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 MB
  • 2021-11-20 发布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全套教学设计(表格式)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全套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感受空气》教学设计 课题 ‎ 感受空气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3‎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是可以被我们感知并且存在于我们周围。‎ ‎2.学生通过传递游戏,认识空气具有易泄漏、轻、能被压缩等特征。‎ ‎3.学生通过感受活动,知道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借助生活中和空气相关的各种物品,并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空气特征。‎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画记录实验结果,尝试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汇报。‎ ‎3.学生通过对气泡图进行补充,学会整理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2.学生通过研讨活动,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重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认识空气的各种基本特征。‎ 难点 关注空气的新特征,能够产生认知冲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聚焦问题,创设情境:‎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以前学习过的内容,说说空气的特征有哪些?它有什么作用?‎ 并把学生回答的填写在气泡图上 总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形状不固定的气体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 调动学生思维,尽快进入课堂学习角色 讲授新课 一、感受空气 我们的周围都是空气,那么空气真的是无处不在吗?‎ 知识讲解:‎ 空气只存在于地面到数千千米的高空之间。这层厚厚的空气称为大气层,大气层保护着地球,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越往地球外面,空气越稀薄。‎ 我们怎样才能真实的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观看视频《空气在哪儿》,得出结论:空气看不见但并不代表不存在,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证明它的存在。‎ 二、传递游戏 学生认真听 学生认真看视频 了解空气的知识 实验器材:自封口塑料袋、石头、塑料杯、碗、水 (1) 按照数列的形式,给班级学生分组 (2) 选择合适的容器,分别把石头、水、空气装入容器 (3) 分成两种方法玩游戏 第一种:连同容器一起传递给其他同学;‎ 第二种:把石头、水、空气从一个学生的容器中 传到另一个同学的容器中。‎ 实验完成,教师提问:根据刚才的实验,你能总结一下通过实验学到的东西吗?‎ 实验总结:‎ 1. 石头、空气、水都是可以被传递的。‎ 2. 石头是固体,不论什么容器,最容易传递(即使没有容器的情况下,石头也是可以被传递的)。‎ 3. 水和空气在传递的过程中都是可以压缩变形的,是可以流动的。‎ ‎4.空气与石头、水有较大的区别,不易被观察、容易泄露、不太好密封等等 三、 感受空气的其它特性 1. 把空气转入塑料袋,拥抱一下空气袋,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空气有什么特征?‎ 结论:可以感受到袋子很软,说明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也容易被挤压。‎ 2. 吹哨子,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 结论:哨子发出了声音,可以感知到空气的流动和发出声音。‎ 3. 把气球抛起来,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 结论:可以看到气球缓慢落下,说明气球中的空气很轻。‎ 学生认识并准备工具 学生做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 学生回答:石头传播更容易,水容易洒,空气容易泄露 学生做好笔记 学生回答:塑料袋鼓鼓的,拥抱时塑料袋软软的 学生回答:吹哨子,哨子会发出响声 学生回答:气球缓慢落下 通过实验,感受固体、液体和空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通过几个现象了解空气的其他特性 研讨:空气有哪些特征?‎ 结论:占据空间、很轻、很软、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会流动等等 三、 知识扩展 如何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是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液体。‎ 可以从形状和体积方面来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四、 拓展提高 教师展示课件:《强力的空气吸盘》‎ 你知道吸盘为什么能够被牢牢的固定在墙上吗?‎ 教师总结:‎ 吸盘挂钩在使用时,压出了吸盘里面的空气,而吸盘外面仍然受到大气的压力,因此吸盘能够被牢牢地压在墙上,并且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一旦吸盘内进入空气,内外压力平衡,吸盘就会掉下来。吸盘的接触面越光滑(如瓷砖、玻璃等),它的密封性就越好,空气就越不容易进入,承重能力就越强。‎ 学生讨论空气有哪些特征,并把讨论得到的结果写下来。‎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知识点笔记。‎ 学生回答:吸盘和墙之间没有空气,所以能吸住。‎ 知识扩展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并感受到了空气的特征有哪些,了解了空气的作用有哪些,了解了固体、液体、空气相同以及不同的特征。在科学实验中,探索石头、水和空气如何进行传递,得出实验结论是石头容易被传递,水和空气都可以被压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空气则不易被观察、容易泄露、不太好密封等,大大激发了我们课外探究认知空气的兴趣。‎ 总结课堂 板书 ‎ 无色。无味、很轻 空气特征 占据空间、很软 ‎ 有弹性、会流动 板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课题 ‎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3‎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科学探究目标 1. 学生通过教师指导,用纸团、塑料杯等材料和方法分步操作,进行观察,研究空气占据空间。‎ 2. 能运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用吸管吹气把瓶子里的水吹出来,并了解其原理。‎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空气能否占据空间表现出研究的兴趣。‎ ‎2.能在教师指导下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如实记录和描述。‎ 重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它能占据空间。‎ 难点 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我们都知道,纸遇到水会变湿。假如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进水里,里面的纸团会湿吗?‎ 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教师引导:‎ 通常情况下,纸遇到水会变湿。如果有物质占据了水和纸团之间的空间,使水不能接触到纸团,那么纸团就不会变湿。‎ 学生猜测答案,并给出解释。‎ 单刀直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探索1:压杯入水 把杯子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不会湿?‎ 试验材料:水槽、透明塑料杯、纸、双面胶、塑料泡沫 实验步骤:‎ ‎①在塑料杯内的底部帖一小块双面胶,将纸揉成一个纸团,紧塞在杯底,用双面胶把纸团粘牢。‎ ‎②在水槽内装满水,在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如泡沫塑料),可方便观察水位变化。‎ 学生准备实验工具与材料 学生合作完成实验 观看视频并没有切身体会,‎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探索,真实感受探索纸团没有变湿的原因。