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2 M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是( )
A.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利用石油生产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 )
A.实验
B.测量
C.推理
D.理论
3.九年级化学课本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可爱的小猫气定神闲地站在一放在高温火焰上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上,这一事实可说明此高分子合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良好的绝热性
B.良好的导电性
C.隔水
D.熔点高
4.手放在一块被火烧烤的板上仍安然无恙,则制造这块板的材料和性质是( )
A.无机材料透气
B.特殊钢板耐高温
C.纳米碳板熔点高
D.有机高分子材料绝热
5.下列关于绿色化学的描述,哪些不是其主要特点( )
A.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用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B.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
C.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D.加速化学反应的进程,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
6.“绿色化学”是指( )
A.无害化工产品
79
B.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无害产品
D.只能使用,不能再生的化学产品
7.化学研究物质变化,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如:①新型的半导体②电阻几乎为零超导体③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④能骤冷骤热又轻又透气的特殊衣料下列选项属于新型研究项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面四个标志中,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
9.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
A.白色固体
B.调味品
C.易溶于水
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10.下列不属于化学工业的是( )
A.农药
B.印染
C.汽车
D.陶瓷
11.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实际上描述一个有趣的自然现象。影响山中桃花迟开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
B.湿度
C.降水量
79
D.土壤
12.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语汇,其中跟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
A.蓝色晶体
B.黑色粉末
C.绿色食品
D.白色烟雾
二、填空题
1.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能源,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 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淀粉浆糊各取2mL,注入到两支试管中,再向其中的一支试管加入2mL的清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的唾液。并同时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恒温加热,约10分钟后取出。待试管冷却后,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滴入清水的试管里的浆糊变成蓝色,滴入唾液的试管里的浆糊没有变成蓝色。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中含有_____,它对淀粉有_____。
3.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补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6毫升(见下图)。则服用多少毫升的滴剂等于服用了6毫升用量的糖浆( )
79
A.3毫升
B.6毫升
C.9毫升
D.12毫升
参考答案
一、1.C 2.A 3.A 4.D 5.D 6.A 7.D 8.C 9.D 10.C 11.A 12.C
二、1.②⑤ ④⑥⑧ ④⑥⑧ ①
2.唾液 唾液淀粉酶 分解作用
3.A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习题精选(一)
随堂练习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
A.水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
D.灰烬
2.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79
4.简答: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个性练习设计
1.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2.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这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3.在做人工呼吸的时候是吹气还是呼气?请说明理由。
4.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验,原因是;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
参考答案
1.C 2.C 3.B 4.(略)
个性练习(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习题精选(二)
基础题
(时间:15分钟分数:50分)
1.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世界由物质组成,物质由粒子构成
B.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其自身的结构
C.从宏观看,物质有时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但从微观看,则是永恒运动的
D.在固体物质中,粒子处于静止状态
3.你认为确定一瓶标签残缺的试液是否是氯化钡溶液的最佳方法是( )
A.讨论
B.实验
C.调查
D.上网
4.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人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79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CO2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交换。
提高题
(时间:10分钟分数:50分)
1.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人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79
实验步骤
验证依据
(1)
(2)
根据判断CO2含量不同
(3)
根据判断O2含量不同
(4)
根据判断水含量不同
2.化学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生活处处有化学!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和理解,请你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化学知识,提出一个问题或描述一种现象,并回答或解释。
挑战题
1.碳酸钠跟盐酸反应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燃着的蜡烛熄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探究燃烧现象。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A),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烧杯(C)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如下图)。
请你帮助他们填写下表:
A
B
C
现象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人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79
水含量是否相同
(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
(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D 2.D 3.B
4.(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
(2)气体
提高题
1.(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判断CO2含量不同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O2含量不同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根据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判断水含量不同
2.答案提示:如家庭烧煤做饭,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为做饭提供能量,又如春节燃放鞭炮等
挑战题
1.
A
B
C
现象
烛焰熄灭
烛焰不灭
烛焰熄灭
2.(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判断CO2含量不同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O2含量不同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根据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判断水含量不同
走进化学实验室 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
79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
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把鼻孔凑近瓶口闻药品的气味
C.将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
D.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应擦干
3.下列仪器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
A.试管
B.广口瓶
C.量筒
D.烧杯
4.取5mL液体,应当选用( )。
A.托盘天平
B.带刻度试管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
5.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
A.滴管伸入试管竖直滴加
B.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
C.滴管口斜靠在试管壁滴加
D.滴管水平向试管中滴加
6.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A.1/2
B.1/3
C.1/4
D.2/3
7.取用块状固体可以用(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可以用( )
79
A.手抓
B.药匙
C.镊子
D.纸槽
8.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 )
A.内焰、中焰、外焰
B.焰心、内焰、外焰
C.焰心、中焰、外焰
D.下焰、中焰、上焰
9.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蒸发皿
B.集气瓶
C.烧瓶
D.试管
10.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 )
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过
B.用蒸馏水洗过多次
C.洗涤后的仪器已经透明了
D.仪器内壁的水附着均匀了
11.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
B.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C.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D.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是( )mL
A.9
B.大于9
C.小于9
D.无法判断
79
二.填空题
13.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量试剂反应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加热需用__________________。
14.酒精灯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其中_________温度最高,应用_______________加热。
1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_____,若俯视量筒,则读数_____________。
16.用容积为30mL的试管加热某种液体时,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______________mL。
17.如图所示,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1~2s钟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上有两处碳化(变黑),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请指出所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并改正:
18.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20.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D 3.C 4.C 5.B 6.B 7.BC、BD 8.B 9.D 10.D 11.C 12.B
二.填空题
13.(1)量筒(2)集气瓶(3)烧杯(4)酒精灯(5)试管(6)试管夹
14.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
15.最低处,偏小,偏大
16.10
17.外焰温度最高
三.简答题
18.错误:
(1)手持试管加热
(2)试管垂直放置
(3)试管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1/3
(4)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改正:
(1)用试管夹夹持试管
(2)试管与桌面成45°角
79
(3)将试管中液体倒出部分,使其不超过试管容积1/3
(4)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19.错误:
(1)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
(2)试管垂直放置
(3)试管口没挨试剂瓶口(远离试管口)
改正:
(1)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2)试管略倾斜
(3)试管口紧挨试剂瓶口
20.
