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1-11-11 发布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说课稿(新人教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第五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重中之重,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根据上课实际情况确定规范画出并联电路、动手连接并联电路是这节课的难点。‎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分组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三个、小灯泡两个和导线若干),制作示教板两块(一块串联、一块并联,连线图都不可见),市场上小彩灯一串,以备教学使用。‎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特色,为了充分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入理解交流与合作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节课采用以设疑、启发、科学探究相结合为主,以演示、理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法;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他们的知识仅限于一个用电器,同时学生对电学学习早有期待心理,认为电学中实验很有趣,都想动手去实验,有很强的动手意愿。‎ ‎(二)学法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将学生学习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并根据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以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为主要学习方法。在整节课中让学生自己想“探究”、想“成功”,并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地探索学习,达到“学会”。‎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引入 同时展示示教电路板(一串小灯泡看不到导线)和一串市场中卖的小彩灯(只取红色)‎ 第一次合上开关两灯亮,分别摘下一个灯泡再合上开关,小灯泡亮,小彩灯不亮,观看学生表情后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看到两种电路的演示,同学们有什么想法、想知道什么?‎ 4‎ 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疑惑。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即而进入主动思考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电流的特点探究 先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一个开关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用电器都工作吗?有几种接法?‎ 在连接电路前先强调电学安全操作要领,同时教给学生一个接线柱接两根线的方法,也是暗示学生采用并联这种方式(采用启发法),让学生带上问题去连接,实验过程有创造性也有竞争性,学生实验能否成功,只需由灯发光来表明,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上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完成连接后再展示实物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连接的实物画出电路图,这样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学生采用串联这种简单方法使灯泡发光,他就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采用并联的方法使灯发光说明他能力强,他的电路图就有一定难度。而不是采用先设计电路图再连接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同时也训练了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能力。通过电路图的观察学生讨论得出串并联连接特点,这样直观易懂。‎ 接下来让学生利用上节知识标出图5.3-1和图5.3-2中电流的方向,同时请两位同学在 黑板上标出,师生共同分析电流流向,得出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再讲解干路和支路 ‎(三)串、并联用电器的关系的探究 学生对串、并联有了初步的理解,再不失时机的设置障碍,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展示:一块示教板,上面两个灯并列摆放,连接线看不到, ‎ 现在学生无法从连接方式判断串并联电路,从而继续激发学生兴趣、疑虑。让学生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通过这个过程引入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关系的探究,此时可利用刚才连接好的方式探究有利于节省时间,同时也让开始没有连接并联的这些学生尝试根据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突破连接并联电路这个难点,学生在实验中得到结论,然后再利用探究的结论上台判别示教板上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使其知识得到巩固,同时告诉学生仅凭元件摆放的位置是无法判别串并联的。‎ 全体学生参与游戏巩固新知 游戏:伸出双手,握紧拳头再伸出大小母指,以拳头为用电器,以大小母指为导线,先组成两个用电器串联,再扩展到三个,然后组成两个用电器并联,再扩展到三个,这一游戏既巩固串并联的连接特点,又把串并联得以扩展,同时也体现了合作意思。‎ ‎(四)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探究 练习:生活中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1)上课前展示的两串灯;(2)红绿灯;(3)大彩灯;(4)路灯;(5)教室灯 设问: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可老师有个疑问:路灯是并联的能同时亮和同时灭,进行整个控制,教室里的灯是并联的,可它又能分别控制,这是为什么呢?‎ 引入开关作用的探究,这个实验探究中串联相对简单一些,但并联就相对难一些了,为了降低难度,我采用是给出电路图,让学生连接实物进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在并联时,给予“先摆好器材再连接实物”的友情提示(采用启发法),进一步降低难度。这样学生实验操作中就能很快探究出串并联开关的作用。同时也训练了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的能力,近一步突破连接并联电路这个难点。‎ ‎(五)巩固练习 题目:判断家用电冰箱中照明指示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用两种方式)。‎ 此题体现了新课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同时把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关系和电流特点得以巩固,也告诉学生判断串并联的电路的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充分发表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使整节课的知识得以梳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七)课后挑战 设计抢答器电路:要求每一组同学按开关相应组指示灯亮 ‎【教学设计思路】‎ ‎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 4‎ 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要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探究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让学生对常见的串并联电路进行讨论、分析、交流,巩固本节知识点,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利用线路板进行实验,实验装置简单、用时短,操作方便、效果明显。‎ ‎2、实验探究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具有更多的动手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3、用游戏巩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并很好把串、并联电路得以扩展。