‎ ‎③把杯子慢慢的竖直倒扣在水里,要压到水槽内的水面淹没杯底为止。再竖直提起杯子,观察纸团是否被浸湿。‎ 实验现象:纸团并没有湿 这是为什么?‎ 教师点拨:‎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不会进入,纸团不会湿。‎ 二、 探索2:扎孔观察 把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重复探索1的步骤,纸团会不会湿?‎ 实验步骤:‎ 在塑料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竖直压入水里,把手放在小孔上面,感受一下,观看杯子中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杯子里的纸团变湿了。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点拨:‎ 杯底扎小孔后,杯中的空气会从小孔中流出,水进入杯中,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所以纸团被水浸湿。‎ 三、 探索3:打气观察 用打气筒连着球针,把球针插入杯底的小孔,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观看杯子中的现象。‎ 实验现象:‎ 能够看到杯中的水位有明显的下降。‎ 教师点拨:‎ 因为从小孔向杯中打气时候,空气进入杯中,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挤出杯中的水。‎ 四、 研讨1:在上面的实验中,杯中的水和空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点拨:‎ 学生回答:水并没有漫过纸团 学生做好笔记 学生继续实验 并观察纸团有没有 学生按步骤实验,认真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水进入了水杯,漫过了纸团,纸团变湿 学生做好笔记 学生做实验 并观察杯子中的水位的变化。‎ 学生做好笔记 学生回答:没有扎孔的时候,水不能流进杯子。扎孔后,水流进杯子。‎ 通过实验探索,探索纸团变湿的原因。‎ 通过实验探索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通过讨论交流刚才的实验对实验的现象进一步的加深 当空气被密封在杯中时,水不能流进杯子。当杯底被扎了一个小孔后,杯子里的空气从小孔向外流出,杯中的空气减少,杯子外的水流进了杯子。当空气从小孔被打进杯子后,杯中的空气增多,占据空间,把水挤出,杯子里的水减少。‎ 五、研讨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教师点拨:‎ 空气占据空间。‎ 理由:‎ ‎1、上面的实验,纸团不湿的现象说明空杯子并不是真空的。‎ ‎2、扎孔后,水槽里的水进入了杯子,是因为杯子中的空气从小孔流出,腾出了杯子里的空间,杯子外的水就流了进来。‎ ‎3、从小孔打入空气后,空气占据了水杯内的空间,杯子里的水被挤了出去。‎ 六、实验总结 展示课件图片,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三个实验,‎ 总结出结论: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七、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思考:怎样使羽绒服更保暖?‎ 方法:多轻轻拍打羽绒服可以更保暖。‎ 理由:羽绒服蓬松时,羽绒间的空隙被空气占据着。空隙小,羽绒间的空气传热能力差,使外面冷空气不易到达里面,里面的热空气不易到达外面,保持了温度。‎ 羽绒服压扁时,羽绒间几乎没有空气,保暖性能就差。‎ 八、 实验拓展 有半瓶水、一块橡皮泥和两根吸管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你能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来吗?‎ 实验材料:吸管、橡皮泥、矿泉水瓶、水。‎ 实验步骤:‎ ‎(1)把两根吸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 一根吸管插入到瓶中的水里,另一根吸管插到瓶中 没有水的位置。‎ ‎(2)用橡皮泥把瓶口封死。‎ 学生回答:能 因为第一个实验,空气占据空间,水才没有流进水杯。‎ 学生做好笔记 学生说出自己认为的答案:羽绒服很厚、不透风等 学生认真思考并给出认为可行的方案 学生按步骤实验 实验总结 通过实例讲解空气占据空间在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拓展 ‎(3)通过没有接触到水的吸管向矿泉水瓶中不断的吹气 实验现象:当不断的吹气,水从另一根吸管流出。‎ 教师点拨:‎ 由于瓶口被橡皮泥封死,并且瓶中的空间是一定的,所以瓶中的空气完全被瓶中的水和空气占据着。当向瓶中吹气时,就增加了瓶中空气的总量。增加的空气不能从任何地方流出,只能占据水的空间。而水又具有流动性,所以水从另一根吸管中流出。‎ 学生做好笔记 课堂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的。通过实验探索体验,培养了我们动手创新能力,得出了空气确实占用空间。联系生活,知道了空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课堂 板书 空气能占据空间 ‎ 会湿 水进入杯子 不湿 杯内有空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本来觉得空气和水这两种物质都是常见的,孩子们不难理解,上完才觉得其实没那么简单。特别是对空气的研究,虽然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但是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既陌生又难以理解的。‎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是在认识了空气后对这个物质的进一步研究,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去体会、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集体讨论、交流、开展探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空气能占据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这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实验来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 教学反思 在整堂课中学生对动手做实验这一环节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对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记录都没有良好的习惯,所以很多学生觉得实验很好玩,但是做完了以后什么都没记录下来,对实验的目的不明确,这是我备课的一个失误,以后要多加考虑。‎ 作业布置 ‎(1)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将气球口 套在塑料瓶口。‎ ‎(2)用手握住塑料瓶的下半部,用力 吹塑料瓶里的气球 观察:气球吹大了吗?‎ 教师新课解释:‎ 现象: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将气球吹的圆鼓鼓的 教师点拨:饮料瓶中的气球吹不大,说明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所以气球吹不大。‎ 结论:气球无法吹的很大,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学生课后完成 作业布置 培养动手查阅、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3《压缩空气》教学设计 课题 ‎ 水到哪里去了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3‎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两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可以广泛认同:空气和石块、水等一样,是一种物质。在此认知基础上,本课以及此后的学习内容要对空气的物质属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在科学的大概念里,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空气当然也不例外。本课希望学生仔细观察有关空气压缩和扩张的现象,然后让学生试探性地从微粒的层面对现象做出解释。‎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通过实验体验空气占据空间,而在对部分同学的前概念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否可以改变这一问题,非常不确定,不能说出有依据的猜测,所以这节课对学生很有价值。