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87 KB
- 2021-11-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2010•丽水)下面四个数中,负数是( )
A、﹣3 B、0
C、0.2 D、3
考点:正数和负数。
分析:根据负数的概念,对选项一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解:A、﹣3是负数,故选项正确;
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选项错误;
C、0.2是正数,故选项错误;
D、3是正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了负数的概念.像﹣3,﹣2,﹣0.2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2、(2010•丽水)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C和BC的中点,已知DE=2,则AB=( )
A、1 B、2
C、3 D、4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知,ED=12BC,进而由DE的值求得AB.
解答:解:∵D,E分别是△ABC的边AC和BC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DE=2,
∴AB=2DE=4.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中位线是三角形中的一条重要线段,由于它的性质与线段的中点及平行线紧密相连,因此,它在几何图形的计算及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2010•丽水)不等式x<2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的方法画数轴即可.
解答:解:∵不等式x<2
∴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A.
点评: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的方法:“>”空心圆点向右画折线,“≥”实心圆点向右画折线,“<”空心圆点向左画折线,“≤”实心圆点向左画折线.
4、(2010•丽水)某班50名学生的一次英语听力测试成绩分布如下表所示(满分10分):
这次听力测试成绩的众数是( )
A、5分 B、6分
C、9分 D、10分
考点:众数。
专题:图表型。
分析:本题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由此即可确定众数.
解答:解:依题意得10在这组实际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有19次,
∴这组实际的众数为10分.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众数的定义,注意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是唯一的.
5、(2010•丽水)已知粉笔盒里只有2支黄色粉笔和3支红色粉笔,每支粉笔除颜色外均相同,现从中任取一支粉笔,则取出黄色粉笔的概率是( )
A、15 B、25
C、35 D、23
考点:概率公式。
分析:让黄色粉笔的支数除以粉笔的总支数即为所求的概率.
解答:解:∵粉笔盒里只有2支黄色粉笔和3支红色粉笔共有2+3=5支粉笔,其中黄色粉笔有2支,
∴从中任取一支粉笔,取出黄色粉笔的概率是22+3=25.
故选B.
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6、(2010•丽水)如图所示的物体由两个紧靠在一起的圆柱组成,小刚准备画出它的三视图,那么他所画的三视图中的俯视图应该是( )
A、两个相交的圆 B、两个内切的圆
C、两个外切的圆 D、两个外离的圆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找到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
解答:解:从上面可看到两个外切的圆,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视图.
7、(2010•丽水)下列四个函数图象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
A、 B、
C、 D、
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分析:分别根据各函数图象的特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A、错误,此函数为减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错误,此函数为反比例函数,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正确,此函数为二次函数,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错误,此函数为二次函数,x>0时,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故选C.
点评:此类题可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解答.
8、(2010•丽水)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 )
A、2m+3 B、2m+6
C、m+3 D、m+6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由于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那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剩余部分的面积可以求出,而矩形一边长为3,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另一边长.
解答:解:依题意得剩余部分为
(m+3)2﹣m2=m2+6m+9﹣m2=6m+9,
而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
∴另一边长是(6m+9)÷3=2m+3.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解题关键是熟悉除法法则.
9、(2010•丽水)小刚用一张半径为24cm的扇形纸板做一个如图所示的圆锥形小丑帽子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如果做成的圆锥形小丑帽子的底面半径为10cm,那么这张扇形纸板的面积是( )
A、120πcm2 B、240πcm2
C、260πcm2 D、480πcm2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小帽的底面圆周长就扇形的弧长,根据此求出扇形的面积.
解答:解: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得:
圆的底面周长=20π.
圆的底面周长即是扇形的弧长,
∴扇形面积=lr2=20π×242=240πcm2.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即S=lr2.
10、(2010•丽水)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ACB=90°,AB=AD,AC=4BC,设CD的长为x,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A、y=225x2 B、y=425x2
C、y=25x2 D、y=45x2
考点: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
分析:四边形ABCD图形不规则,根据已知条件,将△ABC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到△ADE的位置,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问题转化为求梯形ACDE的面积问题;根据全等三角形线段之间的关系,结合勾股定理,把梯形上底DE,下底AC,高DF分别用含x的式子表示,可表示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答:解:作AE⊥AC,DE⊥AE,两线交于E点,作DF⊥AC垂足为F点,
∵∠BAD=∠CAE=90°,即∠BAC+∠CAD=∠CAD+∠DAE
∴∠BAC=∠DAE
又∵AB=AD,∠ACB=∠E=90°
∴△ABC≌△ADE(AAS)
∴BC=DE,AC=AE,
设BC=a,则DE=a,DF=AE=AC=4BC=4a,
CF=AC﹣AF=AC﹣DE=3a,
在Rt△CDF中,由勾股定理得,
CF2+DF2=CD2,即(3a)2+(4a)2=x2,
解得:a=x5,
∴y=S四边形ABCD=S梯形ACDE=12×(DE+AC)×DF
=12×(a+4a)×4a
=10a2=25x2.
