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5.99 KB
  • 2021-11-12 发布

呼和浩特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模拟试卷03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呼和浩特市中考模拟试卷(三)‎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总分人 核分人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电灯通电发光 B.石油分馏 ‎ C.食物变质 D.干冰升华 ‎2.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 A.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B.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应先加热一会儿,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C.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D.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在烧杯中倒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如图M3-1是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镉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M3-1‎ A.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B.镉的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为48‎ C.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D.化学反应中,镉原子易失电子 ‎4.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B 金刚石、石墨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能加快蔗糖分子的运动 D 酸有通性 酸中都有酸根离子 ‎5.某种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M3-2‎ A.四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7 ‎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 D.物质丙由原子构成 ‎6.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 图M3-3‎ ‎7.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M3-4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图M3-4‎ A.A是CH4‎ B.E→B、E→C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 D.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为CO2+C2CO ‎8.向装有等量水的A、B、C 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 g、25 g、25 g 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M3-5Ⅰ所示,如图Ⅱ表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6‎ 图M3-5‎ A.三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图中表示NaNO3 溶解度曲线的是乙 C.B 和C 烧杯中都放有25 g NaNO3固体,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浓硫酸长久露置 在空气中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固体 C.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 中加入一定量CaO ‎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e→FeCl2、CaCO3→Ca(OH)2 、Al→Al2O3 均可一步实现转化 B.NaOH、MgSO4、BaCl2和HCl 四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向某无色溶液滴加足量稀盐酸后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 D.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最后将蒸发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得到氯化钠固体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2分)‎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下列生活用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 A.塑料脸盆 B.羊绒围巾 C.铝合金门窗 D.玻璃水杯 ‎(2)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水会导致酸雨的是 ‎     (填化学式)。 ‎ ‎12.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华雪同学把两根绕成螺旋状的洁净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 ‎(1)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可观察到  。 ‎ ‎(3)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的是    (填离子符号)。 ‎ ‎(4)根据上述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华雪同学    (填“能”或“不能”)证明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Al>Cu>Ag。 ‎ ‎13.利用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MgO]制备硫酸钙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M3-6所示。‎ 图M3-6‎ 已知:MgO难溶于水;MgSO4易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 ‎(1)反应器中搅拌的目的是               。 ‎ ‎(2)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有MgO+H2SO4MgSO4+H2O和              。 ‎ ‎(3)上述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        。 ‎ ‎14.有A、B、C、D四种可溶性化合物,分别由Ag+、Mg2+、Ba2+、Fe3+、Cl-、SO‎4‎‎2-‎、NO‎3‎‎-‎、OH-八种离子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构成(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将A、B、C、D的溶液两两混合,发生的现象为:A+B→白色沉淀 B+C→白色沉淀 图M3-7‎ 根据题意请作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为    ,F中溶质为    。 ‎ ‎(2)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5.如图M3-8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6‎ 图M3-8‎ ‎(1)装置A中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 ‎(2)利用装置B、C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呈现紫红色,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           。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改进装置并制取氧气后,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未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 ‎(3)实验室常利用草酸溶液与浓硫酸共热的方法制取一氧化碳。