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 MB
  • 2021-11-10 发布

山东省枣庄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枣庄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2.不要在本试卷上答题,答案写在“语文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 3.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页试卷的上方空白处。“语文答题卡”上的有关事项,按“特别注意”的要求填写。考试结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①斓( ),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②màn 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③霓( )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马克·吐温《登勃朗峰》‎ ‎(1)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 ①巉( )岩 ②màn 舞 ③霓( )裳 ‎(2)下列不属于“纷至沓来”近义词的一项是(1分)‎ A.礼尚往来 B.络绎不绝 C.接踵而来 D.川流不息 ‎(3)下列词语中短语结构与“奇形怪状”相同的一项是(1分)‎ A.皑皑白雪 B.粉红嫩绿 C.瞬息万变 D.彩霞满天 ‎(4)选文中有几处使用了比喻句?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此次新冠肺炎波及范围广,造成的教训尚无法计算,留下的损失更加深刻。‎ C.能否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和加强自我控制,是改善智能手机成瘾的有效方式。‎ D.去年国庆节,老师推荐我作为全校的三名选手之一,参加了全区的演讲比赛。‎ ‎3.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木兰不用尚书郎”“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尚书郎、侍中、侍郎、醉翁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 B.“尊君在不?”“君与家君期日中”两句中,“尊”和“家”分别是敬辞和谦辞,“尊君”‎ 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今虽耄老,未有所成”中,“加冠”表示年已二十;“耄老”,指年老,八十九十曰耄。 ‎ D.“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胡琴、琵琶、羌笛、玉笛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4.古诗文默写。(7分)‎ ‎(1)苏轼在中秋之夜,望月感叹:“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2)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3)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 ‎ ‎(5)曹刿在分析战胜齐军的原因时,指出:作战,靠的是勇气,要“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6)陆游《游山西村》中 “ , ”一句,今天多用来借指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 ‎5.综合性学习。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点亮智慧人生”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5分)‎ ‎(1)【精选名言】围绕演讲主题,从下列名言中选出2条(只写序号),以备演讲时引用。(2分)‎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崔颢《黄鹤楼》‎ ‎(2)【剖析论据】 为了充实演讲内容,增强观点的说服力,同学帮你搜集了下面的事实论据,其中蕴含的哪些精神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请加以提炼。(3分)‎ 小故事:受新冠疫情影响,只能上网课的15岁女孩杨秀花,每天要爬一个小时陡峭的山路,来到距家4公里外的悬崖,窝在崖壁边上课。因为附近只有这里有信号。学校要求每天早上7点45分打卡,因此秀花6点就得起床,尽早出门,书包里装着馒头、包子当作干粮。直到下午5点,天差不多要黑了才回家。粗略计算,秀花每天都要在悬崖边待上至少10个小时。‎ 二、阅读(共4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6分)‎ 峨眉山①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②江水流。‎ 夜发清溪③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④。‎ 注释: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②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③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④渝州:今重庆一带。‎ ‎6.“峨眉山月”这一特定的意象在诗歌中具体指什么?(2分)‎ ‎7.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家乡地名连用,空间急剧转换,这一妙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8.对下面四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1) (2) (3) (4)‎ A.隶书 篆书 楷书 行书 B.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 C.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D.行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3题。(14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句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句践:古人名。 ②游:指游说。 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④得己:自得。‎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薄暮冥冥 ⑵去国怀乡 ⑶吾语子游 ⑷人知之,亦嚣嚣 ‎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穷则独善其身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人知之,亦嚣嚣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达则兼善天下 D.其喜洋洋者矣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⑵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1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 ”,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 之情。(2分)‎ ‎13.