故选C.
点评:本题运用了旋转法,将求不规则四边形面积问题转化为求梯形的面积,充分运用了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在解题中的作用.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1、(2010•丽水)分解因式:x2﹣9= .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分析:本题中两个平方项的符号相反,直接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解答:解:x2﹣9=(x+3)(x﹣3).
点评:主要考查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熟记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的特征,即“
两项、异号、平方形式”是避免错用平方差公式的有效方法.
12、(2010•丽水)若点(4,m)在反比例函数y=8x(x≠0)的图象上,则m的值是 .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专题:计算题。
分析:直接把点(4,m)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m的值.
解答:解:∵点(4,m)在反比例函数y=8x(x≠0)的图象上,
∴m=84,解得m=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点在函数图象上的含义,点在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
13、(2010•丽水)如图,直线DE交∠ABC的边BA于点D,若DE∥BC,∠B=70°,则∠ADE的度数是 度.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答.
解答:解:∵DE∥BC,∠B=70°,
∴∠ADE=∠B=70°.
点评:本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14、(2010•丽水)玉树地震灾区小朋友卓玛从某地捐赠的2种不同款式的书包和2种不同款式的文具盒中,分别取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进行款式搭配,则不同搭配的可能有 种.
考点:可能性的大小。
分析:列举出所有情况即可.
解答:解:每种书包有2种不同款式的文具盒搭配,2种书包就有2×2=4种搭配方式.
点评:注意本题是求总的搭配方式.
15、(2010•丽水)已知a≠0,S1=2a,S2=2S1,S3=2S2,…,S2010=2S2009,则S2010=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专题:规律型。
分析:根据题意,计算可得S2,S3,S4的值,分析可得其规律,进而可得S2010的值.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S2=1a,S3=2S2=2a,S4=1a,S5=2a,…;
进而可得,当下标为奇数时,结果为2a;当下标为偶数数时,结果为1a;
故S2010=1a;
故答案为1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16、(2010•丽水)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点D是BC的中点,已知∠AOB=98°,∠COB=120°,则∠ABD的度数是 度.
考点: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圆周角定理。
分析:根据周角为360°,可求出∠AOC的度数,由圆周角定理可求出∠ABC的度数,关键是求∠CBD的度数;由于D是弧BC的中点,根据圆周角定理知∠DBC=12∠BAC,而∠BAC的度数可由同弧所对的圆心角∠BOC的度数求得,由此得解.
解答:解:∵∠AOB=98°,∠COB=120°,
∴∠AOC=360°﹣∠AOB﹣∠COB=142°;
∴∠ABC=71°;
∵D是BC的中点,
∴∠CBD=12∠BAC;
又∵∠BAC=12∠COB=60°,
∴∠CBD=30°;
∴∠ABD=∠ABC+∠CBD=10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心角、圆周角的应用能力.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
17、(2010•丽水)计算:20+4+∣﹣12∣﹣sin30°
考点:实数的运算。
分析:本题涉及零指数幂、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化简四个考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解答:解:原式=1+2+12﹣12
=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
18、(2010•丽水)解方程组:&2x﹣y=3(1)&3x+y=7(2)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消元法均可解答.
解答:解:解法1:(1)+(2),得5x=10,
∴x=2,(3分)
把x=2代入(1),得4﹣y=3,
∴y=1,(2分)
∴方程组的解是&x=2&y=1.(1分)
解法2:由(1),得y=2x﹣3,③(1分)
把③代入(2),得3x+2x﹣3=7,
∴x=2,(2分)
把x=2代入③,得y=1,(2分)
∴方程组的解是&x=2&y=1.(1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较小时可用代入法,当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用加减消元法较简单.
19、(2010•丽水)已知:如图,E,F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BC的中点.
求证:AF=CE.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方法一: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AE=FC,AE∥FC即可;
方法二:利用“边角边”证明△ABF≌△CDE.
解答:证明:
方法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E,F分别是AD,BC的中点,∴AE=CF,
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即AE∥C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AF=CE;
方法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BF=DE,
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D,AB=CD,
∴△ABF≌△CDE(SAS)
∴AF=CE.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断方法,平行四边形可以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进行判定,在选择判断方法时,要根据题目现有的条件,选择合理的判断方法.