‎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l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 l发现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科学探究目标 l使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l使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 l运用绘画等形式记录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l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l体会多次实验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l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压缩的空气可以推动飞行飞行等。‎ l了解人的需求是影响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 重点 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 难点 使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从物质本身属性来看,空气和石头的不同点太多。‎ 从颜色、形状、状态上来看,空气和水有一定的相比性,空气和水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猜测回答 ‎ 单刀直入,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一、 观看视频 观看《空气和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视频 得出结论:‎ 相同点:‎ ‎1.都具有流动性;‎ ‎2.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3.都没有味道;‎ ‎4.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离不开它们。‎ 不同点:‎ 学生观看视频对空气和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记忆记录。‎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水看得见、摸得着;空气确是透明的,看不见,摸不着。‎ ‎2.水可以凝结成冰;空气确不能被冻住。‎ ‎3.水比较重;空气很轻。‎ ‎4.水不易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 二、实验探索1:预测活塞位置的变化 实验材料:两个完全相同的注射器、水 步骤:用两个相同的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达到同一刻度)的水和空气,然后堵住注射器管口,将活塞向下压,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实验现象:‎ ‎1.抽入水的注射器的活塞位置没有变化 ‎2.抽入空气的注射器的活塞位置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水不能被压缩,空气能被压缩 三、实验探索2:做压缩空气和水的实验 实验材料:两个完全相同的注射器、水 实验步骤:‎ ‎(1)用一个注射器抽进10毫升的空气,记下初 始的刻度,然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管口。‎ ‎(2)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直到活塞压不动为止。‎ 观察活塞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然后松手。‎ ‎(3)用相同的方法向上拉活塞,直到活塞拉不动为止,然后松手,观察活塞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4)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抽进10毫升的水的注射器的活塞在向下压和向上拉时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5) 重复做几次上面的实验,对比水和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否相同。‎ ‎(6)画出向下压和向上拉时,管内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情况。‎ 实验记录:‎ 展示课件图片,根据提示讲解:‎ ‎1.用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抽入空气的注射器的活塞,‎ 活塞的位置在一定的空间内会向下或向上移动,‎ 即位置发生了变化。‎ ‎2.用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抽入水的注射器的活塞,‎ 活塞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观看《空气占据的空间会变化吗》视频,对实验操作进行加深。‎ 学生按步骤实验,认真观察现象 学生按步骤实验,认真观看记录,填写活动手册,并交流 在本环节中不仅要记录看到的现象,还可以记录体会到的空气被压缩后的力。当停止用力后,会有一股力使活塞恢复原来的位置。提示学生多次重复实验,多次观察和体验,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 实验结论:‎ 1. 空气占据的空间(体积)是可以变化的 2. 水占据的空间(体积)基本没有变化 四、 实验研讨 研讨一:在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结论:‎ ‎1.用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抽入空气的注射器的活塞,‎ 活塞的位置在一定的空间内会向下或向上移动,‎ 即位置发生了变化。‎ ‎2.用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抽入水的注射器的活塞,‎ 活塞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研讨二:你怎么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结论:‎ ‎1.空气是由许许多多的微粒组成的。‎ ‎2.空间占据空间的变化是由于组成空气的许多微粒的间距发生变化引起的。‎ ‎3.活塞向下压后,这些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小,使得活塞可以有向下移动的空间,空气被压缩了。‎ ‎4.活塞向上拉后,腾出了更多的空间,这些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就被扩张了。‎ 五、 拓展提高 制作空气压缩枪 实验材料:注射器、橙子皮 ‎(1)用注射器吸入一些空气,将橙子皮堵在注射器管口。‎ ‎(2)用力压活塞,将管口内的橙子皮发射出去。‎ 思考:橙子皮为什么能被射出去?‎ 结论:‎ ‎1.空气占据着注射器管内的空间,被压缩后 产生弹力,管口的橙子皮就被射了出去。‎ ‎2.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橙子皮“子弹”射 的就越远 六、 科学百科 喷气式飞机是一种利用喷气发动机作为推进力来源的飞机。‎ 工作原理:‎ 学生观看视频对刚才实验步骤、结果进行加深记忆 学生回答:空气被压缩和扩张,空气占据空间可以发生变化、水占据空间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猜测答案 学生实验并思考 学生回答:空气被压缩到极限,里面空间承受不住外来力量,橙子皮被射出。‎ 实验探讨,进一步巩固刚才学到的知识 空气可以被压缩在科技中的应用 通过发动机前面的空气压缩机吸入外界的空气,并把空气逐级压缩,被压缩的空气进入燃料室,与燃料混合燃烧,气体燃烧后会膨胀,向后喷出。燃 烧后是涡轮,燃烧后的气体通过涡轮再一次被压缩,压力可提高上百倍,最后通过尾部喷出,产生反作用力,使飞机向前飞行。‎ 展示流程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理解。‎ 四、 生活应用 打气筒是人们利用了空气能压缩这个特点制作的实用的工具。‎ 打气筒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原理:‎ 使用打气筒的时候,当向上拉活塞的时候,活塞下方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少,活塞上方的空气就被挤到下方;当向下压活塞的时候,活塞下方的空气体积减少,压强增大,当空气压强足够大时,就会顶开轮胎的气门芯,压缩的空气就进入轮胎。‎ 学生回答:空气占据着打气管管内的空间,被压缩后 产生弹力,通过气门芯,进入轮胎。‎ 空气可以被压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通过实验和观看视频,证实了空气确实占据空间,了解了空气被压缩这个特点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课堂 板书 ‎3.压缩空气 特征 空气 可以被压缩 和扩张 水 不可被压缩 和扩张 原因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习题 学生课后完成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这一课,教师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主题”‎ 教学反思 的教学思想。