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50 KB
  • 2021-11-10 发布

贵州省安顺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贵 州省安顺市 2013 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 把各题选出的答案序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 1.(2 分)(2013•安顺)人体内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 ) A.钠元素 B.钙元素 C.铁元素 D.锌元素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人体中氧元素的含量最高,金属元素中,钙元素的含量最高. 解答:解:人体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钙元素,约占 1.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中元素含量方面的知识,比较简单,熟记教材内容即可正确解答. 2.(2 分)(2013•安顺)物质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物质的还原性 B.物质的熔点 C.物质的挥发性 D.物质的硬度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 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 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物质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 确. B、物质的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物质的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物质的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3.(2 分)(2013•安顺)在实验室中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量筒不仅用来量取液体,还用作反应容器 B.实验室制得氢气用玻璃片盖上瓶口正立于桌面上 C.配置稀硫酸溶液,在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将水慢慢沿烧杯壁注入并不断搅拌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预先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内装上少量水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分析; B、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分析;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 D、根据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解:A、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错误; 2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应倒立在桌面上,故错误; C、浓硫酸的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沿烧杯壁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 错误;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预先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内装上少量水,以防 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学们应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难度不大. 4.(2 分)(2013•安顺)日常生活中会应用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表述中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 且正确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导致高血压 B.工业上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方法大量制取氧气 C.煤燃烧时排放出 SO2 和 NO2 等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D.用铁锅做菜,说明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人体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而不是高血压,故选项说法错误.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大量制取氧气,而不是加热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方法, 故选项说法错误. C、煤燃烧时排放出 SO2 和 NO2 等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 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铁锅做菜,说明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 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 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5.(2 分)(2013•安顺)下列各物质中均含有 N 元素,在这些物质中 N 元素的化合价最低 的一种是( ) A.KNO3 B.NH4Cl C.NO D.NO2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A、钾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 KNO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 x=+5 价. B、氢元素显+1 价,氯氧元素显﹣1 价,设 NH4Cl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y,根据在化 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1)×4+(﹣1)=0,则 y=﹣3 价. C、氧元素显﹣2 价,设 N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 和为零,可得:z+(﹣2)=0,则 z=+2 价. 3 D、氧元素显﹣2 价,设 NO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 数和为零,可得:w+(﹣2)×2=0,则 w=+4 价. N 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一种是 NH4Cl.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 题. 6.(2 分)(2013•安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发生反应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CO2+C CO B.Ca(HCO3)2=CaCO3+CO2+H2O C.Ba(OH)2+2KCl=BaCl2+2KOH D.2Al+3H2SO4=Al2(SO4)3+3H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条件应该是高温,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CO2+C 2CO.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条件,碳酸钙后面没有标注↓,二氧化碳后面没有标注↑,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 CaCO3↓+CO2↑+H2O. C、氢氧化钡与氯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 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 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共 5 个小题,共 28 分.请把各题解答的结果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7.(4 分)(2013•安顺)A 物质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A 物质经高温分解后得到氧化物 B 和 气体 C,B 和水反应得到 D 物质.将 C 气体通入 D 物质的澄清溶液中反应,又得到 A 物质.请 你写出 A、D 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并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 A 物质的化学式 CaCO3 、相对分子质量 100 ; D 物质的化学式 Ca(OH)2 、相对分子质量 74 . 考点: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碳酸钙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 化钙能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据 此分析判断物质.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 物质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则 A 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 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 B 是氧化钙,C 是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化 合生成了氢氧化钙,则 D 是氢氧化钙.