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00 KB
  • 2021-11-10 发布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谪守(zhé)   伛偻(lǚ)   投箸(zhù)   樯倾楫摧(qiáng)‎ B.忧谗(chán) 阴翳(yì) 汀兰(tīn) 觥筹交错(gōng)‎ C.毳衣(cuì) 沆砀(dàng) 琼楼(qióng) 拏一小舟(lá)‎ D.淫雨(yíng) 绮户(qǐ) 野蔌(sù) 泉香酒洌(ni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云归而岩穴暝 D.玉盘珍羞直万钱 ‎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进亦忧,退亦忧 B.乃重修岳阳楼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分)‎ A.沙鸥翔集 B.是金陵人,客此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名之者谁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青山、绿水、蓝天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B.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汶川地震灾区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C.不难发现,有些人对领导干部的吹捧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让学生们深受教育。‎ ‎6.(枣庄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B.见到亲人的那一刻,漂泊多年的他忍俊不禁地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C.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D.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全国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约3万千米左右。‎ ‎7.古诗文默写。(7分)‎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达积极乐观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的事物终将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济宁中考)“尼山圣境”位于曲阜尼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班级组织去“尼山圣境”的研学旅行活动,你参与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6分)‎ 材料一:研学旅行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结合。‎ 材料二:当下,不少机构纷纷推出研学旅行项目,‎ 6‎ 有的旅游项目重新包装一下就变成了所谓的研学旅行。很多情况下,将旅游行程单当作研学手册,将“了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当作研学的核心——围绕实际问题进行学习;本该以学生为主体的研学变成了老师或者导游夸夸其谈,老师在景点的讲解和在课堂上的讲授没什么两样,没有做到让学生自主活动和研究。‎ 材料三:通过这次“尼山圣境”的研学活动,我了解到,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于此,2019年是孔子诞辰2570年,他的思想历经漫长岁月仍然熠熠生辉。沿着圣人的足迹,我实地感悟儒家礼乐文化,接受了思想洗礼,增强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研学旅行要避免“只有游没有学”和“______________”,因为二者都失去了研学的真正内涵。(2 分)‎ ‎(2)材料三是某同学活动结束后的心得,请据此将下面的对联补全。(1分)‎ 上联:体悟儒风韵味 下联:________(只填序号)‎ A.指点千秋大业     B.携手诵读经典 C.弘扬礼乐文明 D.咏唱风流华年 ‎(3)右图是“尼山圣境”的宣传标志,请结合画面说明其创意(说出一点即可),不超过4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把酒问天,流露出词人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二)(云南中考)(12分)‎ 湖心亭看雪 6‎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大雪三日(      )‎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3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沈阳中考改编)(13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 ‎(3)是时范文正领浙西(      )‎ ‎(4)发司农之粟(      )‎ ‎1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18.依据选文,回答问题。(3分)‎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___________________”和“C____________________”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 ‎(四)(原创题)(15分)‎ 我的班主任是父亲 郑俊甫 初三那年,父亲担任了我的班主任。‎ 很多人都觉着,父亲从此要把小灶挂在我脖子上,随便低低头都能有好果子吃。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并且坚信自己的成绩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但是,很快我就失望了。‎ 那时候,学校已经要求老师用普通话教学。父亲的普通话很不标准。所以他只在课堂上才尽力“标准”一下,课外的时间,都是“土话”。任了我的班主任后,他常常忘了身份的变换,回到家就经常操着一口别别扭扭的腔调教训我,弄得我哭笑不得。‎ 母亲经常敲打父亲:“这是家里,不是你课堂上那一亩三分地,能不能别臭显摆?”‎ 爱臭显摆的父亲丝毫没有改正的意思,反而像一个紧了发条的闹铃,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从此,我的头上就像压了一座五行山,以前上学路上东游西逛、跟同学一起闲云野鹤的潇洒时光,都被父亲给训没了。‎ 父亲不单训我,也训别的淘气的同学。怎么会不淘气呢?学校的后面,翻过一堵矮矮的围墙,就是一片果园。一进入五月,果子的香味似乎就没断过。