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2.11 KB
  • 2021-11-10 发布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1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 ‎ 2020 年 秋 季 班级 九(1) 科目 语文 任课教师  ‎ 一、 学生情况分析:‎ ‎ 从以往的表现来看,本班学生在教学内容的理解上都有问题,学生学习习惯并不好,课堂经律成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所以本学期对一班的学生重点还在于整治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一自然之音、二砥砺思想、三游目骋怀、四青春年少、五理想信念、六人物百态,第一单元是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第二单元是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第四单元是阅读小说,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第五单元是阅读议论性文章,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第六单元是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 本册教材中写作有六个单元安排,体现出新版教材对写作的重视,并结合本单元课文文体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并加强了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口语交际安排了一个单元,在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安排了二个单元,分别是第二、四单元。活动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 三、 教学目标和任务:‎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128‎ 一、 教学措施:‎ ‎ ‎ ‎ 1.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教学过程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6. 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1《沁园春》  2《我爱这土地》‎ ‎4‎ ‎2‎ ‎3《乡愁》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5《我看》‎ ‎4‎ ‎3‎ ‎《我看》《学习仿写》  尝试创作》 ‎ ‎4‎ ‎4‎ ‎10《岳阳楼记》 11《醉翁亭记》‎ ‎4‎ ‎5‎ ‎12《湖心亭看雪》 13《诗词三首》‎ ‎5‎ ‎6‎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2‎ ‎7‎ ‎6《敬业与乐业》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4‎ ‎8‎ ‎8《论教养》9《精神的三间小屋》‎ ‎4‎ ‎9‎ 写作观点要明确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2‎ ‎10‎ 期中复习备考 ‎10‎ 128‎ ‎11‎ ‎14《故乡》15《我的叔叔于勒》‎ ‎4‎ ‎12‎ ‎16《孤独之旅》写作 学习缩写 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 ‎4‎ ‎13‎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8《怀疑与学问》‎ ‎5‎ ‎14‎ ‎19《谈创造性思维》 20《创造宣言》‎ ‎4‎ ‎15‎ 写作 论证要合理 口语交际 讨论 ‎4‎ ‎16‎ ‎21《智取生辰纲》  2《范进中举》‎ ‎4‎ ‎17‎ ‎23《三顾茅庐》24《刘姥姥进大观园》 写作学习改写 ‎4‎ ‎18‎ 课外古诗词诵读 九下第一单元 ‎10‎ ‎19‎ 九下第三单元 ‎8‎ ‎20‎ 复习备考 ‎10‎ 第一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诗歌,或欣赏雄伟壮阔又美丽妖娆的北国风光,感受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或感受诗人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或欣赏诗人心中那一幅幅像四月天一般美的画面。‎ 单元教学目标 ‎1自主欣赏诗歌,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2尝试创作诗歌。学会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情达意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 ‎3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体会诗人的壮志豪情。‎ 单元重难点 ‎1重点阅读方法:诗文炼字品析法 诗歌画面描绘法 诗歌意象分析法 人称作用分析法 ‎2重点写作技巧 动静结合 128‎ 单元课时分配 1、 ‎《沁园春.雪》 2课时 2、 ‎《我爱这土地》2课时 3、 ‎《乡愁》2课时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2课时 ‎ 5.《我看》 写作 尝试诗歌创作 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沁园春.雪》‎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词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词的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教学准备 PPT 128‎ 教 学 过 程 ‎ ‎ 一、新课导入。‎ 展开对“雪景”的描绘。学生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 堆雪人、打雪仗等雪景。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词,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 三、读课文,理解词意。‎ ‎(一)学生自由朗读全词,要求读准确、流畅。‎ ‎(二)齐读上阕,感知内容。‎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望”字。‎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三)齐读下阕,感知内容。‎ ‎1.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3.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 惜。“只识弯弓射大雕”。‎ 1. 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那些意味?‎ 这些古代帝王的不足是由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作者惜前人(对前人表示惋惜),就包含着后来者必然居上的伟大气概。自信自己必定胜过前人。‎ ‎ 5、“江山……折腰。”这句话在文中其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承接上文的写景,总结上文,“引无”领起下文,正因为有了这句话,才使这首词的上下阕更加浑然地有机的成为了一个整体。‎ 四、多角度赏析 这首词除了词语经过千锤百炼,运用得贴切、传神以外,精妙绝伦之处可以说比比皆是的。请你以“《沁 二次备课:‎ ‎ 1:朗读时,上阙要读出词人极目大好河山时的喜悦和骄傲之情,下阙要读出作者的沉思之态和意气风发的王者风范。‎ ‎ ‎ ‎2:动静结合 ‎ 是一种常用的写景手法,是构成画面的事物中,有的是动态的,有的是静态的,二者通过以静写动、以动写静或动静相衬,呈现在同一个画面和情境中。‎ 128‎ 园春雪》妙就妙在——”为开头,自选一个角度赏评课文。‎ A.妙就妙在写景变化多端,特色鲜明。‎ 虚实结合:上阕前十句实写雪景,后三句虚写雪后美景。‎ 动静结合:山、原——舞、驰,化静态为动态。‎ 纵横结合:写景——空间;议论——时间。‎ B.妙就妙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极为巧妙。‎ 比喻兼对偶: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互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拟人:红装素裹,欲与天公试比高 C.妙就妙在写景、议论、抒情三者的有机结合。‎ 上阕写景,句句都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阕评论古代帝王和抒写革命抱负相结合。由于“情”由“景”生,“议”由情“发”,产生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上阙:写景——------ 赞祖国山河 下阕:议论、抒情—-- 评古代英雄 抒豪情壮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朗读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在研究朗读技巧的同时就会不自觉地从诗词的字,词表现力及表现的情感入手来鉴赏诗词。‎ 教学设计 课题 ‎《我爱这土地》‎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12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难点: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 ppt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板书:我爱这土地)‎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 ‎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1、读法指导:‎ 读时要注意读准节奏和重音,还要注意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 ‎ ‎ 128‎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四、研读诗歌,理解主旨:‎ ‎1.学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并谈谈理由。‎ 明确:诗最后一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2.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出这样的爱国激情的?请你把相关诗句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思考并讨论,明确:诗中以“一只鸟”的形象来表达感情。“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无有依。‎ ‎3.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明确:内容有“土地”、“河流”、“风”、“黎明”。(学生朗读,感悟。)‎ 学生讨论并明确:‎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充满了对那里的向往。‎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4.思考: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学生思考并明确:“嘶哑”表达出“鸟儿”歌唱不已,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不会停止对祖国的爱的表达。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 ‎2、意象 所谓意象,即诗歌中包含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包括景与物,诗中常用的意象有:柳▁离 128‎ ‎5.思考: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明确: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表达出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这种执着的爱,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真爱。‎ ‎6.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可看作是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这种真挚地感情。‎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首诗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了这首诗,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鸟嘶哑的喉咙歌唱:土地 河流 风 黎明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学反思 朗读本是读者对文本理解的外在表现,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对文章个人有各自的理解,那么他们对朗读的处理自然会有所不同,老师不能要求他们按统一模式来读,而要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理解,抒发和张扬自己的个性。‎ 别、猿啼▁凄凉、哀伤,圆月▁思念,松▁高风亮节等 ‎3: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丰富的内涵,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被诗人赋予了一定的意 128‎ 义。‎ ‎4:《我爱这土地》以朴实的意象,‎ 128‎ 凝聚着对祖国深沉的爱。在浩繁的文学中,爱国情怀一直涌动在无数文人志士的心头,古往今来,留下无数爱国诗篇。‎ 128‎ 教学设计 课题 ‎《乡愁》‎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和朗读,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并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能够通过赏析诗歌中的字词来体会诗歌的意蕴。‎ 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能够展开联想想象,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乡愁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诵读为基础,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难点:能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理解诗中的情感、把握主旨。‎ 教学准备 ppt 128‎ 教 学 过 程 ‎ 第一课时 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明月来寄托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李白的《静夜思》,尤其诗中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集中表达了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思乡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看他是怎样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二、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 ‎ 请大家欣赏配乐朗诵,在欣赏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注意节奏和重读音,并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 三、简介作者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成为他诗歌作品中重要的内容。‎ 四、整体感知。‎ 五、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学生思考:‎ ‎(1)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明确: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是层层深入的,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2)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 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正是用这些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来反衬乡愁之浓郁。‎ ‎(3)全诗共四节,在结构形式上有何特点?‎ ‎ 明确:①“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种表示时间的时序语句,不着痕迹的表现时间变化,情感增强。②“乡愁是……”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③ “这头”“那头”“里头”“外头”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低徊掩抑、如泣如诉的气氛。‎ 六、课堂小结。‎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1、读法指导:读时语调要深沉,语速要舒缓,感情要层层递进。还要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128‎ 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它们共同传递出的情感是一种淡淡的忧伤。这里有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我们发现,作者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借助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已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忧伤,更是一种民族的忧伤,国家的忧伤。所以说,虽然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却是一浓浓的意境之美啊!‎ ‎2、诗人借助寓情,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新颖的意象,让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28‎ ‎3、文章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就是诗节句式整齐;变化就是注意了长短句的变化调节,使诗的整齐外形中有参差之美。‎ 128‎ 128‎ 128‎ 板书设计 ‎ 小时候 邮票 ‎ ‎ 长大后 船票 乡愁 ‎ 后来 坟墓 ‎ ‎ 现在 海峡 教学反思 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 教学设计 课题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涵。‎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诗歌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涵。‎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28‎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1.我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建筑家,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她是徐志摩先生真正爱了一辈子的人,金岳霖为了她可是终身未娶!‎ ‎2.播放一段视频《人间四月天》,引出林徽因。‎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2、背景资料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有可能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 ‎3.检查预习 ‎ (1)订正字音 轻灵(líng) 娉婷(pīng) 鲜妍(yán) 冠冕(guān miǎn) 呢喃(nán)‎ 1. 词语释义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冠冕:文中是王冠的意思。‎ 呢喃: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二次备课:‎ ‎ ‎ ‎1这首诗歌历来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它的节奏▁音乐美。在朗读这首诗时,可以先找出韵脚,再放慢节奏朗读,感受诗人所传达的感情。要读得优美、深情、充满爱和希望。‎ ‎ ‎ 128‎ 请概括诗歌每一节的内容。 ‎ 答案示例:第一节:爱如四月天里的光艳轻灵。‎ 第二节:爱如四月天里的柔和恬静。‎ 第三节:爱如四月天里的鲜妍庄严。‎ 第四节: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 第五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1、 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笔下的意境,以及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那鹅黄,是韧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和佛前的圣水一样,明净、澄澈,和佛心中的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一说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 ‎(2)本诗出现了十一个“你”字,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我”看到自然风景“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绿潮”,此外,“我”还看到了飞鸟融入天空,红晕与大地一体,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生命的感知。‎ ‎2.品味赏析 请赏析句中的加点词: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答案示例:“点亮、春的光艳”,这些词语,不是静态的描摹,而是放在动态的、变化的背景中来挥洒,有点像绘画中的晕染,漫出纯粹色彩的边界,正是在那模糊之处,美感油然而生。‎ ‎3.写法探究 这首诗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 答案示例:①意境清新,画面优美。‎ ‎2:诗歌为什么运用第二人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 用第二人称“你 ”,更直接倾诉内心的情感,把心中的形象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心中的爱意,亲切感人,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128‎ 诗歌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开篇“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爱的宣告,“四月天”这一富有灵感梦幻温暖的意象,首先给予读者以丰富的遐想和视觉感染力。紧接着是“云烟”“星子”“细雨”“百花”“月圆”等典型性意象的自然组合,这样五个诗意的画面也映入我们的眼帘,依次是“春光风舞图”“风烟星语图”“月夜花开图”“雪后新绿图”和“花开燕语图”,诗人的情感也随着画卷进一步地自然流露,实现情与景的完全交融,形成诗中有画的审美风貌。‎ ‎②结构匀称,富有建筑美感。‎ 诗歌一共分为5节,每节3句,全诗的字数和句式,匀整而和谐,从诗形上是典型的传统格律诗,具有类似建筑物外形的美感,即诗歌视觉上的“句的匀齐”。林徽因善于借鉴建筑艺术的技巧,运用语言的符号组合形成富有视觉感染力的外在几何形态,进而引发读者的想像和审美心理,这种特有的建筑审美观反映在林徽因诗歌创作上,是大量建筑意象的运用,实现诗歌与建筑两种艺术的完美融合。“在梁间呢喃”选取了房梁这一意象,实现语言与建筑意象的和谐组合,形成诗歌建筑的美。‎ 四、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3:善选意象,借物抒情。诗人借物抒情,选取了“春天的光艳”“黄昏的云烟”“艳丽的百花”“雪后的鹅黄”等这些四月天中特有的物象,抒发了自己 教 学 过 程 浓浓的爱意和对生命的赞美。‎ 板书设计 你是人间四月天 ‎ ‎ 春天的光艳 爱 ‎ 夕阳的黄昏 艳丽的百花 暖 雪后的鹅黄 花开满树 燕栖梁间 希望 128‎ 教学反思 好的诗是要读的,教学本课时,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多读多思,多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句反复诵读,深入到文本内部,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作者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设计 课题 ‎5《我看》‎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能够通过赏析诗歌中的字词来体会诗歌的意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结合具体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赏析诗歌中的字词来体会诗歌的意蕴。‎ 难点:结合具体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穆旦这位诗人吗?他是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写过很多优秀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你看》。‎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 二次备课:‎ ‎ 1: 第一二节朗读时语气应舒缓轻柔,第三四节朗读时要感情充沛,读出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第五节“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一句声调上扬,感情浓烈。‎ 128‎ 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 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 ‎ ‎2、背景资料 ‎《我看》是穆旦在联大初期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滇南小城蒙自。‎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丰润(rùn) 红晕(yùn) 揉过(róu) 翅翼(yì) 忧戚(qì) 枉然(wǎng) 勃发(bó) 谐奏(xié) 飘逸(yì) 挽(wǎn) 摇曳(yè) ‎ ‎(2)词语释义 丰润:本文指指丰茂滋润。‎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诗歌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 答案示例: 第一部分(第一节):描绘了一幅春风荡漾图。‎ 第二部分(第二节):描绘了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图景。