错误:试管口向上倾斜
改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走进化学实验室 习题精选(二)
基础题
(时间:10分钟 分数:5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取5ml左右,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B.用托盘天平称量15.5gNaCl固体时,左盘放15g砝码,游码调至0.5g处
C.酒精灯用完后,可用嘴吹灭
D.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洗涤干净
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
79
B.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在空气中
C.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
D.浓盐酸盛放在敞口玻璃瓶中
4.下列实验操作(如下图),正确的是( )
5.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酸,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拿出实验室
B.留在实验台上,准备下次实验用
C.倒入废液缸中
D.放回原试剂瓶
6.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盛半试管液体药品的试管加热
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时,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D.洒在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7.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取用固体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只需取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D.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
8.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B.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C.给少量液体药品加热可用试管
D.使用天平称量物品时,可直接用手取砝码
79
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B.燃着的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用嘴吹灭
C.用量筒量取7mL液体时,最好选用l0mL量筒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底部要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嘴尝实验室蔗糖的味道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其他同学,便于观察
C.刚取用过硫酸的胶头滴管,未经清洗,接着用来取盐酸
D.将固体氢氧化钠盛放在烧杯内称量其质量
提高题
(时间:15分钟 分数:50分)
1.有下列实验操作:①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②将取液后的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③将浓硫酸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使其溶解;④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⑤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⑥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⑧给盛有液体的试管、烧杯、蒸发皿加热时,都不需要垫上石棉网。其中正确的是( )
A.全部
B.④⑦
C.①②③⑤⑥⑧
D.③④⑦
2.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右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79
D.注射器内有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应将药品放在右盘上,砝码放在左盘上
B.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C.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再取出正立在桌面上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给盛有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将药品直接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添加液体时,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以防液体溅出
5.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按序号分别写出各仪器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
(2)可用于过滤的仪器是 ;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
6.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试剂瓶中的盐酸
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 ,应该用镊子夹取的是 ,应该用滴管吸取的是 。(填试剂序号即可)
7.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应如何操作。
(1)洗涤试剂瓶内壁附有的碳酸钙 。
79
(2)过滤操作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 。
(3)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胶皮管内 。
挑战题
1.现有如下仪器:a.量筒b.玻璃棒c.药匙d.托盘天平e.蒸发皿f.胶头滴管,请回答:
(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 。
(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 。
(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
(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 。
(5)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 。
(6)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2.用托盘天平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时,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片,其理由是 。
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A 2.D 3.A 4.A 5.C 6.D 7.C 8.D 9.C 10.D
提高题
1.B 2.A 3.C 4.A
5.(1)①漏斗;②烧杯;③量筒;④集气瓶
(2)①;④
6.①;②;③
7.(1)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2)重新过滤一次
(3)先把玻璃管用水润湿
挑战题
1.(1)d (2)c (3)a (4)b (5)e (6)f
79
2.防止天平托盘受到污染和损失
3.A
空气 习题精选(一)
随堂练习
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 ,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雪碧饮料
C.河水
D.新鲜空气
3.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一氧化碳
4.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 )。
①气焊 ②动植物呼吸 ③医疗 ④潜水 ⑤宇航
A.①②③
B.①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在治理北京的大气和水污染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公共汽车改用清洁燃料车
C.禁止使用含硫高的劣质煤
D.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
个性练习
1.列举两种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试说出它们分别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1) ;
(2) 。
2.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保护气的方法。对于一些易碎的食品,常常充入氮气防腐,原因是 。
3.调查了解你所居住的地区的空气是否受到污染,受污染程度如何,污染源、污染物分别是什么,并讨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空气污染。
4.列举实例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参考答案
79
随堂练习设计
1.氮气 78% 氧气 21%
2.A
3.B
4.B
5.A
个性练习设计
1.(1)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组成。
(2)糖水由水和糖混合组成。
2.(略)
3.(略)
4.饼干在敞口放置会返潮。
空气 习题精选(二)
基础题
(时间:10分钟分数:35分)
1.下图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N2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
2.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部分内容,①~⑤所列情况中不会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产生影响的是( )
项目
空气污染指标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描述
总悬浮颗粒
52
Ⅱ
良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氮
24
①生活垃圾的焚烧;②使用含磷洗衣粉;③机动车尾气的排放;④火力发电厂和居民生活用煤作燃料;⑤长江三峡水力发电
79
A.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桂林市政府于去年底提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目标。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化学污染的防治。以下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NO2
B.CO
C.O2
D.SO2
4.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5.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
B.燃烧煤
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
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6.下面这些物质是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纯碱
C.碘盐
D.食醋
提高题
(时间:15分钟分数:65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钢、生铁
79
B.海水、泉水
C.二氧化碳、沼气
D.碘酒、水银
2.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煤炭燃烧
B.燃放烟花
C.光合作用
D.汽车尾气
3.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白磷(足量),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80℃热水(恒温)的烧杯上,进行实验。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根据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和 。(2)燃烧结束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本实验可推知氮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 。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盐 碘酒
B.冰水共存物 纯碱
C.明矾 糖水
D.净化后的空气 氧化镁
6.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组成空气的两种主要气体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
B.氮气和二氧化碳
C.氧气和水蒸气
D.氧气和氮气
挑战题
79
1.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可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燃烧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为什么?
2.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3)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通常可作强干燥剂。己知在标准状况下,32g氧气的体积是22.4L,在该条件下,制备71g这种干燥剂所消耗的空气的体积约为 L。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B [点拨:看图比较地球大气的组成和火星大气的组成即可]
79
2.A [点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的污染,水力发电,减少了煤的燃烧,也减少了空气污染的气体和粉尘的排放]
3.C [点拨:空气巾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CO、NO2,SO2等物质]
4.B [点拨: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5.A [点拨:煤的燃烧、飞机尾气的排放、制冷剂氟利昂都会污染空气]
6.B [点拨:用排除法,矿泉水、碘盐、食醋等都是混合物]
提高题
1.C [点拨:解答此题时,先看前者是不是纯净物,再确定后者是否是混合物。钢、海水、碘酒都是混合物]
2.C [点拨: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
3.(1)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终停在刻度4处。
(2)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点拨:白磷在40℃时即可以自行燃烧]
4.(1)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钟罩内水面上升,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无色、不易溶于水;氮气不与红磷反应(或不支持燃烧)
[点拨:注意课本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5.D [点拨:食盐、碘酒、净化后的空气都是混合物,明矾是纯净物]
6.D [点拨: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拉瓦锡时代只能测量出空气的成份是由O2和N2组成的]
挑战题
1.(1)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钟罩内水面上升,约占空气体积的1/5。。(2)不能。若氮气能支持燃烧,红磷会继续燃烧,玻璃钟罩内的水面会上升更高。
[点拨: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1)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2)烧杯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在标记1处1/5(或21%)。(3)140
[点拨:
设氧气的质量为x,则:32g︰22.4=40g︰x
x=28L(氧) 28×5=140L(空气)
79
注:
所以折算成所需空气的量]
氧气 习题精选(一)
随堂练习
1.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
A.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B.水氢气+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镁+氧气氧化镁
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
A.水+二氧化碳碳酸
B.氧化汞汞+氧气
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D.碳+氧气二氧化碳
3.下列关于化合反应的定义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B.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C.物质与氧的反应
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4.下列关于氧气的用途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助燃
B.作火箭的助燃剂
C.能使铁生锈
79
D.焊接或切割金属
