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8.50 KB
- 2021-11-1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9 明天要远足
本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通过对儿童远足前夜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展现了儿童因期盼远足而情绪起伏、难以入睡的情景。全诗共三小节,一、二节句式相同,“唉”字反复三次,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
1.正确识记“睡、那”等生字,会写“才、明”等生字,认识“目字旁”和“京字头”(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作者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4.通过仿说练习,积累运用所学的句式。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文阅读,体会儿童远足前夜的心情。
教学难点
通过仿说练习,积累运用所学句式。
1.字词教学
要求识记的生字中,有重点地讲解“睡、那、才、亮”。睡的“目字旁”是需要认识的新偏旁,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目”字,本课重点关注“目”字作偏旁时字形发生的变化。“那”是指示代词,诗歌中代指比较远的地方,可以在识字游戏中帮助学生积累词语,理解含义。“才”是副词,不宜解释字义,宜引导学生在语境里学会理解和运用。“亮”字的“京字头”是需要认识的新偏旁,同时,在教学中宜引导学生读准后鼻音。“真、师、什”3个字重在读准翘舌音,“海”字可以结合插图识记,“老”字和“同”字可以结合词语“老师、同学”识记,“吗”字可通过朗读问句的方式来识记。
要求会写的字结构各不相同,在教学“明”字时,重在指导学生用“三看”(看宽窄、高低、穿插)的方式观察并小结书写口诀:日字靠上,月字稍高,横画匀称,撇穿插。教学“才”字时,要求:横画平,竖钩直,撇舒展。“同、学”2个字在学课文后指导书写,“同”可以拓展一类词,如“同事”“同伴”,并小结书写口诀:同字框,边竖直,横口偏上间距匀。“学”字可以追根溯源,把理解字义和记忆字形结合起来学习。
2.阅读教学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课的学习要充分利用文中插图。结合文中插图,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充分观察插图,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运用插图说话,突出课文理解的重点、难点。另外,这首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要运用多种方式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一、二节中的“真的、那么”和第三小节中的“翻过来、翻过去”以及最后的问句要读出停顿、重音和节奏的快慢,去体会作者好奇、激动、急切的心情。
3.表达运用
本课表达运用的重点是采用范读、跟读等多种形式,在朗读实践中积累句式;结合插图和生活经验仿照第一、二小节进行仿说练习。
1.收集大海、白云等景物的图片。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正确识记本课生字,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认识“目字旁”和“京字头”(亠)。
3.正确朗读课文,会读感叹词“唉”和疑问句。
板块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有没有和家人、小伙伴一起去远方旅行的经历呢?你可曾到过遥远的海边?还记得那时的海是什么颜色?云是什么形状?那时的你心情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儿童诗——《明天要远足》,就和郊游有关。(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讲解课题的含义,远足:指徒步到比较远的郊区、农村或山野等地旅行。
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强调“明”“亮”的读音,以及感叹词“唉”的读法。
4.学生仔细听,注意圈画自己不会读的生字词。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教学会认的字。(课件出示本课会认的字)
睡 那 海 真 老 师 吗 同 什 才 亮
(1)教师重点正音,“睡”“真”“什”“师”是翘舌音,“真、什”是前鼻音,“才”是平舌音,“亮”是后鼻音。
(2)教师还可以运用创设语境和句子提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如运用语境识字法学习“那、吗、什、亮”,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天亮了吗”,让学生认读并回答。
(3)识“目字旁”。课件出示“睡”字。演示“睡”的动作,理解“睡”的意思。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引导性学生观察“目”作为偏旁后字形变得瘦长了。并补充认识“目字旁”的生字。
眼 睛 眨 眠
(4) 认识“京字头”(亠),并补充认识带“京字头”的生字。
高 京 交 亩
(5)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生字,如学生领读、同桌互读、小组交流读等。
2.教师教学会写的字。(课件出示本课会写的字)
才 明 同 学
(1)学习“才”字。课件出示“才”的笔顺动画,学生观摩学习,并在田字格上描红、临写。
“才”的起笔横画高于横中线,第二笔竖钩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撇在横画的中间,向左下撇出。
组词:人才、口才、天才、刚才。
(2)学习“明”字。课件出示“明”的笔顺动画,学生观摩学习“明”在田字格上的位置,然后动笔在田字格上描红、临写。
结合字义巧记“明”字:日+月=明,日月同辉即为明。
教师范写,总结口诀:日字靠上,月字稍高,横画匀称撇穿插。组词:光明、明天、明亮。
(3)学习“同”字。课件出示“同”的笔顺动画,学生观摩学习“同”在田字格上的位置,然后动笔在田字格上描红、临写。
“同”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要从外到内。“明”和“同”都有笔画横折钩,但是写法不同。
组词:同事、同学、相同、共同。
(4)学习“学”字。课件出示“学”的笔顺动画,学生观摩学习“学”在田字格上的位置,
然后动笔在田字格上描红、临写。
“学”是上下结构,上面有两点和一个短撇,这三个笔画要紧凑;“子”下面的横要比上面的横略长一点,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更稳重。
组词:同学、学习、学生、放学、小学。
3.学生自主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4.在识字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兴奋、激动的心情。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1.借助图文阅读,体会作者远足前夜快乐、期待与急切的心情。
2.通过仿说练习,积累并运用本课所学的句式。
板块一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作者兴奋、激动的心情。让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本课的生字。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本课生字,学生齐读,再抽读。
2.要去远足了,小作者激动、兴奋得睡不着觉,那她会想些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板块二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准确、流利地朗读第1节,并思考问题。
句段1:
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1)小作者睡不着觉,他首先想到了什么?
大海,和大海的颜色。
(2)是谁告诉小作者大海有很多种颜色?(明确:老师)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有怎样的态度呢?
老师告诉小作者,大海有很多种颜色。小作者还没有见到过多种颜色的大海,所以他对老师的话感到疑问,但对大海的颜色充满好奇。
(3)读一读“唉——”这句话和“真的”这个词,读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想一想,小作者为什么要感叹和疑问。
小作者对未知的大海,感到好奇和兴奋。
(4)说说那地方的海的颜色可能是怎样的?(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大海)
大海有很多种颜色,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大海是灰蒙蒙的;太阳出来的时候,大海是红色的;傍晚太阳下山时,大海是橘色的。
2.准确、流利地朗读第2节,并思考问题。
句段2:
翻过去,/唉——/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1)小作者还是睡不着,他在想什么?
在想云是怎样的。
(2)同学告诉小作者云是怎样的?他相信吗?
同学告诉小作者,云是“洁白柔软”的,小作者感到疑问和好奇。
(3)再读语段,想一想,把“真的”和“那么”去掉可不可以?
不可以,因为这两个词可以突出小朋友内心强烈的好奇和疑问,不能去掉。
3.准确、流利地朗读第3节,并思考问题。
句段3:
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1)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着急、不耐烦。从“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2)指导朗读,从这句话中感受小作者内心的着急。
(3)课件出示以下内容,让学生仿照句式,练习表达。点名回答,教师予以评议。
①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________,
真的像________说的,
那么________吗?
②翻过来,
翻过去,
唉——
到底什么时候,
才________呢?
板块三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明天要远足睡不着觉
激动期待
2.总结:本文写了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小朋友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小朋友们也可以尝试把自己内心的某种心情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完成对应训练。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通过对儿童远足前夜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展现儿童因期盼远足而情绪起伏、难以入眠的情景。
本课一共只有3节,课文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在讲解课文生字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并积极将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悟、体验,比起生硬的指导,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