‎ 第三部分(第三、四节):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 ‎ 第四部分(第五、六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1. 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理解诗句“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答案示例:这是大跨度的隐喻:阳光照耀,填空晴朗深远,一尘不染,天上流云映有阳光和地上红土的颜 ‎2:“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 本题运用诗歌画面描绘法,描绘了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晴空的飞鸟、被夕阳染红的流云构成一幅傍晚时分柔美恬静、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128‎ 色,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绿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诗人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2)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示例: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我”看到自然风景“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绿潮”,此外,“我”还看到了飞鸟融入天空,红晕与大地一体,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生命的感知。‎ ‎(3)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与陶渊明的思想境界有哪些不谋而合之处?‎ 答案示例:《我看》中诗人通过自然风景表达出了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自然与生命融合“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河流!”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早已有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情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逍遥自在恰恰与穆旦的生命与自然的合流不谋而合。‎ ‎2.主题理解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示例:这首诗歌,诗人通过描写春风荡漾、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自然风景,表达出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自然与生命的融合。‎ ‎3.写法探究 这首诗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 答案示例:(1)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 ‎(2)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 这首诗虽然是写实,但由于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在“春风”与“青草”间用“揉”的动作来衔接,大概不是多数人能想到的。“我看流云慢慢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似是神来之笔——流云通常不会红晕,而且流云“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的大跨度隐喻似乎也缺乏必要的情感逻辑——殊不知,这几乎就是对红土高原春之风景的写实:阳光照耀,天空晴朗深远,一尘不染,天上流云映有阳光和地上红土的颜色,‎ ‎3:作者在结尾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 ‎ 作者在结尾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的诗句,表达了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同悲同乐的愿望。‎ 128‎ 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绿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诗人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四、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这篇诗歌,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另一方面要抓住诗歌的意象,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朗读的重要性要多读,将课堂交给了学生,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在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观察,去感悟,去思考。‎ 第三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古诗文,皆为名家的名胜记游之作,认真品味这些作品,让我们走进美好的自然,欣赏优美风光,让我们走进古代名家,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 单元教学目标 1、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 积累。掌握文言文实词和名言警句。注意文言虚词 3、 了解古代写景记游散文的文体特点,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 单元重难点 128‎ ‎ 掌握景物描写方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单元课时分配 ‎《岳阳楼记》 2课时 ‎《醉翁亭记》 2课时 ‎《湖心亭看雪》 2课时 ‎《诗词三首》 2课时 写作二:议论要言之有据 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10《岳阳楼记》‎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赏析三、四段的景物描写并体会迁客骚人产生这两种心情的原因。‎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培养学生赏析文言文景物描写的能力。‎ 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景物描写,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和阐述的主要观点。‎ 难点:学会赏析文言文的一些方法;能形成对文章内容的深入思考。‎ 教学准备 128‎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柳州有幸,拥有柳宗元;岳阳亦有幸,拥有滕子京和范仲淹。柳宗元和刘禹锡因为同举进士,遂成为莫逆之交,演绎了文学史上一段佳话;而范仲淹和滕子京这两位同榜进士,也是情同手足患难与共,共同谱写了岳阳人民百世的荣耀和骄傲。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政绩,也是一份文化遗产,更是一个精神家园。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知识链接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 ‎ 3.检查预习 ‎ (1)订正字音 谪(zhé) 属 (zhǔ) 霪雨(yín) 霏霏(fēi )  樯(qiáng) ‎ ‎ ‎ 二次备课:‎ ‎ 1:朗读时,注意语气的变化。如第三段是触景生情,读“感极而悲”时,语气要低缓,语调要低沉;第四段则与第三段相反,抒写的是“其喜洋洋”的心情,所以语气要明快、激昂。‎ 128‎ 楫(jí) 冥(míng ) 谗(chán) 偕(xié)‎ ‎(2)词语释义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边。‎ 连月不开:放晴。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波澜不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色,湖光。 浮光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 静影沉璧:圆形的玉。 此乐何极:哪有穷尽。 把酒临风:把:持,执。临风:迎着清风。 (3)一词多义 ‎①和 政通人和(和乐)   ‎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②通   政通人和(顺利)   ‎ 北通巫峡(通向)‎ ‎③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④空   浊浪排空(天空)   ‎ 长烟一空(消散)‎ ‎⑤一   一碧万顷(一)  ‎ 长烟一空(全)‎ ‎⑥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  ‎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       此乐何极(穷尽)‎ ‎⑦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⑧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 ‎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4)通假字 ‎ ①百废具兴(通“俱”,全,都)‎ ‎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嘱托)‎ ‎(5)词类活用 ‎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 ‎2: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 首先是句式整齐,如有四字句,有一些对偶、排比、错综手法,其次,在凝练字上也很有特色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把客观事物写活了,把视觉跟感觉结合起来。‎ ‎3.剪裁的繁简得宜,作者胸有全局,布置统一,把文章的重心放在说理申志上,因而写巴陵胜状只以几笔带过,惜墨如金,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加以总括,文词不过于铺 128‎ 词,做……太守) ‎ ‎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 ‎(6)古今异义 ‎ ①气象 古义:景象。例:气象万千。‎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 ②微 古义:没有。例:微斯人。‎ 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 ①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 ③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 ‎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 ‎ ⑤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 1、 流传至今的成语。‎ 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政通人和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 ‎(2)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答案示例:①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②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③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二)研读分析 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 张,枝蔓不旁逸斜出。‎ ‎4:情景的相互交融。‎ ‎ 喜时则万物具明,悲时则诸景皆黯,触景生情,缘物抒情。不仅因景生情,而且寓情于景,字字皆景而声声有情。‎ 128‎ 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背景是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突破重难 ‎(1)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示例:“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2)3、4两段写了什么内容?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答案示例:这两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这段内容紧扣上段概述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意思加以发挥,分段来写: ‎ 先写了风雨天气中洞庭湖上萧条凄凉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迁客骚人远离京都,怀念故土的失意忧虑的悲苦情感。这一段写了物悲则己悲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一个方面。 ‎ 其次,写洞庭湖晴朗天气的明媚景象,很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此时的喜悦之情。这一段写了物喜己喜的思想感情,是照应上文“异”字的又一方面。 ‎ ‎(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答案示例: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 ‎ 5:结构的层层深入。在湖景的彩绘后,涌起情感的波澜,在情感的前浪中,再卷起议论的后浪,情中潜理,理中蕴情,逐层披露,跌进深入,最后归结到作者的人生观,规勉老友,激励自己,警策后人。‎ ‎ ‎ ‎ ‎ 128‎ 义。‎ ‎(4)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答案示例: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点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5)“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答案示例: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土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2.写法探究 本文的写作特色有哪些?‎ 答案示例:(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2)采用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③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3.主题理解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二、课堂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美的感受。‎ 128‎ 三、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 叙事:作记缘由 ‎ ‎ ‎ ‎ 洞庭秋雨----暗----忧 岳阳楼记  ‎ 写景:               对 比 ‎ ‎ ‎           洞庭春景----明----喜 ‎   ‎ ‎        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8‎ 教学反思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明显加大朗读的力度,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我毫不吝啬课堂上的时间。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疏通完文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把这篇文章作为现代文分析。‎ 教学设计 课题 ‎11《醉翁亭记》‎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思路。‎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 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探寻古人足迹,感受祖国美丽山水风光和灿烂的文化,理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 难点:感受祖国美丽山水风光和灿烂的文化,理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 128‎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1、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欣赏这篇《醉翁亭记》吧!‎ 二、自主预习 1. 背景资料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2. 知识链接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 3.检查预习 ‎ (1)订正字音 滁(chú) 林壑(hè) 琅琊(láng yá) 潺潺(chán) 僧(sēng) 辄(zhé) 晦明(huì)‎ 霏(fēi) 瞑(míng) 伛偻(yǔ lǚ) 携(xié) 洌(liè) 肴(yáo) 蔌(sù) ‎ 觥筹(gōng chóu) 阴翳(yì) 弈(yì) 酿泉(niàng) 翼然(yì) 岩穴(xuè) ‎ 朝暮(zhāo mù) 酣(hān) 颓然(tuí)‎ 1. 词语释义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环:环绕。   壑:山谷。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云归:烟云聚拢。   岩穴:山谷。 ‎ ‎ 二次备课:‎ ‎ 1:阅读此文要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如第一段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朗读时可以用舒缓的语调读出作者陶醉其中的感情。如第三段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朗读时要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出乐中含悲的复杂心情。‎ ‎2:文言句式 ‎ (1)环滁皆山也(表判断)‎ ‎ (2)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也(表判断)‎ ‎ (3)得之心而俞寓之酒也(省略句)‎ 128‎ ‎  暝:昏暗。   晦:阴暗。   发:开放。   茂盛,繁茂。这里指草木茂盛。‎ 杂然:交错的样子。 陈:摆开。 (3)一词多义 ‎①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乐趣)   ②名 名之者谁(命名) ‎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③秀 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 佳木秀而繁阴(植物开花结实,此指繁荣滋长)   ④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 每有会意(意旨) ‎ 此中有真意(心思)   ⑤高 而年又最高(大) ‎ 风霜高洁(高爽)   ⑥宴 太守宴也(宴请) ‎ 宴酣之乐(宴会)   ⑦出 水落而石出者(显露) ‎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出来)   ⑧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   ⑨乎 在乎山水之间也(于) 颓然乎其间者(在)   ⑩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承接)    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4)词类活用 ‎  ①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③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④杂然而前陈者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⑤翼然临于泉上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⑥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作动词,称呼)‎ ‎(5)古今异义(‎ ‎3:写景顺序一般有:(1)以空间顺序为主,采用“移步换景法,可考虑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等顺序。‎ ‎ (2)时间顺序:按照不同时间段或早中晚或春夏秋冬。‎ 128‎ ‎ ①意 古义:情趣。例:醉翁之意不在酒。‎ 今义:意思或愿望。‎ ‎ ②去 古义:离开。例:游人去而禽鸟类也。‎ 今义:到、往。‎ ‎ ③射 古义:例:射者中。‎ ‎ 今义:射箭。‎ 1、 出自本文的成语:‎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 亦作「山回路转」。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本义为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山肴野蔌:野味和菜蔬。   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全文四个自然段。‎ 第1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第2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3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第4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二)研读分析 ‎(1)精读第1段并回答:这段如何划分层次?写法是什么?‎ 答案示例: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这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 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这段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鸟瞰全景,概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 ‎ ‎ 4:比较文章异同: 这是对比阅读中考的一类题型。回答这类问题,通常从主题、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结构特色等角度分析。‎ 128‎ ‎(2)精读第2段,说说它的内容、层次和写法。‎ 答案示例:这段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及四季的不同景色,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分三层。‎ 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 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画面。‎ 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突破重难 ‎(1)第3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面。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 ‎(2)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答案示例: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 ‎“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能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3)精读最后一段,说说哪句话体现了全文主旨?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 答案示例:主旨句:醉能同其乐。“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4)结合全文内容回答,太守是为什么而醉?‎ 答案示例:①为景而醉。第1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第2段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128‎ ‎②为人而醉。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太守醉,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③为情而醉。“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中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是在于与民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5)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答案示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这“乐”也不是纯粹的乐,而是乐中含悲。为何?因为作者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所以,他乐中也含悲。‎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于“乐民之乐也”(与民同乐)。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职。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职为滁州知州。“庆历新政”的失败,使北宋丧失了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乎“与民同乐”。‎ ‎2.写法探究 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①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字,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 ‎② 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2段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二、课堂小结 128‎ 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他一扫唐五代文坛浮艳文风,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这篇散文便是他对文学主张最好的艺术实践。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优美的画面、淳朴的人情,也展现了先生那旷达自适、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操。