从实施的情况来看,主要目标的落实做得不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玩“注射器”,形成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的过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学生在玩中发现许多的“亮点”。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引下,我们教师应重新认识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敢于向传统的教育方法挑战,用新的内容、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科版科学三上2.4《空气有质量吗》教案 课题 空气有质量吗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通过《认识一袋空气》一课观察过空气的基本特征,知道空气是无色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气体,对于空气有没有质量(学生常说重量)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但是根据生活经验会有他自己的想法,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在一年级下册《谁轻谁重》一课中,学生对天平这种测量工具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天平的倾斜可以反映出轻重,这是本课主要实验的基础,基于轻重的判断学生才能论证空气究竟有没有质量。‎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选用恰当的工具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学生通过经历称量过程,了解并思考某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应合理看待实验的数据。‎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这一活动,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意识到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质量问题的活动了解到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轻重的准确程度。‎ 重点 学生思考提出判断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 难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有质量的,掌握证实空气有质量的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图片,提出问题:木头有质量,水也有质量,那么空气有没有质量呢?‎ 同学们思考一下,木头是固体,容易称量称重;水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可以把它装入容器中称量质量;空气却是无形的,我们怎样称量它的质量呢?‎ 学生思考,回答是或者否,并给出解释。‎ 学生思考可行办法并回答。‎ ‎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让我们来一起探究空气的质量以及如何称重!‎ 板书课题。 ‎ 讲授新课 一、探索一:制作简易天平 实验材料:一块长木片、尺子(木质)、回形针、铁钉、木制底座 操作步骤:‎ (1) 在长木片一端用尺子确定一个中心点,标上记号,将另一端安放在木制底座上。‎ (2) 将尺子的中心点与长木片的中心点重合,用铁钉将他们一横一竖连接在一起,确保尺子可以自由转动。‎ ‎(3)在尺子两侧等距离的刻度上按上图钉,挂上回形针。‎ 教师点拨:‎ 在一年级下册《谁轻谁重》一课中,我们对天平这种测量工具已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简易天平是依据杠杆原理制成的,通过天平的平衡与倾斜,可以发现质量的变化。‎ 二、探索二:用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 实验材料:自制的简易天平、塑料小桶、充好气的皮球、豆子、打气筒 操作步骤:‎ (1) 在天平两端等距离的位置分别挂上塑料小桶,一端的小桶放入充好气的皮球,另一端的小桶放入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2)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10筒空气。‎ ‎(3)把皮球再放入天平一端的小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实验并做出简易天平。‎ 学生实验并记录每一次的数据。‎ 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天平,让学生了解天平的原理,可以用来测量质量。‎ ‎ ‎ 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 ‎ ‎(4)在装豆子的小桶里再放入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5)继续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重复上面的实验。‎ 实验现象:充气前,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打入10筒空气后,天平向皮球一端倾斜。‎ 实验分析:打入10筒空气后,天平向皮球一端倾斜,是因为皮球的质量增加了,说明了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得出结论:10筒空气的质量等于使天平达到平衡增加的豆子的质量,因此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三、 科学词汇 我们在测量的时候,不同小组实验数据有差别,甚至差别很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有误差的存在。‎ 在测量时,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叫误差。‎ 真实值是客观存在的,能在一定时间及空间条件下体现事物的真实数值,但很难确切表达。‎ 测得值是测量所得的结果。‎ 这两者之间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是测量误差。‎ 四、 科学档案 我们在测量的时候,用到了天平,那么最古老的天平出自于哪里呢?有知道的吗?‎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猜测。‎ 讲述新词,让学生明白测量就会有误差的存在。‎ 课外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天平出自埃及第三王朝,这个天平距今已有4500年,如今保存在伦敦科学博物馆中。古埃及的天平带有红色的石灰石横梁,长约8.5厘米,中间和两端都有钻孔。虽然这个天平做的很粗糙,但是已经有了现代天平的轮廓,成为现代天平的雏形。‎ 三、 实验探讨 1. 探讨一: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和你猜想的结果一样吗?‎ 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空气有质量吗》视频,加深对实验的印象及理解。‎ 研讨结果:在实验中,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后,重新放入小桶,原本达到平衡状态的天平向充气后的皮球一端倾斜,需要在另一端的小桶中加入若干豆子,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这与空气有质量的结论是一致的。‎ 2. 研讨二:你怎么根据实验现象证实自己的猜想?‎ 研讨结果:天平平衡时,说明充好气的皮球与豆子的质量相同,打入10筒空气后,皮球一端降低,说明充入空气的皮球比豆子质量大,增加的质量是充入的10筒空气的质量。‎ 展示PPT课件:空气微粒图 得出结果:充气前和充气后,空气的“颗粒”明显增多,每个颗粒都是有质量的,所以充气后的皮球质量比之前大。‎ 四、 实验拓展 刚才的实验时往气球中充气,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将皮球放入小桶中,天平 会怎样?‎ 学生回答实验发生的现象。‎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解释空气是有质量的的理由。‎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研讨让学生对整个实验操作步骤及发生的现象更加清晰。‎ 实验材料:自制的简易天平、塑料小桶、充好气的皮球、豆子、气针 操作步骤:‎ (1) 在天平两端等距离的位置分别挂上塑料小桶,一端的小桶放入充好气的皮球,另一端的小桶放入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 ‎(2)取出皮球,用气针将皮球放出一部分空气。