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3.00 KB
  • 2021-11-12 发布

2019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2分)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败 D.塑料降解 ‎2.(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废弃物中,易拉罐属于(  )‎ A.可回收物 B.餐厨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它垃圾 ‎3.(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两个氢分子:2H ‎ B.三个氮原子:3N ‎ C.一个镁离子:Mg+2 ‎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2‎ ‎4.(2分)下列常见物质的pH大于7的是(  )‎ A.食醋 B.食盐水 C.氨水 D.柠檬水 ‎5.(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热液体 B. 读取数据 ‎ C. 滴加试剂 D.蒸发结晶 ‎6.(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稀盐酸 C.洁净的空气 D.冰水混合物 ‎7.(2分)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为4 ‎ B.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C.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8.(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 ‎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 D.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9.(2分)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 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10.(2分)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B.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 D.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11.(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MnO2‎ 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Cl Na2CO3‎ 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CO2‎ C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 C CuO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2.(2分)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水 B.乙和丙:空气 ‎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 ‎13.(2分)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或变化 结论 A 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产生大量浮渣 井水为硬水 B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 质量减少 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aOH溶液没有变质 D 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 黑色固体变红 无色气体一定为H2‎ A.A B.B C.C D.D ‎14.(2分)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0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5.(3分)如图是某奶制品标签。请回答:‎ ‎(1)“钠”指的是   (填“单质”或“原子”或“元素”)。‎ ‎(2)蛋白质、脂肪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钙,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   (填字母)和发育不良。‎ A.大脖子病 B.佝偻病 C.贫血 D.夜盲症 ‎16.(4分)近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 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组成,食用方法如图所示。请回答:‎ ‎(1)发热包发热的一种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生石灰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2)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   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 ‎(3)“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随意丢弃会带来   问题。聚丙烯塑料属于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17.(5分)如图所示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   ;3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 ‎(2)80℃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使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种)。‎ ‎(3)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过滤、洗涤、干燥。‎ ‎18.(4分)H、H、H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可简写成1H、2H、3H.制造燃料电池常用1H,制造氢弹要用2H、3H.请据图回答:‎ ‎(1)1H、2H、3H三种原子中,   数目不等(填“质子”或“中子”或“电子”)。‎ ‎(2)2H2与O2反应生成的重水可表示为2H2O.写出3H2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在图2所示的小方框中,把3H2与O2恰好完全反应的反应物微观粒子补画齐全。‎ ‎19.(4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1)按图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   。‎ ‎(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   。‎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7分)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   和   。‎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   (填基本反应类型)。‎ ‎(3)A~G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8分)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及这三种金属的少量氧化物。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已知: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1)滤渣I中一定有   。‎ ‎(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   。此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铜作用,除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   (填基本反应类型)。‎ ‎(3)调节pH可用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   。‎ ‎(4)焙烧Zn(OH)2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22.(12分)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   ,则气密性良好。‎ ‎(3)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   ‎ ‎,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   (填“b”或“c”)端通入。‎ ‎(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   的物理性质;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   。‎ ‎②设计实验证明CH4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   。‎ ‎23.(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I.石灰水已完全变质Ⅱ.   Ⅲ.CO2中混有HCl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探究。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 ‎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I不成立。‎ ‎(2)‎ 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   ‎ 猜想Ⅱ不成立。‎ ‎(3)‎ 将气体通入盛有   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 ‎   ‎ 猜想Ⅲ成立。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制取的CO2气体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 NaHCO3溶液和   。‎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   (写一点)。‎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4.(4分)如图为某牙膏的部分标签,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相对分子质量为144),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F属于   (填“微量”或“常量”)元素。‎ ‎(2)Na2PO3F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若牙膏中其它成分不含氟,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5.(10分)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NaOH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NaOH溶液质量/g ‎10.0‎ ‎20.0‎ ‎30.0‎ ‎40.0‎ Mg(OH)2质量/g ‎0.232‎ ‎0.522‎ ‎0.580‎ ‎0.580‎ ‎(1)实验   (填实验编号)中硫酸镁完全反应。