“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2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1分)‎ 知了清韵(节选)‎ 秦自民 ‎①相貌平平,甚至微不足道的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被当作神圣的灵物,代表着纯洁与清高。‎ ‎②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也有蝉形几何图案作为装饰,却没有蝴蝶、蜻蜓、萤火虫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其他昆虫。道家给蝉的羽化赋予了重生的含义。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寓意精神不死。蝉的若虫从污浊的泥土中脱身而出,蜕皮羽化为洁净的成虫,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古人以为蝉饮露水,是高洁君子的象征。《荀子大略》云:“饮而不食者,蝉也。”因此,玉蝉深受文玩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也有人将其作为饰物佩戴。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称为“蝉冠”或“蝉冕”,后来“蝉冠”就成了高官的代名词。唐朝刘长卿有诗云:“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 ‎③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为了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班昭、蔡邕、曹植、傅玄等文史大家都作过《蝉赋》。曹植的《蝉赋》以绮丽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备受天敌进攻的处境。蝉品格“清素”,正直清高,与世无争,以蝉比“贞士”,曹植首开先河。西晋陆云的《寒蝉赋》将蝉推向神坛,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郭璞也作有《蝉赞》:“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晨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从此,卑微鄙陋的蝉在文人心目中就更加高洁完美。‎ ‎④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蝉的成虫和若虫都是“树木吸血鬼”,都拥有刺吸式口器,口器下唇延长成喙,上、下颚特化成针状,适于刺入植物组织中,啜饮树木的汁液,侵吞树木的营养,从而危害树木的生长。雌蝉的锯状产卵器十分锋利,即使是较硬的桃树、荔枝树等植物的树枝它也能刺插进去。每只雌蝉一生要在二三十根枝条中产卵100多颗。产卵造成新梢枝条组织损伤,切断了树枝的运输系统,阻碍了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这样树枝就会因为营养不良、水分不足而慢慢枯死。南宋诗人范成大也许知道蝉是害虫。他在《初归石湖》中云:“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说他当年亲手栽种在斜桥水畔的柳树因为没人照料,如今无数的鸣蝉已经将原本翠绿的树叶破坏殆尽了。‎ ‎⑤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蝉虽然伤害树木,通过尖利的口器刺进树木中啜饮汁液养活自己,但它的若虫疏松土壤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集中爆发的周期蝉尸体还为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更重要的是,蝉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蝉缺乏防御手段,是螳螂、狩猎蜂、大山雀、黄眉、柳莺等众多捕食者心仪的美食。‎ ‎(选自《百科知识》2020.6B,有删改)‎ ‎14.从本文第③段看,中国古代蝉又被赋予了“君子”的哪些品格?(3分)‎ ‎15.选文②③段中,多处列举了一些朝代节点,请简要分析这两段说明顺序的运用。(3分)‎ ‎16.选文第④段主要介绍了蝉的什么特点?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17.“螳螂捕蝉”的寓言故事能够反映一条清晰的食物链条,结合选文第⑤段,下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植物→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大山雀 C.植物→蝉→大山雀→黄眉 D.露水→蝉→大山雀→螳螂 ‎(四)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8~22题。(16分)‎ 通过红色大门(节选)‎ ‎(美)埃德加·斯诺 我们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走了四个小时,一路没有见着一个人影。那里根本没有路,只有小溪的溪床,两边岩壁高耸,溪水就在中间湍急地流过,在岩壁上面就是险峻的黄土山。要结果掉一个过分好奇的洋鬼子,这是个好去处。使我惴惴不安的一个因素,是那个骡夫对我的牛皮鞋子多次表示羡慕。‎ ‎“到啦!”他突然转过头来大声说。这里,岩壁终于消失,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们到啦!”‎ 我放下了心,朝着他的前面望去,看见一座小山的山边有一个黄土村落,缕缕青烟从村里那些高大的泥烟囱里袅袅上升,那些烟囱像长长的手指一样竖立在峭壁的面前。几分钟之后,我们就到了那里。‎ 一个年轻的农民,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腰间插着一支左轮手枪,从村里走出来,惊愕的望着我,问我是谁,到那里去干什么?“我是个美国记者,”我说。“我要见这里的贫民会主席。”他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回答说:“hai pa!”‎ 我过去听到中国人说“hai pa”就只有一个意思:“我害怕!”我心里想,如果他感到害怕,那我该感到怎么样呢?但是,他神色泰然自若,看来他的话不是这个意思。他回过头问那骡夫我是什么人。‎ 那骡夫把我跟他说过的话重说了一遍,还添枝加叶地说了些他自己的话。我放心地看到那位青年农民的脸色和缓下来了。这时我发现他确实是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发亮,牙齿整齐洁白。他好像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他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他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他的手慢慢地从枪柄上移开,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就是你要见的人,”他说,“我就是主席。请进来喝口热茶吧。”‎ 这些陕西山区的居民有自己的方言,净是发音含混的口语。我同那位主席又作了几次谈话的努力之后,他渐渐地现出能够领会的神情,我们的谈话就有了顺利的进展。等到我最后问清这个问题时,我这才发现陕西山区方言中的hai pa等于官话中的bu zhi dao(不知道)。这个发现使我感到很满意。‎ 我坐在铺着炕毡的炕上,向我的主人进一步谈到我自己和我的计划。过了不久,他就显得没有什么疑虑了。我想去县政府所在地安塞,当时我以为苏维埃主席毛泽东就在那里。问他能不能给我找一个向导和一个骡夫。‎ 他答应说,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不过我不能在大热天赶路。太阳已经升到当空,天确实是非常热,我看上去很疲倦。他问我吃了东西没有。说实在的,我饿极了,因此我不再跟他客气,接受了他的邀请,第一次同一个“赤匪”一道吃饭。我已破釜沉舟,决心跨进红区了。‎ 我现在已经完全落入刘龙火先生(我后来知道这就是那位青年农民的姓名)的掌握之中。刘龙火拿烟、酒、茶来招待我,向我提出无数的问题。他和他的朋友们非常好奇地翻看我的照相机、鞋子、毛袜、我的布短裤的质料,不时发出赞美的声音;对于我的卡其布衬衫的拉链,更是赞不绝口。