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 MB
- 2021-11-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雨点儿》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以及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生动描摹。充满儿童情趣,能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43个生字、10个偏旁(宀 女月扌八冖刂灬 彡穴)(宝盖、女字旁、月字旁、提手旁、八字头、秃宝盖、四点底、三撇、穴宝盖、立刀)。和两个多音字(数、长),会写17个字(在、后、我、好、长、比、巴、把、下、个、雨、们、问、有、半、从、你)和三个笔画(斜钩 横钩、竖提)。
2.知道汉字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学习把字按结构进行归类”。
3.交流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
4.学会用“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词说话;积累一问一答的语言表达,积累由生字拓展的新词。
5.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认识逗号和句号,根据标点符号读好停顿,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6.背诵课文《比尾巴》及古诗《古朗月行(节选)》。
7.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8.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会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及动物尾巴的特点。
4.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教学措施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识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识字的基础上朗读,背诵课文。
40
课时安排
《影子》 2课时
《比尾巴》 2课时
《青蛙写诗》 2课时
《雨点儿》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语文园地六》 2课时
教学内容
5.影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影、前”等11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会写“在、后”等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 借助情景,辨别前、后、左、右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识记“前、后、左、右”,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谜底是什么?
2.过渡: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影子》,板书课题。
生:1.自由猜谜语。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40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初读要求: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拼拼音,实在有困难的可以问问老师。
生:按照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影子(yǐnɡ yǐn)
朋友(pén pénɡ)
前后(qián qiǎn)
常常(cháng cáng)
2. 播放课件,启发谈话:同学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来了,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快。
生:开火车认读。
3.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
生:交流方式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编童谣等。
说说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宀:
女:
月:
4. 引导学生完整地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三、 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4个会写字,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
生:开火车认读4个会写字。
2.教师范写。
生:跟着老师书空。
3.强调书写规则和要点。
4.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生:自由练习书写。
40
我会写。
在:后:
我:好:
四、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作业:
抄写4个会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认读。
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生:合作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学习用词
1.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节。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生:自由看图说话。全班交流。
(2) 课件出示第一节,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节。
生:图文结合,练习朗读第一节。
(3) 引导学生用“常常”说句子。
生:练习用“常常”说话。影子常常陪着我。
40
(1)小朋友常常 。
(2)加上什么时间,练习说:什么时间,谁,常常干什么?
2. 引导学生仿照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学习第二节。
生: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节。
3.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生:汇报学习成果。
三、总结全文
1.启发学生思考: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生: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这节课我的收获很大,我学会了
。
2.引导全班交流
生:汇报展示。
三、 拓展延伸
1.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用上“前、后、左、右”。
生: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家。我家的前面是( );我家的后面是( );我家的左面是( );我家的右面是( )。
2.组织学生全班汇报。
生:汇报展示。
板书设计:
5 影子
40
课堂检测;
一、用“√”给加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影子(yǐnɡ yǐn) 常常(chánɡ cánɡ)
朋友(pénɡ pén)
二、在田字格里认真、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三、朗读课文。
四、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40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6 比尾巴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八字头2个偏旁;会写“比”1个字
2. 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尝试背诵课文。
3. 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4. 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培养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巩固12个生字,会写1个字和练习朗读课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2.读好文中的问句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40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课前游戏 激发兴趣
1.师生谈话: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游戏规则是老师下达一个命令你们要迅速做出相应的动作,看看谁反应的最快。游戏开始了!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头发,摸摸你的肚子,摸摸你的尾巴!(生:没有尾巴。)
2.生回答没有尾巴,引出谁有尾巴?你们见过哪些动物的尾巴?
二、情境导入 揭示课题
3.(课件 美丽的大森林)同学们,今天在这片美丽的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一项特别的比赛!看,狮子大王来了,他还有话对我们说呢?大家仔细听—— (播放音频,内容为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动物王国的狮子大王,我们这里要举行一场有趣的比赛,想邀请杨老师当主持人,同学们当小裁判,你们愿意帮我们吗?)
