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7 MB
- 2021-11-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8
课时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主题五 科学探究
考点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
1.
概念理解
根据提出的问题或猜想与假设的问题
,
进行实验设计
,
从而对所提问题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2.
基本要求
(1)
科学性
:
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合理。
(2)
可行性
:
设计的实验方案要切实可行
,
所用药品、装置安全可靠。
(3)
安全性
:
避免带有危险性的操作
,
如使用可燃性气体
,
实验前要
;
进行有毒气体的实验时
,
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
并注意对尾气的处理等
,
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验纯
3.
一般思路
(1)
明确目的原理
,
弄清题目要求。
(2)
选择合适的仪器药品。
(3)
设计装置步骤
:
仪器的组装顺序一般为气体的制取、除杂、干燥、主体装置、实验产物的验证与尾气的处理。
(4)
记录现象和数据
,
要全面、及时、准确。
(5)
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
常用方法
(1)
对比实验设计。
(2)
控制变量法实验设计
:
控制变量法需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
两组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
,
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
,
则与该条件有关
,
否则无关。
考点二 实验方案的评价
1.
概念理解
指用批判的思想对题中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等进行否定或指出不合理的地方
,
使其达到最优化。
2.
评价角度
(1)
化学原理是否正确、可行。
(2)
实验操作步骤是否简单、科学
,
现象是否明显。
(3)
是否符合经济原则。
(4)
推理过程是否严密。
(5)
是否节能环保等。
(6)
结论是否正确或是否与实验目的一致。
考向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
1.
[2019
·
成都
]
下列实验中
,
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图
18-1
[
答案
]
A
[
解析
] A
中两支试管形成的对比实验中
,
不同的条件只有水
,
因此该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
;
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
,
不能用于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
铜、铝均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
,
该实验不能比较铝、铜的活动性顺序
;
干冷的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
只能探究甲烷燃烧生成水
,
确定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
不能确定其是否含有碳元素。
2.
[2018
·
宜昌
]
控制变量
,
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一
:
区分硬水和软水。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
外
,
还必须要控制
相同
[
答案
]
实验一
:
肥皂水的量
(
体积或滴数
)
[
解析
]
实验一
:
区分硬水和软水时
,
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
,
还必须要控制肥皂水的量相同。
2.
[2018
·
宜昌
]
控制变量
,
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二
: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
答案
]
实验二
: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
(
合理即可
)
[
解析
]
实验二
:
实验过程中
,
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
插入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
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
对比观察到的现象
,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
2.
[2018
·
宜昌
]
控制变量
,
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三
:
探究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的粒子。
[
答案
]
实验三
:
氯化钠
(
或氯化钾
,
合理即可
)
[
解析
]
实验三
:
探究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的粒子时
,
用作对比的试剂可以是氯化钠溶液
,
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
,
说明氯离子不能使溶液呈现黄色
,
说明氯化铁溶液中能使溶液呈现黄色的是铁离子。
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为了探究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溶液呈黄色
,
小艳同学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粒子
,
选择了一种试剂作对比
,
确定了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的粒子
,
用作对比的试剂可以是
溶液
3.
[2019
·
重庆
B]
Ca(OH)
2
变质得到
Ca(OH)
2
和
CaCO
3
的混合物。李琳同学设计了如图
18-2
的实验装置来测定
CaCO
3
的含量。她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一会儿
N
2
后关闭止水夹
,
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提示
:
碱石灰
(
可以吸收
CO
2
和
H
2
O)
、浓硫酸均足量
,
稀盐酸不考虑其挥发性。
(1)
通入
N
2
的原因之一是
N
2
的化学性质
(
填“活泼”或“不活泼”
)
。
图
18-2
[
答案
]
(1)
不活泼
[
解析
] (1)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
实验前通入一会儿氮气
,
可以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对实验的干扰。
3.
[2019
·
重庆
B]
Ca(OH)
2
变质得到
Ca(OH)
2
和
CaCO
3
的混合物。李琳同学设计了如图
18-2
的实验装置来测定
CaCO
3
的含量。她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一会儿
N
2
后关闭止水夹
,
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提示
:
碱石灰
(
可以吸收
CO
2
和
H
2
O)
、浓硫酸均足量
,
稀盐酸不考虑其挥发性。
(2)
甲装置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图
18-2
[
答案
]
(2)Ca(OH)
2
+2HCl CaCl
2
+2H
2
O
[
解析
] (2)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
甲装置中氢氧化钙属于碱
,
盐酸属于酸
,
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
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
2
+2HCl CaCl
2
+2H
2
O
。
(3)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可以除去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
,
减小实验误差。
3.