‎ ‎(2)计算100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分析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加入4% NaOH溶液质量0﹣30.0g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2019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2分)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败 D.塑料降解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塑料降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废弃物中,易拉罐属于(  )‎ A.可回收物 B.餐厨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它垃圾 ‎【分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废弃物中,易拉罐是金属制品,属于可回收物。‎ ‎【解答】解: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废弃物中,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故选项正确;‎ B、易拉罐不属于餐厨垃圾,故选项错误;‎ C、易拉罐不属于有害垃圾,故选项错误;‎ D、易拉罐不属于其它垃圾,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3.(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两个氢分子:2H ‎ B.三个氮原子:3N ‎ C.一个镁离子:Mg+2 ‎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2‎ ‎【分析】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氮原子表示为:3N,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一个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Na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示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分)下列常见物质的pH大于7的是(  )‎ A.食醋 B.食盐水 C.氨水 D.柠檬水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食醋显酸性,pH<7;‎ B.食盐水显中性,pH=7;‎ C.氨水显碱性,pH>7;‎ D.柠檬水显酸性,pH<7。‎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热液体 B. 读取数据 ‎ C. 滴加试剂 D.蒸发结晶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稀盐酸 C.洁净的空气 D.冰水混合物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海水、稀盐酸、洁净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稀盐酸中有氯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7.(2分)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为4 ‎ B.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C.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分析】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B、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4=2+8+18=x,x=6,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硒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34,则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 ‎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 D.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A、根据金刚石硬度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铜有良好的导电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制造钻头,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2分)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 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分析】A、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B、合理使用化肥不能大量使用;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产生氨气,会降低肥效;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氮肥。‎ ‎【解答】解:A、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尿素[CO(NH2)2]属于氮肥,故A错;‎ B、合理使用化肥不能大量使用,故B错;‎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产生氨气,会降低肥效,故C正确;‎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氮肥,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和分类。‎ ‎10.(2分)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B.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 D.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水的宏观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D、a试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选项说法错误。‎ D、a试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MnO2‎ 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Cl Na2CO3‎ 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CO2‎ C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 C CuO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碳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2分)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水 B.乙和丙:空气 ‎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 ‎【分析】对比实验可通过若干个装置同时探究一个或多个条件对同一事件的影响,其关键是必须至少有一组作为对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一段时间后,甲和乙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选项错误。‎ B、一段时间后,乙和丙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选项错误。‎ C、一段时间后,甲和丙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选项错误。‎ D、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丁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可用于探究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设计实验时要掌握其原理和区别,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是必须至少有一组作为对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分)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或变化 结论 A 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产生大量浮渣 井水为硬水 B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 质量减少 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aOH溶液没有变质 D 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 黑色固体变红 无色气体一定为H2‎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黑色固体变红,说明生成了铜,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浮渣,说明井水为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的氧化镁逸散到空气中,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说明NaOH溶液没有变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黑色固体变红,不能说明无色气体一定为H2,也可能是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4.(2分)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分析】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根据图中信息和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解答】解:A、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氢气的质量不断增加,当铝完全消耗,氢气的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由2Al+6HCl=2AlCl3+3H2↑可知,每消耗54份质量的铝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当铝完全消耗,溶液的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铝片不断反应,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容器中铝元素的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0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5.(3分)如图是某奶制品标签。请回答:‎ ‎(1)“钠”指的是 元素 (填“单质”或“原子”或“元素”)。‎ ‎(2)蛋白质、脂肪属于 有机物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钙,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 B (填字母)和发育不良。‎ A.大脖子病 B.佝偻病 C.贫血 D.夜盲症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 ‎(2)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 ‎(3)根据缺少营养素能对人体的影响进行分析。