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00 KB
  • 2021-11-10 发布

2020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四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0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平面内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知道确定一个圆的条件;掌握三角形外接圆及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 ‎3.掌握反证法,并会应用于有关命题的证明.‎ ‎02  预习反馈 阅读教材P92~95,完成下列问题.‎ ‎1.设⊙O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有:点在圆外⇔d>r,如图中的点C;点在圆上⇔d=r,如图中的点B;点在圆内⇔d<r,如图中的点A.如:若⊙O的半径为‎4 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3 cm,则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圆内.‎ ‎2.经过一个已知点A可以作无数个圆;经过两个已知点A,B可以作无数个圆,它们的圆心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A,B,C三点可以作一个圆,即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3.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部.任意三角形的外接圆有一个,而一个圆的内接三角形有无数个.‎ ‎03  新课讲授 4‎ 例1 (24.2.1习题)矩形ABCD中,AB=8,BC=3,点P在边AB上,且BP=3AP,如果圆P是以点P为圆心,PD为半径作圆,判断点B,C与⊙P的位置关系.‎ ‎【解答】 ∵AB=8,点P在边AB上,且BP=3AP,‎ ‎∴BP=6,AP=2.‎ 根据勾股定理得r=PD==7,‎ PC===9.‎ ‎∵PB=6<r,PC=9>r,‎ ‎∴点B在⊙P内,点C在⊙P外.‎ ‎【方法归纳】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比较.‎ ‎【跟踪训练1】 (例1变式题)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 cm,AD=4 cm.‎ ‎(1)以点A为圆心,‎4 cm为半径作⊙A,则点B,C,D与⊙A的位置关系怎样?‎ ‎(2)若以A点为圆心作⊙A,使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则⊙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解答】 (1)∵AB=3 cm<r,AC==5 cm>r,AD=4 cm=r,‎ ‎∴点B在⊙A内,点C在⊙A外,点D在⊙A上.‎ ‎(2)∵AB<AD<AC,且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 ‎∴‎3 cm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即∠A,∠B,∠C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60°.‎ ‎【方法归纳】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 ‎①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②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③由矛盾断定假设不成立,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 ‎【跟踪训练3】 已知△ABC中,AB=AC,求证:∠B<90°.若用反证法证这个结论,应首先假设∠B≥90°.‎ ‎04  巩固训练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ABC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时,第一步假设为假设△ABC中,只有一个锐角.‎ ‎2.已知⊙O的半径r=‎5 cm,圆心O与点D的距离OD=‎3 cm,过点D且垂直于OD的直线l上有三点A,B,C,且AD=‎4 cm,BD>‎4 cm,CD<‎4 cm.则点A在⊙O上,点B在⊙O外,点C在⊙O内.‎ ‎3.已知线段AB=‎4 cm,以‎3 cm长为半径可作2个圆使其经过A,B两点,其圆心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圆心与点A的距离为‎3cm.‎ ‎4.在Rt△ABC中,∠C=90°,AB=‎5 cm,BC=‎4 cm,以点C为圆心,‎3 cm为半径作⊙C.‎ ‎(1)点A,B与⊙C有何位置关系?为什么?‎ 4‎ ‎(2)若将⊙C的半径改为‎2 cm,其他条件不变,则结果又如何呢?若将⊙C的半径改为‎4 cm呢?‎ 解:(1)由条件及勾股定理得AC===3(cm).‎ ‎∵AC=‎3 cm=r,‎ ‎∴点A在⊙C上.‎ ‎∵BC=‎4 cm>r,‎ ‎∴点B在⊙C外.‎ ‎(2)当⊙C的半径为‎2 cm时,点A,B都在⊙C外;‎ 当⊙C的半径为4 cm时,点B在⊙C上,点A在⊙C内.‎ ‎05  课堂小结 ‎1.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三角形外接圆及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 ‎3.反证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