‎ ‎(3)把皮球再放入天平一端的小桶里,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将皮球放出一部分空气后,重新放回小桶,天平向装豆子的小桶一端倾斜。‎ 实验解析:将皮球放出一部分空气后,空气的微粒减少,空气的质量减轻,因此天平向装豆子的一端倾斜了。‎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反向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增加空气,质量加重;减少空气,质量减轻。‎ 学生实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 通过此实验让学生明白不止有充气可以测量空气的质量,放出气体也能测量空气的质量。‎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习题。 ‎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能够利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测量证实空气是有质量的。‎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 板书 ‎ 空气有质量吗 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增加空气,质量加重;减少空气,质量减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教学设计中,学生的思考和设计渗透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让学生操作、观察、交流讨论、汇报、教师评、实验验证。重视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评价自己和别人。‎ 老师适时的鼓励,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得到充分的珍视,孩子的心智之花灿烂开放,个性得到尽情张扬,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环境。尽可能在最大限度上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达到了提高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目的。‎ 教科版科学三上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案 课题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情分析 不少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大概20筒空气的质量等于3-5颗绿豆的质量(当然打气筒的大小以及绿豆的大小也会导致具体数据发生浮动),感受到了空气有多重。但他们是否能以此类推出100筒空气的质量还是需要本节课去体验。同时,学生脑海中已架构起的是空气质量与绿豆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他们还无法进一步用其他物体去衡量空气的质量,这也是这节课需要去体验的。‎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空气质量,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记录。‎ ‎2.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2.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体会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到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重点 通过简易天平,用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难点 通过简易天平,用不同的标准物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聚焦PPT课件,引导并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用绿豆来衡量20筒空气的质量,那今天我用打气筒给一个袋子打入一定量的空气,你能估计一下,这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呢?(或者用一个扎好的空气袋,展示给同学们,谁能预测一下老师手中这一袋空气的质量相当于多少颗绿豆吗?)‎ 展示PPT课件(第3页)‎ 学生思考、猜测一袋空气的质量,并记录下猜测的数据。‎ ‎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如果是这些物品(乒乓球、回形针、小泡沫球)作为衡量物,结果又会是怎样呢?‎ 讲授新课 一、 找方法 同学们,那你们知道怎么称量这一袋空气的质量吗?‎ 展示PPT课件(第4页)‎ 根据上一节课的实验,我们已经能够用绿豆来衡量20筒空气的质量,现在如果我们把袋子里面打入100筒的空气,若称出一份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8枚回形针的质量,那100筒空气有多重?‎ ‎100筒=20筒×5‎ ‎100筒空气的质量=8枚×5=40枚 二、 实验探索一:大致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观看实验视频《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同学们看完视频,对这次实验应该是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概念,现在我们自己动手操作一下。‎ 实验材料:简易天平、皮球、小桶、回形针(或绿豆)、乒乓球、空心塑料块、打气筒 (1) 使用上节课的方法,先将一个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把回形针或绿豆放在另一端,调整使天平达到平衡。‎ (2) 将小桶中的皮球取出,打入20筒空气,放回筒中。‎ (3) 分别将回形针、乒乓球、塑料块、绿豆加入装有绿豆的的小桶一端,使天平达到平衡。记录下每种的物品数量。‎ 注意事项:注意:放置其他物品时尽量靠近小桶的底部,不要从高处扔进去。‎ 实验记录:‎ 学生讨论、回答称一袋空气的质量的方法。‎ 学生实验并记录每一次的数据。‎ 找方法:让学生在实验前明确测量100筒空气的方法。‎ ‎ ‎ 实验结果:20筒空气的质量=3颗绿豆的质量(以实际测量为准)‎ 结论:当天平平衡时,打入20筒空气的质量等于增加的回形针或绿豆等轻质物品的质量。‎ 一、 研讨一:打入100筒空气,这袋空气质量多少?‎ 展示课件 图文结合,得出结论:100筒空气的质量=5×20筒空气的质量=5×3颗绿豆的质量 二、 实验探索二:相同质量的物品的比较 展示一袋空气、15颗绿豆和5个回形针的PPT课件,提出问题:‎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100筒空气的质量=15颗绿豆的质量=5枚回形针的质量,那么同学们仔细观看空气、绿豆和回形针,有没有什么发现?‎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预测的方法,给出答案。‎ 通过实验结果、数学的计算得出100筒空气质量。‎ 通过 教师引导:‎ 它们的质量是一样的,在大小方面是不是不一样?‎ 一袋空气的体积比15颗绿豆和5枚回形针要大的多。‎ 得出结论:通过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装空气的袋子的体积比所有“质量参照物”都要大的多。‎ 一、 科学百科 空气是有质量的,为什么没有把我们压扁?‎ 因为我们体内的肺中也有空气,而且和外界是相通的,气压几乎一样,相当于在一张纸的两面一起施加同样大小的压力,对纸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这是空气没有把我们压扁的原因。‎ 二、 实验拓展 同学们,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好些精确的工具可以称量出空气的质量了,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 实验步骤:‎ ‎(1)先用气针和打气筒给篮球打满气,然后用电子 天平称出质量。‎ ‎(2)把气针插进篮球的气孔中,用脚将篮球踩瘪,把篮球里面的空气尽量排净。‎ ‎(3)把踩瘪的篮球放到电子天平上,称出其质量。‎ ‎(4)观察两次称量的数据并记录。‎ 实验分析:用充满气的篮球质量减去踩瘪的篮球质量就等于篮球中空气的质量。‎ 教师总结:‎ 学生回答(答案会比较多,比较乱)。‎ 学生回答:是 学生发挥想象猜测答案。‎ 学生实验并记录每一次的数据。‎ 相同质量的物品的比较,得出它们在体积上不一样。‎ 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对于生活现象的思考。‎ 通过精准的测量工具,我们可以直接测出具体数据。‎ 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就是电子天平和实验室天平。电子天平可以将本节课的方法改进,直接称出具体数据,参考上面的方法,可以测出一袋空气的质量。因为用塑料带装的空气的质量很轻,所以一定要选择精确度高的电子天平(如最大精确度为0.01克)。