让我们一起在优美的朗读声中与先生道别吧……(配乐朗读)‎ 三、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128‎ 教学反思 很多的课文我们都能找到它的主旨句,如果能够以此去理解文章脉络,就能很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达到快速背诵课文的目的,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此为出发点,指导学生先理解课文,再去背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 课题 ‎《湖心亭看雪》‎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课文。‎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赏析奇特雪景,体会写景手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深入理解和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欣赏雪后奇景,了解描写手法——白描。‎ 难点: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准备 128‎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一篇叫《咏雪》的课文,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古人对雪可谓情有独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张岱( 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 ‎ 2.检查预习 ‎ (1)订正字音 更( gēng)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g)   ‎ 沆(hàng)砀(dàng)   一芥(jiè)       喃(nán)喃   ‎ 1. 词语释义 绝:消失。‎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完了,结束。‎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 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  ‎ 惟:只有。‎ ‎ ‎ 二次备课:‎ ‎ (1)学习此文可以用朗读和精思的方法来欣赏雪后奇景和古代文人的雅趣,朗读节奏和重音的把握,可以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来确定。‎ ‎2:白描手法:用于写景,描摹景物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 128‎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及:等到。‎ 舟子:船夫。‎ 喃喃:低声嘟哝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还。‎ 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3)一词多义 ‎①是 是日更定(这)‎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②更: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 ‎③白:上下一白(白色)‎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 ‎④大:见余大喜(非常)‎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与“小”相对)‎ ‎⑤余:余住西湖(我,指作者)‎ ‎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 ‎(4)词类活用 ‎ ①大雪三日(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②是金陵人,客此(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③拥毳衣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④与余舟一芥(小草,这里名词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5)古今异义 ‎ ①白 古义:杯。例: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今义:白色。‎ ‎ ②更 古义: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例:是日更定也。‎ ‎ 今义:更加。‎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中心内容。 ‎ 答案示例: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2)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 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 ‎ ‎3:写景叙事抒 128‎ 素。‎ 答案示例: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 地点:西湖的湖心亭。  ‎ 人物:作者张岱,两“客此”的金陵人(舟子、小童)。  ‎ 事件:看雪;奇遇。  ‎ 四.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作者在写景时用白描手法,文字极其简练,为何开头交代时间及看雪背景却极费笔墨? ‎ 答案示例:开头作者用明代年号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他以明代遗民的视角来看世界,自然会有一种孤标傲世,遗世独立的情怀和风致。“大雪三日”一句,以听觉表现出西湖在大雪后一片静寂的情景,而作者偏要选这最静寂的凌晨时分去看雪景,以示自己的孤怀雅兴。 ‎ ‎(2)从“独往湖心亭”中的“独”字可见是一人前往,为何又写“舟中人两三粒”,结尾又写舟子?是否矛盾?  ‎ 答案示例: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茫茫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这反映了他文人雅士的孤傲,也是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自我情怀的一种写照。‎ ‎(3)本文题为《湖心亭看雪》,为何第2段却详写湖心亭奇遇?  ‎ 答案示例:本文的主体内容是看雪,这是作者计划之中的乐事。可是未曾料到在湖心这还能有此奇遇,三人情怀契合,相逢何必曾相识,自然令作者喜不自禁。这是看雪事件的延续,又是令作者大喜的事,当然要写。 ‎ ‎(4)“问其姓氏”,“客”却未答姓氏,仅写其籍贯及来由,何故?   ‎ 答案示例:客人未答姓氏,可能有难言之隐。可能如作者一样孤高傲世,不屑与他人相识,因此回答时故意语焉不详,只答“是金陵人氏,客此”。也可能他也是明代遗民,客居在这里,不便明言。   ‎ ‎(5)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 情融为一体。本文中叙事是行文的线索,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着重记叙赏雪的具体经过,凸显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章叙事意在抒情。‎ ‎4“大喜”二字妙在何处?‎ ‎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料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也引起了读者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曲折善变。‎ 128‎ 事、抒情的关系的?‎ 答案示例: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子湖心亭巧遇一事。  ‎ 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炉,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 ‎2.写法探究 ‎(1)请赏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答案示例:此句用白描手法,以生动传神的 15 个字,描绘出了大雪三日后奇特的夜间雪景。这也是作者在湖中划船时看到的总体的视觉形象,是一个十分阔大而又混沌难辨的白色世界。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成一片雄浑苍茫的雪白世界。作者的视点由上而下,四种景物浑然一体的特点,仅用“一白”轻轻一点,便境界全出矣!‎ ‎(2)请赏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答案示例:在天地“一白”雄浑阔大的背景之下,作者将视线收近,从天、云、山、水,到长堤,到湖心亭,到舟,到人,在天地混沌的雪白世界中关注到几个有活力的“湖上影子”。此为由大到小,以小衬大,也是用白描手法。这一句仅用了四组数量词,就将湖上景 128‎ 物生动逼真地勾画出来。视点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一痕”到“一点”到“一芥”再到“两三粒”,笔墨精到,情致毕现。在苍茫天地之间,那长长的横跨西湖中间的苏堤,也只是一道淡淡的凸痕罢了。那湖心亭在作者眼里仅成了一个点。而比起湖心亭来,作者的小船更小了,不能称“一叶”了,只能称“一芥”。看来“一芥”比“一点”更小了。而小船中的人当然比小船更小,又拿什么来比呢?唯有用“粒”来形容其小了。读到此处,我们自然不难想见作者独行于茫茫雪夜中所感到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的人生彻悟。 ‎ 三、课堂小结 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邦犹是,人民复非。“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应该能够理解作者的“痴”了吧!他痴迷于雪中的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更痴于雪中的情及俗之外的雅情雅趣。但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那种消极避世的情绪,我们应该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辩证地借鉴。让我们一起背读课文,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作者的雅情雅趣,感悟作者的故国之思。 ‎ 四、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 湖心亭看雪 ‎ 张岱 ‎ 景———————————情 ‎ (白描) 孤傲、洒脱 ‎ 128‎ 教学反思 ‎ 全文不过160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莽,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衣炉火”.深夜观雪的孤傲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 本课教学我着眼于个性化阅读和情感体验,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在过程和方法中融入自主性学习探究 ,移情性的情感体验,实现了学生与问本,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反复诵读,感悟作者的情感,感受并运用白描的写法。‎ ‎ ‎ 教学设计 课题 ‎《诗词三首》‎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金樽、歧路”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和展示课外资料,学会对诗歌进行赏析,并深入了解诗人。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诗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 ‎1.学会如何鉴赏古诗词。‎ ‎2.学习古人诗歌唱和的习惯,理解诗中典故的内涵。‎ ‎3.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 教学准备 128‎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中国历来被誉为诗的国度,而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有一个人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他是谁呢?我们通过一副对联猜猜看。(大屏幕展示对联内容,指名读出,学生猜测)对,他就是李白!(大屏幕展示李白的四幅图片,感知李白的外在形象。)诗圣杜甫曾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确,李白一生诗酒相依,与酒缘定终生,难舍难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他与酒有关的诗——《行路难》。‎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天宝元年,李白42岁,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逐出长安。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于是写下《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本诗是李白《行路难》组诗的第一首,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 2.检查预习 ‎ (1)订正字音 金樽(zūn)  投箸(zhù)  冰塞川(sè)  歧路(qí) 济沧海(jì) ‎ ‎3.词语释义 金樽:金酒杯。‎ 斗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   羞:同“馐”,美味的事物。   箸:筷子。   歧路:叉路。   长风破浪:比喻远大抱负得以实现。   云帆:像白云一样的船帆。‎ 济:渡过。‎ 沧海:大海。‎ 三、朗读指导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顿指导]‎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 ‎ 二次备课:‎ ‎ ‎ ‎ 1:《行路难》(其一)是七言,朗读节奏基本上是“四三式”划分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律诗,全诗每句都是三字尾,朗读节奏为“四三式”划分法。《水调歌头》的节奏划分要兼顾意义,不可把表达完整意思的词语生硬地划分开。‎ ‎ 2:赏析古诗词名句法:‎ ‎ (1)析角度,可以从字词、修辞、写作手法、句式等角度赏析。‎ ‎ (2)明内容。明确该句所描写的内容和含义。‎ ‎ (3)看效果,看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体现了怎样的哲理等。‎ 128‎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读过本诗后,你知道它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吗? ‎ 答案示例:诗作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崎岖不平。反映了诗人面对黑暗污浊社会的苦闷、忧郁和不平,表现了一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五.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句。 ‎ 答案示例: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但,诗人的心情是和宴饮的氛围一致地欢乐吗?‎ ‎(2)第二句中有哪些典型动词和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停” “投”“拔”“顾”这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与“茫然”放在一起,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难平的心情。‎ ‎(3)试分析第三句中的想法手法和夸张修辞的运用。 ‎ 答案示例:“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始,他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4)请说说第四句中典故的出处,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 答案示例:垂钓碧溪: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在受成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5)请简要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 最后的诗句中诗人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1、 主题理解 ‎ 结合赏析过的内容,理解全诗的情感。‎ 答案示例: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课堂小结 李白作诗,以情纬诗,以才赋诗,以神取胜。情饱、才满、神足,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作品中,诗人合一,天人合 128‎ 一,他那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执着精神,将永远鼓舞着积极向上的人们昂首前行,那人们中一定有我、有你、有他……‎ 最后,让我们高声吟诵诗的最后一句,并以此互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小石潭记》,这是一篇著名的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是柳宗元。柳宗元有个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出名篇。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他是谁?‎ 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刘禹锡。刘禹锡多次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本诗的故事。‎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本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2.检查预习 ‎ 词语释义 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怀旧:怀念故友。‎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三、朗读指导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128‎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顿指导]‎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本诗各联各写了什么?‎ 答案示例:首联:抒情——凄凉、弃置——辛酸愤懑 颔联: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悲痛感叹 颈联:比喻——沉舟、病树——开朗豁达 尾联:点题——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不拔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理解课文注释中的典故及其内涵、表达作用。 ‎ 答案示例: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答案示例: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也有人认为这句是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 ‎(3)你是如何理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的现实意义的?‎ 答案示例:示例一:作者将自己喻为“沉舟”“病树”,但依然可以用欣慰的眼光去看待“千帆”与“万木”,这是一种很难得的积极心态,对我们现代也有很现实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或许由于年龄、或许由于能力等等的原因,在事业上不能有太高的成就了,在社会上不能起先锋作用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多见的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态呢?不管当事人愿不愿意承认,他们多多少少都希望别人干得不如自己,干砸点什么,以此来向领导、向社会说明:没有我不行!自己已经是“病树”了,也希望别人比自己更“病”!而作者却能够克服自己这种狭隘的心胸,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从自己这艘“沉舟”身边迅速掠过的“千帆”,在自己这棵“病树”前面生长得郁郁葱葱的“万木”,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高度,欣然接受自己的命运。‎ 示例二:感悟此诗句还可以从两个角度切入,着眼于“万木春”“千帆过”,就能认识到事业的发展,社会的前进,绝不会因困难、挫折而止步不前,以四化大业为例,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尽管也有失误、波折,但总的形势令人欢欣鼓 128‎ 舞。‎ 示例三:如果从“病树”“沉船”的角度切入,也能给人深刻的启示,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失误和教训:要找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认真分析,加以总结,更要认识到,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危害,小的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力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写法探究 ‎ 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案示例: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写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五、课堂小结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又表现了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表现出刘禹锡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体现了刘禹锡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这就是刘禹锡。‎ 六、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万物在作家笔下都是一首浪漫的歌、一首美丽的诗。团圆之中秋佳节、浩瀚深蓝天空中那轮明月本就牵动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赏月玩月便成了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时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苏轼的怀秋思绪吧。‎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 2.检查预习 ‎ 词语释义 把酒:端起酒杯。‎ ‎   宫阙:宫殿。‎ ‎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   不胜:经受不住。‎ ‎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128‎ ‎   何似:哪里比得上。‎ ‎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   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   何事:为什么。‎ 三、朗读指导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顿指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分别概括词的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答案示例:上阕:对月饮酒,在天上与人间之间徘徊。‎ 下阕:对月怀人,抒发对离别之人的祝愿。‎ ‎(二)研读分析 ‎1.主题理解 在词作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示例: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2.突破重难 ‎(1)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答案示例:把酒问月,引出思念。‎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无眠”:因思念而难以成眠。‎ ‎“何事长向别时圆”,从月圆想到人圆,再想到分别。‎ ‎“但愿人长久”,渴望团圆。‎ ‎(2)除了借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词人还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联系背景:虽然苏轼一心报国,最后还是被贬密州。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悲痛。因此,本词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3)“我欲乘风归去”可以体现出诗人政治上的失意,那诗人是不是要远离官场?他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不是,苏轼借助月亮表达了充满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中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所以说苏轼这首词中月亮代表了两种情感:思念和失意。‎ ‎(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几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答案示例:“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写:明月你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 128‎ 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词通过写作者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六、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 《水调歌头》多种表达方式相融合。‎ ‎ 全词将写景、叙事、议 128‎ 论、抒情融为一体,天上、人间虚实并述,层次结构跌宕起伏,感情抒发曲折变化。‎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苏  轼 ‎ 上阙:饮酒问月  ——幻想超脱尘世,喜爱人间生活。‎ ‎                                                        情景交融 咏月                                                   ‎ 下阙:对月怀人  ——感伤离别,探求人生哲理,表达对离人的祝福。