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00 KB
  • 2021-11-06 发布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 1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默读与朗读的方法学习诗歌,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把握诗中出现的大量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体会诗人深沉真挚的爱国情感。‎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积累优美抒情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可谓焕然一新:被人称赞的新中国四大发明,为人赞叹的大国外交,别具活力的中国自主创新。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形象来形容今天的中国,朝气蓬勃的青年或美丽动人的姑娘都甚为恰当。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初,她在人们心中是怎样的形象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中感受一下。‎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后一直生活在厦门。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德国、法国、美国、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写作背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年头。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目标导学二:赏析意象,把握诗歌情感 ‎1.反复朗读诗歌。‎ ‎2.第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含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两个意象,象征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长期停滞的生产力;“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几个意象,进一步概括了祖国的饥馑、闭塞和百废待兴的状况。总之,第一节主要写祖国母亲贫穷落后的历史和种种沉重的负累。作者以诸多老旧衰颓以及沉重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深沉、悲痛的感情。‎ ‎3.第二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明确:第二节通过直抒胸臆来描写祖国的过去,表明祖国的“贫困”“悲哀”,这也是对第一节中诸意象的诠释,“破旧的老水车”“干瘪的稻穗”诚然寓示了贫困,被船的纤绳深深勒进肩膊则是悲哀。同时又用“‘飞天’袖间”的“花朵”象征着希望。这一节正是起过渡的作用,从“贫困”“悲哀”过渡到希望之中。作者在此处的情感与第一节是一脉相承的,仍旧带着深沉与悲痛,但其中又 带着一股看向历史的自信与看向未来的希望。‎ ‎4.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赏析第三节,说说第三节中的意象有怎样的象征意义。通过这些意象,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明确:意象:“神话的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神话的蛛网”象征束缚生产力发展,钳制思想解放的专制统治和陈腐意识,只有挣脱了“神话的蛛网”才能诞生“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这些意象在时空上大幅度跳跃,构成了立体交叉的象征义,象征着祖国成长的苦难历程、再生的悲喜、新历程的开始和对未来的期盼。上述意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开始。作者正是用这些意象,表现着自己的欣喜与激动。‎ ‎5.作者在第四节将“祖国”比喻为什么?作者在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在第四节将“祖国”比喻为伤痕累累的母亲。作者在此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深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意志,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去换取祖国的富饶、荣光以及自由。‎ ‎6.请你简要分析作者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变化。‎ 明确:作者在第一节中回望祖国所经受的苦难与现实的贫困,心中是痛苦的,悲伤的;第二节承接第一节的情感,虽然痛苦,却看见了祖辈们痛苦的希望;第三节则因为看见了簇新的理想,看到了全新的希望,作者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喜悦和激动;第四节激动和喜悦进一步得到升华,表明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发展献出一切的愿望。‎ ‎7.探究:这首诗读来情感强烈,除了体现在意象使用上,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作为抒情主体,作者让自己与诗中的意象相互融合,即用“我是……”的句式,让物化的自我形象,融注于祖国的形象之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浓烈。(2)诗的每一节,都用“祖国啊”作为结尾,这是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而这种运用又使每一节的抒情呈现了不同的效果。第一节的“祖国啊”是深沉的感叹,表达出作者难以言状的悲哀;第二节的“祖国啊”是痛苦的呼唤,包含着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希望;第三节的“祖国啊”是欣喜的呼唤,流露着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悦;第四节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庄严的誓词,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四个“祖国啊”,反复吟咏,将感情逐层推进,给全诗营造了回肠荡气的咏叹气氛。‎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1.如何理解“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中“‘飞天’袖间的花朵”这个意象?‎ 明确:“‘飞天’袖间的花朵”这个意象奇伟而瑰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个意象虽然看起来只是表明美好的希望未变成现 实,因而叫人痛苦;但是它又说明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曾经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有着追求理想的光荣传统。这种意象的大幅度跳跃开拓了诗意的空间,引起了我们对现实和历史的思索,迫使我们去追寻实现希望的途径与答案。‎ ‎2.如何理解“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明确:从个体上说,“我”是中国当时十亿人口中的一个,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目标导学四:深情朗读,体味诗歌 在反复朗读诗歌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诗歌的内容、感情和语调。‎ 内容 感情 语调 第一小节 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第二小节 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简短急促 第三小节 新生、希望的祖国 欣喜、激动 抑扬顿挫 第四小节 养育、献身的祖国 深情、强烈 高昂 三、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贫困 落后——深沉 悲痛 ‎ 痛苦 追求——悲怆 祈愿 ‎ 新生 希望——欣喜 亢奋 ‎ 富饶 自由——热爱 献身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注重诗歌朗读,并以理解诗歌意象为重点,力图引导学生把握本诗中蕴含的情感。‎ 不足之处 ‎1.由于本诗的时代背景限制,学生对字里行间寄予的深沉情感难以深入理解。‎ ‎2.本文语言凝练,形式优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课上由于时间有限,对本诗的艺术特征只是稍有渗透,没有多做探讨。‎ ‎2.梅岭三章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自主阅读诗的小序和正文,理解诗歌内容。‎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三首诗,关注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炽热的情感和豪壮的情怀。‎ ‎3.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全诗的意蕴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开始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带着伤病隐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朗读这三首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教学提示】‎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亦可模仿课文录音朗读。‎ ‎1.阅读小序。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当时的环境、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概括这三首诗的内容。‎ 明确:第一首:回首征程——过去 第二首:勉励战友——现在 第三首:展望未来——将来 ‎3.比较三首诗的内容,并分析其表现的思想感情。‎ 明确:第一首:写自己。回首征程,豪情满怀;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的气概和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第二首:给同志。勉励战友,勉励后来的革命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表现了作者心系革命、切盼人民解放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望未来。展望未来,表现了作者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目标导学二:精读诗歌,分析重点词句 ‎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招”字旗帜鲜明,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浩大声势;“斩”字,突出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居高临下的气势,写出了广大士兵与作者一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2.捷报飞来当纸钱。(句中的“飞”能否换成“飘”或“传”?为什么)‎ 明确:不能;“飞”字显得轻快,欢欣,翩翩而至,富于生命力和感情色彩。用“飘”字,显得太缓慢;用“传”字,无形象感。这一句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乐观的革命主义情怀,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3.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明确:运用了借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血雨腥风”借喻战争,“自由花”借喻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共产主义理想;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取义成仁今日事”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作者为真理、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目标导学三:再读诗歌,体会写作特点 请同学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本课的写作特点。‎ 明确:①现实、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体现了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第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第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是运用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②借代和引用。三首诗多次运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手法。如“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取义成仁”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写,前者引自《孟子·告子上》,后者引自《论语·卫灵公》。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形象贴切,暗含了诗人愿意为革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 三、板书设计 ‎     时间  内容    精神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这节课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以及三首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层层深入,进而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 不足之处 ‎  《梅岭三章》中显示的为民族解放,为理想和自由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在古今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对此进行拓展延伸。‎ ‎3.短诗五首 教学目标 ‎1.朗读这五首诗,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3.感受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体会不同的诗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月夜》《萧红墓畔口占》‎ 一、导入新课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教学新课 ‎1.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的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很少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2.朗读诗歌,理解象征诗歌意象与主旨。‎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明确: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教学提示】‎ 抓住诗中景物特点来写。‎ ‎(2)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谈谈你对本诗主旨及诗中的“我”的理解。‎ 明确:“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主旨: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 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目标导学二:《萧红墓畔口占》‎ ‎1.简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侵华日军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nǎi)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侵华日军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 ‎2.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明确:“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2)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明确: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明确:“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4)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明确:“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但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寓意;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深情,是戴望舒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三、板书设计 品味新诗的美 第2课时 《断章》《风雨吟》《统一》‎ 一、导入新课 有句话这样说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二、教学新课 ‎1.朗读诗歌,分析意象,品味画面美。‎ ‎(1)这首诗用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美的意境?‎ 明确: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多个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和“窗子”。‎ ‎(2)诗歌的八个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明确: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2.再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1)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得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2)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明确: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1.朗读诗歌,描绘诗歌画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明确:“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2.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 ‎(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风雨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2)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明确: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1.朗读诗歌,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明确: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 ‎2.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叶,又写到了花,然而叶、花不论拥有怎样的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但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 ‎3.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 明确:①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②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词语,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具有散文化的特点。