总的印象似乎是:我的行头不论看起来是多么可笑,显然非常实用。我不知道“共产主义”在实践上对这班人意味着什么,我准备眼看我的这些东西很快地被“共产”——但是当然没有发生这种事情。我几乎可以肯定,我受到严密检查的目的(比你在其他边境所受到的海关检查要愉快得多)是为了要证实他们以前的一种看法:洋鬼子不可思议。‎ 不到一个小时,他们端来了一大盘炒鸡蛋,还有蒸卷、小米饭、一些白菜和少量烤猪肉。我的主人为饭菜简单而表示歉意;我则为我的食量不同寻常而表示歉意。‎ 龙火告诉我,说安塞离那里不过“几步路”‎ ‎,尽管我不大放心,但是除了照他说等一等以外,没有其他办法。等到一个年轻的向导和一个骡夫终于到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四点钟了。临走时,我想把饭钱付给刘先生,可是他愤然拒绝了。‎ ‎“你是一位外国客人,”他解释说,“而且你是来找我们的毛主席的。再说,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没有苏区的钱吗?”听我回答说没有,他就数了共值一元钱的苏区纸币说,“这个你拿去,你路上会用得着的。”我拿一元国民党的钱和刘先生交换,他接受了;我再一次向他道谢,然后跟在我的向导和骡夫后边爬上山道。‎ ‎“好啊,”我一边气喘喘地爬山,一边对自己说。“到现在为止,一切顺利。”我已闯进了红色大门。这件事多么简单!‎ ‎18.【话书名】文章节选自埃德加·斯诺1937年在伦敦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环境,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根据对本名著的阅读积累,你认为哪个书名更好?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19.【说人物】斯诺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用纪实的笔法,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言谈举止,报道了他们的真实生活。综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刘龙火这一人物形象。(3分)‎ ‎20.【赏奇景】选文好似不经意地描写了沿途所见,实际上作者是用场景语言来表达意义。请结合选文第一段,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21.【品细节】细节描写能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揭示主题。选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其中提到的“hai pa”这一细节,在选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 ‎22.【探手法】阅读下面材料,谈谈斯诺和贺敬之是如何表现他们的兴奋、惊喜之情的?(4分)‎ 材料一:“到啦!”他突然转过头来大声说。这里,岩壁终于消失,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 我们面前,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们到啦!”‎ 材料二: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贺敬之《回延安》‎ 三、写作(共5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以“好习惯就是这样炼成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50分)‎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而后天 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互相之间差异甚大)——《论语》‎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 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佩利 要求:(1)记叙、抒情、议论皆可,文体特征鲜明;(2‎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 山东省枣庄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2.不要在本试卷上答题,答案写在“语文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 3.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页试卷的上方空白处。“语文答题卡”上的有关事项,按“特别注意”的要求填写。考试结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①斓( ),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②màn 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③霓( )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马克·吐温《登勃朗峰》‎ ‎(1)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 ①巉( )岩 ②màn 舞 ③霓( )裳 ‎(2)下列不属于“纷至沓来”近义词的一项是(1分)‎ A.礼尚往来 B.络绎不绝 C.接踵而来 D.川流不息 ‎(3)下列词语中短语结构与“奇形怪状”相同的一项是(1分)‎ A.皑皑白雪 B.粉红嫩绿 C.瞬息万变 D.彩霞满天 ‎(4)选文中有几处使用了比喻句?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分析】(1)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斓”读作“lán”;“màn”写作“曼”,“霓”读作“ní”。 (2)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纷至沓来”‎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A.礼尚往来: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 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C.接踵而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D.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故选:A. (3)本题考查辨析短语类型。“奇形怪状”并列短语。 A.偏正短语; B.并列短语; C.偏正短语; D.主谓短语。 故选:B. (4)本题考查辨析比喻修辞。由“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等句子可知,选文中有4处使用了比喻句。 故选:C.‎ ‎【解答】答案: (1)①lán   ②曼  ③ní (2)A (3)B (4)C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因此汉字中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此次新冠肺炎波及范围广,造成的教训尚无法计算,留下的损失更加深刻。‎ C.能否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和加强自我控制,是改善智能手机成瘾的有效方式。‎ D.去年国庆节,老师推荐我作为全校的三名选手之一,参加了全区的演讲比赛。‎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否定不当,将“不再发生”的“不”删去; B.有误,搭配不当,可将“教训”与“损失”调换位置; C.