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81 KB
  • 2021-11-12 发布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 一、专题 ‎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变化的具体状态做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猜猜看,上面图片中四位美人分别是谁呢?)‎ 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此处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拓展:中国传统上把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连读,并分别指代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沉鱼是春秋的西施,落雁是西汉的王昭君,闭月是后汉末的貂蝉,羞花是唐代的杨贵妃。相传西施在溪边綄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所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曲哀人艳,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闭月”指貂蝉的美貌把月亮比下;“羞花”指杨贵妃的颜容使得花儿害羞地低下头)‎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第 16 页 共 16 页 ‎,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 其一,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 其二,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 其三,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   ‎ 其四,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 最后,语言描写要生动、简洁,力忌八股调、学生腔。‎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动作描写同样要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常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内心独白、动作暗示、景物烘托、心理概述。‎ ‎(以上内容比较简单,无须一一拓展开来讲。语言、动作、心理方面,教师如有比较好的例子,择其中之一稍稍拓展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即可。)‎ ‎【答题技巧】‎ 1、 关注上下文,动态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 2、 整体把握人物性格 3、 适当的时候参照文章主旨 4、 必要时还要考虑到结构上的作用 第 16 页 共 16 页 ‎【典型例题一】‎ 烧炭工和绅士 亚米契斯 ‎(1)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 ‎(2)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 ‎(3)“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4)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 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5)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 ‎(6)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7)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 ‎(8)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 ‎……‎ ‎ (11)“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 ‎(选自《爱的教育》,略有改动)‎ ‎1.选择下列句子中的一句,结合上下文,品析加点词或短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效果。(2分)‎ 第 16 页 共 16 页 ‎(1)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皱皱眉头”包含了多层意思:既为自己的儿子侮辱同学感到意外、吃惊,也为自己没能教育好儿子感到羞愧,同时还为如何妥善处理此事而担忧。 (2)“用力”一词一方面写出了烧炭工为绅士教子有方而感动;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没有贫贱观念、平等 待人的绅士的崇敬之情。‎ 解析:1、结合上下文,理清事情发展的脉络。2、“皱眉”“用力”都是能直接体现人物情感的词。3、第一小题中答案中的第三点“同时还为如何妥善处理此事而担忧”是不容易归纳出来的。但是,可以结合文章后面绅士是如何解决这件事情来考虑。第二小题答案中第一点“烧炭工为绅士教子有方而感动”也是不容易归纳。但是,我们看看上文“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 ‎(本专题最大的亮点是可以让学生现场模仿题目中的各种描写,在模仿中加深对人物描写及其作用的理解)‎ ‎【典型例题二】‎ 父子应是忘年交 冯骥才 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提到费用。他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学费。”我和妻子都吃了一惊。我们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没想到这种事。‎ 我问他:“你哪来的钱?”‎ “平时的零花钱,还有以前过年的压岁钱,攒的。”‎ “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我犹然不解。‎ 他不语。事后妻子告诉我,他说:“我要像爸爸那样一切都靠自己。”‎ 第 16 页 共 16 页 于是我对他肃然起敬,并感到他一下子长大了。那个整天和我踢球、较量、打闹并被我爱抚的捉弄着的男孩儿已然倏忽远去。人长大不是身体的放大,不是唇上出现的软髭和颈下凸起的喉结,而是一种成熟,一种独立人格的出现。但究竟他是怎样不声不响、不落痕迹的渐渐成长,忽然一天这样的叫我惊讶,叫我陌生?是不是我的眼睛太多关注于人生的季节和社会的时令,关注那每一朵嫩苞一节枯枝一块阴影和一片阳光,关注笔尖下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和每一个词语的准确,因而忽略了日日跟在身边却早已悄悄发生变化的儿子?‎ 我把这感觉告诉给朋友,朋友们全都笑了,原来在所有的父亲心目中,儿子永远是夹生的。‎ 对于天下的男人们,做父亲的经历各不一样,但做父亲的感觉却大致相同。这感觉一半来自天性,一半来自传统。‎ 1976年大地震那夜,我睡地铺。“地动山摇”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跃,扑向儿子的小床,把他紧紧拥在怀里,任凭双腿全被乱砖乱瓦砸伤。事后我逢人便说自己如何英勇的捍卫了儿子,那份得意,那份神气,那份英雄感,其实是一种自享——享受一种做父亲尽天职的快乐。父亲,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天职就是天性。‎ ‎……‎ ‎1.选文中有许多或形象生动或意蕴深刻的句子,请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地动山摇”的一瞬,我本能地一跃,扑向儿子的小床,把他紧紧拥在怀里,任凭双腿全被乱砖乱瓦砸伤。(句中加点的动词表现了父亲的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表现出作者做父亲的天职——天性——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或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一种心灵感应(父子连心)——爱子心切,无所畏惧。(2分,若回答成“父亲对儿子的爱”,只能得1分)‎ 解析:父亲在“地动山摇”中,不顾危险去保护儿子,对儿子而言是一种父爱的体现;对自己而言,是一种无所畏惧的体现。个人认为“表现出作者做父亲的天职——天性——天经地义是家庭和子女的保护神。”答案不好答。‎ 专项练习 ‎(一)‎ 第 16 页 共 16 页 父 亲 ‎①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②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③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 ‎④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⑤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20里啊!‎ ‎⑥3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天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3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3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⑦3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3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⑧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扶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⑨“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第 16 页 共 16 页 ‎3.