‎ ‎③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 三、板书设计 ‎《断章》——哲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 ‎《风雨吟》——象征:风雨 大地 “我”‎ ‎《统一》——推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这节课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并理解五首短诗的内在主旨,将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  受限于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特定历史背景的了解,对“五四”时期以来的白话新诗的艺术特征,并没有深入探讨,学生对白话新诗的认知较浅显。‎ ‎4.海 燕 教学目标 ‎1.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把握时代脉搏,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感受不同形象的深意。‎ ‎3.学习多种表现手法,分析其对塑造海燕形象,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海燕的图片)‎ 你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海鸟吗?‎ 师:海燕是一种海鸟,善于在海面飞行,被誉为“大海里杰出的飞行家”。大海给了它坚实有力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之后先后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背景资料:二十世纪初,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兴起,而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其可利用的帮凶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反动势力十分猖獗。在这革命的关键时刻,有一部分人惶恐不安、悲观失望,他们害怕革命损害自己的利益。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勇敢地站在了革命的最前沿,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了革命运动的先驱。《海燕》是小说《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俄国革命高潮到来之前革命者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的壮丽图景。‎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读出感情。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几段,做一些朗读标记,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 ‎【教学提示】‎ 最后两个自然段是全文高潮,全文最强音,宜在分组演读后全班合读,以收到震撼人心、掷地有声的效果。‎ ‎2.思考:暴风雨来临之前,乌云和大海有什么变化?‎ 明确:乌云:狂风卷集着乌云——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泛起白沫的大海——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 ‎3.探究: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先后描绘了哪三个画面?在这三个画面中,海燕的表现有什么变化?‎ 明确: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画面的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集,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4.阅读全文,品析“海燕”形象,并用“我从文中______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______的海燕”的句式来描述海燕的形象。‎ 示例:(1)我从文中“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高傲的海燕。(2)我从文中“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勇敢的海燕。(3)我从文中“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乐观的海燕。(4)我从文中“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自信的海燕。‎ 海燕形象总结:高傲、勇敢、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 目标导学三: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本文很好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请联系全文和时代背景,指出下面物象的象征意义。‎ 海燕:象征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乌云、闪电、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2.除海燕外,文中还写到了“海鸥”“海鸭”“企鹅”的表现,文中为什么要写这些海鸟呢?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力地衬托、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坚强的战斗形象。同时,也借此鞭挞“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3.本文语言热情洋溢,意蕴深刻,请反复诵读,品味下面语句的深刻含义。‎ ‎(1)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2)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明确:‎ ‎(1)写出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令“乌云”所象征的敌人也感觉到了,从反面衬托了海燕的战斗力量和胜利的信心。(2)表现了海燕对光明的热切渴望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心。生活就是这样,阴云再厚,总有散去的时候;困难再大,经过一番努力,总能克服。邪恶永不能战胜正义,真理终有一日会大放光彩。(3)这是胜利的预言,革命者发出的时代的最强音,震撼人心,信心满怀。以此收束全文,使全文的革命激情达到最高潮,突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洗礼的愿望,呼唤革命者奋起斗争、搏击风暴,赢得革命胜利的信念。‎ 目标导学四:赏析语言,把握文本艺术特征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请以下面的语句为例,反复诵读,具体赏析其表达效果。‎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3)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明确:(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是拟人的写法。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3)运用比喻、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有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 ‎——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由海燕的形象导入,直观地反映了海燕搏击风浪的特征,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注重分析海燕等多种形象的象征意义,通过对文中多种形象象征意义的解读来引导学生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 不足之处 ‎1.学生对俄国革命大背景了解不深,很难从海燕的搏斗精神中真正领会革命先驱的意志与信念。‎ ‎2.本文虽然强调了象征意义,但未对象征手法做详细解读。‎ 写 作 学习扩写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扩写,了解扩写的命题形式。‎ ‎2.掌握扩写的方法与技巧。‎ ‎3.写作实践,实战演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平时的习作常常要求内容充实,感情丰富。要做到这个,扩写就是一项基本功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扩写。了解一下什么是扩写?怎样扩写?‎ 二、了解概念 ‎“扩写”是把一段话或一篇篇幅较短、内容较概括的文章,扩展生发成篇幅较长、内容丰满、生动形象的文章的写作方式。‎ ‎“扩写”练习提供的材料是一段文字,要对这段文字进行扩写,则必须先看懂这段文字的意思,然后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进行作文。‎ 三、扩写的技巧、方法指导 ‎1.要忠实于原文。扩写时,要准确把握原文的中心思想,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遵循原文的体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 ‎2.抓住扩写点。一篇文章里,并不是每一句话、每段文字都需要扩写,不要平均用力,而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找出原文中的关键语句、合适的点进行扩充。‎ ‎3.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情节的发展或论述的推进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避免枝大于干。‎ 四、扩写的命题形式及范例 ‎1.语段扩写式 将“枯藤老树昏鸦”扩展成一段话,表现孤独寂寞的心境。‎ 示例:秋风起,草萧瑟,青石桥边,斜阳下,一棵古槐根生于此,像一个颤巍巍的老人,向天空伸出乞求的手掌。缠绕其上的枯藤,从光秃秃的枝头上垂下。一声声乌啼,穿过空旷的荒野,让黄昏的郊外更添无限的悲凉。‎ ‎2.主干扩写式 请以“你很瘦”为主题,进行扩写。‎ 要求:①围绕中心,揭示出人物特征;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200字。‎ 示例:我看到你的时候着实被吓了一跳,老天对你真是太不公平了。矮个儿,脸色黄中带白,一件不合时宜的皮夹克穿在你身上,就如同挂在秋风中的枝丫上。灰色裤子穿在你身上,让我不禁想起身穿裙子的苏格兰旗手。背在你身上的包显得那么大,背带紧紧勒在你那瘦削的肩上。你站在地铁入口处,在人潮涌动中,恍若一株脆弱的蒲公英,一阵轻风便能将你带到半空。“哎,你看,那个人真是瘦。”从身边走过的两个中年妇女低声说。下车分别时,你又朝我挥了挥手,这让我想到了蚂蚁纤细的触角,不由得扑哧一笑。‎ ‎3.情景扩写式 把杜甫《漫成一首》中的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 建议:可以按“月形”“月色”“月光”“月神”进行扩展。‎ 示例:一轮明月倒挂在江中,宛如一只银盘(月形),白色的光芒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江面上(月色)。微风轻拂江水,泛起涟漪丝丝,清波和着银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月光)。那银盘飘忽,好似一朵睡莲不胜凉风的娇羞,即便在眼前,却只能欣赏,不能把玩(月神)。‎ 五、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将其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参考范文:‎ 向土地跪拜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仓皇出逃,途经卫国,卫文公看到重耳落魄的样子,对他们十分轻蔑,没有以应有的礼仪对待。他们只好拖着疲累的身体继续前行。‎ 经过五鹿时,又累又饿的重耳想向乡下人讨点吃食。“大伯,行行好,你家里的吃食能给我们一些吗?”眼前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农民,黝黑而干瘦,身上穿着缀满补丁的粗布短衣。他看了看来讨饭吃的这群人。这一路的颠沛流离,让他们面容憔悴,嘴唇干裂,眼中也布满血丝,原本丰润的身材,稍显清瘦,尽管衣帽间藏污纳垢,但就材质和纹理来看,依然华贵无比。他不禁想到连年的战争、达官贵族的盘剥、沉重的赋税,他在生活的枷锁里努力挣扎,如今妻离子散,只 剩自己在这乡下的茅屋中苟延残喘。呵,眼前这群落难的达官贵人,也知道饥饿的痛苦吗?就算自己饥饿了,他们也不会考虑到百姓的死活,这一行几十人,我哪里有这么多吃食供给?他们大概都不知道粮食是怎么得来的吧!乡下人弯下身从地上拾起土块,直接递给重耳气愤地喊道:“拿去,吃吧!”‎ 饥饿难耐且近乎绝望的重耳怒气冲天,他举起鞭子要抽打农夫。狐偃见状,赶忙阻止了重耳。狐偃明白乡下人的苦衷,他也知道这次逃亡对重耳的意义。便说道:“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说明我们复国在望。”重耳深感疑惑。狐偃径直走到这个乡下人的面前,向他致谢:“大伯,是咱们统治阶层,不知道爱惜土地和百姓,才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感谢您赐予土块,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狐偃的话就像一根根钢针直戳重耳的心脏。于是他满脸羞愧地向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郑重地接过了土块。手捧着土块,重耳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他已经结束了流亡生涯,在狐偃、赵衰等人的陪同下,返回晋国,面南即位,他成了威震一方的霸主!他脚踏着坚实的土地,他的臣民们跪伏着向他行叩拜礼……‎ 仔细审视着这块土块,重耳感受到了它的分量,不禁一下子跪伏在大地上,神态庄重地完成了对土地的跪拜!‎ 蓦然间,重耳仿佛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将土地和土地上承载的一切放进心里,继续前行。‎ 点评:‎ ‎1.中心明确,重点突出。文章以“向土地跪拜”为中心事件,依次展开情节,突出了重耳对土地的敬重与敬畏,中心明确。‎ ‎2.描写恰当,想象合理。文章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生动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丰满了人物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将其扩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持之以恒,就要注意坚持,而非一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参考范文:‎ 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 历览古今中外,我们可以看到,多少仁人志士的成功都是他们经过一遍一遍地努力,持之以恒学习的结果。‎ 医学家李时珍自小立志学医,对医学难题不断地思索与实践,花了近30年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终成一代医学名家。‎ 国画大师齐白石从小刻苦勤奋,对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能持之以恒,毕其一生终成一代国画大师!‎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成才故事总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他自幼家贫,却刻苦勤奋,他不畏世俗和现实的压迫,执着地用他的现实之笔写出了《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朽的戏剧大作。后人称赞他的剧作“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以上的故事,让我们理解了持之以恒勤奋学习的价值。可见持之以恒就会走向成功,相反没有持之以恒精神的人又会是什么结果呢?回顾历史,“闯王”李自成曾何等勇猛,纵横沙场,所向披靡,只因他刚愎自用,攻陷北京城后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毫无忧患意识,停止了攻击的步伐,以至兵败山海关,被害于九宫山。‎ 诚然,持之以恒地做事情是不易的,只有找准奋斗的方向,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向上,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咱们更应该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汲取知识,将来为谱写祖国的华彩乐章,贡献一份青春的力量!‎ ‎5.孔乙己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研读有关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品析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的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其中他自己表示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这篇小说,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部作品?人物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文章围绕主人公叙写了什么事。‎ 明确:主人公是孔乙己;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2.请按照你对小说文体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段):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具体环境。‎ 第二部分(4~13段):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及其悲惨遭遇。‎ 第一层(4~9段):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概述其人物形象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 第二层(10~12段):写孔乙己第二次出场,表现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高潮)‎ 第三层(13段):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结局)‎ 目标导学二:分析事件,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1.阅读上述第二部分,说说作者围绕孔乙己的出场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1)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孔乙己为偷书挨打做辩解;(2)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孔乙己用“之乎者也”来搪塞;(3)孔乙己教“我”写“茴”字,“我”不耐烦;(4)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5)孔乙己因偷窃被打断腿后爬到酒店喝酒。‎ ‎2.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结合上述所分析的事件,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根据下列句子的提示,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并对孔乙己性格成因做简要分析。‎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的人。(穿长衫)‎ ‎(2)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_____的人。(好喝懒做)‎ ‎(3)孔乙己是以读书人身份为傲但又______的人。(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4)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_____的人。(偶有偷窃)‎ ‎(5)孔乙己是穷困潦倒但又______的人。(从不拖欠酒钱)‎ ‎(6)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______的人。(屡遭冷遇)‎ ‎【教学提示】‎ 由于孔乙己的性格具有很深的矛盾性,因此,教师宜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提示性句子宜在教学课件中有所展示。‎ ‎3.根据上述已分析的孔乙己形象 ‎,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 明确:(1)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但他“穿长衫”是因为他自视清高,自以为有地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2)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而“好喝懒做”也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染,好逸恶劳。(3)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而“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甚深。(4)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而“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5)孔乙己“从不拖欠酒钱”说明他质朴、忠厚。(6)孔乙己“热心教‘我’‘茴’字写法”表明他也有热心的一面,对于“我”的不屑又感到深深遗憾,这里既表现了他存在的某种热心、善良,又从教法上体现出了他的迂腐;而“屡遭冷遇”进一步表现出他的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教学提示】‎ 学生研讨回答,教师归纳。