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99 KB
- 2021-11-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 时 教 案
( 七 )单元 检印
课类
唱歌
题目
音乐小屋
课时
1
时间
教学
目的
1. 通过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趣。
学习表现歌曲不同的音乐情趣。
重点
完整的演唱并比表演歌曲
难点
用适当的感情演唱
教具
电子琴、歌片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表演歌曲
学唱歌曲
1. 听音乐律动
2. 师生问好
复习歌曲《采山》
分组表演。一组演唱,二组表演,三组拍手,四组伴奏。
一. 歌表演《音乐小屋》
1.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音乐小屋你们愿意去吗?
2. 听,小屋里唱出了什么?
3. 让我们一起边听音边拍手
4. 再听范唱轻轻哼唱
5. 有感情朗读歌词
6. 再听录音轻声填词,找出难点即时纠正
7. 我们唱歌曲应用怎样的感情演唱呢?
8. 学生编创动作
根据歌曲的情绪,学生自编动作并进行表演
激发学生兴趣
感受欢快情趣
培养模唱能力
培养朗读能力
培养创编能力
课时教案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扩展教学
小结
二.复习节奏
2/4 X X ︱XX 0︱XX XX︱X—︱︱
2/4X XX ︱XX 0︱XX X ︱X—︱︱
1. 同学们你们知道音乐都有哪些乐器吗?
请说出几件来?
2. 那就让我们分组为歌曲加入打击乐,比一
比哪组为歌曲伴奏的效果好。
自评,师生互评
.今天我们来到音乐小屋你们高兴吗?
那就让我们常来音乐小屋做客吧!
通过复习巩固准确掌握节奏
培养合作能力
板书
设计
节奏 音乐小屋
教学
反思
课时教案
( 七 )单元 检印
课类
综合课
题目
小音乐家
课时
2
时间
教学
目的
1. 通过聆听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
2. 用图形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 能结合两首欣赏内容内容进行歌曲表演。
重点
完整聆听两首歌曲
难点
正确理解歌曲内容并进行歌表演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歌片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表演歌曲
聆听歌曲
1.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2.师生问好
歌曲《音乐小屋》
分组表演。一组演唱,二组表演,三组拍手,四组伴奏。
一. 歌曲《单簧管波尔卡》
1. 同学们你们见过单簧管吗?
2. 单簧管又称“黑管”丰富而明朗
低音区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
3. 听歌曲想到了什么?
4. 简介波尔卡舞是欧洲民间的一种舞蹈,乐曲欢快流畅。
5. 复听为歌曲设计动作相同音调用相同动作表示
6. 再听音乐,将自己感受用图形或线条画出来。
注意相同的音乐怎样表示
7.学生小结这首歌曲的三部分,看各有什么特点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想象力
培养听辨能力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课时教案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一. 聆听〈〈青蛙音乐会〉〉
1. 静静聆听歌曲,你在音乐中听到什么?
2. 复听,说一说音乐有什么变化?请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简短的叙述你听到的音乐会。
3. 再听音乐,跟着哼唱你喜欢的旋律,
背唱一两句给小伙伴听。
4. 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参与到青蛙音乐会中。
(启发学生自制乐器或用人声加入到音乐中,还要保持音乐完整)
今天,我们听了〈〈单簧管波尔卡〉〉
和〈〈青蛙音乐会〉〉同学们高兴吗?
青蛙是益虫,我们可要爱护它!
培养想象力
培养创造力
板书设计
歌片〈〈单簧管波尔卡〉〉
〈〈青蛙音乐会〉〉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 七 )单元 检印
课类
唱歌
题目
箫
课时
3
时间
教学
目的
1. 通过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
2. 能用七歌唱名编创旋律,并能准确的吹奏、演唱。
重点
能有感情表演歌曲
难点
用七个唱名编创旋律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歌片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表演歌曲
学唱歌曲
1.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2.师生问好
歌曲《音乐小屋》
分组表演。一组演唱,二组表演,三组拍手,四组伴奏。
1. 完整的聆听歌曲,随着歌曲轻轻拍手,感受节拍,旋律
。
提示:歌曲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 听教师范唱
3. 听教师弹琴,轻声哼唱
4. 有感情的朗读
5. 跟着琴声,让学生轻声填歌词
6. 在教师的伴奏下有感情的唱歌
7. 用最短的时间尽快学会歌曲。分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感受歌曲情感
激发学生兴趣
编创能力的培养
课时教案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二.编创与活动
根据
s l s d
d r m f
1学生自由吹奏s l s d r
m f
1. 分小组编创几条旋律,学生唱唱名
2. 教师写黑板上学生共吹
3. 同学们我们为“箫”写一条曲子,有几名同学扮演箫,接着乐曲,
4. 并伴奏.
