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00 KB
  • 2021-11-16 发布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 (14)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  1.识记“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词语“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学写“观、喝、渴”3个字。‎ ‎  2.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3组对话,并分角色朗读,初步感知寓意。‎ ‎  教学重点:‎ 识记“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词语“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学写“观、喝、渴”3个字。‎ 教学难点:‎ 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3组对话,并分角色朗读,初步感知寓意。‎ 教学过程:‎ ‎  一、补写课题,引入新课 ‎  1.教师出示课题《坐井___guān天》,让学生填空。‎ ‎  2.学生观察“观”字,发现左右部件笔画穿插。教师补写课题。‎ ‎  小结:见字旁的“观”,就是看,观天就是看天。字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义,识记生字。‎ ‎  3.教师介绍寓言特点。学生齐读课题。‎ ‎  小结: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里往往藏着道理,也就是寓意。《坐井观天》会藏着什么道理呢?‎ ‎  设计意图:‎ ‎  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联系字形,正确使用生字。同时,学生在学习之初明确了阅读目标,思考其中的道理。‎ ‎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  1.教师讲故事,创设故事情境。‎ ‎  (1)教师读第一自然段,走进故事。‎ ‎  (2)结合插图,观察青蛙和小鸟所处位置。随文认读“井沿”。‎ ‎  ①描一描插图中的“井沿”。‎ ‎  ②识记“沿”。‎ ‎  ③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还知道哪些“沿”。‎ ‎  ④观察图画,同桌说一说青蛙和小鸟的相遇。‎ ‎  建议:一个站着,一个蹲着,手做圆圈状。‎ ‎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至七自然段,感知3组对话。‎ ‎  要求:课文读正确,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  3.师生合作,串读课文。‎ ‎  (1)教师读旁白,指名朗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识记生字“答”;比较生字“渴、喝”的部首区别;读准多音字“哪”的轻声。‎ ‎  (2)同桌认领角色,进入情境。‎ ‎  设计意图:‎ ‎  这一环节重在创设情境,比如,同桌两人认领角色,以青蛙或小鸟的身份走进故事。此外,串读时还可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增强生字 识记的准确性。‎ ‎  三、分角色学习,读懂对话 ‎  1.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对比: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 ‎  (1)同桌读对话,体验小鸟的生活环境。‎ ‎  ①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 ‎  ②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状况。‎ ‎  (2)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中标点的停顿。‎ ‎  设计意图:‎ ‎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 ‎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想一想: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  (1)出示两幅图,学生选出青蛙眼中的天和小鸟眼中的天。‎ ‎  (2)读懂青蛙的观点。‎ ‎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 ‎  ②认读“弄错”,感受争论。‎ ‎  (3)读懂小鸟的观点。‎ ‎  ①结合构词规则,推测“无边无际”中“际”的意思;联系生活,运用词语。‎ ‎  ②想象拓展。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我曾飞过________,飞过________,大得很哪!”‎ ‎  (4)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 ‎  ①指导朗读感叹句和反问句。‎ ‎  ②同桌讨论,加上提示语读。‎ ‎  青蛙(笑着、摇摇手、摇着头)说……‎ ‎  小鸟(也笑着、大声、拍拍翅膀)说……‎ ‎  ③根据提示语,加上神态、动作,同桌分角色朗读。‎ ‎  设计意图:‎ ‎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加提示语、配合动作等方式朗读,读懂青蛙和小鸟关于天的争论。‎ ‎  3.学习第六、七自然段,想一想:小鸟和青蛙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说说青蛙和小鸟的笑有何不同。‎ ‎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初步感知寓意。‎ ‎  四、运用生字,指导书写 ‎  1.学以致用“渴、喝”。‎ ‎  出示第一组对话,隐去“渴、喝”两个字,让学生读一读,再在括号里填写这两个字。‎ ‎  2.指导书写“渴、喝”。‎ ‎  (1)观察对比,书写“渴”和“喝”。教师范写,提示:右下部分是“人”加“竖折”。‎ ‎  (2)学生练写。‎ ‎  (3)反馈指导,再练写。‎ ‎  五、板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