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3.50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黑 龙江省龙东地区 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满分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
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2分)(2013•黑龙江)下列图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烧制陶瓷
B.
用炸药拆除楼房
C.
火箭升空
D.
干冰升华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
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用炸药拆除楼房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火箭升空过程中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
化.
2.(2分)(2013•黑龙江)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海水 C.二氧化碳 D.石灰石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二氧化碳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
3.(2分)(2013•黑龙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
A. B. C. D.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实验操作型.
分析: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
B、取用液体要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
C、取用固体药品要遵循“一横、二放、三慢竖”的原则;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要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和试管的倾斜度等.
解答:解: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滴管污染药品,故 A操作错
误;
B、取用液体药品时,①瓶口与试管口要紧挨,防止药品流出,②试剂瓶上的标签
要朝向手心,防止药品腐蚀标签,③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药品,故 B操
作正确;
C、取用固体药品时,首先把试管横放,再镊子夹住药品轻轻放入试管中,最后将试
管慢慢竖起,故图示操作错误;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与桌面成 45°
角,图中试管内的溶液过多,故 D操作错误.
故选 B
点评: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同学们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基
础,同时此类考题也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
4.(2分)(2013•黑龙江)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
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5.(2分)(2013•黑龙江)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化学式与俗名、名称均一致的是( )
A.CaO、滑石粉、氧化钙 B.NaOH、纯碱、氢氧化钠
C.Na2CO3、苏打、碳酸钠 D.CH3OH、酒精、乙醇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其化学式与俗名、名称不一致.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式为:NaOH,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其化学式与俗名、名称不一致.
C、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其化学式与俗名、名称均一致.
D、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2H5OH,CH3OH是甲醇的化学式,其化学式
与俗名、名称不一致.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
键.
6.(2分)(2013•黑龙江)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 B.KCl C.KNO3 D.Ca(H2PO4)2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
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D、磷酸二氢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C.
点评: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
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
7.(2分)(2013•黑龙江)低碳生活和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
碳理念的是( )
A.随手关灯 B.双面使用纸张
C.焚烧大量秸秆 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低碳生活和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低碳”指的是生产、生活作息时所耗用
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
4
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B、双面使用纸张,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
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C、焚烧大量秸秆,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
念.
D、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故选 C.
点评: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
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8.(2分)(2013•黑龙江)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藏匿的毒品的原因
是(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
可.
解答:解: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原因,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
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训练有素的缉毒犬闻到毒品的气味.与分子的大小、分子
的间隔,分子能否再分无关.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2013•黑龙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 )
A.
鱼
B.
黄瓜
C.
白菜
D.
香蕉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
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白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香蕉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5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分)(2013•黑龙江)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有
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羊毛 B.棉花 C.塑料 D.天然橡胶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
B、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
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1.(2分)(2013•黑龙江)下列结构示意图中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1)(2) B.(2)(3) C.(3)(4) D.(2)(4)
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故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
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A、(1)中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2)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为 2,但它
们化学性质不相似;(1)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
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故与(2)中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
项错误.
B、(2)(3)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错误.
C、由结构示意图中的粒子可知,(3)(4)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1,则(3)(4)的化
学性质相似,故选项正确.
D、(2)(4)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6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最
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2分)(2013•黑龙江)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
良性能,在元素周期表中钛元素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2 B.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克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中子数为 22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
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2;根据原子
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相对
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属于金属元素,故
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2,根据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2,而不是中子数为 22,故选项
说法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
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3.(2分)(2013•黑龙江)实验室配制 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
( )
A.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称量、量取、计算、溶解
C.量取、称量、溶解、计算 D.计算、溶解、称量、量取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实验室配制 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
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实验室配制 50克
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
键.
7
14.(2分)(2013•黑龙江)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克)90 11 5 8
反应后质量(克)36 M 35 3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M的值是 15
C.反应中甲、丙质量比为 15:27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
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
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待测的质量,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则得:90+11+5+8=36+M+35+32,解得M=11.
