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9.75 KB
  • 2021-11-11 发布

2021年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 ‎ 题型特点:‎ 此类题型主要围绕一个中心或主题来组 织材料,具有综合性强、灵活性大、逻辑性严密等 特点,是中学历史考试中最具有生命力的题型之一。 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 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五步法教你做材料题 针对此类题型,具体解决办法为五步法:‎ 第一步:看清题目要求,带着问题要求阅读理解材 料 第二步:在材料中完整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一般历史材料分为两种类型:文字型和图表型,下 面就两种不同类型分别列出提取有效信息的具体方 法: ‎ 文字型(一般来自教材、历史文献、学术著作、新 闻报道、名人名言、谚语诗歌等)‎ 方法如下: ‎ ‎1.注意标点符号(分号、省略号等)、语句分层语 ‎(一是、二是;首先,其次等),看材料共有几层, 一般一个层级一个要点 2.阅读正文、注解,注意提示性文字(一般在材料的 开头和结尾处) 3.抓住关键字、词、句、时间等,关注总结性的词 句,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内容 ‎ 图表型(一般包含数据表格、实物图片、地图、漫 画、海报、示意图、框架图等) ‎ 方法如下:有图名时看图名定位考点;无图名的结 合所学,判断是教材图片还是其他。‎ 这种类型包含情况较多,其中地图、漫画、数据图 表相对特殊,故单列其方法。 ‎ 地图:有图名的直接定位到相关考点; 无图名的,要关注几点:①通过观察轮廓判断时期、 地域或方位;②关注图例和图中的关键词(时间、 地点、人物等);③注意地图上地点的分布状况(地 域、顺序等) ‎ 漫画:捕捉文字信息和漫画寓意→分析漫画反映内 容的特征→透过表象寻找漫画中隐含的信息,结合 题干和设问看透漫画背后的讽喻信息。 ‎ 数据图表:看名称和数据,把握数据的变化(表格 数据图要看数值前后的变化;折线数据图要看拐点 的起伏;柱状数据图要看前后高低变化的趋势;饼 状图数据要看各数据的比例关系) ‎ 第三步:联系教材知识迁移与运用 根据从材料中提取到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 行配对,进而确定所要作答的知识点。 ‎ 第四步:根据问题要求进行分析说明作答 此部分要注意两点:注意审清设问、找准答题角度 ‎(一)注意审准设问。在许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 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 设问 答案来源 根据材料回 答 根据所学知 识回答 材料 答案在材料中 教材 答案在教材中 根据材料和 所学知识回 答 答案在教材和材料中,注意 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和教材 知识点 材料+教 材 设问间 的递进 关系 综合上述材 料回答 根据前面设问和答案得出 认知和结论 ‎(二)注意问题中的字眼,找准答题角度 设问 分析方法 答题角度 变化类 ‎(有什 么 变 化、趋 势等)‎ ‎‎ 这 种 问 的 是 从 什么变成什么, 要 考 虑 前 后 对 比或者不同 ‎(1)变化:答出由什么 变成什么 ‎(2)趋势:涨幅、增加 减少等,一般为总结性的 话语 原因类 ‎( 原 因、因 素、条 件、背 景、根 源等)‎ ‎‎ ‎(1)分析每段 材 料 所 表 达 的 中心思想 ‎(2)将每段材 料 与 所 给 设 问 相结合,得出相 应结论 ‎(1)政治方面:从制度、 政策、阶级、民族、外交、 军事等方面来作答 ‎(2)经济方面:从生产 力、生产关系、经济格局、 经济结构及发展趋势等 方面 ‎(3)思想文化方面:从 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 ‎(4)从现实角度来作答 影响类 ‎( 影 响、意 义、评 价、作 ‎‎ ‎(1)找出题干 中的时间信息、 关键词信息 ‎(2)依据时间 信息、关键词信 ‎(1)政治方面:从是否 有利于政治稳定、民族团 结或国家统一;是否使社 会性质发生变化等方面 来作答 用) 息,确定相关事 件 ‎(3)对找出的 事 件 进 行 分 析 寻找影响 ‎(2)经济方面:从是否 促进经济发展、是否改变 了经济格局、是否开创了 新的经济模式等方面来 作答 ‎(3)思想文化方面:从 是否与社会客观需要相 适应、是否符合时代发展 的潮流等方面来作答 ‎(4)国际关系方面:从 是否有利于世界和平与 发展、是否影响国际格局 等方面来作答 怎么看 ‎( 看 法、理 解、观 点、认 识、感 悟)‎ ‎(1)亮明自己 的观点或看法 ‎(2)从所学知 识 中 寻 找 可 以 例 证 自 己 观 点 的史实,一般从 对 应 史 实 的 影 响、结果、立场、 原 因 等 角 度 来 思考 ‎‎ 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 么、怎么样的角度来作答 怎么做 ‎( 做 法、启 示)‎ ‎将 题 干 材 料 反 映 史 实 的 影 响 与现实相联系, 从“当今类似问 题如何解决”等 ‎‎ 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 来作答 角度来思考 第五步:答题简洁规范,书写工整 请注意:答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 ‎ ‎1.注意分值。组织答案时,要看分值几分,几分几 点 ‎ ‎2.注意简洁。调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 ‎3.注意全面。答案要求完整和层次分明 ‎4.注意用语。要求使用学科语言,尽量使用教材语 言,尤其要注意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 于口头语和文学性的修饰语 ‎ ‎5.注意书写。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在指定 区域作答,题号序号等应保持一致。‎ ‎(特别提示:选择题不需要最后两点,只要选出答 案即可)‎ 题型方法初试刀 ‎ 苏联建立集体农庄后,实行高度的指令性计划组织 生产,并受集体农庄本身和机器拖拉机站的双重领 导和干预。1958 年,苏共做出决定,机器拖拉机站 改为技术维修站,把部分机器直接卖给集体农庄。 这一决定 ( )‎ A.解决了苏联的农业问题 ‎ B.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 C.削弱了社会主义的基础 ‎ D.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性 ‎【解题方法示例】‎ ‎ 第一步:看清题目要求。结合题目设问及题肢,可 以得出此处需要得到的是“这一决定”的作用。 ‎ 第二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的有效信息 为“苏联”“1958 年”“机器拖拉机站改为技术维 修站,把部分机器直接卖给集体农庄” ‎ 第三步:联系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迁移。结合材料 信息,可得出最终受益的是集体农庄;再结合材料 关键时间信息“1958 年”,可知这一时期苏联正在 进行赫鲁晓夫改革;结合改革内容,可知“将部分 机器直接卖给集体农庄”,是要解决农业问题,提 高农业生产的自主性,因此得出正确答案 D 项。‎ 说来说去还得练 ‎ ‎1.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 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 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 D.