(1).看,小狗熊早做好了准备,连比赛牌子都竖起来了, 我们看一下是什么比赛?(出示带拼音的“比尾巴”。)
(2).指名读。“巴”这里要读请轻声,单独读时读做一声,当组成尾巴这个词时,变成轻声。出示课题。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过渡:想知道哪些动物参加了比赛吗?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2.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2)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你们标注的生字宝宝淘气极了,和我们玩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躲在了树叶后面,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出示生字
40
谁 短 长 把
最 兔 伞 公
3.学生猜读。
4.你是如何知道呢?结合偏旁就记住这个字了,你真棒!答案揭晓,—— 一起读。兔,大家再来看,其实前边我们已经学过“兔”的象形字了,展示“兔”字的演变过程。兔是象形字,学习这种象形字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事物的样子去记忆。
5.结合学习“兔的方法学习“伞”字,出示图片。
6.学习新偏旁八字头。
7.请4位学生接读课文。
四、品读课文 随文识字
1.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中去了,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PPT出示图片和文字,教师贴出对应图片。
2.作为主持人,我宣布比赛正式开始,六位选手已经就位了,我来问,请小裁判们比一比,再回答。(学生一起回答)
谁的尾巴长? 猴子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兔子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公鸡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鸭子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我们一起看这六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出示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40
3.我们一起看这6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吗?出示:
(1)变红——(问号)像小耳朵似的符号叫问号,它提醒我们读这样的句子时语气往上扬,
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2)教师范读。
(3)生展示朗读。
(4)排火车朗读问句。
4.我们来宣读一下比赛结果吧。宣读第一轮比赛结果,出示:
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随文学习“长”、“短”、“把”字。
(1)PPT变红,随文学习长—短,“咦,他们两个变红了,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吗”,出示图片,你能用“长”和“短”说一句话吗?
(2)小松鼠可高兴了,一蹦一蹦的来了——说明小松鼠尾巴的作用。这时候尾巴就像生活中的降落伞(出示伞的图)你们喜欢小松鼠吗?带着你对小松鼠的喜欢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吧!
(3)生活中我们也会用伞,下雨天我们握着伞把撑开这把伞,所以称作一把伞,生活中还有什么一把什么呢?出示图片。这些东西都要用手紧紧握住才能使用,所以“把”的偏旁叫提手旁,齐读。提手旁的字有很多,(出示生字)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都用到了手,这些带提手旁的字都和手部动作有关。结合生字的偏旁,我们可以认识更多的字呢。
(4)指名再次宣读比赛结果。(板书长、短、一把伞)。
5. PPT出示第四小节。
40
(1)学生宣读比赛结果。
公鸡的尾巴弯。
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板书弯、扁、最好看)
(2)威风凛凛的大公鸡特别不服气,要和孔雀来比一比。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我的尾也很好看呀!请学生说一说原因。你来夸一夸吧。——指名朗读。
6.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小评委齐读第2,4节。
(2)男生读第一三小节,女生读第二四小节。
(3)借助板书试着来背一背。
五、拓展训练,发散思维
1.比尾巴大赛不仅吸引了这些小动物,还有很多动物从四面八方赶来参赛。(出示老鼠、大象、猫的图片)它们看到这些小动物比尾巴比得这么起劲也想来比比,不过,它们比的不是尾巴而是耳朵。
2.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小组合作用“谁的耳朵( )?( )的( )。的格式编儿歌。
3.通过编儿歌活动,同学们是不是更喜欢小动物了?那请你们在课后继续去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爱护小动物好不好?(这里激发孩子们的志趣)
六、观察分析 指导书写
1.“比”这个字不仅在语文中用到,在数学中也很常见呢,所以一定要把它写好,让我们一起写写它吧!(1)观察占格(2)关键笔画(3)笔顺(4)互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 、复习
40
1.朗读全文。
2.出示生字,认读。
二 、背诵课文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14)出示“我会写”的字:长、比、巴、把。认读、组词。
2.指导观察:“比、长”。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竖提”。
3.学习新笔画:“竖提”,书写时,注意与“竖钩”的区别。(“竖提”的“提”的方向是向右。)
4.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比”字的第四笔是“竖弯钩”,落在竖中线上;“长”的“横”要落在横中线上。
5. 指导书写“比、长”两个字时要注意字的书写笔顺。“比”的第三笔是“撇”;“长”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横”。
6.学生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谁写得正确美观。
7.指导观察“巴、把”。“巴”字单独书写时第三笔的“横”落在横中线上;“把”字中的“巴”写在田字格的右面,“竖弯钩”的“竖”落在竖中线上。
8.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巴”的笔顺。强调“竖弯钩”写得要舒展一些。“把”是左右结构的字,“提手旁”写得要窄一点,比右面的“巴”高。
9.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10.评议。(用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佳作品,奖励一颗闪光的小星。)
四、读一读,画一画
1.出示课后六种动物的图片。
2.让学生试着画画它们的尾巴。
40
板书设计: 6 比尾巴
课堂检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我写得最漂亮。
比人
比
长
长
把
把
巴
巴
2. 帮助动物找尾巴。连一连,再填一填动物尾巴的特点。
鸭子的尾巴 ,公鸡的尾巴 ,松鼠的尾巴好像 ,孔雀的尾巴 。
3.写出下列各字的反义词。
40
长 扁
直 大
教学反思:
40
教学内容
