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9.17 KB
- 2021-11-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添加酒精 B. 稀释浓硫酸
C.过滤泥水 D. 称量氯化钠
3.(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生理盐水 B.白醋 C.医用酒精 D.冰水混合物
4.(2分)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5.(2分)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6.(2分)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7.(2分)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8.(2分)2019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
B.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减少酸雨对水的污染
9.(2分)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的化学知识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安全常识
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甲烷引起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煤气中毒﹣﹣一氧化碳引起
B
洗洁精去除油污﹣﹣一乳化作用
铁生锈﹣﹣缓慢氧化
活性炭净水﹣﹣吸附作用
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元素与人体健康
氢气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用墨书写字画﹣﹣稳定性
浓硫酸作干燥剂﹣﹣脱水性
D
缺铁﹣﹣贫血
缺钙﹣﹣骨质疏松
缺氟﹣一龋齿
A.A B.B C.C D.D
10.(2分)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B.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O
C.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F
D.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
二、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2分)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A.La和稀盐酸 B.La2O3和稀盐酸
C.La(OH)3和稀盐酸 D.La(OH)3和氯化钾溶液
12.(2分)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3.(2分)《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关于白血病和印度药的电影作品。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原理是融合基因,使BCR﹣ABL蛋白得不到磷酸,不能活化,就发不出指令,细胞的增殖态势得到抑制。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化学式为C29H31N7O•CH4SO3,关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磺酸伊马替尼是8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由77个原子构成
C.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35:4
D.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9
14.(2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15.(2分)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6.(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u( CuO)
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B
CO2(CO)
O2
点燃
C
NaCl(Na2SO4)
Ba(OH)2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D
MnO2(KClO3)
水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17.(2分)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数值为14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5:6
D.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7.5g
18.(2分)向m克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19.(2分)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20.(2分)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
21.(6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因为钨 (写一条物理性质),可制作白炽灯泡的灯丝;
(3)“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 ;
(4)根据干冰升华可吸收大量热,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 ;
(5)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的区别是 ;
(6)区分棉线和羊毛线的简单方法 。
22.(8分)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粽子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
(2)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3)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该过程是 能转化为电能;
(4)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华晨宝马530Le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微电脑控制器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南极撞击坑成功软着陆。探测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②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覆盖在探测器表面,可以保证探测器在温差极大的月球上正常工作,请推测该材料的一条性质 ;
③月球上有丰富的氦﹣3(He﹣3)资源,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核内中子数为1,画出He﹣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3.(10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如图1所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微粒“”表示的物质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2)由初中学习可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为例):
I.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Mg2++2C1﹣+2K++2OH﹣=Mg(OH)2↓+2C1﹣+2K+;
Ⅲ.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即得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
请回答:
①如图2是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写出一个与Fe+Cu2+=Fe2++Cu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下列各组离子,在pH=3的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填序号)。
A.K+、Fe2+、Cl﹣、SO42﹣
B.Na+、Ca2+、NO3﹣、OH﹣
C.Na+、Ca2+、Cl﹣、CO32﹣
D.NH4+、Ba2+、Cl﹣、NO3﹣
24.(8分)金属钛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化工、医疗等领域。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FeTiO3)制取钛并获得副产品A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金属钛的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H2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反应②需持续通入氩气,氩气的作用是 ;
(3)反应③的产物除红色固体A外,还有两种组成元素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①②③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①”“②”“③”);
(5)对反应③进行改进,可直接生产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 LiFePO4,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写出“高温煅烧”由FePO4制备 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 。
图1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5.(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A B C D E F
G H I
(1)写出B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装置有一处不足之处是 ;
(2)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填“a”或“b”)处;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 ;
A.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D.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 (填序号);
A.A和D B.A和E C.B和E D.A和F
(5)如图H所示,由“①处的白磷不燃烧、②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
(6)Ⅰ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①、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26.(10分)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 ;