A、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肯能是催化
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B、由上分析可知,M的值是 11,故说错误;
C、反应中甲、丙质量比为:(90﹣36)g:(35﹣5)g=9:5,故说法错误;
D、由 A分析,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挖掘出有效数
据.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
15.(2分)(2013•黑龙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法轮功的组织者说法轮功法力无边,发功可将水变成汽油
B.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C.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的速率较快
D.铁的冶炼过程是铁的化合物变成单质铁的过程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水的净化;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铁的冶炼.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B、根据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蒸馏得到的是纯水分析;
C、根据反应物的微粒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分析;
D、根据铁的冶炼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解:A、汽油中含有碳元素,而水中没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的种类不变,因此水不可能变成汽油,故说法错误;
B、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蒸馏得到的是纯水,净化程度最高,故说法正确;
C、反应物的微粒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因此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的速率较快,
故说法正确;
D、铁的冶炼过程是用还原剂将铁的化合物还原成单质铁,故说法正确.
故选 A.
8
点评: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解、水的净化过程以及铁的冶炼原理等
就能顺利解决,增加了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二、多选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每小题有 1-2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
不选不得分,漏选得 1分)
16.(2分)(2013•黑龙江)下面是李阳同学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
的是( )
A.区别物质的方法 B.安全常识
白酒和白醋﹣观察颜色
棉线和羊毛线﹣灼烧闻气味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盐酸
假酒中毒﹣由甲醇引起
煤矿爆炸﹣由瓦斯引起
假盐中毒﹣由亚硝酸钠引
起
C.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D.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食品中常用的干燥剂﹣生石灰
洗涤剂除油污﹣乳化作用
篝火晚会将木材架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
面
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石墨做电极﹣导电性
碳酸钙﹣做补钙剂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碱、盐的鉴别;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
鉴别;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A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B根据常见的安全措施进行
解答,C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进行解答,D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解答.
解答:解:A、白醋和白酒都是无色的,所以不能根据颜色来进行区分,故归纳 A错误;
B、假酒通常用工业酒精勾兑的,而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而甲醇有毒,饮用少量就
会使人的眼睛失明,煤矿爆炸是由瓦斯引起的,亚硝酸钠有着和食盐相似的外观和咸
味,但是亚硝酸钠有毒,误服会引起中毒,故 B归纳正确;
C、生石灰可以水反应且无毒而常被用作食品的干燥剂,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够
清洗油污,篝火晚会将木材架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故 C归纳正确;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之一,可以用来切割大理石,石墨具有导电性,
所以可以用作电极,碳酸钙可以和盐酸反应,而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所以碳酸钙
可以作为补钙剂来使用,故 D归纳正确.
故选 A.
点评: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我们要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归纳整理,得出规律的习惯,从而帮助自己学好化学.
17.(2分)(2013•黑龙江)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需要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FeCl3,HCl,KCl B.Na2SO4,NaCl,BaCl2,KNO3
C.Na2SO4,BaCl2,Na2CO3,HCl D.Na2CO3,H2SO4,HCl,KCl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9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首先需考虑物质的颜色,然后将鉴别出来
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混合,根据现象的不同加以鉴别,若物质都是没有颜色,则让溶液
之间两两混合,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加以鉴别.
解答:解:A、观察,呈黄色的为氯化铁溶液,将氯化铁少量分别滴加到盛有剩余三种溶液
少量的试管中,出现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取剩余溶液中的一种滴加到红褐
色沉淀中,沉淀消失,加入的是盐酸,剩余一种是氯化钾,故 A正确;
B、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和氯化钡,其余都不反应,无法
鉴别出来,B错;
C、将四种溶液各取少量,两两混合,能产生两种沉淀的物质是氯化钡,能产生一种
沉淀,一种气体的物质是碳酸钠,只产生一种气体的是盐酸,只产生一种沉淀的是硫
酸钠,故 C正确;
D、四种溶液两两混合,硫酸和盐酸都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所以无法鉴别盐酸
和硫酸,故无法鉴别,故 D错.