7 青蛙写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学习2个偏旁。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3.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学:(教师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孩子们快看,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给我们写诗了!
2.设疑导入: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3.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4.学习“写、诗”这两个字。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并组词。同时强调:“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5.认识新偏旁“冖”。
二、初读课文,定位识字
1.导学: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
40
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圈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的读音及课文的内容。学生重点注意听清自己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
4.多种形式读文。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最后指名读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评价。
三、深入读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1小节,认识“点、要”两个生字。
(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
(2)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
(3)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灬”有时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时表示“火”,如在“热”“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4)识记“要”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写”“诗”“点”“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灵活巩固认读。(小老师领读并组词,开火车认读并组词,班内竞赛抢读,猜一猜读。)
2.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
(1)导学:青蛙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我们来看第2~4小节。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谁来帮忙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贴图。
(4)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
(5)导学: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预设:
过:用加一加的办法记,辶+寸=过。组词:过去过来过年
给:用加一加的办法记,纟+合=给。组词:送给给你
当:也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当。当是一个多音字。
40
(6)导学:水珠也来帮忙了,多少水珠来帮忙呀?
预设:一串水珠。
①学习“串”,可以用象形记忆法,两块肉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
②课件演示“串”的古今字变化。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③运用: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
(7)谜语:门外有人——们。学习“们”字,强调读音是轻声。
(8)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以”字。
(9)导学:这么多小伙伴来帮忙,它们是怎么帮忙的?
①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说说谁像谁,潜移默化地学习比喻句。)
②导学:这些都叫标点符号。让我们用“……像……”的句式说说这些标点符号。
预设:小蝌蚪像逗号;水泡泡像句号;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③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课件播放:标点符号歌)
3.学习第5小节,教学“成”字。
(1)导读: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出示生字“成”,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成”字。
(2)指名读第5小节。其他同学要思考:听了青蛙写的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只有一个字“呱”。
(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青蛙的诗”。
4.创设游戏情境“小蝌蚪找家”,巩固识字效果。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小蝌蚪,学生认读生字,读正确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
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导学:这些生字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先自由练读,再齐读。)
40
四、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们”字。
(1)引导学生观察“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汇报交流,强调“们”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学写生字“下”。
(1)引导学生观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汇报交流,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提醒书写姿势。“三个一”。)
3.引导欣赏: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4.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五、课堂小结,自主作业
1.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
2.自己给自己留作业:
预设:(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创设情境,巩固生字
1.(课件演示:青蛙图)引导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字词:写诗、雨点儿、我要、过来、一串水珠、可以、给你、当心、我们、成了。
(2)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40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
4.生字回文,整体感知。
5.导入:还记得你上节课结束时的疑问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解决这些“?”吧!
