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6 MB
- 2021-11-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趣味情景
知识构建
重难感知
通过以前的学习
,
同学们已从质的方面认识了化学反应
,
即在化学变化中有哪些物质参加了化学反应
,
反应需要什么条件
,
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从今天开始
,
我们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
(
即量
)
的方面去探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
,
进一步揭开化学反应的神秘面纱
!
趣味情景
知识构建
重难感知
趣味情景
知识构建
重难感知
趣味情景
知识构建
重难感知
重难感知
趣味情景
知识构建
1
.
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
重点
)
。
2
.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与配平
(
重难点
)
。
3
.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方法
(
难点
)
。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实验探究
1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案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注意事项
:
(1)
为了防止白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
在锥形瓶底部要铺一层细沙。
(2)
气球的作用
:
一是调节锥形瓶内的压强
,
起缓冲作用
;
二是起密封作用
,
防止实验时锥形瓶内外发生物质交换。
2
.
质量守恒定律
(1)
内容
: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①
解释一些化学变化中的质量问题
;
②
求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
③
确定某物质的组成元素
;
④
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易错提醒
:
(1)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
,
不是物理变化。
(2)
在具体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或计算时
,
一定要将所有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都考虑进去
,
气体或沉淀都不能遗漏。
(3)
这一定律守恒的对象是质量
,
只适用于
“
质量
”
守恒
,
而体积、密度、分子数等则不包括在内。这些内容有可能守恒
,
也有可能不守恒。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例
1
(2015·
贵州贵阳中考改编
)
建立基本的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
,
如形成守恒观念
,
可以更好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10 g
水加热后变成了
10 g
水蒸气
,
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32 g S
与
32 g O
2
恰好完全反应
,
生成
64 g SO
2
C.
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
故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D.
根据
:
蜡烛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则蜡烛中一定含有
C
、
H
、
O
三种元素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
:
本题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
而对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A
错误
;
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
,
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错误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
根据蜡烛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则蜡烛中一定含有
C
、
H
元素
,
可能含有氧元素
,D
错误。
答案
:
B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
.
化学反应的实质
2
.
微观解释
:
在化学反应中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
各原子的质量也不变
,
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归纳总结
:
化学反应前后的
“
变
”
与
“
不变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A.
甲是
SO
2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
,
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
反应中
,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
∶
1
∶
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
: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判断反应类型。根据微观示意图
,
反应物为
SO
2
与
O
2
,
生成物为
SO
3
,
属于化合反应
,A
、
B
正确
;
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原子种类没发生变化
,
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
错误
;
判断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时
,
应排除未参加反应的分子
,
如图中一个氧分子未参加反应
,
故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
∶
1
∶
2,D
正确。
答案
:
C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名师点题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示意图题的解法
(1)
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确定化学反应中的
“
变
”
与
“
不变
”
。
(2)
根据反应特点判断反应类型。
(3)
对比反应前后分子参与反应的情况
,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确定是否有反应物分子未参与反应
,
由此确定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或生成物质的分子的个数比。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三
化学方程式
1
.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
.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例
3
(2015·
广东广州中考
)
从
2H
2
+O
2
2H
2
O
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
A.
在反应前后
,
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
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 g
氢气与
32 g
氧气完全反应
,
可以生成
36 g
水
D.
在反应前后
,
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解析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及原子的种类、质量不变
,A
、
D
正确
;
根据反应条件可知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
,B
错误
;
根据化学反应可知
,
每
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
,C
正确。
答案
:
B
一
二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图表题
典例
1
(2015·
湖南衡阳中考
)
把一定质量的
a
、
b
、
c
、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
,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
,
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
和
c
是反应物
B.d
一定是催化剂
C.
x
=2.0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一
二
解析
:
本题考查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
A
选项中
a
是反应物
,c
是生成物
;B
选项中
d
的质量不变
,
可能是催化剂
,
也可能是未反应的杂质
;C
选项中
x
=6.4+3.2+4.0-5.2-7.2=1.2;D
选项中
a
和
b
反应生成
c,
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
:
D
一
二
解题必备
表格数据分析题解法
1
.
未知物质的测定
: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列出等式
,
求出待测物的质量。
2
.
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的判定
:
反应后质量增加
——
生成物
;
反应后质量减少
——
反应物
;
质量不变
——
可能是催化剂
,
也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杂质。
一
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典例
2
(2015·
宁夏中考
)
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
,
回答下列问题
:
(1)
该实验
(
填
“
能
”
或
“
不能
”
)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
原因是
。
(2)
要用如图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
若药品不变
,
改变装置的方法是
;
若装置不变
,
改变药品
,
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
举一例
)
。
一
二
解析
:
(1)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
,
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
,
生成的气体逸散于空气中
,
导致天平不平衡
,
不能用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
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
,
要保持天平平衡
,
应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
若改变反应物
,
应选择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答案
:
(1)
不能 二氧化碳气体逸散于空气中
(2)
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
一
二
方法点拨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造成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
(1)
有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呈现不同状态
,
其质量没有计算在内
(
如
:
参加反应的或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
。
(2)
反应装置气密性不好
,
使部分物质进入或逸散
,
造成质量发生变化。
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认识错误
典例
用
I
2
O
5
可以测定空气受
CO
污染的程度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
2
O
5
+5CO I
2
+5CO
2
,
根据生成
CO
2
的多少
,
可以判断
CO
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参加反应的
I
2
O
5
的质量与生成的
I
2
的质量比为
1
∶
1
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
CO
2
中的氧原子数
C.
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D.
参加反应的
CO
与生成的
CO
2
的质量比等于
1
∶
1
答案
:
B
相关文档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2021-11-1255页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测试题课件(112021-11-1223页
- 黑龙江省2019年各市数学中考试卷及2021-11-12151页
- 2019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特殊平2021-11-124页
-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62021-11-122页
- 华师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课件2021-11-1210页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十七课2021-11-124页
-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2021-11-122页
- 初中语文九年级文言复习之句子翻译2021-11-1227页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0单元化学与健2021-11-12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