‎ ‎ 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情致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提供感性领悟的氛围,指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并采用情景法、诵读法、讨论法等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开拓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对文本的探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入到文本内部,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128‎ 教学设计 课题 写作二:观点要明确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掌握议论文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会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 教学重难点 能理清论证思路,学会运用论证方法。‎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 写议论文必须有要点,观点就是论点。提出论点,是写议论文的起码要求。一篇议论文,不可能没有观点,而且,赞成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 二、通过实例,明确概念 ‎ 1,我们先看下面的这段文段,你能判断那一句是观点?(略)‎ ‎ 2、明确什么叫观点。‎ ‎ (1)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将表达议论观点的不同方式的语句补充完整。‎ ‎ ①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 青少年爱玩电子游戏是▁。‎ ‎ ②人应当敬业、乐业。▁。‎ ‎ ③脸上常带微笑,能够让你更美丽。‎ ‎ 给爸妈献一次爱心,将会▁。‎ ‎ (2)观点,是议论文中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我们谈论某个话题、评说某种现象,通常用一个陈述性的判断语句,直接表明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这就是观点。‎ 三、观点的提出要注意:‎ ‎ 1、观点必须正确。‎ ‎ 2、观点要努力求新。 ‎ ‎ 3、观点必须明确。‎ ‎ 4、观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教 学 过 程 ‎ 四、写作问题 ‎ 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128‎ 第二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议论性文章。它们或谈人生,或议社会,或论教养,无不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作者在阐述观点时,有时直接阐述道理,有时运用材料进行论证,论述严密,说服力强。阅读这类文章,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 1、明确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学会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 2、学会围绕文章中中心,逐层开展论述的论证思路。‎ ‎ 3、学会运用比喻、排比、反语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说理透彻。‎ 单元重难点 ‎ 培养爱国敬业、创新思维意识、做一个诚信、友善、自强不息、爱国的人。‎ 单元课时分配 1、 ‎《敬业与乐业》 2课时 2、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2课时 3、 ‎ 《论教养》 2课时 4、 ‎ 《精神的三间小屋》 2课时 ‎ 写作:观点要明确 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敬业与乐业》‎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难点: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128‎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2.知识链接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语言特点:①准确、严密;②概括性和简洁性;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旁骛(wù) 强聒不舍(guō ) 亵渎(dú)‎ ‎(2)词语释义 ‎ 二次备课:‎ ‎ 1、本文是一篇演讲稿,要用坚定、有力、激昂的语气和舒缓的语调进行朗读,要有鼓励性和教育性。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或段落,要重读,让读者体会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 ‎ ‎ ‎ ‎2、论点提出方法分析法:‎ ‎(1)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纳论 128‎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轻慢、不敬。‎ 征引:引用 骈进:一同前进。‎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 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嗦。不舍,不停。‎ 佝偻 :鸡胸驼背。‎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请通读课文,归纳每一段的段意。‎ 答案示例: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从正面论述,说明有业的重要。‎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 第8段,论述“要乐业”。‎ 第9段,归结全文。‎ ‎2.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示例: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2—8):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有业 :做人之本;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乐业:生活的最高境界)。‎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研读分析 点,(2)引用名言,从而引出中心论点;(3)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然后通过分析论述,提出中心论点;(4)叙述经历,然后归纳中心论点。‎ 128‎ ‎1.突破重难 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答案示例: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②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③主一无适便是敬。——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业。‎ ‎④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自知。——天地虽大,万物虽多,我只知道有蝉翼罢了。‎ ‎⑤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坐在这座山上,又想着那座山,结果一事无成.‎ ‎⑥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⑦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希望做职分外的事。‎ ‎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⑨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做人要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总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具体研读其中的重点部分。‎ 二、合作探究 ‎1.突破重难 ‎(1)重点分析课文第二部分,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有业”和“敬业”的重要性的?‎ 答案示例:论证“有业”时,(2—5自然段)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 ‎3、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 ‎ 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证明了……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3、第(6)段举“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深入浅出而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观 128‎ 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论证“敬业”时,(6—7自然段)先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说明“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以“为什么该敬呢”和“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得圆满呢”设问,分别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出发,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和“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的道理。‎ ‎(2)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答案示例: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但拿破仑的话也有问题: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可怀疑。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成,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 可见,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安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 ‎(3)仔细阅读第8段,回答:本段的中心论点是什 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 在这篇演讲稿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开头引用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名言提出了“敬业乐业”的话题,在论述“乐业”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行论证。‎ 128‎ 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式来论证论点?请问本段的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答案示例:中心论点: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论证方式: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补充事实论据示例: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2.写法探究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答案示例: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3.主题理解 ‎(1) 作者提出“业”的含义是不是局限于人们常说的“职业”?‎ 答案示例: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人们所理解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所以,“业”并不局限于正式谋生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作者在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答案示例:作者的这种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正如“不是为了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三、课堂小结 ‎5、写作思路清晰:‎ ‎ 文章本论部分按照“有业”“敬业”“乐业”的顺序分别论述“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和基础;“敬业”是对待职业的基本态度;“乐业”是对待职业的最高境界,层层递进,论证严密,思路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128‎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同学们今后在议论文写作中,可以充分学习本文的优点。‎ 四、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128‎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如果只是对议论文的知识点作单纯地讲解,学生必定会枯燥无味,难以接受。‎ 教学设计 课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品味本文精彩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的博大情怀和高尚品格,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本文精彩的语言。‎ 难点:体会作者的博大情怀和高尚品格,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128‎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篇课文,学过之后,相信大家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2.知识链接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惊骇(hài) 瞥(piē)见 箱箧(qiè) ‎ 二次备课:‎ ‎ ①本文要有感情地朗读,对描写圆明园的语句要用赞美的语气和语调来读,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要语调高,用嘲讽的语气来读,文中运用的反语,如“丰功伟绩”“更彻底”等要读重音。‎ ‎②“体面”“出色”“赞誉”这些反语,使得文章开篇充满了讽刺意味,表面上是赞扬,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憎恶之情,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 ‎ ‎ ③ 反语作用分析法 ‎ 反语,通常叫 128‎ ‎ 赃(zāng)物 制裁(cái) 给(jǐ)予 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 珐(fà)琅(láng) 晨曦(xī) 劫(jié)掠 ‎(2)词语释义 丰功伟绩:丰硕的功劳,伟大的成绩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十分富丽华贵。‎ 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箧:小箱子。  ‎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惊骇:惊慌害怕。‎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不留下。‎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写信缘由。  ‎ 第二部分(2—9)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核心。作者通过对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的尽情渲染、赞扬,激发人们对圆明园的美好遐思和幻想。然后,强烈抨击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把他们劫掠并焚毁圆明园的强盗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 第一层次(2—3)作者用浪漫主义的笔调,丰富奇妙的想象,恰当妥帖的对比,华丽优美的辞藻来赞美人世间这座空前绝后的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并告诉人们,圆明园属于各国人民,属于全人类。‎ 第二层次(4—9)作者站在捍卫人类文明、捍卫卓越艺术的高度,以犀利的言辞,调侃的语气,辛辣的讥讽,愤怒谴责英、法两个强盗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第三部分(10)呼应开头,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揭露、控诉之情。‎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 答案示例:(1)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 做“说反语”指故意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是一种带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分为风趣反语和讽刺反语两种形式。作用分别是:是语言活泼、饶有风趣;表示否定、嘲讽、富有讽刺力量。‎ ‎④对比作用分析:‎ ‎ 对比,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析好坏、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128‎ 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1. 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请谈谈你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 答案示例:英法联军的罪行令人发指,使人愤恨;雨果对中国的巨大同情受人尊重。‎ 四、研读分析 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请理清文章第3段的思路。‎ 答案示例:先总体评价,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 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以耗费劳动之巨作结。‎ 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突破重难 ‎(1)雨果通过哪些语句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使用这种语言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通过反语来谴责。词语如“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手挽手,笑嘻嘻”等。句子如“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反语的作用是讽刺,表现了不动声色的深沉的愤怒。‎ ‎(2)请通过课文品析雨果的人格魅力。‎ 答案示例:雨果对英法联军的态度——公正客观;‎ 雨果与巴特勒上尉的交锋——不畏强权;‎ 雨果是否并不热爱法国——深沉的爱。‎ 雨果勇揭真想,何等良知!‎ ‎(3)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案示例: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 128‎ 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2.写法探究 除了巧用反语外,这篇文章还有怎样的写作特色?‎ 答案示例:1.铺陈手法的运用。‎ 所谓铺陈即进行详细地叙述,此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 文章一开始,针对巴特勒认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看法,作者没有马上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匠心独运,采取用墨如泼的铺陈手法,描绘圆明园的富丽堂皇,把这一中西合璧的艺术瑰宝神奇地显现于世人眼前。圆明园属于全人类,理应得到世人的珍惜、爱护,理应留给子孙万代观赏、享受,但是,它却被劫掠、焚毁了。作者尽情挥洒笔墨以渲染圆明园的美景,显而易见,也在为后文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起铺垫作用。   ‎ ‎2.多处使用鲜明准确的对比。‎ 作者巧妙地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相比,突出了圆明园这东方艺术典范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作者将圆明园这一旷世之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比,暴露出英法联军的滔天大罪;作者将额尔金父子对比,揭露出英法联军的侵略本性和反动本质;作者还将欧洲人的“文明”和中国人的“野蛮”相比,“野蛮”的中国人民“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创建了“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使圆明园荡然无存、这一对比,使英法联军的野蛮,中国人的文明都一清二楚了。文章中多处对比的使用,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效果。‎ ‎3.品味赏析 揣摩以下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蕴:‎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128‎ ‎(这一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 ‎(这一句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5)这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注意品味加点词。)‎ ‎(6)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示例:第1句,“世界”不能改为“中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第2句,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一同被强盗毁灭,其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 第3句,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雨果的这种见解是非常深刻的,这表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雨果以全人类的名义谴责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义正辞严,批判力强。‎ 第4句,以漫画的形式形象再现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刺力强。‎ 第5句,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第6句,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二、课堂小结 中国晚清政府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才会有圆明园的悲剧。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一雪前耻,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 128‎ 笔。‎ 三、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赞美 正直的良知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 巴特勒上尉的信 ‎ 谴责 公正的立场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环节里,我把“品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将“读”与“品”紧密结合,用“读”启发“品”,用“品”指导“读”。所以我设计了一种能带动学生自主品味、细致探究的有效形式,从而大范围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读中感知文章语言与思考,在品中激起情感的波澜,与作品充溢的感情产生共鸣。‎ 教学设计 128‎ 课题 ‎《论教养》‎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难点: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 ‎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1、作者。‎ ‎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2、字词 恪守 箴言   自吹自擂 允诺 妨碍 矫揉造作 愚蠢 絮絮叨叨 积淀 谚语 大发雷霆 贸然 涵养 汲取 遵循 尴尬 二、感知。‎ ‎1、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做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 ‎ 二次备课:‎ ‎1.阅读议论文,必须认真揣摩其语言特点。议论文的语言,从逻辑角度讲,具有严密性、准确性;从说理角度讲,具有概括性;从修辞角度讲,具有生动性。‎ ‎2、“不认为自 128‎ ‎2、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1)教养首先应体现在家里;(2)要有优雅的风度。‎ ‎ ‎ 第二课时 一、精读。‎ ‎1.第1段有什么作用?‎ 第1段作用:直接引入论题——教养 ‎2.第5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要何作用?‎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列举一个男人在外面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具体突出论证这个男人在教养上的缺陷。‎ ‎3.第12段引用谚语,有何作用?‎ ‎ 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5-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引人深思,突出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5、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二、小结。‎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思路清晰,从讨论教养本身,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又运用了许多格言式的句子,论述充分,引人深思。希望我们从作者的作品中受到启发,学会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表明了作者的谦虚态度。‎ ‎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的成长受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没有教养,那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一定不会有教养。