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将句首的“能否”删去,或是在“改善”前添加“能否”;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3.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木兰不用尚书郎”“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尚书郎、侍中、侍郎、醉翁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 B.“尊君在不?”“君与家君期日中”两句中,“尊”和“家”分别是敬辞和谦辞,“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今虽耄老,未有所成”中,“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耄老”,指年老,八十九十曰耄。 ‎ D.“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胡琴、琵琶、羌笛、玉笛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解答】A.有误,“醉翁”不是古代官职名称;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对课文的文学常识进行积累。‎ ‎4.古诗文默写。(7分)‎ ‎(1)苏轼在中秋之夜,望月感叹:“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2)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3)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 ‎ ‎(5)曹刿在分析战胜齐军的原因时,指出:作战,靠的是勇气,要“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6)陆游《游山西村》中 “ , ”一句,今天多用来借指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1)月有阴晴圆缺(重点字:圆) (2)青草池塘处处蛙(重点字:蛙) (3)采菊东篱下 (重点字:篱) (4)舍生而取义者也 (5)一鼓作气 (重点字:鼓) (6)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5.综合性学习。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点亮智慧人生”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5分)‎ ‎(1)【精选名言】围绕演讲主题,从下列名言中选出2条(只写序号),以备演讲时引用。(2分)‎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崔颢《黄鹤楼》‎ ‎(2)【剖析论据】 为了充实演讲内容,增强观点的说服力,同学帮你搜集了下面的事实论据,其中蕴含的哪些精神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请加以提炼。(3分)‎ 小故事:受新冠疫情影响,只能上网课的15岁女孩杨秀花,每天要爬一个小时陡峭的山路,来到距家4公里外的悬崖,窝在崖壁边上课。因为附近只有这里有信号。学校要求每天早上7点45分打卡,因此秀花6点就得起床,尽早出门,书包里装着馒头、包子当作干粮。直到下午5点,天差不多要黑了才回家。粗略计算,秀花每天都要在悬崖边待上至少10个小时。‎ ‎【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名句的理解。 ①③⑤⑥.都体现诗人的自强、奋斗的雄心壮志,从中选出2条,以备演讲时引用即可。 (2)本题考查概括提炼信息。材料讲述了杨秀花不畏艰险,持之以恒,在悬崖边上网课,求知好学,积极向上的事例,从女孩杨秀花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强、自信、意志坚强、勇于战胜挫折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据此分析。‎ ‎【解答】答案: (1)①③⑤⑥ (2)示例:自强、自信、意志坚强、勇于战胜挫折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阅读(共4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6分)‎ 峨眉山①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②江水流。‎ 夜发清溪③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④。‎ 注释: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②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③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④渝州:今重庆一带。‎ ‎6.“峨眉山月”这一特定的意象在诗歌中具体指什么?(2分)‎ ‎7.诗中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家乡地名连用,空间急剧转换,这一妙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8.对下面四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1) (2) (3) (4)‎ A.隶书 篆书 楷书 行书 B.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 C.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D.行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分析】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这首诗以峨眉山月为象征,抒发了年青诗人初离蜀地时对故乡的深切依恋之情。“峨眉山月”象征了诗人的故乡。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一平羌江一清溪一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通过五个地名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3)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大篆的写法基本属于象形字的衍生,但要更书体一点,所以他的字体多类似像一些他所要表达的东西,基本可以说是文字和图画的结合体。小篆就要进步的多了,包括以后实行的隶书基本是以其为版本的,但简洁规整,字形扁长,横平竖直。 楷书又是以钟鲧、卫夫人、二王为代表创制的书体,工整又不乏锋芒之势,字形方正,各部匀称。 草书的代表人物是草圣张旭、怀素等书法家,王羲之也善草书。其字形笔势狂放不羁,基本上普通人是看不懂的,也不是常用的字体。草书字如其名,怎一个草字了得! 经分析,图一是篆书;图二是隶书;图三是楷书;图四是行草。 故选:B。 答案: (1)诗人故乡(答“家乡、亲人、友人”亦可)。 (2)①诗人对故乡的恋恋不舍(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诗人外出闯荡的急切、喜悦与憧憬之情。 (3)B。 译文: 半轮峨嵋山的秋月呵,影入平羌江的水波之中,我连夜从清溪赶往三峡,虽然思念你,却见不到你的面容!‎ ‎【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想象的能力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3题。(14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孟子谓宋句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句践:古人名。 ②游:指游说。 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④得己:自得。