个性练习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一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它一定同时又属于氧化反应。
(2)糖溶于水得到糖水,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3)所有的氧化反应都伴随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2.铝箔在氧气里燃烧,一端所裹的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参考答案
随堂练习
1.AD 2.CD 3.D 4.ABCD
个性练习
1.(1)不正确(2)不正确(3)不正确
2.利用火柴燃烧产生的热量使铝箔达到着火点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氧气 习题精选(二)
基础题
(时间:10分钟 分数:50分)
1.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
A.红磷
B.氧化汞
C.二氧化锰
D.氯酸钾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汽油挥发 乙醇燃烧
B.食物腐烂 钢铁生锈
C.蜡烛熔化 白磷自燃
D.水分蒸发 滴水成冰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79
A.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
D.用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4.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熔化成水
B.汽油挥发
C.白磷燃烧
D.空气液化
5.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大米酿酒
B.菜刀生锈
C.湿衣晾干
D.食物腐败
6.下列各组物质在O2中燃烧,产物在通常状况下都是固体的是( )
A.硫、铁丝
B.磷、镁
C.蜡烛、木炭
D.磷、硫
7.3月30日上午8时31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正式开赛,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你认为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A.CO2
B.P2O5
C.SO2
D.Fe3O4
8.距地球15~35km处,有一个臭氧层。关于臭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臭氧是一种空气成分
B.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
C.臭氧和氧气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D.臭氧转化成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79
9.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用下列哪种物质最为适宜( )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铁丝
10.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l/5的结论外,还可推导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拨”)的结论。
(3)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能力题
(时间:15分钟分数:50分)
1.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黄色,放出大量的热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2.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
A.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B.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C.闻气味
D.观察颜色
3.下列变化中一定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瓷碗破碎,干冰升华
79
B.煤气燃烧,胆矾研碎
C.白磷自燃,菜刀生锈
D.铁制成铁锅,铁矿石炼铁
4.约五六千年前,半坡原始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建筑房屋
B.烧制陶器
C.磨制石器
D.用麻织布
5.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衣橱中放置的卫生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B.菜刀生锈
C.食物腐败
D.天然气燃烧
6.某学生分两步进行实验:①将硫和铁在研钵中研磨;②研磨后的混合物在加热时产生剧烈的发光放热现象。证明实验①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方法是 ;证明实验②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方法是 。
挑战题
1.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②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③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④把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 ,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 ,理由是 。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
2.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1)这句话所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③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答: 。
3.将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方式放置(固定装置略去),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燃烧比在乙瓶中剧烈。由此可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 ;② 。
79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A[点拨:红磷在高温时能消耗灯泡内的氧气,防止高温时氧气氧化钨丝而缩短灯泡的使用寿命]
2.B[点拨:汽油挥发、蜡烛熔化、水分蒸发、滴水成冰等都是物理变化]
3.D[点拨:受热的试管内压强变小,水会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4.C[点拨:冰熔化成水,汽油挥发、空气液化是物理变化,物质变化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生成]
5.C[点拨:大米酿酒、菜刀生锈、食物腐败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有其它物质生成]
6.B[点拨:硫、木炭、蜡烛燃烧的产物都有CO2气体生成]
7.B[点拨:白烟是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
8.B[点拨:氧气和臭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9.A[点拨:硫磺、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10.(1)让氧气尽量消耗完全,使测得氧气的体积更接近空气中氧气的实际体积、氧气消耗完全、与氧气充分反应。
(2)难 不活泼
(3)不能
[点拨:硫、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
提高题
1.D[点拨: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要准确记忆,灵活运用]
2.A[点拨:CO2不能燃烧,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火焰无明显变化]
3.C[点拨:瓷碗破碎、干冰(CO2的固体)升华、胆矾研碎、铁制成铁锅是物理变化]
4.B[点拨:建房、织布、磨石器都是物理变化]
5.A[点拨: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6.混合后用磁铁吸附,原有的铁粉均被吸附;再用磁铁吸附己加热后的固体时,只有少量没来得及反应的铁粉被吸附。[点拨:铁能被磁铁吸引]
挑战题
79
1.④;形状改变;③;木炭燃烧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小,硬度较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点拨:解答本题要紧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2.(1)硫化汞+氧气汞+二氧化硫;汞+硫→硫化汞
[点拨:在空气中灼烧硫化汞时,不能忽略氧气的存在。生成的硫高温条件下很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物理变化,因为③中只是硫化汞的颜色由黑色变成红色,没有新物质生成。
3.①O2具有助燃性;②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点拨:学会观察、分析图中的意义]
制取氧气 习题精选(一)
随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
D.氧化镁
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蜡烛燃烧
D.粗盐提纯
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A.用火柴去点
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
C.用鼻子去嗅气味
D.用天平称量
个性练习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79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在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实验技巧?
参考答案
随堂练习
1.C 2.B 3.B
个性练习
1.C 2.C 3.(略)
制取氧气 习题精选(二)
基础题
(时间:15分钟 分数:50分)
1.在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如图装置常用于制取(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均不能
2.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
A.大于原混合物的质量
79
B.小于原混合物的质量
C.大于或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
D.小于或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
3.现有一种人工制成的膜,为探究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膜,用铁架台、烧杯、用这种膜做成的袋、细棉线、1%的淀粉溶液、稀碘溶液等用品,设计如下图的实验装置:
(1)碘能使淀粉变蓝,这是碘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如果实验结果是袋内外液体均不变蓝,则表明淀粉和碘均不能透过该膜;如果袋内液体变蓝,袋外液体不变蓝,则表明 。
4.下列各个实验操作应注意先后顺序,请在横线上填入“先”或“后”字。
(1)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 用大量水冲洗 用抹布拭去;
(2)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前: 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 调节螺母使天平平衡。
(3)实验室制氧气实验结束前: 停止加热; 将导管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5.现有下列实验仪器,如图所示:
(1)写出仪器名称a ,g ;
79
(2)给仪器b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
(3)用所给仪器组装过滤装置时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
(4)利用上述仪器制取氧气时
①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
②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③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判断集气瓶中氧气己集满的方法是 。
能力题
(时间:25分钟 分数:50分)
1.为了较准确测定氯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体积,可进行以下试验:称取2.5g氯酸钾与适量二氧化锰混合,然后加热直至无气体放出,过一会儿读取进入量筒里的气体体积。试完成下列填空:
(1)测量气体体积时,可以将反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中的气体冷却至室温再进行。则收集气体应选—上图中的 装置才合理,理由是 。
(2)若这时氧气的质量为0.98g,则使用规格的量筒(选填字母序号)( )。
A.100mL
B.200mL
C.500mL
D.1000mL
2.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可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现欲制得干燥而纯净的氧气,可采用下图装置:装置A中,容器内盛有二氧化锰,从长颈漏斗中逐滴加入30%过氧化氢溶液。
79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装置A牛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
(3)装置B中的药品是 ,其作用是 ;
(4)检验装置C中氧气是否充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提供以下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1)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取O2时,其发生装置必需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写序号,下同) ,还缺少的仪器是 。
(2)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土豆块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原理制取O2,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上述仪器中必需使用的有 。
(3)若直接使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O2,O2由 口进入;若将装置中充满水,O2由 口进入。
挑战题
1.有一批混有MnO2的KMnO4样品。一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去检验其纯度。取4.00g样品放入图中充分加热,直到反应完全,并用下图的装置测量出生成氧气的体积。氧气的密度为1.41g/L,溶于水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浓H2SO4具有吸水性,在此作干燥剂)
79
请回答:(1)写出a仪器名称: 。
(2)指出A装置中的一处错误是: ,该错误可能造成的后果 。
(3)撤去B装置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 (填“有”或“无”),原因: 。
(4)改正A的错误后,A的装置还可用作下列哪一种气体制取: 。
A.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NH3
B.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Cl2
C.加热浓H2SO4和酒精混合物制C2H4(乙烯)
(5)反应结束,量筒内液面处于227mL刻度处(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一致),则气体质量为 g。
2.陶店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仪器认识:
79
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②
装置连接:
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a→( )( )→d
问题分析:
(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算出理论上2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生成氧气0.203g。而实际测得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77ml,换算成质量为0.253g,超过理论量为:0.253g-0.203g=0.05g。从理论上推测,你认为超过理论量的氧气可能来源于什么物质? 。(写出所有可能,空气、水因素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A[点拨: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可用此装置]
2.B[点拨:氯酸钾分解后,因为有氧气放出,故生成物的质量减少]
3.(1)化学 (2)碘溶液能透过该膜,淀粉溶液不能透过该膜[点拨:碘能使淀粉溶液变蓝是碘的化学性质]
4.(1)后;先 (2)先;后 (3)后;先[点拨:注意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不要颠倒,以免产生严重的后果]