‎ ‎4、采用先设疑、讨论,再探究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能很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意识,同时也有效的降底了教学难度。‎ ‎5、课堂练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 ‎6、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师生相互交流,互相沟通,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发散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商榷之处:‎ ‎ 1、本节课是采用集中探究优势大还是分散探究优势大 ‎2、能否减少探究点,将开关的作用学生动手探究转为教师的演示探究来进一步降低难度。‎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 下面根据我上过的一节《串联和并联电路》课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课后反思体会。‎ 原设计了一节课,通过学生设计电路,然后连接电路,由电路的不同引入串联和并联电路。在新课进行前提问: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接法?由于部分学生参照了书,他们能够按照老师的意图设计出两种不同的电路图。我让学生先在图上标出电流的方向,观察他们的电流流经的路途有什么不同,然后分别给他们命名为串联和并联。接着学生试着连接电路,学生在第一次动手连接电路的时候,出现了许多小问题,例如:电池接反、线路连接松接触不良,灯不亮等,而在连接并联电路时,发现学生对电流的途径还是不清楚,没有理解分支点和汇合点的意思。‎ 后来参加市局组织的学习,我对本节课有以下想法:1、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直观认识,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并通过列表对比的方式,加深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与区别。2、教学中充分抓住教学的契机,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水流做为例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3、在学生动手实验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先演示一下,然后学生再动手。‎ 给学生一个自我创造的空间,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获取知识,增强求知欲。 ‎ ‎《串并联电路》教学反思 从内容上看,本节内容是学生们首次接触大型的电路实验,是对前面的电路图进行巩固的作用。本节课中所涉及的实验都已经分别进行了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兴趣,观察实验现象,初步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将尝试教学理论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有利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活动课的相互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知识领域、发展个性、培养创造能力;有利于增强参与竞争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 ‎ 这种教学过程特别强调尝试练习也就是说物理教学不是让学生去“读”科学而是“做”科学。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从提出问题、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索直至获得结论的探索过程,像物理学家那样思考物理,培养学生了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探究,体现科学学科特点,突出学生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留下深刻印象,提高教学效率。实验中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独立思考的能力。‎ 4‎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研讨,对本人各方面的教学技能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离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还差得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好好的总结、思考,不断改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评课稿 ‎ 10月22日学习了园区十中张老师的一节《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课,感觉张老师为了这节课精心做了课前准备。整节课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过渡自然,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在学法指导上也有一定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运用知识的迁移,巧妙的找到学生知识的增长点,并注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教育背景下,张老师这节课本身就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如利用数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实验演示巧妙利用美术课堂的画板架等等。下面就本节课最有感触的几个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1、串并联电路的概念教学,这个环节张老师是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得出串并联电路的概念。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放”让我感觉很好,魏书生曾说过他上课三不讲:凡是学生能看会的,不讲;凡是学生查找资料后能学会的,不讲;凡是班干部能教会的,不讲。这三个不讲其实从另个侧面体现了学习过程本质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张老师恰恰在这个环节上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在自己动手实验后,学生通过的自学,小组的讨论,体验了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 ‎2、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张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自主探究,巧妙铺设情境问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时候就是新旧知识不平衡的时候。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学生认知的构建就是新认知对旧认知带来的冲击,并通过个体的整合加工,达到新的认知平衡。在张老师的预设问题中,学生逐步达成新认知的平衡,完成知识的构建。如探究开关在串并联电路中作用的时候,学生的旧知会局限的认为开关断开就会是用电器停止工作,但并联电路一条支路开关断开其它支路用电器仍然工作,这就给学生的认知带来冲击。张老师这时候恰当的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并联电路中电流路径不唯一,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这个规律。告诉学生的知识,学生很快就会忘记,而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体会则印象非常深刻。‎ 同样的一节课,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个人认为本节课如果能注意以下几点可能会更好一些:‎ ‎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时候是现对独立的分析、归纳出结论的,如果能相互比较可能效果会更好。(渗透“比较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2、演示实验中操作的规范性再严谨一些。(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科学探究的习惯)‎ ‎ ‎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