1.讲个故事《冼星海和箫》
2.结束本课
创造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
歌片 《箫》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 八 )单元 检印
课类
唱歌
题目
小小摇篮曲
课时
1
时间
教学
目的
1. 通过表演,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静?
。
2. 能有感情的声音演唱
重点
用甜美宁静音乐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
理解歌曲内容并歌表演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歌片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表演歌曲
1.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2.师生问好
歌曲《箫》
分组表演。一组演唱,二组表演,三组拍手,四组伴奏。
歌曲〈〈小小摇篮曲〉〉
1.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小的时候睡觉时妈哄你们睡觉时常的歌曲吗?
2. 谁可以唱几句?
3. 听范唱歌曲〈〈小小摇篮曲〉〉
边听歌曲旋律边和学生轻轻拍手,体会歌曲甜美宁静的音乐情绪。
4. 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5. 再听琴跟唱,学生歌唱。
6. 朗读歌词
学生有感情轻声的朗读,进入歌曲中
培养表现力
引发兴趣
感受歌曲
情感表现
课时教案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1. 听琴填词有感情的轻声演唱全曲。
注意吐字清楚,每小节第一拍要有强的内在力量,使歌声更有表现力。
2. 编创动作
根据歌曲的情绪,学生编创动作歌表演。
以鼓励的方式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歌片 〈〈小小摇篮曲〉〉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 八 )单元 检印
课类
综合课
题目
静静的
课时
2
时间
教学
目的
1. 通过聆听表现音乐所表现的“静”。
2. 能辨别不同物体的音色,选择适合歌曲内容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能用颜色和线条表现并区别自己听到的音乐
重点
随音乐表现歌曲的内容
难点
体会歌曲抒发的感情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歌片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
聆听歌曲
1.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2.师生问好
歌曲《小小摇篮曲》
分组表演。一组演唱,二组表演,三组拍手,四组伴奏。
一. 聆听〈〈天鹅〉〉
1. 让我们一起背一遍〈〈咏鹅〉〉
2. 你们见过天鹅吗?
3. 让我们一起边听边欣赏〈〈天鹅〉〉使你想到了什么?
4. 复听乐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可以记住这优美旋律
5. 随乐曲做天鹅动作
激发兴趣
通过哼唱培养模唱能力
课时教案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一. 聆听〈〈月亮河边的孩子〉〉
1. 完整的聆听全曲
提示:月亮河边的孩子在做什么?为什么?
2.复听歌曲。提示:这首歌用什么方式拍击,是
拍手、拍腿,还是拍手拍腿、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
2. 再听歌曲。可让学生用碰钟,沙球
伴奏,参与歌曲的表现。
三.〈〈天鹅〉〉和〈〈月亮边的孩子〉〉
有一定的区别,表达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聆听两首幽静的歌曲
并体会到其中美丽的景色,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分组进行思考并回答,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板书设计
歌片〈〈天鹅〉〉
〈〈月亮河边的孩子〉〉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 八 )单元 检印
课类
唱歌
题目
月光光
课时
3
时间
教学
目的
1. 通过表演歌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静”
2. 能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
3. 能辨别不同物体的音色,选择适合歌曲内容的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原则适当的打击乐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歌片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
学唱歌曲
1.学生随音乐做律动
2.师生问好
歌曲《小小摇篮曲》和〈〈箫〉〉
分组表演。一组演唱,二组表演,三组拍手,四组伴奏。
一歌曲〈〈月光光〉〉
1. 完整聆听歌曲录音
“这首歌曲是静的吗?为什么?”
分组进行思考
2. 教师总结。月光下原本是“静”的,但是人们夜晚纳凉,兴冲冲用的夸奖家乡,而客观的“静”被打破了,夜晚变得热闹了。
3. 听老师弹一遍学生轻声唱
4. 有感情朗读
5. 有感情演并选择自制的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探索主动
讨论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课时教案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二.编创
1. 课本上介绍了许多物品,他们可以用不同方式发
出不同的声音。
2. 这些物品都是什么,那些物品可以发出清脆的声音
3..分组讨论
1. 分小组表演
自评 互评
同学们,你们各个都很聪明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为歌曲伴奏,让我们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吧!
创编
提问式
板书设计
歌片 〈〈月光光〉〉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
( )单元 检印
课类
题目
课时
时间
教学
目的
重点
难点
教具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时教案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