二、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课件出示插图的动画)创设情境: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文中哪句话也写到下雨了?(指生读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你感受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小。)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预设:生1: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生2: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生3:水里的小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
预设:我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预设:高兴极了;觉得景色太美了!
(3)导读: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引读:所以青蛙高兴地说——齐读本小节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2.学习第2~4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过渡:听到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导学:你是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40
(4)随着学生回答板书:
小蝌蚪( )——逗号;
水泡泡( )——句号;
一串水珠( )——省略号。
(5)导学: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了?(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③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第2、3小节。(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④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
预设: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
⑤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6)引读: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啊!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7)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8)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9)依据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的背下来。
3.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1)导学: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40
(2)通过班级讨论得出:圆圆的( ),当个小句号;一串( ),当省略号;( )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4.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导学: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课件出示第5小节),快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呱”字。)
(2)导学: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导学:“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4)学生自由猜测青蛙“呱呱”的内容。
5.引读全文: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观察,自主书写
1.指导书写“雨”字。
2.导学:观察这个生字,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预设:中间的四个点的方向要一致。
3.引导观察“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学生汇报,教师范写指导。
4.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5.用投影把写得好的展示给大家看。
6.观察“个”字,自己尝试写一个。
7.班内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重在发现优点,鼓励。)
四、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学生参看板书练习背诵课文。
2.齐声背诵课文。
3.师生谈收获小结。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40
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呱呱呱呱呱
课堂检测;
1、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来帮忙了?
我知道有_______、水泡泡、______。
2、读课文,填一填。
小逗号(,)——小蝌蚪
小句号(。)——( )
省略号(······)——( )
教学反思:
40
教学内容
8 雨点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 “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2.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有”“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图片资料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欣赏《小雨沙沙沙》:同学们,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导入课题: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你们想到了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8课《雨点儿》。
板书课题:雨点儿
现在请大家一起读题目!
指导读好儿化音,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
二、识字教学。
1.初读课文,圈出生字。
2.检查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数 彩 半 空 问 到 方 没
更 绿 出 长
(1)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2)交流识字的方法:
40
每个生字都有自己的特点,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一下子记住那么多生字宝宝的?
学生汇报,指名说说。
预设:熟字加偏旁:万——方 工——空
熟字换偏旁:菜——彩 闪——问
熟字换部件:穿——空
熟字(加一加):
数:米+女+攵(字音:数不清,数学);点(四点底)、落(草字头)、答(竹字头)
(3)认读词语
同学们可真厉害,都是识字的小英雄,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到词语中,再来读读看。
数不清 云彩 半空 问答 到来
地方 没有 更红 绿色 长大
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三、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问”字,看看这个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和“间”做比较,想想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
2.“有”字右下方是“月”字,“月”字的第一笔变成了“竖”,“在”字比“左”字多一笔竖,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40
3.“半”字与“羊”字很像,但区别很大,书写时一定不要写成了别字。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学生边观察边书写。
4.“从”字由两个“人”组成,第一个“人”字的“捺”变成了“、”。
5.“你”字是左右结构,左右两边上下平齐。
6.练习书写,展示评价。
四、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生字宝宝,大家是不是非常高兴呢?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课文吧!教师先把课文读一遍,大家认真听,听听教师是怎么读课文的,还要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笔圈上,借助拼音帮忙,还可以查字典解决。
3.汇报交流。
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吗?(板书:大雨点儿小雨点儿)
五、布置作业。
和家长一起做本课的生字卡片,和同学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复习生字、生词。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那么多字宝宝,不知道今天大家是否还认得它们?
数 彩 半 空 问 到 方 没
更 绿 出 长 数不清 云彩
半空 问答 到来 地方 没有 更红 绿色 开出 长大
40
2.指名读,再指名领读。
通过读字词,教师知道现在大家都已经读得很棒了,扫除了字词的障碍,相信同学们学习课文会更加顺利!