所以: 4 A 物质的化学式是:CaCO3,CaCO3 相对分子质量=40+12+16×3=100; D 物质的化学式是:Ca(OH)2;Ca(OH)2 相对分子质量 40+(16+1)×2=74. 故答为:CaCO3,100;Ca(OH)2;Ca(OH)2,74. 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推断题,难度不大,了解了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之间的相互转 化的关系,即可推断出物质, 8.(6 分)(2013•安顺)在常温常压下有下列物质:①H2 ②H2O ③空气 ④CO ⑤塑料 ⑥ 石墨 ⑦KNO3 ⑧淀粉 ⑨生石灰 ⑩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物质的序号): (1)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是 ① 、能导电的固体物质是 ⑥ ; (2)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⑤ 、属于复合肥的是 ⑦ ; (3)属于液体混合物的是 ⑩ 、有毒并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是 ④ .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 合物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清洁燃料需要具备的条件之一﹣﹣不污染环境; 导电的固体物质有:某些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等; 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等; 含有氮元素、钾元素、磷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称为复合肥; 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 解答:解:(1)氢气的热值高,燃烧时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故填:①. 石墨在常温常压下是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故填:⑥. (2)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填:⑤. 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填:⑦. (3)稀硫酸是液体,其中含有水和硫酸,属于混合物. 故填:⑩. 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但是氢气无毒,有毒并具有还原性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故填:④. 点评: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判断物质的所属类别时要 紧扣概念,认真分析. 9.(6 分)(2013•安顺)有三种元素 A、B、C,已知 A 元素的离子 A+结构示意图为: ; B 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C 元素和 B 元素组成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是常用的溶剂. (1)A、B、C 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化合物 D,D 的化学式是 NaOH ;这种化合物的俗 名是 烧碱(或火碱、苛性钠) (只填一种); (2)化合物 D 溶于水所得溶液的 pH 大于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化合物 D 曝 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 潮解 ; 5 (3)将一种硫酸盐溶液加入到化合物 D 的溶液中发生反应,有一种蓝色的沉淀生成,写出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 式. 专题:元素推断题. 分析:根据 A+结构示意图判断 A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B 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及 C 元 素和 B 元素组成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是常用的溶剂进行判断各自元素的名称,结合 问题完成解析. 解答:解:(1)A+结构示意图判断 A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11,因此是 Na;B 元素原子核内 只有一个质子,说明是 H;C 元素和 B 元素﹣H 组成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是常用的 溶剂,应该是 H2O,因此 C 是 O,故 A、B、C 三种元素即:Na、H、O 可组成的化 合物 D 是氢氧化钠,其化学式是 NaOH;俗名是:烧碱(或火碱、苛性钠); 故答案为:NaOH;烧碱(或火碱、苛性钠); (2)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因此其水溶液显碱性,pH 大于 7,;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 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潮解; 故答案为:大于;潮解; (3)将一种硫酸盐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钠的溶液中发生反应,有一种蓝色的沉淀生成, 即氢氧化铜沉淀,因此硫酸盐是硫酸铜,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 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故答案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点评:本题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描述了元素的性质,结合信息完成推断,然后利用相关的物 质的性质进行解析即可,难度不大,但需要细心. 10.(6 分)(2013•安顺)如图所示:已知 A 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B 是一种紫色固体单 质.C 是一种红色固体氧化物,D 是一种黑色固体氧化物,E、F 各表示一种化合物:A、C、 D、E、F 几种物质中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请根据图示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D 和 E 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Fe3O4 、 FeCl2 . (2)在如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① (填反应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 反应的是 ⑤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 2Fe+3CO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 6 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由于 A 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且能够燃烧,所以 A 可能是铁,燃烧后的产物可能 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铁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也能与硫酸铜反应置换 出单质铜,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 A 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且能够燃烧,所以 A 可能是铁,燃烧后的产物 可能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铁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也能与硫酸铜反应 置换出紫红色的单质铜,C 是红色的氧化铁,该物质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单质的铁 A; (1)由分析知 D 和 E 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Fe3O4 和 FeCl2; (2)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由图中的反应过程可知:铁的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多数为酸碱盐之间的 反应,故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3)②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间的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故答案为:(1)Fe3O4;FeCl2;(2)①;⑤;(3)Fe2O3+3CO 2Fe+3C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 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11.(6 分)(2013•安顺)如图所示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 t1℃时,溶解度相等的是 A 和 C 两种物质;t3℃时将 A、B、C 三种物质接近饱 和的溶液通过降温后,能析出晶体且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B 物质; (2)当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 t1℃,所得的溶液中仍然是饱和溶液的 是 A 、 B 两种物质的溶液; (3)称取 A、B、C 三种物质各 30g 分别溶于 100g 水配成溶液,当温度控制在大于 t1℃小 于 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 物质的溶液.