‎ ‎【解答】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标签中的钠指的是元素;‎ ‎(2)蛋白质、脂肪属于有机物;‎ ‎(3)A.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故A错误;‎ B.缺钙会患佝偻病,故B正确;‎ C.缺铁会患贫血,故C错误;‎ D.患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D错误。‎ 故答这为:‎ ‎(1)元素;‎ ‎(2)有机物;‎ ‎(3)B。‎ ‎【点评】题考查了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6.(4分)近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组成,食用方法如图所示。请回答:‎ ‎(1)发热包发热的一种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生石灰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CaO 。‎ ‎(2)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 疏松多孔 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 ‎(3)“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随意丢弃会带来 白色污染 问题。聚丙烯塑料属于 B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分析】(1)根据物质的成分及其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来分析。‎ ‎【解答】解:(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故填:CaO;‎ ‎(2)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故填:疏松多孔;‎ ‎(3)聚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化学性质较稳定,随意丢弃很难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俗称“白色污染”;故填:白色污染;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17.(5分)如图所示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 硫酸铈 ;3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硝酸钠 。‎ ‎(2)80℃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60% 。使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 (写一种)。‎ ‎(3)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降温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钠、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硫酸铈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硫酸铈;30℃溶解度最大的是硝酸钠;‎ ‎(2)有关的计算要准确;使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 ‎(3)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硫酸铈;30℃溶解度最大的是硝酸钠;故答案为:硫酸铈;硝酸钠;‎ ‎(2)80℃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使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故答案为:60%;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 ‎(3)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混合物的分离、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8.(4分)H、H、H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可简写成1H、2H、3H.制造燃料电池常用1H,制造氢弹要用2H、3H.请据图回答:‎ ‎(1)1H、2H、3H三种原子中, 中子 数目不等(填“质子”或“中子”或“电子”)。‎ ‎(2)2H2与O2反应生成的重水可表示为2H2O.写出3H2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3H2+O223H2O ,在图2所示的小方框中,把3H2与O2恰好完全反应的反应物微观粒子补画齐全。‎ ‎【分析】(1)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 ‎(2)根据3H2在O2中燃烧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小方框内将微观粒子补画齐全。‎ ‎【解答】解:(1)1H、2H、3H三种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中子数目不等。‎ ‎(2)由题意可知,3H2在O2中燃烧生成了3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3H2+O223H2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每2个3H2与1个O2恰好反应,所以在小方框应补充2个3H2分子。如下图:‎ 故答为:(1)中子;(2)23H2+O223H2O,见上图。‎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的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9.(4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1)按图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Fe3O4 。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 在瓶底加少量的水和细沙 。‎ ‎(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 打开门窗,给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 ‎【分析】(1)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及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回答。‎ ‎【解答】解:(1)实验室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Fe+2O2Fe3O4,该实验容易导致集气瓶炸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采取的措施是在瓶底加少量的水和细沙。‎ ‎(2)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是:打开门窗,给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故答为:(1)3Fe+2O2Fe3O4,在瓶底加少量的水和细沙。(2)打开门窗,给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注意事项和燃烧的条件即可分析解答。‎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7分)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 SO2 和 BaO 。‎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2SO4+BaCl2=BaSO4↓+2KCl ,此反应属 复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A~G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2HCl=BaCl2↓+2H2O。 。‎ ‎【分析】根据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某单质会转化成+4价和+2价的氧化物,A又会转化成+6价的氧化物,所以A是二氧化硫,B是三氧化硫,E会转化成+2甲的酸或碱,所以E是氧化钡,F是氢氧化钡,C是+6价的酸或碱,所以C是硫酸,D是+6价的盐,所以D是硫酸钾,G是+2价的盐,所以G是氯化钡,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某单质会转化成+4价和+2价的氧化物,A又会转化成+6价的氧化物,所以A是二氧化硫,B是三氧化硫,E会转化成+2甲的酸或碱,所以E是氧化钡,F是氢氧化钡,C是+6价的酸或碱,所以C是硫酸,D是+6价的盐,所以D是硫酸钾,G是+2价的盐,所以G是氯化钡,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SO2和 BaO;‎ ‎(2)D与G的反应是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A~G物质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故答案为:(1)SO2,BaO;‎ ‎(2)K2SO4+BaCl2=BaSO4↓+2KCl,复分解反应;‎ ‎(3)Ba(OH)2+2HCl=BaCl2↓+2H2O。‎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8分)某合金主要成分为Zn、Fe、Cu及这三种金属的少量氧化物。利用该合金制成的机械零件废弃物制取高纯度ZnO,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已知: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1)滤渣I中一定有 铜 。‎ ‎(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 生成的氢气具有可燃性 。此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铜作用,除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uSO4=ZnSO4+Cu ,此反应属 置换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调节pH可用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 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 ‎(4)焙烧Zn(OH)2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OH)2ZnO+H2O 。‎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解答】解:‎ ‎(1)由于铜不和硫酸反应,所以滤渣I中一定有 铜。‎ ‎(2)加酸溶解废弃物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锌和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会燃烧甚至爆炸。此过程中Zn还能起到除铜作用,除铜,是指铜的氧化物和硫酸形成的硫酸铜,所以是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uSO4=ZnSO4+Cu,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属置换反应。‎ ‎(3)调节pH可用NaOH,但不能过量,其原因是 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4)焙烧Zn(OH)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锌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OH)2ZnO+H2O。‎ 故答案为:‎ ‎(1)铜。‎ ‎(2)生成的氢气具有可燃性。 Zn+CuSO4=ZnSO4+Cu; 置换反应。‎ ‎(3)Zn(OH)2溶于强碱形成可溶性盐。‎ ‎(4)Zn(OH)2ZnO+H2O。