故选 A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及反
应的现象进行.
18.(2分)(2013•黑龙江)下表列出的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试剂盒方法
A. CO CO2 用足量 NaOH溶液吸收,干燥
B. NaOH Na2CO3 加稀盐酸,蒸发
C.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CaO CaCO3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
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
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OH和 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
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
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
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
19.(2分)(2013•黑龙江)下列图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将过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相
等的稀盐酸中
C.向带锈的铁钉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
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pH大于 7,加水时碱性减弱,pH减小,pH接近 7但不
会等于 7进行解答;
B、根据镁和铝过量,所以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
质量相等以及镁比铝活泼,所以反应用的时间少进行解答;
C、根据向带锈的铁钉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盐酸先和铁锈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
水,当铁锈反应完后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且氢气的质量不断增加,当
铁反应完时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进行解答;
D、根据碳酸钠溶液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溶液的酸性逐渐
减弱,当反应完毕后溶液呈中性,pH值等于 7;然后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
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仍然呈中性,当反应碳酸钠溶液过量时溶液呈碱性,且随着
碳酸钠溶液的不断增加,溶液碱性增强进行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pH大于 7,加水时碱性减弱,pH减小,pH接近 7但不
会等于 7,故 A错误;
B、镁和铝过量,所以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
相等,而镁比铝活泼,所以镁反应用的时间少,故 B错误;
C、向带锈的铁钉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盐酸先和铁锈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当铁锈反应完后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且氢气的质量不断增加,当铁反
应完时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图象与反应过程一致,故 C正确;
D、碳酸钠溶液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
当反应完毕后溶液呈中性,pH值等于 7;然后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淀和氯化钠,溶液仍然呈中性,当反应碳酸钠溶液过量时溶液呈碱性,且随着碳酸钠
溶液的不断增加,溶液碱性增强,图象与反应过程一致,故 D正确.
11
故选:CD.
点评: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
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20.(2分)(2013•黑龙江)把一定量的 Fe粉放入 AgNO3、Cu(NO3)2、Zn(NO3)2混合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滤出的固体和滤液中溶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含有 Ag,滤液中一定含有 Cu(NO3)2,Fe(NO3)2,Zn(NO3)2,可
能含有 AgNO3
B.滤出固体中有 Ag,Cu,滤液中一定有 Cu(NO3)2,Fe(NO3)2,Zn(NO3)2
C.滤出固体中有 Ag,Cu,Fe,滤液中一定有 Zn(NO3)2,可能含有 Fe(NO3)2
D.滤出的固体中有 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 Zn(NO3)2,Fe(NO3)2,可能含有
Cu(NO3)2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
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铁>铜>银,AgNO3、Cu(NO3)2和 Zn(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
继续与硝酸铜发生反应而不能与硝酸锌发生反应;
A、如果铁粉的量不足,只能部分或全部置换出溶液中的银,则滤出的固体中含有 Ag,
滤液中一定含有 Cu(NO3)2,Fe(NO3)2,Zn(NO3)2,可能含有 AgNO3.故 A
正确;
B、滤出固体中有 Ag,Cu,滤液中 Fe(NO3)2,Zn(NO3)2,可能含有 Cu(NO3)
2.故 B错误;
C、滤出固体中有 Ag,Cu,Fe,滤液中一定有 Zn(NO3)2、Fe(NO3)2.故 C错误;
D、滤出的固体中有 Fe,滤液中一定不含有 Cu(NO3)2.故 D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
行.
三、填空题(本题共 7小题,每空 1分,共 22分)
21.(3分)(2013•黑龙江)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氢原子 2H ;
(2)一个镁离子 Mg2+ ;
(3)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显+3价 2O3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
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
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
12
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
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
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
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
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一个镁离子可表示为:Mg2+.
(3)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
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显+3价可表示为: 2O3.