‎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薄暮冥冥 ⑵去国怀乡 ⑶吾语子游 ⑷人知之,亦嚣嚣 ‎1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穷则独善其身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人知之,亦嚣嚣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达则兼善天下 D.其喜洋洋者矣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⑵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1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选文《岳阳楼记》中,第一段通过描绘“ ”,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二段则通过描绘“洞庭春晴图”,表现出 之情。(2分)‎ ‎13.“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2分) ‎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        孟子对宋国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君主吗?我告诉你怎样游说: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问:“怎样才能安详自得呢?”孟子答道:“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困穷失意时不离开仁宅义路,显达得意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仁义,士人就能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王道,民众就不会失其所望。古代的士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就独善其身,显达就兼善天下。”‎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②句意为: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国:国都。 ③句意为:我告诉你怎样游说。语:告诉。 ④句意为: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知:理解。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A.前句句意: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其:代词。后句句意:穷困就独善其身;其:代词。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B.前句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之:的。后句句意: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之:代词。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C.前句句意: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则:就。后句句意:显达就兼善天下;则:就。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D.前句句意: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矣:表示感叹。后句句意: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矣:表示感叹。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B。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则,就。偕,一同。句意为: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②句中重点词:故,所以。失,丧失。离,背弃。句意为:所以士人穷困的时候不丧失(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背弃)道。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第一段内容,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中可知,描绘了洞庭风雨图;结合第二段内容,从“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中可知,表现了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之情。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能力。结合甲文内容,从“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中可知,范仲淹的天下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结合乙文内容,从“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可知,孟子的天下观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答案: (1)①迫近;②国都;③告诉;④理解。 (2)B (3)①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②所以士人穷困的时候不丧失(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背弃)道。 (4)洞庭风雨图;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或“喜悦”)。 (5)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点评】‎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1分)‎ 知了清韵(节选)‎ 秦自民 ‎①相貌平平,甚至微不足道的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被当作神圣的灵物,代表着纯洁与清高。‎ ‎②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也有蝉形几何图案作为装饰,却没有蝴蝶、蜻蜓、萤火虫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其他昆虫。道家给蝉的羽化赋予了重生的含义。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寓意精神不死。蝉的若虫从污浊的泥土中脱身而出,蜕皮羽化为洁净的成虫,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古人以为蝉饮露水,是高洁君子的象征。《荀子大略》云:“饮而不食者,蝉也。”因此,玉蝉深受文玩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也有人将其作为饰物佩戴。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称为“蝉冠”或“蝉冕”,后来“蝉冠”就成了高官的代名词。唐朝刘长卿有诗云:“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 ‎③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为了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班昭、蔡邕、曹植、傅玄等文史大家都作过《蝉赋》。