二、朗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1)同学们,读了第1自然段,谁能说说雨点多吗?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数不清”就是很多的意思,多的无法计算。大家想一想,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的?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
数不清的( ) 数不清的( )
数不清的( )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飘落”什么意思?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可以用上“飘落”这个词?
预设:树叶、雪花、羽毛可以用上“飘落”。因为这些东西很轻,从空中飘落下来,都是慢慢地。
(3)指导朗读。
谁来试着读一读?要注意读出雨点儿很多,而且落的速度慢。
还有谁想再来读一读?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大家快看!大雨点和小雨点见面了,它们聊起了天!(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
请大家自由读2~4自然段。
1.大雨点儿问了小雨点儿什么问题呀?
2.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
40
3.大雨点儿想到哪里去?
(3)创设情境,感悟朗读。
认识对话: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之间的一问一答就是对话。
练读对话:出示3组对话,同桌合作朗读(想想如果你是大(小)雨点儿,你会怎么读呢?)
抽生朗读,情境感悟:假如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离得远(或着急离开),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男生(大雨点儿),女生(小雨点儿),教师(讲故事的人)。
3.学习第5自然段。
(1)小雨点儿要去哪里?大雨点儿要去哪里?它们要去的是什么样的地方?
(2)看,小雨点儿和别的雨点儿们一起飘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谁来猜猜那里有了怎样的变化?
指名回答。
大雨点儿也果真和伙伴们一起飘落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了。不久,那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课件出示: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指名读。
(3)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花草满地的图片)
同学们,看:大雨过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它们都表达着自己无比高兴、愉快的心情。
谁愿意美美地朗读第5自然段?
他读得怎样?指名评价,比赛读。
(4)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会有红的花和绿的草?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雨点儿)
40
预设:虽然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去的地方不同,但他们都滋润了花草,给大地带来了变化。
(5)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对雨点儿的喜爱之情去齐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
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四、作业布置。
续编故事:花花草草对雨点儿的告白。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一、选择正确读音打√
数(shǔ sǔ ) 彩(cǎi chǎi ) 半(bàn pàn ) 空(kōng zhōng )
问( rèn wèn ) 到(dào tào ) 方(fāng tāng ) 更(gēng gēn )
没(méi wéi )绿(lǜ lù ) 长(zhǎng zǎng ) 出(chū cū )
二、读拼音,写词语。
bàn kōng ( ) cóng lái( ) nǐ men( )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四、给句子加标点。
1.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
2.你要到哪里去( )
3.半空中(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说话( )
4.小红写完作业了( )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将生字分成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两类,初步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认识表示方位的词,能辨别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能参照太阳辨别方向。
3.在认识各种招牌时识字,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4.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月亮的神奇、美丽。熟读成诵,背诵并积累古诗《古朗月行》。学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
5.爱上阅读,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
1.强化识字与积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与古诗。
2.边读边想象画面。
40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游乐园吗?今天,教师就和你们一起去畅游语文乐园,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六”。
二、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一)字词句运用:连一连。
1.教师出示生字卡:“星”和“地”。
2.引导学生从汉字的构成上找规律:“星”是上下结构,“地”是左右结构。
3.教师总结:在我们学过的汉字中有些是上下结构,有些是左右结构。
首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思考:为什么将带“星”字的苹果装入写有“花”的果篮里?为什么将带“地”字的苹果装入写有“清”的果篮里?
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伙伴”的提示,前后桌讨论得出结论:这是按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进行分类的。
然后,让学生尝试连线,教师点击课件完成连线。
5.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字。
6.拓展:汉字还有哪些结构?
举例说一说,如:“可”“边”是半包围结构;“下”“个”是独体结构;“国”是全包围结构。
(二)读一读,背一背。
1.过渡:小朋友们,分完了苹果我们继续往前走。呀,坏了,我们迷路了,我只知道要向东走,你知道哪边是东吗?