若用装置F收集一氧化碳,气体应从___‎ ‎  (填“a”或“b”)口进入。在制得的一氧化碳中常会含有少量二氧化碳,为除去二氧化碳,在连接装置F前,可让气体先通过足量的    (填序号)。 ‎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 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D. 硫酸铜溶液 ‎16.某化学小组用石灰石(含杂质SiO2、CaO,还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与足量的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结束后对废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地显现出红色;‎ ‎③FeCl3只能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存在,若pH>3.8时,FeCl3会完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Fe(OH)3沉淀。‎ ‎[假设猜想](1)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CaCl2,用文字表述其原因       。 ‎ ‎(2)结合以上资料,该小组同学作出以下三种合理的猜想:‎ 猜想1:溶质只有CaCl2;‎ 猜想2:溶质有CaCl2和HCl;‎ 猜想3:溶质有CaCl2、HCl和FeCl3。‎ 请写出猜想3中有HCl和FeCl3的依据:                。 ‎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 溶液没有变红 废液中的溶质不含FeCl3‎ 步骤2:另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        ‎ ‎        ‎ 猜想2成立 ‎[反思评价](1)上述步骤2中,小姚同学提出可以通过检测废液的pH来判断是否含有HCl。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原因是  。 ‎ ‎(2)根据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C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是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过滤。 ‎ 四、计算题(本题6分)‎ ‎17.实验室有一瓶因敞口放置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兴趣小组同学取该固体18.6 g,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114.2 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 ‎(2)原固体中氢氧化钠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电灯通电发光、石油分馏、干冰升华的变化中都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食物变质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 ‎2.B [解析] 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先加热,再通入一氧化碳,会使一氧化碳和玻璃管内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3.B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所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镉,属于金属元素,镉有毒,会危害人体的健康,说法正确;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8,原子序数=质子数=48,不是中子数,说法错误;据图可知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说法正确;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个,化学反应中,镉原子易失电子,说法正确。‎ ‎4.D [解析]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H2O和H2O2分子构成不同;金刚石、石墨组成元素相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搅拌能加快蔗糖分子的运动;酸有通性,是因为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5.C [解析]四种物质中丁是单质,A错误;由化学方程式2NO2+ 4CO4CO2+ N2 可知,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4∶7,故B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正确;物质丙由分子构成,故D错误。‎ ‎6.C [解析]A中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图中白磷燃烧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且燃烧停止后冷却至室温时气球不膨胀;B中只有一个变量,溶剂种类不同,可以用于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C中只能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不能探究出其他条件;D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7.B [解析]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所以A是甲烷,C可用于灭火,所以C是二氧化碳,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则D是一氧化碳,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则E是氧气,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则B是水;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CH4,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E→B、E→C不一定通过化合反应实现,如甲烷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符合题意;E是氧气,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C→D是由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为CO2+C2CO,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8.D [解析]三个烧杯形成的溶液中B是饱和溶液,A、C没有未溶固体,不能判断是否饱和;B、C烧杯中装有等量水,都加入25 g NaNO3固体,B中有未溶固体,C中全部溶解,说明 NaNO3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B和C 烧杯中都放有25 g NaNO3固体和等量的水,B中有未溶固体,C中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t2℃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乙中含溶剂质量多,从t2℃降温到t1℃溶剂质量不变,所以t1℃时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9.D [解析]浓硫酸有强吸水性,吸水后会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当变为稀硫酸时,就不会再吸水了,故质量分数不会变为0,A错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出氧气,固体总质量减少,但锰元素质量不变,所以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B错误。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氢氧化钙会从溶液中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当氧化钙与水反应完毕,过一段时间,溶液恢复到原温度,因为温度升高析出的固体又会重新溶解,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与开始时的质量分数相等,C错误。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D正确。