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25 KB
- 2021-11-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咕咚 教学反思
(一)
优点: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
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
本课时,我首先确定了以下几点:
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希
望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象、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
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
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不足之处:
这堂课也体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注重
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并且教师的示范性还不够到位。在课堂上分角色、
分层次的朗读比较多,但是相对缺乏集体朗读,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可以整合全班进行分角色朗读。而且作为低年级学生,教师的朗读示范性作
用也不可忽略,但在课堂上引导有余、示范不足。没有什么比教师亲身示范更能
让学生直观地体验。
(二)
《咕咚》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听到或遇
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一、教学效果:(1)低年级学生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
导入新课时,我先播放事先录制的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接
着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入课
文学习。这课的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一种阅
读期待。(2)课文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课文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
学时我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象、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
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课文之间建立起
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3)
在教这堂课的时候,课前的设计落实得不错,学生对于模拟声音的课件表现出极
大的兴趣,从而奠定了学生热情投入学习的基调。在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课文之
后,大家就能够迅速地将文章中的对白找出来组成一个小剧本。教学《咕咚》,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
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
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
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学生对于小剧本的表演形式也表现出相当的积极性,
并且以句带段,有效地提升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和升华。看得出这个环节的设计是
比较成功的。
二、成功之处: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
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
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
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
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
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习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
的精神。
三、不足之处:这堂课也体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对以后的教学起到
借鉴作用。注重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在课堂上分角色、分层次的朗读比
较多,但是相对缺乏集体朗读,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四、改进措施:在进行深入的课文分析之时,因为新课之前的导入让学生们
感觉很新鲜有趣,而进入课文分析之后,要让学生从刚才的热烈中投入另外一个
冷静思考的氛围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课堂不能永远热闹喧天,安静地思考才
能真正出现有价值的结果,作为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积极引导,还要有等待的耐
性。
(三)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兔听见“咕
咚”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问“咕咚”在哪里,而
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
故事告诉我们: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
地跟随别人。
一、教学效果
1.设疑引入,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
其注意力。于是,我采用实物做了一个实验,用木瓜在高空仍进水桶里,发出咕
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
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2.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
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听录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
观察 3 幅图,连起来再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学生自学讨论:
哪些自然段写了 1、2、3 幅图。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
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
文的意思说出来。
3.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
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
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
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
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
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4.角色演评,渗透德育。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
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
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
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
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习野牛做事弄清
事实真相的精神。
二、成功之处
1.用吸引人的声音将学生领入课堂。六七岁还是一个以玩为主的年龄,怎样
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变换多样的声音中我带领孩子们深入
学习、得到了他们的全力配合。
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只是个例子,更多的知识需要老师带领学生
一起探索。本课重在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掌握了篇章
结构后结合自己的认识对教材进行创新重组。
三、不足之处
1.注重课堂朗读,但形式不够丰富,并且教师的示范性还不够到位。在课堂
上分角色、分层次的明读比较多,但是相对缺乏集体朗读,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
生的积极性,如:可以整合全班进行分角色朗读。而且作为低年级学生,教师的
朗读示范性作用也不可忽略,但在课堂上引导有余、示范不足。没有什么比教师
亲身示范更能让学生直观地体验。
2.整体感知课文的时候,不能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朗读。这让学生
失去了一个随文思考的机会。而在朗读之后再提出疑问,既花时间又会影响课堂
效果。
3.在课堂上,我缺乏“静待花开”的耐心。这点体现在进行深入的课文分析
之时,因为新课之前的导入让学生们感觉很新鲜有趣,而进入课文分析之后,要
让学生从刚才的热烈中投入另外一个冷静思考的氛围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课
堂不能永远热闹喧天,安静地思考才能真正出现有价值的思考结果,而作为教师
不仅仅要给学生积极引导,还要有等待的耐性。
四、改进措施
1.理解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
时可以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象、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
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
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2.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有层次性:先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
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到课文中相关的信息;再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拔腿
就跑、热闹”等词;最后创设情境开展仿说,情感朗读,体会动物们害怕的心理。
相关文档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11-1738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11-1731页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11-1712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11-1755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11-1718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11-1729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2021-11-1736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2021-11-1719页
- (课堂教学课件1)天地人2021-11-1721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2021-11-17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