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68 KB
  • 2021-11-12 发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测试题及答案(五)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测试题及答案(五)‎ ‎(第五、六单元)‎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积累与运用(1— 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稽首(qǐ) 伫立(chù) 诡谲(jué) 哗众取宠(huá)‎ B.忌讳(wēi) 犀利(xī) 怯懦(nuò) 土偶木梗(gěng)‎ C.幌子(huǎng) 雷霆(tíng) 蓦然(mò) 雕梁画栋(diāo)‎ D.囫囵(wú) 踌躇(chú) 睥睨(nì) 无可奈何(nài)‎ ‎【解析】A项,“伫”应读作“zhù”。 B项,“讳”应读作“huì”。 D项,“囫”应读作“hú”。‎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 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它的尖端________而上绕,还________着疏落的几片残叶,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却是位置再适当没有。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景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它的躯干________而枝叉转折下弯,显出一种________的气派,于是他把这种气脉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A.蜷曲  点缀  劲挺  不屈不挠 B.蜷缩  点缀  坚挺  不屈不挠 C.蜷曲  装点  劲挺  坚强不屈 D.蜷缩  装点  坚挺  坚强不屈 ‎【解析】“蜷曲”,指卷绕或盘绕。“蜷缩”是指卷曲而收缩,不符合语意。故第一个空选“蜷曲”,排除B项和D项。“点缀”是陪衬,“装点”是装扮,故“点缀符合语境”,排除B项。因此,答案选A。‎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为了防止新冠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D.贵港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贵港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广泛听取了”;B项,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C项,滥用否定词,应去掉“不”。‎ 8‎ ‎4.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D )‎ A.郭沫若,诗人、历史学家,其历史剧有《屈原》《虎符》《孔雀胆》《雷雨》等。‎ B.汉字经历了金文——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的演变。‎ C.剧本是戏剧演出的基础,所以,成功的剧本就等于是成功的戏剧。‎ D.“牺牲”是古代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多指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祭祀是中华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的主要部分。‎ ‎【解析】A项,《雷雨》是曹禺的作品。B项,甲骨文在金文的前面出现。C项,成功的剧本只是成功的戏剧的必要条件。‎ 二、现代文阅读(5—8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尊严是自己给的 叶春雷 ‎①我们常常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尊严是别人给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真实的情况是,因为自己有尊严,别人才会尊重你。‎ ‎②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一部叫《先生》的专题片,有一集讲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48年,梅校长到了美国,管理清华大学庚款奖学金。美国人曾经返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奖学金,帮助成立清华大学,并资助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到美国留学。据专题片介绍,梅校长是出了名的“老抠”,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他给自己定的薪水是月薪300元。当时国民党当局觉得过意不去,要求梅校长将薪水提升到月薪1 200元,但是遭到梅先生的拒绝:“我自己定下的规矩,怎么能自己改动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梅先生的清廉,还有梅先生的慎独精神。手中握着这样大一笔基金,随便手松一点,就可以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而且政府也开了口子,何必如此自苦?甚至还近乎自虐。但梅先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如此严苛地对待自己,实际上,他让自己活得非常有尊严,这样才赢得大家的一致尊重。‎ ‎③一个人的尊严,不是别人的恩赐,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是道德自律的自动生成物。像梅校长这样有慎独精神的人,尊严感也就随之产生。而且不是我有钱或者有权势,我就活得有尊严。尊严来自一个人的道德自律,和你的财富与权势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一个有钱有权势的人,为什么大家都会来奉承他,他不是很有尊严吗?我想说的是,那不是尊严,那只是一种威压。这种威压随金钱和权势的累积而不断强化,也会随金钱和权势的消减而消减。当我们抱怨世态炎凉的时候,其实只是在抱怨我们丧失了金钱和权势的威压,所以大家不尊重我们了。如果我是一个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的人,我就不会抱怨世态炎凉。因为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除非你腐化堕落。比起靠不正当手段得到的金钱和权势,尊严感自然要牢靠得多。梅校长临终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个有相当社会地位的知名人士,居然没有一分钱的积蓄。我想,大家绝不会说:“梅校长真是穷困潦倒啊!”大家只会说:“这是一个多么有尊严的人啊!”‎ 8‎ ‎④当我们明白了尊严不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属品,尊严只能是道德自律的衍化物,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即使我一文不名,即使我毫无权势,我也是可以给自己尊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了。颜回的快乐,是一种拥有尊严的快乐。同样在《庄子》里,提到颜回的同学原宪,那也是一个穷困潦倒却活得非常有尊严的人。当原宪的另一位同学,大富豪大外交家社会名流子贡乘着大马车经过原宪居住的陋室,而对原宪进行揶揄挖苦的时候,原宪傲然地说:“像你这样靠拉帮结派、逢迎媚世、毫无操守换来的宝马香车,我根本不屑一顾。”子贡是否如原宪说的那样不堪,我们不去讨论,我想说,原宪对自己的操守有一种自信,所以他虽然穷困潦倒,但依然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⑤一个人一旦活得有尊严感,那即使瓮牖绳枢、瓦灶绳床,也可以怡然自乐,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一样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原载《读书文摘》,有改动)‎ ‎5.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只有严苛地对待自己,才能活得有尊严。‎ B.尊严是自己给的。‎ C.有慎独精神的人,尊严感也随之产生。‎ D.一个人一旦活得有尊严感,即使一文不名,也可以怡然自乐。‎ ‎【解析】标题“尊严是自己给的”即中心论点。‎ ‎6.下列不属于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一项是( D )‎ 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道理论证 D.