‎ 学生实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习题。 ‎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知道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认识到空气的体积要比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大的多。‎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总结课堂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 板书 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作为衡量 空气的体积要比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大的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加上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集体精神。科学探究活动首先在学生猜测的前提下,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我强调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实验验证才能说明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动脑、亲自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这个环节对学生而言,又多了个为什么,在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后面,往往能找到问题的关键,通过教师的提问,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再经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原来真的是这样的,那么他们就比较容易找到答案的所在。本节课,情景创设部分利用小实验把空气不容易被学生们发现和掌握的性质研究了出来,探究部分让学生充分的动手研究,描述总结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提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6《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设计 课题 ‎ 我们来做“热气球”‎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3‎ 学情分析 热气球是生活中比较有趣的一个物件,三年级的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甚至有一些学生有过亲身体验的经历,对热气球具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了解“热气球是需要靠热才能进行升空”的这一前概念,但是对“热气球受热后是怎样飞起来的?”这一问题不能做出具体的解释,这正是本节课的着眼点。‎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l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又下降。‎ 科学探究目标 l能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描述某些生活现象。‎ l能运用画图、书写等形式记录实验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l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是可重复的。‎ l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l了解燃放孔明灯的危险性。‎ l了解热空气上升原理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重点 尝试让“热气球”升空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热空气”的上升现象: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又下降。‎ 难点 用概括性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升空及降落的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引入:播放一段关于热气球的视频。‎ 在有些旅游景点,会提供让游客乘坐热气球到高空欣赏美景的服务。根据你的了解和刚才观看的视频,说一说热气球是怎样升空和下降的。‎ 教师引导:‎ 其实,人们在加热过程中并没有加热热气球本身,而是加热了里面的空气,那么加热后空气发了哪些变化,热气球又是怎么升上去的,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来做一个模拟热气球,通过模拟热气球来研究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热气球是通过加热升上去的 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一、 我们来做一个“热气球”‎ 播放实验视频《我们来做一个“热气球”》‎ 教师引导:‎ 通过观看刚才的实验视频,我们对实验的过程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现在我们自己动手,注意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实验材料:大塑料袋,蜡烛,纸筒,火柴,剪刀,废液缸 实验步骤:‎ (1) 在纸筒的底端剪一个“窗口”,供空气流通。将蜡烛点燃,然后用纸筒罩住蜡烛。‎ 学生准备实验工具与材料 通过观看实验视频,熟悉实验步骤。‎ ‎(2)轻轻用塑料袋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 ‎(3)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当感到袋子变热了,松开双手,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现象。‎ ‎(4)重复几次试验,画下你观察到的现象。用秒表测量一下,多久以后袋子会掉下来。‎ 要点提示:‎ 在蜡烛外侧的纸筒下段剪一个口,是为了能够让空气流进去,不影响蜡烛在纸筒内燃烧。‎ 操作提示:‎ 塑料袋与蜡烛之间要预留一定的距离,以免引起火灾。‎ 实验现象:加热前,袋子没有明显变化;在加热一段时间后,袋子变热了,膨胀起来,飞到空中。而过了一段时间,空气变凉,塑料袋便落了下来。‎ 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你怎么解释呢?‎ 教师点拨:‎ 点燃蜡烛后,周围的空气变热了,所以我们摸到袋子的表面变热了;‎ 我们看到袋子鼓起来了,是因为空气遇热体积膨胀。‎ 我们需要用手按住袋子,是因为空气遇热,体积膨胀,使得空气变轻,产生了浮力,热空气会上升。‎ 袋子上升一段时间后又落下,你又是如何解释的?‎ 教师点拨:‎ 袋子上升一段时间后又落下,是因为空气变冷了,体积缩小,使得空气变重,浮力消失,热气球下降。‎ 知识总结:‎ 冷空气和热空气的物理性质截然不同。‎ 空气变热,体积会膨胀,使得空气变轻,产生浮力,热气球上升。‎ 空气变冷,体积会缩小,使得空气变重,浮力消失,热气球下降。‎ 一、 知识拓展:孔明灯 展示孔明灯的图片,提出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 学生合作完成实验 学生从袋子的变化思考空气加热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可以思考加热时空气的变化,作反向思考给出解释。‎ 学生认真听,并提炼知识。‎ 学生回答:孔明灯 认真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较好的完成实验并获得最真实的结论 分析实验想象,‎ 探究原理。‎ 实验总结 孔明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诸葛亮算准风向,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为孔明灯。‎ 哪位同学知道,它是如何升到天空中呢?‎ 孔明灯也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当点燃蜡烛的时候,空气被加热膨胀,使得空气变轻了,产生了浮力,所以孔明灯会上升。‎ 为什么孔明灯飞行的时间会更长?‎ 孔明灯的火源与灯一起飞行,可以持续加热。‎ 播放视频《禁放孔明灯宣传动画》‎ 孔明灯内的温度特别高,降落的地方可能会引起火灾,所以不能在户外随意放飞孔明灯。‎ 一、 实验拓展:旋转的纸蛇 实验目的: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纸蛇(薄或软的卡纸、剪刀、画笔、针、15厘米长的细线)‎ 实验一:‎ 点燃一支蜡烛,用手分别靠近火焰的各个方向。‎ 实验现象:当手位于烛火上方时,空气是热的,有股热气往上冲;把手放在烛火下方时,空气是冷的。‎ 实验结论:热空气是向上运动的。‎ 实验二:‎ ‎(1)制作纸蛇:现在卡纸上画出盘状蛇形,用剪刀沿蛇身曲线裁处纸蛇,在纸蛇的顶端打一个小孔,将细线系在小孔上。