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5.00 KB
  • 2021-11-11 发布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2-2《奇妙的二氧化碳》同步练习(含答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奇妙的二氧化碳 1.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氢气 2.晓晓将一盆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了 48 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先剪 断叶片的主叶脉(如下图所示),再将绿色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 2 到 4 小时,发现 K 处不能 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 K 处叶片缺少( ) A.叶绿素 B.O2 C.CO2 D.H2O 3.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 ) ①都是气体 ②都可用于灭火 ③都是氧化物 ④都易溶于水 ⑤通常状况下密度比空气 大 A.①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⑤ 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 )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 A.档案材料发生 火灾时适宜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因镁等金属材料可在 CO2 中燃烧,所以镁等金属材料发生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碳酸水(二氧化碳水溶液)滴灌大棚植物是为提高大棚温度 D.喝碳酸型饮料感到凉爽 6.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 述中,错误的是( ) A.有气泡产生 B.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 C.贝壳逐渐溶解 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7.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适宜的仪器是( ) A.广口瓶、集气瓶、酒精灯 B.漏斗、广口瓶、集气瓶、水槽 C.长颈漏斗、广口瓶、集气瓶 D.长颈漏斗、大试管、集气瓶、酒精灯 8.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9.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下图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从 “物质性质 物质用途”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干冰升华时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制冷剂或用于人 工降雨。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作 ____________。 (3)试写一条二氧化碳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某同学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 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槽中,并轻轻振荡试管。 (1)描述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方案,经检验装置 气密性合格后加入试剂。 (1)描述Ⅰ中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Ⅲ和Ⅳ中可能出现的现象:Ⅲ中紫色花逐渐变成红色花,Ⅳ中______________, 由此可推理紫色花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 12.设计一个化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13.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 ) 14.据 CC TV 报道,中国科学院最近组织了地质、测绘、水文、大气、环保等综合科考队, 对喜马拉雅山脉的珠峰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 (1) 5 月 22 日上午 11 时,首批科考队员登上珠峰峰顶,第二批队员在海拔 8 300 米的突击 营地,后勤人员在海拔 5 200 米的大本营。此时这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在___________。 (2)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欧亚板块挤 压而隆起形成山脉。”下列证据支持这种说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喜马拉雅山脉的可可西里地区有大量野生藏羚羊 B.喜马拉雅山脉有名贵的雪莲、藏红花等珍稀植物 C.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鱼、海螺、海藻等水生生物化石 (3)科考队通过对珠峰地区的冰川考察分析认为:珠峰所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消融速度在 加快。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温室效 应”造成的。请提出一个能防止温室效应的可行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 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 验的方案。A 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 图甲所示。B 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 观察小花颜色变化, 甲 乙 请你对 A、B 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 (1)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人想在一块平整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刻上“热爱祖国”四个大字。请 你提出一种刻蚀的化学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并简要说明这一方法的操作步骤。 参考答案 1 答案:A 2 答案:D 解析:剪断主脉不能为 K 处提供水分,而水和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3 答案:A 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两种气体。该题通过比较的方法考查了学生 对两种气体重要性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了应用比较方法学习知识的能力。解此题的关键是 要十分清楚两种气体的性质,将它们一一作比较,得出异同点,获得答案。 4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 答案:C 解析:档案材料珍贵,用二氧化碳灭火后汽化不会损坏材料;A 正确;镁等活泼金属能在二 氧化碳中燃烧,所以活泼金属发生火灾用二氧化碳灭火无效,B 正确;碳酸有利于中和碱性 土壤,挥发出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C 错误;喝进碳酸水后二氧化碳逸出,带 走了体内的热量,所以感到凉爽,D 正确。 6 答案:D 解析:贝壳(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表面皿上蘸有的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贝壳逐渐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 7 答案:C 解析:因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故不用酒精灯;又 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用水槽。 8 答案:B 解析:A、C、D 三项均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 项过滤液体是除去液体中的不 溶性杂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9 解析:此题考查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可结合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解答。 答案:(1)吸收 (2)气体肥料 (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又比空气大,故可以用来灭火(或二氧化碳溶 于水,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或啤酒等;或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成碳酸水,可改良碱性土壤;或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使石灰浆刷的墙面变坚硬……) (说明:对上述开放性题的解答,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均可) 10 解析: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试管中气体体积减小, 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水压入试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答案:(1)试管内形成一段红色水柱 (2)CO2+H2O  H2CO3 11 解析:此题通过三个实验检验了鸡蛋壳与盐酸反应所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其水溶液能使紫色花变成红色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实验现象充分 说明鸡蛋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同时也说明紫色花中含有石蕊。 答案:(1)鸡蛋壳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鸡蛋壳浮在溶液的上面 (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石蕊 12 探究:方案一:如下图所示,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瓶,瓶口加塞子,插入玻璃管(红 墨水封在管中),其中一个瓶为空气,另一瓶中充入高浓度二氧化碳,同时放在阳光中照射, 一段时间后,盛高浓度二氧化碳瓶中的红墨水比另一瓶上升得快,表明其温度升高快,气体 受热膨胀。证明二氧化碳对太阳光热量吸收率比空气高。 方案二:如下图所示的两个瓶共用一根玻璃管,玻璃管中有一滴水滴(红墨水),在阳光下 照射,观察水滴移动情况。水滴向左移动。(原理同方案一) 13 答案:D 解析:A 图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既证明了二氧 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也证明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B 图 中的塑料瓶将变扁,证明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还能与石灰水反应。C 图中石蕊试液变红, 证明二氧化碳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D 图中的实验只能证明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14 解析:本题是化学与地理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防止温室效应应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考虑。 答案:(1)海拔 5 200 米 (2)C (3)二氧化碳 少使用煤作为燃料,开发清洁能源 15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答案:(1)B 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合理 (2)B 同学进行了多个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小花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紫色石蕊变红不是 水作用的结果,也不是二氧化碳作用的结果,而是酸作用的结果,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一定生 成了具有酸性的物质 16 解析:盐酸可与大理石反应,因此刻蚀的化学原理应为 CaCO3+HCl  CaCl2+CO2↑+H2O, 在实际操作中应先用不与酸反应的物质写好“热爱祖国”或将“热爱祖国”之外的大理石 板用不与酸反应的物质保护好,再均匀倒上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水冲洗石板即可。 答案:CaCO3+HCl  CaCl2+CO2↑+H2O 先在大理石上用石蜡写上“热爱祖国”四个字,接着在大理石板上均匀地倒上稀盐酸,待反 应一段时间后,用水冲洗石板,再将石蜡刮去。(其他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