故答案为:(1)2H;(2)Mg2+;(3) 2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
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22.(3分)(2013•黑龙江)用 C、H、O、Na四种元素组成符合条件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H2O ;
(2)小苏打 NaHCO3 ;
(3)香烟烟气中含有的一种有毒气体 CO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其化学式为 H2O,故答案为 H2O:
(2)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故答案为:NaHCO3;
(3)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其化学式是 CO,故答案为:
C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
类题的关键所在.
23.(3分)(2013•黑龙江)化学与我们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 肥皂水 .
(2)氧气在自然界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的循环变化,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有 动植
物呼吸(或物质燃烧) ;产生氧气的途径是 植物的光合作用 .
考点:硬水与软水;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区分硬水软水的方法解答
(2)根据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规律分析
解答:解:(1)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
故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动植物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物质燃烧需消耗氧气,植物光合作用是
13
将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氧气.
故答案为(1)肥皂水(2)动植物呼吸(或物质燃烧); 植物的光合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硬水软水的区分方法以及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过程,属中档题目.
24.(4分)(2013•黑龙江)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
题.
(1)汽车燃料中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 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
(2)在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是 氢气 .
(3)合成材料的应用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合成材料废弃物急剧增加带来环
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 白色污染 ”尤为严重.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加剧了“温室效应”,请写出减缓温室效应的一项措施: 减少化
石燃料的使用 .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
缺点;白色污染与防治.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
分析:(1)根据汽车燃料中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节约石油资源以及减少污染进行解答;
(2)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进行解答;
(3)根据塑料制品不易降解进行解答;
(4)根据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加剧了“温室效应”,所以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
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或大量植树造林进行解答.
解答:解:(1)汽车燃料中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污染;故填:节约石
油资源、减少污染;
(2)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故填:氢气;
(3)塑料制品不易降解,废弃塑料容易带来“白色污染”;故填:白色污染;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加剧了“温室效应”,所以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
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或大量植树造林等.故填: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点评:此题是对生活以及环保相关的知识的考查,对生活与所学的化学知识的结合是解决的
关键.
25.(3分)(2013•黑龙江)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
(1)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5 价.
(2)该物质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是 碘 .
(3)人体缺少该微量元素易患 甲状腺肿大 疾病.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碘酸钾(KIO3)的化学式进行解
答本题.
(2)根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1)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
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 x=+5价.
(2)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
14
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碘酸钾含有的微量元
素是碘,钾、氧属于常量元素.
(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少会患甲状腺肿大.
故答案为:(1)+5;(2)碘;(3)甲状腺肿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了解常量元素
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6.(3分)(2013•黑龙江)如图:A,B,C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M点表示的意义 t1℃时 A、C的溶解度相等 .
(2)将 t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 t1℃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C .
(3)当 A物质中混有少量 B物质时,提纯 A物质的方法是 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
晶)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
解答;
(3)据 A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
解答:解:(1)M点是 t1℃时 A、C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此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2)据图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所以将 t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 t1℃时,AB析出晶体,依然是
饱和溶液,C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
计算式 ×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t1℃时 B的溶解度
大于 A的溶解度大于 t2℃时 C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C;
(3)由图可知: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
当 A物质中混有少量 B物质时,可利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A物
质;
故答案为:(1)t1℃时 A、C的溶解度相等;(2)C;(3)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
晶).
点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解度越大质量分
数也就越大,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的物质中混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
小的物质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变化大的物质.
15
27.(3分)(2013•黑龙江)已知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 A,
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态物质,D是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碱,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
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 A物质的化学式 H2O2 .