‎ ‎(2)把纸蛇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纸蛇动起来了 实验结论:证明热空气确实在上升。‎ 学生回答:孔明灯跟热气球一样,都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学生回答:是因为孔明灯里的蜡烛一直在燃烧,持续加热。‎ 学生准备实验工具与材料 学生完成实验 观看实验现象 学习了热气球的原理,了解热空气上升在生活中的另一应用:孔明灯 通过旋转的纸蛇实验,验证热空气遇热是会上升的。‎ 课堂小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热气球和孔明灯上升的原理,了解了空气在受热和变凉后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从而上升,了解了燃放孔明灯的危险性。‎ 总结课堂 板书 我们来做“热气球”‎ 空气变热,体积会膨胀,使得空气变轻,产生浮力,热气球上升。‎ 空气变冷,体积会缩小,使得空气变重,浮力消失,热气球下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于热气球上升的探索,借助视频来展现热气球升空的过程,创设主动探究的情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们能够像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进行热空气上升原理的探究。‎ 在学生独立设计方案探索后,教师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充分地、独立的思考,并把思考的结果充分表达出来。通过讨论,学生的探索结果得到了交流和相互的启发提高。‎ 学生的探索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当学生的观察兴趣发生变化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及时给与学生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根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和观察工具进行观察,避免有的小组因为面面俱到而造成的观察不深入;防止观察目的不明确,活动没有实效,要让学生切实认识到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质量减轻,会上升的性质。‎ 教学反思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习题 学生课后完成 作业布置 培养动手查阅、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7《风的成因》教学设计 课题 ‎ 风的成因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3‎ 学情分析 第7课《风的成因》是对第6课《我们来做“热空气”》中的研究结论进行延续和应用。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低压区)将由附近的冷空气填补,形成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风。本课内容也为下一单元“天气”做好知识铺垫。‎ ‎“热空气上升的原因”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热空气上升的现象。‎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l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风。‎ l生活中有多种制造风的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 l尝试画图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l能够按步骤完成模拟实验。‎ l能够借用多种手段观察空气的流动方向。‎ 科学态度目标 l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l乐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l了解空气的性质,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l意识到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重点 理解在模拟实验过程中,热空气上升引起的空气流动是形成自然风的主要原因。‎ 难点 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引入:猜谜语 师:同学们,大家来猜一猜这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师:对的,它就是风,你们都是用什么方式观察到风的存在呢?‎ 聚焦:‎ 展示PPT课件(国旗飘扬和放风筝)‎ 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我们会想办法制造“风”。‎ 你有哪些办法制造“风”?‎ 制造风的方法:‎ 空气流动形成风,因此要制造风,需要使空气流动。如用扇子扇用、电吹风吹、用嘴吹、拉风箱造风等。‎ 其他制造风的方法:将充足了气的气球放开、电风扇吹风等。‎ 学生猜测回答:风 学生回答:花草摆来摆去、‎ 树被吹弯了腰等等 学生回答:用扇子扇、用嘴吹灯。‎ 通过猜谜语的活动,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课堂趣味性。‎ 大自然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大自然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同学思考讨论 讲授新课 一、 做风的模拟实验 播放实验视频《风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 蜡烛盒、透明塑料膜、无盖的长方形纸盒、蚊香、双面胶和纸条 操作步骤:‎ (1) 准备好一个蜡烛盒、一张透明塑料膜、一个纸盒、一段蚊香、一卷双面胶和一束纸条。‎ (2) 在纸盒的两个侧面各打一个圆洞。‎ (3) 点燃蜡烛后,将蜡烛放在纸盒中,然后用透明塑料膜封住纸盒,透明塑料膜最好用比较硬且平整的材料,厚度也要适中。‎ (4) 借助蚊香的烟雾和纸条观察空气的流动。‎ (5) 画图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 要点提示:‎ 1. 打圆洞的位置很重要,这两个方向比较容易看到烟的走向。‎ 2. 为了使烟雾看得更清楚,可以把纸盒内部涂黑。‎ 播放实验视频现象《风的模拟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烟雾进入纸盒中,并呈上升趋势,从上方的圆洞飘出,纸条抖动。‎ 实验分析:‎ 学生观看视频 准备实验材料,合作完成实验,观察并作记录。‎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交流实验的结果,说说自己的收获 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观看实验视频,使学生们对实验过程有清晰的认识。‎ 实验过程中,借助蚊香的烟雾、纸条、蜡烛的火苗等,学生可以观察到空气的流动以及流动方向,进而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在观察中,学生运用合情推理形成自己的观点。‎ 通过展示空气流动图,盒子内外空气的温度在加热前后有何不 ‎ 同,指引学生分析风的成因与空气的冷热的关系。‎ 点燃的蜡烛加热了纸盒中的空气,使热空气上升,从上面的圆洞中跑出,吹动上面的纸条,纸条抖动。同时周围的冷空气从下方的圆洞补充进来,将洞口处蚊香的烟雾带进纸盒中。‎ 实验结论:‎ 纸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一、 实验研讨 1. 描述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模拟实验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到蚊香的烟雾呈线装飘出,到达顶端圆洞后,空气形成风使得纸条抖动,看到风。‎ 风的形成: ‎ 在模拟实验中空气被加热后,往上走,盒中其他区域的冷空气遇热后,使的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形成了风。‎ 2. 你认为大自然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原理类似吗?‎ 如果类似,那大自然的“蜡烛”又在哪里?‎ 模拟实验中,蜡烛发出的热相当于大自然中的什么?‎ 风的形成: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时候,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即形成了风。‎ 大气时刻处于运动状态,其主要的运动形式是热的地方空气垂直上升,冷的地方空气流到热的地方,留到热的地方的空气受热又上升,在高空受冷后下降,下沉到低处的冷空气受热又上升,如此循环反复。日常说的风是指大气的流动。‎ 播放总结视频《大自然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描述观察的现象,全班讨论风的成因。‎ 学生回答:类似的 学生回答:太阳 学生回答:阳光照射地面对地面加热。