[2019
·
重庆
B]
Ca(OH)
2
变质得到
Ca(OH)
2
和
CaCO
3
的混合物。李琳同学设计了如图
18-2
的实验装置来测定
CaCO
3
的含量。她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一会儿
N
2
后关闭止水夹
,
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提示
:
碱石灰
(
可以吸收
CO
2
和
H
2
O)
、浓硫酸均足量
,
稀盐酸不考虑其挥发性。
(3)
浓硫酸的作用是
。
图
18-2
[
答案
]
(3)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
(
或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
[
解析
] (3)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可以除去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
,
减小实验误差。
3.
[2019
·
重庆
B]
Ca(OH)
2
变质得到
Ca(OH)
2
和
CaCO
3
的混合物。李琳同学设计了如图
18-2
的实验装置来测定
CaCO
3
的含量。她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一会儿
N
2
后关闭止水夹
,
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提示
:
碱石灰
(
可以吸收
CO
2
和
H
2
O)
、浓硫酸均足量
,
稀盐酸不考虑其挥发性。
图
18-2
(4)
测定
CaCO
3
的含量需要测定两个物理量
,
其中一个物理量为样品的质量。
①
另一个物理量为
(
填序号
)
。
A.
滴下的稀盐酸质量
B.
反应前后乙装置增加的质量
C.
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
D.
反应前后丁装置增加的质量
②
若去掉丁装置
,
测得
CaCO
3
含量
(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
。
③
甲装置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再通入一会儿
N
2
的目的是
。
[
答案
]
(4)①C
②
偏高
③
将反应后甲、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压入装置丙中
[
解析
]
(4)①
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
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就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
,
再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
因此
,
需要测定的另一个物理量是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②丁装置可以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进入丙装置
,
若没有丁装置
,
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大于实际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
,
二氧化碳质量偏大
,
计算出碳酸钙质量就偏大。③因结束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一部分滞留在甲、乙装置中
,
会使实验结果偏小
,
因此
,
甲装置反应结束后
,
打开止水夹再通入一会儿氮气
,
可以将装置甲、乙中的二氧化碳全部压入装置丙中被碱石灰吸收。
考向二 实验方案的评价
4.
[2019
·
呼和浩特
]
下列实验方案中
,
两个方案均可行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一
实验方案二
A
鉴别
硬水和软水
取样
,
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活性炭
,
静置
,
观察
取样
,
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肥皂水
,
搅拌
,
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B
分离
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用磁铁吸引
在
空气中充分加热
C
除去
CO
气体中的少量
CO
2
将
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将
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
CuO
粉末
(续表)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一
实验方案二
D
鉴别
NaCl
和
NaOH
两种固体
取样
,
分别加水溶解
,
触摸试管外壁
取样
,
分别加水溶解
,
配成溶液
,
用
pH
试纸测定
[
答案
]D
[
解析
]
活性炭分别加入硬水和软水中均无明显现象。木炭粉和铁粉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
铁粉和木炭粉均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
无法分离。将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中
,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不反应
,
未能将二氧化碳除去。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不变
,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
取样
,
分别加水溶解
,
触摸试管外壁
,
能够鉴别两种固体
;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pH=7,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pH>7,
取样分别加水溶解
,
配成溶液
,
用
pH
试纸测定
,
能够鉴别两种固体。
5.
[2019
·
泰安
]
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图
18-3
[
答案
]
A
[
解析
] A
图中实验酸的种类不同
,
不能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
图中实验控制了水这一变量
,
可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
能达到实验目的
;C
图中实验溶质种类相同
,
溶剂种类不同
,
其他条件相同
,
可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
能达到实验目的
;D
图中实验除温度不同外
,
其他条件相同
,
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能达到实验目的。
6.
[2019
·
广东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或变化
结论
A
取
少量井水
,
加入适量肥皂水
,
振荡
产生
大量
浮渣
井水为硬水
B
称量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
质量减少
不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向
盛有
NaOH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
变红色
NaOH
溶液没有变质
D
将
无色气体通入装有
CuO
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
,
加热
黑色
固体
变红
无色
气体一定为
H
2
[
答案
]
A
[
解析
]
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鉴别
,
加入适量肥皂水
,
振荡
,
产生大量浮渣
,
泡沫少的为硬水
;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生成的氧化镁粉末飘散到空气中
,
使反应后物质质量减少
,
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
,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
也会使酚酞溶液变红
,
所以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不能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
一氧化碳和氢气都为无色气体且都有还原性
,
所以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氧化铜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
,
加热
,
黑色固体变红
,
无色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
还可能是一氧化碳。
7.
请根据图
18-4
所示实验图回答问题。
(1)
仪器
a
的名称是
。
图
18-4
[
答案
]
(1)
集气瓶
[
解析
] (1)
图中所示
a
仪器是集气瓶。
7.