‎ 目标导学三:学习本文描写方法,把握人物鲜明性格 ‎1.孔乙己的形象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除了文章记叙的事件本身具有典型性外,更得益于文章中精彩的人物描写。请你在文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并加以赏析,说说其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突出了孔乙己怎样的形象特征。‎ ‎【肖像描写】‎ ‎(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赏析:出场时运用了肖像描写,青白脸色、乱蓬蓬的胡子,都表明孔乙己的生活条件相当差;穿着长衫却又脏又破,这是他自命清高的有力铺垫,又是他穷困潦倒,生活无法自理的有力表现。‎ ‎(2)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赏析:这是他第二次出场的肖像描写,“黑而且瘦”,这是贫困与被打后病痛的折磨所致,而孔乙己的穿着与姿态,更是对那个时代贫苦之人仅能做到的一点医疗保护的展示。简短的描写中,深入地体现了孔乙己命运的悲苦。‎ ‎【语言描写】‎ ‎(1)“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赏析:“窃”和“偷”自然是同一个概念,说“窃书不能算偷”,是强词夺理;“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体现的是自命读书人的清高之态。自命清高、自欺欺人一直是孔乙己身上的显著特征,作者用一句话便将其表现出来,可见此处语言描写功力之深厚。‎ ‎(2)“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赏析:孔乙己身上保留着封建腐儒的迂腐之气。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只有为数不多的茴香豆,却愿意将它们分给孩子,而孩子们再次把“眼睛都望着碟子”,他不是谩骂,不是恐吓,竟也“着了慌”哼起了《论语》里的调子直哀求。这里的语言描写,使一个拥有善良心性的孔乙己形象跃然纸上。‎ ‎【神态描写】‎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赏析:这是孔乙己为自己的偷窃作辩解时的神态描写。“涨红了脸”,既形象地展现了他极力为自己争辩的情态,也表明酒客的讥笑戳痛了他内心的伤疤。同时显示出他的心中仍有着一丝文人的尊严,对该行为有不屑,也有羞愧。‎ ‎【动作描写】‎ ‎(1)便排出九文大钱。‎ 赏析:这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付钱动作,一个“排”字,表现出的是孔乙己拮据而穷酸的本相,他要向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表明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排”这一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出他虚荣的心理。‎ ‎(2)摸出四文大钱。‎ 赏析:这是孔乙己再次出场时的付钱动作,从“排”到“摸”的动作变化,表明孔乙己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穷酸潦倒至极,也再无显摆之意。‎ ‎(3)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赏析:“走”本来只适用于脚,而孔乙己却用“手”来“走”,表明了孔乙己只能用手来支撑身体,腿已经完全被打断,受伤严重,突出了丁举人的残忍霸道,此时的孔乙己已全无人的尊严,更突出了孔乙己命运的悲惨。‎ ‎【教学提示】‎ 本文在刻画孔乙己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且用得十分准确,生动地刻画出孔乙己的形象特征。上述分析只是部分示例,教师宜引导学生在文中多做分析,深入把握。‎ ‎2.请你结合上述分析,概括孔乙己的形象。‎ 明确:孔乙己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读书人,追求功名,深受封建思想毒害。他穷困潦倒,又好喝懒做;迂腐不堪又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但是他也有热心、善良的一面,并非十恶不赦。‎ 目标导学四:分析社会环境,把握文本主旨 ‎1.探究: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样子。大家在觉得孔乙己可笑的同时也对他充满同情,这是否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系呢?请同学们阅读全文,结合下列提示性问题,分析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问题提示:‎ ‎(1)阅读课文前三段,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社会环境。‎ ‎(2)孔乙己在这个环境中,无时无刻不成为他人的笑料,你如何理解众人的“笑”?‎ ‎(‎ ‎3)孔乙己作为一个自命清高的读书人,最终却以悲剧收场,你如何看待他的悲剧?作者仅仅在文中写了孔乙己一个人的悲剧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1)作者在前三段简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咸亨酒店。咸亨酒店是一个人群集中之地,反映着形形色色的人,但重要的是长衫和短衣的区别,昭示着这是一个阶级分层的封建社会。而“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也凸显出这个社会的薄凉。‎ ‎(2)“笑”是贯穿文章始末的一个关键词,首先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的基调开始,孔乙己便已然注定是众人的笑料;果然,辩解盗窃,“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质疑他是读书人,“众人也都哄笑起来”;给孩子们吃茴香豆,“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他最后一次出现,也是“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然而,这个“笑”字在文中只是“轻松活泼”的假象,它是阴森的,沉重的。“笑”里面表现的是世态人情的薄凉。而也是从这“笑”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写在其中的哀与怒,以及对社会中薄凉的人性的控诉。‎ ‎(3)孔乙己作为一个读书人,写得一手好字,能知道“回”字的四样写法,站在今天的立场,这绝非毫无本事之人。但他确实也有迂腐之处,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死要面子,可以说,是封建文化教育造就了他的悲剧。但是他在文中,并不是唯一的悲剧,不难想象,在这个阶级分层的社会,每个笑别人的人都会成为被笑者,薄凉是社会的本色。国民精神的麻木愚昧、冷酷无情,正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孔乙己只是这悲剧中的典型。‎ ‎2.请你根据上述分析,简要说说本文主旨。‎ 明确:作者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生活穷困潦倒,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目标导学五:把握文本写作技法 这篇文章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事,说说从该角度叙事的好处。‎ 明确:这篇小说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深沉的批判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叙述者“我”实际上又是以一位对社会人生有着丰富体验和深刻认知的中年知识分子的口吻,回忆着二十多年前发生的一幕幕景象。——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世事变迁,当年的小伙计早已人到中年,并远离了鲁镇和咸亨酒店,却仍然对穷困潦倒中的孔乙己及自己在当时对待孔乙己的态度念念不忘,其中复杂的内心隐曲是可想而知的,但作者又刻意隐藏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只是以一种含蓄平淡的口吻徐徐道来,增添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教学时从小说文体特征入手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注重对小说发展及高潮部分的细节进行详细分析,引导学生把握小说人物形象,探究文章主旨。‎ 不足之处 ‎1.本文知识点众多,有许多知识点尚有缺漏,宜视情况作相应补充。‎ ‎2.由于学生难以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教学过程中需对时代背景进行相应的解说,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6.变色龙 ‎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把握课文大意。‎ ‎2.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把握其心理活动,分析其形象。‎ ‎3.了解讽刺小说的特点,品析其主要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变色龙是什么吗?(展示变色龙图片)‎ 变色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森林中的爬行动物,样子十分奇特,它最大的特征是能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颜色,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不过,今天我们的任务可不是认识这种动物,而是认识一种像变色龙一样的人。大家也许会问,难道人也会变色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的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 作品背景:《变色龙》作于1884年,正是在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在这个时代,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统治下警察的缩影。‎ 目标导学二: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 ‎1.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故事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故事围绕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探究狗的主人是谁展开的。‎ ‎2.小说中,随着“狗的主人是谁”的猜测不断改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和裁断也左右摇摆,请你结合课文思考探究第一题,梳理本文故事情节。‎ 不知是谁家的狗——错在狗——弄死狗,惩罚主人 将军家的狗——错在被咬的人 不是将军家的狗——错在狗——教训狗及其主人 也许是将军家的狗——错在被咬的人 不是将军的狗——错在狗——弄死狗 是将军哥哥的狗——错在被咬的人——恐吓赫留金 目标导学三:分析文章,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1.从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势利警官形象。‎ ‎【教学提示】‎ 辨析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2.文中为了刻画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形象,运用了大量人物描写方法,请你结合文本具体的语句做简要分析。‎ ‎(1)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明确:运用外貌描写,句中“军大衣”是沙皇警官的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2)“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 明确:运用语言描写,强调狗是自己找到的,这是邀功的小人的谄媚姿态,表现了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当面说谎的特点。‎ ‎(3)“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明确:运用语言、神态描写,句中“洋溢”是充分流露的意思,形象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 ‎(4)“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明确: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奥楚蔑洛夫力图保持自己的威风,但对于自己不光彩的表演,又有些难堪的情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沙皇走狗夹着尾巴狼狈而逃的形象。‎ ‎【教学提示】‎ 文中运用人物描写的地方很多,这里仅作抛砖引玉之用,教师宜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多角度把握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 目标导学四:把握细节描写 ‎1.细节描写是本文突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警官奥楚蔑洛夫脱穿大衣的细节描写,想想这些细节表现了什么。‎ 明确:(1)当人群里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警官奥楚蔑洛夫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一个脱大衣的动作,一句“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掩盖对初判的惴惴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为他若无其事的否定原判作掩护。‎ ‎(2)当人群里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警官又吃了一惊,赶紧叫巡警给他穿上大衣。由“脱”到“穿”,反映了奥楚蔑洛夫的恐惧心理,穿大衣只是一种掩饰窘态的动作。‎ ‎(3)文末写奥楚蔑洛夫处理完狗咬人事件后,恐吓了赫留金,裹紧大衣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大衣,与开头相呼应。文章通过一脱一穿,一热一冷的细节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复杂心理活动,也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态。‎ ‎2.文章几次写到赫留金的手指头?想想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 明确:(1)赫留金“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血淋淋的手指头”表明赫留金作为一个受害者的身份。把“手指头”比作“一面胜利的旗帜”,因为赫留金把它作为要求主持公道,甚至要求赔偿的证据。(2)奥楚蔑洛夫听人群里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时,就对赫留金的手指头做了新的结论。“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想得到一笔“赔偿费”,这判断使赫留金由受害人转眼成了敲诈者。(3)在人群里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时,奥楚蔑洛夫训斥赫留金“‎ 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这时赫留金手指头的“蠢”“不好”成了冒犯名种狗的罪证。(4)奥楚蔑洛夫当着普洛诃尔的面赞美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这时赫留金的手指头成了活该被咬的对象,由于将军的权势,不但狗成了可爱的,连咬人都成了美德。‎ 小结:总之,手指头的细节描写写出了赫留金的命运和遭遇,它反映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卑劣品质,突出了沙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目标导学五:分析讽刺艺术,把握文章主旨 ‎1.作为一篇讽刺小说,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现讽刺艺术?‎ 明确:夸张。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本文也是如此。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的主人的身份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比。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2.自然界中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明确: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在众人面前拿腔作调、作威作福。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的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透过这条“变色龙”,我们看到了当时俄国社会中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腐败风气,看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也看到了作者对这类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和辛辣的讽刺。‎ ‎3.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由围观的群众和当时的环境,可以看出俄国社会的哪些弊病?‎ 示例:甲生: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 乙生: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这样了。‎ 丙生:笑这个社会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 对围观群众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态。社会环境的冷清、萧条,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写照,交代了“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本文通过叙述警官奥楚蔑洛夫在街头处理狗咬人事件的经过,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变色龙”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沙皇俄国的黑暗社会现实,无情地鞭挞了沙皇走狗的丑恶灵魂,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和愚昧。‎ 三、板书设计 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 附势、媚上欺下 沙皇俄国:社会黑暗,‎ 沙皇走狗灵魂丑恶 小市民麻木、庸俗、愚昧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通过人物前后的态度变化引导学生探究人物形象,进而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揭示小说的主题。‎ ‎2.教学环节清晰流畅,层层推进,利于学生学习。‎ 不足之处 ‎  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独立思考及表达的机会较少,偏向知识灌输,后续教学中需调整。‎ ‎7.溜 索 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感知艺术手法。‎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是世界三大峡谷之一。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那么,什么是溜索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跟随作者的描述去感受这种让人惊心动魄的过江方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1.小说的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明确:开端: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发展:马帮的汉子们决定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高潮:在首领的指导下胆战心惊地溜索。‎ 结局: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一个首领带领马帮一起溜索过怒江。‎ 目标导学二:关注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1.这篇文章人物众多,有马帮的首领、首先溜索的精瘦短小的汉子以及马帮中的其他人。这些人中,谁才是文章的主人公?‎ 明确:马帮的首领。‎ ‎2.首领是一个怎样的人?默读课文,从文章找出描写首领的语句,分析首领的形象特点。