20、(2010•丽水)如图,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且与半径OC垂直,垂足为H,已知AB=16cm,cos∠OBH=45.
(1)求⊙O的半径;
(2)如果要将直线l向下平移到与⊙O相切的位置,平移的距离应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考点:垂径定理;切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1)Rt△OHB中,由垂径定理易得BH的长,可利用∠OBH的余弦函数求出半径OB的长;
(2)由切线的性质知,若直线l与⊙O相切,那么直线l必过C点,故所求的平移距离应该是线段CH的长.
Rt△OHB中,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OH的长.CH=OC﹣OH.
解答:解:(1)∵直线l与半径OC垂直,
∴HB=12AB=12×16=8. (2分)
∵cos∠OBH=HBOB=45,
∴OB=54HB=54×8=10;(2分)
(2)在Rt△OBH中,
OH=OB2﹣BH2=102﹣82=6. (2分)
∴CH=10﹣6=4.
所以将直线l向下平移到与⊙O相切的位置时,平移的距离是4cm.(2分)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垂径定理、切线的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21、(2010•丽水)黄老师退休在家,为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参观2010年上海世博会,他查阅了5月10日至16日(星期一至星期日)每天的参观人数,得到图1、图2所示的统计图,其中图1是每天参观人数的统计图,图2是5月15日(星期六)这一天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四个时间段参观人数的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面的问题:
(1) 5月10日至16日这一周中,参观人数最多的是哪一天?有多少人?参观人数最少的又是哪一天?有多少人?
(2) 5月15日(星期六)这一天,上午的参观人数比下午的参观人数多多少人(精确到1万人)?
(3)如果黄老师想尽可能选择参观人数较少的时间去参观世博会,你认为他选择什么时间比较合适?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专题:阅读型;图表型。
分析:(1)从图1中可以读出数据;
(2)根据图1可以得到这一天的总人数,由图2可知上午与下午参观人数所占的比例,即可求出星期六这一天,上午的参观人数和下午的参观人数;
(3)根据图1和图2选择哪一天,然后再选择一天的哪个时间段.
解答:解:(1)由图1知参观人数最多的是15日(或周六),有34万人;(2分)
参观人数最少的是10日(或周一),有16万人.(2分)
(2) 34×(74%﹣6%)=23.12≈23
上午参观人数比下午参观人数多23万人.(2分)
(3)答案不唯一,基本合理即可,如选择星期一下午参观等.(2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2、(2010•丽水)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和△DEF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
(1)判断△ABC和△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2)P1,P2,P3,P4,P5,D,F是△DEF边上的7个格点,请在这7个格点中选取3个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使构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要求写出2个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并在图中连接相应线段,不必说明理由)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网格型;开放型。
分析:(1)首先根据小正方形的边长,求出△ABC和△DEF的三边长,然后判断它们是否对应成比例即可.
(2)只要构成的三角形与△ABC的三边比相等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ABC和△DEF相似;(2分)
根据勾股定理,得AB=25,AC=5,BC=5;
DE=42,DF=22,EF=210;
∵ABDE=ACDF=BCEF=522,(3分)
∴△ABC∽△DEF.(1分)
(2)答案不唯一,下面6个三角形中的任意2个均可;(4分)
△P2P5D,△P4P5F,△P2P4D,
△P4P5D,△P2P4P5,△P1F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SSS)
23、(2010•丽水)小刚上午7:30从家里出发步行上学,途经少年宫时走了1200步,用时10分钟,到达学校的时间是7:55
、为了估测路程等有关数据,小刚特意在学校的田径跑道上,按上学的步行速度,走完100米用了150步.
(1)小刚上学步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分?小刚家和少年宫之间,少年宫和学校之间的路程分别是多少米?
(2)下午4:00,小刚从学校出发,以45米/分的速度行走,按上学时的原路回家,在未到少年宫300米处与同伴玩了半小时后,赶紧以110米/分的速度回家,中途没有再停留,问:
①小刚到家的时间是下午几时?
②小刚回家过程中,离家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请写出点B的坐标,并求出线段CD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根据等式“速度=路程/时间”求出步行平均速度,注意步和米的转化.由速度和时间分别算出两段路程;
(2)①分段求出时间,再累加起来算出到家的时间;
②根据函数图象和题中给出的信息算出B点坐标及列出CD段函数解析式.