请根据图
18-4
所示实验图回答问题。
(2)
上述三个实验中
,
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
(
填序号
)
。
[
答案
]
(2)C
[
解析
] (2)A
实验中
,
水的作用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B
实验中
,
水的作用是用水的体积来验证氧气的体积
;C
实验中
,
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图
18-4
7.
请根据图
18-4
所示实验图回答问题。
(3)A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答案
]
(3)2H
2
O
2
2H
2
O+O
2
↑
[
解析
] (3)A
实验中发生的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
图
18-4
7.
请根据图
18-4
所示实验图回答问题。
(4)
对于
B
实验
,
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
,
实验过程如图
18-5
所示。
图
18-5
图
18-4
[
答案
]
(4)
装置简单或操作简便或实验结果更准确
(
误差小
)
或封闭体系更环保或实验成功率高等
(
写一条即可
)
[
解析
] (4)
改进实验与
B
实验相比
,
明显的优点是装置简单或操作简便或实验结果更准确
(
误差小
)
或封闭体系更环保或实验成功率高等。
8.
如图
18-6
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
。
集气瓶
图
18-6
8.
如图
18-6
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2)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通常状况下
,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
难溶于水。欣悦同学用锌粒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
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填序号
),
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
若用
F
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
气体应从
(
填“
b
”或“
c
”
)
端进入。
BC(
或
BD)
图
18-6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8.
如图
18-6
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8-6
提出问题
①
导出的气体除
H
2
外
,
还有哪些气体
?
②
氢气除具有可燃性外
,
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
设计实验方案
欣悦同学按如图
18-7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
假设每个装置中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
)
。
图
18-7
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装置中的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气体中有
H
2
O
乙
装置中
产生
_______________
气体中有
HCl
丁
装置中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
戊装置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H
2
能与
Fe
2
O
3
反应
,
丁装置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白色沉淀
Fe
2
O
3
+3H
2
2Fe+3H
2
O
8.
如图
18-6
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交流总结
根据丁装置中实验现象
,
说明氢气具有
性。
丁装置加热前通入
H
2
的目的是
。
还原
图
18-6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
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事故
9.
[2019
·
江西
]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改进
,
回答有关问题
:
(1)
实验一
:①
仪器
a
的名称是
,
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
改进装置的优点是
(
写一条即可
)
。
图
18-8
[
答案
]
(1)①
长颈漏斗
CaCO
3
+2HCl CaCl
2
+H
2
O+CO
2
↑
②
控制反应速率
(
或节省药品或方便及时排出废液等
)
[
解析
] (1)①
仪器
a
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
其化学方程式为
CaCO
3
+2HCl CaCl
2
+H
2
O+CO
2
↑。
②
原装置中的长颈漏斗只能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
改进装置后
,
可以通过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
,
来控制反应速率。
9.
[2019
·
江西
]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改进
,
回答有关问题
:
(2)
实验二
:①
两套装置中作用相当的仪器
:
漏斗与
(
填“
b
”“
c
”或“
d
”
);
②
装置改进后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序号
,
双选
)
。
A.
同样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冰块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C.
比原装置得到的蒸馏水
更纯
D.
利用太阳光、塑料袋、
矿泉水瓶等作代替品可
户外自制饮用水
图
18-8
[
答案
]
(2)①c
②AD
[
解析
] (2)①
漏斗中的冰块可以使水蒸气冷凝
,
原装置中用冷凝管使水蒸气冷凝
,
所以改进装置中的漏斗相当于原装置中的
c
。
②
原装置和改进装置都能制取蒸馏水
,
达到降低水的硬度的目的
;
冰块为固态
,
水为液态
,
物理性质不同
;
两个装置制的蒸馏水都为纯净物
;
水在阳光下蒸发
,
遇冷液化形成液态水
,
能达到蒸馏的效果
,
所以可以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代替品在户外自制饮用水。
10.
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
(
不稳定
,
受热易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水
)
的氯化钾提纯
,
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
,
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
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
,
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
①
中除去碳酸氢铵的方法是
。
图
18-9
[
答案
]
(1)
加热
[
解析
] (1)
由题干信息可知
,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成氨、二氧化碳和水
,
所以步骤
①
中加热即可除去碳酸氢铵。
10.
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
(
不稳定
,
受热易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水
)
的氯化钾提纯
,
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
,
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
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
,
回答下列问题。
(2)
步骤
④
中加过量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
。
图
18-9
[
答案
]
(2)
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
解析
] (2)
步骤
③
后
,
溶液中还含有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
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
因为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
,
氯化钡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
10.
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
(
不稳定
,
受热易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水
)
的氯化钾提纯
,
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
,
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
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
,
回答下列问题。
(3)
此设计方案是否严谨
?
