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8.38 KB
  • 2021-11-11 发布

北京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第05课时法律在我们身边课件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部分 成长中的我 第 5 课时 法律在我们身边 【考试要求】 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4.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 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 具有自我防范意识。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知识思维导图 考点一   法律 1. 法律的含义是什么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 (1)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 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3)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3. 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 , 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 (3)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 怎样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1) 在法治社会里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 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 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 , 只要触犯国家法律 , 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5. 法律有何作用 ? (1) 规范作用 :① 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 , 应该履行的义务 ;②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 , 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 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③ 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 指引、教育人向善。 (2) 保护作用 :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 , 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 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考点二   违法与犯罪 1. 什么是违法行为 ?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 危害社会的行为。 2. 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 (1)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 , 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3)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 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 (4) 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3. 违法行为受到法律制裁的原因是什么 ? (1) 违法行为危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2) 通过制裁违法行为可以对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起到警戒和震慑作用 , 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4. 怎样做到遵章守法 ? (1) 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 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 分清是非 , 增强守法观念 , 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 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5. 犯罪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 (1) 含义 :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 基本特征 :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6. 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内容及其危害是什么 ? (1) 不良行为 : 旷课 ; 夜不归宿 ; 携带管制刀具 ; 打架斗殴 , 辱骂他人 ;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 ;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2) 严重不良行为 :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 , 扰乱治安 ; 携带管制刀具 , 屡教不改 ;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 ;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 多次偷窃 ; 参与赌博 , 屡教不改 ; 吸食、注射毒品 ;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 危害 :① 对个人 : 失去人生理想 , 精神空虚 , 滋生不劳而获思想 , 无心学习 , 诱发犯罪 ;② 对家庭 : 破坏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幸福 , 引发家庭矛盾 , 导致家庭破裂 ;③ 对社会 : 败坏社会风气 , 危害社会秩序 , 诱发犯罪 , 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7.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1) 社会原因 :① 社会治安和秩序整治不力 , 官场不正之风和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② 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等不良社会文化 , 会使未成年人滋生厌世情绪和报复心理 , 或沾染爱占小便宜追求高消费的不良风气 , 最终为满足物质需求去偷盗、抢劫 , 导致违法犯罪。 (2) 学校原因 :① 应试教育的弊端 , 法治教育的不足、教育方法的不当、家庭和学校沟通不畅等 ;② 部分学生因学习困难等问题而产生挫折感 , 使他们的情感变得空虚 , 性格变得怪异。 (3) 家庭原因 :① 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当 ;② 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结构失调 ;③ 父母品行不端或有违法犯罪现象等 , 容易使未成年人形成自卑和怨恨心理 , 自暴自弃。 (4) 自身原因 :① 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抵制不良诱惑能力差 , 存在过激情绪 ;② 好奇心理和消极模仿心理、盲目攀比和嫉妒心理、逞强好胜心理、从众结伙心理、报复心理和反社会心理 ; 等等。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8.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 ? (1) 珍惜美好生活 , 认清犯罪危害 , 远离犯罪。 (2) 预防犯罪 , 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 增强法治观念 , 依法自律 , 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 , 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 自觉遵纪守法 , 防患于未然。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探究一  法律 例 1 [2018·朝阳一模]“ 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 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B. 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 C. 要自觉学法、守法 , 成为执法者 D. 法律仅是用来打击犯罪的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思路点拨 ] 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 规范社会生活的准则还有道德等内容 ;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执法者 ; 法律的作用不仅仅是打击犯罪。故选 A 。 [ 参考答案 ] A 【变式 1 】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 ,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 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比较 , 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    ) A. 法律是人民说话、办事的唯一标准 B.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作用 C. 法律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调解人们的行为 D.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 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 答案 ]D [ 解析 ] 本题考查法律的含义和特征。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 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 这是法律与道德最大的区别。故选 D 。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变式 2 】 医生杨某因在电梯内劝阻段某抽烟 , 双方发生争执。十多分钟后 ,69 岁的段某突发心脏病死亡。段某的妻子将杨某告至法院 , 要求赔偿。法院终审后对此案进行公开宣判 : 杨医生劝阻老人在电梯内吸烟的行为未超出必要限度 , 属正当劝阻行为 , 不应承担侵权责任。这一案例说明 (    ) ① 法院鼓励公民履行见义勇为的法定义务 ② 法院以公正的司法裁判 , 引领社会风尚 ③ 法律不保护违法行为人的生命健康权 ④ 法律弘扬公平正义 , 鼓励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答案 ]C [ 解析 ] 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见义勇为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 而是道德要求 ; 法院终审公开宣判杨某属于正当劝阻行为 , 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 体现了法院公正司法 , 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 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故选 C 。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探究二   违法与犯罪 例 2 [2018·大兴一模]“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  ) A.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能杜绝犯罪 B. 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 法治观念淡薄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D. 生活中要做到遵纪守法 , 防微杜渐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思路点拨 ] 本题考查违法与犯罪。材料中的意思是小时候的一些违反道德的行为 , 到了长大后可能会变为违法行为 , 因此我们需要防微杜渐。故选 D 。 [ 参考答案 ] D 【变式 1 】 李某因酒驾被处以罚款 2 000 元 , 暂扣驾照 6 个月的处罚 ; 刘某因醉驾被处以 15 天拘役 ,5 000 元罚金的处罚。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 A. 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 答案 ]D [ 解析 ] 李某因酒驾被处以罚款 2 000 元 , 暂扣驾照 6 个月的处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 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 刘某因醉驾被处以 15 天拘役 ,5 000 元罚金的处罚——醉驾对社会危害性大 , 触犯刑法 , 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D 符合题意。酒驾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 醉驾属于犯罪行为 ;A 、 B 、 C 错误。故选 D 。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变式 2 】 对下列案件的违法性质及法律责任的分析 , 观点正确的有 (    ) ① 李某观赛时屡向赛场掷矿泉水瓶 , 不听劝阻 , 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 由公安机关给予处罚 ② 朱某在操场拾到苏某的手表 , 拒绝归还苏某 , 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 苏某应找公证处公证 ③ 小勤在建筑工地捡固定脚手架的铁件卖钱 ,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 由检察机关依法审理 ④17 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强夺小学生的财物 , 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 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答案 ]B [ 解析 ] 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种类。 ① 正确 , 题干李某的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 ,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 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② 错误 , 苏某应报警 ;③ 错误 , 若犯盗窃罪 , 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 ;④ 正确 , 这是犯罪行为 , 人民法院判刑。故选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