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41 KB
  • 2021-11-18 发布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单元 8 去年的树 第三组的课文,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童话,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 语言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美好的情景。《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 南吉的作品。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 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候,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唱歌 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 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这由朋友 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 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在读文的过程中我们抓住四次对话。 课堂的引入就是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创设情境反复诵读,诵读的过程 中想象鸟儿和树的友谊之深厚。在想象的过程中思考这个故事为什么 没有描写鸟儿和树的外貌,没有描写鸟儿和树的友谊之深。在读每一 次对话的过程中回顾鸟儿和树的约定---“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 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唱歌给你听。” 想象鸟儿的每次寻访的心里的紧张,担心,体会鸟儿寻访过程中对话 的语气。当鸟儿看着灯火的时候,当鸟儿唱歌给灯火听的时候,它会 想什么? 整堂课在读的过程中给了孩子大量的想象的空间,想象鸟和树的 样子,想象鸟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树什么时候听鸟唱歌,鸟儿在一 次次寻访树的过程中的焦急,心痛......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担 心如果孩子们会不会体会不到他们友情之深厚,故事中透出的无奈, 孩子们会不会不明白,那些不写友谊之深厚,不写树之茂盛,鸟可爱, 不写鸟儿寻访之急切.......浅显的表达,深厚的友谊,浓浓的悲 伤......其实一切都是多余的,在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在情境中加上想 象的读,感受到了。 9* 那一定会很好 今天我执教了《9*那一定会很好》这篇童话故事,文章内容有趣, 含义深刻,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特点及单元目标为依据,做到以生为本, 落实目标,提升素养。鉴于此,我的课堂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一、抓住主线,凸显主题 《9*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文章中 出现了四次,这也就成了文章中的主线,教学时我抓住这一主线展开, 引导学生默读找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四句话,并弄明白了这四 句话分别是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的想法,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想法,自然而然将学生引入课文之中,感受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快 乐与舒服。 二、引导质疑,促进提升 常言说: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学习时引 导学生质疑非常重要。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让学 生先将课题读两遍,说出初次读课题的想法,此时孩子们的想法是好 奇的,也是发自内心的:什么一定会很好?“那”指的是什么?等问 题油然而生。学生们会带着好奇走进课文。当读了几遍课文后,又引 导学生质疑,此时就不单单停留在对课题的质疑,而是深入到对课文 的理解之中,步步深入,了解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教, 孩子们在质疑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 三、读演结合,激发兴趣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放手引导学生合 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最感兴趣的一次变化历程读一读,演 一演,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孩子们兴趣高涨,小组长分工安排,组员 们默契配合,声情并茂地朗读与栩栩如生地表演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 在读与演中展开想象,亲身体验,感受种子的坚持不懈,大树、椅子、 木地板的无私奉献,在评价之中又一次将文本的理解深化。 四、展开想象,获得启示 童话故事富有想象,在教学时我也紧抓这一点,在学生读文中引 发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受到启示。如课文引导学生想象种子在泥土 中的难受及生长时的努力,体会愿望的实现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想象 手推车装着东西跑来跑去的快乐以及椅子看似休息,却还给人们提供 方便,感受它们在奉献中获得快乐的心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读童 话中受到启示,这也就达到了童话教学的目标。 在看到优点的同时我也感到了课堂中的不足: 1. 学生在评价种子的表演时很精彩,不但从动作中体现心理, 还从神态上进行了评价,如果此时再让另外一个学生演种子,其余学 生朗读,相信种子那种为了实现愿望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一定会在孩子 们的心里扎根、发芽,学生对读演结合的学习方法也会掌握的更熟练。 2. 因为本节课容量太多,因此对含有“那一定会很好”四句话 的朗读上欠缺,致使孩子们不能真切地体会到大树、手推车、椅子的 心情。 3.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分工明确,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 是一大进步,可在汇报之后,一节课结束时,不能对小组学习情况进 行有效的评价和小结,使孩子们小组学习仍处于盲目状态,如果在课 末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小组长对各组学习进行一个小结,对各位组员 的表现进行点评,教师适当引导,相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会得益于法, 今后会运用此法,使小组学习落在实处,并走向成熟。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 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 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 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有反刍现象。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通过活泼、童趣的语 言,将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同时文章有机地 渗透了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 俗易懂。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要比上《那一定会很好》一课轻松得多。 之所以会有这种轻松的感觉,全归功于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前,有老 师特意提醒我:要注意处理好教学环节,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口语训 练,预设前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点……可以说,这一席话让我明确了这 节课的教学方向与思路,因此才会有如此的进步。但仍有诸多不足: 如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教师说得太多,学生说得太少,对学 生进行的语言训练活动量不足,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等。 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要比上《那一定会很好》一课轻松得多。 之所以会有这种轻松的感觉,全归功于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前,有老 师特意提醒我:要注意处理好教学环节,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口语训 练,预设前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点……可以说,这一席话让我明确了这 节课的教学方向与思路,因此才会有如此的进步。但仍有诸多不足: 如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教师说得太多,学生说得太少,对学 生进行的语言训练活动量不足,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等。 11* 一块奶酪 我在教《一块奶酪》这篇童话故事时,以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对 蚂蚁搬奶酪这样的情境大多都没有见过,让学生通过一段小视频,* 直观感受蚂蚁版奶酪的过程,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故事中,激发起学生 学习的兴趣。 在教授课文内容时,我采用了“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 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仍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 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学生表演得 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 中体会、感悟,在这样“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的过程中交流 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年的学生要能清地明白地讲 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 语言打动他人。”