坊和市已经没有区别 ‎ A【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通宵不绝’的夜 市”“‘不觉抵暮’的瓦子”,可以判断出商业活 动不受时间限制是北宋的商业活动特点之一,A项 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城市中坊是居 住区,市是商业区,至北宋时坊和市的界线被打破, 市分散在城中,但与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分开的, ‎ 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B、D两项;北宋时期文 娱场所多由私人经营,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排 除C项。‎ ‎2.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借机来华,想和 清政府签订一份外交通商条约,但没成功。183 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又派人来中国,想在厦门、 福州、宁波、上海等地与华通商,也吃了闭门羹。 由此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保护对华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开放通商口岸 ‎ C【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英国”“通商”“闭 门羹”等可以概括出,材料的大意是英国两次试图 通过和平外交实现与清政府通商,但都被拒绝,从 而最终采用战争的手段。由此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D对材料的解读不完整;选项B材料中未 涉及。‎ ‎3.右图是日本联合舰队舰长东乡平 ‎ 八郎日记节选。其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爆发 ‎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 C.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 D.抗日战争爆发 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日本联合舰队舰长”和 图片信息“丰岛海上”“清国军舰济远号和广乙号” “下达战斗命令”可知,日本舰队在丰岛海面攻击 清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日本军舰在丰岛海 面袭击清军,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故选C。 ‎ ‎4.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谈到:“第二 天,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第三天,上海演讲 的学生达到五千多人,社会影响加大。学生的爱国 ‎ 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正 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对材料中“转折点”的理 解正确的是 ( )‎ A.它使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B.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C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C【解析】根据材料中“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学 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 持”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 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标志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 貌焕然一新。故选 C。 ‎ ‎5.美国军事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 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 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 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 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描述的历史事 件 ( )‎ A.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胜利 ‎ B.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 C.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 ‎ D.保存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火种 ‎ 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忍耐难以言状的艰 难困苦”“战胜途中大自然……的一切挑战”“解 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结合所学知识可 ‎ 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的胜 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 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项 符合题意。A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B项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C项反 映的历史事件是秋收起义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立。 ‎ ‎6.导致下图中英国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殖民扩张 B. 资产阶级革命 C. 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 C【解析】分析图表,1801~1901 年英国各职业中工 业比重不断增长,且在 1801~1851 年增长比重是最 多的,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因此英国工业 比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主导国是德美,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主导国,工业增长主要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7.