解答:解:(1)小刚每分钟走1200÷10=120(步),每步走100÷150=23(米),
所以小刚上学的步行速度是120×23=80(米/分)
小刚家和少年宫之间的路程是80×10=800(米)
少年宫和学校之间的路程是80×(25﹣10)=1200(米)
(2) ①1200﹣30045+30+800+300110=60(分钟),
所以小刚到家的时间是下午5:00
②小刚从学校出发,以45米/分的速度行走到离少年宫300米处时实际走了900米,用时90045=20分,此时小刚离家1100米,所以点B的坐标是(20,1100)
点C的坐标是(50,1100),点D的坐标是(60,0)
设线段CD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s=kt+b,将点C,D的坐标代入,得
&50k+b=1100&60k+b=0解得&k=﹣110&b=6600
所以线段CD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s=﹣110t+6600
点评:此题为综合应用类题目,将函数方程、函数图象与实际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对图象识别能力.
24、(2010•丽水)△ABC中,∠A=∠B=30°,AB=23,把△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AB的中点位于坐标原点O(如图),△ABC可以绕点O作任意角度的旋转.
(1)当点B在第一象限,纵坐标是62时,求点B的横坐标;
(2)如果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经过点C,请你探究:
①当a=54,b=﹣12,c=﹣355时,A,B两点是否都在这条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
②设b=﹣2am,是否存在这样的m的值,使A,B两点不可能同时在这条抛物线上?若存在,直接写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1)由于O是AB的中点,则OA=OB=3;可设出点B的横坐标,结合B点的纵坐标和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点的横坐标;
(2)①已知了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也就得到了C点的横坐标;此时发现C点横坐标为正数,所以分两种情况讨论:
一、点C在第一象限;在Rt△OBC中,根据OB的长及∠B的度数,可求出OC的长,参照(1)的方法即可求出C点的坐标;若分别过A、C作x轴的垂线,通过构建的相似三角形即可求出A点的坐标,A、B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到B点的坐标;将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进行验证即可;
二、点D在第四象限;方法同一;
②若b=﹣2am,则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2amx+c=a(x﹣m)2﹣am2+c;由此可得C点的横坐标为m;在△ABC旋转的过程中,C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在区间[﹣1,1]之间,由于当m=﹣1或1时,C点在x轴上,A、B同时处在y轴,所以此时抛物线不可能同时经过A、B两点.
解答:解:(1)∵点O是AB的中点,
∴OB=12AB=3;(1分)
设点B的横坐标是x(x>0),
则x2+(62)2=(3)2,(1分)
解得x1=62,x2=﹣62(舍去);
∴点B的横坐标是62;(2分)
(2) ①当a=54,b=﹣12,c=﹣355时,得y=54x2﹣12x﹣355(*)
y=54(x﹣55)2﹣13520;(1分)
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
情况1:设点C在第一象限(如图),
则点C的横坐标为55,OC=OB×tan30°=3×33=1;(1分)
由此,可求得点C的坐标为(55,255),(1分)
点A的坐标为(﹣2155,155),
∵A,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点B的坐标为(2155,﹣155),
将点A的横坐标代入解析式的右边,计算得155,
即等于点A的纵坐标;
将点B的横坐标代入解析式的右边,计算得﹣155,即等于点B的纵坐标;
∴在这种情况下,A,B两点都在抛物线上;(2分)
情况2:设点C在第四象限(如图),则点C的坐标为(55,﹣255),
点A的坐标为(2155,155),点B的坐标为(﹣2155,﹣155);
经计算,A,B两点都不在这条抛物线上;(1分)
(情况2另解:经判断,如果A,B两点都在这条抛物线上,那么抛物线将开口向下,而已知的抛物线开口向上、所以A,B两点不可能都在这条抛物线上)
②存在,m的值是1或﹣1.(2分)
y=a(x﹣m)2﹣am2+c,
因为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经过点C,
所以﹣1≤m≤1;
当m=±1时,点C在x轴上,此时A,B两点都在y轴上.
因此当m=±1时,A,B两点不可能同时在这条抛物线上.
点评:此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图形的旋转变换等知识.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
lanchong;Linaliu;zhangCF;lanyuemeng;MMCH;huangling;wdxwwzy;mama258;CJX;bjy;xiu;shenzigang;yingzi;张伟东;py168;zhangchao。(排名不分先后)
2011年2月17日
相关文档
-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1230页
- 2019山东省临沂市中考数学试卷 解2021-11-1228页
- 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数学试卷及2021-11-1218页
-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1229页
- 2020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1210页
- 2019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数学试卷含2021-11-1228页
- 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1226页
- 2014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数学试卷(含2021-11-1218页
- 2017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1221页
- 2010年广西桂林市中考数学试卷2021-11-12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