说话是写话的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个承前 启后的过渡时期。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说的训练。在教学这十 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拓展延 伸中,让学生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这在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 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说话的能力设想都是美好的,在这节课中仍然 存在着些不足之处 在个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评价语更加丰 富,便评价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习作 我来编童话 儿童对童话故事有特别的偏爱,在作文起步阶段,指导学生编写 童话故事,更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本次教 学设计,我十分注重创设情境,师生共同漫游于童话王国,学生在情 境中看故事,明白童话特点;编故事,练习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合作 精神;写故事,训练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学生从读到说从说到写,充 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课堂的主人。 本节课教学设计体现出了趣味性、综合性、创造性、自主性 等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学生“快乐着有所收获”。 在课堂开始,我让学生回顾读过的童话故事,把学生带入童话王国。 接着通过排列句子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写好童话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才能让别人弄明白;在读《狐狸和猫》的童话故事时,引导学生体会 到要抓住了童话中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进行描写,而 且用词要丰富,才能把童话故事写得生动、具体。 写童话需要想象,童话中的事物可以不完全遵循自然的法则和 科学的规律,但是要受它们的制约不可胡编乱造。因此要指导学生在 构思童话情节时,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符合生活常理,符合事 物特点,使儿童的想象合情合理。所以我让学生选定自己喜欢的几种 小动物,开动脑筋,展开合理的想象,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给小组 同学听,让小组同学给自己提提建议。组织学生编写童话,都按照先 说后写的顺序进行。学生口头编童话可以不受汉字的约束想象可以得 到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能力提高了,就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书面 表达能力。这样由说到写,学生编写童话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同时同 桌互说,既可以给每个小朋友说话的机会又能让相对较弱的学生从同 学的思维中得到启发,从而拥有自己的童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 评作文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学生作文老师评的方法,让学生自己 当小老师,自己讲评价的准则,自己评作文,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 起来了,学生评价作文、修改作文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汇报时, 我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让三种不同程度的学生上台汇报,这样给在写 作方面相对较弱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与人分享增强他们的信 心。在写好改好童话后,我发动学生编写《童话集》,不仅激发了学 生写作兴趣,而且他们创造精神又得以展示。 不足之处:感觉本次作文指导存在的问题是预留给学生说、写 的时间少了。学生在品读范文的精彩之处花了太长的时间,导致在分 组编童话之后没有时间再进行写作了。看来,在授课环节设计上尚有 欠缺。今后在作文备课时将多多锤炼。 总之,习作指导课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外,老师在课上应通过各种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从作文指导来说, 激发兴趣和开拓思路这两条是最主要的。 语文园地三 本次语文园地看起来内容板块不多,只有三部分:“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但是实质上需要掌握的东西并不少,甚 至说容量相当大。“交流平台”是对于本组课文内容的复习,从课文 片段中学会观察;“语句段运用”着重于词语的恰当应用;“日积月累” 是谚语的积累——关于秋天的民谚。 1.教学效果 语文园地是提供给学生语文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的教学平台。语文园地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既发端于整组教材,又 对教材做了相应的拓展延伸;既沟通了课内外学习,又架起了书本知 识和实践活动的桥梁。 学生通过园地的学习,对于本组课文的内容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蟋蟀的住宅》《爬山虎的脚》两篇课文片段中学会细致观察、学 会连续观察、学会多角度观察。 关于“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学生非常感兴趣,这道题 目并不难,但是考察的是学生的生活常识,因为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孩 子对于“猪圈”“马厩”这些东西是相当陌生的。结合四年级学生的 知识结构和认识特点。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创设“过关 游戏”等情境,把枯燥无味的知识点链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领略 知识的要点,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不足之处:不应该局限于课本, 可以适当拓宽一些,让学生能够涉猎更多的知识和领域。 关于秋天的谚语,熟读成诵,简单了解,但是在运用方面会有一 定难度。 2.教学收获 (1)学会观察。在课文学习的时候,学生虽然对于课文有了一 定程度的理解,但是理解得并不是很透彻,经过学习园地的学习,学 生对于“观察”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 细致观察,连续观察,而且要充分利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心想,这 不仅对于学生的生活是个指导,对于学生写作也有很大作用。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指出:学生是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 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 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时注意不将学生局限于课本之内,而是把知 识进行深入分析,比如“逐渐”“最多”这样的词语看着简单,但是 在语言表达方面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在哪个环节,都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遇到问题老 师不要急于向学生解答,而是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 鼓励学生充分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不足之处 本学习园地看着内容很少,但是这节课的学习并不轻松,所以教 学过程显着有点匆忙,学生掌握得不深不透。尤其是“语句段运用” 部分,学生有点一知半解的感觉。 4.改进措施 如何让学生把感兴趣的事物写得有趣,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地 方 。日积月累环节,老师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只需要学生美美地读, 静静地悟,在朗朗的读书中就可以完成语言的积累 。 总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设计了合理的练 习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如在“交流平台”的练习中,我设计了 完成填空,让他们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美中不足的是,在“日积月 累”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谚语很陌生,讲得不够详细,没有照顾 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在今后的教育 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快乐读书吧 快乐读书吧是语文园地一一个很小的板块,也是最后一个板块。 很多人会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忽略这个版块。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对阅读量也作了明确 的规定。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积累词汇和语言。对于一年级的 学生来说,还是要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基于此,本课主要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所以, 我在本课主要以学生交流和分享为主。 一、交流阅读场所和阅读方式。 二、重申阅读姿势。 三、评选班级“故事大王”。 四、鼓励学生分享图书,建立和完善班级“悦读吧”。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 让学学生逐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为他们以后的情感表达、语言积累 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