‎ 128‎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 1.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成得之于自身。‎ ‎2.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论教养 ‎ ‎3.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4.强调优雅风度的获得方法。‎ 教学反思 课文运用大量生动的事例,加上精辟的观点和格言式的句子,告诉了我们教养的真谛,启发我们如何做一个又教养的人。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采取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快乐,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设计 课题 ‎《精神的三间小屋》‎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启示。‎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三、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128‎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启示。‎ 难点: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精神生活是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生活中的人所必不可少的,人的精神活动也需要空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看看我们应需要怎样的精神生活,又将怎样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呢?‎ ‎1、作者。‎ ‎ 毕淑敏(1952——),女作家。代表作有《毕淑敏文集》八卷,短篇小说《预约死亡》,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等。 ‎ ‎2、字词 宽宥( yóu) 麾(huī)下 广袤(mào) 俯拾即(jí)是 ‎ 游弋(yì) 憎恶(zēng wù )驰骋(chěng) 自惭形秽(huì) 赘(zhuì)余 ‎ 二、感知。‎ ‎1、思路 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7~8):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 二次备课:‎ ‎ 1、文体知识:说理散文 ‎ 就是既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 ‎ 2、比喻作用分析:‎ ‎ 比喻即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件比作另一事物。比喻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128‎ 第三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 ‎ 第二课时 一、精读。‎ ‎1.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讨论交流,重点突破)‎ 明确: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情感、事业、自身是密不可分的。爱恨之情,是精神的基石,事业是精神的支撑,自身则是精神的栖息地。‎ ‎2、学们从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味鉴赏,感受和探究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示例:‎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 ‎ ‎——用了比喻句,把有爱的小屋比作金色的池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屋的美好,幸福。‎ 第7自然段:‎ ‎——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增强了文字的形象性,生动性,新奇感,使文章变得文采飞扬。‎ 教师总结语言特色:课文的语言生动而深刻,精美而睿智,词语的感情色彩鲜明,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句随处可见,全文语言华丽而不失朴实,深刻而不失平淡,睿智而不失真诚。作者正是借此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得具体、鲜明。‎ 二、小结。‎ 这是一篇说理性散文,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 ‎3、重点句子含义分析法:‎ ‎ a、义深刻的句子,深沉有哲理;b、言简义丰的句子,读后让人回味无穷;c、表现中心的句子,画龙点睛,揭示本质。‎ ‎4、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议论、描写和抒情。对三间小屋的描写,各有特色。‎ 128‎ 情,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精神生活的思想,从而激励人们去关注心灵,提升境界,升华人格。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 1.爱恨 ‎ ‎2.事业 精神的三间小屋 ‎ ‎ ‎3.自身 教学反思 课文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使人格得到升华,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128‎ 教学设计 课题 观点要明确 课型 写作 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1、明确议论文观点明确的内涵。‎ ‎2、把握议论文观点明确的方法原则。‎ ‎3、过实践使自己真正做到议论文观点明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如何真正做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难点:2、将观点明确的理念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一篇诗文或一本著作(也包括一部影视作品),我们读过(或看过)之后,总会有些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观)后感。如果我们能坚持写读后感,既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二、认知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感”是重点。“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三、学写读后感 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来:‎ ‎1.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 ‎(1)理解原文抓要领。要想“读”后生“感”,不仅要读懂原文,而且要能够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发出自己的感想。‎ ‎(2)突出重点谈感受。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较多,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3)联系实际深开掘。写读后感受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要把所读的内容与自己在生活中体会较深的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有机结合起来,要尽可能使感想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2.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 ‎(1)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二次备课 128‎ ‎(2)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3)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4)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 ‎3.克服常犯的毛病 根据以往经验,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1)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浮浅杂乱。‎ 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想、多练,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会把读后感写好的。‎ 四、写作文题 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选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五、佳作欣赏 叹为观止《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公认的文学巨著。曹公之功力,无法用语言形容。全书包罗万象,煞是好看。鲁迅先生评价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缠绵,革命家看排满,流言家看宫闱秘闻。”除此之外,实还可看社会万象,看养身之道,看官场百态,看工艺建筑;并可看戏看诗文看排场看笑话。‎ 我自十一岁始读《红楼梦》后欲罢不能,得空便读。初,纯乎是看个热闹,只觉人多事也多。后来渐渐看起了交际之道,读起了原先跳过的诗文。愈读愈觉得好,“如口中含了个千斤重的橄榄”(香菱语),味美得说不出。‎ 不必说全文,单取任一段看,都有独到之处。仅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 ‎(1)理解原文抓要领。要想“读”后生“感”,不仅要读懂原文,而且要能够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发出自己的感想。‎ ‎(2)突出重点谈感受。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较多,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 128‎ 先说其热闹。门外已然一片盛景,进门后左拐右转,便初领了贾氏大家之气。人物陆续登场,丫环婆子已不寻常,太太奶奶更是了不得。借黛玉之眼,看那珠光宝气,富贵堂皇。那些个霓裳锦衣,通体的装饰,名堂甚多,皆未听说过。各人容貌,谈吐举止,仪礼之道,亦是与众不同。数年前初看此段,便有点发呆,无话可说。‎ 再略探门道。各人出场不同:有扶,有请,有自个儿跑来,有的“千呼万唤始出来”,更有的借故不见,“出场”的只是个名字。各人之言语又不同:有的小心翼翼,中规中矩,有的放诞不拘,先声夺人。各人动作亦不同:有携、拉、扶、送……借黛玉之耳目,皆跃然于纸上,是曹公用笔之精妙。这些个不同,都很有道理。再说那“凤辣子”,偏不像其他人规规矩矩,安安静静,而是自己“不请而至”,人不到声先来。令黛玉私下纳罕,也让读者心存疑虑,兴趣顿生:究竟是谁,如此特别?人来了,却仍看不清。只因浑身上下实在鲜亮夺目,几乎叫人睁不开眼。足见其贪图虚荣爱好富贵且非风雅之士。待看清面目,只觉美则美矣,却亲近不得。含春粉面中也透着可畏阴气。‎ 好可怜见的黛玉!被凤姐拉来送去,很是被动;又时悲时喜,甚是唬人。凤姐那段著名台词,亏曹公想得出!一箭数雕,讨好这个,笼络那个,亲在其表威匿其中,八面玲珑,又很是干练,但藏不住那虚伪之心。‎ 再说两个“文”字辈。曹公用虚笔免他们出场,也免读者因雷同而生厌。把个活宝宝玉,也藏得甚好,最后一个露面。写其外貌装束,穷极美词,一首《西江月》寓褒于贬。两个悲剧主人公初次见面,一惊一笑,暗藏悲情。曹公处处用心,为下文作好铺垫。‎ 少不得要提高君那后四十回。十一岁时便很不喜欢,捏着鼻子读完,现在更多些恶感。枉费曹公心计,前八十回在高君眼里,仅剩一“人物关系表”而已。后四十回人物形象干瘪,一个个均突然转变,如第八十三回中,黛玉竟然没来由地劝宝玉读书。事儿也少,热闹也少。待到“沐皇恩”,只叫人无语。高君写得当然不坏,但多少破坏了全书整体美感。这与他出身环境有关,可以理解。‎ ‎《红楼梦》是本叹为观止的好书。对待它,或许应像爱因斯坦对待巴赫一样:“我们只能品味,只能欣赏,不要妄加评论”。‎ 点评:洋洋大观一部《红楼梦》,作者用短短千字便评出一些情味来,个中原因何在?在于抓住典型,撮其要领。先总评其博大精深,然后由总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一般到典型,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叙与议、引与评巧妙结合。结尾用“闲笔”提一下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对比。语言洒脱不拘,大家气象,特别有概括力。例如:“只觉人多事也多”,“后来渐渐看起了交际之道,读起了原先跳过的诗文”,“进门后左拐右转,便初领了贾氏大家之气”,妙极!“好可怜见的黛玉”,着一“见”字,那情味便非同一般。‎ 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3)联系实际深开掘。写读后感受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要把所读的内容与自己在生活中体会较深的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有机结合起来,要尽可能使感想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选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教 学 过 程 128‎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注:手写 第四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小说,从内容来看,都写了少年时代的经历,这些不同的人生经历,构成小说外显的情节线索;同时,正是这些人生经历与体验,让一个人发现世界,认识社会,从而推动自我的成长,这又构成小说内隐的思想线索。这几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文笔摇曳多姿,既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享受,也激发读者对人生社会的无尽思索。‎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把握小说的三要素,理解文章内容,并能复述课文。‎ ‎2、学会梳理小说的情节,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3学会复述小说情节,点评小说人物,提高小说的创作能力。‎ 单元重难点 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促进个人成长。‎ 单元课时分配 ‎14、《故乡》 2课时 ‎15、《我的叔叔于勒》 2课时 ‎16、《孤独之旅》 2课时 ‎ 写作:学习缩写 1课时 128‎ 教学设计 课题 ‎《故乡》‎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清小说线索,把握小说内容,提炼小说要素,感悟小说主题。‎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整体把握文章,理清思路,理解故乡的三个层次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领悟作者对理想故乡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把握文章,理清思路,理解故乡的三个层次的特点。‎ 难点: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主预习 二次备课:‎ ‎ 1、小说分类 小说按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按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武侠、言情等。按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按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128‎ ‎1、背景资料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 ‎2、知识链接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按篇幅分类:‎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篇幅应在两千字以下。‎ 短篇小说,平均篇幅在万言左右的小说会被划归短篇小说。‎ 中篇小说,平均字数三至四万字的小说。‎ 长篇小说,字数在六万字以上会被划归长篇小说。 3.检查预习 ‎ (1)订正字音 阴晦(huì) 瓦楞(léng) 猹(chá) 五行缺土(xíng) 鹁鸪(bó gū) 潮汛(xùn) 瑟索(sè) ‎ 寒噤(jìn) 折本(shé) 黛色(dài) 惘然(wǎng) 恣睢(zì suī)‎ ‎4、词语释义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瑟索: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2、带着问题读课文 a、小说标题为“故乡”,作者一共描写了几个故乡?文章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写了几个阶段?‎ b、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写闰土的变化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 c、作者常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d、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128‎ 鄙夷:看不起。‎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 “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 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              ‎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写“我”到家时的情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友谊;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二)研读分析 ‎1.《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  答案示例:(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 ‎2、人物形象分析法:‎ ‎ a、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 b、通过故事情节、典型事件来分析人物情节。‎ ‎ c、通过典型环境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 d、通过人物间的关系来分析人物形象。‎ ‎ e、结合写作背景或文章主题来分析人物形象。‎ ‎3、插叙作用分析法:‎ ‎ ①能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主题更鲜明、更深刻;②衬托主要人物;③推动情节发展或为下文做铺垫或与前后文形成对比。‎ 128‎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 对“我”:‎ 少年闰土:‎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 对生活: ‎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4)小结: ‎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 ‎4、前后词语是否矛盾分析法 ‎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通过这些来仔细分析前后看似矛盾的词语各自所指代的内容,所揭示的含义。‎ 128‎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我们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 在鲜明的对比中,作者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 ‎2.杨二嫂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将她的形象塑造出来?‎ 答案示例: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对话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杨二嫂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 ‎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 四、课堂小结 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并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重要角色的人物形象。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这个精彩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将来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丰富的语言内涵,从而进一步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 二、合作探究 ‎1.突破重难 ‎(1)杨二嫂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将她的形象塑造出来?‎ 答案示例: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对话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杨二嫂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 ‎ ‎ 128‎ ‎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 ‎(2)讲读第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①“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 答案示例:“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而且一想到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再想起闰土今昔的巨变,“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 ‎“我”无法消除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但对未来是抱热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儿和水生能够一气,不再像“我”和闰土一样隔膜起来。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这里的三个“辛苦”含义各不相同,第一个是“奔波、劳碌”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个有“辛勤、劳苦”的意思,指闰土的生活;第三个有“钻谋、妄为”之意,指官、绅一类人物及杨二嫂们的生活,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是“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 ‎②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答案示例: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 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 ‎(3)“我”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 128‎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 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刺痛了“我”的心,在“我”思想上引起极大震动、悲哀、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 杨二嫂的变化,让“我”感到讨厌。 ‎ 离别故乡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更使我们认识到“我”热切要求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并能认识到改造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艰苦性、复杂性,表现了“我”对革命任务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决心。小说最后闪光的一笔,一扫全篇沉闷的气氛,反映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鼓舞人们为新社会的出现而斗争的信心,同时把小说的主题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 ‎2.写法探究 课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小说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 ‎3.主题理解 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  答案示例: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三、课堂小结 哪怕就在悲凉之中,压抑之中,孤独之中,迷惘之中,绝望之中,仍没有放弃对新生活的希望和追求。鲁迅不断发出了来自铁屋子中最为决绝的呐喊之声。这是绝望中永不屈服的抗争。这就是我们的鲁迅。‎ 四、练习设计 ‎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28‎ 板书设计 ‎ 故 乡 ‎ 鲁迅 ‎⑴回故乡(1-5段)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 ‎⑵在故乡(6-77段)着重刻划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和“我”的所感。‎ ‎⑶离故乡(78-88段)“我”怀着痛苦与失望的心情离开故乡并寄希望于未来。‎ ‎                                   ‎ 教学反思 ‎ 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点拨,教会学生学语文。分类掌握生字词,圈点批注赏析语言,多角度立体化鉴赏人物形象,让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定式,掌握方法 与规律,有利于语文素养的积淀与发展。‎ ‎ 拓宽性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宽学生学习的广度,使学生受益匪浅。‎ 教学设计 课题 ‎《我的叔叔于勒》‎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清曲折的故事情节,把握文章脉络,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式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欣赏文章的艺术手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式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欣赏文章的艺术手法。