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 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 ‎ 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 家和墨家的规模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 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 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 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 人物各一位。‎ 材料二 ‎——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孔子开办的私学与京师大 学堂在教学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什 么?它是哪所大学的前身?‎ ‎【答案】(1)局面:百家争鸣。墨家:墨子;法家: 韩非子。‎ ‎(2)私学:以诗、书、礼、乐等儒家经典为教学内 容;京师大学堂:既有中国传统儒学,又有西方学科, ‎ 中西结合。‎ ‎(3)地位: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北京大学。‎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 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 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 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 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派使臣出使西域的根本 目的。结合所学概括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试举一 例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 材 料 三 海 上 丝 路 主 要 繁 荣 于 中 唐 到 宋 元 时 期……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 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 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渐取代了 ‎ 陆路。‎ ‎——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 历史动能与当代启示》‎ ‎(3)根据材料三指出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汉唐时期对外 交往的不同。‎ ‎【答案】(1)目的:联络大月氏等,孤立和削弱匈 奴势力。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 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海陆并举。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 ‎(3)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经济重心的南移;指南针 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4)汉代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唐朝逐渐由陆上丝 绸之路转向海上丝绸之路。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 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夏尔尼说:“彼等以 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 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 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 括其原因。‎ 材料二 (19 世纪 60 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 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 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 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 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 策变化的原因。‎ ‎【答案】(1)闭关锁国政策。同外国人交往,危及 自身统治;天朝上国的心态,维持皇威。‎ ‎(2)与西方接触,开展外交。洋务运动(或答具体 措施均可)。‎ ‎(3)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等。(其他言之 成理亦可)‎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 块中国人赠送的石碑,上面有这样一段 文字:“按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 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 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 意。”‎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华盛顿。‎ 材料二 南北战争结束后 30 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 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到 1894 年, 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南北战 争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南北战争为美国的“开始 腾飞”创造了什么条件?‎ 项 目 英 ‎1‎ ‎2‎ 法 ‎2‎ ‎4‎ 德 ‎3‎ ‎3‎ 美 ‎4‎ ‎1‎ ‎1860 年工业产量位次 ‎1890 年工业产量位次 ‎1910 年工业产量位次 ‎1913 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3‎ ‎1‎ ‎4‎ ‎2‎ ‎2‎ ‎4‎ ‎1‎ ‎5‎ 材料三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 化一览表 ‎(3)引起材料三表中,英、法、德、美工业产量位 次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美国产生的最 大影响是什么?表格反映当时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是什么?‎ ‎【答案】(1)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带领美 国人民进行了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开启了 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被美国人民誉为“美国国父”。‎ ‎(2)国家的统一问题;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 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科学技术走在了世界 的前列,为美国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