(2)写出 B→D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
(3)E的用途 灭火 .(答一点即可)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
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态物质,且 A可以生成 B,所以可以判断 A为过氧化
氢,而 B为水,那么 C为氧气,D是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碱,可推断 D为氢氧化钙,
而 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可以断定 F为碳酸钙,D和 E反应生成了 F,所
以可以判断 E为二氧化碳,带入验证符合题意,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态物质,且 A可以生成 B,所以可以判断 A
为过氧化氢,而 B为水,那么 C为氧气,D是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碱,可推断 D为
氢氧化钙,而 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可以断定 F为碳酸钙,D和 E反应生
成了 F,所以可以判断 E为二氧化碳,其中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
(2)由(1)的解答可以知道,B为水,D为氢氧化钙,所以 B→D的反应为水和氧
化钙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E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
故答案为:(1)H2O2;
(2)CaO+H2O═Ca(OH)2;
(3)灭火.
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根据物质的化学
特性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推或逆推或从两边向中间推断,逐步得出其他结论.
四、简答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
28.(3分)(2013•黑龙江)(1)金属资源面临枯竭,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回
收再利用,请说出回收废旧金属的好处.(答一点即可)
(2)除回收再利用外,你还知道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哪些?(答两点即可)
考点: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金属资源的保护.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从金属的防腐、回收再利用及开采和寻找新的代替品这些方面去考虑.
解答:解:(1)金属资源面临枯竭,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回收再利用,其中回
收废旧金属的好处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故填:节约金属资源;
(2)除回收再利用外,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锈蚀,有计划、合理开
采金属矿物,寻找金属替代品.故填:防止金属锈蚀;有计划、合理开采金属矿物.
点评:此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同学们普遍感觉这类题简单,但就是答不完全,这就需要同学
16
们注意课本上这些与生产、生活、环保相关联的知识点.
29.(3分)(2013•黑龙江)探究酸和碱化学性质的实验中使用的白色点滴板,实验时它的
优点有哪些?(答三点即可)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来分析其优点.
解答:解: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药品的用量少,则可节约药品,同时可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有时可以同时完成几个实验,便于观察比较.
故答案为:节约药品;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可同时完成多个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操作,学生应学会利用实际操作来分析实验特点.
30.(3分)(2013•黑龙江)2013年初春首都等多个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了人
们的正常生活,危害了人体的健康.
(1)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谈一谈产生雾霾天气的两点原因.
(2)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压轴实验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是空气中漂浮有大量粉尘引起的进行解答;
(2)根据减少雾霾的常见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1)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烟尘;施工
扬尘;燃放鞭炮;工厂废气的排放等.故填:汽车尾气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
的烟尘;
(2)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可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清洁能源;
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故填: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
车;使用清洁能源.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空气污染物有哪些,在今后生活中要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排
放.
31.(3分)(2013•黑龙江)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水
污染日趋严重,导致很多淡水资源失去可利用价值.请回答:
(1)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答两点即可)
(2)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答一点即可)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17
专题:压轴实验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进行解答;
(2)根据生活中常用的节水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1)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故填: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不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2)生活中常用的节水方法有使用节水龙头、一水多用(如用淘米的水浇花).故填:
使用节水龙头.
点评: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国家,但却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和水环境严重污染的
现象,节约用水、保护水不被污染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五、实验题(本题共 3小题,每空 1分,共 16分)
32.(3分)(2013•黑龙江)说出下列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玻璃棒的作用一般有搅拌、引流、转移固体等,据此结合蒸发、稀释浓硫酸、过滤操
作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蒸发操作时,为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应用
玻璃棒搅拌.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
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则玻璃棒起着散热的作用.
C、过滤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起着引流的作用.
故答案为:A、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或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B、
散热;C、引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蒸发、稀释浓硫酸、过滤操作的原理、注意事项、仪器的作用等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3.(6分)(2013•黑龙江)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以及下列仪器.
18
(1)请写出标号仪器名称 A 试管 ;B 酒精灯 .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②③④⑦⑧或
②③⑤⑥⑦⑧ .(填序号)
利用该组合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2KCl+3O2↑ .