(3)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仍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调换措施是 。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该小组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1)首先称取a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可重复选择)
a.称量装置丙的质量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2)如果没有装置乙,会造成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装置丁的作用是 。
(三)拓展交流
经査阅材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2NaOH+CO2=Na2CO3+H2O ②Na2CO3+CO2+H2O=2NaHCO3
小明同学将5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7.(8分)实验室模拟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取35g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受热不分解且不与酸反应),煅烧一段时间恢复到室温,测得生成1lg二氧化碳。向剩余固体中逐滴加入某盐酸至不再反应为止,又生成2.2g二氧化碳,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生成的氯化钙质量关系如图:
(1)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2)a点溶液的pH 7(填“<”“>”或“=”);
(3)求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A.爆竹在燃放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落花化作春泥过程中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将石头开采出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添加酒精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泥水 D.称量氯化钠
【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漏斗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生理盐水 B.白醋 C.医用酒精 D.冰水混合物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白醋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医用酒精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4.(2分)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分析】A、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选项说法错误。
D、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也可能是变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分)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分析】A、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时,酸性变弱,溶液的pH增大;
B、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分析;
C、根据酸碱反应分析;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解:A、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加水稀释,酸性变弱,故溶液的pH越来越大,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并且可以与油脂反应,来除油,可以做厨房清洁剂,正确;
C、厕所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厨房清洁剂的pH=12,显碱性,二者混合会发生反应,减低清洁效果,错误;
D、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显酸性,能和铁制品发生化学反应,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以及酸碱性物质之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2分)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
【解答】解: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正确;
B、相对分子质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说法不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每9个分子变化成10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故说法不正确;
D、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中有NO、H2O两种物质是氧化物,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关键是能够根据小球代表的原子结构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根据相关的问题分析即可。
7.(2分)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分析】A、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NH4NO3溶液的pH=4,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某NH4NO3溶液的pH=4,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降低肥效,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某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分)2019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
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
B.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减少酸雨对水的污染
【分析】A、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
B、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C、根据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分析;
D、根据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分析。
【解答】解:A、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故A说法正确;
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B说法错误;
C、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说法正确;
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对水资源的污染,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9.(2分)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的化学知识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安全常识
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甲烷引起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煤气中毒﹣﹣一氧化碳引起
B
洗洁精去除油污﹣﹣一乳化作用
铁生锈﹣﹣缓慢氧化
活性炭净水﹣﹣吸附作用
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元素与人体健康
氢气作高能燃料﹣﹣可燃性
用墨书写字画﹣﹣稳定性
浓硫酸作干燥剂﹣﹣脱水性
D
缺铁﹣﹣贫血
缺钙﹣﹣骨质疏松
缺氟﹣一龋齿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化学安全知识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缺少营养素对身体的影响进行分析。
【解答】解:A.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所以瓦斯爆炸是由于甲烷引起的;假酒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使人中毒;煤气中毒的原因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故A正确;
B.洗洁精去除油污,是乳化作用;铁生锈是缓慢氧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故B正确;
C.由于氢气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做高能燃料;用墨书写字画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故C错误;
D.缺铁易患贫血,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缺氟易患龋齿,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全面性比较强,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10.(2分)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B.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O
C.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F
D.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
【分析】A、由价类图,A点物质的化合价为0,单质的化合价为0,进行分析判断。
B、B点所表示的物质,是+2价氮的氧化物,进行分析判断。
C、F点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D点所表示的物质,是+5价氮的氧化物,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价类图,A点物质的化合价为0,单质的化合价为0,则A点可表示为氮的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B点所表示的物质,是+2价氮的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NO,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它代表的点是F,故选项说法正确。
D、D点所表示的物质,是+5价氮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N2O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价类图的含义、单质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2分)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A.La和稀盐酸 B.La2O3和稀盐酸