‎ ‎10.C [解析]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可以一步转化;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钙;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可以一步转化。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镁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镁沉淀可溶于盐酸,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盐酸;将四种溶液各取少量,两两混合,有两次沉淀产生的是硫酸镁,有一次沉淀产生的是NaOH和BaCl2,不产生沉淀的是盐酸;向生成沉淀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溶解的是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混合物,沉淀不溶解的是硫酸镁与氯化钡混合物,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无现象,说明该溶液中无碳酸根离子、无银离子,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蒸发结晶时,不能将溶液直接蒸干,应在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用蒸发皿的余热蒸干。‎ 二、填空题 ‎11.(1)A (2)天然气  SO2‎ ‎[解析](1)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2)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硫溶于水会导致酸雨。‎ ‎12.(2)红色铜丝表面附着银白色金属,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6‎ ‎(3)Ag+ (4)能 ‎[解析](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Cu排在Al后面,所以铜和硫酸铝不反应,无现象。‎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Cu排在Ag前面,所以铜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银白色的银附着在铜丝表面。‎ ‎(3)根据Cu+2AgNO32Ag+Cu(NO3)2,可知反应过程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银离子,增加的是铜离子。‎ ‎(4)铜丝与硫酸铝溶液不反应,说明铜排在铝后面,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铜排在银前面,故能证明Al>Cu>Ag。‎ ‎13.(1)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2)Ca(OH)2+H2SO4CaSO4+2H2O ‎(3)过滤器、洗涤槽 ‎[解析](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接触越充分,反应速率越快,反应器中搅拌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2)反应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3)反应所得的硫酸镁易溶于水,硫酸钙微溶于水,经过滤器过滤,可以将微溶的硫酸钙和可溶的硫酸镁分离,再经洗涤槽洗涤可以提高硫酸钙的纯度,因此,流程中分离提纯的设备有过滤器、洗涤槽。‎ ‎14.(1)BaSO4 Fe(NO3)3‎ ‎(2)MgCl2+Ba(OH)2Mg(OH)2↓+BaCl2‎ ‎[解析]根据反应 可知沉淀中有硫酸钡和氢氧化铁,从而可知C、D分别为Ba(OH)2和Fe2(SO4)3中的一种,由B+C→白色沉淀可知,C为Ba(OH)2,B为MgCl2,D为Fe2(SO4)3,A为AgNO3。‎ 三、实验题 ‎15.(1)导管伸入液面以下 (2)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2KMnO4K2MnO4+MnO2+O2↑ 铁丝表面被氧化(或收集的氧气浓度过低,合理即可)‎ ‎(3)b B ‎[解析](1)装置A为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组合,可制取二氧化碳等气体,其中长颈漏斗的下端需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而出气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因为伸入过长,不利于气体及时排出,也有可能会造成反应的固体颗粒或液体随导管排出,最好以刚露出胶塞为宜,故A中的明显错误是导管伸入液面以下。(2)制取氧气时,由于高锰酸钾粉末会随着氧气流进入导管继而进入水槽,使水槽中的水变为紫红色,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往往会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实验室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注意条件和气体符号);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说明没有燃烧现象,也就是铁丝没有燃烧,故所有分析可围绕燃烧来进行,更确切地说是没有达到铁丝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有一定的接触,且接触越充分越容易燃烧,氧气的浓度越大越易燃烧,温度越高燃烧也易发生,所以可能的原因有铁丝太粗与氧气接触不充分或实验收集的氧气浓度低或是铁丝表面被氧化等合理即可。(3)一氧化碳不溶于水,若用装置F收集一氧化碳,则气体从b口进;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根据除杂原则可知,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杂质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选用氢氧化钠溶液。‎ ‎16.[假设猜想](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产物之一是氯化钙(或氧化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钙,合理即可)‎ ‎(2)石灰石中可能含有的Fe2O3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且FeCl3只能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存在 ‎[实验验证]步骤1:硫氰化钾(或KSCN)‎ 步骤2:先有气泡产生,然后产生白色沉淀 ‎[反思评价](1)不合理,未考虑CaCl2溶液的酸碱性(或合理,氯化钙溶液显中性,盐酸显酸性)‎ ‎(2)碳酸钙(或CaCO3)‎ ‎[解析][假设猜想](1)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CaCl2,这是因为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2)石灰石中可能含有Fe2O3,Fe2O3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且FeCl3只能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存在。[实验验证]步骤1: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没有变红,说明废液的溶质中不含FeCl3;步骤2:另取少量过滤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猜想2成立。[反思评价](2)根据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C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是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得到氯化钙溶液。‎ 四、计算题 ‎17.(1)4.4  (1分)‎ ‎(2)解:设18.6 g固体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分)‎ ‎106            44‎ x             4.4 g 6‎ ‎106‎‎44‎‎=x‎4.4g x=10.6 g (1分)‎ 原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18.6 g-10.6 g=8 g。 (1分)‎ 答:原固体中氢氧化钠质量为8 g。‎ ‎(3)14.6% (2分)‎ ‎[解析](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与10.6 g碳酸钠反应的HCl质量为7.3 g,与8 g氢氧化钠反应的HCl质量为7.3 g,所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g+7.3g‎100g×100%=14.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