曹植的《蝉赋》以绮丽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备受天敌进攻的处境。蝉品格“清素”,正直清高,与世无争,以蝉比“贞士”,曹植首开先河。西晋陆云的《寒蝉赋》将蝉推向神坛,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郭璞也作有《蝉赞》:“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晨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从此,卑微鄙陋的蝉在文人心目中就更加高洁完美。‎ ‎④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蝉的成虫和若虫都是“树木吸血鬼”,都拥有刺吸式口器,口器下唇延长成喙,上、下颚特化成针状,适于刺入植物组织中,啜饮树木的汁液,侵吞树木的营养,从而危害树木的生长。雌蝉的锯状产卵器十分锋利,即使是较硬的桃树、荔枝树等植物的树枝它也能刺插进去。每只雌蝉一生要在二三十根枝条中产卵100多颗。产卵造成新梢枝条组织损伤,切断了树枝的运输系统,阻碍了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这样树枝就会因为营养不良、水分不足而慢慢枯死。南宋诗人范成大也许知道蝉是害虫。他在《初归石湖》中云:“当时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说他当年亲手栽种在斜桥水畔的柳树因为没人照料,如今无数的鸣蝉已经将原本翠绿的树叶破坏殆尽了。‎ ‎⑤‎ 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蝉虽然伤害树木,通过尖利的口器刺进树木中啜饮汁液养活自己,但它的若虫疏松土壤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集中爆发的周期蝉尸体还为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更重要的是,蝉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蝉缺乏防御手段,是螳螂、狩猎蜂、大山雀、黄眉、柳莺等众多捕食者心仪的美食。‎ ‎(选自《百科知识》2020.6B,有删改)‎ ‎14.从本文第③段看,中国古代蝉又被赋予了“君子”的哪些品格?(3分)‎ ‎15.选文②③段中,多处列举了一些朝代节点,请简要分析这两段说明顺序的运用。(3分)‎ ‎16.选文第④段主要介绍了蝉的什么特点?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17.“螳螂捕蝉”的寓言故事能够反映一条清晰的食物链条,结合选文第⑤段,下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植物→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大山雀 C.植物→蝉→大山雀→黄眉 D.露水→蝉→大山雀→螳螂 ‎【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蝉。第一段引出说明对象。②③两段采用了时间顺序,先后列举了“商周”“先秦到汉代”“汉晋时代”“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这样的词语,依次介绍了蝉在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第④段主要说明蝉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最后一段反映一条清晰的食物链条。‎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内容。根据第③段“正直清高,与世无争”,“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晨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等有关语句概括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第②段介绍“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和第③段介绍“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为了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可以看出这两段按照时间顺序顺序介绍了蝉在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从第④段“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可以看出第④段主要介绍了蝉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从“蝉的成虫和若虫都是‘树木吸血鬼’”,可以看出这这句话把“蝉的成虫和若虫”比作“树木吸血鬼”,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看,这是比喻。从说明方法的角度来看,这是打比方。从“每只雌蝉一生要在二三十根枝条中产卵100多颗”,可以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他在《初归石湖》中云”,可以看出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根据“通过尖利的口器刺进树木中啜饮汁液养活自己,但它的若虫疏松土壤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集中爆发的周期蝉尸体还为森林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更重要的是,蝉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蝉缺乏防御手段,是螳螂、狩猎蜂、大山雀、黄眉、柳莺等众多捕食者心仪的美食”,可以看出一条清晰的食物链条:植物→蝉→螳螂→黄雀。 故选:A。 答案: (1)正直清高、与世无争、贞洁之士;文雅、洁白、廉洁、简朴、诚信;出污秽而不染、洁净、高洁。 (2)采用了时间顺序,先后列举了“商周”“先秦到汉代”“汉晋时代”“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这样的词语,依次介绍了蝉在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 (3)主要说明蝉是树木的破坏者,一生都对植物有害。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 (4)A。‎ ‎【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四)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8~22题。(16分)‎ 通过红色大门(节选)‎ ‎(美)埃德加·斯诺 我们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走了四个小时,一路没有见着一个人影。那里根本没有路,只有小溪的溪床,两边岩壁高耸,溪水就在中间湍急地流过,在岩壁上面就是险峻的黄土山。要结果掉一个过分好奇的洋鬼子,这是个好去处。使我惴惴不安的一个因素,是那个骡夫对我的牛皮鞋子多次表示羡慕。‎ ‎“到啦!”他突然转过头来大声说。这里,岩壁终于消失,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们到啦!”‎ 我放下了心,朝着他的前面望去,看见一座小山的山边有一个黄土村落,缕缕青烟从村里那些高大的泥烟囱里袅袅上升,那些烟囱像长长的手指一样竖立在峭壁的面前。几分钟之后,我们就到了那里。‎ 一个年轻的农民,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腰间插着一支左轮手枪,从村里走出来,惊愕的望着我,问我是谁,到那里去干什么?“我是个美国记者,”我说。“我要见这里的贫民会主席。”他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回答说:“hai pa!”