‎ ‎(1)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明确:“稳稳”“笑一笑”,与“我”和牛的恐惧形成对比,衬托出首领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2)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 明确:溜索前首领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体现了他细心、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 ‎(3)(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明确:带“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体现了首领对他人的关爱。‎ ‎(4)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明确:首领打着尖细的呼哨,“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最后一个溜索,这些行为都表现出首领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总结:首领是一个认真负责、关爱他人、身手非凡、从容不迫、具有领袖气质的人。‎ 目标导学三:跳读课文,分析环境的作用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反映环境特点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 ‎1.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明确: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写出了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2.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明确: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逼真地描写出牛溜索前后惊恐失态之状,它们和等待溜索的“哀哀地叫着”的牛们一起烘托出峡谷的险恶;而这些牛们又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3.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明确:牛们溜索后急急地要离开峡谷边显示出它们仍然惊魂未定,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非同寻常的险恶。‎ 总结:本文既有多感官多角度描写,又有对比烘托,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环境的险恶,又表现出了马帮汉子们的从容不迫、沉着稳重的特点。‎ 三、板书设计 溜索对比 烘托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将小说的三要素分为三个目标一一分析讲解,让学生在把握文章内容、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突出环境特点的表现手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不足之处 ‎  本文语言简洁凝练,选词炼字颇为考究,由于时间限制,只对突显主人公形象的语句作了重点赏析,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语言特点。‎ ‎8.蒲柳人家(节选)‎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2.分析文中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3.品味小说中精彩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总是那样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蒲柳人家》中也有一位绰号叫“一丈青”的大娘,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感知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相关情节,自拟标题。‎ 明确:第一节:(1)何满子被拴葡萄架;(2)一丈青迷信请人绣肚兜;(3)一丈青大闹运河滩;(4)一丈青妙手救病人;(5)一丈青百般疼孙子。‎ 第二节:(1)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2)何大学问仗义热肠;(3)何大学问请师教孙子;(4)何大学问怒拴何满子。‎ 目标导学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明确:何满子:机灵顽皮,聪明伶俐,纯真稚气,关爱爷爷。‎ 一丈青大娘:爱憎分明,泼辣大胆,溺爱孙子,勤劳善良。‎ 何大学问:仗义疏财,慷慨豁达,侠肝义胆,好说大话,喜戴高帽,重视知识,向往美好生活,有民族气节。‎ ‎2.在这几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用“我喜欢______(填人物),因为______”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示例:我喜欢一丈青大娘,因为她性格粗犷、豪爽、充满正义感,当看到几个纤夫“赤身露体”,一丈青大娘为了“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而狠狠地教训了这几个纤夫,直到船老板请来了当地几位有头有脸的人物说和了两三个时辰才放过他们,的确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也体现了她的热心肠和一身的正气。‎ ‎3.你还在哪部作品中读到与文中女主人公类似的人物形象?试分析她们性格的共同之处。‎ 示例:《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共同点:泼辣、能干、有正义感。‎ 目标导学三:把握文本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富有文采和趣味性,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1)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明确:这句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表明何满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凸显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用语活泼凝练,充满乡土气息。‎ ‎(2)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明确:这句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起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目标导学四:把握文本主旨 再次通读文章,归纳本文主旨。‎ 明确:这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说。它就像一幅风俗画,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冀东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和世态人情,赞扬了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的热情正直以及肝胆相照、扶危济贫的美好品格。‎ 三、板书设计 人物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将分析人物形象和品味语言作为这篇课文学习的两个突破点,并注重利用开放式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 ‎  教师引导和归纳较欠缺,课堂节奏略拖沓,对学生整体把握知识要点有一定影响。‎ 写 作 审题立意 教学目标 ‎1.了解审题、立意的概念。‎ ‎2.掌握审题、立意的写作技巧。‎ ‎3.进行写作实践,提升审题立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概念导入 审题就是审察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那么,我们写作时如何审题立意呢?‎ 二、方法指导 ‎(一)审题 ‎1.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比如《美丽的误会》这个题目,“误会”是生活中常见的插曲,可能引发纠纷,可能造成尴尬,而限制条件“美丽”则表明,要叙述的这场误会引出的应该是一段美好的故事。‎ ‎2.审题时,还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比如《生活是一面镜子》这个题目,将“生活”比喻成“镜子”,意味着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生活中让你感触深刻的事情,可以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也可以反映生活中的丑恶。总之,要通过生活中的人和事,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反思,表达对生活中所蕴含哲理的体悟。如果遇到提供材料的作文,则需要仔细审视材料,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分析,推敲材料蕴含的意义,选择其中的某个角度或要点作为写作重点。‎ ‎(二)立意 ‎1.立意时注意表达的思想要有一定深度。有思想深度的立意,能给人以心灵的撞击,或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或给人以精神的鼓舞。我们或者可以抓住社会热点、焦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新办法;或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貌似平凡的现象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蕴;或者采用“反弹琵琶”的手法,提出新颖别致的观点,给人以启迪。‎ ‎2.立意明确,学会求新。动笔前,头脑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动笔后,要有意识地把这个主题贯穿在全文之中,并能用鲜明的句子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使读者一看就能明白。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变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从常见观点的对立角度反向立意,都可以使立意新颖。例如,常理说不要班门弄斧,若用“弄斧就要到班门”这样的立意来写作,并展开合理的论述,就能令人耳目一新。为了取得好的立意,写作前,可以先列出与题目有关的多个主题,再分析比较,之后选择一个既新颖又能够驾驭的主题进行构思写作。‎ 三、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两三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示例:主题一:适应环境,改变自己;主题二:唯有自我反省,才能进步;主题三:环境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 ‎(二)从上面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思路指导:‎ ‎1.立意。本题写作目的是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我们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遇到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材料中猫头鹰不知道人们讨厌它不是因为居民难相处,而是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叫声不好听。这说明,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先从自身找原因。‎ ‎(2)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自省,不能认识自己,往往会高估自己,遇到问题自然会怨天尤人。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会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满;遇到问题时,不将责任推给他人。‎ ‎(3)透过现象看本质。抱怨自己所在的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的猫头鹰,是被眼前的现象迷惑了双眼,没有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只有看清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拟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时,要注意:‎ ‎(1)用语要新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着意铺排,使文题生动、活泼、形象,给人一种阅读的欲望。如本题,我们可拟为:认清自己,方能成功;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唯有改变自己才能飞得更高;人贵有自知之明。‎ 参考范文:‎ 人贵有自知之明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麻雀不自知,总是嫌屋子有味道而挪窝;猫头鹰不自知,总是抱怨居民难相处。知人难,自知亦不易,所以,人贵有自知之明。‎ 汉高祖刘邦本是一介市井小民,最终却成就了一番千秋霸业,因为有自知之明,他在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之后,曾发表过这样一番言论:“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正因为刘邦有自知之明,知人善任,才建立了大汉王朝,让自己青史留名。‎ 邹忌是齐国有名的谏臣,身高八尺,仪表堂堂,与他同时代的徐公亦相貌出众,邹忌于是想与徐公比较一番,尽管妻子、小妾、客人都说他美于徐公,然而他并没有被赞美的话语蒙蔽了双眼,待他亲见徐公后,被其风华所折服,自愧不如,得出妻子私,妾畏,客有求的结论。正因为邹忌有自知之明,所以他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为著名的谏臣,成为齐威王的贤相。‎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马谡熟读兵书,深谙兵法,是诸葛亮的爱将,被派去镇守战略要地——街亭。然而他却狂妄自大,听不进去王平的意见,将部队驻扎在山上,结果被魏军切断水源,断绝粮道,最终失掉了街亭,丢掉了性命,诸葛亮为此流下了惋惜的眼泪。‎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我们要有一颗自知之心,正确认识自己,才能避免失败,从而走向成功与辉煌。切记:人贵有自知之明!‎ 点评:(1)巧引名言,引出中心论点,底蕴深厚,耐人寻味;(2)列举刘邦和邹忌的例子,从正面论证了中心论点,非常具有说服力;(3)列举马谡的例子,从反面论证论点,使论证更加充分;(4)结尾与开头、标题照应,使得论点更突出,文章结构更严谨。‎ ‎(三)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思路指导:‎ ‎“山”可以指实实在在的自然界的大山,也可以指名利、欲望、矛盾、亲情;可以是骄傲自满、妄自菲薄的性格缺陷,也可以是保守的思想观念等等。“翻过”意味着解决了问题。“记叙性文章”表明写作时要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等其他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写好本文的关键是解决如何“翻过”那座“山”。‎ 参考范文:‎ 翻过那座山 翻过那座山,我才真真切切地看见了她对我的深深的爱。‎ ‎——题记 青春像是一条奔流而来的小溪,它带走了我儿时的稚气,却也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叛逆与任性。与父母闹矛盾已是家常便饭。‎ 那次,我又和母亲闹起了别扭。年少气盛的我心里有万分的委屈与不甘,不愿意理睬母亲。我们之间就好像隔了一座大山,抬头仰望,却是一眼望不到顶。那时,我以为这座山会一直扎根在我们之间,永远也不会消失。‎ 冷战持续了一个上午。在一顿静得让人恐慌的午饭之后,我要去上培训班了。因为去培训班的路上有很多车辆来往,所以母亲就陪着我一起去。‎ 外面下着雨,豆大的雨点落在我们仅带的一把雨伞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我和母亲蜷缩在这一把小小的雨伞下,姑且得到了暂时的安宁。母亲下意识地把我往雨伞中央拉了拉。这时的我还在和母亲赌着气,心里十分怨恨母亲,自然就不想和她靠得太近。眼前是瓢泼大雨,我却浑然不顾,一把推开母亲的手,冲进了雨里。‎ 冰冷的雨水落在我的身上,使我清醒了许多。‎ ‎“唉,快回来,别感冒了!”母亲焦急的声音出现在了我的身后。雨水没有继续落在我的头上。我抬头,映入眼帘的是那把红色的、小小的雨伞。“别犯傻了,乖乖在这里待着,不要淋雨去。”不知道为什么,我竟没有力气去推开母亲再冲进雨里。或许不是没有力气,而是自己心里不想再这样做了。因为那时,我心里的委屈与不甘已慢慢淡去,温暖渐渐充盈着我的心。‎ 终于到了,这条短短的路竟然这么漫长,走完它好像用了一个世纪。母亲轻轻地把伞收了起来。这时,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母亲身上离我远的那一边湿了一大片。‎ 心狠狠地刺痛了一下,我对母亲的不满早已烟消云散。霎时间,我发现,我已经翻过了那座山。那座一眼望不到顶的大山,竟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 翻过了那座山,我看清楚了母亲对我的真真切切的爱。我沐浴在这爱里,让自己蜕去了叛逆与任性……‎ 点评:‎ ‎1.运用题记,形式新颖。文章运用了题记这一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章开篇点明“我”与母亲闹别扭,与母亲之间隔着一座“山”,结尾写自己翻过了那座“山”,读懂了母亲的一片苦心。‎ ‎3.选材典型,语言优美。文章精心选取了母亲送“我”去培训班这一事例,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善良,选材典型,人物形象鲜明。文章语言流畅,读来亲切自然。‎ 综合性学习 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三年来的有关学习、生活等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重温初中生活的欢乐与美好,养成热爱生活的态度。‎ ‎2.创设一个才艺展示的空间,充分表现语文综合能力。‎ ‎3.提升写作、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电影《城南旧事》里的那首毕业歌)同学们,听着这熟悉的旋律,一定会勾起大家对初中生活的美好回忆。一眨眼,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我们也站到了分离的路口。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眸那些一起欢笑共同奋斗过的难忘岁月,重温那份永存于心的旧日温馨吧。(板书课题)‎ 二、回首往事——追忆似水年华 请学生说一说初中三年难以忘怀的事。最高兴或最不愉快的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轶闻趣事以及学习、交友、生活等方面的得失。(学生思考后与同桌交流)‎ 三、场景再现——一起走过的日子 目睹一下我们往日的风采,看看这些照片能激起你对哪些往事的回忆?(出示课件——照片)这些虽然已经逝去,但请相信,我们留下的每一个瞬间都将会是我们永恒的记忆。‎ 四、诉一段真情 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欢笑、有烦恼、有难忘的经历,也可能有不愉快的记忆,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能不能把你们的酸甜苦辣与大家分享分享,说一段心里话。(谢意、歉意、反思、感恩、留恋……)‎ 学生畅所欲言。(播放歌曲《有没有那么一首歌让你想起我》)‎ 五、学以致用,积累展示 初中生活如诗一样美好,请同学们朗读自己写的或搜集的诗歌。(学生积极踊跃交流)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搜集到的古人有关离别的诗句,与学生一起诵读。‎ 六、临别赠言,表达情思 了解赠言的种类,然后请同学按照要求写赠言。‎ ‎1.为同学写赠言(写好后给所赠之人,接受赠言的学生当众朗读);2.为班主任赠言;3.为任课教师赠言;4.为母校赠言。‎ 老师给学生的赠言示例:‎ 送给可爱的你们——‎ 匆匆又匆匆的三年伴着欢笑与汗水将从我们身边轻轻走过,在共同的学习中,你们长大了,老师也更加沉稳了。现在我们站在即将分别的路上,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祝愿大家今后每一个繁忙的日子都充实而快乐,每一个成长的脚步都坚强而有力,每一张自信的笑脸都更加神采飞扬!‎ 教师小结:‎ 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我们在初中三年语文学习中的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既是对初中三年生活的愉快的回顾,又是对即将展开的新生活的美好憧憬。让我们在《明天会更好》的旋律中结束本次活动吧!‎ 七、布置作业 转眼间,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首初中三年,回想你的同学和老师们,你的记忆里有怎样的故事呢?岁月如歌,无论这歌曲是欢乐还是悲伤,是尴尬矛盾还是一些幽默的小插曲,请你以“岁月如歌”为题,写一篇作文。‎ ‎9.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章的主要论点,理解全篇内容。‎ ‎2.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把握其论证方法。‎ ‎3.体会本文的论述风格和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间有很多事,都会面临选择,而生与死,义与利更是自古以来人们面临的重大选题。