并说明理由
:
。
图
18-9
[
答案
]
(3)
不严谨
;
步骤
④
加入了过量的
K
2
CO
3
溶液
,
最终溶液中含有杂质碳酸钾
[
解析
](3)
该设计方案存在缺陷
,
因为步骤
④
中加入了过量碳酸钾溶液
,
滤液中还含有过量的碳酸钾
,
得到的氯化钾溶液不纯净。
1.
[2018
·
安徽
]
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续表)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B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续表)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D
探究
CO
2
与水发生反应
[
答案
]
A
[
解析
]
向
50 mL
冷水和热水中各加入
1
滴红墨水
,
温度不同
,
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
,
无法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
两支试管中的药品分别是红磷、白磷
,
药品不同
,
无法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碳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
不能探究
CO
2
与水发生反应。
2.
[2018
·
安徽
]
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
,
将
10.00 g
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
,
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
,
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
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质量
/g
水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氯化钠浓
溶液
氯化钙浓
溶液
1
天
8.16
8.37
8.64
11.18
9.38
10.25
2
天
5.76
5.94
6.69
12.55
8.47
10.33
(1)
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
(
填序号
)
。
图中“
”表示氧原子
,
“
”表示氢原子。
图
18-10
[
答案
]
(1)D
[
解析
] (1)
水在空气中挥发
,
质量减少
,
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
,
属于物理变化
;
2.
[2018
·
安徽
]
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
,
将
10.00 g
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
,
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
,
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
回答下列问题。
(2)
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时间
质量
/g
水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氯化钠浓
溶液
氯化钙浓
溶液
1
天
8.16
8.37
8.64
11.18
9.38
10.25
2
天
5.76
5.94
6.69
12.55
8.47
10.33
[
答案
]
(2)Ca(OH)
2
+CO
2
CaCO
3
↓
+H
2
O
[
解析
] (2)
石灰水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变质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
2
+CO
2
CaCO
3
↓
+H
2
O;
2.
[2018
·
安徽
]
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
,
将
10.00 g
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
,
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
,
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
回答下列问题。
(3)
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
,
可选择上表中的
(
填溶质的化学式
)
。
时间
质量
/g
水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氯化钠浓
溶液
氯化钙浓
溶液
1
天
8.16
8.37
8.64
11.18
9.38
10.25
2
天
5.76
5.94
6.69
12.55
8.47
10.33
[
答案
]
(3)CaCl
2
[
解析
] (3)
根据表格判断浓硫酸和氯化钙的质量增加
,
均具有吸水性
,
但
CaCl
2
安全、环保
;
2.
[2018
·
安徽
]
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
,
将
10.00 g
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
,
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
,
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
回答下列问题。
(4)
将
10.00 g
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
,
最终得到
2.26 g
晶体
,
则该溶液是
______
(
填“饱和”或“不饱和”
)
溶液。
(
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
36.1 g)
时间
质量
/g
水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氯化钠浓
溶液
氯化钙浓
溶液
1
天
8.16
8.37
8.64
11.18
9.38
10.25
2
天
5.76
5.94
6.69
12.55
8.47
10.33
[
答案
]
(4)
不饱和
[
解析
] (4)
根据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
36.1 g
可以计算出
10.00 g
氯化钠浓溶液达到饱和时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
2.65 g,
最终得到
2.26 g
晶体
,
说明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2.
[2018
·
安徽
]
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
,
将
10.00 g
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
,
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
,
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
回答下列问题。
(5)
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变化
,
该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①
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
,
理由是
;
②
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
设计实验方案
:
。
时间
质量
/g
水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氯化钠浓
溶液
氯化钙浓
溶液
1
天
8.16
8.37
8.64
11.18
9.38
10.25
2
天
5.76
5.94
6.69
12.55
8.47
10.33
[
答案
]
(5)①
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
HCl
的挥发量
(
或其他合理答案
)
②
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的盐酸
,
均滴加相同滴数的酚酞溶液
,
分别滴入等浓度的
NaOH
溶液
,
至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
,
比较消耗氢氧化钠的量
(
或其他合理答案
)
[
解析
](5)①
稀盐酸也可以挥发
,
可以猜想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
HCl
的挥发量
;②
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的盐酸
,
均滴加相同滴数的酚酞溶液
,
分别滴入等浓度的
NaOH
溶液
,
至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时
,
比较消耗氢氧化钠的量。
相关文档
-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1)2021-11-113页
- 九年级物理上册 15 探究电路 科学2021-11-1119页
- 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主题五科学探2021-11-1122页
- 鄂尔多斯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2021-11-116页
- 新课标RJ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主题2021-11-116页
- 九年级物理上册 14 了解电路 科学2021-11-1117页
- 新课标RJ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2021-11-1123页
- 江苏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2021-11-1129页
- 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主题五科学探2021-11-1142页
- 河北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主题2021-11-1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