‎ 我过去听到中国人说“hai pa”就只有一个意思:“我害怕!”我心里想,如果他感到害怕,那我该感到怎么样呢?但是,他神色泰然自若,看来他的话不是这个意思。他回过头问那骡夫我是什么人。‎ 那骡夫把我跟他说过的话重说了一遍,还添枝加叶地说了些他自己的话。我放心地看到那位青年农民的脸色和缓下来了。这时我发现他确实是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发亮,牙齿整齐洁白。他好像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他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他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他的手慢慢地从枪柄上移开,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就是你要见的人,”他说,“我就是主席。请进来喝口热茶吧。”‎ 这些陕西山区的居民有自己的方言,净是发音含混的口语。我同那位主席又作了几次谈话的努力之后,他渐渐地现出能够领会的神情,我们的谈话就有了顺利的进展。等到我最后问清这个问题时,我这才发现陕西山区方言中的hai pa等于官话中的bu zhi dao(不知道)。这个发现使我感到很满意。‎ 我坐在铺着炕毡的炕上,向我的主人进一步谈到我自己和我的计划。过了不久,他就显得没有什么疑虑了。我想去县政府所在地安塞,当时我以为苏维埃主席毛泽东就在那里。问他能不能给我找一个向导和一个骡夫。‎ 他答应说,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不过我不能在大热天赶路。太阳已经升到当空,天确实是非常热,我看上去很疲倦。他问我吃了东西没有。说实在的,我饿极了,因此我不再跟他客气,接受了他的邀请,第一次同一个“赤匪”一道吃饭。我已破釜沉舟,决心跨进红区了。‎ 我现在已经完全落入刘龙火先生(我后来知道这就是那位青年农民的姓名)的掌握之中。刘龙火拿烟、酒、茶来招待我,向我提出无数的问题。他和他的朋友们非常好奇地翻看我的照相机、鞋子、毛袜、我的布短裤的质料,不时发出赞美的声音;对于我的卡其布衬衫的拉链,更是赞不绝口。总的印象似乎是:我的行头不论看起来是多么可笑,显然非常实用。我不知道“共产主义”在实践上对这班人意味着什么,我准备眼看我的这些东西很快地被“共产”——但是当然没有发生这种事情。我几乎可以肯定,我受到严密检查的目的(比你在其他边境所受到的海关检查要愉快得多)是为了要证实他们以前的一种看法:洋鬼子不可思议。‎ 不到一个小时,他们端来了一大盘炒鸡蛋,还有蒸卷、小米饭、一些白菜和少量烤猪肉。我的主人为饭菜简单而表示歉意;我则为我的食量不同寻常而表示歉意。‎ 龙火告诉我,说安塞离那里不过“几步路”,尽管我不大放心,但是除了照他说等一等以外,没有其他办法。等到一个年轻的向导和一个骡夫终于到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四点钟了。临走时,我想把饭钱付给刘先生,可是他愤然拒绝了。‎ ‎“你是一位外国客人,”他解释说,“而且你是来找我们的毛主席的。再说,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没有苏区的钱吗?”听我回答说没有,他就数了共值一元钱的苏区纸币说,“这个你拿去,你路上会用得着的。”我拿一元国民党的钱和刘先生交换,他接受了;我再一次向他道谢,然后跟在我的向导和骡夫后边爬上山道。‎ ‎“好啊,”我一边气喘喘地爬山,一边对自己说。“到现在为止,一切顺利。”我已闯进了红色大门。这件事多么简单!‎ ‎18.【话书名】文章节选自埃德加·斯诺1937年在伦敦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环境,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根据对本名著的阅读积累,你认为哪个书名更好?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19.【说人物】斯诺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用纪实的笔法,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言谈举止,报道了他们的真实生活。综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刘龙火这一人物形象。(3分)‎ ‎20.【赏奇景】选文好似不经意地描写了沿途所见,实际上作者是用场景语言来表达意义。请结合选文第一段,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3分)‎ ‎21.【品细节】细节描写能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揭示主题。选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其中提到的“hai pa”这一细节,在选文中有怎样的作用?(3分)‎ ‎22.【探手法】阅读下面材料,谈谈斯诺和贺敬之是如何表现他们的兴奋、惊喜之情的?(4分)‎ 材料一:“到啦!”‎ 他突然转过头来大声说。这里,岩壁终于消失,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 我们面前,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们到啦!”‎ 材料二: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贺敬之《回延安》‎ ‎【分析】《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章作者斯诺对中国有许多疑惑,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能解开那些疑问,于是他出发了,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带着无数的迷惑去探寻一个未知的世界。‎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名称的理解。要结合名著的主题和内容进行阐释.  比如:示例一《红星照耀中国》好.书名以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耀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示例二《西行漫记》好.书名突出“记”的客观性、纪实性,是斯诺采访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西行漫记》书名平实,不含政治倾向,具有隐秘性,便于在当时的环境下发行.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分析。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示例:从“他神色泰然自若,看来他的话不是这个意思.他回过头问那骡夫我是什么人”看出他的沉着冷静,警觉谨慎、有挑战性和威慑力;从“这个你拿去,你路上会用得着的”看出他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从“这时我发现他确实是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发亮,牙齿整齐洁白”看出他英俊. (3)本题考查对名著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赏析.可结合选文第一段,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选文第一段描写了一幅崎岖、险峻、杳无人烟的景象,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氛围,流露了作者担心害怕而惴惴不安的心理,与下文“闯进红色大门”快乐、喜悦的心情形成反差. (4)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从人物、情节、主题三个方面组织,意思对即可。