5.(1)烧杯,酒精灯 (2)1/3 (3)玻璃棒 (4)①a、d②连接b、h,把导管一端浸在水里,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此装置不漏气③瓶口有气泡冒出[点拨:①注意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用途;②注意制取氧气过程中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和氧气验满的方法。]
能力题
1.B;防止倒吸;D[点拨:①中A若停止加热水易倒吸。②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98g÷1.33g/L=0.74L]
2.(1)a、锥形瓶b、集气瓶
(2)过氧化氢水+氧气
(3)浓硫酸;吸收氧气中的水份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氧气[点拨:用过氧化氢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简便、安全,节约能源]
3.(1)①③④ 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
(2)②⑥
(3)b a 干燥装置或洗气装置
79
[点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故必须用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用(3)中的装置收集氧气,若是用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从b进气从a导出空气,若用排水法收集O2,应从a导入气体,因为从a导入氧气将水从b排出去]
挑战题
1.(1)试管
(2)试管口朝上,产生的水蒸气倒流入试管的底部使试管炸裂。
(3)无;该装置为排水法收集氧气,故不需要干燥
(4)A
(5)0.32g
[点拨:①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因为反应物是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故和改正后的A装置相同,②O2的质量为0.227L×l.41g/L=0.32g]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铁+氧气氧化三铁 ①试管;②量筒;c、b;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或高锰酸钾粉末进入瓶中;瓶中没有留少量水,K2MnO4、MnO2[点拨:高锰酸钾受热后,颗粒会变得很微小]
79
分子和原子 习题精选(一)
基础题
(时间:10分钟 分数:50分)
1.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2.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3.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幻自己能缩身,甚至能缩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行一趟,并报告了见闻。他的报告不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分子之间有间隙
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
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4.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大小不同
B.能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
C.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
5.为预防“非典"(SARS)病毒,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这说明(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79
6.小李同学测得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后的体积小于100mL。这个事实说明( )
A.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质量很小
C.酒精和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成了原子
7.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8.春天,人们站在槐树旁能闻到槐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
能力题
(时间:15分钟 分数:50分)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纯净物具有 的组成,因而也具有 的性质;由于混合物中的物质种类和含量可变化,所以它具有 的组成和性质。
2.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总是在 ,分子间有一定的 。如果 很 时,物质呈气态; 很 ,则呈液态或固态。
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下图)。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来。
79
4.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 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
5.在加压的情况下,可以将25000L石油气装入容积为24L的钢瓶中。请从微观的角度加以解释。
6.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体现了分子的哪一点性质? 。
挑战题
1.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石蕊试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盐酸,然后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图)。过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烧杯A中液体变成 色。由该实验可知(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
(1) ;
(2) 。
2.如图所示,烧瓶A中装的是浓盐酸,烧瓶B中装的是浓氨水,长玻璃管C中间有一张滤纸条,每隔1.5cm~2cm滴有一滴紫色石蕊试液,实验前关闭开关a、b,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看到滤纸大部分变蓝色,在玻璃管左端出现大量白烟。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HCl与NH3相遇,生成NH4Cl固体产生白烟)。
(1)简述滤纸变蓝色的原因: 。
(2)在玻璃管左端出现大量白烟说明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基础题
79
1.A [点拨:用探针把原子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
2.C [点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故A、D是化合物,B是混合物]
3.D [点拨:水中不含氢气和氧气]
4.D [点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5.B [点拨:能闻到过氧乙酸的气味,说明过氧乙酸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6.A [点拨:分子的体积有大有小,小分子进入大分子间的间隙中]
7.C [点拨:水分子只含有氢、氧两种原子]
8.B [点拨:槐花香气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提高题
1.[点拨:固定;固定;没有固定]
2.[点拨:不断地运动;间隔;间隔;大;间隔;小]
3.[点拨:吸入空气的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得多,因而气体容易被压缩。例: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滴后体积缩小;或工业上常把氧气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
4.[点拨:小于;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5.[点拨: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间有空隙。在加压的条件下,微粒间空隙缩小,使气体的体积缩小。]
6.[点拨: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挑战题
1.[点拨:(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盐酸呈酸性(或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等]
2.[点拨:氨气溶于水显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例的关系。或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扩散速度越慢]
分子和原子 习题精选(二)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2.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79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气
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
A.水分子
B.水原子
C.氢、氧两种原子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镁条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7.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8.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由此不能说明( )
79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B.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被分开
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D.水可以作溶剂且易挥发
9.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木柴制成桌椅
B.纸张被撕碎
C.冰雪被融化
D.石蜡燃烧
10.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
C.水被电解
D.水汽化
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12.下图是关于分子性质的实验:在滤纸上每隔1.5~2cm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并在试管口塞上脱脂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脱脂棉花上滴10~15滴(已知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
79
13.用分子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纯净的氧气不能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2)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
(3)湿衣服即使放在室内,过一段时间后,也能够变得干燥:
(4)走近酒店附近就能闻到酒的气味:
(5)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
(6)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
1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2)空气中氧气、氮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B 6.A 7.B 8.D 9.D 10.C 11.C
12.滤纸上的酚酞试液由试管口向管底逐渐变红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13.(1)因为氧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会散逸到空气中去。
(2)物质是由一些微小粒子构成,而这些粒子间有一些间隔,这些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遇冷时缩小,所以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3)水分子在不停运动,当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后湿衣服就变得干燥了。
(4)因为酒精分子在不停运动,所以会闻到酒的气味。
(5)蔗糖分子运动分散到水中去了,而且分子很小,所以蔗糖不见了。
(6)气体分子间隔大而固体和液体分子间隔较小。
14.(1)不正确,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含有氧分子、氮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粒子构成。
(2)不正确,当不同物质混合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构成物质的粒子未变,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原子的构成 习题精选(一)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79
C.质子
D.电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5.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碳原子相对原子的质量是( )。
A.12g
B.12
C.1/12g
D.1/12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7.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 。(填序号)
①电子 ②质子 ③中子 ④原子核 ⑤原子 ⑥分子
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
9.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它具有放射性,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
79
1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B 6.D 7.②④ 8.63 89 63 9.52
10.
原子的构成 习题精选(二)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2.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相对原子质量
3.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4.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原子种类
原子核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79
氢
1
1
碳
6
6
钠
11
12
铁
26
56
根据上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
(2) ;
(3) ;
(4) ;
5.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有人对其观点作了如下修正,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一切物质”应改为“有的物质”。
②“变化”只能指“化学变化”而不能指其他任何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方法“创造”或“分裂”原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已知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钼原子的质量为8mkg,则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96
B.72
C.48
D.36
7.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一极薄的金箔,用一高速运动的氦核射击,结果发现大多数氦核通过了金箔,极少数氦核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结合排列
79
B.相对于金原子而言,金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
C.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D.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
8.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质量是5.4mkg,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n/3,则一个R原子的质量应是 。
9.直到19世纪末,人们还认为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后来,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精密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条件。能有力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的实验事实是 ,能证明原子核可以再分的实验事实是 。
参考答案:
1.B 2.C、D 3.A
4.