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鱼我所欲也》论述的就是在生与死、义与利之间如何抉择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探究竟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文章,解读文意 ‎1.朗读文章,借助工具书排除字音问题。‎ ‎2.反复朗读文章,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 ‎3.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教师指导,学生翻译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下列文言词语的用法。‎ ‎【通假字】‎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一词多义】‎ ‎①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③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给予)‎ 目标导学二:探究文本论证思路,把握文本论证方法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它是怎么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持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以万钟虽好也不能受为例,从反面强调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随后用一组排比句,对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并以“此之谓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3.列举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1)比喻论证。用比喻论证引出论点。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生与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主旨)。‎ ‎(2)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的例子,告诫人们不要丧失本心。‎ ‎(3)对比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做对比,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目标导学三:品味文本语言艺术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恰当地表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表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的观点,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进行对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的方式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抒发感悟 结合我们上课导入的问题,学了本篇文章之后,你将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抉择呢?‎ 明确:生活中面对的抉择有很多,但任何时候,我们的抉择都应直面自己内心的善良,要知晓大义,不可仅因一时喜恶做出荒诞的选择。‎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进行反复的诵读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 ‎2.注重对文本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进行分析,强化学生对古代议论文的认知。‎ ‎3.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选择,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不足之处 ‎  本文内容对学生而言略显深奥,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文章内涵体会不深。‎ ‎10.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理解文意。‎ ‎2.诵读课文,注意表现不同人物的语气和神情。‎ ‎3.把握本文对话体的特征,理解人物语言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唐雎是如何应对这种形势的,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积累文学常识 ‎《战国策》又叫《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策士(说客,又叫纵横家)的言论、活动的史书,以记言为主,分为十二国策。西汉末年,由刘向校正并定名。‎ 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和难以理解的词句。‎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目标导学三:分类积累,读懂文义 ‎1.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2.教师点拨本文重点词语。‎ ‎【通假字】‎ ‎①故不错意也(“错”同“措”)‎ ‎②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 ‎【古今异义】‎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②否,非若是也(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 ‎③长跪而谢之曰(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词类活用】‎ ‎①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②轻寡人与(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小看)‎ ‎③请广于君(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广、扩充)‎ ‎【一词多义】‎ ‎①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解释为“派”,后一个解释为“出使”)‎ ‎②徒:A.免冠徒跣(裸露)‎ B.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③惠:A.大王加惠(恩惠) B.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目标导学四:把握情节,理清脉络 理清文章的思路,即把握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1):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2-3):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 第三部分(4):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 简要概括如下:‎ 开端:出使的缘由。‎ 发展:面对盛气凌人的秦王,唐雎从容不迫地解释。‎ 高潮:面对面地斗争。‎ 结局:秦王屈服。‎ 目标导学五:分析语言,感知人物性格 ‎1.分析下列句子,说说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明确: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盛气凌人,狡诈)‎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秦王咄咄逼人)‎ ‎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秦王无理责问)‎ ‎④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⑤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秦王骄横狂妄,不可一世)‎ ‎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毫不示弱,据理反击)‎ ‎⑦与臣而将四矣。(唐雎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⑧徒以有先生也。(秦王恐惧,前倨后恭)‎ ‎2.此次出使秦国,唐雎作为一个使臣可谓是不辱使命。外交使节的才能和个性往往体现在他们出色的外交辞令中,文中唐雎的哪一处辞令最让你折服,为什么?‎ ‎(1)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此处唐雎的回答,作为使臣对大国君主讲究了必要的谦恭和礼貌,委婉地回应秦王的强加之辞。用“受地于先王”作为正当充分的理由加以解释和辩驳,可谓言之有理。而最后一句的反问虽与安陵君的态度一致,语气却更加强硬,维护国家领土和尊严的态度表达得鲜明有力,同时也用“千里”和“五百里”暗讽了秦王的虚伪和狡诈,充分体现了唐雎作为使臣的外交才能和忠诚态度。‎ ‎(2)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此处唐雎论辩的语言将故事推至高潮,“庸夫之怒”和“士之怒”的比较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追求,使秦王不敢低估他的力量和决心。为了增强语言的力度,他罗列士人刺杀君主的历史事件,并渲染刺杀时上天的征兆,用正义和坚决瓦解秦王的强势心理。针对秦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恐吓辅之短小紧凑的“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的果断言辞,意图用生命捍卫国家领土,瞬间击垮了色厉内荏的秦王,使其胆怯畏惧,可谓言之有据且言之有力。‎ ‎3.假如你是使臣唐雎,说说双方谈判交锋时秦王嬴政留给你的印象。假如你是秦王嬴政,经过这次事件后,你会如何评价安陵国的使臣唐雎?‎ ‎【教学提示】‎ 直接对人物形象发问可能会使学生丧失发现的乐趣,也容易让回答缺少丰富人物个性的认识。进入角色,换位评价,角色感和情境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示例:唐雎:秦王是强国之君,消灭各诸侯国统一天下是他必然的野心,这次他试图不费一兵一卒巧取安陵的阴谋诡计不难识破。他在谈判中表现得骄横无礼、盛气凌人,甚至一度以开战恐吓,两国之间公平合理的谈判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不过想要做天下君主的人必然有畏死的心理,我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击败了他,使安陵暂避了这一劫。‎ 秦王:原本以为安陵国的使节会乖乖就范,没想到唐雎此人不可低估,他不但在言辞上毫不妥协,与我针锋相对,而且在关键时刻敢于用生命捍卫自己的国家,这种胆识令人佩服,安陵国拥有唐雎这样的士人令人羡慕。‎ 目标导学六:赏析文章写作艺术 本文除了用对话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外,还体现出哪些艺术特色?‎ 明确:鲜明的对比手法:‎ ‎①秦王前倨后恭的态度对比:使人易地——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 ‎②唐雎先柔后刚的态度对比:临危受命——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③秦王与唐雎的性格对比:‎ ‎↓‎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疏通文义的基础上,着重从文章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展现人物性格这一写作特点入手分析,并通过分角色朗读,达到对人物性格的认识和把握的目的。‎ 不足之处 ‎  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指导不够,学生未能很好地展现人物语气和神情,如果将此环节放在感知人物性格之后,再加以指导,应该效果更佳。‎ ‎11.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及文体特征。‎ ‎2.反复朗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感知写作特征。‎ ‎3.感知作者求学的艰辛和勤奋,学习作者的求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翻开历史画卷,不少仁人志士以勤奋为基石铺就成功之路:苏秦以铁锥刺股,发愤不已;路温舒取水中蒲叶,抄录书文;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且行且读;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苦学不辍;祖逖呕心沥血,夜半闻鸡起舞……千百年来,众多的光辉形象一直在用他们自身的行为劝勉我们要努力学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宋濂的求学之路,获得学习的启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著有《宋学士全集》。‎ 背景资料:洪武十一年(1378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作品资料: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赠序始于唐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鼓励之辞。‎ 目标导学二: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1.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结合注释,反复朗读,尝试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文意。‎ ‎3.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目标导学三: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1.宋濂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明确:(1)家贫,少年得书之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2)成年从师叩问的艰难:到百里之外的地方,恭敬虚心地请教老师。(3)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 ‎2.“今诸生学于太学”与作者儿时求学有何不同?作者写“今诸生学于太学”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诸生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不必手录书籍,这都是与作者儿时读书所不同的。其目的是为了劝勉学生应该好好珍惜这样的环境,专心于学问,不可荒怠岁月。‎ ‎3.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送东阳马生序》,然而文章一开篇就大量叙说作者自己的求学之苦,有人说作者写作该赠序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夸耀自己,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 明确:作者在开篇便现身说法,从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切入,又兼及有关对比,用种种具体实在的事实说话,深寓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告之以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年轻人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这自然不是对自己的夸耀,正如文中结尾所说:“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目标导学四:赏析文本写作特征 ‎1.阅读第二段,说说哪些语句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作用:写天气寒冷侧面烘托出自己学习的勤奋刻苦,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 ‎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请任举一例赏析其作用。‎ 示例:“同舍生皆被绮绣……缊袍敝衣处其间”,将自己的求学生活条件与同舍生进行对比,用同舍生的华丽富有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 目标导学五:发表观点,个性表达 ‎1.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示例:(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学了本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示例:梅花香自苦寒来。勤奋与艰苦是相互联系的,有了主观的勤奋,持之以恒,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勤奋求学,这样才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 三、板书设计 勤且艰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注重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2.能够引导学生体会现代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激发勤奋学习的精神。‎ 不足之处 ‎  本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法,课上没有做深入探讨,影响学生感知文章的表现力。‎ ‎12.词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词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感知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 ‎3.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或将士戍守边关的诗词(学生补充诗词名句)。范仲淹的词《渔家傲·秋思》也是描写边塞的,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范仲淹笔下的边塞特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渔家傲·秋思》‎ ‎1.朗读本词,把握内容。‎ ‎(1)说说词的上阕和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各用两个字概括。‎ 明确: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2)词人开篇就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请你说说塞下风景“异”在什么地方。‎ 明确:①异声(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②异寒(霜满地);③异景(衡阳雁去,千嶂,孤城闭)。这都充分说明了入秋以来,塞北的荒凉以及环境的恶劣。‎ ‎(3)词的上阕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塞风光图。通过对边疆环境的描写,突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暗示了戍边将士的艰辛,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2.品读本词,赏析语言美。‎ 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词句。‎ ‎(1)衡阳雁去无留意。‎ 明确:“大雁南飞”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是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戍边条件的艰苦。‎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明确: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由此也可见边塞战事紧张。‎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明确:“浊酒一杯”“家万里”多年戍守边疆,离家千万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燕然未勒”运用典故,写出了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的现状,所以产生“归无计”的慨叹。这两句抒发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明确:这句运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表示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流了泪。体现出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情怀。‎ ‎3.把握主旨,品味情感。‎ 结合全词内容,简要说说这首词的主旨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明确: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主要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表现了戍守边疆的艰辛和将士思乡却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抒发了词人的报国之情。‎ 目标导学二:《江城子·密州出猎》‎ ‎1.