“hai pa”这一细节,以方言造成误解,反衬了刘龙火的“泰然自若”;从情节上看,设置悬念,推动了情节发展;从主题上看,写出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上的改变. (5)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材料一运用了语言描写、景物描写(或间接描写)和反复的手法,表现了斯诺进入红区的兴奋、惊喜之情.  材料二运用了排比(或铺排)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贺敬之见到延安新面貌的兴奋、惊喜之情. 答案: (1) 示例一:《红星照耀中国》好.书名以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耀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示例二:《西行漫记》好.书名突出“记”的客观性、纪实性,是斯诺采访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西行漫记》书名平实,不含政治倾向,具有隐秘性,便于在当时的环境下发行. (2)从“他神色泰然自若,看来他的话不是这个意思.他回过头问那骡夫我是什么人”看出他的沉着冷静,警觉谨慎、有挑战性和威慑力;从“这个你拿去,你路上会用得着的”看出他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从“这时我发现他确实是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发亮,牙齿整齐洁白”看出他英俊. (3)描写了一幅崎岖、险峻、杳无人烟的景象,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氛围,流露了作者担心害怕而惴惴不安的心理,与下文“闯进红色大门”快乐、喜悦的心情形成反差. (4)“hai pa”这一细节,以方言造成误解,反衬了刘龙火的“泰然自若”;从情节上看,设置悬念,推动了情节发展;从主题上看,写出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上的改变. (5)材料一运用了语言描写、景物描写(或间接描写)和反复的手法,表现了斯诺进入红区的兴奋、惊喜之情. 材料二运用了排比(或铺排)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贺敬之见到延安新面貌的兴奋、惊喜之情.‎ ‎【点评】‎ 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三、写作(共5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以“好习惯就是这样炼成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50分)‎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先天具有的纯真本性,互相之间是接近的,而后天 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互相之间差异甚大)——《论语》‎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 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佩利 要求:(1)记叙、抒情、议论皆可,文体特征鲜明;(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 ‎【分析】本题作文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每个人都应该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好习惯能使你受益终生,更何况是许多好习惯,古今中外,众多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拥有某些好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助力他们成就自己的成功与辉煌,所以,养成好习惯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之事,特别要注意从幼年起就应该进行培养。另外,题目“好习惯就是这样炼成的”,其中的“这样”,可以是:每天刻苦地坚持改正、时刻提醒自己、通过无数次的失败等等,最后才养成这一好习惯。写这篇作文时,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是平时积累的相关素材,完成这篇作文的写作。‎ ‎【解答】好习惯就是这样炼成的       ‎ 在人的一生中,会养成许许多多的习惯,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让你一生受用不尽;坏习惯让你一生追悔莫及。我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读书,俗话说:“好读书,读好书。”下面就是我的读书历程。   幼儿时,我读的是小人书。我迷上了书,由于不识字,所以经常缠着爸爸、妈妈给我讲书中的故事,没完没了的。那时,也不知我的记忆怎么那么好,爸爸、妈妈讲一遍,我就全记住了。夏天,我常常在院子里给其他小朋友说书、讲童话故事,看着他们那一双双崇拜的眼睛,我心里别提多得意、多自豪了。   再大一点,我便可以自己看书,书中那奇妙的世界让我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书,在我人生的旅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六岁那年,我迈进了小学校门,开始接触更多的知识。我在学习以外的时间里看了中国的四大名著,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两本书。每每读到激动人心的场面,我都会激动不已;读到令人悲痛欲绝的场面,我总是泪流满面;读到驱逐恶魔的场面,我都不禁为正义担心。童年时代,就在这书海中的一叶小舟上度过了。虽然童年的影子再也找不回来了,但童年书海里的收获还是能让人回味无穷的。   带着憧憬,带着一丝的兴奋,我走进了中学。初中要学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仍没有放弃在书海中寻找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但刚刚进入初中的我还是在学习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中正、负号的变化,语文、英语阅读量的突然增多,让我一时难以招架。一次次单元考试成绩的不理想,使我感到了压力,感到了中学和小学的巨大差异。我有些迷茫,心里充满了焦虑。老师鼓励我,爸爸、妈妈安慰我,我自己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加紧学习、加紧读书,不浪费一分一秒。这时,一次偶然的发现,就像一场及时雨让困惑了多时的我明白了许多道理。那天,我在图书馆借书时,无意中发现 了《哈佛家训》这本书,我拿起来随手一翻,正好翻到“你遭到过1049次拒绝吗?”这篇文章。我的心为之一震,遭遇1049次拒绝的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我眼前遇到的这点儿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从图书馆出来,我的心一下子豁朗了,我对读书的渴望又回来了。中学生活刚刚开始,我有信心,也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自己的学业,决不轻言放弃。 ‎ ‎       书,不仅能揭示社会的丑陋,还能展示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和友情,给你奋进向前的力量。朋友,如果你还没有养成读书这个好习惯,就快快行动起来吧!‎ ‎【点评】本篇作文,开门见山地点明主题。文章以时间顺序描写了自己读书的经历,也描述了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所经历的波折,充分突出了本文的主题: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过程。质朴的语言表达,完美地写出自己的经历与养成读书好习惯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