原子种类
原子核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0
1
碳
6
12
钠
11
23
铁
26
30
(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质子数=电子数
(4)中子数≥0
5.D 6.A 7.B、C 8.0.15nmkg
9.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现代原子能的利用(或原子弹爆炸、核裂变)
原子的构成 习题精选(三)
1.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考古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的含量来推测古生物的年代。碳14原子的质子数是6,相对原子质量是14,下列有关碳14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核外有8个电子
B.其核内有6个中子
C.核电荷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79
2.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原本准备发射的卫星数目恰好与铱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原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
C.铱原子的中子数为77
D.卫星通讯需要依靠铱原子
3.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欧洲的科研机构曾宣称已制造出了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4.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技术观察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电子的运动
D.原子核的内部构成
5.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请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上述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空气成分的是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4)会在电压下定向移动的微粒 ,(5)质量最小的是 ,(6)相对质量与氢原子近似的是 ,(7)在同一分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
6.俄罗斯科学家1999年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 。
7.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里。
氧化汞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汞 分解为氧 和汞 ,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而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氧 的内部中心有1个带8个单位正电荷的 ,核外有8个 作高速运动。实验证明: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但 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带1个单位负电荷。整个氧 不显电性。
8.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他的《化学哲学新体系》中提出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观点:“一切物质是由大量的、极其微小的微粒(原子)构成。这些粒子通过引力作用而相互结合成物质。人们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原子,也不可能将原子进一步分割。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只能是把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将分开的原子重新组合起来”。这一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阿佛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后,有人对道尔顿的上述观点做到如下修正;
a.“一切物质”应改为“有些物质”
b.“人们所能实现的变化”应限定为化学变化,不包括其他变化
c.“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
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根据你的理解,上述论点中错误的是(填字母) 。请分析错误原因 。
9.据新闻报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投下了至少10 t的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
79
,中子数应为多少?
10.我国东周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在《庄子·天下》中曾有下列论述:“一尺之棰(小木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是指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曾说:“世界万物均是由不连续的微粒(原子)构成。”请你用有关的物质构成的知识对上述两位哲学家的论断进行评价。
11.探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曾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有不同的看法。他反问道:“如果物质是由单个的粒子组成的,那么把这些粒子聚合在一起的是什么?”你能对亚里士多德的问题作出回答了吗?
12.与其他同学商量讨论,一起制作一个原子的模型,并依据模型写一篇100~500字的记叙文,描绘一下如果被缩微成原子大小时所经历的和所看到的,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参考答案:
1.C、D 2.A 3.B 4.C、D
5.(1)分子、原子 (2)分子 (3)原子 (4)质子、电子 (5)电子 (6)质子、中子 (7)质子和电子
6.61
7.分子,分子 原子 原子,原子,原子 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
8.c、d,“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是错的,因为在现在可以通过核反应的形式分裂原子,也能获得新的原子。原子中有原子核、核外电子等,所以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9.146
10.如果从“原子仍可再分”的角度来考虑,庄子“一尺之棰(小木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可以理解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均分,最终原子也可再分,所以均分耗时能至“万世”。但原子的构成中质子、中子、电子如果再分下去,最终有无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微粒,科学上还没有解决。如果从“原于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来看。德谟克利特的论断“世界万物均是由不连续的微粒(原子)构成”是正确的,但是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再分。所以庄子的“物质无限可分”或是德谟克利特的“物质最终分成不连续的原子”都只是从一个方面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了论述,都有一定的缺陷。
11.把这些微粒聚合在一起一定有力的作用,这些力在化学里有很多种,如: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可以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获得结论)
12.略
元素 习题精选(一)
1.一种元素跟另一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Si、O、Fe、Al
B.O、Si、Al、Fe
C.Al、Fe、Si、O
D.O、Fe、A1、Si
3.表示4个氮原子的符号是( )。
A.N4
79
B.4N2
C.2N2
D.4N
4.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A.2O
B.H2
C.N
D.Fe
5.下列元素符号中,书写正确的是( )。
A.Mn
B.CA
C.al
D.Hg
6.食用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等疾病。市售加碘食盐的包装袋上标明每千克含碘20~40mg,这里标明的碘的含量是指( )。
A.碘单质
B.碘分子
C.碘元素
D.碘原子
7.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位于( )。
A.左上方区域
B.右上方区域
C.左下方区域
D.右下方区域
8.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硫 ,钙 ,钾 ,Zn ,Ba ,Mn 。
9.过氧化氢(H2O2,又名“双氧水”)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也是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过氧化氢是由氢 和氧 组成的,科学实验证明:在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 和2个氧 。 (填“元素”或“原子”)
10.X、Y、Z三种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它们是 元素的 原子。(填“同”或“不同”)
参考答案:
1.A 2.B 3.D 4.D 5.A、D 6.C 7.B
8.S Ca K 锌 钡 锰
9.元素 元素 原子 原子
10.同 不同
元素 习题精选(二)
79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单质,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A.铝、二氧化硫
B.冰、水蒸气
C.水银,食盐水
D.氮气、空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水
B.食盐水
C.氮气
D.红磷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高锰酸钾
B.五氧化二磷
C.水
D.氧化镁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元素
B.铁元素
C.硅元素
D.铝元素
5.一瓶气体经过化验和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
A.一种单质
B.一种化合物
C.单质、化合物的混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二、填空题
1.在氯化钠、五氧化二磷、氯酸钾、二氧化锰、水、二氧化碳、空气、氧气、碳中,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②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③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④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⑤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⑥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H”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
参考答案:
一、1.C、D 2.A 3.A 4.D 5.D
二、1.①空气 ②氯化钠、五氧化二磷、氯酸钾、二氧化锰、水、二氧化碳、氧气、碳
79
③氧气、碳 ④氯化钠、五氧化二磷、氯酸钾、二氧化锰、水、二氧化碳
⑤五氧化二磷、二氧化锰、二氧化碳、水 ⑥空气、氧气
2.“H”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3.氢元素和氧元素;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元素 习题精选(三)
1.关于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铝、过氧化氢五种物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是氧化物
D.都是化合物
2.1932年,美国化学家H.C尤里等发现了一种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与氢原子相同的原子
B.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
C.是一种新元素
D.是与氢元素不同类的原子
3.下列各组元素符号都表示非金属元素的是( )。
A.C、P、K
B.S、Cl、F
C.H、O、Cu
D.Na、N、Ca
4.根据所给的大写字母或小写字母各写出几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 、 、 。
H: 、 、 。
a: 、 、 。
g: 、 、 。
5.某物质在隔绝空气加热后,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由此可证明该物质中含有哪些元素?它们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6.某同学说:“纯净物一定由一种元素组成,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7.大气中的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对地球起保护作用,含有较多的臭氧(03)。有关臭氧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臭氧不是单质
B.每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臭氧中含有氧元素
79
D.臭氧与氧气组成纯净物
8.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质量分数不到万分之一的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元素中肯定不是人体微量元素的是( )。
A.I
B.F
C.H
D.Fe
9.1977年8月,国际化学会无机化学分会做出一项决议:从104号元素以后,不再以人名、国名来命名,一律以新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的拉丁文缩写来命名,即nil—0,un—l,bi一2,tri一3,quad一4,pent一5,hex一6,sept一7,oct一8,enn一9。照此规定,第104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按“un+nil+quad+ium(词缀)”应为“Unnilquadium”,其元素符号定为“Unq”,第105号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Unnilpentium”,元素符号为“Unp”,依此类推。请分别给下列元素命名:
(1)第109号元素的拉丁文名成为 ,元素符号为 。
(2)第111号元素的拉丁文名成为 ,元素符号为 。
(3)第116号元素的拉丁文名成为 ,元素符号为 。
10.从元素周期表上查找原子质量,并指出它们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试着探求一些规律。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l、Ar、Ag H、Hg、He Na、Ca、Ba Ag、Hg、Mg
5.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氧、钾、氯三种元素,其中钾是金属元素,氧、氯是非金属元素。
6.不对。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而组成纯净物的物质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不一定只有一种元素;同一种元素可以构成不同单质,它们共同组成的物质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
7.A、D
8.C
9(1)Unnilennium Une (2)Unununinm Unu (3)Ununhexium Unh
10.略
元素 习题精选(四)
1.氧元素与硫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不同
B.原子内核外电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2.过氧化氢(H2O2)是隐形眼镜洗液的一种成分,可以杀菌,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它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
3.下列元素中对动植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地壳中含量较少的一组是( )
79
A.C、H、N
B.C、H、O
C.N、P、K
D.Na、Fe、Ca
4.为了防治甲状腺疾病,市售的食盐中常添加有( )
A.葡萄糖
B.碘酸钾
C.碳酸钠
D.氯化钾
5.改正下列有错误的元素符号:
钙CA 锰mn 铝Al 硅Si 铜Ca 镁mg 铁Ir
6.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等。从整个地壳中元素含量分析,最丰富的是 ,整个已知宇宙中最丰富的是 。
7.曾害得许多人家破人亡的海洛因是我国政府明令严禁的毒品,其组成可以表示为C12H22O11(化学式),它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海洛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个质子。
8.今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①液氧、②氢气、③水、④空气、⑤二氧化碳、⑥氯酸钾、⑦水泥、⑧塑料、⑨铁、⑩碱式碳酸铜、⑩纯净的矿泉水、石油,请你指出:
(1)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
(2)属于化合物的是 ,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 。
(3)属于混合物的是 。
9.Prasad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篇报道中写到:在伊朗锡拉兹地区发现了一个村落,该村大多数人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并且皮肤粗糙而干燥、嗜睡且有食土癖(几乎每天吃1磅土)。此病被称为伊朗村病,你觉得该村人得此病的原因是什么?