C.La(OH)3和稀盐酸 D.La(OH)3和氯化钾溶液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属La的活动性比锌强,而锌排在氢之前,La可以和HCl反应制得LaCl3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B、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La2O3和HCl可以反应制得LaCl3和水,故选项错误。
C、La(OH)3难溶于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LaCl3和水,故选项错误。
D、La(OH)3难溶于水,不能与氯化钾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分)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特点进行分析;
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分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D.根据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我们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但是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碳酸钠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所以A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故B错误;
C.因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C正确;
D.溶液必须是混合物,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全面性比较强,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13.(2分)《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关于白血病和印度药的电影作品。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原理是融合基因,使BCR﹣ABL蛋白得不到磷酸,不能活化,就发不出指令,细胞的增殖态势得到抑制。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化学式为C29H31N7O•CH4SO3,关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磺酸伊马替尼是8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由77个原子构成
C.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35:4
D.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9
【分析】A、根据甲磺酸伊马替尼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由77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0):(1×35):(16×4)≠30:35:4,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0+1×35+14×7+32+16×4=589,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5g,所以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5g a的溶液,故A错误;
B、20℃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5g,所以c物质易溶于水,故B错误;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C错误;
D、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高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2分)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的氧,CO被氧化为CO2,故选项说法正确。
③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利用一氧化碳燃烧的热量给玻璃管加热,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u( CuO)
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B
CO2(CO)
O2
点燃
C
NaCl(Na2SO4)
Ba(OH)2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D
MnO2(KClO3)
水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SO4能与Ba(OH)2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ClO3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7.(2分)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数值为14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5:6
D.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7.5g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根据题意有:(26﹣b):(27﹣18)=(26﹣10):(30﹣18),b=14,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后甲、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但是不能判断各种物质的种类,即不能判断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因此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d=24+26+18+32﹣17.2﹣10﹣30=42.8,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26﹣10):(42.8﹣32)=40: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中数据可知,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0g﹣18g=12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8.(2分)向m克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分析】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向m克的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锌先和硝酸银反应,如果锌足量,则锌再和硝酸铜反应,最后和硝酸亚铁反应。
【解答】解:A、锌和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Zn+Cu(NO3)2=Zn(NO3)2+Cu
65 64
Zn+Fe(NO3)2=Zn(NO3)2+Fe,
65 56
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锌和硝酸银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和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因为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仍为mg,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参加了反应,无法确定硝酸亚铁是否参加了反应,因此滤渣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Ag、Cu,故A错误;
B、因为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仍为mg,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参加了反应,故B正确;
C、此时滤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锌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的Zn(NO3)2,无法确定硝酸亚铁是否完全参加了反应,故C错误;
D、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仍为mg,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参加了反应,无法确定硝酸亚铁是否参加了反应,说明至少发生了两个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9.(2分)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分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稀释碱性溶液时,pH减小。
【解答】解: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溶质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部分氢氧化钙溶解,溶质质量增大,最终溶质质量小于反应前溶质质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的硫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2分)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
【分析】根据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
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所以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A、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故A错误;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小,故B错误;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故C正确;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
21.(6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N2 (填化学式);
(2)因为钨 熔点高,耐高温 (写一条物理性质),可制作白炽灯泡的灯丝;
(3)“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 在不断运动 ;
(4)根据干冰升华可吸收大量热,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 人工降雨 ;
(5)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的区别是 含碳量不同 ;
(6)区分棉线和羊毛线的简单方法 灼烧闻气味 。
【分析】(1)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3)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4)根据干冰易升华来分析;