‎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22.(12分)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 从长颈漏斗中倒入水至淹没下端管口,使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儿,水柱不下降 ,则气密性良好。‎ ‎(3)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4)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 量筒 ,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 c (填“b”或“c”)端通入。‎ ‎(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填字母)。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 难溶于水 的物理性质;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 ‎②设计实验证明CH4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 点燃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 ‎【分析】(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倒入水至淹没下端管口,使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儿,水柱不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 ‎(3)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4)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量筒,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短管进入;‎ ‎(5)①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因此需要加热;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②设计实验证明CH4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点燃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解答】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倒入水至淹没下端管口,使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儿,水柱不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从长颈漏斗中倒入水至淹没下端管口,使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儿,水柱不下降;‎ ‎(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A;2H2O22H2O+O2↑;‎ ‎(4)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量筒,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短管进入;故答案为:量筒;c;‎ ‎(5)①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因此需要加热;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②设计实验证明CH4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点燃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故答案为:①B;难溶于水;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②;‎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3.(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I.石灰水已完全变质Ⅱ. 二氧化碳过量 Ⅲ.CO2中混有HCl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探究。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 ‎ 碳酸钠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I不成立。‎ ‎(2)‎ 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 溶液不变浑浊 ‎ 猜想Ⅱ不成立。‎ ‎(3)‎ 将气体通入盛有 硝酸银 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Ⅲ成立。反应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 。‎ ‎【实验结论】制取的CO2气体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 NaHCO3溶液和 浓硫酸 。‎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 氯化氢溶于水 (写一点)。‎ ‎【分析】根据造成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因素、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提出猜想】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可能是二氧化碳过量导致的,故填:二氧化碳过量;‎ ‎【实验方案】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若是石灰水变质,则加入碳酸钠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猜想I成立的话加入碳酸钠会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Ⅱ不成立,则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溶液不会变浑浊;‎ 猜想Ⅲ成立,则含有氯化氢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故填:‎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 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I不成立。‎ ‎(2)‎ 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溶液不变浑浊 ‎ 猜想Ⅱ不成立。‎ ‎(3)‎ 将气体通入盛有 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Ⅲ成立。反应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 NaHCO3溶液和浓硫酸进行除杂和干燥,故填:浓硫酸。‎ ‎【拓展思考】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成功是因为氯化氢溶于水,通过水除去了氯化氢,故填:氯化氢溶于水。‎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4.(4分)如图为某牙膏的部分标签,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相对分子质量为144),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F属于 微量 (填“微量”或“常量”)元素。‎ ‎(2)Na2PO3F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3:24 。‎ ‎(3)若牙膏中其它成分不含氟,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的质量为 2.1 g(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分析】(1)根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计算方法来分析;‎ ‎(3)由物质的质量和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物质中元素的质量。‎ ‎【解答】‎ 解:(1)在人体内含量大于00.1%的是常量元素,否则属于微量元素,人体内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F属于微量元素。故填:微量;‎ ‎(2)Na2PO3F中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2):(16×3)=23:24;故填:23:24;‎ ‎(3)每支这种牙膏中氟元素的质量为200g×0.14%=0.28g,设含Na2PO3F的质量为x x××100%=0.28g x=2.1g 故填:2.1。‎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5.(10分)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NaOH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NaOH溶液质量/g ‎10.0‎ ‎20.0‎ ‎30.0‎ ‎40.0‎ Mg(OH)2质量/g ‎0.232‎ ‎0.522‎ ‎0.580‎ ‎0.580‎ ‎(1)实验 ③ (填实验编号)中硫酸镁完全反应。‎ ‎(2)计算100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分析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加入4% NaOH溶液质量0﹣30.0g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分析】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后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结合实验数据分析。‎ ‎【解答】解:(1)由实验②可知每消耗10.0g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0.29g,第③次在增加10.0gNaOH溶液沉淀增加的质量为0.058g,说明此时硫酸镁完全反应,氢氧化钠已过量,故填:③;‎ ‎(2)设100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x ‎2NaOH+MgSO4=Na2SO4+Mg(OH)2↓;‎ ‎ 120 58‎ ‎ x 0.580g x=1.2g 答:100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1.2g。‎ ‎(3)由于每消耗10.0g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0.29g,第①次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0g,即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g﹣8.0g=2.0g,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为=20g,所以加入4% NaOH溶液质量0﹣30.0g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为 ‎【点评】正确地分析实验数据是解题的关键。分析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时,曲线起点表明混合溶液中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曲线折点表明硫酸镁恰好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6/27 16:16:22;用户:初中校园号;邮箱:wjwl@xyh.com;学号:2442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