品词入味,理解内容。‎ ‎(1)词人在上阕中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狂”的?‎ 明确:①“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②“狂”在随从众多(阵容庞大),何等雄壮——千骑卷平冈。‎ ‎③“狂”在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何等感人——为报倾城随太守。‎ ‎④“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亲射虎,看孙郎。‎ ‎(2)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这些“狂”态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①因老当益壮而“狂”——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②因雄心壮志而“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下阕中词人由“狂”转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愁绪的是哪句?‎ 明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词人运用典故,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何日”表明苏轼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这句词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希望得到重用的报国之志。‎ ‎(4)再读全词,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阕主要描写出猎的盛况,下阕主要抒发自己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2.赏析本词的艺术手法。‎ 苏轼的这首豪放词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他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①衬托,“鬓微霜,又何妨!”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②用典,“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以少年孙权自比,显示作者的狂劲和豪兴;“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明苏轼渴望像魏尚一样得到朝廷的信任,表现出他要为国立功的壮志。‎ ‎③隐喻,词中以“天狼”隐喻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④寓情于景,借出猎表达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委婉地表达出词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三、板书设计 渔家傲·秋思借景抒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第2课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副对联:上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下联“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先生为辛弃疾纪念祠(济南大明湖公园内)题写的对联。上联写出辛弃疾的艺术造诣,下联写出他的政治抱负。郭沫若为什么会如此评价辛弃疾?今天就让我们从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寻找答案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著有《稼轩词》,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 辛弃疾年轻时参加抗金起义,失败后南归,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 陈同甫(1143—1194),名亮,与辛弃疾都力主抗金,志同道合,结为挚友。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 ‎2.研读细品,理解本词的情感与主旨。‎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会“醉”?词人挑灯看剑,在梦中回到连营体现了什么?‎ 明确: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借酒浇愁。体现出词人强烈的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气氛?“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又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营造了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气氛。“秋”字,即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3)任选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明确:①手法:运用夸张、比喻、对偶、用典的手法,从侧面烘托了将士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②情感:抒发了作者爱国卫国之情。‎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中的“天下事”是指什么事?这几句中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是哪个词?这个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天下事”是指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可怜”一词使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抱负只能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5)再次朗读这首词,试归纳这首词的主旨。‎ 明确:这首词表现了词人醉里挑灯看剑所引发的关于战斗生活的回忆,刻画了一位忠勇的将军形象,表现了词人渴望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 ‎3.探究本词的写作特点。‎ ‎(1)朗读这首词,找出这首词的“词眼”。‎ 明确:“壮”。这个字是本词的“词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 ‎(2)这首词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壮”的特点?‎ 明确:①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非常雄壮、勇猛;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词人有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却又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③从语言风格上看,本词壮丽豪放。所以叫作“赋壮词”。‎ ‎1.认识作者,了解创作背景。‎ 秋瑾(1875-1907),自号鉴湖女侠,心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她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4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起义,被捕牺牲。‎ 这首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欲展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朗读本词,把握内容。‎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这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这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中秋节,北京城。‎ ‎(2)请分别归纳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词的下阕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3.品析词句,理解情感与主旨。‎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化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2)怎样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内涵?‎ 明确:这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了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3)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词句。‎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明确:①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作者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②以谐音字“身”与“心”、“列”与“烈”意义的显著变化,来表现词人的抱负和思想感情的转变,表明了她虽然身为女儿身,但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决心绝不会比男子差,反映出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现状。‎ ‎(4)再次朗读本词,概括这首词的主旨。‎ 明确:这首词写出秋瑾对身为女子而受礼教束缚、被人轻视、不得施展抱负的愤愤不平,表现了她侠义满胸怀、肝胆过男子的气概,表现其不满封建婚姻,反对封建压迫,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 目标导学三:对比阅读,分析词的异同 对比阅读这四首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相同点:①感情上都与爱国紧密联系;②风格上都具有豪放、开阔、雄壮的特点。不同点: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渔家傲·秋思》是与思乡紧紧联系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满江红》则是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三、板书设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满江红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注重朗读,并能够引导学生赏析词句,明确四首词的异同。‎ ‎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丰满。‎ 不足之处 ‎1.词的韵律、艺术特点未过多探究。‎ ‎2.词作背景只是简单介绍,未深入解读,导致学生对这些词作的理解不够深刻,难以与词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2.学会欣赏、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作品的批判、讽刺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于《儒林外史》,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之前学过的《范进中举》就出自此书。这部作品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内容,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丑恶现象。对于这样一部讽刺作品,我们应该如何来阅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讽刺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二、阅读指导 讽刺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讽刺作家们以笔为武器,无情地揭破虚伪,鞭挞丑恶,在笑声中批判社会现实,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阅读这些作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体会批判精神。讽刺作家塑造人物,叙述故事,锋芒所向并非个别的人,而是以之为典型,针砭时弊,揭露某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从而间接地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2)欣赏讽刺笔法。讽刺作品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这是讽刺作品常见的一种手法。另一种常见的手法则是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不同的讽刺笔法,让作品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同时透露出的作者对讽刺对象的感情、立场和观点,值得在阅读时细加品味。‎ ‎(3)联系现实深入理解。讽刺作品包含着深刻的批判精神,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阅读时,要注重联系现实,深入思考。‎ 三、作家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传世。‎ 四、主要人物介绍 参考示例:‎ ‎1.周进(腐儒的典型)‎ 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木板上,晕了过去。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号啕大哭,满地打滚。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向他们叩头谢恩。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为官。‎ ‎2.王惠(贪官污吏的典型)‎ 南昌太守王惠,是一个贪官的典型。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他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银子声,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合城的人,无一个不知道太守的厉害,睡梦里也是怕的”。‎ ‎3.严监生(吝啬鬼的典型)‎ 严监生,书没读过太多,他这个监生也是花钱捐来的。他最为人熟知的桥段莫过于临死前那两根放不下去的手指。几个侄儿以及奶妈怎么也猜不中严监生到底想说什么,而赵氏一语道破,原来是灯中有两茎灯草,严监生怕它费油,难以合眼。待赵氏挑去一根,严监生便一口咽了气。‎ ‎4.严贡生(地痞恶棍)‎ 严贡生是严监生的哥哥,他强圈王小二的猪,打折王大的腿。坐船不给钱,还诬赖船夫吃了他的贵重药。没借给人银子却要利息。弟弟刚死,他就强占弟媳和侄子的房产。真可谓“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5.匡超人(由淳朴善良的青年,变成卑鄙恶劣的文痞)‎ 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心亦令人感动。在流落他乡时,他受社会环境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追名逐利。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一步步走向堕落,变成一个衣冠禽兽。‎ ‎6.杜少卿(正面人物)‎ 杜少卿虽然出身于大官僚地主家庭,却“出淤泥而不染”,行为中有些离经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分。他蔑视科举,瞧不起功名富贵。他淡泊功名,讲究“文行出处”。朝廷征辟,但他对朝政有着清醒的认识,装病拒绝应征出仕。‎ 五、内容主旨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界。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作者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士人灵魂的扭曲。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了金钱权势对人的品格的毒害,清楚表明作者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的贤者奇人,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六、艺术特色 ‎1.通过精确的白描,写出“常见”“公然”“不以为奇”的人和事的矛盾、不和谐,显示其蕴含的意义。‎ 如:严贡生正在范进和张静斋面前吹嘘:“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言犹未了,一个小厮进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通过言行的不一,揭示严贡生欺诈无赖的行径。‎ ‎2.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 如: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马二先生对御书楼顶礼膜拜,王玉辉劝女殉节的大笑等,这瞬间的行为是以他们的全部生命为潜台词的,所以这瞬间的可笑又蕴含着深沉的悲哀,这最惹人发笑的片刻恰恰是内在悲剧性最强烈的地方。‎ ‎3.人物塑造真实。作者塑造人物形象以真实为最高原则,即按照人物所处的特定情景,写得符合真情实理。即使是反面人物也常有可取之处,而不是脸谱式描绘。小说中许多人物性格处于流动发展的状态,和现实生活十分贴切。‎ 如:范进、荀玫因地位升 迁而变异,匡超人、牛浦郎因受环境污染而变色。吴敬梓笔下的人不是定型的,也不是单色的,而是善变的、杂色的。‎ ‎4.《儒林外史》是一部短篇艺术与长篇艺术相结合的作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主题,也有大致清楚的时间线。但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前面一个故事说完了,引出一些新的人物,这些新的人物便成为后一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的人物上场表现一番以后,就不再出现,有的人物还再次出现,但基本上只是陪衬性的了。‎ 写作 布局谋篇 教学目标 ‎1.理解布局谋篇的概念。‎ ‎2.学习布局谋篇的方法。‎ ‎3.将布局谋篇的方法灵活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谋定而后动”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之后再行动。这种方式,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文章也是如此,需要讲究布局谋篇。‎ 二、了解概念 布局谋篇是在审题立意、选材之后,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进行布局谋篇的好处就是使所写的文章结构言之有序,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三、布局谋篇的原则 ‎(一)一篇好文章,既要结构匀称稳当,又要文气贯通。这就需要注意过渡、呼应。“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藤野先生》)是场景转换时的过渡。‎ ‎(二)谋篇布局要紧扣主题,将文章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体,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以“狗是谁的→错是谁的”这一荒诞的“责任推定”为轴心对称展开,结构紧凑,对比鲜明,将主人公“善变”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三)开头和结尾也是布局谋篇时需要重视的。文章开头可以开门见山,直入正题;也可以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结尾的写法也很多,共通之处在于“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叶圣陶),要尽量做到有余韵、有回味。‎ 四、布局谋篇的方法 ‎(一)串点 所谓“串点”,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然后在那个“点”上加以发挥,通过几个“点”所连成的片,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采用“串点”法,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最常见的“日记体”和一些短小精悍的以“小剧本”形式构成的一幕幕情景,都是很好的方式。在采取这一方法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 选点的数量。一般以三个为宜,少则单调,多则烦琐。三个“点”既符合人们的阅读、欣赏、审美习惯,也比较容易把所要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 ‎2.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及代表性。虽然说通过选“点”来写,比较易于操作,但要注意到,点和点之间,并不是毫无关联的,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所选“点”应能代表一个“面”。