是明清时期,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2019年是虎门销烟180周年纪念。当时领导这场运动的是民族英雄(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左宗棠 D. 郑成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因此领导虎门销烟的是民族英雄是林则徐。选项A 符合题意;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收复新疆;郑成功收复台湾。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A. 英法炮轰广州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海军在黄海大东沟激战,致远舰被敌舰击中,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率致远舰撞向敌旗舰吉野号,欲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击中鱼雷发射管引发管内鱼雷爆炸沉没,全舰官兵246人为国殉难。清末书画家高邕(亦有资料认为是光绪帝亲书)为其撰写了著名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故C项符合题意;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故B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时,清军将领丁汝昌殉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故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C。‎ ‎8.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自我疗伤”﹣﹣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 B. “温药治疗”﹣﹣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C. “猛药重治”﹣﹣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 “开颅洗脑”﹣﹣确立起了民主科学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自我疗伤”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A项错误;“温药治疗”是指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B项正确;“猛药重治”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C项错误;‎ ‎“开颅洗脑是指先进知识分子兴起的新文化运动,D项错误。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9.100年前的“五四”爱国运动掀起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潮,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A符合题意。民主科学时代开始于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故B不符合题意。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后,故C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之前的辛亥革命已经开启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10.“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苦苦追求、披肝沥胆,旗帜更鲜艳…”歌词中“南湖的红船”代表的事件是(  )‎ A. 中共成立 B. 井冈会师 C. 遵义会议 D. 延安抗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暴露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继续举行。所以“南湖的红船”是中共一大的会址之一,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符合题意;歌词中的“井冈山的烽烟”指的是井冈会师,B不符合题意;歌词中的“遵义的霞光”指的是遵义会议,C不符合题意;歌词中的“窑洞的风寒”指的是延安抗日,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题干“南湖的红船”是解题的关键,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暴露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继续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11.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下图所指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是(  )‎ A.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B. 武昌起义、南昌起义 C. 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 D. 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图片李宗仁,结合所学可知,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党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据题干图片彭德怀,结合所学可知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A符合题意;武昌起义、南昌起义都不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与李宗仁、彭德怀无关,排除B;淞沪会战与李宗仁无关,平型关大捷是林彪指挥的战役,与彭德怀无关,排除C;平型关大捷是林彪指挥的战役,与彭德怀无关,排除D。故选A。‎ ‎12.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 解放军作战勇敢 B. 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C. 民众的大力支援 D. 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文材料信息“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说明了解放战争时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C项符合题意,ABD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故选C。‎ ‎13.下表是某一时期我国部分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对时间及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报刊 文章 ‎《农村工作通讯》‎ ‎《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湖南日报》‎ ‎《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湖北日报》‎ ‎《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瘤蔓延》‎ ‎《大众日报》‎ ‎《不容开历史倒车》‎ A. “一五”计划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阻力 B.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C. “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困难中前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某一时期我国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分田单干必须纠正》《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瘤蔓延》《不容开历史倒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受到批判,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困难中前行,D符合题意;一五计划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是包产到户,A不符合题意;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主要指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与材料无关,B不符合题意;文革时期,没有包产到户,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2018年7月,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讲话中重申,中国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 设立上海浦东新区 B.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C. 开放广州、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城市 D. 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D符合题意;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建立,是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不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始,A 不符合题意;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始是经济特区的建立,不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B不符合题意;开放广州、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城市是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扩大,不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始,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题干“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是解题的关键,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去—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5. 下图是“中美建交纪念磁盘”。磁盘正面标有“1979年”字样,该时间是( )‎ A. 尼克松访华时间 B. 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时间 C. 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 D. 该磁盘制作时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 ‎16.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两河流域,产生了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故D符合题意。