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意在表现父亲辛勤劳动,历尽艰辛。‎ ‎(二)‎ 你的眼泪,我的成人礼 ‎ ①开学三天后,我如愿当上了班长。我在高中时一直做班长,有经验,所以充满自信。‎ ‎ ②我希望一个班级能有好的团队精神和面貌。当天下午,我走上讲台对大家说:“打扰各位同学几分钟,为了方便大家联系,我决定在班里开通飞信。”‎ ‎ ③“什么是飞信啊?”前排,一个短头发的女生问。‎ ‎ ④“就是综合通信服务啊,可以实现互联网和手机间的无缝通信服务……通俗点说吧,就是可以群体使用的短信息,免费的,就像QQ群,我们班先建立起自己的飞信群。”‎ ‎ ⑤短头发的女生吐吐舌头,有点不好意思,然后半开玩笑地说:“我从小县城来的,消息不灵通。”好多同学笑起来。我也笑了笑说:“如果大家都明白了的话,把手机号报给我……”‎ ‎ ⑥我的话还没说完,听到有个男生问:“必须要用手机吗?”‎ ‎ ⑦“当然,不用手机怎么发短信?”我不解地向后看去,问话的,是个皮肤微黑的男生,瘦瘦的,但是眼睛很亮,唇角微微上扬,有点倔强的表情。但是我没想到那个男生忽然站起来说:“我没有手机。”‎ ‎ ⑧“去买一个啊。”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 ⑨“我是从农村来的,家里穷,家里还有奶奶和妹妹,母亲身体不好,一家人的生活都靠父亲在城里做建筑工。我上大学的学费是父亲借来的,在大学里怎么生活下去,还要靠我自己,所以对不起,虽然我热爱我们的班级,但是班里的飞信群,我不能参加。”说完,那个男生朝外走去。‎ ‎ ⑩我愣住了,而此刻,全班同学,也都鸦雀无声。那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穿着普通的蓝色运动装,白球鞋,街边小摊的廉价物品,做工粗糙……而裹在这样劣质运动装里的背影,却依然挺拔。‎ 第 16 页 共 16 页 ‎ (11)许久,我站在那里,感觉心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惭愧、自责,甚至有一种失效。‎ ‎ (12)第二天,我在教室里挂了一块黑板,我说:“以后有什么消息,我会写在黑板上通知大家,请大家留意!”然后,走到教室后面,走到那个拒绝了我并敢于承认贫穷的男生面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弯下身,深深地鞠了一躬。‎ ‎ (13)教室的某个角落,发出了孤单的掌声,很快,掌声多了起来,连成了片。‎ ‎ (14)我抬起头的时候,那个高高的倔强的男生清亮的眼睛里,盈满了泪水。‎ ‎ (15)这一天,是我18岁生日,虽然我收到了许多贵重的礼物,但是我知道,这眼泪,才是生活送给我的真正的成人礼。‎ ‎ (作者:宁子 有删改)‎ ‎2. 第⑩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表现了男生虽家境贫困,但性格倔强、自尊、不卑不亢。(意思相近即可)‎ ‎(三)‎ 呼唤 ‎①我在高速公路的车上突然接到金英的电话。金英说:“我爸不行了,他要见你。我爸日夜叫着你的名字……我们现在在北桥医院。”我问:“怎么会这样?”金英说:“他88岁了,整天昏昏沉沉,一醒过来就叫你。你能在电话里跟他说几句话吗?”问说声“好”,两手便禁不住颤抖起来。只听到一声沙哑的虎煌,接着便是苍老的哭泣。我止不住也辛酸,说:“梦兴,你不要哭。我马上来。”‎ ‎②我泪眼婆娑,往事历历……‎ ‎③梦兴是我插队的那个村的农民.我下乡去时,他是村里的指导员.虽然相差30岁,但我俩很合得来.我当会计需晚上算帐,他夜夜来陪我.帐房隔壁是牛棚,再过去就是大河,他怕我冷清,总是坐在我对面,默默地看着我,一支支地抽烟,却不说话.我说你怎么闷头不说话,他说,跟你说了话,你分心把帐算错怎么办?‎ ‎④秋收时节,我值夜守稻谷,他一定来陪我.他会事先在打谷场上搭一个窝棚,叫我钻进去,然后他自己守在门口.他说里面暖,外面有霜.有时我实在困,胡乱睡一觉,醒来见他还盘坐在窝棚口.我说:”‎ 第 16 页 共 16 页 梦兴,你抽支烟吧.他说:我熬着。我问:你怎么熬得住呢?他说:熬不住也得熬,抽烟着火烧了粮,坐牢也有份啊。‎ ‎⑤梦兴的节俭是村里出名的。他吸的是“生产”牌烟,才8分钱一包。家里常就着咸菜喝粥,从不开荤。就是这样的人,帮人却不吝啬。我看中一辆自行车,想买却没钱,他一下子拿出120元塞到我手里,说:“喜欢就买,回头就买不到了!”那是120元是个大数,他是抽出墙上的一块砖,从砖缝里拿出这票子来的。我说你藏钱的机关给我看见了,这怎么是好。他说,给别人看见不行,给你看见不要紧。我写个借条给你,他不肯要。他说一收借条,就生分了。‎ ‎⑥那年知青考大学,我估计他会和队长连手,借口无人接任会计,阻止我去上大学。却没想到他竟跟队长一道上大队为我说话,说外面会计可以另找,但阿彭上大学我们支持的。‎ ‎⑦回程后,我年年去看他……‎ ‎⑧听着梦兴的哭泣,我心跳得很快.我驱车百里赶到北桥医院.走进病房,只见梦兴躺在床上,他过去那么结实,现在却枯成一团,被单下的身躯干瘦得像个小孩.看见我,他眼睛一亮就呜咽起来.旁边他的妹夫说:”他想你啊!”