‎ 示例: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选用了五个点: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告诉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天真的童心,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二)起兴 所谓“起兴”,就是借鉴古典诗歌中“兴”的表现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具体来讲,就是在阐述事理前,先说一件事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发散开去,从而把相关道理阐述透彻。‎ 需要强调的是,在前面所说的故事,一定要能起到起兴的作用,后面的延伸内容跟前面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不能油水分离,互不沾边。另外,一定要能做到“由此及彼”,在“彼”上大做文章,把“彼”作为重点来写。‎ ‎(三)追问 所谓追问,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在说理文中特别有作用。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设置问题,展开议论思路。另外正面可以设问,反面也可以设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便会开阔起来。比如“说‘机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来“设问”展开:‎ ‎1.机遇是什么?2.古今中外有抓住机遇取得成功的人和事吗?3.机遇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吗?4.为什么要抓住机遇?5.抓不住机遇会怎样?6.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即自身要具备什么素质)‎ 这样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地分析,就较容易把问题讲透。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设置问题来展开分析,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文章结构也不觉单薄。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宜明显以“设问”修辞的形式出现,而应“问”在暗处,“答”在明处,这样行文才能自然流畅。‎ ‎(四)材料排列 次要的放在前面,主要的放在后面;次要的材料略写,笔墨少些,主要材料详写细描,多下笔墨。‎ 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情感变化来进行材料先后的安排。情节波澜起伏,柳暗花明。‎ ‎(五)过渡和照应 段和段之间,特别是材料内容转换时应该要有过渡词、过渡句或过渡段,以保持文章语言的连贯性。首尾之间要注意相互照应,以彰显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五、开头、过渡、结尾布局谋篇的具体方法 基本要求:凤头、猪肚、豹尾 ‎1.开门见山法。好处:开篇就切入正题,可避免偏题、离题现象。从阅读的角度讲,也便于读者及时把握文章的主旨,得其要领。‎ 相关名篇:朱自清的《春》开头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第一句就是:“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2.欲扬先抑法。特点:抑是手段,扬是目的。抑扬对照,使表现对象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充分的肯定,并使文章显出新意。‎ 相关名篇:《阿长与〈山海经〉》‎ ‎3.衔接过渡法。‎ 哪些位置需要使用衔接过渡?‎ 明确:文章内容的转折处;时空、场面的转换处;倒叙、插叙的起止处;总分、分总的衔接处;语言表达方式的变换处。‎ 常见的过渡衔接法:‎ ‎(1)用设问的形式过渡:‎ 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中“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2)用词语衔接过渡:‎ 如: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用了“次第”“再过”“不久”“于是”“到了”等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词语来连接一年四季的季节交替。‎ ‎(3)用句子过渡:‎ 如:鲁迅的《孔乙己》一文,就用了“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一句话,上连孔乙己使人快活的全部内容,下接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4)用段落衔接过渡:‎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部分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内容转移,跨度较大,中间便用了一个过渡段。‎ ‎4.曲终奏雅法。就是通过结尾起到突出中心,深化主题而又发人深思作用的方法。‎ 常用的结尾方法有哪几种?‎ ‎(1)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如: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结尾“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起点题作用。‎ ‎(2)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如:《社戏》中“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3)饱含哲理,发人深思。‎ 如:《故乡》的结尾,引出关于“路”的议论抒情,表达了“我”对未来的希望,抒发了“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含义隽永,发人深思。‎ ‎(4)拓展意境,丰富内容。‎ 如:沈石溪《斑羚飞渡》最后“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这不仅是指那道彩虹,象征镰刀头羊勇于牺牲的行为和精神的闪光,更是留给我们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拓展了这篇文章的描写意境。‎ 其他写作技法 巧设悬念、引线穿珠、虚实相映、点面结合、意外结尾、前后照应等。‎ 五、实战演练 ‎(一)古老的建筑、独特的物产、美丽的传说……这些都可能是你家乡的名片。试以《家乡的名片》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范文:‎ 家乡的名片 故事中,那朵美丽、娇嫩的小黄花,从我出生到这个美丽的城市那年就飘着。十四年像一粒粒沙子,每天的生活,随风而逝,但终究会堆积在一起,成为土丘。而九江,这座依靠在庐山旁的城市,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关注着她的变迁。家乡——九江,在我眼中也有属于她的名片。‎ 水是家乡的名片。甘棠湖、南门湖坐落在城市的中央,相映成趣。一条长约五百米的小坝,两旁高耸的梧桐,像擎天的巨人,与周围的树木,一同把两湖抱在怀中,让它们免受周遭的侵害。水,是最有活力最有灵性的物质,湖面上泛着涟漪,在落日的余晖斜射下波光粼粼。水底却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活力,鱼儿们正在那儿嬉戏。九江也正是这样一个城市,人们生活平淡质朴,内心却有着一股向上的激情。‎ 山也是家乡的名片。庐山是九江东南角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险峻的弯道也被人们称作九十九道弯。山,它或许不懂世间万物的冷暖,但它在春天里赋予树木生机,在夏天里送上阵阵清风,在秋天里红了枫叶,在冬天里迎来了白雪。四季不同的景观,让身处亚热带地区的九江人,能够欣赏南北不同的景色,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啊!‎ 而情,是家乡的第三张名片。淳朴的民风,热情爽朗的九江人更让这座城市增添了魅力。有时候,人们在忙碌中难免出现烦躁、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但也很快就会消逝。山水赋予了九江人陶渊明般的悠闲,让我们能够留心世间万物,留心身边的一切。‎ 山水无情,却令人难以忘怀;草木无声,却让人寄情于此。九江人对家乡的心是热的,是滚烫的,而家乡的名片将永远保留着九江人这份最真挚的温度,为世界展示着九江的风采。‎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自定文体,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写出来。不少于600字。‎ 孩子拿着橘子问:“妈妈,为什么吃橘子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劳动的。”“橘子里的果肉为什么是一瓣一瓣的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更是为了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享用,要懂得与别人分享”‎ 参考范文:‎ 分享的魔力 百灵啼声婉转,麻雀扑打着翅膀,鸟儿在同一片蓝天飞翔;小草青葱,树木成荫,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游人闲适,人们在同一片土地生活。分享——一个具有魔力的词语,给我们以无尽的收获。‎ 分享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盖茨的确如其所言做到了分享:他与世人分享他最新的研发成果;他与社会分享自己的财富。他在分享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 不会分享的人只能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中自以为“幸福”地度过每一天。没有分享,便不能开阔心胸,而心胸狭隘如何能有真正的快乐?分享就似一种催化剂,有了它便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分享能够提升人生的意趣与境界,赢得人们的尊敬。竹林七贤徜徉在山水之间,在分享彼此的志趣之时升华了各自的情谊;苏轼与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却喜欢互相探讨诗词、分享各自的文学见解,因而他们的友情坚如磐石;居里夫妇毫不吝啬各自的一点一滴,无论是财富抑或是科研成果,他们都与世人同享,所以他们成了我们毕生爱戴尊敬的对象……因为分享,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渐渐消失;因为分享,他们收获了双倍的幸福;因为分享,他们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分享能使各种文化和谐相处,使国际关系更加融洽。世界是一个大家庭,各国灿烂的文化需要世人共享。回想中国古代闭关锁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文化的趋同与单一会日益严重。再想想二战时期法西斯对于人、对于文化的肆意扼杀几乎将世界一步步推向衰败。现代社会需要和谐,我们应当学会分享。因为分享能让文化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分享能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国际大环境,分享将使世界这个大家庭更温暖!‎ 让我们懂得分享,让我们试着分享,让我们充分发挥分享的魔力,让分享这个神奇的词语在生活中熠熠生辉!‎ ‎(三)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请以《在路上》为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范文:‎ 在路上 我们正在成长路上,虽然有辛酸挫折,但我们依然奋然前行。‎ ‎——题记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才刚刚起程,或许是年幼无知,曾经耗费了光阴,只为欣赏那路边的花花草草,扑蝶嬉戏。当道路不再平坦笔直时,我开始明白旅途的艰辛。‎ 还记得那年夏天的军训,骄阳似火,知了在被烤得发烫的枝干上聒噪。我们正在训练站姿,一排排的同学就像一棵棵挺拔的小白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庄重和肃穆——我们正在学会远离父母的搀扶,独自接受恒心和毅力的挑战。看,每个同学的脸上虽然布满了细小的汗珠,但我们的面孔依然充满自信地向上仰起,纵然汗水早已浸透了闷热难耐的军装,但我们依然屹立不动,即使有小飞虫爬到了身上,让我们痛痒难忍,我们也始终如一地坚持着。‎ 四周安静得只听得见蝉鸣,半个小时的时间似乎变得比三个小时还长。我的鞋底像被烤红的铁板,烫得我直想跳起来,但是我不能!我不能挪动自己早已站得麻木的双腿,更不能伸手揩去脸上淌下的汗水。因为我正在接受成长发下的挑战书。‎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当教官严肃地喊道:“时间到”时,我竟还恍惚如在梦中,一个机灵回过神来,双腿却似灌了铅一般沉重,半天还迈不出脚步。同学拽了我一下,我竟弱不禁风地瘫坐在地上,差点哭出来。‎ 环顾周围,几乎没有一个同学嘴里不喊着“累!”但是脸上却都挂着幸福的微笑,鼻翼上的汗水闪耀着光芒——我们为自己感到骄傲。‎ 成长路上,我们流过汗,我们流过泪。眼泪洗去的是幼稚,汗水见证的是成长。‎ 我们正在成长路上奋然前行……‎ ‎13.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并把握作者的观点。‎ ‎2.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 ‎3.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书有径。著名作家刘心武有所谓“狼式读法”,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目十行,匆匆翻页,颇似“狼吞”;“牛式读法”,即不仅细嚼慢咽,而且通过反刍,再加以精磨详研;“猫式读法”,即慎重选择,分清良莠,吸取精华,抛弃糟粕。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短文两篇》,看看培根和马南邨教给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清思路,把握观点 ‎1.《谈读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明确: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的。‎ 第一方面(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方面(“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方面(“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2.《谈读书》中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这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表达了什么?‎ 明确:‎ 主要介绍了三种具体的读书方法,即浏览、精读和摘要。“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运用了比喻论证。极为生动地说明书经提炼后就容易丧失掉大量的精华,读者能获取的知识、信息、价值就会减少、降低。‎ ‎3.《不求甚解》一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批驳的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者的观点: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4.《不求甚解》一文分析了陶渊明怎样的读书态度?请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能读懂;第二,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要了解大意。‎ ‎5.《不求甚解》一文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又是如何驳或者立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明确:驳论文。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目标导学二:通读课文,分析论证方法 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两篇文章各自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谈读书》:(1)运用比喻论证。例如,用“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2)运用对比论证。正面说了,再从反面来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例如,文章的开头从正面论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 ‎《不求甚解》:(1)运用引用论证。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2)运用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论证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要理解其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3)运用对比论证。诸葛亮和普列汉诺夫就是正反对比。‎ 目标导学三:对比阅读,品味探究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明确:两篇短文都是议论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谈读书的;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是立论、随笔;一是驳论、杂文。《谈读书》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归纳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读书的真正目的,以及读书的正确方法、读书的重要作用。论述全面,观点新颖,语言精辟,对我们的读书、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求甚解》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批驳,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从而在读书的方法上给读者一些深层次的启发。‎ 目标导学四:畅所欲言,抒发感悟 通过对两篇短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 示例:①读书要仔细推敲、认真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读书方法。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从读书方法导入文本,起到了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 ‎2.比较教学,引导学生突破重点,在体验分析中明确议论文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避免了先入为主,机械的传递议论文知识,使学生在阅读体验中提升议论文感知能力。‎ ‎3.巧妙的问题设计,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很好地在对话中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质疑交流,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对读书观和方法论正确的认识。‎ 不足之处 ‎  对课文中关于读书的名言,未能做详细分析。教学过程中也缺少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语言品析的环节。‎ ‎14.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目标 ‎1.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2.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3.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境”一词,同学们能结合我们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气象雄浑的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 明确:文章开门见山,在第1自然段就明确提出主要观点。接下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认识顺序展开论述。第2自然段先解决“意境”是什么的问题,即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紧接着对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进行理论阐释。第3、4自然段借助两个实例进行具体说明。从第5自然段开始,作者集中探讨“怎么样”的问题。先用设问引出话题,然后自问自答。第6、7、8自然段分两层,结合事例谈具体做法。最后两个自然段强调山水画还需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将意境传达出来,打动人心。