2.这首儿歌能告诉我们怎样去辨别方向。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要求:边读边圈出表示方位的字。
4.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提示学生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
40
5.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字音。
6.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
7.请同学们再读这首儿歌, 要求:找一找方向相反的字。
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课件出示:相对的方位词。
8.情境表演。
(1)请全班同学面向东方,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现在我们的正前方就是东方,我的后面是——(西),我的左面是——(北),我的右面是——(南)。
(2)请一名同学做导航员,一边读儿歌,一边指示方向。
9.游戏巩固。
(1)介绍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
(2)教师说口令,同学们按照口令要求做动作:举起你的左手,摸一摸你的右耳朵……
(3)创设情境:现在你知道我们该往哪儿走了吗?
学生结合儿歌内容,根据课件中太阳的位置介绍“东南西北”。
10.图上有什么人?他在干什么?说说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
11.教师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为我们服务的方位词。
预设:火车北站,汽车南站,海南,东北三省等。
12.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预设:北斗七星勺柄指向北方;大树树冠浓密一面为南;蚂蚁的洞穴大都朝南……
13.齐声背诵儿歌,整体回顾。
三、创设情境,生活识字
1.课件出示“展示台”的情境图。
40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乡镇的一条街道上,你知道街道两旁的建筑物是干什么用的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2.学生介绍建筑物的名称和用途。
3.引导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招牌上的汉字,不会读的可以问一问同桌,也可以问教师。同桌互相读一读。
4.指名领读招牌上的汉字。
5.开火车游戏:要求学生说出在什么地方认识了什么字。
预设:
我从公交站牌上认识了rén mín lù人 民 路。
我在电影院认识了diàn yǐnɡ yuàn电 影 院。
我在卫生院认识了wèi shēnɡ yuàn 卫 生 院。
我从小卖部认识了xiǎo mài bù 小 卖 部。
我从报刊亭认识了bào kān tínɡ 报 刊 亭。
四、拓展延伸,强化识字
说一说:你还在课外认识了哪些字?
我还从食品包装袋上认识了“面包”二字。
我还从药品盒上认识了“感冒”二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情景导入
晴朗的夜空挂着圆圆的月亮,多美的夜晚!看到这样的美景,唐朝著
二、吟诵古诗
1.教师范读、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重点关注“青”“镜”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古诗。
3.指名读古诗,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40
4.同桌合作读。
5.学生领读。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6.结合书中插图,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
(2)视频课件播放:圆圆的月亮慢慢出现,月亮中倒映着亭台楼阁,青云在天空中飘动。
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白玉做的盘子。
想一想,月亮还像什么呢?
7.指导朗读。
【译文】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1)结合图画读古诗。
(2)给古诗划分节奏。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8.配乐诵读。
9.练习背诵古诗。
(1)同桌合作背一背。
(2)指名背诵。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又到了语文乐园中的动物园了,里面的小动物们都在快活地游玩呢!它们是怎么游玩的呢?让我们走进这首儿歌,齐读儿歌题目“谁会飞”。
2.学生尝试自由朗读儿歌,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字。
3.指名分小节朗读,纠正字音。
40
4.这首儿歌节奏明快,咱们一边拍手一边读吧,想一想:儿歌里写了几种动物?它们分别是什么?(鸟、马和鱼)
5.表演读。让我们学着它们的样子,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吧。
6.文本对答(引导学生感受儿歌一问一答的语言形式)。
它们都是怎么活动的呢?我来问,你来答。
师生之间、同桌之间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合作朗读。
7.想象对答(引导学生仿编儿歌,说说其他动物的活动方式,感受这种言语形式的有趣)。
预设:
(1)师:除了鸟儿,还有什么动物会飞?
生:蜂儿会飞……
师:蜂儿怎样飞?
生:嗡嗡嗡嗡采蜜飞。
(2)师:谁会爬?
生:虫儿会爬。
师:虫儿怎样爬?