(5)根据铁合金的含碳量来分析;
(6)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解答】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填:N2;
(2)钨的熔点高,耐高温,所以可制作白炽灯泡的灯丝;故填:熔点高,耐高温;
(3)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墙内开花墙外香”;故填:在不断运动;
(4)干冰升华可吸收大量热,所以可用干冰来做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等;故填:人工降雨;
(5)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在2%~4.3%,钢的含碳量在0.03%~2%;故填:含碳量不同;
(6)棉线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灼烧时会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故填:灼烧闻气味。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基本是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
22.(8分)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粽子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糖类 ;
(2)装饰房屋的玻璃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 CaF2 ;
(3)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该过程是 热 能转化为电能;
(4)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华晨宝马530Le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微电脑控制器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2O3+N2+3C2AlN+3CO ;
(5)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南极撞击坑成功软着陆。探测器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聚酰亚胺聚合材料 ;
②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覆盖在探测器表面,可以保证探测器在温差极大的月球上正常工作,请推测该材料的一条性质 导热性差或稳定性强 ;
③月球上有丰富的氦﹣3(He﹣3)资源,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核内中子数为1,画出He﹣
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分析】根据食物中的营养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能量的转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物质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粽子的主要配料是糯米,糯米的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粽子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故填:糖类;
(2)根据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aSiO3+6HF=X+SiF4↑+3H2O,反应前含有1个Ca原子,1个Si原子,3个O原子,6个H原子,6个F原子,反应后含有1个Si原子,3个O原子,6个H原子,4个F原子,则X中含有1个Ca原子和2个F原子,故化学式为CaF2,故填:CaF2;
(3)根据叙述可以看出,“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该过程是热能转化为电能,故填:热;
(4)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气体是一氧化碳,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2O3+N2+3C2AlN+3CO,故填:Al2O3+N2+3C2AlN+3CO;
(5)①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聚酰亚胺聚合材料,故填:聚酰亚胺聚合材料;
②聚酰亚胺聚合材料覆盖在探测器表面,可以保证探测器在温差极大的月球上正常工作,说明该材料导热性差或稳定性强,故填:导热性差或稳定性强;
③He﹣3的原子是核内质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2的原子,其结构示意图为 ,故填:。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且从题干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23.(10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如图1所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gS+3O22HgO+2SO2 ,微粒“”表示的物质属于 单质 (填“单质”或“化合物”)。
(2)由初中学习可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为例):
I.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Cl2+2KOH=Mg(OH)2↓+2KCl ;
Ⅱ.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Mg2++2C1﹣+2K++2OH﹣=Mg(OH)2↓+2C1﹣+2K+;
Ⅲ.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即得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
请回答:
①如图2是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H++C=H2O+CO2↑ ;
②写出一个与Fe+Cu2+=Fe2++Cu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
③下列各组离子,在pH=3的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D (填序号)。
A.K+、Fe2+、Cl﹣、SO42﹣
B.Na+、Ca2+、NO3﹣、OH﹣
C.Na+、Ca2+、Cl﹣、CO32﹣
D.NH4+、Ba2+、Cl﹣、NO3﹣
【分析】(1)根据硫化汞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汞和二氧化硫进行分析;
(2)I、根据氯化镁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氢氧化镁沉淀进行分析;
II、①根据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②根据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③根据pH=3的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以及无色水溶液中不能含有带色的离子进行分析。
【解答】解:(1)硫化汞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汞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2HgS+3O22HgO+2SO2,微粒“”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属于单质;
(2)I、氯化镁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氢氧化镁沉淀,化学方程式为:MgCl2+2KOH=Mg(OH)2↓+2KCl;
II、①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2H++C=H2O+CO2↑;
②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③pH=3的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以及无色水溶液中不能含有带色的离子
A、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故A错误;
B、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不能共存,故B错误;
C、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不能共存,故C错误;
D、四种离子都不会与氢离子反应,四种离子在溶液中都是无色的,故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2HgS+3O22HgO+2SO2,单质;
(2)I、:MgCl2+2KOH=Mg(OH)2↓+2KCl;
II、①2H++C=H2O+CO2↑;
②Fe+CuSO4=FeSO4+Cu;
③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分解反应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和训练即可完成。
24.(8分)金属钛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化工、医疗等领域。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FeTiO3)制取钛并获得副产品A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金属钛的微粒是 原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H2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4价 ;
(2)反应②需持续通入氩气,氩气的作用是 隔绝空气或者保护气 ;
(3)反应③的产物除红色固体A外,还有两种组成元素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SO4Fe2O3+SO2↑+SO3↑ ;
(4)反应①②③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①③ (填“①”“②”“③”);
(5)对反应③进行改进,可直接生产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 LiFePO4,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写出“高温煅烧”由FePO4制备 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 2FePO4+Li2CO3+H2C2O42LiFePO4+H2O+3CO2↑ 。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解答】解:
(1)金属是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构成金属钛的微粒是原子。H2TiO3中氢元素为+1价,而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2)反应②需持续通入氩气,由于氩气性质稳定,所以氩气的作用是 隔绝空气或者保护气;
(3)反应③的产物除红色固体A外,还有两种组成元素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的气体根据元素守恒可知为含硫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SO4Fe2O3+SO2↑+SO3↑;