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 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一定温度范围内,溶解 度随温度变化趋势越大,析出晶体越多; (2)据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3)结合该温度范围内物质的溶解度,及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分析解答. 解答:解:(1)在 t1℃时,AC 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二者的溶解度相等;t3℃时将 A、B、 7 C 三种物质接近饱和的溶液通过降温后,C 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不会析出晶 体,A 的溶解度变化比 B 大,所以能析出晶体且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B; (2)A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当 A、 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 t1℃,所得的溶液中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AB; (3)观察图示可知:t2℃时 A 的溶解度是 30g,当温度控制在大于 t1℃小于 t2℃时, A 的溶解度最大是 30g,而 B 的溶解度始终大于 30g,C 的溶解度始终小于 30g,所 以在此温度范围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 故答案为:(1)A 和 C;B;(2)A;B;(3)B. 点评:本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溶解度曲线意义的认识,以及应用解题的能力,掌握相关知 识才能结合选项很好的分析解答.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题共 2 个小题,共 14 分.请把各题解答的结果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2.(6 分)(2013•安顺)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 研究,请按要求进行填空: (1)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时选用的仪器是 胶头滴管 ,在过滤操作中用于引 流的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 试管、燃烧匙等 (填两种); (3)用量筒取用液体药品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 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 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用于加热的仪器;测量容器-量筒.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常见的用于加热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 匙、蒸发皿、坩埚等. (3)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1)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时选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在过滤操作中用 于引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2)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 埚等. (3)用量筒取用液体药品时,量筒必须放平,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 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故答案为:(1)胶头滴管;玻璃棒;(2)试管、燃烧匙等;(3)凹液面的最低处.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8 分)(2013•安顺)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是用过氧化钠(Na2O2)和呼出的 CO2 反 应来制取氧气提供呼吸.某实验小组为验证这一原理,进行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和二氧化碳反 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设计装置】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B 装置中盛装 NaOH 溶液. 【实验过程】向装置 A 中通入足量 CO2 气体,观察到 A 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 末,同时见到 B、C 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实验分析】 8 (1)为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实验小组采用的验证方法是用一根带火星 的木条 放在尖嘴管口,若发现木条复燃,则说明反应生成了氧气 ; (2)装置 C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干燥氧气 ,这是根据浓硫酸具有 吸水性 的原理; (3)写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 ; 【实验结论】 (4)实验证明:Na2O2 和 CO2 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反应可得到氧气.通过探究同学们认 为:在实验室不用加热的方法,用气体也可制得氧气.按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经验,你采 用的方法是: 2H2O2 2H2O+O2↑ (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考点: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 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1)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一些气体的干燥剂,可以据此解答; (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4)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之下能够快速的分解产生氧气,可以据此 解答. 解答:解:(1)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为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 碳反应生成氧气,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尖嘴管口,若发现木条复燃,则说明反应 生成了氧气;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一些气体的干燥剂,所以 C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 燥氧气; (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4)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之下能够快速的分解产生氧气,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故答案为:(1)放在尖嘴管口,若发现木条复燃,则说明反应生成了氧气; (2)干燥氧气;吸水性,; (3)2Na2O2+2CO2═2Na2CO3+O2; 9 (4)2H2O2 2H2O+O2↑. 点评:选用干燥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而定,其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 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四、计算题(本题只有一个小题,6 分.请把解题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4.(6 分)(2013•安顺)黄铜是由铜、锌组成的合金.为测定某种黄铜中锌的含量,取 43.4g 这种黄铜和质量分数为 19.6%的硫酸溶液 100g 恰好完全反应,将未反应的铜过滤后得到 112.6g 溶液.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1)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1)根据反应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然后利用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锌 的质量即可;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锌,可根据硫酸中溶质的质量求出硫酸锌的质量, 进而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完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可以知道反应消耗的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19.6%=19.6g. 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 x,硫酸锌的质量为 y. Zn+H2SO4═ZnSO4+H2↑ 65 98 161 x 19.6g y = = 解得:x=13g y=32.2g 所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00%=30%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8.6% 答:(1)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0%;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6%.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结合数学图象解答,难度 较大.注意:注意标明气体;计算要细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