A是古印度文明,B是古中国文明,C是古埃及文明,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以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古两河流域的文明。掌握古两河流域的文明代表是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 ‎17.日本历史上有两次变革,一次是“汉化”;另一次是“欧化”。其中“汉化”是(  )‎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维新 C. 新经济政策 D. 罗斯福新政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C新经济政策是苏联的一次改革。D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的一次改革。B明治维新是近代日本学习欧美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A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一次改革。故答案应选A ‎18.“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 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 A. 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 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 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结合所学知识,1519年-1522年,麦哲伦及其船队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符合题意;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美洲,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A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欧洲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C不符合题意;麦哲伦主要完成环球航行,与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不符,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下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它们的核心动力分别是 ‎①蒸汽 ‎②煤炭 ‎③石油 ‎④电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车机车使用的动力是蒸汽力;无轨电车使用的动力是电力。煤炭和石油是能源,不属于动力。因此①④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题干中“动力”一词的含义。四个选项中,煤炭和石油是能源,采用排除法便可选出答案。‎ ‎20.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A.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答案】B ‎【解析】‎ 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的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ACD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B搭配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21.‎ 如下图人物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领导美国人民从恶魔般的困境中走出来。“恶魔”指(  )‎ A. 英国殖民统治 B. 南方奴隶主叛乱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美苏争霸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人物是林肯。林肯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反抗南方奴隶主叛乱的战争,结果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使美国人民从恶魔般的困境中走出来。因此,“恶魔” 指南方奴隶主叛乱,故选B。‎ ‎22.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 A. 放任经济自由发展 B. 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 C. 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D. 充分利用市场调节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 年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其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因此罗斯福手段的特点即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选B。‎ ‎23.下列图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概括最恰当的是 A. 欧洲一体化 B. 冷战政策 C.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会演讲,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北约的建立,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故概括最恰当的是冷战政策,故B符合题意;欧洲一体化与欧洲的联合有关,与图片信息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图片信息无关,图片是冷战政策的表现。故C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图片信息无关,图片反映的是冷战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记冷战政策的表现,认识图片是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24.‎ 当今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出现了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这反映了 A. 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 B. 欧美强国传统优势完全丧失 C. 多极世界格局已正式形成 D. 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世界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是指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项符合题意;从题干材料“权力”表述可知指的是政治格局,不是经济格局,A项不符合题意;苏联解体后,世界两极格局终结,随着中国、欧盟、俄罗斯等国的发展,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当今美国仍处于世界霸主地位,B项不合题意;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加速发展。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25.科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核心是网络技术;符合题干的为A项美国微软公司的电子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故正确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友好往来是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 ‎﹣﹣习近平在2016年4月29日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背景事件。‎ 材料二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 “伟大僧人”的名字及其留下的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材料三 某历史文献记载:“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大海)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三,概括这一事件的特点。‎ ‎【答案】(1)作用:促进中外贸易(贸易之路);促进中外友谊(友谊之路);形成丝绸之路精神.事件:张骞通西域.‎ ‎(2)名字:玄奘.文献:《大唐西域记》.‎ ‎(3)朝代:明朝.事件:郑和下西洋.特点:奉命出使;持续时间长;行程远;规模大;航海技术高超.‎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新中国将迎来七十华诞,70年的岁月既有风雨,也有辉煌。有人说,新中国前30年收获的是民心,后40年收获的是美元。‎ ‎(1)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分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新中国的前30年中国共产党为收获民心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初,侯永禄所在的陕西合阳县开始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一些群众听说后惋惜地说“辛辛苦苦30年,一夜退到解放前”,有位退伍军人慨叹“领导们把咱这一代农民做了实验田了!”而侯永禄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14日选摘 ‎(2)对材料二中提到的三种观点,请你选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三:图片资料 ‎(3)结合材料三,说说我国40年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 ‎【答案】(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三大制度确立,一五计划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 ‎(2)选择侯永禄的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当家做主,行使国家权力;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已经居世界前列;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注重追求精神生活。‎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战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和约”和“公约”分别指什么?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 材料二: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3)依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国际方案?‎ ‎【答案】(1)《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多极化趋势的变化。‎ ‎(3)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