10.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油都是含碳元素的有机物,它们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前些年,有人声称发明了一种试剂,只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这种试剂,就可以使普通的水变成燃料油,从而解决世界性的能源问题。请你分析这种试剂能否存在?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钙Ca 锰Mn 铜Cu 镁Mg 铁Fe
6.氧元素,氢元素。
7.4,50,196。
8.①铁,液氧、氢气 ②水、二氧化碳、氯酸钾、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 ③空气、水泥、塑料、纯净的矿泉水、石油
9.主要是缺碘的缘故。
10.这是不可能的,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元素是不变的。在水中没有碳元素,不可能加了试剂后就变成了有机物了。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水是不会燃烧放出能量的,“水变燃料油”违背了能量守恒的原理。
离子 习题精选(一)
1.常见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下列有关粒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79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一定是相同元素
B.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质子数一定相等
D.若两种粒子是同种元素,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等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下列规律:(1)电子将尽可能排布在离核近的、能量低的电子层上;(2)每层最多容纳电子2n2(n为层数);(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近年科学家发现的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应是( )
A.2、8、18、32、32、18、8
B.2、8、18、32、18、18、22
C.2、8、18、32、50、8
D.2、8、32、32、18、8
3.某微粒Rm-的核电荷数为n,你认为不可能据此推测出的是( )
A.该微粒的质子数
B.该微粒所属元素种类
C.该微粒的电子数
D.该微粒的相对粒子质量
4.元素X核电荷数为d,它的阳离子Xm+与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 )
A.m+n+a
B.m-n-a
C.m+n-a
D.a-m-n
5.钠原子与钠离子的符号分别为 和 ;它们均属于钠元素的理由是 ;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
6.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含有 个质子 个电子;
(2)构成了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3)H3属于 (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7.据现在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日渐衰老的一个原因是人体中活性氧氧化细胞的缘故,活性氧的一种是O2-,在此离子中有 个电子。
8.家中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构成它的粒子有 离子和 离子。做一个小实验,把氯化钠放到水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通过观察这个实验,结合物理学的带电荷的粒子的性质,考虑如何证明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79
9.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B元素的负一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第二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D元素的原子比C元素的原子多1个电子层,其阳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E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试写出下列符号:A原子 ;B负一价阴离子 ;C原子 ;D离子 ;E原子 。
10.研究表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位于左下角,最活泼的非金属位于右上角(稀有气体除外)。根据你所掌握的原子结构知识试回答以下问题:
(1)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有何关系?
(2)请你将你得出的结论与同学们交流,达成共识后再与老师一起探讨其原因。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Na N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均为11个;不相似
6.(1)3 2;
(2)
(3)单质
7.17
8.钠 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了无色透明的溶液。可以在氯化钠和水形成的溶液中插入两个碳电极,连接一个直流电源和小灯泡,与纯水进行对比;如果纯水中灯泡不亮,溶液中灯泡亮了,说明在氯化钠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证明了氯化钠中存在Na+和Cl-。
9.H;Cl-;C;Na+;O
10.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在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的条件下,就越容易失去电子,难得到电子;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得到电子的能力就越强(稀有气体除外)。
离子 习题精选(二)
1.原子结构中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电子层数
B.质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79
则该元素原子质子数为( )。
A.6
B.8
C.16
D.2
3.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发生变化的是( )。
A.相对原子的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层数
4.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澄江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原子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相对原子的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6
B.核外由两个电子层,第一层有4个电子
C.核外电子数为6
D.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5.某粒子由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6.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他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电子层数相同
C.Na比Na+少一个电子
D.Na+的最外层是相对稳定结构
79
7.X、Y、Z、Q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b、c、d(均小于18),若它们的离子Xm+、Yn+、Zm-、Qn-的电子层数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a-b=n-m
B.b-d=2n
C.c-d=m+n
D.a-c=0
8.某粒子最外电子层为M层(即第三层),该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则它一定不属于下列粒子中的( )。
A.稀有气体原子
B.非金属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9.有两种粒子,它们核内总的质子数不相等,但核外电子数相等,这两种粒子不可能是( )。
A.不同种元素的原子
B.不同种分子
C.不同种离子
D.不同种的离子和分子
10.Fe、Fe2+、Fe3+所表示的三种粒子具有相同的 ,因而它们都属于铁元素;由于他们的 不同,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D 6.B、C 7.B 8.B 9.A、B 10.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
离子 习题精选(三)
一、选择题
1.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主要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
A.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钠原子与钠离子在结构上相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79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电子数
3.原子核外第三电子层与第一电子层的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其质子数为( )
A.20
B.14
C.12
D.10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B.质子总数和核外电子总数都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微粒。
C.氯原子和氯离子属于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D.镁离子与氧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不同。
5.下列微粒中,最外电子层不是稳定结构的是( )
A.氖原子
B.氯原子
C.钠离子
D.硫离子
6.某元素的阳离子A3+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原子量分别为( )
A.23,53
B.26,30
C.26,56
D.23,46
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前者是离子化合物,后者是共价化合物的一组是( )
A.NaCl,CaCl2
B.HCl,KCl
C.CO2,H2O
D.ZnSO4,NH3
8.下列各组数字代表了元素的核电荷数,其中能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一组是( )
79
A.11和7
B.12和17
C.8和12
D.11和16
9.M元素的离子为M2+,其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a+b+2
B.a+b-2
C.a+b
D.b+2
10.下列微粒中,与Na+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
A.F-
B.H2O
C.NH4+
D.OH-
11.Cl和Cl-相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性
D.化学性质
1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元素原子的( )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层数
C.核内中子数
D.质量
13.已知某种微粒的质子数,就一定可以确定它的( )
A.所属元素种类
B.电子总数
C.核电荷数
D.中子数
14.下列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79
15.某微粒最外层有8个电子,该微粒是( )
A.阴离子
B.阳离子
C.稀有气体原子
D.无法确定
16.下列关于镁原子和镁离子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都是电中性的微粒
C.它们都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是同种元素
D.镁原子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变成离子
17.原子失去1个电子,发生变化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的排布
C.元素的种类
D.相对原子质量
18.有关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其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钠的原子核,核内有11个质子
B.弧线表示电子层,其共有3个电子层
79
C.数字“1”表示第一层的电子层上有一个电子
D.数字“2”表示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
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离子是由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C.一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此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当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但它所属的元素种类不会改变
20.某R2+离子中有23个电子,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R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25
B.28
C.30
D.32
21.下列哪种微粒第三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最多( )
A.Al3+
B.Cl
C.S2-
D.Na+
22.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KClO3
B.KCl
C.H2S
D.Na2O
23.某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与第一层上电子数相等,该元素属于( )
A.金属元素
B.非金属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
D.无法确定
24.下列各组分子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一组是( )
A.CO和NO
B.NH3和CH4
79
C.SO2和H2S
D.CO2和NH3·H2O
25.下列关于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都是带电的原子
B.离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在化学变化中离子不能再分
D.有些物质直接由离子构成,有些物质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6.下列表示的各种微粒结构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写出下列结构示意图所代表的原子或离子符号:
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该元素原子核内有______个质子,其-2价阴离子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该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霞与氧气化合时,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79
三、问答题
设四种未知元素为A,B,C,D。A-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D原子核外电子数多2个,B原子比D原子多2个电子层;C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比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多5个;D+离子的核外没有电子。
(1)写出这四种元素的名称及元素符号。
(2)画出各原子及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哪种元素非金属性最强?为什么?