(4)反应①是H2TiO3分解为二氧化钛和水,为分解反应;反应②为二氧化钛和氯气以及碳反应生成氯化钛好和一氧化碳,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③2FeSO4Fe2O3+SO2↑+SO3↑,为分解反应。所以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①③;
(5)“高温煅烧”由FePO4制备 LiFePO4是FePO4和Li2CO3以及H2C2O4在高温下生成LiFePO4和H2O以及CO2.制备 LiFePO4化学方程式 2FePO4+Li2CO3+H2C2O42LiFePO4+H2O+3CO2↑。
故答案为:
(1)原子;+4价;
(2)隔绝空气或者保护气;
(3)2FeSO4Fe2O3+SO2↑+SO3↑;
(4)①③;
(5)2FePO4+Li2CO3+H2C2O42LiFePO4+H2O+3CO2↑。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5.(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1)写出B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锥形瓶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 A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该装置有一处不足之处是 试管内导管口没有棉花团 ;
(2)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 (填“a”或“b”)处;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 AC ;
A.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D.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 BD (填序号);
A.A和D B.A和E C.B和E D.A和F
(5)如图H所示,由“①处的白磷不燃烧、②处的白磷燃烧”
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
(6)Ⅰ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①、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水蒸气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分析】(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2)用装置F收集一瓶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如图H所示,由“①处的白磷不燃烧、②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6)Ⅰ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①、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解答】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锥形瓶;A;2KMnO4K2MnO4+MnO2+O2↑;试管内导管口没有棉花团;
(2)用装置F收集一瓶O2,氧气应该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故答案为:b;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的是: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故答案为:AC;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BD;
(5)如图H所示,由“①处的白磷不燃烧、②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答案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6)Ⅰ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①、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故答案为:氧气、水蒸气;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的条件和铁的生锈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26.(10分)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HCO3+HCl═NaCl+H2O+CO2↑ ;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 氢氧化钡溶液 ;
(3)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仍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调换措施是 把稀盐酸改为稀硝酸 。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该小组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1)首先称取a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b、a、c、b、a (填序号,可重复选择)
a.称量装置丙的质量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2)如果没有装置乙,会造成测定结果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装置丁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丙装置 。
(三)拓展交流
经査阅材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2NaOH+CO2=Na2CO3+H2O ②Na2CO3+CO2+H2O=2NaHCO3
小明同学将5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Na2CO3、NaHCO3
(填化学式)。
【分析】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氯离子能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氢氧化钠能够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答】解:(一)定性分析
【实验结论】
(1)步骤①中,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氢氧化钡溶液,这是因为氢氧化钡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水。
故填:氢氧化钡溶液。
(3)调换措施是把稀盐酸改为稀硝酸,这样能够防止过量盐酸或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对实验产生影响。
故填:把稀盐酸改为稀硝酸。
(二)定量分析
【实验方案】
(1)首先称取a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b、a、c、b、a。
故填:b、a、c、b、a。
(2)如果没有装置乙,导致水蒸气被丙装置吸收,从而会造成测定结果偏大。
故填:偏大。
(3)装置丁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丙装置。
故填: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丙装置。
(三)拓展交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2NaOH+CO2=Na2CO3+H2O,
80 44 106
5g 2.75g 6.625g
Na2CO3+CO2+H2O=2NaHCO3
106 44
6.625g 2.75g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5g氢氧化钠恰好和2.75g二氧化碳反应生成6.625g碳酸钠,6.625g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时,消耗二氧化碳质量是2.75g,而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剩余二氧化碳质量是2.25g,因此二氧化碳不足,所得溶液的溶质是Na2CO3、NaHCO3。
故填:Na2CO3、NaHC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7.(8分)实验室模拟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取35g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受热不分解且不与酸反应),煅烧一段时间恢复到室温,测得生成1lg二氧化碳。向剩余固体中逐滴加入某盐酸至不再反应为止,又生成2.2g二氧化碳,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生成的氯化钙质量关系如图:
(1)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分数是 85.7%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2)a点溶液的pH < 7(填“<”“>”或“=”);
(3)求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以及根据钙元素和氯元素守恒求算消耗的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根据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可得关系式为:
CaCO3~~~CO2↑
100 44
x 11g+2.2g
=
x=30g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分数为×100%≈85.7%
a点时氯化钙质量已经不增加,说明盐酸过量,此时溶液显酸性,pH<7。
设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
根据钙元素和氯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为
CaCO3∽∽∽Ca∽∽∽CaCl2∽∽∽∽∽2HCl
100 73
30g 219gy
=
y=10.0%
故答案为:
(1)85.7%;
(2)<;
(3)10.0%。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相关文档
- 2015中考物理宿迁解析试卷2021-11-119页
- 2011宝山区中考数学一模试题2021-11-118页
-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探索2021-11-117页
- 201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1130页
- 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中考数学2021-11-1121页
-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一部分基醇点巩固2021-11-1128页
- 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数学试2021-11-1132页
-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山东2021-11-1188页
-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五:平行线与三角形2021-11-117页
- 2019浙江省温州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2021-11-11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