‎ 通过全班交流讨论,使同学们能够完整的描述实验过程及发生的现象,能够利用冷热空气这一因素介绍模拟实验中“风”的形成。‎ 通过引导,使学生们明白自然界的风和模拟实验的“风”形成的原理是相同的。‎ 通过展示空气流动图,使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空气的冷热因素形成了风的流动。‎ 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多种制造风的方法,认识到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低压区)将由附近的冷空气填补,形成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风。‎ 板书 风的成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风的形成和什么有关?是蜡烛、是盒子上的圆洞、还是看不见的空气?‎ 对于学生来说,他的认识首先是以看得见的想象来说明的。但事实上空气的流动与空气的温差有关,后者学生看不到,就需要通过思维来推翻自己的原有认识。本课就是要按照这样的思路,让学生从看到的现象出发,经历思辨最后形成科学认识。‎ 教学反思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习题 学生课后完成 作业布置 培养动手查阅、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 ‎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3‎ 教材简析 本课从空气是一种资源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地球是动植物和人类的家园,通过本课开展的调查、交流、学习活动,学生能从更多维度、更深入地了解空气与动植物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时,本课也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梳理,有助于学生连贯地思考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 ‎ 本课是学生在学完整个单元后,用表格、气泡图、科学写作等方式梳理知识架构。学生经过长时间跨度学习后,重新回顾还有一定难度,教师应保留之前上课的照片、记录表、班级汇总表等,帮助学生进行回顾与梳理。‎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地球被大气层包围着 ‎2、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科学探索 ‎1、通过调查,了解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2、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总结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科学态度 ‎1、认识到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2、增强保护空气意识 重点 ‎1、地球被大气层包围着 ‎2、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难点 ‎1、通过调查,了解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2、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总结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聚焦:‎ 你知道哪些星球有空气?‎ ‎【点拨】‎ ‎1、火星有空气,但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2、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拓展】‎ 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其成分主要有氮气,氧气,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汽。‎ 回答交流 ‎ 层层导入,由浅入深 讲授新课 一、探索: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地球犹如悬浮在黑色大幕里的翡翠大圆盘,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蓝色的海洋与蜿蜒相接的陆地美景交辉,飘忽变幻的白云环绕其上,堪称宇宙间最美丽的天体。‎ ‎2、在哪里能找到空气的踪迹?‎ 认真听 回答交流 ‎【点拨】‎ ‎①红旗飘飘、鸟的飞翔、孔明灯的升空,表明空中有空气 ‎②水中的气泡、金鱼的游动,表明水中有空气 ‎③ 小动物能在土壤中生存,表明地下有空气 ‎3、空气能为我们做哪些事情?‎ ‎【点拨】‎ ‎①生活中,人们利用空气帮助燃烧,利用空气流动来发电 ‎②动物呼吸需要空气、植物的光合作用也离不开空气 ‎③自然界中的雨雪、风、云、冰雹的形成离不开空气 ‎4、我们离得开空气吗?‎ ‎【点拨】‎ ‎①我们的呼吸需要空气 ‎②气垫床,舒适、透气 ‎③轮胎打气之后,车跑得又快又稳 ‎④气垫船充气后,可以高速行驶 播放视频《生命离不开空气》‎ ‎5、利用空气可以做许多事情,我们写个调查记录吧。‎ ‎【点拨】‎ ‎ 我的调查记录表 ‎①做饭时,利用空气帮助燃烧 ‎ ‎②用打气筒把空气打进自行车车 胎里,使自行车跑得又快又稳 ‎③把空气装进充气玩具里 ‎ ‎④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发电 二、 单元小结:选择不同方式表达 播放视频《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 ‎1、用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 能否占据空间 空间能否被压缩 是否有质量 是否会流动 空气 水 石头 ‎2、用气泡图表示空气的特征和作用 回答交流 回答交流 写调查记录,交流 用表格方式填写比较 用气泡形式总结 让学生认识到从空中到水中,再到地下都有空气的存在 通过调查,了解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总结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3、用短文介绍 ‎【点拨】‎ 空气的特点 空气见一种物质, 地球生命离不开它。 它无色无味可感如, 沿有形状能占据空问。 可低缩,可推张; 有质量,但很畅; 热空气,会上升; 会流动,形成风。 ‎ 三、拓展提高 ‎1、什么是空气污染?‎ ‎【讲解】‎ 空气污染,又称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2、如何热预防空气污染?‎ ‎【点拨】‎ ‎①绿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②骑车步行,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③禁止室内吸烟,以减少烟雾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 ‎④做饭时应打开抽烟机,开窗换气,降低油燃烧和烹调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 ‎⑤城市增设公厕,禁止随地大小便,防止环境污染 五、作业布置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空气,请拟写几条宣传标语,在微信朋友圈内发表,加以广泛宣传。‎ 短文介绍 认真听 讨论交流 课后完成 增强保护空气意识 保护空气,人人有责 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是被大气层包围着的,空中、水中和地下都能找到空气的踪迹,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总结空气的特点和作用。空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空气,防止空气污染势在必行。‎ 板书 ‎ 调查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 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的探究课。本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空气的知识,知道了空气与我们生活有密切关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导向,从做中学,在玩中求知;让小组长带领他们去自主互动的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自主能力的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潜能的开发。这里我把实验目的的要求以憋气方式出现,使学生兴趣大增,积极地促进学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真正体现“以探究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这些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教学反思