(4)C元素有何化学特征?试用原子结构观点解释。
四、创新题
1.研究发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根据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找出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用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微粒,通过改变x的值,可表示多少种不同的微粒( )
A.4种
B.5种
C.6种
D.8种
3.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该元素为(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一定是稀的气体元素
D.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分成行与列排布,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为一行,称之为“族”,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为一列,称之为“周期”,则下列元素为同一族的是( ),为同“周期”的是( )
79
A.Li
B.Ca
C.K
D.Cl
5.在卤族元素中,电子层数越少,化学性质越活泼。化学性质活泼的元素的单质,常可将不如它活泼的元素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则下面的反应可以发生的是( )
A.I2+NaBr→NaI+Br2
B.Cl2+NaBr→NaCl+Br2
C.I2+NaCl→NaI+Cl2
D.NaCl+Br2→NaBr+Cl2
答案:
一、1.A;D
2.A;B
3.C
4.C
5.B
6.C
7.D
8.B
9.A
10.C
11.答案:A点拨:比较它们的异同有以下4点;(1)质子数相同(即核电荷数相同);(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同;(3)化学性质不同;(4)粒子电性不同(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
12.答案:A点拨: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或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获得电子;而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氦是2个),已达到稳定结构,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13.答案:C点拨: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即有多少个质子,它的核电荷数就是多少。
14.答案:B点拨:当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就表示该原子由于失去电子而表现为阳离子。A、C选项都是表示的原子。D选项中,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种阴离子。
15.答案:D点拨:当某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时,就是稳定结构,但它有可能是阴离子、阳离子,但也有可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氦除外),所以是无法确定的。
79
16.答案:C、D 点拨: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同,都是12个,是同种元素;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参加化学反应时,最外电子层上的2个电子要失去,才能达到稳定结构,就变成了离子。
17.答案:B 点拨:此原子失去1个电子,失去的是电子层的电子,而且是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所以发生变化的是核外电子的排布。
18.答案:C 点拨:数字“1”位于最外层电子层上即第三层电子层上,表示第三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
19.答案:C 点拨:一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这种粒子可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某种粒子失去最外层电子能达到稳定结构的阳离子,还可能是某种粒子得到电子,使最外层电子数目达到8个成为稳定结构的阴离子。
20.答案:C 点拨: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质子数为25,中子数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减去质子数=55-25=30。
21.答案:C 点拨:Al3+结构示意图为,由于失去了3个电子,第三电子层的电子数为0。Cl的第三层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Na+示意图为,第三电子层也是0。只有S2-,最外层即第三电子层为8,,所以S2-的第三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目最多。
22.答案:C 点拨:氢原子容易获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硫原子要得到2个电子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又因为H2S中含有2个氢原子,它们组成了共用电子对,恰好都使双方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从而形成共价化合物。
23.答案:A 点拨:当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时,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与第一层上的电子数相等为2个电子,这种元素原子的核内就有12个质子,是镁元素,所以是种金属元素。
24.答案:B 点拨:把构成分子的各个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总数加起来比较。
25.答案:D 点拨:A中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B中离子并非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C中,在化学反应中,属原子团的离子有些可以再分。
26.答案:A、D 点拨:B的原子核少了表示质子所带电性的“+”号;C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氯原子的结构,而不是氯离子。
二、1.(1)H (2)Ne (3)Al3+ (4)P (5)Cl- (6)Na+
2.16;8;SO2
三、(1)A.氯Cl B.铝Al C.氩Ar D.氢H
(2)
79
(3)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有7个,最易获得电子,所以非金属性强
(4)氩的化学性质稳定,因为它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是稳定结构,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四、1.答案:C点拨:培养学生抓住题中关键信息
2.答案:D点拨:此结构图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可表示原子,也可表示离子
当表示原子时,表氖原子1种
当表示阳离子时,3种
当表示阴离子时,4种所以,共8种。
3.答案:D点拨:最外层电子数是2,当只有一层时,是氦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当电子层不只一层时,一般是金属元素,故选D。
4.答案:A、C;B、C点拨:先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即可完成此题
“同一族”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C。
“同一周期”即“电子层数”相同,B、C
5.答案:B点拨:由题知在Cl、Br、I中电子层数最少的为Cl,故Cl2可置换溴与碘。
水的组成 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纯净的水是( )
79
A.混合物
B.纯净物
C.氧化物
D.单质
2.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食盐水
B.水蒸气
C.氢气
D.氧气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 )
A.氧气
B.氖气
C.水蒸气
D.汞蒸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
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5.下列概念中,前者属于后者的是( )
A.化合物、纯净物
B.化合物、氧化物
C.化合物、单质
D.化合物、混合物
6.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可能是混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单质
D.不可能是化合物
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79
A.水氧化
B.水结冰
C.水电解
D.水沸腾
8.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
A.2︰1
B.1︰2
C.8︰1
D.1︰8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冰比水轻,能浮在水面上
B.电解水是分解反应
C.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是100℃
D.通常状况下,纯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10.下列物质中,不含水的是( )
A.人体
B.冰
C.铁水
D.苹果
11.关于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空气是组成不定的混合物
C.空气是组成基本固定的混合物
D.无污染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12.在我们身边,下列各类物质存在最多的是(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单质
D.化合物
13.如图所示是水在101kPa时的温度与密度图像,正确的是( )
79
14.臭氧(化学式O3)在距地面10km~50km高空形成的臭氧层,是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保护层,必须加以保护。臭氧这种物质属于( )
A.氧化物
B.混合物
C.单质
D.化合物
1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高锰酸钾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C.液态氧
D.冰和水的混合物
16.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铜、锰酸钾
B.白磷、冰和水
C.水银、液态空气
D.硫粉、氧化铝
17.下列各组物质的类别,其中后一种从属前一种的是( )
A.混合物单质
B.化合物单质
C.化合物氧化物
D.单质纯净物
18.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
A.氢气+氧气水
79
B.水氧气+氢气
C.碳酸水+二氧化碳
D.氢气+氧化铁铁+水
二、选择题
1.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共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总质量的比一般都在____以上。
2.做电解水的实验时,要给水通___电。正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__,验证方法是___;负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___,验证的方法是_____。电解水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是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反应。
3.氢气是一种___色、___臭____溶于水的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时可能发生____,因此点燃氢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4.水有下述性质:
(1)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2)水通电会有氢气、氧气放出;
(3)加热至100℃水会变成水蒸气;
(4)一种氧化物能溶于水生成酸或碱等物质。
其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是______(填序号)。
5.组成中含有___的____叫做单质,由____组成的_____叫化合物。
6.以下每组由三种物质组成,分析把它们放在一组内的理由,然后从备选答案中找出与它们同一类别的物质,将它们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氧气二氧化碳高锰酸钾( )
A.磷
B.硫
C.二氧化硫
D.锰酸钾
(2)氢气氮气铁( )
A.碳
B.二氧化锰
C.水
79
D.高锰酸钾
(3)氧化铜五氧化二磷水( )
A.铜
B.氧化铝
C.磷
D.高锰酸钾
7.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1)空气 (2)氧气 (3)水蒸气 (4)高锰酸钾 (5)铁粉 (6)氮气 (7)海水 (8)冰水混合物 (9)过氧化氢溶液 (10)二氧化硫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属于单质的是___。
8.用“单质”、“化合物”填空:在化合反应中,生成物一定是_____,而不可能是____。在分解反应中,生成物可能是___或____,但反应物一定是___。
9.根据物质组成是否单一,可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如空气、澄清的石灰水属于___,水、五氧化二磷属于____。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是否单一,又可以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以下物质中:(1)氧气(2)水(3)高锰酸钾(4)二氧化锰(5)双氧水(6)碳(7)五氧化二磷(8)铁,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_____,它们共同的特点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其共同的特点是____;若将(2)(4)(5)(7)归为一类,称作氧化物,则它们组成的共同特点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C 2.B 3.C 4.D 5.A 6.AD 7.C 8.A 9.C 10.C 11.C 12.B 13.C 14.C 15.D 16.C 17.C 18.BC
二、填空题
1.60%
2.直流,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点燃,水氢气+氧气分解。
3.无,无,难,爆炸
4.(2)(4)
5.同种元素,纯净物,不同种元素,纯净物
6.(1)CD(2)A(3)B
7.混合物;(1)(7)(9)
纯净物:除(1)(7)(9)都是
化合物:(3)(4)(8)(10)
79
单质:(2)(5)(6)
8.化合物、单质、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9.混合物,纯净物,(1)(6)(8),都由同种元素组成,(2)(3)(4)(5)(7),都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
水的组成 习题精选(二)
1.水是( )
①单质②化合物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氧气
B.水
C.蛋白质
D.脂肪
3.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空气
B.河水
C.冰
D.红磷
5.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是( )
A.a L
B.1.5a L
79
C.2a L
D.无法确定
6.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能够燃烧
C.难溶于水
D.密度很小
7.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B.未听到声音
C.听到声音很小
D.试管爆炸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电解
B.蜡烛燃烧
C.呼吸过程
D.酒精挥发
9.鉴别H2、O2、N2、空气四种气体最好先用( )
A.观察其颜色和状态
B.嗅其气味
C.用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10.下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
试回答问题:
(1)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两管水位均下降,其中_____管水位下降快,其原因是_____。
79
(2)A、B两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
11.氢气作为新能源普遍被人们看好。它有许多其他燃料所不及的优点。石油、煤、天然气等资源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而氢气可以用水做原料来制取。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汽油,前者放出的热量约是后者的三倍。氢气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一种——水,不污染环境。根据以上短文的内容,请归纳总结出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12.用某种更理想的燃料来代替石油做发动机燃料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英国人佛郎克司·柯尼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达到这一目的:他在汽车的水箱里设计了两个能导电的电极,并在两电极间加上1800V电压,此时,他发现水箱中释放出气体,气体进入发动机,经点火,发动机转动起来。
(1)试说明他的实验原理?写出相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这一方法至今没有得到普遍应用,你知道为什么吗?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C 6.B 7.C 8.D 9.D
10.(1)B管 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所以降快 (2)1∶2
11.①来源广 ②放热多 ③产物是水,无污染 ④可以再生
12.(1)该实验就是在1800V电压的作用下将水电解产生氢气或氧气,再把氢氧混合气体送入发动机,经点火发生爆炸,发动机转动起来。
文字表达式为:
水氢气+氧气
氢气+氧气水
(2)因为该方法需要较高的电压,而汽车上难于达到这个目的。
水的组成 习题精选(三)
基础题
(时间:10分钟 分数:50分)
1.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 )
A.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氢气单质和氧气单质组成
C.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混合物组成
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化合物
79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单质
D.水分子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构成的
3.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O2
B.空气
C.H2SO4
D.H2O
4.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5.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km—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不属于( )
A.单质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6.氯酸钾是由钾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它属于( )
A.纯净物
B.单质
C.混合物
D.化合物
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
A.KOH,Mg
B.P2O5,N2
C.KClO3,CaO
D.MnO2,H2O
8.下列各种量中,不随水的体积变化而变化的是( )
79
A.蒸发水所需的热量
B.水的沸点
C.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
D.水的质量
9.现有八种物质:①二氧化碳;②水银;③硝酸钾;④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⑤氯化锌;⑥矿泉水;⑦硫粉;⑧水,用序号回答: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
能力题
(时间:15分钟 分数:50分)
1.水由 元素和 元素,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可分解成 和 。
2.水经通直流电可以分解,正极收集到的气体是 (写名称);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 (写化学式),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这一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是 (在物质名称下写出其化学式),此反应为 反应(写基本反应类型)。
3.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医用生理盐水是由水 和组成;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4.一个封闭的池塘,水体受大量生活污水的污染,出现富营养化,则其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曲线是( )
5.下图是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该图说明了( )
A.水是化合物
B.水是单质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混合物
79
挑战题
1.水有下述性质:①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②水通电会有氢气、氧气放出;③加热至100°C水会变成水蒸气;④一些氧化物能溶于水生成酸或碱等物质。其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用编号填写)。
2.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水固态时的体积 液态时的体积;水在 ℃时密度最大;纯水极难导电,在水中加入硫酸或 ,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应通 电;若在正极得到l0mL 气,同时可在负极得到 mL 气。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C [点拨:水是纯净物,水中不含有氢气单质和氧气单质]
2.C、D [点拨: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②水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
3.C、D [点拨:O2是单质,空气是混合物]
4.D [点拨:红磷、白磷的混合物是磷元素组成的,氧气、氧单质只含一种元素]
5.C、D [点拨:臭氧属于单质、纯净物]
6.A、D [点拨:氯酸钾不是单质也不是混合物]
7.A、B [点拨:C、D中CaO、H2O是化合物]
8.B [点拨:随水的体积变化而变化的量有:A、C、D]
9.④⑥;①③⑤⑧;②⑦ [点拨:我们一定要明确物质的类别]
提高题
1.氢;氧;氢气;氧气 [点拨:我们要明确水的组成]
2.氧气;H2;1︰2;水氢气+氧气,分解
[点拨: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正极产生的是O2,负极产生的是H2]
3.NaCl;H2O [点拨:生理食盐水的主要成分是食盐即NaCl]
4.D [点拨:水体污染出现富营养化,导致水中植物死亡,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逐渐减少,故水中溶解氧气的含量减少]
5.AC [点拨:水不是单质也不是混合物]
挑战题
1.②④ [点拨:①③是水的物理性质]
2.大于;4;NaOH溶液;直流;O2;20;H2 [点拨:我们要明确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正负极的产物]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