‎ 难点:理解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教学准备 128‎ 教 学 过 程 ‎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 对于金钱,名人这样说: ‎ ‎1.凡事若在金钱利益上着眼,就难免在人情道义上有几分刻薄。 ——罗兰 ‎ ‎2.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三毛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会引发我们哪些思考呢?‎ ‎3、走近作者。‎ 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小说《菲菲小姐》《项链》等。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王)——俄国的契诃夫,代表作为《变色龙》;法国的莫泊桑,代表作为《羊脂球》;美国的欧·亨利,代表作为《警察与赞美诗》。 ‎ ‎4、了解小说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 ‎  (2)、小说情节四部分: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 1、 了解字词 拮据jié jū 栈桥zhàn 煞白shà 撬开qiào ‎ 诧异chà 牡蛎mǔ lì 褴褛lán lǚ  ‎ 六、初读课文,理清情节 ‎ 第一部分:1—4   故事的开端,盼望于勒。 ‎ 第二部分:5—19   故事的发展,夸赞于勒。‎ 第三部分:20—47  故事的高潮,巧遇于 二次备课 ‎1、角色演法:本文主题深刻,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各具特色。学习本文可和同学一起,扮演文中的各个角色,通过表演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扮演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各个人物形象,读熟他们的语言,理解他们的行动表情丰富,形象逼真。‎ 128‎ 勒。 ‎ 第四部分:48—49  故事的结局,躲避于勒。  ‎ ‎ ‎ 第二课时 七、整体感知。‎ ‎1、请在括号内添加不同的动词 ,理清小说的情节安排。‎ ‎ 示例:(盼)于勒 盼 __ 赞 __ 遇 __ 躲 ‎2.、圈点勾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称呼的词语 ‎ 穷: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 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的, 救星 穷: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八、人物形象分析 ‎1、菲利普夫妇是什么样的人?‎ 菲利普夫妇是自私冷酷、贪婪势利、唯利是图、爱慕虚荣的人。‎ ‎2.“我”是什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九、个性思考:‎ ‎1本文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判断小说主人公的方法:‎ 着墨是否最多;‎ ‎2.人物形象是否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主题。‎ 本文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因为小说对菲利普夫妇着墨较多,通过刻画他们的性格特征,揭示了本文“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 十、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条线索,文章写了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伏笔作用分析法:‎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前面提到的人、事物,在后面再次出现,后面的情 128‎ ‎1. (20段)生动形象描写了海面轻快明丽的景色,烘托了菲利普夫妇一家人去哲尔赛岛旅途中欢快的心情。 ‎ ‎ 2、(48段)生动形象描写了阴沉恐怖的环境,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十一、拓展延伸。‎ 我班准备开展“金钱与亲情”的主题活动,请你来参与完成下面的活动。‎ 活动一:仿写 ‎ ‎(1)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 ‎ ‎(2)亲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怀旧者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荫,总能在炎炎烈日中,撑起迷茫者的蓝天; ‎ ‎(3)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知识;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 (4).亲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怀旧者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荫,总能在炎炎烈日中,撑起迷茫者的蓝天;亲情,就像一缕秋日里的阳光,总能在萧瑟的风雨中,温暖失落者的心田;亲情就像一场冬日里的白雪,总能在污浊的旅途中,涤尽跋涉者的征尘。‎ 活动二:写一写 如果你是“我”,如何劝说父 节,前面先做简要介绍。它的好处是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谨,读者读到时,不至于产生突兀之感。‎ 128‎ 母认于勒叔叔?‎ 活动三:对对联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 十三、课堂小结。‎ 作者运用描写方法和对比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观照生活,思考人生,我们需要了健全、美好的心灵。 ‎ 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 莫泊桑 菲利普夫妇 于勒 ‎ ‎ ‎ 盼 惧 ‎ ‎ 钱 赞 躲 ‎ 金钱至上 人情冷漠 教学反思 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有层次地探究文本,作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篇,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我设计了三个主问题和三个亮点探究活动,寻读▁解决主要人物的问题,这是打开文本的钥匙;品读▁通过品读细节认识人物形象,进而学习人物塑造法。‎ 教学设计 128‎ 课题 孤独之旅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难点:品味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 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可以说,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孤独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体会孤独带给人的滋味。‎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默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与课文标题有关的主要信息。‎ 三、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用小说的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并谈谈阅读课文得到的感受。‎ ‎1、明确小说的三要素。(提问)‎ 人物(主人公):杜小康 ‎ 情节: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环境:无边无际地芦苇地、鸭群、风雨 ‎2、理清小说地故事结构。‎ 开端:杜小康失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杜小康和父亲前往芦苇荡,并在芦苇荡安顿下来,享受着孤独的生活。‎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1、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在结构上的作用①总起全文,引起下文;②照应题目;③为下文做铺垫,埋伏笔,形成对比。内容上的作用:①点出文章主旨;②交代环境或背景;③渲染气氛;④奠定感情基调等。‎ 128‎ 高潮:在暴风雨中,杜小康寻找鸭子。‎ 结尾:杜小康父子放养的鸭子下蛋了。‎ ‎ ‎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把握了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合作探究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文章标题的含义。‎ 二、品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 教师提示:文章主要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形象。细节描写就是对事件的细小的环节或对人的某一部分所作的特定的描写,它能成功塑造人物的形象,反映人物的性格。‎ 教师鼓励或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刻画杜小康形象的细节描写,并作分析,最后小结出成长历程。‎ 明确:‎ 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安顿之后:感到孤独——时间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坚强。‎ ‎2、杜小康成长的三个时期。‎ 明确:‎ 第一个时期:家道由“家底厚实”而一落千丈,失学在家。‎ 第二个时期:随父亲划着小船,赶着鸭子,过上漂泊的生活。‎ 第三个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孤独生活,特别是经历了那场暴风雨后,杜小康变得成熟了,坚强了。‎ 三、欣赏景物描写句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勾画出课文中环境描写句段。‎ ‎2、探讨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 ‎(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2)有关芦荡的描写。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 ‎2、孤独无法回避,要学会适应,暗示杜小康正逐渐成长。‎ ‎3、精彩的环境描写:‎ ‎ 本文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变化。‎ ‎4、生动的细节刻画:‎ ‎ 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杜小康在风雨中寻鸭时脸被芦苇叶割破 128‎ 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四、理解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明确:‎ ‎1、指现实中杜小康所处的环境的恶劣,并不是其他少年所处的幸福环境;‎ ‎2、主要指出了杜小康由原来不能体谅父亲的难处到后来能帮父亲并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并勇敢面对恶劣的环境,以自己的顽强、不畏惧战胜了困境,使自己真正成长起来。‎ 五、合作探究:‎ ‎ 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 教师点拨:‎ 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如:写父亲拼命赶鸭子,“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可能。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父亲显然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静”。写鸭群“十分乖巧”“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作为成年人,经历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未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小小少年杜小康?作为低等动物的鸭子,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何况是作为人的杜小康?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为真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课堂小结: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这就是生活,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祝愿我们同学们都能谱出一首健康的成长歌。长成一棵坚强独立的大树。‎ ‎ ‎ 了,脚被芦苇旧茬儿戳破的情节,突出表现了人物的坚强和人物成长的艰辛。‎ 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 感到茫然——感到害怕——缓解恐慌——依然恐慌——‎ 孤独逼近——面对孤独,不再恐慌——长大、坚强 128‎ 教学反思 ‎ 在探究环境描写作用时,我出示相关的图片,阅读与欣赏相结合,让学生调动联想与想象,充分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板书设计 128‎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128‎ 第五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议论文性文章,或针砭时弊,阐释公理正义,或谈论学术,探讨创造的意义,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单元教学目标 1. 学习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 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学习议论文准确、严密的论述语言。‎ 3. 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 单元重难点 ‎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精神。‎ ‎2.一些重要的句子和特殊的体验。‎ ‎3.品味作品的语言 单元课时分配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课时 ‎《怀疑与学问》 2课时 ‎《谈创造性思维》 2课时 ‎《创造宣言》 2课时 写作(五) 论证要合理 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难点: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 ‎ ppt 128‎ 教 学 过 程 ‎ ‎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是幸福,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生活富裕了。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以体现出鲁迅杂文的风格。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授新:    1、掌握字词。 搽(chá)玄虚(xuán)省悟(xǐng)渺茫(miǎo)诓骗(kuāng )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4、“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5、文章如何驳论证的?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参照课后练习自读课文。 ‎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 1、 驳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的论证方式。‎ ‎2、驳论的三种方式:①驳论点,先指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②驳论据,批驳对方的论据是荒谬、错误的;③驳论证,指出对方论据是真实的,但不能证明其论点。论据 128‎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授新:     继续分析课文    1、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这是比喻的说法。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3、作者“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指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的人们。    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5、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6、“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 ‎ 与论点之间不能形成逻辑关系。‎ ‎ ‎ ‎ ‎ ‎ 3、中心论点的提出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②在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篇末出现中心论点;④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 ‎4、议论文论证思路分 128‎ 析法:‎ ‎ 首先了解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等将内容串联起来。‎ ‎ ‎ 128‎ 板书设计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树立靶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 ‎ ‎ 直接反驳:失掉“他信力”“自欺力”(驳论证)‎ ‎ ‎ ‎ 间接反驳:中国的脊梁(论据)‎ ‎ ‎ ‎ 得出结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教学反思 我在课堂教学时围绕“学习巧妙的驳论技巧,感悟语言特色,品析重点语句深意”,这一中心内容,从读、感悟开始,到自主探究文章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特点,进而“潜心涵思,细品深味”,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计 课题 ‎《怀疑与学问》‎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领会“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观点。‎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理解、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理解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 难点: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128‎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 ‎ ‎ 一、新课导入。‎ ‎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结论。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让我们通过学习《怀疑与学问》,来领会这种精神的实质。‎ 1. 走近作者。‎ 顾颉刚(1893—1980),江苏省吴县人,历史学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 2. 了解字词。‎ 颉 启迪 墨守 虚妄 辨伪去妄 四、整体感知。‎ 仔细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 则须疑”)。 两个分论点:1.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 条件。‎ 五、合作探究。‎ ‎1.1、2段两句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引出中心论点,并充当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 ‎3、4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举出国难危急时刻有各种传说、“三皇”“五帝”的传说和“腐草为萤”的传说,具体论证传说不能随便相信,对于传说要善于怀疑。 ‎ 2、 ‎“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人对事物进行怀疑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进行调整后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了。 4.作者是如何论证对一本书或一种学问进行怀疑的?‎ 先从正面论证要对书和学问进行怀疑,再从反面论证对书和学问不怀疑就是盲从,就是迷信。 5.第六段第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起的作用是什么? ‎ 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前半句归结上一部分所论述的论点,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 6.第六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用了道理论证(先从反面说理,再从正面说理,)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和具体论证了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的观点。 7.思考第⑨句中“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能否删去?为什 二次备课:‎ ‎ 1、 文体知识:论证方法 ‎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 ‎ ①举例论证: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②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③对比论证:通过将两种完全对立的事物或截然相反的论点进行对比来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④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2、文章为了论证对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首先表明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论据,事实和证据有两个来源,即亲见和传说,而 传说中找论据又是治学所不可缺少的,这样,就很自然地推论出对于传说都应经 128‎ 么? ‎ 不能删去,因为“一切”包括所有的学问家,表示无一例外,有强调的作用,如果去掉就失去了这种强调作用。 8.第⑨句中的四个“常常”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它们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怀疑”、“辩论”、“判定”、“修正”这四个词的顺序是人们对过去学说进行怀疑的全过程,如果调换顺序就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相符合。 ‎ 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道理。‎ 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 引论: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 ‎1.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 ‎ 本论:‎ ‎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教学反思 ‎ 课文提出了“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必要条件”,指明了敏于生疑、勇于质疑是创造的关键。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独到的关键。‎ 教学设计 128‎ 课题 ‎《谈创造性思维》‎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 难点:学习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 ‎ ‎ 第一课时 一、基础部分:‎ ‎1、作者信息:‎ 罗迦•费•因格(1948—),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 ‎2、词语及正音:‎ 汲(jí) 取 根深蒂(dì)固 锲(qiè)而不舍 孜(z)孜不倦 ‎ 二、课文内容简析:‎ 一)概括每段内容:‎ ‎1段:以一个选择题为引子,引发下文的议论。‎ ‎2段:说明选择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3段:由数学问题推而广之,说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4段:过渡段,承上启下。上句总领前文;下句发问,引出对创造型思维必备条件的论述。‎ ‎5段:论述创造性思维要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6段:论述创造性思维要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以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 ‎7段:列举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具体有力地 二次备课:‎ ‎ 1、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目的是阐明观点,重在说理,要以理服人。在议论过程中,阐明事理要严密,要有逻辑性,表述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必须鲜明,这就决定了议论文语言的基本风格。‎ 128‎ 论证了创造性思维在于不断运用新知识、探求新事物的意识和态度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8段:列举罗兰•布歇内尔发明游戏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创造性是思维在发明创造中的作用。‎ ‎9段:用两个问句过渡,重在明示作者进一步论述的内容。‎ ‎10段: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的结论,说明有创造力的人和没创造力的人的区别,使论证更具权威性。‎ ‎11段:认为自己不具有创造力的人,其实不是自己没有创造力,而是由于被动的自我压制,使自己的创造意识被埋没了。‎ ‎12段:拥有创造力的人总是主动地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不断地寻找突破口,使之变为现实。‎ ‎13段: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二)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3):提出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二部分(4-12):分析问题:论述探求新事物有赖于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必备的条件及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根据。