‎ ‎⑨梦兴已经言语不清.我悲从中来,拉起他得手贴在我脸上,两行泪水滚滚而下.当年我很硬,再苦再累从不流泪,我的泪水令他有些吃惊.他吃力地睁开眼睛,望着我,一次次重复念我的名字.我没想到世界上除了亲人还会有人对我这么好.一位老农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这样牵挂我,呼唤我,我只觉得自己担当不起!‎ ‎⑩梦兴是我一辈子难忘的人……‎ ‎(现在的学生,往往不太能体会那个年代同性之间的这种亦亲亦友的感情,所以完成这篇文章的题目相对难度较大。建议教师在讲评时,先讲最后一道题,让学生对文中主人公之间的情感有了整体的理解之后,再理解其他内容会稍容易些)‎ ‎1.作者在第①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描写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语言(对话)(1分) 金英告诉“我”梦兴病危时惦念我,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2分)‎ ‎2.分析第⑧段画线处“他眼睛一亮就呜咽起来”描写的作用。 (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6 页 共 16 页 ‎(这道题难度较大,建议老师在讲评前可以演示一下梦兴的这一神态和动作,尽量演示得夸张一些,引导学生回答出完整的答案)‎ 参考答案: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了梦兴看见“我”的悲喜交加(4分)‎ ‎3、请用描述性的语言续写文章的结尾。(8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噙着眼泪对金英说:“你爸爸教我种田,教我做人,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父亲。”金英听了,喊了声“哥!”紧紧握住了我的手……(60字)(8分)(符合原文大意即可,有创意给满分)‎ ‎(四)‎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 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第 16 页 共 16 页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 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 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 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 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 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 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第 16 页 共 16 页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 (选文有改动)‎ ‎1.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2分)‎ ‎ ‎ ‎ ‎ 参考答案:这个句子通过细腻的神态和外貌描写,表现了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或: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孙师傅想对我说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态)‎ ‎(五)‎ 十一岁的硬汉 葛闪 ‎①我们培训的地方,位于大鸭山的腹地里。山左面,是当地唯一一所小学,叫白马小学。山右面,是风景最为纯粹的藏民部落,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月牙湾。‎ ‎②初遇巴瓦,是在夕日西坠的暮色里。彼时,他背着书包正从半山腰往山顶攀爬。见了我们的装束不是本地人,他亦饶有兴趣地和我们攀谈起来。巴瓦的见识颇多,藏族的风土人情、地貌特产等,他都如数家珍。巧的是,巴瓦家正在月牙湾。‎ ‎③为了感谢他的热情,我们便将随身带的零食给了他一点。巴瓦也不拒绝,接了只是拿在手里不拆开,说得带回家给他的母亲吃。巴瓦说,他的父亲采药坠落而死,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体弱多病,做不了什么重活,都是靠编织篓筐出售来养活这个家。他小,不能为家里分担什么,能把这好吃的带回家给母亲,母亲一定会很高兴。‎ ‎④我们为巴瓦的懂事而感叹,又往他手里塞了点东西。当得知巴瓦就在白马小学读书的时候,我们突然很奇怪:白马小学和月牙湾都位于山脚,两地之间因为旅游开发的缘故,早就铺设了水泥路。可巴瓦,怎么翻山而回?面对疑问,巴瓦告诉我们,其实他从上个月开始,每天放学都是翻山回家。‎ ‎⑤看着逶迤崎岖的山路,高高的山峰,我们心想走到月牙湾至少也要一个多小时吧。而如果走山下的水泥路,也就是十五分钟左右的功夫。