‎ 目标导学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被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教学提示】‎ 四个探究题设置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一题,由于大多数学生缺少基本鉴赏理论,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也不足,全面而充分地理解问题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教师宜从各方面引导分析,切勿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目标导学四: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做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教学提示】‎ 设置此赏析,并非使学生达到品味山水画意境的高度,而是借此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板书设计 意境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本文教学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引导学生认识并体悟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理论。教学过程中设置探究提问,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己的体悟感受绘画理论知识,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不足之处 ‎  课文内容都是艺术上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很有难度,对于基础较差和艺术审美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筹莫展。因此让抽象化的理论更加形象化地呈现,是本教案需要重点改进的方向。‎ ‎15 无言之美 教学目标 ‎1.了解概念词的关系,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把握文章内容,梳理论述思路。‎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比较A与B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 学生明确:A句,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法像A句一样呈现出雄浑的意境。‎ 教师再问:明明B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还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解答这个疑问。‎ ‎【教学提示】‎ 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二、教学新课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目标导学二: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行文思路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将“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教学提示】‎ 本文读来有一定深度,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理清论证思路,教师宜将上述问题先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预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以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明确: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给 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含蓄的比尽量流露的要更加深刻。”‎ 明确: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三、板书设计 无言的意蕴宜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无言之美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以诗歌为导入,又以诗歌为探究中心,深刻挖掘中国古典文学的无言之美。‎ ‎2.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观点内蕴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足之处 ‎  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生对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论据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宜增加相应的辅读资料,促进学生对其他艺术“无言之美”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16.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学目标 ‎1.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2.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培养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回答得都不错。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欣赏文艺作品要抓住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想象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教学。‎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 ‎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及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明确:‎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5.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三:赏析语言,领悟内涵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明确:‎ 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明确:“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明确: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学会鉴赏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佐证作者的观点吗?‎ 明确: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变得更生动。他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腿也并不是缩了一次,而是挣扎般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有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教学提示】‎ 教师可在诗歌、散文、小说中多取几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想象力在文艺鉴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板书设计 作者与读者关系:作者——(写文字)——所感所想——(读文字)——读者 读者如何欣赏文艺作品:读者——(读)文字——(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  教学过程中分别设置了赏析内蕴深刻的语句及按文章思路进行延伸赏析两个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赏析文艺作品的能力。‎ 不足之处 ‎  教学内容偏向理论,实践性的指导和拓展不够,不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口语交际 辩 论 教学目标 ‎1.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2.掌握辩论这种交际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可能都很佩服诸葛亮,佩服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佩服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还有一点值得让我们佩服,那就是他雄辩的口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和学习辩论的知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将来也能练就一番好口才。‎ 二、概念解读 辩论,它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旨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 三、辩论的原则和技巧 ‎(一)辩论的原则 ‎1.正确对待辩论的胜负。辩论没有胜负之分,因为辩论的话题本身往往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决定辩论胜负的不是双方谁掌握了或者坚持了真理,而是看谁能够自圆其说,能够展示高超的辩论技巧,风趣幽默的语言,令人尊重的个人魅力。‎ ‎2.尊重辩论对手。辩论的过程决不能演变成双方的谩骂和攻击,要想使自己得到尊重,必须首先尊重对手。‎ ‎3.诡辩不等于胡搅蛮缠。双方辩论是基于自己所信奉的真理,往往明知道自己的观点不对,也不愿意认输。在辩论中进行某种诡辩是很正常的。但诡辩不等于胡搅蛮缠,当对方把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时,不能不理睬对方的观点,反而继续把自己所理解的观点强加到对方的身上,对对手进行无目的的攻击。‎ ‎(二)辩论的技巧 ‎1.击中要害。要抓住对方观点中的要害问题,一攻到底,从理论上彻底击败对方,即打蛇要打在七寸上。也可使用“避实就虚”的方法,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另外找出对方的弱点攻过去。‎ ‎2.利用矛盾,扩大矛盾。一旦对方不同辩手之间出现观点矛盾,或者同一个辩手自相矛盾,就应当马上抓住其矛盾点,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扩大对方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 ‎3.引蛇出洞。如果正面进攻效果较差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方法,从表面看来并不从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乱说或者乱答,找到缺口猛烈进攻。‎ ‎4.李代桃僵。如果自己的观点或论据不够有力,可以模糊概念与对方周旋,把自己某些说不清楚或者模棱两可的观点隐蔽起来,使之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三)辩论的注意事项 ‎1.必须讲究辩论的逻辑性,分析对方的逻辑关系,表述自己的逻辑关系。‎ ‎2.尽量做到辩论语言风趣和生动形象,要用具体的、有据可查的事实取代死板、空洞的说教。‎ ‎3.适当运用恰当而丰富的肢体语言,能增强辩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辩论准备 ‎1.组织队伍。‎ 正规辩论时,双方辩手各四名,分别是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四名辩手分工各有不同,一辩提出观点,二辩、三辩补充一辩,并对对方一辩的观点提出质疑。对方在自由辩论的时候二辩、三辩一般也要发挥主力作用,四辩总结陈词。‎ ‎2.设计辩论提纲。‎ 辩论的两大基本元素是“论”与“辩”,“辩”就是“立”,正面论证己方观点的正确。“辩”就是辩驳对方的错误或疏漏之处。拿到辩题后,小组成员首先要分析并明确己方观点,想好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用哪些材料支持论点,将思考和讨论的结果写下来。同时还要考虑对方可能使用的论据与论述思路,推测对方可能出现的漏洞,构想己方批驳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辩论提纲。‎ ‎3.进行对辩练习。‎ 准备好提纲后,可以再组织进行随机对辩练习,甚至可以直接和老师进行辩论。每次对辩结束后,老师给出建议,同学之间进行互评,努力提高辩论能力。‎ 五、口语实践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最少8人,分成正反两方,从下面提供的辩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辩论实战练习。在此基础上,组织一次班级辩论赛。‎ 辩题:‎ ‎1.正方:逆境有利于成长 反方:逆境不利于成长 ‎2.正方: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 反方: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 ‎3.正方:自媒体时代更容易接近真相 反方:自媒体时代不容易接近真相 写 作修改润色 教学目标 ‎1.了解修改环节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好作品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2.学习修改文章的原则和方法,理解什么是“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以及怎样进行“言”和“意”的修改。‎ ‎3.初步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对自己所做的文章进行修改润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分文章七分改,历代著名作家,都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润色。鲁迅先生曾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他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却达90多处。宋代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改了十三次。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成就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对文章进行修改润色。‎ 二、修改文章的原则 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就要着重从“意”上做出修改。概括起来就是“六问”:“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 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主要包括:‎ ‎(1)订正观点。观点有时不正确或有失偏颇,需要加以改正。‎ ‎(2)完善主题。主题不正确,不深刻,不集中,影响全局,应当加以修改。‎ ‎(3)增删材料。材料不详实,需要纠正;不充实,需要补充;材料过多,淹没观点,则需要删除。‎ ‎“言”的修改基本要求是改“对”。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要一一改正。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推敲句子,使之通畅连贯。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合理,详略安排是否恰当,有无旁逸斜出的段落等,都是修改时应重点关注的。进一步要求是改“好”,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 三、修改文章常用的方法 ‎(1)诵读法。宋代张载说“声入心通”,指的就是一边诵读,一边思索,遇到语意不畅,气势不接的地方,加以改正。‎ ‎(2)冷却法。如果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可以把写好的作文收起来,放一段时间以后再拿出来看。这样做能够让你从原来的思路中跳出来,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审视它,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后,你的眼光、水准比以前又有了提高。这时,你往往更容易发现原来文章中的不足。‎ ‎(3)求助法。就是请别人当先生,把初稿拿给人家看,或读给人家听,然后请人家提出修改意见。‎ ‎(4)推敲法。在写的过程中边读边写,边写边改,发现不妥当的地方及时修改,不断寻找最佳的表达,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写作质量。‎ 四、写作实践 ‎【原文】‎ 我是这样成长的 ‎“哇”的一声,我来到了这个世上。‎ 我降生后,首先“被迫”认识了自己的父母,还“被迫”认了个姐姐。聪明的我,6个月就学会了说话,9个月大时就会走路了。‎ 过了婴儿时期,就进入了童年,童年的生活过得“了无生趣”。3岁“被迫”进了幼儿园,认识了“陌生”的同学们,喊了自己根本不认识的老师,学了最基本的“火、土、水、木”和“1+1=2”……一切都在进行着。‎ 读完了幼儿园,进入了小学,告别了熟悉的同学和老师,又“被迫”认识了陌生的同学和老师,成绩平平,没有一点起色,但当我懂事时,就一头扎进了书海中。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让我为海的女儿而哭泣,为玫瑰仙子的幸运而赞叹,为白雪公主的美妙奇遇而陶醉。‎ 可直到六年级,我的生活才发生了改变。成绩如梦幻中那样上升到前几名。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六年级时,我们必须进行小升初的考试,面对人生的第一战,我放弃了自己的最爱——课外书,但同时也获得了令人喜悦的成绩。‎ 升入初中后,我告别了自己低幼的童年,逐渐迎来成熟,同时又告别与自己相处六年的熟悉的同学和老师,又“被迫”认识了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初中阶段比我想象中辛苦一些,并且有了较强的竞争意识,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成绩自然提高了不少。‎ 这就是我目前的成长历程,以后怎么样,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从这些成长历程中,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明确了人生奋斗的方向!‎ ‎【改后范文示例】‎ 童年的影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童年那段欢乐的时光还会再来吗?我等啊等,总不见它回家的身影,它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我满心留恋地翻开影集,才知道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知道时光总是要流逝的,只有影集才能保存它的倩影。看着一张张照片,一行行成长的足迹映入我的眼帘……‎ ‎5岁——吟诵诗篇 ‎5岁的我是一张白纸,那时的我对世界还很懵懂。妈妈是我第一任老师,教我背了很多古诗和儿歌,为我打开了通向文学殿堂的大门。当我看见清清湖水时,“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脱口而出;当我看见满塘荷叶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便随景而出。母亲把我带上了朦胧而充满诗意的文学之路。‎ ‎8岁——挥毫泼墨 ‎6岁时我已经跟着爷爷学习书法了。8岁时,在爷爷的鼓励下,我首次亮相电视台,为全国观众展示书法才华,并获得优秀奖,在人生路上留下第一个闪亮的足迹!它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在那以后,我还获得了世界少儿书法大赛第六名。在爷爷的悉心指导下,我的书法水平又有了很大进步,在省书法大赛中不断赢得一次又一次金奖。书法不仅让我提高了修养,而且让我懂得了“爱拼才会赢”的道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10岁——成长烦恼 随着年龄的渐长,我的学习负担一天天加重,这时我才懂得了学习的艰辛。看到同学们一个比一个认真,我才知道什么叫竞争。于是,我也狠下功夫,勤学苦读。那时的我已经知道什么叫目标,知道了什么叫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懂得了成长的背后隐藏着不尽的烦恼,懂得了获得成功需要付出不尽的汗水,懂得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 ‎12岁——走向成熟 ‎12岁是我人生经历的转折点,是我离别童年走向少年的转折点,我感觉自己在渐渐长大,渐渐成熟。我得到过很多荣誉,很多奖状,并多次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英姿”,但我更尝过不少的苦痛,尝过无数次的失落。成功时,我不骄傲;失败时,我不气馁,就这样,我在一次次成功和失败中成长,在一次次成功和失败中走向成熟!‎ 合上影集,我似乎看到路还在不断延伸,我的童年梦想,也在不停地流淌,不断地飞翔……‎ 总评:这篇习作选择了翻阅影集这条主线,将生活中的剪影一张张地铺在这条主线上,让人眼前一亮。作者撷取了成长路上的四朵浪花,精彩呈现:一是巧妙选“点”,所选材料就是几个“点”——截取了5岁、8岁、10岁、12岁的成长片段,并用小标题有条有理地展示了成长的历程,表现了自己成长和奋斗中的喜悦和艰辛。二是善于描“细”,如5岁的看水吟水、观花颂花的描写,都是很生动、很有表现力的细节。这些细节使得文章内容更充实、更生动形象。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在回忆自己童年生活后,借此抒发了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叹,使得主题得以升华,且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