‎ 一层:(04-8)论述创造性思维必备的条件。‎ 二层:(9-12)论述有无创造性思维的区别。‎ 第三部分(13):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三)论证方法简析:‎ ‎1、摆事实(举例论证、事实论证)‎ 列举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 列举罗兰•布歇内尔发明游戏机的事例。‎ 列举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名人事例。‎ ‎2、讲道理(道理论证)‎ 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的结论 四)相关问题探究:‎ ‎1、议论文中常常用设问句。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有:答: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在结构上起承接、‎ 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文中设问均有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后例还有承接、过渡作用。‎ ‎2、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 答: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 ‎3、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答: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 ‎2、本文以讲道理为主,同时采用摆事实的方法论证。‎ ‎3、作者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 “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思维模式的重要性;用引用论证证明了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然后举了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不歇内尔发明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两个典型事例,论证层层深入,条理清晰。‎ 128‎ 板书设计 谈创造性思维 引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本论: 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 ‎ ‎ ‎ 结论: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教学反思 尝试短文长教。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在阅读思考表达中进步。这种想法,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这篇文章不长,内容也不是很深奥,学生可以读懂。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考虑更多的是学生参与的时间、参与的状态,注意课堂上随机生成的东西,把握新的教学资源,在实施过程中完善。‎ 教学设计 课题 ‎《创造宣言》‎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 ‎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 重点: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 ‎ 难点: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28‎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的理解。 二、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三、快速自读课文,把握关键信息 1.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说明在文中什么位置。 答: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它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2.文章如何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段)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2~5段)我们的人类最值得崇拜的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事物。 第三部分(6~12段)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结论。 第四部分(13~15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3.“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这句话怎么理解? 答:“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材。 4.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不识字的惠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偶听人讲经,顿悟佛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 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大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 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 5.东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样的?(快速看这个故事,然后让学生复述)你觉得东山樵夫可爱吗?这个人物还让你想到谁?这个故 二次备课:‎ ‎ 1、 论据是论点赖以生存的根据,一般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所谓事实论据,一般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等;所谓道理论据,一般指正确的科学道理、名人名言、民间谚语等。‎ ‎2、把握论据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有些文章的事实论据概括得很简要,或仅仅摆了一些现象,并不一定有具体的人物、内容,这种概括的事实论据易被忽视。二是不能一看到名人名言,就一概认为是理论论据。实际上有些开头出现的名言只是为了引出后面的阐述或起到叙述的作用。‎ ‎3、本文叙议结合,运用大量排比句,层层深入地剖析缺乏自信的危害,鼓励我们树立自信,勇于创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励性。记叙是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 128‎ 事说明什么? 答:他将泰山的茅草连同树苗带回家里焚烧取火,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想起了相比之下富有创造精神的愚公。 6.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明显表明了作者的感情? 答:作者渴望创造,热切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四、课文小结 陶行知用生动的事例证明了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懒惰者、平庸者却不屑于创造,还为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诫我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 时,所用的表达方式;议论是指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明观点。‎ 板书设计 创造宣言 ‎ 引出话题: 创造 ‎ 批判错误的观点: ‎ ‎ 发出号召: 献身于创造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品读鉴赏课文,分析文章表达方式及语言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自信,感悟自信,从而在生活中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自己理想的彼岸。‎ 教学设计 课题 ‎《写作(五) 论证要合理》‎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把握游记的选材角度,掌握抓特点、重描绘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翻看照片,观看视频,阅读名家游记,写出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游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美、捕捉美、表达美,培养性情,陶冶情操。‎ 128‎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技法,写一篇游记。‎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能把这些印象变成文字,就是游记。像本单元的几位作者一样,我们在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写一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 二、了解游记 游记,是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记叙文。游记题材广泛,凡游览中见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以作为游记的材料。游记的写法灵活,在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过程中,可以抒发情感,夹杂议论。一篇生动的游记,不仅能引导读者跟作者一起饱览美丽的景色,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学写游记怎样才能把游记写好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些努力。‎ ‎1.写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感受来。游记不能写成流水账,关键是写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要写出游时的“味”来。比如同一座泰山,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季节,在不同人的笔下所具有的情韵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也到泰山去,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么我们的笔下一定会是另一番景象。就算是两个人在同一季节、同一天去同一个地方,两个人所获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两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个人爱好都不一样的,我们写游记就是要把这不一样的体验写出来。当然,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以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比如《登勃朗峰》后半部分,写那个“车夫之王”的言行,这是旅途中难得的趣事,值得一写。‎ ‎2.选自己感受最深的、心灵受触动最大的方面去写。我们在写作中,一定要试着去捕捉那些撼动我们心灵的东西,捕捉那些刹那间产生的思想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 例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写作者远望冰塔林的景物,就是经过作者选择的,融入了主观的情感,表现出人在自然奇景面前的渺小;作者常常在描写之后直接发表议论和抒情,表达景物带给自己的震撼以及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更是“画外”之音,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3.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散文讲究借物寓意、托物言志,从而把人们的思想引向一个丰富而深邃的境界。游记散文也应如此。有些游记散文主要描写祖国的壮丽山河,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热情;有些文章则通过一定的事物或游历传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某种人生哲理。我们在写游记时应该做到能表达一定的情感,‎ 二次备课 游记的写作的顺序和详略得当是写游记的关键点。‎ 如何写好游记关注这么几点!‎ 128‎ 寄寓一定的思想。‎ ‎4.游记类散文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任何文章都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游记文章的顺序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可以是地点的转移,也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的变化,还可以是多者合一,这样才能使行文自然、条理清晰。‎ ‎5.游记文章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写景状物。在游记中,有时为了逼真地表现事物,也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去写景。‎ 例如《壶口瀑布》中以多种修辞手法,着力表现瀑布浊浪奔腾、前呼后拥的夺人气势,让人读来心灵震撼。‎ ‎6.写游记可以插入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东西。游记不能纯粹是写这个地方有哪些事物,还可能牵涉到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神话传说、英雄人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东西。这就需要了解这个地方的一些人文知识、风俗习惯等,然后巧妙地根据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选择插入的内容。‎ 例如《一滴水经过丽江》中谈到丽江的历史,谈到东巴文字;《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谈到长江考察热及中外勇士的探险,都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和可读性。‎ 总之,游记散文写法多种多样,但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的特色,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真切感受。‎ 四、写作文题 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请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 五、佳作欣赏 游真武庙 自古以来,凡是来金坛旅游观光的游客,几乎都会去茅山烧烧香,拜拜佛。茅山,似乎已经成为金坛文化的一种象征。可是,有这么一句话:“先有真武,后有茅山。”什么是“真武”呢?它是位于金坛吕丘镇的“真武庙”。由此可见,这真武庙,比茅山的历史还要久远。‎ 早就想去看看这座庙了,今天,妈妈终于满足了我这个心愿。‎ 快到吕丘镇,远远地就望见了一片红砖绿瓦的建筑物,颇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不用说,那就是真武庙。‎ 来到了真武庙的大门前,似乎被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感染,让人不禁肃然起敬。跨过红色的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真武大帝的塑像。眉宇间有一种威严庄重感,细看却透着慈祥和善,让人不禁对巧夺天工的匠师们肃然起敬,惊叹他们的雕绘技术。我虔诚地拜了拜,便向西到了第二个房间。‎ 这个房间里是八大金刚的雕塑。这八位金刚神态各异:有的慈眉善目,有的神态安详,有的凶神恶煞……真可谓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啊!我相信,不论神情怎样,他们都有一颗正义凛然、造福百姓的心!‎ 左拐往前走,我们来到了第三个房间。一进去,就望见了一尊观音娘娘的雕像。右手微翘兰花指于胸前,左手托着淡蓝色的宝瓶,弯弯的眉毛舒展着,微笑着面对每一位游客。环顾四周,只见四壁上都绘着壁画,有翩翩起舞的仙女,有法力无边的神仙,还有那似乎会动的十二生肖呢……‎ 再往前走,是一条幽静的石子路,石子路两旁,还有十个房间,每个房间里,都有两尊神像,我和妈妈都入了迷,每个雕塑都有别具一格的特点。‎ 参观完了十三个房间,我们又沿着石子路往前走。没想到,真武庙竟是如此的大!‎ 写法多种多样,但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的特色,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真切感受。‎ 引导学生练笔,先试着写一个小片段,抓摸一个特点来写,然后再进行扩展。‎ 128‎ 在路上,妈妈告诉我,真武庙在很久很久之前就有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一些“文革”造反派给毁掉了。我们今日所见到的,是后来新建的真武庙。我静静地听着,对“文革”的情况似有所悟。‎ 石子路的尽头,是一片宛如仙境的莲花池,池水清澈见底,有几条鱼儿在水中嬉戏,还时不时地浮出水面,似乎在与游客交谈。池塘上有一座桥。我们走上桥,一眼见到的是一座棱角分明的亭子。亭子中央矗立着一位头戴白头巾的仙姑。相传有愿望向仙姑相求,就一定会心想事成。我双手合十,双眼微闭,向仙姑说出了我的愿望,我期待着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走过亭子,我们来到了一条蜿蜒的走廊上,走廊的墙壁上,记载着吕丘镇人民的功德事迹,点点滴滴汇聚起来,显得如此伟大!‎ 穿过亭子,不觉已经到了真武庙的后门了。我回头瞻仰着这座庙,在这安静的小镇中,真武庙显得如此静谧,如此庄严神圣。‎ 朋友们,如果你也有机会来金坛——华罗庚的故乡游玩,那可不要忘记来吕丘的真武庙哦!‎ 点评:这是一篇游记,小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向我们介绍了真武庙的概况,思路清晰。文中有细腻的描写、生动的比喻、精妙的拟人,把真武庙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注:手写 第六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择中国明清白话小说中的精彩章节,有的揭露社会黑暗,反映当时百姓反抗压迫的行动,有的反映封建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毒害,有的讲述乱世寻贤才、礼贤下士的感人故事,有的则描写时代大背景下豪奢家族的生活场景。阅读这些小说,了解特定社会背景下各色各样人物性格,及其命运,对学生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审美情趣,提升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128‎ 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每篇课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点。‎ 2. 抓住小说的主要线索,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题。‎ 3. 学习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及基本特点。‎ 单元重难点 ‎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精彩的语句。‎ ‎3.品味作品的语言,从中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情感陶冶。‎ 单元课时分配 ‎ 21《智取生辰纲》 2课时 ‎ 22《范进中举》 2课时 ‎ 23《三顾茅庐》 2课时 ‎ 24《刘姥姥进大观园》 2课时 写作(六) 学写故事 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21《智取生辰纲》 ‎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白话小说的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使学生养成用历史眼光观察小说中人物的习惯,善于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结构,概括人物形象。‎ 难点:概括小说主旨,弄清两条线索。‎ 教学准备 128‎ 教 学 过 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都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英雄。梁山起义的烽火已尘封成历史的记忆,英雄已离我们远去,但英雄的形象却如青山,矗立在我们心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水浒英雄如何“智取生辰纲”。‎ 二、走近作家作品 介绍作家施耐庵及长篇小说《水浒传》。‎ 三、分角色朗读,师生同读同评。‎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节选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条线索的相交地在哪个地方?‎ ‎①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 ‎②黄泥冈 ‎2、这篇课文可分为两大部分,请找出起止点,并尝试用两个字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4):押送 第二部分(5--12):智取 五、质疑问难:小说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但主要内容却是写杨志一行如何保护生辰纲,这一结构安排是否矛盾?为什么?‎ ‎①不矛盾。②作者这样一边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一边抢夺的计划却在读者的眼皮底下偷偷实施着。最后全盘端出,造成一种意外的效果。如果这个故事换一种写法,把晁盖等人的用计和行动明写出来,把他们的行动和面貌直接展示在观众面前,那故事就平淡无奇了。这样安排实质上紧紧扣着题目中的一个“智”字,也最终凸显这个“智”字,用一个故事,从不同的叙事角度来讲,效果会大不一样。‎ 六、你能总结出杨志和众好汉的性格特点吗?‎ ‎①杨志:谨慎小心、精明能干、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的人。(明)‎ ‎②晁盖等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暗)‎ 十、生自由读课文,试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这篇小说塑造人物形象,都是把他们放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中,通过他们的语言、行动来展现。如:杨志、晁盖等人的性格都是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他们的语言、行动展现出来的。‎ ‎ ‎ ‎ ‎ ‎ ‎ ‎ 第二课时 一、我们知道杨志虽然一路小心,生辰纲还是被夺,这是否说明杨志是个很愚蠢的人?请找出事实根据回答。(生答师订正)‎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 1、 本文语言是元明时期的白话,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跟现代汉语不同,阅读时要加以留意。‎ ‎ ‎ ‎2、白话小说:‎ ‎ 白话小说以普通大众作为主要的读者,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大多反映市井小人物的荣厚沉浮和悲欢离合,表现的是与传统士大夫诗文迥然不同的世俗精神风貌。‎ ‎3、自然环境描写,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三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的描写。本文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不但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而且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28‎ ‎【我认为杨志不但不愚蠢,而且还很谨慎精明。在这节和其他章节可看出来。①杨志久在江湖,知道押送生辰纲的凶险,刚一接受任务,就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才做了如下精心的安排。②他首先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③后有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④在本课课文里,在路上也是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赶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休息。后来兵士又要买酒喝,他又千方百计阻拦。这都体现了杨志的精明。】‎ 二、既然杨志如此小心,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 这一方面固然是要突出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他性格的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粗暴蛮横。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这就激化了这送队伍的内部矛盾。“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有了内讧,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三、这篇小说的人物个性鲜明,活灵活现,这得益于各种生动传神的描写。‎ 精彩语句品读。‎ ‎①“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半夜走?”杨志的这番话,体现出他性格的哪些特点?‎ 一方面表现出他的精明、谨慎,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的粗暴不讲理。‎ ‎②众军汉“正在那里凑钱”这一细节描写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不能。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把众军汉个个咋嘴咋舌,垂涎欲滴的样子描绘出来。同时为下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有力的铺垫。‎ ‎③“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往地下一丢”,加点的几个词有什么特殊意味?‎ 这是假戏真做。“劈手”“倾”巧妙地将蒙汗药倒入了酒中,“盖”、“丢”体现了生意人的特性和对卖枣人偷酒的不满,当然这都是演给杨志看的。动词描写可谓出神入化,历历在目。‎ 四、迁移:在《水浒》中,杨志叫青面兽,吴用被称为“智多星”,你还知道其他人的绰号吗?试举两个。