比喻论证 ‎【解析】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第③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第④段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并没有运用比喻论证。‎ ‎7.下列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 A.尊严是自己给的,不等同于金钱和权力,只能来自一个人的道德自律,来自慎独精神。‎ B.梅校长、颜回、原宪、子贡都是虽然穷困潦倒,但依然是有尊严的人。‎ C.一个人只要靠道德自律赢得了自身尊严,就永远不会抱怨世态炎凉。‎ D.陶渊明因为赢得了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生活得怡然自乐,活成了一个有尊严的人。‎ ‎【解析】B.子贡是大富豪、大外交家、社会名流;C.作者在文中的说法是“如果我是一个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的人,我就不会抱怨世态炎凉”;D.因果颠倒,‎ 8‎ 陶渊明因为活得有尊严感,所以生活得怡然自乐,赢得了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8.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论据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选文第②段只使用了事实论据。‎ B.选文第③段论证了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的道理。‎ C.选文第④段中“明白了这一点”中的“这”指的是“尊严不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属品,尊严只能是道德自律的衍化物”。‎ D.“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解析】 根据第③段“因为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除非你腐化堕落”可知,B项表述过于绝对。‎ 三、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 ‎【甲】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乙】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丙】曹刿论战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8‎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下列对《十五从军征》理解与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D )‎ A.这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 B.“十五”“八十”是写实的手法,暴露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极端的不合理。‎ C.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段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D.结句“泪落沾我衣”抒发了老翁孤独、悲痛的心情。‎ ‎【解析】 A.应为“汉乐府诗歌”。B.“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八十”是虚写,写出从军时间之长,兵役之重。C.诗中没有心理描写。‎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B.上书谏寡人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战则请从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D.可以一战 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解析】A.介词,对,对于;B.……的人/起停顿作用,无实义;C.表顺承,相当于“就”/表转折,相当于“却”;D.介词,凭借/助词,用在“可”后,能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90分)‎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臣之妻私臣   私: 偏爱       (2)望其旗靡   靡: 倒下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穷尽了。‎ ‎13.乙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8‎ ‎(2分)‎ 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 ‎14.丙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四、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5.(1)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军旗来侧面表现边塞酷寒天气的诗句是“ 风掣红旗冻不翻 ”。‎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的诗句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 ”。‎ ‎(7)文天祥《南安军》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的诗句是“ 山河千古在 , 城郭一时非 ”。‎ 五、综合实践(16—17小题,共5分)‎ ‎16.班级开展“读书立志”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说说下面古代小故事体现了什么精神。(2分)‎ 铁杵磨针: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 。‎ 庖丁解牛: 熟能生巧,只要不断摸索,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 。‎ ‎(2)请将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请任选一项回答)(1分)‎ A.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B.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 ‎17.读对联,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2分)‎ 上联:学海深渊勤探索    下联:书山险峻勇攀登 ‎ 运用比喻手法,把学习、读书的过程比作“探深渊”“攀险山”,形象地写出求知道路的艰难,要求我们必须勇于探索,坚持不懈。‎ 六、现代文阅读(18—22小题,共15分)‎ 8‎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的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有删改)‎ ‎18.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3分)‎ 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8‎ ‎19.从记叙顺序的角度看,删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3分)‎ 前两段运用倒叙手法,交代发现橘林的过程,自然引出下文;有悬念效果。‎ ‎20.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都是叠词,语言亲切、灵动,富有音韵美;形象地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1.文章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22.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3分)‎ 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影响着“我”;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七、作文(50分)‎ ‎23.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人则只需要一张书桌,一个上学的机会;有的人渴望成长,无惧挫折,有的人则害怕成长所要付出的代价……亲爱的同学,你认为成长最需要什么?‎ 请以“成长,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