(3)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该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向上排空
气法或排水法 .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是氧
气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
(2)根据提供的药品和仪器,结合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回答;
(3)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并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分
析收集方法,检验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
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试管和酒精灯;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应选择盛放药品的试管,固定试管所用的铁架
台,该反应需要加热,所以还需酒精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应选择带直导管的单孔塞,收集气体用集气瓶;氧气不易溶于水,还可用排
水法收集,所以用排水法收集时应选择带弯导管的单孔塞,水槽及集气瓶;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2KClO3 2KCl+3O2↑;
(3)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验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将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故答案为:(1)试管;酒精灯;
(2)②③④⑦⑧或②③⑤⑥⑦⑧;2KClO3 2KCl+3O2↑;
(3)催化作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
燃则是氧气.
点评:利用所给的仪器和药品来制取气体时,首先考虑制取某种气体用到什么药品,再考虑
用到什么仪器,并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收集方法.
19
34.(7分)(2013•黑龙江)小刚同学认为家里废锁的锁芯是黄铜,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
研究它的成分.他们将锁芯样品放入一个烧杯中,并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后,发现烧杯中有固体剩余物,然后将其过滤.
(1)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铜的理由是 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或铜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氢的后面) .
(2)证明黄铜中含有锌的现象是 产生气泡 .
(3)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硫酸锌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硫酸 .
(4)探究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金属可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氢后金属则不能,硫
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因为铜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与硫酸不反应,所以无论加入多
少硫酸,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2)锌排在顺序表中氢的前面,所以可据加入硫酸有气泡产生判断黄铜中含有锌;
(3)锌与硫酸可反应生成硫酸锌,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由于硫酸的量不确
定,若过量,还可能含有硫酸;
(4)硫酸 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取样向样品中加入石蕊,若石蕊变红,则含有
硫酸;也可向滤液中加入锌、或碳酸钠固体,若有气泡,则含有硫酸;
故答案为:(1)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或铜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
(2)产生气泡;
(3)硫酸锌;硫酸;
(4)实验步骤:去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现象和结论:液体变红,说明滤液中有硫酸.(合理方案均可)
点评: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能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反应完成情况、设计实验,能很好考查
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六、计算题(本题共 2小题,35题 4分,36题 6分,共 10分)
35.(4分)(2013•黑龙江)“塑化剂”是一种工业原料,但不法商人把它添加到饮用品当中,
人喝了这样的饮用品,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已知“塑化剂”的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
辛酯,化学式为 C24H38O4,完成下列问题: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90 .
(3)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44:19:32 .
(4)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73.8% .(精确到 0.1%)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
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分类.
分析:(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解答;
20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
解答.
解答:解:(1)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 C24H38O4可知,含有碳元素,所以属于有
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2)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 C24H38O4可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相对分子
质量=12×24+1×38+16×4=390;故填:390;
(3)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 C24H38O4可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氢、
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4):(1×38):(16×4)=144:19:32;故填:144:19:
32;
(4)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73.8%.故填:73.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以及有机
物的定义,掌握了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此题了.
36.(6分)(2013•黑龙江)将氯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12g放入一个烧杯中,然后往其中
加入 123.4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量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131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氯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的质量
加上稀盐酸的质量减去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和生
成的氯化钙的质量,溶质有两部分,一是生成的氯化钙,一是原混合物在的氯化钙,
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钙可以用混合物的质量减去碳酸钙的质量获得,最后利用质量分数
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2g+123.4g﹣131g=4.4g;
(2)设原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y,则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4.4g
= ,解得 x=10g;
= ,解得 y=11.1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10%.
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4.4g;
21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以化学方程式计算为基础,同时融入溶液等方面的计算题,
这样的题目一直是中考的热点,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相关文档
- 2020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2021-11-106页
- 2020年安徽省滁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2021-11-1013页
- 新课标RJ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2021-11-109页
- 包头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032021-11-107页
- 2020年安徽省阜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2021-11-107页
-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2021-11-1028页
-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word2021-11-105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13 溶2021-11-101页
-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考点9 氧气2021-11-101页
- 2020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化学2021-11-10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