我们笑巴瓦玩心重,这山上一定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事情,譬如可爱的小动物,奇异的花草……巴瓦面色一正,告诉我们并非如此,说他只是想锻炼锻炼身体和腿上的力度,为两年后上初中做准备。‎ ‎⑥我们一愣,两年后上初中和现在的翻越山路锻炼腿劲有关系吗?我们并不信巴瓦的话,觉得他还是搪塞我们。我们笑笑,也不便去拆穿他的谎言。他看出我们的心思,一下急了,两腮的高原红更加通透,忙着解释,说山里的孩子绝对不撒谎。巴瓦说,两年后他就要去仁巴县城的初中学校读书,学校距离这里足足二十公里远,两个星期才放一次假。因为路途遥远,巴瓦想现在就锻炼,到放假时,他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再从仁巴翻山而回到月牙湾了,走起来也就不会太累。‎ 第 16 页 共 16 页 ‎⑦我们问他这么做的缘故——因为仁巴县城往月牙湾,也是坦途,且通车。巴瓦腼腆一笑,不停地搓着双手,过了一会才说:“从仁巴到家里,坐车来回要九块钱的车费呢。一年下来,算算得近两百元呢。”‎ ‎⑧我们的心蓦地一软,在为他感到心酸的同时,突然心里也有个疑问:为了节省车费,与其翻越山岭步行而回,那不如直接从仁巴到月牙湾的公路上步行而回了。同样是步行,公路最起码比山路要好走得多了吧,而且安全得多。‎ ‎⑨巴瓦连连摇头说:“那不行。要是从公路上走,肯定很多同学都会看见。那样,就瞒不住母亲啦。母亲要是知道我每次都是步行回来,她会心疼的啦……”巴瓦看我们静默不语,便又补充说道,“再说了,我现在锻炼好了,将来走山路也就脚下有劲,回家也可以快一点,就能帮母亲多做点家务啦。要是走水泥路,永远也锻炼不出脚上的功夫。”巴瓦嘟哝了最后一句,我们的心里却哗哗啦啦下起了小雨。‎ ‎⑩他要是不言不语,任我们的想象力再怎么丰富,也想不到一个十一岁的男孩舍弃坦途在山路上艰难前行的背后,居然隐藏着这么一个动人的想法。孩子的世界里,那些单纯而又美丽的童话,每一个都因了沉沉的爱,而美好得让人心疼。‎ 巴瓦向我们一一鞠躬,再度对我们表示感谢,然后才转身离开。他一边走,一边向我们挥手。我们看到,这个年仅十一岁的孩子,在暮色四合的山野中,宛如世间最铿锵伟岸的硬汉,每落一脚,每踩一步都落地有声! ( 选自《中国教师报》)‎ ‎1.第⑥段“游刃有余”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细读第②-⑨段,用简洁的语言填写表格。(9分)‎ 巴瓦的表现 ‎“我们”的感受 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藏族的风土人情、地貌特产等。‎ ‎(4)‎ ‎(1)‎ 感动、感叹 说为了两年后上初中做准备,从上个月开始翻山回家锻炼腿劲。‎ ‎(5)‎ ‎(2)‎ 心酸 ‎(3)‎ ‎(6)‎ ‎3. 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4.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第⑦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3分) ‎ ‎5. 对第段画线句的妙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_____(4分)‎ A.“暮色四合”与文章开头“夕日西坠的暮色”形成呼应。‎ B.“年仅十一岁的孩子”和“世间最铿锵伟岸的硬汉”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了巴瓦坚毅、充满力量的高大形象。‎ C.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巴瓦坚毅、充满力量的高大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D.运用感叹句句式,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巴瓦的赞叹之情。‎ 第 16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 ‎1.轻松、熟练、轻而易举(2分)‎ ‎2.(1)不舍得吃我们给他的零食,要带回家给母亲吃。(2分)‎ ‎ (2)说以后为了节省上学的车费,将选择翻越山岭来回。(2分)‎ ‎ (3)说为了不让母亲发现真相心疼自己,打算走山路不走公路。(2分)‎ ‎ (4)感谢(1分) (5)怀疑、奇怪、不信(1分) (6)感动、怜惜(1分)‎ ‎3.交代了巴瓦父逝母病、贫寒的家庭背景(1分)解释了他要把零食带回家给妈妈吃的原因(1分),也为下文写他不走公路走山路的情节做铺垫(1分)。体现了他的懂事(1分)‎ ‎4.画线句运用了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描写(1分),生动地写出了巴瓦不好意思、尴尬、局促的心理,表明了他选择走山路的真正原因,突出了巴瓦的懂事。(2分)‎ ‎5.C(4分)‎ 巩固练习 叫起立偏要趴下 ‎⑴人的成长过程中,最令人感到恐怖的,莫过于“叛逆期”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世界上既有的东西,无一不报之以怀疑的态度,为反对而反对,叫起立偏要趴下,恨不得对长辈们所说的糖是甜的、盐是咸的之类的常识都给出不同的结论。