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2.89 KB
- 2021-11-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贵州省铜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
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历史阶段检测卷(一) 中国近代史
(时间:60分钟 满分: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A
B
A
D
A
B
D
C
A
D
C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不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的是 ( B )
A.巨额赔款,加重民众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
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2.“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中的这些内容 ( D )
A.使太平天国建立起政权组织
B.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有效实施
C.使全国土地得到了平均分配
D.有利于鼓舞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
3.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以下企业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是 ( A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汉阳铁厂
④轮船招商局
⑤湖北织布局
⑥福州船政局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4.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加深了欧美列强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到国际关系的质变。大清国陈旧的体制被撼动,战争加速了大清国的没落。该学者旨在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 B )
A.因列强矛盾而爆发 B.产生的影响巨大
C.以中国战败而结束 D.导致了清朝灭亡
5.
武汉(包括汉阳、汉口和武昌)是座经历了中华民族奋斗与辉煌的英雄城市。下列各项,与武汉无关的是 ( A )
A.“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B.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
C.北伐军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
D.中共中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
6.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所列12项要求分为: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等几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 ( D )
A. 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惩治附和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
C.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
D.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
7.“它焕发了国人用民族民主革命挽救民族危亡的新理念,提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课题和‘建设新中国’的民族复兴目标。”材料中的“它” ( A )
A.打开了近代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B.结束了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C.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8.如表为1920年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表中事件的出现是由于 ( B )
8月22日
毛泽东在长沙组织成立俄罗斯研究会
11月7日
《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出版
11月21日
上海机器工会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开展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9.XXX总书记指出: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它们的源头无不来自长征精神。下列哪些属于长征中的战役( D )
①巧渡金沙江 ②汀泗桥战役 ③飞夺泸定桥 ④四渡赤水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某同学在查阅抗战中某次战役资料时找到以下几个关键词:“民国二十九年”“华北”“交通破袭”,该战役应是 ( C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徐州会战
1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 A )
A.中国战区有效牵制了日本军力
B.中国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苏军在欧洲战场上的对德作战
D.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12.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 ( D )
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 C.战略决战 D.战略反攻
13.鸦片战争后,西服零星地出现在通商口岸。民国初年,新式服装除了西装,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改良的旗袍。这反映了 ( C )
A.民主政治确立 B.纺织技术改进
C.社会生活变迁 D.开埠范围扩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
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1分)根据材料,概括该运动的背景以及发展历程。(2分)
运动:洋务运动。
背景: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深)。
历程:从军事利器的引进到全面学习科技(从办军事企业到民用企业)。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是在什么运动中实践的?(1分)
事件: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
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遇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全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标志中国“千年专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指出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1分)以及孙中山认为能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2分)
事件:辛亥革命。
任务:反帝反封建。
解药: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2分)
口号:民主与科学。
意义:批判了封建礼教;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启蒙了民主精神;增进了科学意识;推动了思想解放。(任答两点即可)
1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要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自《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材料三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不仅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而且对保障和加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会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
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正式回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轨道的重要标志,因而也是党在政治上和理论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五四运动与中共的诞生之间有何关系。(2分)
新革命方法: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
关系: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2)根据材料二,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重心有何变化?(2分)由此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1分)
变化:从城市转向农村。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遵义会议召开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期间?(1分)根据材料三,用一句话概括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成长的意义。(2分)
历史事件:红军长征。
意义:是党在政治上和理论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中共一步步由幼年走向成熟的主要原因。(2分)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亦可)
16.(2020·镇江)革命实践铸就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在会议上遭遇批判,失去发号施令权。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摘编自《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二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等
材料三 伟大的长征孕育了长征精神,具体表现为:为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波澜壮阔的抗战凝聚了抗战精神,
具体表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摘编自苏进《精神的力量》
(1)材料一中“战略转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的态度,(1分)这一态度在哪次会议后得到了改变?(2分)
历史事件:长征。态度:照抄照搬。会议:遵义会议。
(2)材料二中“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两个主要特点。(2分)
事件:九一八事变。主要特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材料一里的中共对共产国际态度的变化、材料二中的万众一心全民抗战,分别对应着材料三所述的哪一具体精神?(4分)
材料一对应的精神:独立自主;
材料二对应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相关文档
- 新课标RJ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主题2021-11-109页
-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测试题课件(162021-11-1024页
- 2013山东潍坊中考数学试题2021-11-1011页
- 江西省南昌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wo2021-11-1016页
- 包头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三2021-11-109页
- 2011年石景山区初三数学一模试题答2021-11-107页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测试题(含2021-11-108页
- 2021年湖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答2021-11-1010页
- 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试题(wo2021-11-108页
- 2017年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2021-11-10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