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84 KB
  • 2021-11-12 发布

2018年人教版语文九下《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13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 科 语文 课 题 ‎2、我用残损的手掌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过程 方法 ‎1.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入新课:     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展示)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  ‎ ‎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 ‎ 三、朗读 ‎1.听配乐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及情感。‎ ‎2.朗读指导。‎ 语调:前半部分深沉,后半部分激昂。‎ 感情:前半部分消极,冷色调;后半部分积极,暖色调。‎ ‎3.分四组朗读,让学生点评。‎ ‎4.指名读诗,师生共同点评。‎ ‎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四、研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归纳点拨:形象:“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 “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会背《雨巷》的同学为大家激情朗诵这首诗 认识作者,了解作者的相关作品,同时了解作者写本诗的背景,为深入学习本文打下基础 学生听读,并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及情感。‎ 每排学生为一组分别读诗,余生给予评价。‎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借此了解作者写此文的时代背景。‎ 让学生对作者有全面的认识,不仅了解其作品,更要认识到其诗风随时代的不同也在变化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怎样朗读本首诗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整体把握全诗,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感情: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未曾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诗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有些是消极、冷色调的,有些是积极、暖色调的,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归纳:‎ 积极暖色调词;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憎。‎ 五、品读 这首诗中,很多句子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例:‎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句是以情侣关系和母子关系比喻,把诗人对解放区的温柔感情抒发的细致动人。‎ ‎2.“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这句诗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民的新生活。‎ ‎3.“那里是太阳,是春”‎ 这句诗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4.“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句诗用“广大的土地”借指整个中国,用摸索中的想像把对敌人的恨和对中国人民的爱细腻地表现出来。‎ 六、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让我们看到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今天,我们吟咏诗歌,是对祖国母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通过学习本诗,也让我们学到了对比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以后在我们的作文中要用所体现。 七、布置作业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分别找两生读诗,师生共同点评。‎ 生自由朗读,体会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感情 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四人一组合作,找到诗中有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学生仔细读诗,边读边画出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并区别哪些是冷色调,哪些是暖色调,进而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找一句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诗句,并作简要分析。‎ 回顾本课内容 在师的点拨下,理解诗中具体形象中蕴含的感情。‎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在师的点拨下,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理解、欣赏这首诗。‎ 在师的指导下,生理解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板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 感情:忧郁、愤怒、深沉的爱(对比)     永恒的中国! ‎ 感情: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未来寄予热切的希望 课后反思 相 关 链 接 抗日战争的炮火震动了诗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戴望舒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1938年他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次年,他被日军逮捕,投入狱中,饱受摧残,得了严重的哮喘病。但监狱的铁窗可以禁锢他的躯体,却禁锢不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他所处的“物理场”受到限制,但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的“心理场”却变得广阔了。他的心飞出了铁窗,飞到了祖国蒙难的土地,飞到了志士流血的战场。正是这铁窗关不住的爱国之情,使他眼前浮现了一幅中国地图的意象,这幅地图又成为他投射主观情思的对应物:地图是祖国母亲的象征,“残损的手掌”则是身陷囹圄的诗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炽热的爱的写照。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的开头两行起着统摄全诗的作用。可以想见,在阴暗潮湿的土牢中是不可能有什么地图的,因此“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就只能是在心理场中展开的超现实的想像。戴望舒留法期间,曾去西班牙旅行。受西班牙诗人洛尔迦、阿莱桑德雷以及法国诗人艾吕雅影响很深。这几位诗人用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写出了抨击法西斯的不朽诗篇,给戴望舒以深刻启示。“用残损的手掌抚摸大地”这一中心意象的确立,便是戴望舒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表达民族的愿望与情绪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接着诗人又安排了两个部分来展示这“摸索”的具体内容。一部分是已经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一部分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这两部分并列在一起,恰构成横向对照。诗人使用两套笔墨,渲染出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诗人对敌人恨之切,对祖国爱之深,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了。  对这两部分土地的“摸索”,完全是在幻觉中展开的。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觉。幻觉尽管不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但并非与外界信息无关,而是以往的知觉经验、以前输入的信息在特定条件下的复现和组合。像戴望舒所产生的对自己的家乡湖水的幻觉:“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实际上正是他早年在家乡的生活经验的一种复现。超现实的手法与现实的内容就这样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了。  由于是“用残损的手掌”去“摸索”,所以戴望舒笔下的幻觉表象中,触觉表象占据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触觉与味觉、嗅觉一道是被有些学者视为“低等感觉”的。黑格尔甚至断言:“艺术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视听两个认识感觉,至于嗅觉、味觉和触觉则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不过黑格尔的论断是站不住脚的。触觉尽管在提供的信息量上不及视觉与听觉,但它同样是人认识外部世界的门户,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有视觉与听觉所不能取代的价值。由于触觉只有人的皮肤与外部物体直接接触才能获得,因此它有时确乎要比隔着一段距离的“视”和“听”其感受要真切得多。就戴望舒涉及的触觉表象而言,“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看了这些描写,读者完全可以唤起自己相关的生活经验,其感受的贴近与亲切程度,确乎要比遥遥地望一望、听一听,要高出不少。  我们指出触觉表象在戴望舒的幻觉世界中的突出位置,当然不是说这个幻觉世界是清一色的触觉世界。实际上诗人在“摸索”这一动作中容纳了复杂的感觉经验,既有触觉的,又有视觉的(“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嗅觉的(“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味觉的(“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等,这各种感觉经验的综合与联通,使诗人的幻觉世界立体地、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思与切肤的沦亡之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