这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就像蝴蝶的成长必须经过破蛹的挣扎一般。这个过程,对挣扎者本人也并非是愉快的。‎ ‎⑵像所有人一样,我也有一个挣扎的叛逆期。不同的是,我的叛逆期比别人要长,也更猛烈一些。‎ ‎⑶我记得那是我10岁的某个早晨。母亲像往常一样轻轻拉开房门,撩开蚊帐,在我耳边亲吻了一下,然后小声说:“该起床了!我给你蒸了鸡蛋羹。”‎ ‎⑷那天,我没像往常一样忍着,而是借着起床气,一阵闹腾,并最终把那碗鸡蛋羹成功打翻在地。这一切的前因是我知道,在她看来,这就是一桩把好心当成驴肝肺的反叛。当然,我也觉得自己把碗打翻做得有点过分,但是我如果仍像往常一样,当面含笑接碗,转身就倒进泔水桶,对我也是一种煎熬——那时的鸡蛋并不易得,而“阳奉阴违”,在我的小男子汉词典里与“怯懦”同义。这两样,都不是我乐意看到的。‎ 第 16 页 共 16 页 ‎⑸这件事令母亲伤心了很久,但至少鸡蛋羹算是永远退出了我的生活。‎ ‎⑹我的第二次剧烈反叛,发生在3年后与父母的三峡之旅途中。我们在从歌乐山下山途中,为走哪条路能更快地到达公交车站发生了分歧。父亲认为应该原路返回,而我认为应该从旁边一条铁路隧道穿出去。父亲没听我的,而且给我所认定的最优路线送上了“你懂个屁”几个字。再没有比这更让人生气的了,我一怒之下头也不回地冲向铁路隧道,冲父亲甩出了一句“你不走我走,错了也不用你管!”‎ ‎⑺我脑中设想了两个结局。一个是父母在我的胁迫之下,也追上来和我一起走隧道;另一个结果是我飞快地从隧道里穿出,抢先到达公交站,得意地以优胜者的姿态傲视他们汗流浃背的蹒跚身影。‎ ‎⑻但遗憾的是,这两个结局都没有出现。我冲进隧道不一会儿,就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一个错误——前面黑茫茫的,一眼望不到尽头。但为了甩给父亲的那句话,我憋了一口气往前狂奔。身后的洞口由大到小,直至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然后终归于无,而面前始终只有一眼望不到底的黑。没有尽头的黑让我万分恐惧。我恐惧突然疾驰而来的火车,恐惧黑暗中蹲着坏人,更恐惧比坏人恐怖1000倍的别的意想不到的什么东西。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跑了很远,但最终选择往回走。相比于前方未知的黑暗,后方已知的距离终究要令人好受些,虽然路的尽头很可能是父母对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讥讽与得意的表情。‎ ‎⑼但父母并没有在洞口等我。面对山城朦胧的夜色,我摸着口袋里仅有的两元钱,像个傻瓜一样地大声哭了。‎ ‎⑽之后的日子,我的叛逆由家庭蔓延到学校,直至社会。我带着全班同学唱国际歌,让我们不喜欢的老师无法讲课;我们办了一份名为“刺头”的小报,发刊词就叫“反对”……事实上,那些我们觉得不对的东西,有一些确实是值得改进的,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不懂而产生了误解。当然,这都是在多年以后,当我们成为当初我们所反对的人时,才渐渐明白的。‎ ‎⑾叛逆是成长的一部分。我从那些否定、质疑甚至无理冲撞中,获得了不少成长的经验,当然也吃了不少苦头。而让我真正认识反叛真相的,是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填报志愿时,我义无反顾地填了与父母期待的中文专业截然不同的石油专业,并最终走上了现在的人生之路。并不是我有什么特异功能,知道后者的发展前景强于前者,我仅仅是处于逆反心理而已——没按父母的要求,便是胜利。‎ ‎⑿但这一次,我的逆反却落入了圈套。事实上,父母的真实心愿,就是希望我考石油专业,但他们害怕我那“叫起立偏要趴下”的逆反心理,而选择了“想叫你起立,却偏叫你趴下”的策略。‎ ‎1.本文写了两次“我的剧烈反叛”。其中略写的事件是 ,详写的事件是 ___ _____ ‎ ‎(6分)‎ 第 16 页 共 16 页 ‎2.第⑽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4分)‎ ‎3.第⑻段画线内容中,作者多次描写了当时的“黑”,这些描写的表达效果是 ‎ ‎(3分)‎ ‎4.对第⑿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明考上大学标志我逆反的结束。‎ B.宣告我的逆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C.写出父母巧妙地利用了我的逆反。‎ D.告诫天下父母不必害怕孩子逆反。‎ ‎5.联系全文内容,“叫起立偏要趴下”其实是一种□□行为。对于这种行为,作为孩子应该认识到_______ ;作为家长应该认识到________ 。(6分)‎ 参考答案:‎ ‎1.(6分,每空3分)家中我故意打翻母亲做的鸡蛋羹,让鸡蛋羹“退出”了我的生活 三峡游中,我拒绝与父母同一路线下山,独行后因恐惧而失声痛哭 ‎2.(4分)结构上过渡作用 内容上表明“我的叛逆”行为有所发展,程度更加厉害 ‎3.(3分)写出由眼前的黑暗而引发恐惧的心理,表现了我的紧张、害怕、无助的内心活动,为下文我决定往回走创设了氛围 ‎4.(3分)C ‎5.(6分)叛逆 叛逆是成长的一部分,为此是要付出代价的;叛逆是教育孩子必须面对的课题,需要用智慧去化解 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