‎ ‎ 林冲----豹子头 宋江----及时雨 ‎ 李逵----黑旋风 玉麒麟----卢俊 ‎4、小说以对“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明线是杨志押送生辰纲,暗线是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明线、暗线在黄泥冈松林交会。‎ ‎ ‎ 128‎ 板书设计 智取生辰纲 情节 人 物 押送--------杨 志:谨慎小心、精明能干、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的人。(明线)‎ 智取--------晁盖等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 教学反思 我在课堂教学时紧紧围绕“智取”这一文眼,从如何“智取”,到“智”在何处,再到以“智”斗“智”,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也因此步步深入、自然流畅,加深了对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 教学设计 课题 ‎22《范进中举》‎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12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熟悉文章内容,掌握字词、品味小说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份子的毒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人物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难点:理解人物背后所表现的荒谬的社会生活,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然而,很多人数十年苦读依旧美梦落空,美梦成真的,从此踏上了富贵之路,而有些人也为科举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让我们一起看看范进的命运究竟如何,他又是怎样一个形象。‎ 二、解说题目 科举制度 三、作者简介:‎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代表作《儒林外史》,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曾祖父,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吴敬梓少年是热衷科学,23岁时考取秀才,屡次参加乡试,皆未中举,读书生活使他暴露出叛逆的性格,父母去世,近房觊觎遗产,使他看透人性虚伪,卑劣,不到10年,家产挥霍一空,他经历富贵,贫贱,看穿世态炎凉,写出《儒林外史》。‎ 四、关于作品《儒林外史》‎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 1、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明代正式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员,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128‎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以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贯穿中心。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风貌。‎ 五、指导学生了解生字词 星宿(xiù)  斋公 (zhāi)   醉醺 (xūn)  癞蛤蟆 (lài)‎ 阎王 (yán)  紧攥 (zuàn)   带挈 (qiè)   腆着 (tiǎn)‎ 啐 (cuì)    嗑 (hē)    兀自 (wù)   轩敞 (chǎng)‎ 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说出现了那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学生四人为小组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 人物:范进 胡屠户 众乡邻 张乡绅 事件:‎ 中举后 ‎④送礼物,张乡绅造访 ‎①断炊烟,范进卖鸡 ‎②见喜报,范进发疯 ‎③打贵人,胡屠户治病 中举前 中了秀才,众人仍瞧不起他 ‎2、学生用自己的话概述课文内容,要说清故事的时间、 地点、 起因、 经过、 结果。‎ 七、再读课文,比较分析 围绕范进中举,形形色色的人物粉墨登场:范进、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这里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下面一起探究范进中举前后众人对范进的心态变化及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1. 胡屠户 性格:前倨后恭、欺貧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小市侩形象 ‎2、众乡邻 众人性格:嫌贫爱富、前倨后恭,显出了趋炎附势的神态 ‎(写众乡邻的目的:说明封建科举制度的毒瘤一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足见世态炎凉,无怪乎产生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了)‎ ‎3、张乡绅 性格:居心叵测、道貌岸然、老奸巨猾的官场老手 八、本课总结:‎ 本节课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各色人物趋炎附势、阿谀逢迎的丑态跃然纸上,当时的社会从上到下都是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风尚,而范进九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难怪他那么如痴如醉的追求功名,是作品的锋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也指向整个社会,从而进一步深化主题。‎ 九、布置作业:‎ ‎2、古典讽刺小说:‎ ‎ 分为两种:一种是寄寓性讽刺小说,主要从神魔小说中孕育出来;一种是写实性讽刺小说,主要从事情小说中 孕育出来。‎ ‎3‎ 128‎ 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在课下阅读中把你认为好笑的地方标出来,想一想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本文对范进中举前后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对比。对比手法主要运用于胡屠户这个人物。作者写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市侩小人形象、跃然纸上。‎ 128‎ 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中举前 中举后 ‎①断炊烟,范进卖鸡 ‎②见喜报,范进发疯 中了秀才,众人仍瞧不起他 ③打贵人,胡屠户治病 ‎④送礼物,张乡绅造访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从范进中举前后众人的言行对比,分析出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初步意识到科举制度的毒害和范进发疯的社会必然性,使学生融入到范进的生活环境中,在课堂上学生表现比较活跃,学习的氛围比较浓,也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本节课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前松后紧。部分学生预习的不到位,上课时有些手忙脚乱。在以后的教学中,布置预习任务要细化,合理规划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课题 ‎《三顾茅庐》‎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128‎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呢? 你知道他们身上的哪些故事呢?(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知道的人名和故事。)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三顾茅庐》。(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课文。 (2)自学生字,懂得它们的书写方法。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按要求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及时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放录音范读全文。 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诸葛亮真有这样的雄才大略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读第四自然段,加以体会,理解“茅塞顿开”) 4、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后,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等) 5、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刘备什么样的品质?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建立统一祖国的大业。诸葛亮在二十一年后回忆起这件往事,还感激万分,写下了这样几句话 ‎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2、刘备:有兴复汉室的抱负,能放下架子,诚心诚意地请诸葛亮出山,具有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善于发现、重用人才。‎ ‎ 诸葛亮:具有远大的抱负,希望辅佐明君,成就一番事业。他清高自许,原则性很强。他眼光敏锐,对当前的形势看得非常透彻。他深谋远虑,对今后形势的发展了如指掌。‎ 128‎ ‎ 1、出示《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听教师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能听懂多少是多少,不要过高地要求) 2、这段似懂非懂的文字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二、细读课文 1、诸葛亮对刘备的三顾茅庐可以说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这是为什么呢? 2、讨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呢?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其中的句子或词语来回答。(诚心诚意) 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画出表现刘备“诚心诚意”的词语和句子。 3、组织交流: (1)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 同桌分角色朗读张飞和刘备的对话,交流自己的体会。 (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3)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感情朗读这一句话,交流自己的体会。 (4)等了半晌功夫……又等了一个时辰…… (与“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进行对比) 交流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思考: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他怒斥张飞、三顾茅庐。还有半里路就早早下马步行,在房门外恭候多时,快步走进草堂和诸葛亮见面……看来,刘备渴望得到诸葛亮这个贤才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这就叫“求贤若渴”。 5、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小练笔: 正因为刘备求贤若渴,所以《三国演义》中写刘备二顾茅庐而不遇孔明时,他亲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留给诸葛亮。这封信,一般读《三顾茅庐》的人都忽略了。其实这封信也深深地打动了诸葛亮的心。因为信中,刘备将自己的一番诚意、仰慕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现在,请大家发挥想象,替刘备写一封简短的信留给诸葛亮。 ‎ ‎3、小说通过典型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为了见到诸葛亮,他甘愿等上“半晌”“一个时辰”而态度却恭恭敬敬;张飞则粗犷豪放、莽莽撞撞,从“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神缚将来”“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等便可看出。‎ 128‎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 备 思贤若渴 诸葛亮 奔走效劳 教学反思 ‎“立足语言文字运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是我这节课教学理念的支撑。学生对课文较为感兴趣,但在学习中感受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及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志存高远是学生理解的重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中重点抓住文中描写刘备、诸葛亮动作、语言、神态等词句细细品味,感受人物的形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 课题 ‎《刘姥姥进大观园》‎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2‎ 12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 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 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与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把握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刘姥姥,本来是和贾府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是作者偏偏设计了这样一个小人物,让她三次走进贾府,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还原到《红楼梦》的文字里,看一下刘姥姥第二次走进贾府发生的有趣故事。 (二)介绍作者作品 1.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2.曹雪芹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写内容吗? (明确:凤姐、鸳鸯设局取笑刘姥姥,刘姥姥表演“笑剧”。) ‎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 1、《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薛、王、史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 128‎ 三、深入文本,详解课文 (一)了解舞台搭建(环境描写) 课文的标题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大观园成了她表演的舞台。你能找出课文中对“舞台”的描写吗? (明确:是课文的第一段。“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们那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我想并不上房晒东西,预备了梯子作什么?后来我想起来,定是为开顶柜收放东西,非离了那梯子,怎么得上去呢?如今又见了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发齐整了。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这一段几乎是刘姥姥的独白,以刘姥姥乡野村妇的视角,来巧妙衬托和表现大观园的宏大奢华。) (二)分析人物性格 小说人物,都是带着作者的情感倾向而存在于作品中。 先小组内讨论,看主要人物身上体现着哪些性格特征或情感倾向,并说明理由。 (教师明确: 刘姥姥:大智若愚,淳朴节俭,率真自然,风趣滑稽…… 凤姐:聪敏,爱捉弄人…… 贾母:仁慈…… 第二处既是动作描写,又是细节描写,动词使用很有独创。可谓经典。) 3.作者寄托: 刘姥姥的这些言行与大观园无疑是格格不入的,曹雪芹在写作时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描写这位市井小民的呢?是嘲笑吗? 学生交流讨论。 (明确:刘姥姥是《红楼梦》里出现的一个小人物。作者对她却情有独钟般地加以塑造。作者首先是同情她,让她有充分施展自己的舞台,到她解救巧姐,那就不仅仅是同情而是崇敬了;然后是启发我们思考,作者很显然是借着这样一个人物的塑造,对贾府的命运,从穷奢极欲到逐渐衰败,是寄予了深深的鞭挞和批评的。) (五)剖析作品手法 人们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胸有丘壑,立意高远,层峦叠嶂,妙隐成文”。单单从节选的课文,我们能够窥见整部作品人物塑造之全豹。 刚才我们对刘姥姥性格形象分析的时候,已经列举不少人物塑造的技巧,下面请同学归纳。 学生交流讨论。‎ ‎(明确:1.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烘托手法) 教师归结:从整篇课文来说,本文的手法还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同时还有渲染与烘托的结合。 ‎ ‎2、章回体小说:‎ ‎ 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的历代兴亡和战争故事。‎ ‎3、作者在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面,在这个场面描写中,作者描写的众人的笑,可以说各具情态,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清晰可见,众多的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128‎ 板书设计 刘姥姥进大观园 ‎ 曹雪芹 ‎ 语言 刘姥姥:大智若愚,淳朴节俭,率真自然,风趣滑稽 ‎ 动作 凤 姐:聪敏,爱捉弄人 ‎ 烘托 贾 母:仁慈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抓住“笑”,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笑中推测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从而文本入手,引导学生抓关键“撑”“伏”“滚”“喷”来反复推敲隐含着的黛玉、宝玉、湘云、刘姥姥、王熙凤等等人物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中描写人物的其他句子,从不同视角谈各自的看法。‎ 教学设计 课题 ‎《写作(六) 学写改写》‎ 课型 新授 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掌握写故事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并合理地运用到写作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写故事,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128‎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运用写故事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写出完整的故事,并且让故事有趣,引人入胜。‎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受挫折的烦恼等。我们认真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不同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那么,我们如何把听到的或者自己讲过的故事写成完整而精彩的故事呢?‎ 二、明确什么事是故事。‎ 故事侧重于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 故事应该着重于笔下的人物在怎么说和怎么做,而不是怎么想。作者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语言富于生动性,不需着意刻画,其中的人物就会鲜活起来。‎ 三、学写故事。‎ 如何写出完整的故事,而且使故事深深地吸引读者呢?‎ ‎(一)注意记叙要素的完整。‎ 要想将故事叙述完整具体,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过程和结果叙述清楚,揭示故事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才能使读者对整个故事有全面完整的印象。是不是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对六要素逐一交代呢?这要视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灵活交代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可以避免文章的呆板和平庸。‎ ‎(二)写出故事的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读好文章就像欣赏山景,不喜欢平缓而无变化。怎样才能写出有波澜的文章?‎ ‎1.巧设悬念。常用的制造“波澜”的方法之一就是巧设悬念,是指作者在展开故事情节、安排矛盾和冲突时,利用读者关切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动态的心情,将后面要表现的重要内容,先行提出或预作暗示,来个悬而未决。令读者欲罢不忍,饶有兴味地读下去,非要把文章读完不可。作者利用这种方法巧妙地带着读者寻幽探胜,渐入佳境,从而使文章吸引人。‎ 比如蒲松龄的《狼》,篇幅不长,但写得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不妨再读一遍这篇文章,看看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 ‎2.欲扬先抑。欲扬先抑,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写作技巧,即作者为肯定和褒奖某人某物,先作某些退让,有意贬抑或否定,而后再着力褒扬,让人景仰。由于这样大起大落地叙述,势必在读者心头引起较剧烈的心理变化,于是,便能达到形成“波澜”的目的。‎ ‎(三)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 好作文,都会把人物的性格特点隐藏在准确具体的描写之中。‎ ‎1.传神的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不仅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面貌长相,还能反映出人物年龄、身材、性格、经历、处境与思想感情。‎ ‎2.逼真的行动描写。即通过人物在故事中富有个性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只有这样,我们笔下的人物才能鲜活起来。‎ ‎3.‎ 二次备课 如何写出完整的故事?‎ ‎(一)注意记叙要素的完整。‎ ‎(二)写出故事的波澜。‎ ‎(三)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 ‎(四)融入合理的想象。‎ 注意写作手法的运用。‎ 128‎ 真实的心理描写。当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都不足以展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时就应该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 ‎4.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 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法,就会使文中刻画的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味。比如在《孙权劝学》中,吕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他由借口“军中多务”不肯读书,到听了孙权的劝告“乃始就学”,到“非复吴下阿蒙”,乃至令人“刮目相看”,表现了他听从劝告、学有所成的进步过程,也体现出他志趣的发展变化。‎ ‎(四)融入合理的想象。‎ 作文离不开想象,尤其是虚构的故事作文。写作中凭借想象虚构出奇特的生活情景,创造出新的形象,从而使作品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比如《卖炭翁》中,作者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和心理做了细致的描绘,加以合理想象,特别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如此真切,催人泪下。‎ 四、写作文题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五、佳作欣赏 ‎“百合花”的故事 我讨厌我的姐姐,因为她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让我更加自卑。‎ 她有一副天使般的面孔:小巧的瓜子脸,精致的鼻子,弯弯的眉毛下面长长的睫毛衬着一双泉水般清澈的眼睛,还有红润柔嫩的唇,以及柔顺的长发,活脱脱一个真人版芭比娃娃。而且她还拥有令人艳羡的好成绩。相比之下,我就像一只丑陋的麻雀:卑微、平凡、毫不引人注目,平庸得让自己都觉得讨厌。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怨恨她,制造一些恶作剧,让她难堪……可是她对于我的所作所为只是淡然一笑,让我自愧不如。‎ 但是有一天,她终于爆发了,我毁掉了她最心爱的雕塑——一只百合花的雕塑。我想找一本漫画书,不小心撞到了书架,放在书架上的“百合花”便从高高的书架上掉下来,碎成一片片的。如同姐姐看到这情景时,从脸上溅落到地上的一滴滴伤心的眼泪。可我非但没有道歉,反而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着风凉话。姐姐实在忍无可忍,怒气犹如火山爆发一样迅速席卷了她平日里如花的笑靥。她扬起手掌,打在我的脸上,疼痛如火舌般在我的脸上蔓延,我捂着脸,震惊、委屈、愤怒交织在一起,我不顾一切地跑进雨雾里……‎ 第二天,当我从同学家回来的时候,却听到姐姐生病的消息。原来,昨晚姐姐为了找我淋了雨,受了寒,发起了高烧。可昏睡中的姐姐依然叫着我的名字,喃喃地请求我的原谅……‎ 听到这个消息,我内心的愤怒和委屈顷刻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揪心的愧疚与不尽的感动。望着姐姐憔悴的面容,我满脑子都是过去的回忆,我想起了偷吃姐姐的糖果时,她总是宠溺地笑着说:“你这只小馋猫!”我想起了故意弄脏姐姐最喜欢的花裙子时,她溺爱地摸摸我的头说:“你这个小调皮鬼!”我想起了姐姐为我收拾屋子时,嗔怪地说:“你这个小懒虫!”……‎ 我再也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说出了亏欠姐姐好久的话:“姐姐,对不起……”‎ 姐姐睁开疲惫的眼睛,苍白的脸上绽放出浅浅的微笑,我看到两行清泪从姐姐的眼角滚落,就像纯洁的百合花上滴落的晶莹露珠,晶莹剔透,‎ 学生练笔,先写小故事,然后扩展完善。‎ 128‎ 折射着姐姐那颗善良的心……‎ 点评:本文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写出了自己对姐姐从讨厌到释怀到谅解的过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塑造丰满。同时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同时还采用倒叙和插叙的写作顺序,使得文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