生:扭扭身子爬呀爬;一拱一拱往前爬;弓着身子慢慢爬……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畅游了语文乐园,收获真不少。我们在语文乐园中,一边做游戏,一边学语文知识。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会学到很多知识,认识很多汉字。让我们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吧!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字词句运用
展示台
日积月累
和大人一起读
课堂检测;
40
一、看词语,写拼音。
手套 帽子 登山鞋 运动裤
地图 水壶 手电筒 指南针
二、选字填空。
(1) 穿 披
妹妹今天( )了一条红色的裙子,还( )了一件可爱的纱巾。
(2)迎 追
看见爸爸回来了,我赶忙( )上去。
妹妹看见妈妈出去了,也( )了出去。
(3)甩 摇
妹妹刚洗完的头发还没有干,就( )( )头发出去玩了,妈妈( )( )头说:“这样会感冒的。”
三、形近字组词。
迎( ) 穿( ) 登( ) 居( )
追( ) 披( ) 瞪( ) 尾( )
四、仿写。
1、仿写句子
(1).......有时候.......有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在.......在.......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例:许多 许许多多
认真____ ( )____ ( )____
40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2.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懂得有时说话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用不同的音量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难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与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一、悬念激趣,导入新课。
1.具体生活事例描述。
星期天,教师带学生思思到医院看望生病的亮亮,思思大声问:“亮亮,你怎么了?”教师对思思说:“不能大声说话!”
40
周一,上课了,教师叫思思回答问题,思思想起了教师的话——能大声说话,于是就小声地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又说:“请你大声回答问题。”思思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谁来告诉她?
预设: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
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要分场合,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呢?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什么时候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2.板书口语交际题目:用多大的声音
3.教师领读课题,学生跟读。
二、观察插图,感悟不同的场合说话的音量不同
1.看一看。
依次出示多媒体课件2~4(课文的3幅插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的3幅插图。
课件出示
(1)先让学生观察第1幅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然后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预设:阅览室里,一个小女孩在看书,一个小男孩走过来,问:“请问,这里有人吗?”如果学生没有注音到墙上的“静”,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说说是否认识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思考,这样的环境里,该用多大的声音呢。从学生的交流中得出:在阅览室里,声音要轻轻地,只要对方能听到就行了,避免打扰其他人。
课件出示
40
(2)第2幅图,让学生自己观察,说一说插图内容。
预设:第二幅图,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说一说图片内容,如,小华捡到一块橡皮,跑进办公室交给教师。想一想在教师的办公室里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以免打扰到其他教师办公。学生还可以把小华怎么和教师说的讲清楚。
课件出示
(3)第三幅图,全班同学集体观察,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
2.演一演。
各小组派同学上台模拟表演上述三个不同的情境,注意吐词清晰,举止大方,表演生动形象。
3.评一评。
师生共同评价各小组的表演。
比较3幅图的3个不同场景,得出结论: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音量。
三、深入探究,明理导行。
出示课件:
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为什么?
40
借助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讨论:
1.出示课本中第一幅插图。
引导学生关注插图中的“静”字,说说这个字的意思;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环境,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呢?
(在阅览室,声音要轻轻地,因为大家都在认真读书,只有小声说话才不会打扰别人。)
2.出示课本中第二幅插图。
想一想:在教师的办公室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呢?
(在教师的办公室,声音要轻轻地,因为只有小声说话才不会打扰其他教师办公。)
3.出示课本中第三幅插图。
想一想:在讲故事时,该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呢?
(讲故事声音要大,让教室后排的同学能听得清。)
通过观察3幅图,让学生领悟:只有这样,才是讲文明、懂礼貌、守公德的表现,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观察画面。说说下面这些行为对吗?
依次出示课件:(候车室里、景区小吃店、公交车上、电影院里、音乐会场等场景的图片)
让学生观察,选择说话音量的大小并说出理由。可以举大拇指或小拇指来表示音量的大小。
那在什么时候又需要大声说话呢?(课上回答问题、唱歌、讲故事时要大声。)
2.情境表演。展示教师与学生事先准备的几个生活场景的对话,让学生观察,选择音量的大小并说出理由,同时对表演进行评价,可以夸一夸或提出建议。
板书设计:
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反思:
4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