杏呀,桃呀,梨呀,枣呀……天,谁能禁得住那些色香味的诱惑呀?‎ 三天两头,便有果园的主人找到学校,一一指认我们这帮淘气的孩子。于是,父亲严厉地训斥我们。挨了训的孩子回到家,家长自然不高兴,又不敢直接找父亲闹,便都去找我母亲。很长一段时间,母亲都因为这件事跟父亲热战冷战地开着仗,闹得家里鸡飞狗跳。父亲渐渐妥协,不再严厉训斥了,迟到或者旷课,就一再劝说,要不干脆放了学打扫卫生。‎ 有一次,母亲有事回了姥姥家,早饭改由父亲做。那天,父亲一顿早饭忙下来,竟然快到了上学的时间。他顾不上吃了,拎着包就要出门。我也想跟着走,父亲拦着说:“早饭要吃好,不然上课都没力气。你还是吃了早饭再走吧。”‎ 听了父亲的话,吃了饭,赶到学校,果然迟到了。第一节就是父亲的课。父亲像是忘掉了叮嘱我吃早饭的那份慈祥,虎着一张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教训道:“这是你一周第二次迟到了,知不知道?”接下来,我就成了全班的笑柄,不但罚站一堂课,还一个人打扫了三天的卫生。‎ 也不是没有特殊照顾的时候。他经常拿我的文章当范文读。我也有虚荣心嘛,每每陶醉在自己的文字里,连父亲别扭的普通话也觉得动听了许多。‎ 初中毕业的时候,班主任照例要在每个学生的评价手册上写评语。父亲写给我的评语是:“忘掉你的成绩单,眼睛盯着下一张试卷。饭要吃饱,衣要穿暖;枪要上膛,箭要在弦。生活如此,学习也如此。行百里者半九十,何况你才行了十里。前路漫漫,要用力呀!”‎ 6‎ 一时间,竟不知道他是以父亲还是班主任的身份在叮嘱我。但我明白,他是怕我掉了队,落了单,以后再也飞不起来了吧。‎ ‎(选自《扬子晚报》2019年2月14日,有删改)‎ ‎19.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1)爱臭显摆的父亲丝毫没有改正的意思,反而像一个紧了发条的闹铃,循规蹈矩,按部就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杏呀,桃呀,梨呀,枣呀……天,谁能禁得住那些色香味的诱惑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写道:“我也有虚荣心嘛,每每陶醉在自己的文字里,连父亲别扭的普通话也觉得动听了许多。”为什么“我” “连父亲别扭的普通话也觉得动听了许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父亲给“我”的初中毕业评语中包含了什么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3.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题一】请以《做个诚实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触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 第三单元测试卷 ‎1.A 【点拨】B项,“汀”应读tīnɡ;C项,“拏”应读ná;D项,“淫”应读yín,“洌”应读liè。 2.C 3.B 4.A 5.D 6.A 【点拨】B项,“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了”,与语境不合,将“忍俊不禁地”改为“忍不住”;C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有没有”;D项,语意重复, 删去“约”或“左右”。 7.(1)云归而岩穴暝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4)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8.(1)只有讲没有研 (2)C (3)示例:画面以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为设计理念。以篆文的“尼”字表示“尼山圣境”,体现了汉字与传统的篆刻艺术的完美融合。 9.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6‎ 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10.A 【点拨】下片情感较为复杂,既有对人生离合的无奈,又表现了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11.(1)下雪 (2)勉强,尽力 12.(1)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 (2)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13.使用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14.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 15.(1)探求 (2)如果没有 (3)这 (4)发放 16.(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宁,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是范文正公(救灾)的恩惠。 17.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18.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发司农之粟;C:募民兴利 ‎【乙文参考译文】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舟船比赛,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这一年,两浙地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些是先生的功绩。‎ ‎19.(1)比喻,将父亲比作“紧了发条的闹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操着一口别别扭扭的腔调教训我”的常态,说明他不怕讽刺,坚持练习说普通话。 (2)反问,运用反问使语气更强烈,更能突出孩子们禁不住杏、桃、梨、枣等的色香味的诱惑, 更能表现孩子们顽皮、淘气、贪吃的特点。 20.因为父亲特殊照顾“我”,经常拿“我”的文章当范文读,满足了“我”的虚荣心,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21.示例:希望“我”注意身体,在学习和生活上谦虚谨慎,干任何事要做好充分准备,有长远眼光,要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表达了父亲对“我”的挚爱和殷切希望。 22.示例:①既严又爱,严爱相交。如:我不守纪律,父亲罚“我”,训“我”,这是严;父亲做好饭,自己顾不上吃,而要“我”吃了再上学;把“我”的文章当做范文在班上读,这些是爱。②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如:坚持练习说普通话;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怕迟到,做好了饭顾不上吃就赶去上课。 23.作文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